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9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

2.要注重引領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現象,樂於體驗生活,觀察生活,有新的想法。

3.寫作時要把這種現象和你的想法寫清楚。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著名的藝術家羅丹曾經說過,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你在生活中有什麼新發現?比如:你發現愛玩兒手機的人特別多,你有什麼想法來解決?。

二、開拓思路,選好題材

(一)分組交流所得,積累寫作素材。我們在生活中有很多問題需要改進。

如果我們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出改進建和解決辦法,就能使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二)小組討論

生活中有哪些現象或問題引起了你的關注?你對這些現象有什麼想法?

三、學習例文,遷移寫法

從自己發現的或同學列舉的現象中選擇一個寫一些。

(一)指名讀例文,思考並回答;我發現了什麼問題?(你發現愛玩兒手機的人特別多。)這個問題我想怎樣解決?(我想在班上建一個圖書館。)

(二)引導歸納寫法

1.要把這種現象寫清楚。

2.要把你的想法寫清楚,如果有改進的辦法或建議,也可以寫下來。

四、獨立創作

1.談談你想寫的想法。

2.學生交流。

五、板書設計:

我有一個想法

生活中的問題

我產生的想法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意境。

2.抓住文中有新鮮感的表達,品讀、感悟、積累語言,並嘗試遷移運用。

【教學重點】

想象詩歌所描寫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意境。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豐富細膩的想象。

【教學過程】

一、朗讀回顧,圈畫有新鮮感的詞句

1.詩歌的魅力一在讀,二在品,哪位同學能給大家師:詩歌的魅力一在讀;二在品,用詩歌的音韻美和節奏感,把大家帶進這所獨特的花的學校;其他同學,邊認真聽邊用筆在文中劃出你認爲有新鮮感的詞句,彙報時把理由說一說,講一講。

生:讀全文(注意情感把握)

2.交流圈話新鮮感詞句。

生:“當雷雲在天上轟響,六月的陣雨落下的時候,溫潤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人在高興時就會一邊走,一邊吹着口笛,從這句中就把東風的快樂與無拘無束體現出來了。

(多麼自由歡快的東風呀,好像寫出了人的情感,這種擬人化的表達方式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力,欣賞這樣的詞句,需要邊讀邊想象邊品味,方能發現其中的獨特之處,新鮮之處,美妙之處。)

生:“樹枝在竹林中互相碰觸,綠葉在狂風裏簌簌地響,雷雲拍着大手。”

“碰觸是什麼意思,能用動作表現出來嗎?接觸、碰撞就是碰觸。和同桌一起,輕輕地碰觸一下(同桌碰觸)動作幅度加大一點,再來碰觸碰觸。(生做動作)

現在我化身爲東風,你們都化身爲一根根樹枝了喲!咱們一邊做動作,一邊讀讀描寫樹枝的部分,悠閒的東風走到這兒來了:

生:“樹枝在竹林中互相碰觸,綠葉在狂風裏簌簌地響,雷雲拍着大手。”

調皮的東風走到這來了呦:

生:“樹枝在竹林中互相碰觸,綠葉在狂風裏簌簌地響,雷雲拍着大手。”

(東風加快了腳步,又走到這兒來了。)

生:“樹枝在竹林中互相碰觸,綠葉在狂風裏簌簌地響,雷雲拍着大手。”

東風來了,不光樹枝開心,綠葉開心,連雷雲也高興地(拍着大手),雷雲拍着大手,實際上就是(打雷),我們平時是怎樣描寫雷聲的?

生:轟隆隆的雷聲

雷聲轟響。詩人卻說他們是(拍着大手),這是多麼奇特的想象啊!

他們的快樂,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大家各自讀一讀,試一試!

3.文中還有吸引你的詞句嗎?

生:“於是,一羣一羣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這個句子比較長,在讀長句子時,我們要在句中適當的停頓。瞧!老師已經用斜線把需要停頓的地方標示出來了,

4.想想,這一羣羣的花,會是些什麼花兒呢?把花名放進這個句子中讀讀看。

生:於是,一羣一羣的杜鵑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5.如果添上了花的顏色,那會更漂亮,誰能再來說一說嗎?

生:於是,一羣一羣紅豔豔的杜鵑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生:於是,一羣一羣金燦燦的油菜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生:於是,一羣一羣的火紅的太陽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6.這真是一場花的盛宴啊!(出示花的圖片)瞧!一羣一羣金黃的向日葵,淺紫色的牽牛花,粉紅的荷花,紅豔豔的玫瑰,潔白的梔子花,還有些說不出顏色,也叫不出名字的小花呢,這些五顏六色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你知道無人知道的對方在哪兒嗎?

生:地下。

師:他們跑出來之前在幹嘛呢?做功課,他們是真的在做功課嗎?(不是的)其實在地下、在肥沃的土壤裏吸取營養,詩人卻說他們是關了門做功課,這也是作者的想象。瞧,這朵開放在牆角的小花,詩人說他是被老師罰站牆角的,多麼有趣奇特的想象,多麼新鮮的表達呀!

7.那花孩子們會怎樣狂歡?想象一下。

生:花孩子們手拉着手唱歌、跳舞。

生:他們一邊歡呼,一邊在草地上打滾。

生:他們開心地蹦蹦跳跳。

8.狂歡過後的花孩子又會去哪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七至九自然段。大家想想他們的'媽媽是誰呢?

生:他們生長在大自然中,大自然就是他們的媽媽。

生:大自然中的土壤給予他們營養,土壤是他們的媽媽;陽光是他們的媽媽,有了陽光,他們才能長得更快;雨水滋潤他們,所以雨水也是他們的媽媽。

9.狂歡過後的花孩子們急急忙忙地跑回家,會對媽媽說些什麼或者做些什麼呢?

生:他們會告訴媽媽自己今天和朋友們在一起很快樂。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媽媽的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詩人泰戈爾用他的文字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花孩子們的自由與歡快,更讓我們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今天,我還爲大家帶了泰戈爾詩集中另外兩個片段,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

二、鏈接文本,拓展閱讀

出示泰戈爾《新月集》中的片段,師生共賞。

泰戈爾的詩歌就是這樣地富有靈性的芬芳,所以有人稱他爲“人類的兒童”,更是一個“兒童的天使”,他的詩充滿着童真與童趣,我們今天學習的《花的學校》和剛纔的兩個片段都出自於他的散文詩集《新月集》。詩集裏還有更多更美的詩等着你們去欣賞呢!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利用課餘時間讀一讀。

三、佈置作業,鞏固複習

認真閱讀拓展詩歌,並嘗試畫出有新鮮感的詞句,並寫一寫理由。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要主動的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小英在掌聲前後的變化以及掌聲的內在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來咱們班聽課的老師真多,讓我們用掌聲來歡迎他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掌聲無處不在,它代表着歡迎,飽含着祝福,這掌聲還曾經改變了一個孩子的命運,這節課就讓我們繼續去聆聽掌聲背後的動人故事。板書:21、掌聲

