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關於教學設計

關於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W 次

關於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教學設計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教學設計

關於教學設計 1

一:開始部分:引題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種顏色,請小朋友來看一看。”

(一)、教師出示綠色的顏色紙,提問:

1.這是什麼顏色?

2.看見了綠色你心裏有什麼感覺?

(二)、出示灰色的顏色紙,提問:

1、這又是什麼顏色?

2、你看了心裏有什麼感受?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首好聽的詩歌《綠色的和灰色的》,裏面什麼是綠色的,什麼是灰色的請小朋友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二:基本部分:

(一)、分段欣賞:

1、 1、教師配樂朗誦詩歌“綠色的森林裏”至“向小兔們報告了這個祕密”

提問:

(1)、灰色的狐狸躲進草叢想幹什麼?

(2)、誰發現了這個祕密?

(3)、你們猜一猜,小兔會想一個什麼辦法保護自己?

2、繼續朗誦詩歌“綠色的森林裏”至“過嘩嘩的小溪”

提問:

(1)、小兔們想了一個什麼辦法?

(2)、灰色的狐狸有沒有發現小兔?

3、繼續朗誦詩歌至最後。

師:“這隻灰色的狐狸沒有等到小兔,很不甘心,第二天它又去等了,到底有沒有等到呢?讓我們再來聽一次。如果你們聽到會念的地方,就和老師一起念。”

(二)配樂完整欣賞,設計提問:

(1灰色的'狐狸有沒有等到小兔?是誰向小兔報告了這個祕密?

(2)如果你是那隻好心的翠鳥,你會向小兔怎麼說?翠鳥對小兔說的時候心情是怎麼樣的?請你來學一學。

(請幼兒表演翠鳥的動作及語言)

(3)小兔們得到了這個消息,想了一個什麼辦法?輕手輕腳是什麼意思?

(請幼兒表演小兔輕手輕腳走路的樣子)

(4)灰色的狐狸剛開始時認爲自己的辦法很不錯,它的心裏是什麼感覺?

(請幼兒表演狐狸得意的樣子)

(5)灰色的狐狸沒有等到小兔,心裏又是什麼感覺?

(請幼兒表演狐狸失望的樣子)

(三)表演詩歌

1、師幼一起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教師與幼兒共同表演詩歌內容。

三、結束部分。

提問:

(1)、詩歌的題目叫什麼?

(2)、詩歌裏什麼是綠色的?什麼又是灰色的呢?

“今天我們欣賞了詩歌《綠色的和灰色的》,而且知道了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用綠色表示,哪些事情可以用灰色表示,你們都喜歡綠色嗎?讓我們一起去外面找找更多的綠色吧!

關於教學設計 2

【創意說明】

《雪》以鮮明的形象,展現了兩幅不同情調的雪景,營造出兩種不同的氛圍,在比較中寄寓作者的情感取向。全文兩部分內容自然獨立而相輔相成,寫法圓熟精緻而各具特色。教學可以此爲突破口,將文章自然切分成兩個相對獨立的板塊比較鑑賞,有助於感知文中形象,感受作者情感,進而感悟作品深邃寓意,提高文學鑑賞能力。

【教學步驟】

一、誦讀感知

1、自由誦讀,理清層次,讀懂大意。

2、小組賽讀,讀後暢說南北雪景引起的聯想,把握雪的不同形象。

3、男女生對讀,讀出不同情韻,體味不同形象。女生盡現溫婉恬靜美感,男生力盡雄渾峻偉氣勢。

二、分塊品析

1、自讀前三段,找出寫江南雪的語句,逐一品析:

“那是還在隱約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

(兩個富含生命力的比喻,一虛一實,前句形容江南雪充滿青春的朝氣和活力;後句比喻江南雪色彩、光澤、質地,突出其“美豔”)

“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

(雖未直接描摹雪景,卻將雪中五彩繽紛的花草置於潔白的'背景下,表現江南雪的明豔秀麗)

“但我的眼前彷彿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着,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着”

(豐富的想像,蘊藏着無限生機,這正是那隱約着的“青春的消息”)

“然而很潔白,很明豔,以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

(雪羅漢的“潔白”、“明豔”、“滋潤”、“閃閃地生光”,透出江南雪的盎然生機,孕育着生命)

“晴天又來消釋他的皮膚,寒夜又使他結一層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樣;連續的晴天又使他成爲不知道算什麼,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

(寫出江南雪溫潤、柔美的特點,也流露對美好事物不能常在的惋惜之情)

2、自讀後三段,找出寫朔方雪的語句,逐一品析:

“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

(“如粉”、“如沙”、“決不粘連”具體摹寫朔方雪的質地、形態,它們毫無色彩,與“枯草”爲伴,孤獨淒涼)

“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瀰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

(描繪朔方雪動態之美,突出其撼天動地的力量和銳不可當的氣勢,盡現朔方飛雪的壯美與獨立張揚的個性)

“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着的是雨的精魂……”

(將朔方雪置於蒼涼悲壯的背景,儼然挑戰的鬥士,突出朔方雪孤獨境遇下的抗爭精神。)

“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點明主旨。北方雪是孤獨的,它的“死掉”,讓它成爲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內核的精魂,這種精魂是奮鬥的,向上的,閃光的)

三、對比鑑賞

1、對比探究:

對江南雪和朔方雪的描繪,看出作者更喜歡哪一種雪?對比中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2、回味鑑賞:

