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人生感悟 > 淡泊名利人生感悟(精選16篇)

淡泊名利人生感悟(精選1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我們心中時常會積累了不少感悟和見解,想法有時候一閃而過,不如寫一篇感悟的文章,及時的記錄下來。你看過感悟的文章嗎?知道要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淡泊名利人生感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淡泊名利人生感悟(精選16篇)

淡泊名利人生感悟 1

讀書萬卷,加上這幾十年的見聞,使我對人生有太多的感悟。世人熱衷於功名利祿,卻不知富貴榮華到頭來也不過是過眼雲煙。今天談一下我對名利的一些人生感悟吧。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天攘攘,皆爲利往。曹雪芹的這句名言道盡了千百年來無數人的人生追求。名利,讓多少英雄爲之屈膝。呂布何其英雄,卻爲了董卓許下的高官厚祿,殘忍地殺害了與自己情如父子的丁原。龐涓昔日在鬼谷門下學藝時,與孫臏是何等的'手足情深,可他爲了自己的前程,竟狠心地對孫臏施以酷刑,致使孫臏成爲殘廢。華歆本與管寧志同道合,二人一起發憤讀書。但華歆卻按捺不住自己對功名利祿的貪戀之心,以致最後管寧割席絕交。

生活中,我們爲了滿足必需的物質需要,使用正當手段掙取一定的金錢是無可厚非的,但若一味迷戀於名利,過度執著地追求以滿足自己無限的慾望,則很可能在追名逐利的過程中迷失自己,忘記人與生俱來的真、善、美。

陶淵明對人生中的名利感悟太深了,但爲了自由與尊嚴,他不肯爲五斗米折腰。也許陶潛的選擇是對的,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淡泊名利,與大自然爲伴,或種豆南山,或採菊東籬,守衛着士大夫的精神家園,無拘無束地度過精彩的一生。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也算是我對名利的一些人生感悟吧。

淡泊名利人生感悟 2

人的一生要經過許多關口,其中名利關是最爲狹長和難過的,可謂生命不息名利不止也。在名利的關口前,人們的態度大致有兩種:一種是恣意追逐,一種是淡泊對待。不同的反應,規定和影響了不同的做人本色、性情意趣、價值取向,乃至於生命長度等等。

追名逐利者,其人生的價值觀、利益觀、幸福觀都駐足於如何獲取更高的位子、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車子和更多的票子上,他們衡量自己一生是否成功與顯赫的砝碼是功、名、利、祿……

爲了達到這些,他們會絞盡腦汁、百般專營、曲意奉承、攀高結貴、見機行事、不擇手段、不惜人格,甚至踩着黨紀、政紀、國法和道德良心的黃線工作和生活着。因此,他們一生都擺脫不掉擔驚受怕、患得患失的心境,終日處於焦慮不安、浮躁煩惱當中,在謀取到非分的功名利祿時,也飽嘗了違心、苦悶、沮喪、落魄的苦痛……

他們奉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或許就是“不求天長地久,只圖今生擁有”、“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天是與非”,這是一種極端利己主義和享樂主義的`人生態度。

淡泊名利者,並非沒有功名利祿之心,但他們在追求和獲取的態度上不是搞急功近利、損人利己、損公肥私,而是講順勢而爲、公平競爭、取之有道、得而無愧。因此,他們活得坦然、活得真實、活得自在、活得寬朗、活得博識、活得自重、活得自愛。

淡泊名利者,謙恭禮讓、仁厚大度、博學睿智、誠實守信,對事業講忠、對父母講孝、對家人講情、對朋友講義。他們的品行風範和人生態度是極具人格魅力的。

淡泊名利者,做人做事都嚴格恪守道德底線和法律底線。凡是於國家和人民利益有害的事,不爲;凡是損公肥私、害人益己的利,不取;凡是寡廉鮮恥、貪天之功爲己功的譽,不求;凡是不仁不義、貽笑大方的糗行,遠避。

這種貧安樂道、甘於寂寞、淡泊自守、不求聞達的精神境界,是一種純粹高尚的、脫離了低級趣味的、有益於社會和人民的人生態度。兩種態度,派生和造就了兩種不同品位和格調的人生,毋庸置疑,淡泊名利者受人青睞、尊重和推崇。

所謂淡泊名利,就是要以平常之心、恬淡寡欲、貧安樂道、知足常樂地對待人生和把握生活。淡泊可視爲名利之澤中的壩陌;寧遠則是要保持心靈的平和安詳,篤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做到自重、自愛、自謙、自警、自勵。