二.新課:

(一) 創設情境:

1、師範讀,同學們用心感受這個故事,看看這篇課文中的掌聲是給誰的?老師讀得怎樣,你們也把掌聲送給我。

2、課文中的掌聲是給誰的?這看似平凡無奇的掌聲裏,卻蘊涵着非常偉大神奇的力量。

3、老師這裏有一封小英的來信。一起來看一看。(課件出示來信)誰來爲我們讀一讀。掌聲改變了小英的生活,就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從前的小英是個什麼樣的孩子。

(二)精讀第1自然段:

1、自讀第1自然段,原來的小英是個什麼樣的小姑娘?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殘疾兒童,板書:憂鬱、自卑)。

2、這段文字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同情)練讀,指名讀。

3、看來,同學們都很理解身患殘疾的小英。那時的她不愛說話,不和同學接近,孤零零坐在教室一角!把她的痛苦、孤獨通過朗讀表達出來。齊讀。

(三)精讀第5自然段:

1、可是後來,這樣一個憂鬱、自卑的女孩卻變了,變成什麼樣了? 讀第5自然段:現在的小英是個怎樣的女孩?你從哪裏看出來?

2、是啊,她和小夥伴嬉戲玩耍,奔跑說笑,快樂得像只小鳥。甚至還學習跳舞,完全忘記了自己殘疾,腿腳不方便,把自己融入集體中,現在的她多麼自信,多麼樂觀。(指名回答並板書:開朗、自信)

3、真替小英的變化感到高興呀,那麼你們能把她的活潑開朗讀出來嗎?生齊讀。

4、小英前後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從你的朗讀中把這種變化表現出來。(分組讀1、5兩段。)

5、現在的小英和原來判若兩人,此時她最想說的是——(指向大屏幕上的來信)大家再一起讀。

同學們,是掌聲給了她力量,是掌聲給了她勇氣,是掌聲改變小英的生活。掌聲居然擁有這麼神奇的力量!讓我們和小英一起走進那次難忘的演講課中。(大屏幕出示課文插圖)看看當時的情景。

(四)體會掌聲:

請大家讀讀課文,找找同學們一共給了小英幾次掌聲?請你用“——”畫出描寫掌聲的句子。

課件示句子:(1)就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誰的帶動下,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2)當她結束演講的時候,班裏又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1、體會第一次掌聲

1)大家爲什麼會給小英鼓掌呢? 讀2——4自然段,當老師請小英上講臺講故事時,小英的表現是什麼?把描寫小英表現的句子畫出來,讀一讀。指名讀,齊讀。

2) 課件示句子,同桌的同學一起根據課文內容口頭填空:

輪到小英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起投向了那個角落,小英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後(慢吞吞)地站了起來,小英的(眼圈兒紅了)。 在大家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3)再讀三句話,從我們填進括號的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小英怎樣的心情?說你感受深的詞語,同桌互說。指名說,補充。

4)引導理解:爲什麼低下頭?(她害怕別人看到她的缺陷,一直害怕別人注視的.目光,自卑憂鬱)

小英願意走上講臺講故事嗎?爲什麼?小英害怕同學們嘲笑她走路的姿勢,不願意站起來,但老師的要求又不能不做,小英拿不定主意,從這句話中的哪個詞可以看出來?(猶豫)

儘管從教室的一角到老師的講臺,只有短短的幾步路。可是要走完這幾步路,對於小英來說該有多難啊。每走一步,小英的內心都在痛苦地掙扎。這種複雜的心情使得她的動作(生:慢吞吞的),她的眼圈(生:紅紅的)就快哭了。就在全班同學幾十雙眼睛的注視下,腿腳不方便的她(一搖一晃)地朝講臺前挪動。同學們注視的目光中包含了什麼?

這些句子直接描寫了小英的表現,體會小英內心的那種自卑、痛苦和無奈。

齊讀大屏幕上的三段話。

這不足十米長的教室,對小英來講,好象比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還要長。怎麼也走不到頭。一秒鐘過去了,兩秒鐘過去了,五秒,十秒,四十秒小英終於站定了。

5)那一刻小英的心情怎樣?(緊張,不安),此時他多麼需要——大家的鼓勵。 播放掌聲、看課件引讀:就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就在小英最需要鼓勵的那一刻——

6)小英這時候太需要大家的掌聲了,這掌聲是多麼地及時啊!(指圖)你們看,當掌聲響起的時候,小英感動了,小英流淚了。

這時候,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學,你想在掌聲中對小英說些什麼呢?

小英,你別害怕,我們大家支持你!”

小英,我相信你一定能講的很好!”

小英你是我們的驕傲,勇敢地去講吧!

這掌聲裏包含了什麼?(同學們給他的支持,給他的鼓勵)板書:鼓勵

小英又會想些什麼呢?(沒有笑話我,鼓勵、支持我,一定要講好,不辜負。)

2、體會第二次掌聲

1)課件示第二次掌聲:第二次掌聲又是在什麼情況下響起來的?同學們爲什麼鼓掌?

2)小英沒有辜負同學們的期望,以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講述了他童年的動人故事,當他結束演講的時候班裏又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出示圖片(播放掌聲)。這掌聲裏包含了什麼?板書:稱讚。 你想怎樣稱讚小英?

3)在掌聲中,她內心多麼激動呀!無數的話語在小英的心頭涌動,她想對大家說什麼呢?她覺得再多的語言也不足以表達他內心的感激,(指圖)你們看,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4)就在這節令小英終生難忘的演講課上,同學們用掌聲表達了對小英的鼓勵、稱讚,表達了對小英的愛,對殘疾人的愛,讓我們在這濃濃的愛意中,把感動表現在臉上,溶進聲音裏,讀第4自然段。

3、再讀小英的信:

是啊,多麼可愛的同學,多麼美妙的掌聲,就是這充滿鼓勵、滿含誇獎的掌聲使小英從一個憂鬱孤獨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陽光女孩,(看課件)小英從教室的角落裏走了出來,把自己融入集體中,在同學們的攙扶下他走得越來越穩。

課件示信:她把萬語千言全都融進了她的信中,並把它作爲一生的寶貴的財富來珍藏——來,咱們一起走進小英的內心世界,再讀一讀她的來信吧!

4、情感深華:

1)指板書:對於小英來說掌聲是鼓勵、掌聲是稱讚,掌聲還是什麼?(關心、愛護、尊重、誇獎、愛)板書。

2)老師想送你們一首小詩:課件,齊讀

掌聲是一首美妙的歌, 能喚起人們的勇氣!

掌聲是一朵芳香的花, 花香能夠使人振奮起來!

掌聲是一輪早晨的太陽, 能給我們帶來一縷陽光!

掌聲是一把鑰匙, 可以打開勇氣的大門!

