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三年級語文《花鐘》教學反思

三年級語文《花鐘》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身爲一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語文《花鐘》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語文《花鐘》教學反思

三年級語文《花鐘》教學反思1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製作了有趣的花鐘。對於三年級上期這個特定的年齡段,根據課文在整個教材中的位置,我確定了這篇課文在發展學生語文素養方面應發揮的具體作用。

根據教材的位置,結合課後的生字和練習,我對教學目標有了這樣的“定位”——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學會書寫14個生字。正確理解“欣然怒放、芬芳迷人”等詞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自主讀書,瞭解“爲什麼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並利用課餘時間上網查找資料、運用資料,增強利用網絡收集信息、處理信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習的能力。感悟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初步掌握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周圍景物的方法。仿照課文表達方法,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陶冶美的情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其中,難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用不同的說法表達同樣的意思”。

三年級語文《花鐘》教學反思2

《花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3課的課文。該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時間開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講觀察後的發現: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並形象例舉了牽牛花等9種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說明這個發現;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兩個原因:開花時間與溫度、溼度、光照有關,與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最後擴展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巧妙。課文意圖是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教學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

  一、 教學設計的構建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與挖掘,我從課文的最後一部分學習入手,通過觀看花鐘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由於第一段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段,這樣安排也可改變按原有的段落順序教學失重的現象。學生興趣被調動起來,學生很快就會想這些製成花鐘的花是什麼呢?我順勢問“組成花鐘的花有哪些呢?你知道嗎?”學生踊躍舉手,接下來順理成章的就來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在第一自然段的學習中,以感情朗讀爲主,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同時引導學生仿照句式表達,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最後學習第二自然段,瞭解花開時間不同的原因,並擴展想象其他花開的原因。教學結束以欣賞12個月的花的圖片結束,以激起學生留心觀察的慾望。本節課無論是板書,還是課件圖片的運用,還是朗讀,都讓學生置身於花的海洋中,置身在一個美的旋律下。

  二、 利用資源優勢,發揮網絡效應

(1)這篇文章屬於科普短文,內容涉及到許多的花,而其中許多的花我們又都沒見過,如果能讓學生看到這些花的圖片,將會利於對課文的理解,以及對句子的學習。課前我查找了大量的文字信息和相關的圖片資料,又通過範垂超老師的幫助製成了虛擬的網絡環境。學生看到這麼多花的圖片以及有趣的花鐘,都驚呆了。“哇,太美了”學生徜徉於花的世界當中,欣賞着,有感情地朗讀着。學生的情操得到了陶冶,更使教學順利突破難點,學生結合花的圖片朗讀感悟着每一個花兒開放的句子,感受到句子的美。認知心理告訴我們,人們對知識和事物的認識往往是以直觀感覺開始的,年齡越小的兒童越是明顯。他們對生動、具體、形象、色彩鮮豔的事物越容易感興趣。因爲多媒體計算機具有提供文本、圖片、靜止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教學信息的能力,爲此,利用計算機的教學就可大大激發學生的興趣。

(2)運用多媒體網絡開拓信息通道,充分利用課件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讓每一個學生在沒有任何羈絆的情況下自主學習,發現問題,自由操作,充分利用課件裏貯備的課文文字,花的圖片等,讓學生在網上瀏覽查閱,自由徜徉,主動學習,學生通過點擊自己喜歡的花的圖片欣賞朗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注重朗讀,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昇華