人都有自己的做人之志和生存之道,最終歸結爲道德底線。道德底線的正確與否,鑑定標準是是否利己利人——正確的道德底線是爲人做事都要奉行利己利人的原則,一生恪守之,就會活得光明磊落、安穩寧適、無怨無悔;否則,就會活得猥猥瑣瑣、蠅營狗苟、忐忑不安。要活得清清白白坦坦蕩蕩,就要秉持住淡泊名利的操守,恪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

何以達到“淡泊名利、寧靜致遠”?一要多讀書。讀書能醫愚、讀書能解惑、讀書能增智、讀書能陶情。應像諸葛亮那樣既博覽羣書,又“獨觀其大略”,在汲取知識素養的同時,能從中發現和悟出常人所不能發現的問題與道理;二要多節慾。節慾是自警、節慾是自勵、節慾是自重、節慾是自愛。記住:慾望是心魔、慾望是誘餌、慾望是陷阱。所以,貪慾要約束,虛榮要打磨,行爲要檢點,不可用人生的腳步去丈量功名的寬窄,不要用冒險去觸摸利祿的厚薄;三要多自律。自律是慎獨、自律是慎微、自律是自重、自律是自愛。要常思貪慾之害,常念不廉之果、常記失足之恨、常懷律己之心、常有榮辱之感、常修爲人之德。

只有淡泊方能輕名利,也只有寧靜方可達致遠。反之,成不了大才、成不了大事,更成不了大寫的人。

淡泊名利人生感悟 3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當我讀到這句話時,我想到了那個嚮往田園風光,追求自由的陶翁。人們常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這或許是人生的一種理想境界,也未嘗不可。

在當今,有一種力量,叫做名利。親情誠可貴,友情價更高,若爲名利故,二者皆可拋。的確,這是時代的特點。無論農村人,無論城裏人,或是有錢的富商,或是很窮的普通人,大概都知道名和利,對二者有不同的認知。

我在想,從古至今,人人都在爲財,爲名,爲利,奔波勞累。高高在上的大官們各個腰纏萬貫,卻總說自己囊中羞澀,貪婪之心早已矇蔽了視野。每當這個時候,聽到愛心募捐活動,看到貧困潦倒的現狀,我們猶豫不決,憂慮重重,不知自己的憐憫同情之心,是否會有人需要,是否可以帶給人短暫的安慰?當我們想着如何使用恰當的.方式將我們的關懷送去最最急需的人的身旁,在無聲無息之間,卻有人在利用我們的善意之舉。

春節了,發紅包,發壓歲錢,竟成了壓力錢了。十元難爲情,一百元拿不出,人人都會覺得很難受,無論給予者,無論接受者。一個紅包,一份壓歲錢,這是長輩的一份心意,一種對新一年的祝福與期許。好似這不是在發紅包,送祝福,恰似一場攀比大賽,人人都在私語,誰是土豪,誰是富二代,誰是農二代,誰是窮人。

哪個人前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說着說着,比着比着,親情遠了,友情走了,名與利是否雙收,你我心中自知。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最最需要的,最最可貴的,終是那你我最不留意的。需要的,纔是最好的。

淡泊名利人生感悟 4

古人云:要淡泊名利。“淡泊”是一種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說“恬淡爲上,勝而不美”。後人一直讚賞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如白居易在《問秋光》一詩中,“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

“名利”是人生活在世界上,無論貧窮富貴,窮達逆順,都免不了與名利打交道。《清代皇帝祕史》記述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江蘇鎮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腳下大江東去,百舸爭流,不禁興致大發,隨口問一個老和尚:“你在這裏住了幾十年,可知道每天來來往往多少船?”老和尚回答說:“我只看到兩隻船。一隻爲名,一隻爲利。”一語道破天機。

淡泊名利是一種境界,追逐名利是一種貪慾。當今社會真正淡泊名利的很少,追逐名利的很多。然而,也應當看到,今天的社會是五彩斑斕的大千世界,充溢着各種各樣炫人耳目的名利,要做到淡泊名利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淡泊名利者並非沒有。志遙教育在其博文中常常強調這一點,且身體力行,把榮譽給別人,快樂自然留心中。本人非常欽佩他的學識修養。