掌聲是一片寬闊的海洋, 能把害羞淹沒!

掌聲是閃閃的星星, 能把孤獨的黑夜照亮!

3)讓我們記住這句話,出示句子: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

4)聽歌曲:同學們有一首歌,名字就叫《掌聲響起來》讓我們來靜靜地欣賞一下,在歌詞中,你聽到最多的是哪兩個詞?(掌聲愛)

是呀,掌聲是鼓勵,是尊重,是關愛。多一份掌聲,多一份愛的鼓勵,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孩子們,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充滿了艱辛與坎坷,生活中需要我們互相的幫助,我們渴望真誠的鼓勵.送出你的掌聲,你也將贏得更多的掌聲。

5)齊讀第7自然段(課件)

(五)總結

1、你覺得在我們身邊,還有誰需要我們的掌聲,你想把掌聲獻給誰?

把掌聲獻給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希望他們不要泄氣,努力學習,成績會進步。 獻給老師,感謝老師爲我們辛苦的付出。

2、對自己的缺點不足,甚至是缺陷,不應自卑,應該像小英那樣鼓起勇氣,面對生活,這樣才能開闢出一片美好的天地。而對別人應當尊重、關心、寬容、鼓勵,對別人多獻出一點愛,世界纔會變得更美好。

(六)實踐活動:

給班裏的一位同學或周圍的一個人,寫一句鼓勵的話,或給予一次幫助。把愛轉播到我們身邊的每一個角落。

板書設計:

掌聲

憂鬱 ( 鼓勵、肯定) 開朗自卑 自信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4

教學理念:通過表演和交際,鼓勵學生做個勇敢、堅強的孩子,激發學生說話的興趣,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人情境

1、看大屏幕:一位小朋友摔傷了腿,醫生幫他縫了5針,可他咬着牙,一滴眼淚也沒流。

2、你想對他說點什麼?

3、你覺得自己勇敢嗎?

二、示範表演

1、今天老師請了兩位小朋友,一個叫文文,一個叫樂樂,聽聽他們是怎樣誇自己勇敢的。

2、示範表演。

3、大家看了剛纔的`表演,知道該怎樣誇自己勇敢嗎?小組內討論一下應該注意什麼?

4、教師小結:誇自己時,首先要說清發生了什麼事,再談談自己的表現。

三、小組練習

1、同座練習,互講自己勇敢的表現,還可互相誇一誇。

2、小組內互說互演。

3、各小組推薦同學展示,集體評議補充。

四、實際運用

1、你想把你勇敢的表現告訴你的好朋友嗎?現在請你去找自己的好朋友說一說吧!

2、教師總結:聽了同學們的介紹,老師今天驚喜的發現原來我們每一位同學都很勇敢,希望我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克服困難,繼續做個勇敢、堅強的好孩子。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5

知識與能力:

1、認識“宣、處、誘”等12個生字,理解“爭先恐後、七上八下”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的內容,感受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的心理變化過程,同時體會他遵守紀律、嚴於律己的美好精神品質。

突破重難點:

重點:準確感受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的心理變化過程。

突破方法:在研讀課文的過程中,教師要重點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前後一共四次給螞蟻們下達命令,從中感受他下命令時內心最真實的情感體驗,並抓住最能反映內心活動的詞語“七上八下、生氣、猶豫”等,深入體會其心理所發生的變化及原因。

難點:懂得具有遵守紀律、嚴於律己的美好精神品質的重要意義。

突破方法: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將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前後的不同態度與其他螞蟻的反應進行比較,感受螞蟻們因爲螞蟻隊長首先做到遵守紀律、嚴於律己才激發更多的敬重之情;另一方面,還要藉助其他關於遵守紀律的小故事進行補充感知,進一步樹立遵守紀律、嚴於律己的主觀意識。

教法與學法推薦:

教法:提綱挈領法,結合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教師要抓住課文螞蟻隊長的心理變化這根主線組織學生進行品讀感悟,實現對故事內容及主旨的準確感知;質疑導學法,藉助教師精心提煉的問題作爲學生探究交流學習的突破口,引導他們深入到故事中,感受故事所蘊含的深刻主旨,從螞蟻隊長的身上受到情感價值觀的教育。

學法:自主探究與交流延伸相結合學習法,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究學習,感知故事內容,並通過與同學、老師交流,不斷深化對故事內涵的體會,再將從課文中獲得的感悟延伸到生活中,實現認知的內化;想象體驗法,感悟螞蟻們面對誘惑時的表現,學生需要將自己假想成故事角色,從而深入到螞蟻們的內心世界,體會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毅力和紀律性的可貴。

師生齊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關於紀律的名言警句。

學生:自主閱讀課文;蒐集遵守紀律、嚴於律己的小故事。

課時巧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一:

一、謎語激趣,引入學習

1、課件出示謎語:“忙碌小兵丁,工事勤又精。力氣何其大,合作又熱忱。(打—昆蟲)“引導學生邊讀邊根據謎面的提示,試着猜出謎底。

2、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明確謎底(補充出示“螞蟻”),同時引導學生根據對謎語的理解,簡單說說螞蟻都具有怎樣的精神。教師歸納(勤勞、團結),同時引入: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則童話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勤勞、團結的小螞蟻。孩子們,你們想了解故事的內容嗎?那就趕快打開課本,翻到第11課吧。

3、板書課題,引導學生讀題,指導讀準“奶酪”(“奶”的聲母是鼻音,“酪”的聲母是邊音)。

【設計意圖】利用謎語創設趣味導入情境,不僅遵循了孩子的認知心理,也能夠讓他們在初步感知螞蟻特點的基礎上自然引出了要學習的童話故事。

導入二:

一、話題交流,引出課題

1、板書“奶酪”一詞,引導學生正確認讀詞語,教師適時提醒他們讀準字音(“奶”的聲母是鼻音,“酪”的聲母是邊音),同時出示一組奶酪圖片,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觀圖感受(特別想吃、感覺非常誘人……)。教師適時激趣:不光你們想吃,小螞蟻們見到奶酪也會饞得流口水呢。孩子們,小螞蟻們面對這樣美味的奶酪,他們會有怎樣有趣的反應呢?接下來讓我們到童話故事中去一探究竟吧!

