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成由勤儉敗由奢的典故

成由勤儉敗由奢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謂勤儉使國家興盛,奢侈使國家衰亡。

成由勤儉敗由奢的典故

春秋時期,戎王派使者由余去見秦穆公。秦穆公聽說由余是個賢士,就向他請教說:“我常常聽人談論聖人治國之道,但沒親眼見過。請問先生,古代君主使國家興盛和滅亡的原因是什麼?”由余回答道:“臣嘗聞之矣,常以儉得之,以奢失之。”意思是說: 我曾經聽說勤儉使國家興盛,奢侈使國家衰亡。

秦穆公聽了,不高興地說:“我虛心向你請教興盛之道,你怎麼用‘勤儉’二字來搪塞我呢?”由余說道:“我聽說,過去堯雖身爲天下之主,卻用瓦罐子吃飯、飲水,天下部落沒有不服從他的。堯禪位於舜,舜開始講究起來,用精雕細刻的木碗用餐,結果諸侯認爲奢侈,國內有13個部落不服從他的號令。舜禪位於禹,禹則更加講究了,製作了各式各樣精美的'器皿供自己享用,奢侈得更加厲害了。結果國內有33個部落不聽從他的號令。以後的君主越來越奢侈,而不服從號令的部落也越來越多。所以我才說勤儉是興盛之道,奢侈是敗亡之源。”這一番話說得秦穆公連連點頭稱是。

此後,唐代詩人李商隱根據這個故事,寫了一首《詠史》詩。詩的前兩句是:“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後來,“成由勤儉破由奢”演變爲“成由勤儉敗由奢”,並作爲諺語流傳下來,告訴人們,勤勞儉樸有助於事業的成功,貪圖享受則會帶來嚴重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