“名利”——人的一生又有誰不是在追逐,努力地工作就是爲了使自己的事業有所建樹,可以說是求名;拼搏使自己的生活能夠富裕也能說是逐利。人活着,有誰敢說沒有追求過這兩個字呢?我認爲“名利”主要是一個度的問題,只要不過,不貪,追逐一下也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安於清貧的目的不是守貧,而是靜心。

淡泊名利是人生所爲的一種態度,是人生的一種哲學。淡泊名利,就是要超脫世俗的與困擾,實實在在的對待一切事物,豁達客觀的看待一切生活。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要做到信仰至上。人生總要有所追求,如果心中沒有遠大的`志向,必然就會看重眼前的利益。要淡泊名利,需要的是充實思想,爲之奉獻勇於犧牲的精神,追求名利主要還是爲了滿足。

其次要做到工作上高標準,生活上低要求,才能更好地做到控制物慾。只有樹立遠大的樂於奉獻的精神,纔可能經受住各種的考驗,始終不渝地堅守自己的道德標準和信念,不重名利,不計得失,以淡泊的情懷書寫出高貴的人生。

淡泊於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沒有包容宇宙的胸襟,沒有洞穿世俗的眼力,是萬難做到的。

淡泊於名利,方能成大器,方能攀上高峯!在物慾、名利橫流的當今,有志者更應守住淡泊,向自自己既定的目標前進!

淡泊名利人生感悟 5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題記

世界上沒有不爲名利的超人,只有善待名利的智者,而那些智者之所以能夠善待名利,是因爲他們有着一種常人不及的品質——淡泊。

淡泊的體現是寵辱不驚,拋開名利的誘惑與腐蝕,只有做到這兩點,才能稱得上淡泊。一個人如果把名利當目的去做事,他往往會事與原違,只有當你保持着一顆淡泊的心時,名譽自然會來。

中國的'博學鴻儒錢鍾書,他是一名踏踏實實的學者,在他身上,有着不務虛名,落落自甘,淡泊自守,寵辱不驚這些優秀品質。他潛心讀書研究,不好拜客訪友,也討厭受採訪。他經常閉門謝客,避之惟恐不及,有一次,一位英國女士慕錢先生之名來中國,在電話裏向錢鍾書表示要去拜訪的意思。錢先生在電話裏風趣地說:“假使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不錯,又何必認識那下蛋母雞呢?”這些事例還有很多,錢老淡泊是學界榜樣,也只有淡泊如他的人才能專心治學。

身殘志不殘的著名人物張海迪獲得各部門所授予的各種獎狀及各項榮譽稱號可謂不計其數,但她在這些榮譽面前仍保持了可貴的平常心,從不以這些炫耀自己,在她生活的地方,人們看到的只是書籍,她自己撰寫的文稿,關於她榮譽的東西一點也看不到。要是別人早就被這些榮譽衝昏頭腦了。可是張海迪仍堅持淡泊,靠的是她寵辱不驚的人格。所以她不斷向更高峯邁進。

時光匆匆,是非成敗轉頭空,名利如過眼雲煙,何必再苦苦追尋呢?不如淡泊一些,也做一個善待名利的智者吧!

淡泊名利人生感悟 6

“聽靜夜之鐘聲,喚醒夢中之夢;觀澄潭之月影,窺見身外之身。”這句話所傳達的思想境界爲衆人所偏愛,即是淡泊。

淡泊,是潔身自好,不慕榮利的表現。如今,它已成了一種高尚操節的象徵符號,它所代表的清明廉潔引得古今文人雅士追逐,圖落個美名流芳百世。殊不知淡泊雖爲賢德,卻不可刻意追逐,若着意求賢便成僞果,自嘆虛生。

淡泊不是口號,不是時尚,而是一種超脫的心態。古人云:“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可見淡泊與寧靜、澹定之心是分不開的。東晉五柳先生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覓得了自己的`桃花源,得以流傳千古;漢代陳繼儒“竹窗下,惟有蟬吟鵲噪,方知靜裏乾坤”的吟詠也創設了他的精神家園。兩位隱士不約而同地以安寧的田園生活爲淡泊量定了尺碼。

陶翁感嘆:“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陳眉公唏噓:“澹泊之守,須從濃豔場上試來。”這“濃豔場”無非指的是紛紜紅塵。難道這塵世真是一個夢魘?