2、補充板書,指導學生齊讀課題,再次強調讀準“奶酪”的讀音。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學直接由關鍵詞語創設話題交流情境,不僅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想象,也讓他們瞬間產生了認同心理,進而渴望瞭解螞蟻們面對奶酪時的反應。

二、初讀課文,瞭解故事

1、教師範讀課文,引導學生邊聽邊試着簡單交流自己對故事都有哪些瞭解。教師及時肯定他們對故事的初步感知,同時引導他們自主朗讀課文,注意藉助拼音讀準生字的讀音,讀通句子,同時想一想故事主要講了一件什麼有趣的事情。

2、指名分自然段輪讀課文,教師適時進行部分字詞的朗讀提醒,重點範讀指導生字:“誘”讀“yòu”,不要讀成了“秀”的音節;“舔”讀第三聲,同時引導他們藉助動作理解詞義;“禁”的韻母是前鼻音,且在文中讀第四聲;“稍”是一個多音字,在“稍息”一詞中讀第四聲,教師同時用肢體動作引導學生明確詞義。

3、指名學生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教師適時引導他們明確課文講了由“一塊奶酪”所引發的故事(重點講清楚故事的經過、結果),並予以歸納(主要講述了一隻螞蟻隊長帶領螞蟻們在搬運一塊奶酪時,面對美味的誘惑,他選擇了遵守既定的禁令,從而贏得了其他螞蟻的敬重的事),同時引導學生結合對故事的瞭解,說說故事中的“禁令”究竟是什麼,又是誰定下的。

4、學生交流,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第1—3自然段,找到“禁令”的具體內容,同時體會螞蟻隊長宣佈“禁令”時能夠做到一視同仁,正因爲如此,所有螞蟻才能夠爭先恐後地參加到搬運糧食的活動中來(隨文理解“爭先恐後”:文中指螞蟻們搶着向前,唯恐落後)。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學主要採取了自主學習法,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認真的自主讀課,初步掃清了文章認讀障礙,也整體感知了故事的主要內容,更感知了故事發生的背景。

三、探究交流,感知人物

1、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描寫螞蟻搬運奶酪的.內容所在段落(4—13),同時認真朗讀課文第4—13自然段,看看:這是一塊怎樣的奶酪?螞蟻們面對奶酪時又是怎樣反應的?

2、學生交流對奶酪的瞭解。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抓住第5、11兩個自然段感知奶酪“味道香”,同時引導他們從螞蟻隊長以及螞蟻們對奶酪的反應“多誘人啊、淌口水、趁機舔一下、趁機吃掉它”以及“他低下頭,嗅嗅那點兒奶酪渣子”等詞句,體會奶酪對他們充滿了誘惑,他們每隻螞蟻心裏都想偷着吃奶酪。

3、質疑:孩子們,讀了這個故事,你們喜歡文中的這位螞蟻隊長嗎?簡要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喜歡,因爲他雖然想吃奶酪,但是因爲遵守紀律放棄了,還讓一隻年齡最小的螞蟻吃了奶酪渣)。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同時引入:那麼,這位螞蟻隊長是不是從一開始就能夠堅持做到遵守紀律呢?孩子們,再認真讀一讀故事,相信你們會對他有更多的瞭解。

4、引導學生再讀故事第4—13自然段,看看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前後心情都有什麼不同變化,找出最能反映其心理活動的詞語,想一想自己從中都體會到了什麼,簡單寫出自己的理解。

(1)學生讀畫、思考,同時與同學、老師進行交流。

生:螞蟻隊長一開始特別想偷吃掉在地上的奶酪渣子,但又害怕犯禁令,所以心裏十分矛盾。

師:你從哪個地方體會到他的矛盾心理的?

生:我從課文第6自然段對螞蟻隊長想法的描寫中體會到的。

生:我還從第6自然段中“七上八下”這個詞語看出他已經拿不定主意了。

教師板書(七上八下),引導學生隨文理解詞語(形容心裏慌亂不安),並進行同類詞語的拓展(忐忑不安)。同時想象自己面對奶酪時的反應,更好地體會螞蟻隊長的感受。

師:再找一找,看看螞蟻隊長的心理接下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引導學生繼續交流表現螞蟻隊長心理變化的詞語,教師適時歸納板書(生氣猶豫堅定),同時引導他們隨文理解詞語(猶豫:心裏拿不定主意),引導他們想象螞蟻隊長的心理活動,並朗讀幾次“下令”的話,讀出語氣所發生的微妙變化。

(3)引導學生說說,面對這樣的螞蟻隊長,自己會產生怎樣的感受?(敬佩)同時引導他們再讀課文第13自然段,想想自己讀懂了什麼(螞蟻們對於螞蟻隊長的敬佩之情,更加團結)。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明確螞蟻隊長對於奶酪的態度變化直接影響着其他螞蟻的態度,因而明瞭作爲“領袖”人物對於團隊戰鬥力的影響意義。

5、討論交流:你覺得文中的螞蟻隊長是一隻怎樣的螞蟻?(帶頭遵守紀律……)教師歸納補充板書:遵守紀律、嚴於律己。

6、深化鞏固:組織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演一演故事,然後再選擇1—2組班內展示,師生評價,重點從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方面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學主要採取了“抓主線”法,讓學生重點抓住螞蟻隊長的心理及情感的前後變化進行品讀感悟,不僅準確感知了人物,還深化了對文旨的理解。

四、課堂小結

1、延伸拓展:引導學生聯繫生活說一說對於“遵守紀律、嚴於律己”重要意義的理解(也可以說說不遵守紀律、不嚴於律己會造成怎樣的後果),課件適時出示關於“遵守紀律、嚴於律己”的名言警句(A、不要過分地醉心於放任自由,一點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處與危險實在不少。——克雷洛夫B、在危險關頭,要拯救大家的生命,所有的人就得立即絕對服從一個人的意志。——恩格斯),學生齊讀句子。

2、可愛的螞蟻隊長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只有懂得遵守紀律、嚴於律己的人,才能夠贏得他人的尊重,也才能夠成爲一名真正有魅力的領袖!

板書設計:

11、一塊奶酪

七上八下→生氣→猶豫→堅定

遵守紀律、嚴於律己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6

一、知識與技能:

1.會認6個生宇,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閒、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造意識。

4.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穫。

二、過程與方法:

1.自讀,自由選擇讀的方式。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2.佈置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引導讀課後資料袋,瞭解常識。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啓發生活中的細心觀察,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造意識,養成好習慣。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明了顯微鏡和發現了微生物的,並交流從中受到的啓發;

2.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穫。

【教學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蒐集有關在玩中獲得的樂趣或收穫資料。

2.瞭解顯微鏡的知識,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

3.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瞭解課文結構。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質疑導入

1.同學們,你們愛玩嗎?都玩什麼?玩耍可使我們得到許多快樂;玩耍常常被有些大人認爲是浪費時間,不物正業的事,然而在科學史上有很多偉大的發現都是在玩耍中發現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15.玩出了名堂》

2.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麼想問的嗎?師邊聽邊板書、歸類。

二、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1.同學們都很會思考,相信通過深入的學習課文,這些問題都能得到解決。接下來要先請同學們自學課文,小黑板出示自學要求。

2.剛纔大家自學得很認真,這些詞語,你們會讀嗎?(出示課件:要認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3.詞語讀得真不錯,這篇課文當中還藏着幾個多音字呢,請你快速默讀課文,把這些多音字找出來,(出示課件:看、磨、待、調)

4.這兩個多音字都在課文裏,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吧,讀的時候要注意把這幾個多音字讀準。

三、自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1.自由讀文,注意正確、通順。用你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2.我想知道文中所說的放大鏡和顯微鏡是什麼?