自選角度,對文中兩部分從內容、情感、氛圍、手法等方面對比鑑賞。

從內容組合看:

前三段不僅寫景,也寫景中活動;後三段主要寫景。

從行文佈局看:

前三段先總寫江南雪的特質,再分別描述畫面;後三段由描繪朔方雪景,層層深入,最後卒章顯志,點明主旨。

從情感表達看:

前三段重在表達追求美好理想的心聲;後三段蘊含反抗冷酷現實的鬥爭精神。

從氛圍渲染看:

前三段表現江南雪恬靜中的優美;後三段表現朔方雪孤獨中的壯美。

從表現手法看:

前三段多繪“色”,突出江南雪的靜態;後三段多狀“態”,突出朔方雪的動感。

從寫作筆法看:

前三段顯溫婉、細膩;後三段顯粗獷、急促。

從音樂視角來鑑賞:

前三段起調平和,漸次歡快,如輕鬆優美的圓舞曲;後三段像激越壯美的交響樂。

從繪畫技法來鑑賞:

前三段重工筆描繪;後三段重寫意之法。

從影視製作來鑑賞:

前三段由全景、近景、特寫形成意境的層次與景深;後三段於宏闊背景中展現全景。

3、拓展練筆:

任選角度,擴展對比,寫賞析文。

關於教學設計 3

【實用教案】

創意說明:這篇文章是說明文,學生可能有點畏難情緒,本設計通過學生扮演三種感興趣的不同身份的人,帶動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對說明文文體特徵的認識、對說明文學習方法的嘗試。三種身份,由課內到課外,由知識到運用,由感性到理性,重點突破實物說明文抓住特徵進行說明的特點。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橋是經過放大的一條板凳,橋樑專家茅以升這樣風趣的解釋“橋”,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茅以升創作的《中國石拱橋》,瞭解石拱橋歷史悠久、形式優美、結構堅固的特點,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二、當解說員──向你介紹文中的橋

學生讀好課文,各抒己見。

師生討論,明確:

解說時,必須緊緊抓住橋的特點來說,文章首先談石拱橋的一般特點即──形式優美、結構堅固,再概括介紹中國石拱橋的特點,除了形式優美、結構堅固外,還有悠久的歷史和驚人的成就,接着以趙州橋、盧溝橋爲具體實例來說明中國石拱橋在歷史上曾取得的輝煌成就,在解說時,要說清楚橋的特點,如趙州橋:到現在有1300多年了,全長37.4米,橋的形狀是象一張弓,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另外,橋的結構勻稱,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石欄石板也雕刻的古樸美觀。盧溝橋:距今800多年了,從沒出過事,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橋寬約八米,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成一個整體,是有名的少見的聯拱石橋。在解說時,要注意兩座橋的不同點,趙州橋歷史悠久、結構堅固,而且製造奇特,拱上加拱的設計很有特色。盧溝橋除了歷史悠久、形式優美外,和趙州橋不同的是,它是聯拱石橋,各拱相聯。

小結:通過當解說員,我們瞭解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通過解說兩座橋的特點,我們又明白了,當你要向別人介紹某事物時,要抓住事物的特徵,要把握同一類事物的特徵,必須找到同類事物的共同點,每個事物都有“個性”,同時又具備同類事物的“共性”,“共性”又存在於“個性”之中,抓一類事物的特徵,就是在諸多的“個性”之中找“共性”。

三、做導遊──爲你描述家鄉的橋

要是讓你做導遊,給同學們介紹你熟悉的家鄉的橋,你會介紹些什麼?

學生思考,發表觀點。可以從理性的角度說個大概,也可結合具體的例子細細的`說。

學生一起歸納陳述角度:側重於橋自身,可說修建時間、準確位置、得名原因、地位作用、突出特點、外部形態(概貌、規模、大小、裝飾)、周圍環境、內部結構、建造原理、改造情況等;側重於橋與人的關係,可說橋的人文環境、橋邊的故事、橋的變遷,尤其要說出“我”與橋的故事和“我”對橋的感情。

小結:平常寫關於橋的敘事性文體,橋本身很少會吸引我們關注的目光,除了我們認爲爲的是描述“我”眼中心中的這座橋,儘可能展現它的“個性”,而這種描述往往會因爲加入太多個人的情感而特別容易打動人,這是記敘性文體的優勢。

四、做有心人──來發現文章的表達特點

讓學生再讀課文,來感受一下本篇文章的表達和我們以往學過的文章有什麼不同。

此環節讓學生充分討論後發表自己的見解。

學生可能會說文章讀的沒有意思,沒有華麗的詞語,沒有吸引人的故事,也沒有富有詩意的句子,也不注意什麼鋪墊等等。總之,讓他們充分的說,還可以引導他們從具體表達上說,有可能會說,文章好多數據,還有的地方有序號等等。