若真是如此,諸葛亮爲何捨棄清雅茅舍,而隨劉備出山?周敦頤爲何能在社會中如一枝白荷,潔身自好、獨立不移?所謂“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可見奇人異士未必都在山澤草野之間。

陳眉公語云:“放下仙佛之心,方名爲得道。”陶翁在世人眼裏,是名隱士,是位世外高人,是個神仙,但他卻不知淡泊的真諦在這塵網中。

淡泊名利人生感悟 7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世上不存在不爲名利而奔波忙碌的人,卻時不時涌現淡泊名利,寵辱不驚的賢士。當我們走出名利的陰影,當我們不再爲眼前的繁華所着迷,便能乘着寧靜的舟楫,奔赴遙遠的遠方。

一顆遠離塵世喧囂的心,可以讓你感悟到世間的諸多美好;一種淡泊寧靜的心境,可以助你的靈魂得到淨化與昇華。他曾躬耕隴畝,近乎籍籍無名,但他甘於寂寞,靜待臥龍飛天的`那一刻。終於,他等到了那個賞識他的聖明的君王。他是諸葛亮,一個淡泊名利、內心恬淡的人。或許正因爲如此,他被譽爲智慧的化身,成了之後賢士修身齊家,處事立世的標杆。古人云:“名節重泰山,利慾輕鴻毛。”當我們把名利視作過眼雲煙,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安寧,才能如孔明先生一般,真正擁有鑄成大業的力量,在青史中留下姓名。

保持淡泊寧靜的心態,在蟄伏中默默地錘鍊自己,才能到達夢想的彼岸。《泰坦尼克號》這部影片曾在奧斯卡金獎上獲得多個獎項,其導演卡梅隆也因此獲得了“電影鬼才的稱號”。然而卡梅隆並沒有沾沾自喜,反而蟄伏起來,十幾年如一日地策劃,最終推出了轟動全球的《阿凡達》。試想下,如果卡梅隆因爲自己所拍的《泰坦尼克號》而驕傲自滿,那麼還會有《阿凡達》這樣的傳世之作嗎?如果卡梅沉迷於世人的稱讚而蹉跎了時光,那麼他還會成就更好的自己,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嗎?因此,一個人要想更上一層樓,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就要學會保持一顆寧靜的心,不論外界如何詆譭或質疑,只管潛心修煉。

淡泊名利的心態可以讓我們擁有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五柳先生不願爲五斗米折腰,便急流勇退,過上了悠然自得的生活。從此,他的眼裏沒了官場的爾虞我詐,目之所及皆是美好。他嗅到了“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煙火氣息,體驗到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在生活,自此胸懷“不言春作苦,常恐負所懷”的廊宇之心。何也?不過是浮沉盡拂去,揮一揮衣袖,擁抱自然的寧靜與美好。

在這物慾橫流的時代,願你我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看天上雲捲雲舒,以淡泊寧靜的心境駛向心念的遠方吧!

淡泊名利人生感悟 8

能夠真正看透看開,能夠真正做到與世無爭,淡薄名利又談何容易!爲了自己的事業,忽視了健康,淡漠了親情、友情,甚至可以喪失人性。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們爲了追求所謂的高分,爲了證明自己的水平,爲了得到一點點獎金,爲了做一名所謂的優秀教師,爲了一個虛擬的職稱,總之,爲了一切個人利益,許多老師不得不採取各種非常手段。抹殺一批又一批的學子的天性,扼住祖國命運的喉嚨。淡泊,是一種純粹的感覺。一份遠離名利、是非、慾望的清澈心智。名和利,都是過眼煙雲,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生爲名利所累,實在是本末倒置。淡泊,是一份明悟的感覺。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一種淡泊。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更是一份淡泊。但是必須要清楚,淡泊人生,並不是消極逃避的處世態度,也不是看破紅塵的思想懈怠,更不是消極避世的一味沉淪頹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算得上是個淡泊者,“一簞食,一瓢飲,不改其樂”。憑這淡泊,顏回成了千古安貧樂道的典範。

工作之餘說說閒話,調節一下氣氛,放鬆一下心情,也屬正常,全都憋着,沒準會憋出病來,看得見的深度那才叫深度,要城府太深了,無法看見,就該叫深淵了,那纔是最恐怖的……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保持一份學習的心,愉快地享受工作與生活,如此,不快樂也挺難的`!所以,選擇淡泊吧。不要把什麼名教師、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這些虛名看得太重。拋開一切名繮利鎖的束縛,讓人性迴歸到本真狀態,從而獲得心靈的充實、豐富、純淨……捫心自問,或許,我們只能在這個社會做着自己。該追求的去追求,該放棄的得放棄!當你看淡了一些的時候,或許,你已經淡泊名利了。隨遇而安,不用去刻意。今天你想這樣,明天可能又換樣了,總之,去做自己想做的!做完了也不要後悔,沒用。好好的做一個人就好!不遷怒,少憤怒。大道理講不完的。自己去感悟或許會好些。

淡泊名利人生感悟 9

人生 在世,誰不想有所作爲;芸芸衆生,誰不想成就 一翻事業 ?世間的隱士高人視名利爲糞土,對其之以鼻:佛家的得道高僧說名利皆爲虛幻之物,然而世間真正能夠不爲名利所惑的人又有幾個呢?