3.放大鏡和顯微鏡的作用就是將物體放大,放大鏡能將物體放大,顯微鏡能將物體放得更大,

4.接下來讓我們再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看看這一次是否能把課文讀得流利。

5.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6.那麼老師就請五位同學來輪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聽他們讀得是否正確?

7.他們讀得怎麼樣?

8.老師發現第三自然段有一個句子特別難讀。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老師先給大家讀一讀,請大家認真聽。(出示課件:第三段的最後的一句話)。

9.接下來請同學們帶着問題去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能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嗎?

10.剛剛開始,有些同學對課題提出一些問題,我們共同來解決,逐個提出並自由舉手發言。誰能說說課文主要說什麼?(列文胡克通過玩放大鏡發明了顯微鏡,並且發現了微生物。)。

11.交流各自收集到的資料。

12.你讀課文非常仔細,同學們,列文胡克是怎麼玩出名堂的?爲什麼說他玩出的名堂是大名堂呢?讓我們下節課再一起去研究吧。

四、寫字指導

1.我們首先要解決寫字的問題,小黑板出示要求會寫的字:“堂、鏡、閒”

等字。

2.交流如何識記這些字。

3.非常好,強調“腿、鏡、待、調、訪、閒”等字結構。讓我們把這些生字再來讀一讀,注意要把生字的音讀正確。

4.同學們,你們覺得要寫好這些生字應特別注意些什麼?接下來我們來寫字吧。(先把每個生字在田字格里寫兩遍,再把詞語表中的詞語抄寫一遍。)

五、課堂小結,引伸

同學們,你們想知道列文胡克是怎麼玩出名堂的嗎,爲什麼說他玩出的名堂是大名堂呢?讓我們下節課再一起去學習課文吧。

六、作業:生字組詞;抄寫多音字。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

2.引導從具體的語句中體會列文虎克認真觀察、勇於創新的精神。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十五課的生字和詞語。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誰能來回憶一下,課文主要寫了些什麼呢?

2.聽寫本課詞語。

二、品讀感悟

1.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齊讀。

2.議論一下,這一段告訴我們什麼?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嗎?

3.學習2~4自然段。邊讀邊找出具體描寫列文胡克是怎麼玩的句子,把它畫下來。

4.誰來說說列文胡克開始是怎麼玩的?

5.原來一開始列文胡克是把厚玻璃磨成放大鏡,這個內容是由課文的哪一段來寫的呀?(出示課件:第三自然段。)

6.那麼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三自然段,看看列文胡克是怎麼做放大鏡的?

7.那後來他又是怎麼玩的呢?(出示課件:後來,他突然想到,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麼樣呢?他一試,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

8.這句話中的“突然想到”,說明了些什麼呢?(說明列文胡克雖然在玩,但他同時也是在思考的。)

9.看來列文胡克是一邊玩一邊還在思考,這就是我們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兩句話吧。

10.列文胡克又有什麼新的發現?(出示課件:列文胡克又有什麼新的發現呢?)(出示課件:他越玩越帶勁,就把一片放大鏡固定,另一片放大鏡可以隨意調節,這樣,就做成了一架簡單的顯微鏡。通過顯微鏡,他看見水裏有許多小生命在擠來擠去;他看見了牙齒裏從未看見過的小東西;他還看到了一個小人國,一個平時我們看不見的世界)

11.列文胡克有了新的發現以後,他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呢?(他一定特別激動,因爲他有了新的發現。)

12.那麼同學們,讓我們帶着激動的、新奇的心情再來讀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吧。

13.大家讀得可真有感情呀!的確讀出了列文胡克當時激動的心情。

14.大家看看文中爲啥要加這麼多的引號?(出示課件:爲什麼這裏的“小人國”,“居民”都打了引號呢?誰能幫幫老師?)。(出示課件:小人國是指列文胡克在顯微鏡裏看到的另一個世界,而小人國中的居民就是指微生物。並不是指我們現在的人類,所以要加上引號。)

15.課文的第五自然段其實已經告訴我們了,小人國裏的居民其實就是指微生物。現在我們一起來看資料袋(出示課件:資料袋)

16.同學們,課文中寫道:列文胡克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出示課件:爲什麼說列文胡克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呢?)請同學們讀讀三到五自然段,再好好想一想吧。

17.讀到這,你有什麼體會?

(出示課件:列文胡克通過玩放大鏡,發明了顯微鏡,而且通過顯微鏡,他最早發現了微生物,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所以說他玩出了大名堂。)

18.又想對列文胡克說些什麼呢?

19.看得出來,同學們都很佩服列文胡克。列文胡克受到了英國皇家學會的尊重,連英國女王和俄國沙皇也去拜訪他,欣賞他的玩具,就讓我們帶着對列文胡克的敬佩之情來讀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吧!

三、拓展。

1.現在,你們對玩又有新的看法了嗎?

2.在中外歷史上,有許多科學家正是因爲具備了這些可貴的品質,最終也取得了大名堂。你知道還有誰嗎?(出示課件:愛迪生髮明電燈、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等)

四、課堂總結。

看一看,玩耍常常被認爲是浪費時間的行爲,但在科學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現是在玩耍中產生的.。我們要玩,在玩中也要去思考,去觀察,這樣你可能就會有新的發現。

五、作業:那麼在課後,就請同學們寫一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穫吧。

【板書設計】

15.玩出了名堂

看想收穫

玩鏡片——做放大鏡——玩放大鏡——做顯微鏡——發現微生物

(善於觀察、善於思考)

【教學反思】

對於三年級的小孩子們,這是一篇較結近他們生活實際的課文。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說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做成放大鏡玩,接着又做成簡單的顯微鏡,進而發現了微生物世界。全文緊扣題貫穿一個“玩”字,啓發孩子們學習列文虎克的這種在平時的玩耍、遊戲中細心觀察、善於思考的習慣。

我在實際教學中,先讓孩子們瞭解有關顯微鏡的知識,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然後以課題入手讓學生質疑,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走進教學。

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注意培養孩子們獨立識字的能力,用自主識字的方式進行,重點提醒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等。

放手讓孩子們自由選擇讀的方式,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學文時我主要讓學生在理解中注意一下幾點:

教學中,我注意引導課文以“玩”爲線索,每段都是寫“玩”,並且提醒孩子們與“名堂”緊密的聯繫在一起。以“列文虎克是怎麼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作爲貫穿全文的一個問題。讓學生們帶着問題去閱讀。

另外在教學中,我注意了重點研讀課文的重點:三、四自然段,從三個方面寫列文虎克是怎樣玩出了名堂的:邊看門,邊磨鏡片,玩出放大鏡,發明顯微鏡,發現微生物。

教學中,我知道引導學生從故事中受到啓發,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本課的重中之重。我引導孩子們聯繫以前學過的課文,開拓思路,及時延伸、交流,進而趁熱打鐵讓孩子們寫一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穫,鼓勵自由選擇寫的形式,寫出自己的樂趣和收穫。