明確:本篇文章和我們以往學過的文章有很大不同,如沒有貫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濃郁的感情打動人,不注重細緻入微的描寫刻畫等。這就是說明文,就是通過解說,使人明瞭的一種文體,是客觀的說明事物、闡明事理的一種文體,目的是給讀者以科學的知識、科學的認識事物的方法。說明文有一定的順序,常見的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讀說明文的時候,可以先理清說明順序,怎樣理呢?可以先逐段概括內容要點,再把內容相近的段併成一部分,把全文劃分爲相對獨立的若干部分,歸納出每部分的大意,將這些大意依次銜接起來,就能得出全文的說明順序了,對你的閱讀就能起一個很好的指向作用,這是說明文的順序。說明文還有其特殊的說明方法,如同學們發現文中有很多的數據,其實這就是說明文的一種方法:列數據,用數據說話,顯的更有說服力。還有很多說明方法:如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列數字、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等等,同學們都會在以後的學習中接觸到。另外,說明文爲了準確的說明事物,在用語上也很講究分寸,如課文中的“比較”“幾乎”“大約”等字眼用的比較多,這就是說明文在語言上的一個特點:很講究語言分寸。

五、課後活動(任選其一)

1、你走過的一些橋,也許只是“步石”橋、獨木橋,也可能是高大堅固的鋼筋混凝土橋,可能已經有些年了,也可能新修不久。不管怎樣,它們都各有作用,在構造及建築材料上各有特色,請仔細觀察它們,並瞭解、蒐集它們的修建情況等資料,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介紹性文字。

提示:要求寫成說明性的文章,不要在有關橋的故事、對橋的感情的抒發上多費筆墨,語言應簡明、準確。

2、面對四通八達的立交橋,司機、行人都感到無所適從,試就家鄉城市裏某坐立交橋寫篇“司機指南”式的短文,400字左右。

3、設想未來的橋是什麼樣子的,畫出來,先分組交流,然後每組選一個代表向全班彙報。

提示:對未來的橋的設想是建立在對目前的橋存在哪些不足與缺陷的認識基礎上的,所以可以先討論現在的各種類型、各種用途的橋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然後再暢想未來的橋是什麼樣子。

【備選創意】

創意說明:爲了讓學生對閱讀說明文有興趣,本篇文章還可以讓學生設想自己就在中國石拱橋博物館這一活動,來激發閱讀興趣。

【教學步驟】

一、導入:可以猜橋的謎語導入

二、自主學習,能讀順、讀懂、讀透課文

1、讀順,掌握詞語。

2、讀懂,弄清知識。

3、讀透,理解全文。

三、課中活動,自己就在中國博物館,怎樣向遊客展示博物館的魅力

言之有理即可,鼓勵“奇思妙想”。知識介紹部分應是重點,示例:

1、中國石拱橋概述(歷史、特點、貢獻),平實的語言,比較法。

2、中國石拱橋範例(重點介紹趙州橋、盧溝橋,詳細解說其特點,順帶介紹其他名橋),圖文輔助,解剖示意,解說法。

3、中國石拱橋的發展(以時間爲序介紹發展狀況),羅列法。

4、中國燦爛的橋文化(橋美景,橋故事,橋詩,橋傳說,橋旅遊),引用法。

四、活動評價(生評與師評綜合)

關於教學設計 4

一、教學對象

初一級學生。初一級學生逐步進入青春期,但對青春期的各方面認識各不同,存在一些誤區,對青春的內涵需要進一步理解,感悟,所以《感悟青春》這一課內容的學習很有必要。

二、教材分析

《感悟青春》這一內容包括青春誤讀和青春暢想兩個內容。首先幫助學生對青春期一些觀念及行爲誤區有所認識,引導學生對成長、對青春有更爲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從關注自己的身心變化提升到一種精神上的追求,真正感悟青春的內涵。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對青春期的一些觀念及行爲誤區有所認識,對成長、對青春有更爲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從關注自己的身心變化提升到一種精神上的追求;正確認識青春,走出青春誤區,對青春期容易出現的問題和行爲有正確的認識態度;理解青春的內涵。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活動,進一步把對青春的認識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從日常的生活點滴做起,走出青春誤區,展示自己的青春風采,感悟青春的內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會彼此尊重,用恰當的`方式與異性交往,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青春暢想,從精神氣質的角度全面認識青春的內涵,解讀青春,體會到“歡快”,珍惜青春。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青春暢想

2.教學難點:青春誤讀

五、教學時間:一個課時

六、教學法:案例法、練習法、講授法、討論法

七、教具準備:教材、製作課件

關於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認識20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4個,正確讀寫啓示、劇烈、小心翼翼、操縱、跳躍、掙扎、距離、紐約、抉擇、實踐、獲得等詞語。

2、朗讀與默讀課文,體會作者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培養學生的語感。

3、教育學生遵守社會公德,做誠實守紀的人。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

教學難點

聯繫上下文內容,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啓示。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知道詹姆斯·蘭費蒂斯嗎?他是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築師,他爲我國廣大讀者所瞭解,不是因爲他的建築成就,而是他寫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對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無人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有件事做得對做得好。這究竟是一件什麼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課文。選入課文時題目改爲《釣魚的啓示》(板書課題)我們一起把課文的題目讀一遍。

2、理解題目意思。

師:啓示是什麼意思?課文題目的意思是

二、初步瞭解課文

(一)學習生字詞

1、生字讀音

這篇課文的生字多達20字,而且有的很難讀。所以啊,我們就從檢查生字的讀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會讀了,大家有信心嗎?