老莊信奉“無爲”人生哲學,把世間的一切皆看作虛幻之物,對他們來說只不過是過眼雲煙。可這些不真是沒落的奴隸主貴族爲既將逝去的榮華富貴而發出的無可奈和的悲鳴嗎?

陶淵明淡泊名利,崇高清淡,過着採菊東離下,悠然見南山的自在生活 ,成爲後代所敬仰的一位隱者。然而他不正是由於受到當朝權貴排擠而憤然辭官的嗎?可以說陶淵明他雖出世,但心卻入世。

李白更是一副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 顏的脫俗心襟。可是終不也發出了“古來聖賢皆寂寞 ,唯有飲者留其名”嘆息嗎?名利是帆,名利是牆,幾多奮鬥,幾多沮喪:名利是場,名利是網,幾多較量,幾多迷茫 ,然而世間卻是深陷於名利大網的傭人多,善待名利的智者少。

姜太公八十歲垂釣於渭水河畔,直釣釣魚,漏掉的是隻知游水嬉戲的蠢魚,釣上來的`卻是智慧 眼識珠的文王。姜太公追求 名利,卻沒有委心倔從名利,他等到了真正可以讓他施展才華的文王。因此,姜太公懂得善待名利。

所以,對於那些懂得名利的人來說,名利不是束縛心靈的網,而是催人奮進的帆:不是泯滅人性 的毒酒,而是激發潛能的藥引。它可以使人更加鬥志昂揚,充滿激情 。因此,我們每一人都應正確的面對名利,給它一個公正的評價。

淡泊名利人生感悟 10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題記

夕日欲頹,昏黃的金線密鋪在天的那邊山的那邊,我拄着柺杖靜靜的看着遍地金黃,攜一朵金菊。悠然之間視野裏撞見了那座清秀的南山。快哉!快哉!提筆寫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負手眺望,在這山野之中尋嗅星星點點的'真實的氣息。“桃花源”不過是心中的念想罷了,不過心情寧靜,自然就覺得地方偏僻悠遠,恍如隔世,似桃花源之境地。“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世人嘆我懦弱,不顧一切,隱於山林。即使官場險惡腐敗,即使人性艱險世態炎涼,也不該獨自一人悠閒,在這洪流中掙扎,像辛棄疾那樣“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的雄心壯志;像杜甫那樣“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國憂民;像蘇軾那樣“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戍輪臺”的愛國情懷。而我,在厭惡塵世之後,卻消極避世,遭來無數人的批判與指責。

想當年,我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場人物虛與委蛇,實在是憤然,我不想爲五斗米折腰,我只想安靜的觀世事滄桑。每個人都有自由,對人生都有着不一樣的看法,同屬“消極避世”的李白在天地之間任我逍遙,放聲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我則更期望清閒的日子,不想穿梭於塵世,花紅柳綠之間。於是,後人眼中淡泊名利,愛菊賞菊的我——陶淵明就沒入了歷史長河。

望着大好河山,心中清淨萬分,只覺萬物皆好。夕陽靜靜地斜掛在山頭,天邊。啾啾嘶鳴的山鳥都漸漸的飛回巢中。“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的美景,此中所蘊含的萬事萬物真理,只能瞭然於心,只有親身經歷便可知。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外雲捲雲舒”淡泊名利是我的一張名片。

淡泊名利人生感悟 11

人生的價值,是如馬雲等爲夢想事業奮鬥而有所體現還是摒棄雜念,平淡人生?當然,人生的價值應是如禪語所言,人生所求,歸隱人生,終淡泊明志。

小草的種子在冬季藏於土壤只爲初春染綠大地;幼蟲不斷吐絲默默忍受蛻變的痛苦只爲破繭成蝶;落花無言不拘於泥只爲“化作春泥更護花”。正如那句禪語所言:人生本修行,萬般皆身外,何必苦苦相爭?萬物如此,人生的價值何嘗不是如此。