課堂教學中,我力求結合這段時間裏在“國標學習”中的所學所得,時時用“大語文”觀,用發展的眼光對待我的語文教學,以提高孩子們的整體語文素養爲目的去對待我的語文教學,對待我的學生們。

總之我們要努力地成爲學生歡迎的老師,就一定要有一定的專業修養,也要有一定的積極心態。專業素養的提高,需要我們認真地學習有關的理論知識,讓知識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讓理論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此文來自)實踐,也纔可以使學生獲取更多有趣、有效、有用的知識,從而真正實現“學以致用”。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也力求能學以致用,讓“國標學習”進駐我的語文教學,紮根我的語文教學。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7

一、學習目標:

1.我能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我能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長城和運河兩項宏偉工程是我國古代勞動農民的偉大創造,增加民族自豪感。

二、學習重點:

我能瞭解萬里長城和運河的起點和終點,知道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三、學習難點:

通過課外更多的中國建築的介紹,進一步樹立學生民族自豪感。

四、學習過程:

(一)複習導入

聽寫生字詞。

(二)明確目標,教師引領

1.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蹟"講了哪三個方面?

2.作者以什麼樣的方式看長城和運河的?爲什麼要以這樣的方式看?

3.在作者的眼中他們是什麼樣子的?

4.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蹟?

5.文中運用了什麼問句形式和修辭手法?

(三)自主學習,多元選擇

1.速讀,瞭解課文,圈點疑難。(課文中不理解的句子)

2.細讀,疏通文意,小組內討論交流。(讀通課文)體會人物對話時的神態和語氣。

3.研讀,深入分析,總體把握(分析理解課文)分析解決問題。

4.創讀,獨特感悟,情感昇華,(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品讀課文,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

(四)分享提升,穿插鞏固

1.個人朗讀:挑選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或一句話,爲什麼喜歡?

2.根據課文中的插圖說一段話

3.組之間賽讀:聲音、動作、表情、各組學生的注意力

4.比賽背課文

(五)小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麼?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於兩大奇蹟嗎?我們的祖先還創造了那些人間奇蹟?(布達拉宮、故宮、蘇州園林、兵馬俑)

2.文章僅讚美了祖國嗎?(點明中心主旨)

(六)達標測評,反饋矯正

完成快樂導航剩餘部分,組長批改,及時矯正。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胸、婉”等5個生字,會正確讀寫由“散、誠”等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透過列寧與小男孩的對話神態描寫,體悟他們的心理活動。

4、瞭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啓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字詞,聚焦重點

師:今天這節課咱們繼續來學習《灰雀》,齊讀課題。你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課文中的灰雀嗎?(課件出示:“xx的灰雀”)

(讓學生自由填寫,並能結合課文內容說說理由,此環節旨在引導學生回顧

故事情節,談出不同感受,爲下一步的習作鋪墊。)

師:說得多好啊!看來大家對這個故事已經有了各自初步的感受,不錯!讀書就應該如此。

(卡片逐個出示詞語:惹人喜愛、白樺樹、胸脯、婉轉、列寧、男孩、仰望、麪包渣、找遍、歡蹦亂跳。)

師:下面老師再考考大家,這些詞語已經跟你們都見過面了,還能準確地叫出它們的名字嗎?

1、認讀“惹人喜愛”:課文從哪些方面寫了灰雀很惹人喜愛?

2、認讀“白樺樹、胸脯、來回跳動、婉轉歌唱”:的確,這是幾隻多麼可愛的灰雀啊!

3、出示詞語卡片認讀“列寧、男孩”:它們贏得了誰的喜愛?從哪兒看出小男孩喜歡灰雀?用你自己的話說一說。

板書:

列寧、男孩。

4、認讀“仰望、麪包渣”:你又從哪裏感受到列寧對灰雀的喜愛?用文中的詞語或句子說一說。

5、認讀“找遍”:是啊,列寧每天都去看灰雀,還給他喂吃的,可是有一天突然發現其中一隻灰雀不見了,列寧在周圍的`樹林──?此時他的心情是怎樣的,誰來說說?

6、認讀“歡蹦亂跳”:可是第二天這隻失蹤的灰雀又在枝頭──?

師: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回到灰雀失蹤後的情節,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課文第三至第十自然段,從列寧和小男孩的對話中去找找答案吧!

二、聚焦“列寧的一言一行”,體會他對灰雀的愛,對小男孩的循循善誘。

課件出示:

列寧看見一個小男孩,就問:“孩子,你看見過一隻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列寧說:“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列寧問:“會飛回來嗎?”

1、自由讀,同桌合作讀,齊讀:

合作時要注意方法,特別要學會聽同桌讀的本領,聽後認爲他讀得不錯,就用你喜歡的方式表揚表揚他,認爲讀得不夠好,就應該幫他指出不好在哪裏,或者和他一起再讀一讀。

2、學生交流:

對哪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說一說,也可以把體會到的用朗讀來告訴大家。

3、是啊,列寧的着急、擔心、惋惜、關心都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詞來概括,是什麼?(板書:愛。)

4、列寧真的以爲灰雀飛走了或是凍死了嗎?引導學生明白他是想通過表達對惹人喜愛的灰雀的擔心,使孩子內心受到震動、感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字裏行間可以感受到列寧對孩子的尊重和愛護。

5、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列寧的話。

三、聚焦“小男孩的一言一行”,體會他對灰雀的愛,感受他知錯就改的好品質

課件出示:

男孩說:“沒我沒看見。”

那個男孩本來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又不敢講。

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着。”

“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1、請學生用剛纔的方法學習小男孩的話。

2、交流體會男孩的心理活動過程:

⑴男孩說話時爲什麼要停頓一下呢?他心裏會想到什麼?

⑵孩子擔心列寧知道是他捉走灰雀、想說又不敢說。

⑶“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着。”男孩說這句話時,他“看看”列寧,

這個“看看”表明他已經下定決心,鼓起勇氣的心理變化過程。

“肯定地說”“一定會飛回來”進一步說明了男孩決定改正錯誤的心變得更加堅決。

3、指導感情朗讀小男孩的話。

四、整合對話

對比列寧和小男孩對灰雀的愛,進一步體會列寧對男孩的尊重和愛護,男孩知錯就改的誠實品質。

課件出示:

“列寧和小男孩的對話”。

1、指導分角色朗讀對話。(同桌讀、男女對讀。)

2、師相機小結過渡:

其實列寧和小男孩都非常喜歡這幾隻灰雀,只是他們愛的方式不同,引導學生明白:列寧的愛是給鳥自由,男孩的愛卻奪去了鳥的自由,列寧纔是真正的愛鳥!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第二天就把灰雀放回了樹林。

課件出示畫面:

灰雀在枝頭歌唱,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着灰雀。

理解第11至13自然段。

1、自由讀最後三段話。

2、師:看,可愛的灰雀又在枝頭歡唱了,此時的它會對列寧說點什麼呢?又會對小男孩說些什麼呢?