老師把課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詞串,請自己讀一讀。

(課件顯示)

放好魚餌拋出釣線湖面漣漪耐心等待魚竿劇抖大魚掙扎小心翼翼操縱釣線

魚躍不已筋疲力盡拉魚上岸父子得意乞求無果不容爭辯放魚回湖依依不捨

月光如水獲得啓示遇到誘惑思父告誡道德抉擇簡單問題道德實踐勇氣力量

師依次指劇躍抉掙獲等字,指導學生學習。

2、部分詞語的意思。

詞串中的詞語,有什麼不明白的,請提出來。

(重點指導乞求不容爭辯誘惑告誡抉擇等詞語)

2、課文內容

生字詞掌握得這麼好,課文內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誰來告訴大家:課文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別急,再看看課文才回答)

(板書:釣魚放魚啓示)

三、深入體驗課文情感

1、初步瞭解情感

從對課文內容的瞭解可以看出,這是一篇寫事的記敘文。讀這樣的課文,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瞭解課文內容。但是,我們還必須讀出課文隱藏的情感。請用心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體會到了課文中的什麼情感。

2、提問,隨機指導,擇要板書

(如:得意依依不捨感激)

(對獲得啓示以後感激的情感的體會很難,學生可能說不出來。在學生真正說不出來之後,可以暗示:明白了所發生的事情的意義後,我對父親是什麼情感啊?)

(二)深入體驗我的情感。

1、自讀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變化的,釣到大鱸魚時;把魚放回湖裏時, , 得到啓示是。

請再次默讀課文,找出有關描寫我的情感變化的語句,並用()表示。

2、指導與交流

(1)出示語句

師:課文哪些語句,寫從釣魚到放魚我的情感變化?

(學生說完,課件顯示有關語句)

(2)釣到大魚時的心情

指導:在朗讀種體會,聯繫《江上漁者》體會

(語句:啊!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着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着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着。)

(3)把魚放回湖裏時的心情。

指導:逐句指導,

在朗讀種體會,在想象中體會。

(語句:爸爸!爲什麼?我急切地問道。

(當父親再次要我把魚放回湖裏時)

可是不會再釣到這麼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着,竟然哭出了聲。

我又擡頭看了一下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它任何人的影子時,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脣上取下來,依依不捨地把它放回到湖裏去。)

(三)父親的情感

1、自讀

我們體驗了兒子從釣到魚到放魚回湖的情感,父親呢?

把大鱸魚放回湖裏,他的情感有什麼不同?在課文什麼地方?

2、交流與指導。

(1)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父親的態度和我又什麼不同?在課文的哪些地方?

(課件隨機顯示有關語句)

2、逐句指導:

父親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後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

指導:從得字你體會到什麼?

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父親平靜地說。

指導:從父親平靜的語氣

從中體會到什麼?

儘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無人知道我是在什麼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是從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的餘地的。

指導:不容爭辯什麼意思?(板書:不容爭辯)請看看課文中的插圖,體會體會。

(課件顯示插圖)這是當時的情景。兒子從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領會到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餘地的,正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脣裏取下來。

請展開想象,當兒子向父親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時候,父親不容爭辯地說些什麼?我當兒子,誰來當父親?(師生合作表演)

從父親不容爭辯你體會到什麼?

3、討論

師:父親要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裏,態度爲什麼那麼堅決?父親做得對不對?爲什麼?先在小組裏討論,然後在班上交流。

(四)課堂小結,留下懸念

師:在鱸魚捕撈開禁前的2個小時,我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卻在父親的堅持下,又把它放回湖裏。這一過程並無人看見。小時候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發生的這件事,對我有什麼啓示?會怎樣影響我的成長?我爲什麼對父親滿懷感激之情?這些內容我們下一節課繼續學習。

五、課外作業

1、寫生字詞,要求會寫的生字每個寫3個;帶生字的詞語每個寫2個。

2、朗讀課文。

3、摘錄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的句子。

4、預習課文的後半部分,提出疑難問題。 附板書設計

關於教學設計 6

一、說教材

《雷雨》是二年級下冊第五組“走進大自然”中的一篇課文。《雷雨》這篇課文用精煉的文字,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語言生動優美,內容條理清晰,插圖形象生動,學生在看插圖讀文字的過程中把看圖與讀文有機結合起來去感受,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後的不同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觀察自然現象的慾望。

二、說教學目標

1、會認“壓”等4個生字。2、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讀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後的景象。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景物是怎樣變化的,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1、培養觀察力和想象力,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2、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自然現象的變化順序。

3、瞭解雷雨的特徵。

四、說教法、學法

1、我運用“先學後教”的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用自己的語言雷雨的不同景象,在學習過程中,啓發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2、運用朗讀教學法,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在教學本文時,緊扣重點和難點,發揮學生的想象,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在朗讀中,理解感悟課文。享受雷雨爲我們的生活增添的樂趣。

五、說教學過程

我在教學課文的過程中,通過對字、詞的複習讓學生進一步的掌握了生字。在本課中利用問題來貫穿全文的教學,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領悟課文。利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變化過程。

總結

在組織教學上還欠缺,對於這點,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加以改進。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望各位老師給於寶貴的建議,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改進。

關於教學設計 7

 教材分析

1、語音複習元音字母組合or和ow在單詞中的發音;詞彙要求黑體單詞四會:long use show take short,剩餘ruler certainly outside inside要求三會。

2、語言結構:本課重點學習動詞have表示“有”的`用法,它是一個靜態動詞,常用於一般現在時態而不用於現在進行時態。

3、Let’s talk:本課通過借用學習用品引出“Do you have a ruler ? Can I use it please? Certainly. Here you are.”等主題句和交際用語。

4、Read for fun: 趣味閱讀通過二減一學習了have的進一步用法。

5、Let’s sing ’s practice:用歌唱和練習進一步鞏固本課所學的語法內容。

學情分析

1、首先學生與學生先交談,然後老師提問學生認爲本節課哪些是重點。

2、讓學生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然後結合以前學過的知識自己先認知一下課文。

3、學生對本節課障礙點在於:have隨句中人稱的變化而變化。(havehas)

 教學目標

1、掌握黑體單詞long use show take short。

2、 掌握Do you have a ruler? Yes, I do. No, I don’t.

