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年味日誌

年味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6W 次

還沒過年,我們就開始期待。從大掃除,從貼對聯,從買年貨,從準備新衣物,從吃完年飯的那個晚上起,我們就開始期待。

年味日誌

“ 快來呀!搓湯丸了! ”媽在樓下一聲叫,四姐妹則從各方趕來。洗了手,挽起袖子,圍在竹簸箕旁,擦白了小手搓呀搓。幾乎每年,我們都會討論怎麼把湯丸搓圓搓結實,怎麼同時搓兩個湯丸又不會滾落出來。我們暗暗地和媽比賽,眼睛一邊盯着捏落的小塊,一邊緊張又慌張的看着自己小手裏的湯丸有無裂縫。這個記憶白白的,粉粉的,充滿了童趣和年味。一年到頭,卯足了勁,就是爲了這個年。

農活不用做了,瓜子糖果隨便吃,煙花爆竹嘣閃嘣閃的玩,早準備好的最漂亮最乾淨的衣物已經方方正正的疊放在牀頭。平常老早就睡了,今個到了十二點,我還撐着,伴着徹夜的長明燈和凌晨零點接連不斷的鞭炮聲,什麼也沒想,很期待很期待的等着。

今年的年飯,和過去幾年一樣,並沒有就真的在除夕那天吃。而是分着兩個場地,陪着兩撥人。很豐盛,很美味,很熱鬧,很歡樂,然後各自散了。長大後的我們,從一個家庭,變成了九個家庭,家庭之外,又有工作單位。一個孩子,成了女兒、媽媽、妻子、媳婦、同事,年也過得不一樣了。以前,是我在爐竈邊忍着燙,呼哧呼哧的偷吃。現在煮的人成了我們,旁邊吵吵鬧鬧的是我們的孩子。我已經不期待新年,甚至厭煩所有的禮儀和祭祀。可上一輩的人還在,他們孜孜不倦,像是迎來一年的大考,忙忙碌碌的遵循着老祖宗的一套。

年二八,洗邋遢,要撩屋頂的蜘蛛網。年二九,換對聯,總要爲了誰是上下聯爭論一番。年初一,恭喜發財,利是逗來,鑼鼓喧天,舞獅起。年初二,拜年,開年,家族大聚餐。年初三,磕瓜子,看電視,打撲克牌……所有的儀式鋪就了我們的期待,所有的慷慨滿足了我們對物慾的渴求。在那個年代,沒有什麼能比過年更喜慶,能更讓人高興的了。某天,我們把所有紅包攤開在牀上,一封一封的.拆開,一張一張的疊好,反覆認真的清點,然後,把這不到一百塊的錢存進銀行,這個年就算過完了。

2017年的元宵還未過,我們已經把紅包拆了,那些糖瓜一個也沒吃過,年也沒去拜,衣服是舊的,煙花是旁觀的,舞獅是電視裏看的,別人寫的對聯也沒貼上去,至於春節聯歡晚會,更是沒看。新年對於恩恩來說,只是一年裏衆多活動和聚餐之一,雞腿都快吃膩了,那糖瓜甚至都入不了她口,貼對聯都比不過平常做手工好玩,搓湯丸做餃子烤曲奇都是常事了。期待感、喜悅感沒了,年味自然也就淡了。

過年,是假期和家族血緣在維繫着,一輩一代傳下來的儀式也在漸漸的簡化、演化。一些呼喊保護民俗的聲音再怎麼激昂,也是無力。我想到我六七十歲,恩恩三四十歲,爺爺婆婆九十一百時,這個年可能只剩聚餐、旅遊和派紅包了。所有的紅,都給一個“福”字濃縮了,祭祀估計也只有一個香爐和三支菸了罷。

春節,和所有節都面臨相似的問題,不管國內還是國外,端午節、中秋節還是聖誕節、感恩節,當所有倡導和提醒都成了日常,當所有人都明白願望的實現靠人不靠天時,節日就是假期, 百無禁忌,快樂至上 。民俗逝去,也沒什麼可惜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