出示句式:

灰雀在枝頭歡唱,好像在對___說:

3、理解:列寧爲什麼不問小男孩而問不會說話的灰雀呢?

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列寧對小男孩的尊重和愛護。

4、男孩站在白樺樹旁,低着頭,此時他心裏在想些什麼?

出示句式:

小男孩在心裏默默地對___說:“______。”

引導學生體會小男孩知錯能改的好品質。

5、激情總結:

列寧對灰雀的愛感動了男孩,他對男孩的尊重和愛護也贏得了男孩的喜愛,你們一定也和列寧一樣,爲鳥兒重歸自然、爲孩子改正錯誤而高興吧!拿起書來,美美地讀讀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

五、快樂作業

1、指導書寫:

“或、者”等六個生字。

2、任選一題,寫幾句話:

⑴學了課文,我想對列寧說:“________________。”

⑵學了課文,我想對小男孩說:“________________。”

⑶學了課文,我想對灰雀說:“________________。”

學了課文,我想對每一個人說:“________________。”

3、拓展:觀看蒐集到了人與動物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激發學生熱愛動物的思想感情,昇華文章的主題。

板書設計:灰雀

愛愛

列寧更愛男孩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設計爲兩課時。有以下幾點反思:

1、在導入部分,我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知識,喚起他們已有的感受與體驗,激發學生的興趣。

2、語文新課標指出“學生應初步具備收集處理的有信息的能力”,課前我收集了一些灰雀的資料提供給學生,雖然這樣做加強了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的知識整合。從課堂教學的反饋來看,讓學生自己多渠道、多途徑地收集資料,效果會更好。

3、本節課的重點在於讓學生通過列寧的言行,神態、感受對灰雀的喜愛,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爲”,在這點的處理上我有意設計以讀爲主的課堂教學策略,希望能讓學生讀出一方新天地,但教學時,缺乏對學生問題的及時有效引導,這部分內容學生學得有些被動,教學氣氛略顯沉悶。

4、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我雖然意識到要發揮課文對習作的指導作用,讓學生通過課文學習,學會運用閱讀中學到的表達方式,豐富自己的表達。因此在教學第一段時,我滲透了一些有關描寫動物的寫作方法,但深入得還不夠,僅僅停留在表面上,如當時讓學生照樣子說說,學生的印象會更深刻。

5、在課堂教學中採用積極有效地評價,能較好地激起學生的熱情,使學生在評價中成長。但我在教學中,評價方式太過單一,只有師評,還應該給學生提供自評與互評的機會,這樣做會促進他們更認真傾聽別人發言,欣賞別人優點,或質疑爭論,在課堂上形成一種積極交流、雙向互動的局面,有利於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9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有活力的。”本課設計以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爲基礎,利用虛擬網絡,爲學生提供多樣化學習資源,創設生動有趣的自主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在合作中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花鐘》一文提到植物學家利用花開放時間的不同,製成“時鐘”,可是“爲什麼不同

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呢?本教學設計由此入手,帶領學生就這專題進行研究型學習。環境下的問題探究學習使本課有了豐富的外延,主要學科是語文,還涉及到歷史、地理、美術、環保、社會、自然等方面的學科知識。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在網絡上查找資料,瞭解“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以及“爲什麼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等知識。

2、體會作者用多種方式來表達句意。

3、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通過網絡教學,讓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培養他們通過網絡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美的情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2、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精神和主學習的意識。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二、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鮮花嗎?喜歡鮮花什麼?今天就讓我們走入花的世界,去領略一下花的美麗與神奇吧!(媒體出示,配上輕音樂,學生在觀看的時候可以小聲議論。)

2、你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來描繪你剛纔看到的景象。(學生自由談感想,感受花的美)

〈學生踊躍介紹從多媒體、書中、課外等獲悉的材料〉3、老師也想用一句話表達一下我的感受:鮮花朵朵,爭奇鬥豔,芬芳迷人。(出示)願意讀讀這句話嗎?

4、這麼多的花爭着開放來比美真是繁花似錦,美不勝收呀!知道麼,這麼美的花兒身上還蘊藏着許多奧祕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於花的文章(出示課題 齊讀)

5、讀了課題以後你首先會想到什麼?

三、自主朗讀,感悟文意(利用電子課本進行閱讀)

1、選擇你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在電腦上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

2、有喜歡的句子嗎?讀給大家聽聽吧!(學生邊讀,邊正音)

3、剛纔有些同學提出了問題,通過讀課文有哪些同學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4、只要看看什麼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這太不可思議了。你們瞧!(出示日內瓦大花鐘)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最著名的日內瓦大花鐘,它座落於瑞士這個“花園之國”。瑞士又稱"鐘錶之鄉",瑞士的能工巧匠絕妙地將花卉之美同鐘錶的製造工藝完美地結合起來,別出心裁地創造出了“花鐘”。

四、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1、美麗的“花鐘”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找花。

2、交流:

A、邊回答邊出示帶圖片的花:牽牛花、薔薇、睡蓮、午時花、萬壽菊、菸草花、月光花、夜來香、曇花

B、你認識它們麼?來叫一叫他們的名字吧。

3、這麼多花是什麼時候開放的呢?請找出相關的句子來說一說(生邊回答邊或展示網站中的資料)

A、讀這句描寫花開放的句子。

B、出示句子進行比較。

C、帶着獨特的體驗朗讀本句

(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五點左右,薔薇開了;七點,睡蓮開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了;下午三點,萬壽菊開了;傍晚六點,菸草花開了;月光花在七點左右開花;夜來香在晚上八點左右開花;曇花卻在九點左右開放……)

〈在比較中體驗到課文用詞的準確性,訓練學生對好詞的積累〉

4、省略號告訴我們什麼?想不想知道還有哪些花也會在整點開放呀?就讓我們上網看看,找到後,也用小作者的表達方式來描述一下花。

A、上網瀏覽

B、句式說話。_____點,______花________。

〈拓展性處理教材,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發揮網絡教學功能〉

5、真能幹,一個個都簡直成了小詩人了。各位小詩人,剛纔我們通過認花、瞭解花是什麼時候開放的以及用詩人般的言語描繪網上的花,現在,你們對花的感受不一樣了吧!帶上你獨特的體驗齊讀第一段。

6、讀了這段課文,小朋友們又會很自然地發出哪些問題?(主要是“爲什麼這些植物開花的時間會不同”)