3、 能用替換詞have造句,進行簡單的會話。

4、 掌握關於學習用具的英文表達。

 教學重點和難點

1、Do you have a ruler? Yes, I do. No, I don’t。

2、 Do you have a long ruler? Yes, I do.

3、I has...

 教學過程

關於教學設計 8

1、通過完成“口語交際”的練習,激發學生說話的慾望,培養學生主動表現,勇敢地發表自己想法的習慣。

2、在交際中訓練學生的傾聽能力。

教學重點:激發學生說話的慾望,培養學生主動表現,勇敢地發表自己想法的習慣。

教學難點:在交際中訓練學生的傾聽能力。

教具準備:

1、提前佈置同學想一想,班裏怎樣迎接“六一”兒童節。

2、準備小禮品。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播放一段幼兒園小朋友慶祝“六一”的`活動錄像,啓發提問:錄像中的小朋友正在做什麼?他們爲什麼這麼快樂?

二、討論:上幼兒園的時候,你是怎麼過“六一”兒童節的?跟同學交流交流。

三、討論:小學的第一個“六一”兒童節你們想怎樣迎接?

1、小組討論。

2、派代表進行班級彙報。

3、小組彙報,全班交流。

評議哪一小組提議好而且可行。

四、明確目的,各小組分工合作。

五、同學之間互贈節日禮物。

六、佈置作業:把自己準備的節目畫下來或寫下來。

關於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作者筆下白公鵝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瞭解《白鵝》和《白公鵝》在寫作上的的異同之處,學習作者的觀察和表達特點。

4、學習收集好詞好句,積累語言。

【課前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老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和學生要完成的表格。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播放多媒體課件。

2、生,觀察講述,你們見到了一隻什麼樣的鵝?

(學生自由講述,動作描述)

3、師,這隻白公鵝與《白鵝》裏面的鵝有什麼異同。

(學生可用語言或動作描述)

二、初讀課文

1、學生找自己的同桌讀課文,要求:

讀準字音。

2、全班交流,注意正音:

指名讀、小組分段讀。

3、再讀課文,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順。

三、細讀課文

1、利用課件進行對比閱讀。

2、找自己的好夥伴邊閱讀邊完成表格:

白鵝 白公鵝 共同點 不同點 叫態 步態 吃態 玩態

學生填寫的表格。

3、全班交流。

(分別講述共同點、不同點。)

4、對比閱讀,體會兩位作者的寫作特點:

⑴ 豐子愷怎樣觀察、寫鵝的吃態?

⑵ 葉諾索夫怎樣觀察、寫鵝的`玩態?

四、品讀課文

1、通讀課文,讀出感情。

2、自讀、小組讀,找出自己喜歡的字、詞、句,和不明白的地方再讀一讀。

3、自由交流:

⑴ 自己爲什麼喜歡這些字、詞、句。

⑵ 質疑。

⑶ 體會兩位作者對白鵝喜愛之情。

五、師生小結

六、摘錄課文中自己喜歡的字、詞、句,積累詞語

關於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詞彙。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內容,從而理解全篇。

3、品味文章描寫山水的巧妙手法。

4、朗讀背誦。

教學重點: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詞彙。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內容,從而理解全篇。

3、朗讀背誦。

教學難點:

1、品味文章描寫山水的巧妙手法。

2、理解作者流露出來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1、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文言文知識,自主、合作、探究。

2、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過,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會驚喜地發現,有一條秀絕人寰的富春江,如綠色的飄帶索繞徜徉在同樣青翠的.羣山間,她上面綴滿了無數眩目的珍寶,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古往今來,有多少遊客爲這山光水色所傾倒,留下了多少詩篇,多少畫卷,多少膾炙人口的美麗傳說……

課件展示: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吳桓贊)

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唐韋莊)

三吳行盡于山水,猶道桐廬景情美。(宋蘇東坡)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灣清水一條琴。

無聲詩興有聲畫,須在桐廬江上尋。(清劉嗣綰)

再看幾幅富春江的圖片,看後用最精煉的語言說出自己的感受。(美。)

這一節課,我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篇描寫富春江山光水色的短文――《與朱元思書》。(課件展示:課題)

二、作者作品簡介

課件展示:

吳均(469—520),一作吳筠,南朝文學家,史學家,字叔庠,吳興故鄣人。他文章工於寫景,尤以小品書札見稱。文詞清拔有古氣,人稱“吳均體”,亦能詩。

本文選自《 》,是作者寫給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話,寫的是浙江境內富春江的秋景。這看似隨興之所至而寫下的一段文字,可稱得上一篇山水小品。

