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中國古代山水畫教案設計

中國古代山水畫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6W 次

中國古代山水畫

中國古代山水畫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對中國古代山水畫的性質、畫法、各種藝術風格和獨特的藝術傳統,有所瞭解,有所認識,達到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

2、過程與方法:以提問的方式使學生着重理解中國古代山水畫獨特的藝術傳統,教師堂上示範。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健康的審美趣味,懂得如何領會和感受藝術的美,提高藝術欣賞能力和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着重理解中國古代山水畫獨特的藝術傳統。

三、教學難點 :

如何理解“意境”?追求意境的創造,既是中國古代山水畫的重要藝術傳統之一,也是中國古代美學思想的重要方面。

四、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 (常規)

二.引入新課:

本課內容爲中國古代山水畫欣賞。通過對典型的中國古代山水畫名作的賞析,瞭解中國古代山水畫的性質、畫法,各種藝術風格和獨特的藝術傳統。

1. 中國古代山水畫的性質和它在中國古代繪畫中的重要地位:

中國古代繪畫習慣按傳統分成人物、山水、花鳥三個畫科。 中國古代山水畫的主要描寫對象是自然風景。它不但表現了豐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民的自然觀與社會審美意識,甚至從側面間接地反映了社會生活。 中國山水畫作爲一個獨立的畫科比人物畫晚,但它在中國繪畫史上得到了突出的發展,並且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多種畫法和藝術風格。主要的有:青綠山水、水墨山水、淺絳山水、小青綠山水、沒骨山水等。 青綠山水——青綠是指中國畫顏料中的石青和石綠,用這種顏料作爲主色的山水畫稱作“青綠山水”。其中又有大青綠、小青綠之分,前者多勾勒、皴筆少,着色濃重,如《千里江山圖》後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礎上略施青綠兩色,如《遊春圖》。

淺絳山水——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礎上,敷設以赭石爲主色的淡彩山水畫。

水墨山水——以渲染爲法,用筆簡練奔放,強調水墨效能的發揮。

北宋的山水畫,雖然在所描繪的自然景物中包含着畫家對這些景物的感受和理想,但更主要的還是以客觀地描寫自然物爲主。代表人物是范寬、郭熙和王希孟。

範 寬《溪山行旅圖》 絹本水墨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佔據畫面約三分之二,聳立在中的主峯,右側有深谷瀑布,另一邊矮小的側峯。中景與主山間,被雲氣阻絕,烘托出主山高不可攀的氣勢。這幅畫構圖並不複雜,細部的描寫卻很仔細,顯 示出畫家有高度觀察能力和寫實的工夫。描寫的手法也極其生動自然,而且合乎自然的規律。 范寬運用深黑的墨色,和扭曲顫動的筆觸,畫山石的輪廓和皴紋,分出岩石的塊面,然後用濃淡層不同,雨點般的短線,順著石塊組織的方向,逆筆皴擦,產生明暗深淺的立體感,而且加強了由皴紋引導的山石的動勢,賦予山石強韌的生命力。

《 溪山行旅圖 》中,山的地位遠遠超過人物,它顯示了中國傳統的宇宙觀:大自然生生不息,恆古不滅,人類則如同山中行旅,只是一介短暫停留的過客。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南宋的山水畫與北宋的山水畫有明顯的不同,突出表現在追求詩的意境。許多南宋山水畫的標題就很富有詩意,如寒江獨釣、風雨歸舟等。著名的山水畫家有馬遠、夏圭等。

從以上作品可以看到,中國古代畫家善於運用空白的藝術手法,稱之爲“以白當黑”。南宋的山水畫儘管題材、場景、畫面小得多了,但由於極力追求詩的意境,善於進行大膽的藝術概括,運用以少勝多 的藝術手法,作品的意境更爲濃厚、鮮明,顯示了中華民族美學傳統的重要特色。

元代的山水畫在意境的創造上更強調主觀抒發與個人風格的創造。代表畫家有倪贊、王蒙等。

2、 其次,中國古代山水畫在空間的處理上,採用“以大觀小”、“小中見大”的手法。 就是把山水畫家自己看作是一個巨人,面對自然,就象人觀盆景狀。這樣,千里江山也可盡收眼底,或用長卷的形式表現,如《千里江山圖》,長達11米。或以中國畫特有的高遠、平遠、深遠的構圖方法,畫十分繁複的山嶺,如《溪山行旅圖》、《早春圖》、《青卞隱居圖》等,其空間處理突出地體現了中國山水畫獨特的構圖方法。中國古代山水畫創造的這種獨特的處理空間關係的藝術手法,既體現了中國畫家獨特的觀察自然的方法,同時也蘊含着中國民族的審美胸襟,體現了中國人的自然觀。

3、此外,中國山水畫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表現程式。

如表現各種山石就有各種皴法,什麼披麻皴、雨點皴、荷葉皴等。在這些表現程式的應用上,主張靈活運用,不斷有所發展。在山水畫的筆墨技法上,也更爲豐富多變,如筆法中包含上述的山石的多種皴法和點苔法等;墨法中溼者爲“染”,幹者爲“擦”,還有“破墨”、“積墨”等等。可見,中國古代山水畫也同樣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傳統和體系。

三.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