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大量課外閱讀的好處

大量課外閱讀的好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古人說得好: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就算讀書不爲功名利祿,不爲光耀門楣,不爲將來掙大錢。接下來小編蒐集了大量課外閱讀的好處,歡迎查看,僅供大家參考。

大量課外閱讀的好處

大量課外閱讀的好處

一、課外閱讀有助於自身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語文教學內容因其所含的豐富的人文精神,更具培養一代新人的優勢。"大語文觀"就是要以"人的發展"爲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培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誠、善良、美好的心靈,尊重真理,富有責任心的健全的人格。自身大量閱讀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話故事、人物傳記、少年小說、世界名著縮編本等,內心世界很容易產生震盪。一部英國兒童小說《哈利。波特》,竟然征服了全世界,連成人都不禁爲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多讀中國文學、優秀中華人物事蹟更有必要:從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誠,李白"安能摧眉彎腰事權貴"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的豪情到魯迅"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赤子之心……幾千年的民族精神,在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自身在自己閱讀課外書時,讀懂其生動有趣的情節,心中再現栩栩如生的形象,體味關於愛、友誼、忠誠、勇敢、正直乃至愛國主義等永恆的人類精神,從而開啓自己的內心世界,激盪起品味人生,昇華人格的內在慾望,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促進小自身獨立、自然地成長,其效果遠勝於教師口乾舌燥的說教。

二、課外閱讀有助於在讀中積累語言

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少”字的含義有二:一是讀的少,二是記住的少。 所以說話、作文時便沒詞兒了。如果讓自身多讀點,多積累些,天長日久,待到自己說話 作文時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來,隨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 也會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可現今自身課外閱讀大多已徒有其名了,他們整天被練習壓得擡不起頭來,很少有自身光顧閱覽室,報廊、報架也形同虛設。這樣的現實,極大地限制了自身的語言積累。許多文字上有造詣的作家、學者總結自己成長經歷時,總少不了青少年時期博覽羣書,即便是班級上語文成績較好的同學也常常是對課外書刊情有獨鍾。因爲,只有“博覽”,才能給大腦皮層形成多側面的語言刺激,而且,在閱讀過程中,能再次強化大腦皮層已有的語言信息,使大腦中業已形成的聯繫系統更爲完整、嚴密。這就要求語文教師精心指導,比如介紹課外讀物,指導課外閱讀筆記的記法,組織課外閱讀交流比賽等等。

三、課外閱讀有助於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

不少家長甚至部分老師都存在着一個認識上的誤區,總覺得自身看課外書是看"閒書"。他們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聽寫、背誦、寫作文……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習水平。這種想法,其實還是應試教育衍生出的怪胎。試想,自身每天用半小時時間抄3遍字詞,以確保聽寫不錯一個字和讓他們每天用10分鐘有的放矢地練習難字,還是用20分鐘讀課外書,哪個更好呢?課外閱讀對於語文水平的提高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

課外閱讀在提高人的語文實際能力中所發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葉聖陶先生認爲閱讀語言文學材料可以實現六個"獲得":

1、 獲得間接經驗作爲寫作材料;

2、 獲得作者的思想、道理形成觀點可供思索和立意;

3、 獲得作者的感情以陶冶情操;

4、 獲得認識事物的方法,以便自己會觀察、會思考;

5、 獲得表達方法,佈局謀篇、鋪陳比興有所借鑑;

6、 獲得語彙有了語言積累。

有了六個"獲得",語文能力何以不會提高?