三、範讀課文

1、學生邊看大屏幕邊聽課文範讀。有三個任務:注意字音、語速、語調。

2、檢查學生聽讀情況。課件展示下列詞語,指名學生認讀後,再齊讀一遍。

韻柯飄蕩負勢軒邈泠嚶縹碧橫柯窺谷鳶和鳴戾天息心經綸

四、學生自讀課文,有三個任務:

1、熟讀課文,爭取背下來。

2、對照課下注釋,初步理解課文。

3、根據原文,用自己的話描述富春江的美景。

五、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1、課件展示:古今對照,理解課文第一段。

(1)解釋紅色詞語:風煙共色從流飄蕩許獨絕

(2)齊讀本段後小結: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這部分是文章的總起,概括描述了富春江從富陽到桐廬一段的奇山異水。

(3)總結本段寫法,展示:本段有寫景、有敘事、有抒情。請指出來。

(4)對照板書,速背本段。

2、課件展示:古今對照,理解課文第二段。

(1)解釋紅色詞語:縹碧直視無礙急湍奔

(2)齊讀本段後小結: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這部分以簡練傳神的筆法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描寫富春江的異水。水之清,水之急都突出了“異”之特點。

展示兩幅富春江的圖片,分別讓學生用原文描述。然後比較兩句描寫水流湍急的句子,看寫法有什麼不同。

(3)齊讀並速背本段。

3、課件展示:古今對照理解課文第三段。

(1)解釋黃色詞語:寒樹負勢競上軒邈泠泠相鳴戾天息心經綸忘反橫柯上蔽交映見

(2)小結二、三段寫法。學生根據板書速背本段。

(3)研讀最後四句。學生髮言後,教師歸納:

這四句猶言明中有暗,暗中有明。這是明與暗的辯證法。生活也是如此:富貴中的人們自有他們的享受,但未必沒有煩惱;而遁跡山林的人,生活上固有種種不便,但他們的快樂確實難以比擬的。

用這種方式來結束課文,餘味無窮。

六、欣賞圖片,鞏固課文內容:

1、從整體色彩看,最合適的原句是什麼?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

2、請看圖片中的水,用原文中的哪幾句描述最合適?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

4、請展開想象用原文中的句子描述。

5、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七、學生質疑:

請同學們提出疑問。解決後,完成作業。

八、作業

1.下列畫線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縹碧piǎo無礙ài泠泠作響líng

B、飄蕩dàng急湍tuān嚶嚶成韻yīng

C、軒邈miǎo經綸lún鳶飛戾天yuān

D、橫柯kē窺谷kuī好鳥相鳴

⒉下列畫線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負勢競上,互相軒邈(憑依)

B.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至)

C.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籌劃)

D.爭高直指,千百成峯()

⒊下列對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我泛着小船)隨着江流飄浮蕩漾,聽任它時而向東,時而向西。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急流猛浪,比箭還飛得快,又像奔馬一樣。

C.好鳥相嗚,嚶嚶成韻。

美麗的鳥兒在相互對叫着,鳴聲嚶嚶,和諧動聽

D.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二、填空題

1《與朱元思書》選自《 》,作者。本文是文,多處使用了對偶句。結構是式,總寫的一句是“ ”

2對偶這種修辭方法主要有如下幾個特點:

關於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①通過觀察、分析多種不同風格的面具,瞭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它的藝術特點,瞭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它的藝術特點,學習表現特點突出的面具。

②☆重點通過不同地域、不同種族多種風格的面具欣賞,瞭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藝術特點,學習表現面具的方法。

③△難點面具的`表現手法及材料的運用。

情感態度目標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教具

圖畫紙、繪畫工具、生活中的廢棄物

學具

圖畫紙、繪畫工具、生活中的廢棄物

教學過程

一、出示實物,導入課題

老師出示準備好的現代兒童面具,與學生交流:這是什麼?(面具)你們都用它來做什麼?(做遊戲、演節目…)那你們知道遠古時期面具是用來做什麼的嗎?一起看一段視頻。(播放時教師邊做講解)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富有奇幻色彩的面具世界。(板書課題)

二、師生探討,表現創新

1、欣賞中國的地方特色面具。

①貴州儺戲面具:這些面具有什麼特點?(原始、猙獰)

②藏戲面具:面具的色彩運用有什麼特點?(金色和黑色相搭配,形成強烈對比。)它們的設計有什麼特點?(造型誇張、性格特徵明顯)

2、欣賞國外的面具。

①非州特色面具。與前面的面具有什麼不同?(色彩簡單、圖案樸素)

②其他國家面具。

3、欣賞現代生活中的面具。

面具發展到今天具有更多的裝飾作用。(欣賞生活中各種場合出現的面具)

4、你們會用哪些方法制作面具呢?(繪畫、剪貼…)今天老師教給你們一種神奇的製作方法。看仔細。教師示範油水分享製作方法。(邊製作邊講解方法)

5、教師演示拼貼畫的製作過程。

6、展示用廢舊材料製作的面具。師:看看這些面具是用什麼方法和材料製作的?(生答師總結)

三、出示要求,學生實踐

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設計並製作一個造型誇張的面具。

四、展示交流,多元評價

1、展示學生作品

2、組織學生評價

3、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作業設置

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設計並製作一個造型誇張的面具。

板書設計

5、面具

面具的歷史

面具的特點:造型誇張、色彩對比強

中國面具

外國面具

課後反思

《面具》這一課從總體上看是一堂較成功的課。本課通過學生蒐集資料,教師課件演示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在教師演示課件過程中,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全體學生進行了參與,師生互動,讓學生很好地掌握了本課的重難點。不僅讓孩子感受到面具文化的藝術特點,瞭解到世界很多國家各種風格的面具,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對學生設計製作面具給予了良好的啓發,培養了孩子的創造力、合作學習能力及綜合實踐能力。以上從學生的作品足以體現。

關於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瞭解環境現狀,能分辨什麼樣的行爲是保護環境,什麼樣的行爲是破壞環境.