三毛,一位不受世俗紛擾的女作家。她遠離都市,與丈夫荷西到撒哈拉沙漠定居,開創了浪漫散文。“何必那麼勞累自己,心裏怎麼想,就怎麼做啊。”是啊,歸隱如她,淡泊人生。

淡泊人生,無望繁華,使人生價值崇高致遠。

林肯曾言,不要讓世俗的喧囂掩蓋靈魂的音樂。面對青春文學,小清新文學的不斷流行,他依然忠於本心,於淡泊人生中,在他的小說裏闡述着一段又一段飽含人生百態的`故事。終於,他的小說被人挖掘。而他,莫言,寧靜中沉潛,蓄勢待發。

淡泊人生,寧靜致遠,使人生價值在沉潛中體現。

莊子,不願當一國之相,人生逍遙是他的理想,“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是他的追求,“莊公夢蝶”是他對淡泊寧靜生活的體現。道法自然,而他,將道家法則不斷完善。

淡泊人生,化無爲而有爲,使人生價值上升到另一境界。是以,諸葛亮所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是爲人生百態求得一份安寧;泰戈爾“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精美”是爲了在繁華中感悟靜美得真諦;雪小禪所說“簡潔的生活如禪”是指按照自己的本意生活而獲得心靈上的輕鬆……“有花有酒春常在,無燭無燈夜自明”,人生的價值,自是如此。

反之,范進一生追求功名利祿卻在得知中舉後得了“瘋病”;商鞅追求榮華富貴擔任丞相提出變法,最後卻慘遭“車裂”;夸父爲實現目標追到太陽而不斷向前奔跑,最後渴死在路中。因此,“悠然見南山”之情,簡簡單單亦是美。

人生,應是淡泊明志,寧靜如風,無論歸期何處。淡泊人生,應如辛棄疾所言:“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無論世界喧囂,我心寧靜似海。

淡泊名利人生感悟 12

風溫柔的吹過耳畔,眼前是碧海藍天,踩着腳下的細軟,悠閒的走過時光一段,回首,那歲月的艱難,忽然會想,‘淡泊名利,心自安然;’

看慣了風雲變幻,品味了世事維艱;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點點,一滴滴,描摹着人生的風景畫面;空白,是心靈的荒蕪;欠缺,是失敗的影印;濃重,是跋涉的腳步;輕淡,是疲憊的驛站;

站在山腳,仰望山巔;,是誘惑的彼岸,拼盡所有也要一往直前;不會理會鳥語花香,不會理會山花爛漫;風景就在身邊,卻把它當成了多餘的裝點;只要自己的夢可以實現,生命都可以成爲成功的祭奠;

站在山巔,回望起點;沒有了欣喜,沒有了怡然;那一陣凜冽的風,模糊了雙眼;滿身的傷痛,疲憊的容顏;跌坐在擡起的地平線,手裏握着的只有山腳下那瓶水的溫暖;

生命是一個歷程,生活是生命的風景;不要爲了生活忽略了身邊的風景,也不要爲了生活遺忘所有的心情,風景是美麗的,記住了風景纔會讓生活充滿了節奏和韻律,失去了節奏和韻律的`生活必然會枯萎、頹廢,沒有朝氣;

淡泊是一種狀態,不是說庸庸碌碌,無所作爲;凡事不可強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盡力,成敗只是結果,並不是一次判決;

名利是慾望的枷鎖,慾望沒有止盡,名利的心就不會終結;

人本塵埃,無需再惹塵埃;人本世俗,無需再入世俗;放下名利,心自清矣;

海風習習,海浪微瀾;天高地闊,心自安然;寵辱得失,富貴榮華,宛若雲煙;

山珍海味,金履玉衫,只得一日三餐,一身絲綿;屬地千頃,樓宇萬千;只用三尺帷幔,半畝桑田;

想一隅紅塵,半生煙雨,遺落多少心情;明爭暗鬥,刀劍血腥,淹沒多少風景;自然是心靈的驛站,風景是幻夢的家園;賞一川秀美,委婉清明;觀天水蒼冥,豪邁心情;

淡泊名利,心自安然;淡泊名利,雲淡風輕;

累了,就到山上欣賞一下風景,累了,就到海邊放鬆一下心情;只有自然的風景,纔會讓你領略到心之安然!