四、課外閱讀有助於培養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從傳統語文教學觀到大語文教學觀是一個從知識本位向人本位的轉化過程。它不再以"傳道、授業、解惑"爲教學的根本目的,而是以學會學習,促進人格與個性全面發展爲重點。從這一理念出發,自身的主體地位必須得到保證,自主學習習慣必須得到培養。讓自身自由選擇自己愛讀的書籍,本身就是尊重自身個性的表現。而自身由封閉式讀書轉爲開放式閱讀,本身又極大激發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大力推動課外閱讀,讓自身自己去獲取,去探求,去尋覓,去掌握,從而感受讀書的樂趣,激發更強烈的讀書慾望,最終形成習慣。課外閱讀把追求學問變成自身自覺自願的行動,有助於實現增強自身的主體意識,發展自身的主體能力,塑造自身的主體人格的目的。

可見,加強課外閱讀,不僅是時代對語文教學的呼喚,更是世界範圍教育成功的經驗。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要認真在大語文觀的指引下,把課外閱讀納入語文教學的軌道,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習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使自身在廣闊的空間裏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 讓我們都來重視課外閱讀吧!

學生課外閱讀的好處

1、立身以讀書爲本——讀書與做人

“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人的一生。”這句話是有道理的。當學生進行閱讀時便會潛意識地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爲與書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進行比較,無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質。一部英國兒童小說《哈利。波特》,征服了全世界,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都被哈利的人格魅力折服,正直、正義、勇敢、堅韌不跋,向我們闡述一個人性永恆不變的主題,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2、爲有源頭活水來——讀書與啓智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青少年閱讀有很多研究,他對閱讀與學習能力的關係闡述得很多也很清晰。他說:“30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孩子在小學,甚至初中低年級時,僅僅依靠聰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績的,但如果沒有閱讀墊底,年級越高越會顯出力不從心。

只有大量的閱讀,才能讓孩子的智力狀況和學習能力更好,缺乏閱讀的孩子學習能力一般都表現得很平淡。

3、此日中流自在行。——讀書與寫作

家長長期以來都有一個困惑:如何能寫出好的文章。

提高寫作能力真正的“捷徑”是閱讀,表面上看這是個漫長的過程,實際上它是最經濟、最有效、最省心的辦法。但最簡單的事情往往最難做到。急功近利的心態讓許多家長想讓孩子在短時間內學會寫作文——這是不可能的了。寫作需要優美的文辭、細膩的情感、深刻的體驗。孩子的年齡那麼小,他從哪裏獲得優美的文辭,從哪裏尋找細膩,從哪裏體會深刻。

好的作品中本身就蘊含含着豐富的人生體驗,閱讀過程就是學習寫作技巧過程。書讀得多了,寫作技能自然會形成——古人早就總結出來了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拓展:如何閱讀

要找到自己的空餘時間來讀書。小編就比較喜歡在睡覺前半小時來看書,仔仔細細地看一部分情節,然後時間到了,就去睡覺,第二天繼續看。這樣才能更好地陷入書中,讓自己每天都有對讀書的期待,對書中的故事情節更加感興趣。

要找到好書來讀。小編認爲只有經過了時間的篩選過的書纔是好書,現在的這些暢銷書暢銷的原因並不一定是因爲它寫得很深刻,有些書因爲寫得很膚淺,反而被追捧。所以選書的時候一定要謹慎,要盡力地去看有時間韻味的書。

讀書——質量或者數量。很多人博覽羣書,從書中得到了很多的知識,這是一種讀書的方式。但小編更喜歡反覆地讀同一本書,反覆地去理解其中蘊含的道理,去感受作者的想法,去揣摩每一個字的含義。當然讀書的方式自己喜歡就好。

讀書之前我們應該瞭解一下作者的背景。在瞭解了作者生平的經歷之後,再去讀書,就一定會對書中的內容有更深的理解。這樣也有助於我們理解書的主旨,感受當時的社會。我們也會從中學到一些生活的智慧。

有自己的讀後感。這個讀後感不一定要寫在紙上,但是一定是要自己好好地思考過的。在這個時候,我們最好不要去看別人的讀後感是怎樣的,因爲再看了別人的讀書感後,自己就會不想去思考了。所以一定要自己領悟。

讀不懂的書不要厭惡。讀書的時候我們也許會遇到一些讀不懂的書,這時候不要厭惡這些書,因爲讀不懂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爲我們的經歷還不夠。當我們慢慢變得更加成熟後再來讀這些書的話,就會覺得很有感悟,並且對自己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