2、掌握一定的自然環境知識,懂得一定的保護自然環境的方法,爲保護環境,美化家園,做出自己的貢獻。

3、培養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大自然,瞭解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環保意識,把對全球環境的認識轉變爲保護地球的具體行動。 教學重難點:

對學生進行熱愛環境科學的教育和使學生懂得家庭與自己應該怎樣把環保工作落實到行動上.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提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居住在地球上,地球像媽媽一樣,精心養育着我們。可是,你們知道嗎?我們的地球媽媽病了,滿身傷痛,原本綠色的土地被黃沙吞沒,原本清澈的河流被污水染黑,原本蔚藍的天空不再藍,原本清新的空氣不再清??是什麼原因使我們的母親得這麼重的病,是環境污染。同學們,看!地球母親來了。

(一個學生身披着世界地圖,飾演成地球媽媽,拄着柺杖,一瘸一拐地上場)

“地球”:環境污染對我的傷害實在是太嚴重了。現在我全身是病,

再不給我治病,我快沒命了。醫生!醫生!(另一個學生裝扮成醫生上)

“醫生”:你怎麼啦?

“地球”:我覺得難受極了。皮膚髮癢,透不過氣,海灣一帶穩穩作痛,請你幫我檢查一下吧!

(醫生爲地球仔細診斷)

“醫生”:咦,怎麼是你!過去你不是這個樣子的。那時你的肌膚不是藍色,就是綠色,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可如今??(不斷地搖頭作無奈狀)

“地球”:(哭喪着臉)我到底得了什麼病?

“醫生”:你的綠色的.皮膚——森林,受到了沙漠的進攻,得了“脫落症”;你的藍色血液——海洋,有些地方不再是魚兒的家了;你的身體保護膜——大氣層已開始變得渾濁,漸漸失去了保護功能,將使你的肌肉大片壞死??

“地球”:那可怎麼辦呢?請救救我吧!

“醫生”:你的病是由於人類不注意環境保護,過多采伐樹木,隨意排放廢氣造成的。對這樣的病,醫生是無能爲力的,唯一的辦法,只能請人類不再加重你的病症,並努力保護環境,逐步恢復你的抗病能力。

“地球”:(面對大家,作哀求狀)人類啊,請你們保護環境,救救我吧?

小結:同學們,保護環境對於人類來說太重要了。作爲地球上的少年兒童,從小培養學生樹立環保意識增強環保的責任感。

(板書:拯救地球媽媽)

(二) 聯繫實際,學習討論《拯救地球媽媽》。

(1)討論:1994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什麼?

(2)顯示(說明地球與家庭關係)圖例:指導學生觀察並說說這個主題反映了地球與家庭的什麼關係?

(3)顯示課文插圖(即環境污染圖,同時配有各種噪音聲響。 a.討論:說說圖中存在哪些環境問題?如果住在附近,這樣的環境會對你的生活學習造成哪些影響?

b.小結:地球環境的好壞與每一個家庭息息相關??

(4)指導閱讀“讀一讀”材料:《環境污染不受國界限制》。 a.討論:這段文字告訴了我們什麼?

b.調查報告交流:家庭污染造成社會周邊環境的惡化的事實。

c.小結:家庭環境的好壞也會影響到全球環境。從以上兩個方面的內容,深入淺出地說明了環境和地球與家庭的關係。

(5)顯示課文家庭環保圖例,學生觀察思考。

a.討論:我們的家庭可以用哪些實際行動保護好家庭的環境?

b.分組討論:我們的傢俱體是怎樣做的?相互介紹經驗,然後交流。進一步強調環保要從家庭中的每一件事做起,知道保護好家庭環境也

爲全球環境作出貢獻。

c.小結:讓學生說說對“一個地球一個家庭”的新的認識。

(三) 討論明理,指導行爲

(1)播放優美環境片的片斷。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天藍地綠水長清的環境,教育學生要愛護環境,增強環保意識和環保責任感,爭當環保小衛士。

(2)討論: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的哪些行爲是不愛護環境的行爲?(同學們思考後,舉手發言)

(3)看到破壞環境的行爲,該怎麼做?

(四人小組討論,派代表發言。有的表示要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積極宣傳,使每個人都懂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有的表示要勤奮學習,長大以後爲保護環境,美化祖國作貢獻;還有的表示,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爲保護環境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4)顯示:個人環保的圖例。討論:結合自己的行動,說說我應怎樣以實際行動保護身邊的環境?

(5)結合課文閱讀材料《爭做環保小衛士》說說班級集體應怎樣以實際行動保護身邊的環境?結合實際,讓學生從個人、班集體方面談談做好環保的具體行動,做到文道相互滲透,體現了社會科的教學特點,適時地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指導,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四)環保知識小競賽

主持一:綠娃娃,現在就讓我們來考考大家,看大家的環保知識學得

怎麼樣?