淡泊名利人生感悟 13

在這個日益物質化的社會裏,人們變得現實起來,有了錢不夠還要有利,有了權還不夠還要有名,有了名還不夠還要超過別人。我們正在被追名逐利的價值所感染。

我們人生觀、價值觀受到金錢名利的誘惑。雖然有些人得到了金錢名利,但是他們真的快樂嗎?他們不感到累嗎?生活真的美好嗎?爲此,我們要淡泊名利,讓生活更美好。

有一位千萬富翁和一對夫婦,富翁整天悶悶不樂,擔心哪一天自己的錢會變成別人的錢,於是終日奔波勞累,疲備不堪,那叫一個累。而夫婦整天有說有笑,小日過得可舒坦,雖然沒錢,但簡簡單單的生活讓他們覺得很幸福,因爲他們擁有彼此,一天富翁給了夫婦一百萬讓他們花,這對夫婦當天整就忙起來,一百萬都不知道要放在哪兒最終他們把錢放在自己的'視線中,也不笑了,煩惱來了,他們把錢還給富翁,他們又繼續在一起幸福美好的生活。

有了“金錢名利”有的人還是不高興,而有的人沒有“金錢名利”反例過得快樂、幸福、美好。

“淡泊名利,非寧靜而致遠”。有陶淵明“不爲五斗米而折腰”纔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情逸志,有了陳子規的陶士。淡泊名利,讓生活更美好。

生活其實很簡單,我們只要少些爾虞我詐,多一些真誠相待,少一些追名逐利,多一些淡泊名利,不要過以物質的追求,只要夠用就可。

我們不需要過於物質的享受,要讓自己過得開心,快樂,纔是我們一直不變的追求,拋開這些“金錢至上”的庸俗觀,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生活更需要的是一份恬靜,一份舒心、一份滿足、一份真誠。過自己開心的生活方式,請認準淡泊名利,讓生活更美好。

淡泊名利人生感悟 14

“鷙鳥之不羣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每當我讀到離騷的時候。最讓我有所感受的就是這句話。偶爾在感受糉葉清香的時候,就會彷彿看到屈原站在河邊縱身一躍。我想他在那是一定想到了這句話。

屈原大可像其他世人一樣,竭盡全力的討好君王,以求得終身榮華富貴。可是他沒有,因爲它那高尚的價值觀不願向低俗的利益屈服。他亦可兩耳不問天下事,只顧着自己的閒適生活,可是他也沒有那樣做,因爲他的價值觀告訴他要心繫天下,心繫百姓。他也的確做到了,不然在他跳入的河畔,怎會有那麼多的善良百姓爲了他聚在一起,向河內投入那麼多的糉子。

也許,他的價值觀害了他,沒有這價值觀,他不會不斷的`勸諫君主,引來龍顏大怒,使自己流放到荒蕪之地。也就不會引來奸詐小人,使自己只能無奈高呼“衆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但是,他的價值觀也幫了他。使他在顛沛流離的同時還能想到“吾獨困乎此時也”那份淡然,被多少後世學子學習。亦使他在窮困之時,不願放棄自己的高尚品質,仍要“制芰荷以爲衣兮,集芙蓉以爲裳。”這份高潔,不知在不斷向前發展的歷史潮流中影響了多少人。

回顧現實,當今的社會正是缺像屈原這樣的人。始終堅持着自己的信仰,不斷向前。社會上的那種追求名利的風氣在不斷盛行,有很多人披着“學者”的假衣,卻早已忘了什麼纔是一個學者的本質。從電視上,報紙上,人們不斷的重新認識那些學者,他們出版書籍,不是爲了向社會傳遞正能量,或是揭露社會的陰暗面,以警醒大衆,讓社會反思,他們只是爲了賺錢,只是爲了去享受生活。而這些人和屈原相比,先不論其他,光品質這一點,孰優孰劣,一目瞭然。我相信,如果當今社會多幾個像屈原這樣品質的人,敢於批判現實,中國夢一定會實現。

當我合上語文書,價值觀與利益的糾結早已消失,因爲書中的屈原已經給了我答案。

淡泊名利人生感悟 15

不爭,是說不要爭名奪利。古往今來,無論是商場還是官場,很多人爲名利爭得頭破血流,傷痕累累。身體的傷倒無妨,可怕的是良心也千瘡百孔。和珅便是典型,他聚積的不義之財比國庫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的身份地位,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是,他最後得到了什麼?千夫指,萬人罵,滿門抄斬,遺臭萬年。而那用了一輩子時間爭奪的財富和權勢也瞬間消失。且不說這些,和珅擁有一刻真正的快樂嗎?皇帝面前忙着阿諛奉承,同僚背後又忙着算計謀害。子曰: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像和珅這樣的小人,怕是要一生慼慼了。