這是一節網絡環境下的語文課,但也是一節實實在在的語文閱讀教學課。課上充分利用網絡效應,通過直觀、形象、鮮豔明麗的花的圖片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之中理解了句子,又積累了詞語。課上,一生彙報:“我喜歡月光花,我想把這個句子讀給大家聽。”學生繪聲繪色的朗讀。另一生說:“我也喜歡這個句子,你看月光花多美呀,我想把她美美的讀出來。”有一生說:“我知道‘舒展’就是開放的意思。”接着學生彙報其他的句子,趙佳卓說:“我知道牽牛花是在凌晨四點開放”,顏俊飛說:“牽牛花的樣子像紫色的小喇叭,所以作者說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這是個比喻句。”高華陽說:“因爲牽牛花像喇叭,所以我認爲在朗讀時應讀得聲音清脆響亮。”在學習睡蓮這個句子時,唐羽佳說:“睡蓮像個小女孩剛從夢中醒來,她一定不喜歡別人吵她,所以讀時要小點聲,溫柔些,我讀給大家聽聽。”……就這樣學生在朗朗的讀書聲中,掌握了不同句式描寫的不同。接着,我又通過出示對比句子使學生對書中描寫的句子有了獨特的體驗。使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句子的意思,體會句子的不同表達方式,更使他們積累了好詞佳句。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語文課程總目標中這樣寫到“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教學之中,我利用語文教育的優勢,激發學生身上蘊藏的想象力和創造潛能,讓學生釋放他生命中的能量。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在讀完課文之後,我問:“誰願意猜猜這個花鐘是什麼樣的呢?” 學生衆說紛紜,設想着花鐘的樣子。學習課文第一段,當學生理解了花開時不同形態的描寫後,我設計讓學生查看其他花的圖片資料,在欣賞之後,讓學生用書中那樣的句式描寫自己看到的花開的樣子。一生:“銀鈴花搖起了它的小鈴鐺,丁零,丁零,真好聽。”一生:“玫瑰花露出了它的笑臉。”生:“暗香舒展自己的花瓣。”……

  五、遺憾之處:

1、教師的評價性語言不夠豐富,教師應該用更高層次的評價語來表揚激勵學生。這種評價語言正應與課文的內容相符合。這需要我自己的不斷揣摩和不斷的打造。

2、在學習第二段課文時,如果能再加上關於花開不同時間的原因及更具體的知識有一個相關鏈接就會更好。

三年級語文《花鐘》教學反思3

昨天,我教學了《花鐘》一課,課後領導對我的教學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評課和指導,使我對本節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本節課,我主要指導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理解“欣然怒放”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初步掌握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周圍景物的方法。仿照課文表達方法,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

上課伊始,在學生自由讀文之後利用小黑板進行了生字方面的教學。主要採用了多種形式讀生詞的形式加深學生的記憶,效果比較明顯。在進行《花鐘》第一自然段的教學時,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比較、理解、感受多樣的句子表達方式,倆接各種花開的樣子,更是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尤其讓學生學習運用形象、生動、具體的描寫方法,讓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在理解、朗讀、感悟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獨特感受。在課堂教學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去感受,去發現。欣賞了花鐘畫面,讓學生感受到了花鐘的美,科學家做法的奇妙,並通過兩個句子的比較,讓學生通過讀、辨,感受到了平常說的口頭語,是那樣單調、枯燥,更爲重要的是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有趣的語言激起美的願望。在教學過程中,我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交流、處理信息的能力。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各種不同形式的讀,對各種花開放的樣子的理解,省略號的揣摩以及師生共同合作的讀寫結合,都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

三年級語文《花鐘》教學反思4

《花鐘》一文通過牽牛花、午時花、夜來香分別提醒小白兔起牀、吃午飯、睡覺,告訴了我們不同的花有不同的開花時間。課文抓住了每一種花說話時的神態、語言,形象地寫出了每一種花的特點,讓讀者眼前彷彿出現了這些可愛的花,從而激發了讀者進一步瞭解植物的興趣。字裏行間充滿童趣,讀來琅琅上口,學生非常喜愛。我們都知道漢語是一種表意的語言,它的許多妙處往往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教師講得再精彩,讀得再流暢,寫得再生動,也不能代替學生自己的學習,學生的能力還得在反反覆覆的聽說讀寫實踐中慢慢形成,逐步提高。語文教學應以重視學生自己的反覆誦讀、體味爲主,以教師的講解、分析爲輔。如果沒有讓學生真正地沉浸於文本,並自己“涵泳”“咀嚼”,其實是違反語言學習的心理規律的。所以在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成功之處:

1、激發學生讀短文識字的興趣

精心設計多媒體課件,用於識字,用於瞭解課文內容,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利用其直觀、形象、生動、娛樂的特點,兼顧文本,讓學生隨文識字,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也幫助學生尋找到了記憶的鑰匙,有效地提高了識字能力。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2、從小重視聽的訓練

聽說讀寫語文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進行聽的訓練十分必要的,本課教學通過讓學生帶着問題讀故事來導入課文,對全文進行整體感知,與此同時,培養了學生聽的習慣。

3、給學生充分的表現機會

1)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尊重學生的個性和選擇。

2)分角色朗讀課文,做動作輔助朗讀,比賽表演課文內容,讓學生充分表現。

4、最大限度地使用和發揮課文的作用

1)藉助拼音幫助小朋友瞭解課文內容,把課文讀正確。

2)利用課文作載體,聯繫上下文學習生字,理解詞義。

3)用各種方式朗讀課文,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積累語言文字。

不足之處:

1、我覺得在課的結束部分可以安排一個質疑環節,讓學生對最末一節質疑,如:小白兔難道沒有這三種花,起牀、吃午飯和睡覺就會忘記嗎?即告誡學生要自律,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爲習慣。這樣一來,既培養了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又滲透了對學生道的教育。

2、課堂上我鼓勵表揚的方式單調,沒有照顧到不同學生的表現應該有不同的評價方式,而不是千篇一律的。

3、在理解文中的重點第二節中的隨文句式說話的層次性不明顯,過於簡單,對於把握文章的整體性不難,所以談不上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年級語文《花鐘》教學反思5

教學《花鐘》,我非常用心的做了課件。首先激趣導入,播放鮮花盛開的視頻,並讓學生把看到的畫面用一個詞語或者一句話表達出來。五顏六色盛開的鮮花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他們被這美麗的畫面吸引了,不由得發出讚歎:“啊,太美了!”,“真漂亮啊!”這時孩子的熱情是高漲的。然後,我讓孩子自由讀文,以畫出“花鐘到底是什麼樣子?”這個問題入手,從而引導孩子進行學習第三段,在這一段的學習中,主要讓孩子知道植物學家是如何做成花鐘的,做成的花鐘是又如何知道幾點的,這段的學習理解“剛剛、陸續、大致”三個詞,讓學生明白作者用詞的準確,更具科學性。

從第三段返回第一段的學習,我讓學生默讀第一段,分別畫出寫了哪些花?具體的開花時間?,接着出示9種花的圖片讓孩子欣賞,隨後老師出示9種花開放的時間,以“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爲例子讓學生讀後對照文本去體會兩種不同的寫法有什麼感受?通過朗讀對比讓學生更直觀、更深刻地發現句子的不同,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在引導學生觀察時間的詞語時,當學生講出按照時間的順序寫的時候,馬上緊抓文本的詞語(凌晨、中午、傍晚、晚上),在關注時間詞語的時候,也引導學生去觀察時間詞語是一個整點、一個大致時間。最後,一個拓展環節,看花寫話,訓練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

講完本課,很有感觸,講一篇課文,我們不能面面俱到地把所涉及的內容全都講完,我在講第一段上花了較多的時間,而其他兩段基本上是以讀帶過,課堂上,儘管有的段落我們可以帶過,但是那些詳講?哪些略講,老師必須得心中有數,萬不能爲了追求教學內容的完整性而忽略了一節課孩子所掌握知識能力的有限性,反思自己的教學,一節課到底讓孩子學會什麼,作爲教師,要心中有數,另外,爲了讓孩子們的視覺有個美的享受,課堂上我們有效地利用課件,充分地發揮課件的作用,可用、可不用的課件我們儘量不用,把時間留給學生,多讀書多感悟。