主持二:這個主意不錯,我來給大家做裁判,優勝者還會得到我給大家的獎品呢!

(競賽開始,分組搶答)

1、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

2、海洋佔地球上多大面積?

3、野生動物有哪些瀕滅臨絕?

4、酸雨、臭氧層是怎麼回事?

院5、我們應該怎樣從我做起,保護環境?

(五)小品表演

1.主持人一:亂砍濫伐的後果確實是可怕的,我們有幾位同學創作了一部反映這方面情況的小品,請大家欣賞。

學生模擬動物(鳥類、走獸等)形象,對大片森林的消失和大面積人工林的培育形成的不同生活情況和態度,運用擬人、誇張等手法,對照比較,反映主題。

主持人二:剛纔同學們的表演確實引人發笑,我們在歡笑之餘,要進行深層次的思考。我們作爲祖國未來的主人,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

(六)延伸教育,培養創新實踐能力

關於教學設計 13

學習目標:

1、通過學習葉脈、寫葉的 文章,讓學生了解有關葉的知識,理解葉與人類生活的關係,體會作者的情感。

2、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思辨能力、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查閱收集資料,瞭解與葉相關的知識及其價值,收集有關“葉”的古詩句。

2、到野外或公園欣賞各種各樣的葉的風姿,收集各類型的樹葉標本,然後每個小組把本組成員共同收集的葉子進行歸納,統計,觀察,研究;最後小組交流,整理,把自己的發現形成發言稿,等待班級交流,展示。

3、自讀《專題 葉》相關的詩文。

學習重點:認識葉的物質價值、精神價值。

學習難點:描形賦義地寫葉的藝術手法。

學習過程:

第 一 課 時 (總第 節課)

【學習目標】認識葉的物質價值、精神價值。(重點、難點)

2.那麼灰塵有哪些特點和作用呢?作者是怎樣說明的?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相關的詞句。(學生自讀自悟,進行批註,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

(1)“灰塵在吸收太陽部分光線的同時向四周散射光線,如同無數個點光源。陽光經過灰塵的散射,強度大大削弱,因而變得柔和。”

特點:吸收光線,反射光線。

作用:削弱陽光強度。

說明方法:透過作比較進行說明,突出了灰塵的重要作用。

(2)“灰塵大多具有吸溼性能。空氣中的水蒸氣務必依附在灰塵上才能凝結成小水滴。這樣,當空氣中的水蒸氣到達飽和時,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着灰塵而構成穩定的水滴,能夠在空中長時間地漂浮。假如空氣中沒有灰塵,地面上的萬物都將是溼漉漉的。”

特點:具有吸溼性能。

作用:使地上萬物不都是溼漉漉的,使生物得以生存,使大自然更加豐富。

說明方法:使用假設,清楚明白而又生動形象。

四、拓展延伸

1.從灰塵的危害和作用中,你能悟出什麼道理?

2.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具有兩重性?舉例說說。

關於教學設計 15

目標

1、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大意,知道是誰稱讚了誰?怎麼稱讚的?這樣的稱讚給對方帶來了什麼。

4、分角色有感情地表演讀課文。

5、懂得恰當的稱讚會給對方帶來自信,帶來喜悅。能夠在以後的生活中多發現別人的優點,給予稱讚。

預習

作業:1、讀通課文,掃除生字障礙。

2、想一想:課文中寫了誰稱讚了誰?是怎麼稱讚的?這樣的稱讚給對方帶來了什麼?

教學板塊(註明各板塊時間及解決目標序號)學生課堂練習單

第一板塊:理解“稱讚”,感受老師的'稱讚帶來的喜悅。

第二板塊: 檢查預習情況:

1. 弄明白文中寫了誰稱讚了誰?怎麼稱讚的?這樣的稱讚給對方帶來了什麼。

2. 檢查“會認的字”的掌握情況。

3. 檢查“會寫的字”的掌握情況。

(1) 通過“生字開花”遊戲瞭解學生對生字的音、形、義綜合掌握情況。

(2) 通過找規律,將八個生字分成兩組教學。讓學生分別弄清楚上下結構的字、左右結構的字在書寫中的注意事項。

(3) 鞏固練習。

第三板塊: 分角色有感情地表演讀課文,感受稱讚給人帶來的自信和快樂,懂得發現別人的優點,恰當地稱讚別人。

1.男生扮演小刺蝟,女生扮演小獾,師讀敘述性的文字,共同來進行表演讀。

2.討論:如果小刺蝟對小獾說的是:“哇,你做的小板凳真漂亮!”結果又會是怎樣的?引導學生結合語境弄明白小刺蝟的稱讚是恰到好處的、是真誠的,明白稱讚別人時一定要恰到好處,要真心實意,不要太誇張,否則會適得其反。

3.說說自己曾得到過什麼樣的稱讚,是自己擁有了自信,擁有了快樂;說說自己是否真誠地稱讚過別人,讓別人擁有自信和快樂;說說自己以後打算怎麼做?說說得到老師的表揚後的心情,想想表揚還可以換成哪些詞。

回答師提出的問題。朗讀相關句子。

認讀詞語。

玩“生字開花”遊戲。

觀察田字格里的字,發現它們的規律,掌握書寫要點,書寫生字。給形近字組詞,鞏固生字。

分角色表演讀課文。

參與討論。

小組交流,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