不爭,是說不要互相攀比。如果我們總是比誰穿得更時尚,誰的生日過得更氣派,那永遠沒有人能掛上“最”的標籤。前些日子看湖南衛視的《變形計》,一個深圳的富家公子去大山裏跟一羣樸實的孩子生活了一週後,滿懷真情地說,在深圳的學校裏,同學們只會比穿名牌,可是在這裏,他感受到了真正的友情和發自內心的快樂。去山裏之前,他叛逆頑劣,或許是校園裏那些毫無意義的攀比所致。其實,光鮮亮麗的外表能帶來什麼?吸引無數傾羨的目光?但這目光又有幾分是針對人的呢?在這物慾橫流的社會,我們不能隨波逐流陷進形形色色的`物質泥沼,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內在修養,用實實在在的知識來充實自己。也許有一天,我們可以比氣質,比內涵,用內在的光彩去贏得最真摯的目光。

不爭,是說不要過分注重結果。如同讀《紅樓夢》,我們應該細細品讀每段文字的精妙,而不應只爲那悽慘的結局而悲傷。凡事都有過程,結局總會到來,在結局到來之前,我們不妨學學愚公,享受過程。移山,聽起來像個笑話,可愚公卻想:我搬一點兒就少一點兒,而且有妻子兒女,甚至鄰居幫我,何況我“子子孫孫無窮匱也”,這山,定然是能移走的!於是心裏輕鬆了,身體上的勞累也算不得什麼了。試問,有幾個人能讓自己每天都快樂?可見要珍惜過程,如果結局註定失敗,也不要悲春傷秋,因爲還有那些努力拼搏的日子值得珍藏,我們已經學到了許多有價值,有意義的東西,

“不爭”二字,蘊涵了無數偉人處世的真理,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淡泊名利人生感悟 16

從古至今,世界上涌現出了很多偉大的科學家,他們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數不清,比如:李四光、鄧稼先、愛因斯坦、諾貝爾、居里夫人……但我最敬佩的是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是波蘭裔法國籍女性物理學家、放射性化學家。因放射化學方面的成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她是第一個榮獲諾貝爾獎的女性科學家,也是第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偉大科學家。她一生中共得過包括諾貝爾獎在內的十種著名獎金,得到國際高級學術機構頒發的獎章16枚,世界各國政府和科研機構授予的各種頭銜107枚,爲人類的科研事業做出了偉大的成就。

雖然她功勳蓋世、聞名天下,但是她卻極端藐視名利,視名利爲糞土。

居里夫人曾把英國皇家協會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給女兒當玩具,用她自己的話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決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將一事無成。”

伴隨着榮譽接踵而來的是繁忙的社交活動和頻繁的記者採訪。這本是宣傳自己的好機會,但她不爲名利所動,反而覺得這是對自己科研工作的騷擾,居然躲到了鄉下去。正如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所說:“在我認識的所有著名人物裏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爲盛名所寵壞的人。”

居里夫人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她取得的科研成就和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質,更在於她的自我奉獻精神。

她從小就有高度的自我奉獻精神。早年,她爲供姐姐上學,甘願去別人家做傭人;當她在科研事業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時候,並沒有用自己的科研成果獲取物質利益,而是毫不保留地將自己的科研成果看成全人類的共同財富;當居里去世後,她承受着巨大的喪夫之痛,毅然接過了居里所有的擔子,把放射學這門課教得更好,建設起一個能讓居里的亡魂感到安慰的實驗室,使更多的青年科學家在這裏成長,共同發展科學事業……

居里夫人爲人類科研事業的發展貢獻出了自己全部的才智和心血,她一生創造和發展了放射性科學,長期無畏地研究放射性物質,直至最後把生命貢獻給了這門科學,她從一個漂亮的小姑娘,一個端莊堅毅的女學者變成科學教科書裏的新名詞“放射線”,變成物理學裏的一個新計量單位“居里”,變成一條條科學定理,她變成了科學史上一塊永恆的里程碑。

居里夫人高貴的品格就像她傑出的科學成就一樣在人類文明史上閃爍着令人崇仰的光輝,激勵着我們不斷地完善自己……在拜金主義思想日益盛行的今天,我們更應該以居里夫人爲楷模,傳承和發揚她的優秀品質和自我奉獻精神,開創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