三年級語文《花鐘》教學反思6

《花鐘》,最終上完了,心裏的大石頭最終能夠放下了,最終能夠忙其他的事情了,手上的事情很多、很多,再加上心境煩躁,所以前陣子根本沒有什麼心思認真備課。剛聽到要上花鐘,我的'心頭一蹬,因爲我不大喜歡上說明文,可也沒有辦法,校要求上同課異構,其實我早就該克服自我的心理,上什麼課文都要有信心上好,不能去挑課文。看了教材覺得課文的第二、三很難把握,所以決定上第一課時,所以選擇了第一段,選擇這一段進行教學,第一段作者介紹了9種不一樣的花開花的時間,這段文字作者寫得形象、生動,運用了擬人的寫法寫出了各種花開放的樣貌,而這部分的教學資料既是課文的重點,也是我們教學的重點,而這個教學點如果教師教好了,就能很好地指導學生寫好不一樣的花開放的樣貌的語句。

準備這節課給我最大的感受是,1)無論是上第幾課時,教師要有發現教材、捕捉教材的慧眼,在熟讀文本的基礎上,找準教學點的基本點,挖掘教材該講的資料,捨棄不該講的資料,(包含很多學生已懂的和不重要的資料)並根據學生的學情設計教學資料,教學的環節不要過多,一節課不要面面俱到,什麼都想抓,可是卻什麼都抓不好,不要奢望學生什麼都掌握。相反,如果你設計的資料少了,省下的時間把文本挖深了、學深了,學生那纔是真正的讀懂課文。最好的課堂設計是環節簡單,但資料充滿,課要貼合文本,挖掘文本的內涵,僅有在課堂上充滿濃濃的語文味,才能一步步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由於新接班,第一次上公開課,我對學生的上課的情景根本沒底,今日的課堂當學生無法回答正確的答案時,我反覆地引導孩子從而導致了自我的語言的繁瑣、囉嗦,而這點我卻沒注意,看來修煉課堂語言是當務之急。

3)往後的課堂要繼續反思,努力做到每上完一節課都要讓自我有一課一得,一課一思的思考。

三年級語文《花鐘》教學反思7

《花鐘》一文是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緊扣“細心觀察”這個專題的第一篇課文。文章僅用3個自然段將鮮花之美、花鐘之奇描述的生動形象、情趣盎然。全文可用一個字來概括:美。花兒美、花鐘美、插圖美、語言更美。尤其是課文第一自然段,用不一樣的說法描述了一天之內不一樣時間不一樣種類的鮮花開放的完美姿態,詞句表達豐富多樣,有序趣味,堪稱學生學習語言的典範段落。品悟第一自然段,感受文本語言的優美,感悟鮮花開放的不一樣表達方式。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習用不一樣的說法表達同樣的意思。是本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爲了順利達成目標,我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感知課文資料。今日,主要是講第一課時,在不一樣形式的讀中理解課文資料,感悟鮮花開放的不一樣表達方式。感受文本語言的優美,感悟作者寫法的精妙,陶冶美的情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新課程倡導簡簡單單,紮紮實實學語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本課設計時,我刪繁就簡,

1.先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環境中走入花的世界。

2.圍繞“花鐘”這個題目,以學生質疑引入文章,讓學生在讀中體會題意,尋找答案。

3.檢查學生詞語認識情景,經過多種多種讀法(自由讀、單個領讀、齊讀)解決字詞問題。

4.對課文朗讀進行指導,經過多種讀書指導(自由讀練習、個別讀檢查、默讀、齊讀鞏固、男女生輪讀),到達讀通讀熟讀出感悟。

5由題目花鐘,引入第一自然段的學習。不一樣的花在不一樣的時間開放。讓學生自由談談,自我對哪種寫花開的寫法更喜愛,邊討論邊以動作理解,在讀中感受花的美。

6.師生欣賞圖片,接讀句子。

7.最終,讓學生嘗試寫寫自我喜愛的花朵,以及它的開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