五、小組合作,自主解疑

1、利用網絡,自主探究

這麼多的問題,如果一個一個回答,這節課肯定解決不了,怎麼辦呢?(小組合作,由同學解答一部分)這樣吧,現在大家以小組協作的方式來展開學習。現在,就請大家以小組爲單位,選擇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問題,利用網絡查尋相關資料,共同討論。

電腦出示學習步驟:

(A)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B)利用網絡瀏覽相關資料。

(C)共同討論,每一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向全班介紹你們組的學習成果。

2、組內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巡視,隨機指導。

六、出示彙報,交流反饋

1、分小組彙報,從中理解“原來植物的開花時間,與溫度、溼度、光照有着密切的關係”。〈發揮小組學習的合作力量,從理解、模仿到遷移、創造〉

2、知識拓展“蟲煤花”“風煤花”“鳥煤花”“水媒花”等。

七、激趣引申、課外拓展

今天,我們漫遊了花之語,通過認真的閱讀,積極的探索,在廣闊的知識海洋裏,學會了思考,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老師相信,大自然裏還有許多許多的奧祕等着你們去發現。

1、利用本校校園網的BBS發表貼子“噹噹小詩人”

2、師生互評。

3、總結本課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0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情感目標:瞭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讚美之情,並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書寫生字;積累詞語;感情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難點:

體會描寫窗外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教學準備:

1.學生查找與課文有關的資料,預習課文。

2.教師準備好相關的圖片、道具和生字詞的卡片。

教學過程預設:

第一課時

一、民族風情,展示交流

1.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下面我們舉行一個“少數民族風情”展示會,請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知道的有關少數民族的情況。(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着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徵、生活習俗。)

2.根據學生介紹情況,教師適時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

3.評選最佳“解說員”。

二、揭示課題,範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他們共同把自己的學校稱爲(我們的民族小學)

2.板書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感知內容和學習生字詞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這所地處邊疆的“民族小學”。

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試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覆多讀幾遍。(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指導,尤其關注一些學困生)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

第一自然段:坪壩(bà) 絨球花 傣(dǎi)族 景頗(pō)族 阿昌(chānɡ)族德昂(ánɡ)族 絢麗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 孔雀舞 摔跤(jiāo) 山狸

第四自然段:鳳尾竹 搖晃(huànɡ)

3、分組朗讀,全班比賽

①分小組朗讀,每組讀一自然段,各組練習。

②各組練習後進行比賽。

四、再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讀課文,釋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課文中的“民族”主要指哪些民族?

2、再讀課文,想想這所“邊疆的民族小學”是怎樣的一所小學,與我們所在的學校有什麼不同?

五、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書寫課後田字格中的字。

⑴.着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並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範。

“戴”:半包圍結構,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構,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構成。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

“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靠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

⑵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本課時重在精讀課文,品詞、品句和品讀。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感受到了這所民族小學與我們的學校有許多不同。這節課,我們就進一步走進校園去領略它的特別。

二、品讀課文

(一)上學路上

1、比較句子,體會描寫的具體性。

(1)早晨,從各處走來了許多小學生……

(2)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裏,從一條條開着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

2、比較句子,體會“的字結構”的運用特點。

(1)……走來了許多少數民族的小學生。

(2)……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傣族的小學生、有景頗族的小學生、有阿昌族的小學生和德昂族的小學生,還有漢族的小學生。

(3)……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得昂族的,還有漢族的。

(二)來到學校

1、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

“穿戴”的“戴”是什麼結構?在本文裏,“穿戴不同”換成“穿着不同”好嗎?爲什麼?

2、同學們向在校園裏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這所民族小學的學生,再現早上來到校園裏的情景。注意理解“招呼”一詞的含義。)

3、指導朗讀。

(三)課堂學習

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裏學習。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

1、體會加點詞的表達效果,然後有感情地朗讀好這個句子

2、比較下面的句子,體會不同標點符號的表達效果。

(1)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

(2)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

3、既然民族小學的同學們一起讀課文時“那聲音真好聽!”而且用的是感嘆號,爲什麼作者不直接描寫那好聽的聲音,而是寫各種小動物的表現?

(四)課間活動

“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作者在這裏也沒有具體描寫課間活動的情況,卻又寫了小鳥、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五)點題抒情

1、讀了這篇課文,你對這所民族小學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校園美麗——小學生鮮豔的民族服飾,校園裏古老的銅鐘、粗壯的大青樹、搖曳的鳳尾竹……

民族團結——民族不同、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但是同一教室讀書,一起玩耍,和睦相處……

生活歡樂——課上認真讀書,課下盡情玩耍,連小動物也來聆聽和看熱鬧……

2、比較下面的句子,體會有無“就”字的不同,然後讀出相應的語氣。

(1)這是我們的民族小學……

(2)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

3、比較下面的句子,體會它們不同的表達效果,然後讀出相應的語氣語調。

(1)這就是我們的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

(2)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

4、品讀加點的詞語,體會句子的含義

A、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

認真地朗讀這句話,第一、二學習小組的同學討論:從課文的什麼地方表現出這所學校“民族”的特點?

B、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

認真地朗讀這句話,第三、四學習小組的同學討論:從課文的什麼地方表現出這所學校“邊疆”的特點?

C、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

認真地朗讀這句話,然後同桌討論,這裏的“我們”指的是哪些人?請選擇並說說選擇的理由。

a、“我們”是指這所民族小學的學生和老師。

b、“我們”是指這所民族小學所在的地區的人。

c、這裏的“我們”同時又是指包括我們同學在內的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裏的人。

三、感情朗讀,自主選擇,積累背誦

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1

一、聽說訓練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珍珠鳥。

2、首先我們進行聽說訓練,請同學們聽仔細,說清楚: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

3、指名聽說。

4、齊說。

(RGB出示)

5、對於這句話,你有什麼問題嗎?

(針對一些簡單問題,可以當場解決。)

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有價值,學完課文《珍珠鳥》,你會對這句話有一個深刻全面的認識。

二、複習朗讀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1、2兩小節,字裏行間我們可以體會到我對珍珠鳥的喜愛,下面就請同學們把書打開,讓我們帶着喜愛之情來讀一讀課文的1、2兩小節。

三、講讀3~6

過渡: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我給它們安排了一個舒適、溫暖而且安全的住處,三個月過去了,我在珍珠鳥的住處發現他們有了雛兒,雛兒長得什麼樣呢?它又是怎樣和我交往,一步一步接近我的呢?請同學們快速地讀一讀3~6。

(自由快速讀3~6。)

1、講讀3:

⑴ 指名讀3:

那小雛兒究竟長什麼樣呢?答案就在第三小節,誰願意給大家讀一讀?

⑵ 你們喜歡這段話嗎?那你們喜歡它什麼地方?下面就請同學們自己再讀3,在文中找一找,你喜歡哪些句子,讀一讀,你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了什麼?

⑶ 交流。

(邊交流邊知道朗讀。)

⑷ 齊讀。

2、講讀4:

⑴ 引讀4:

正因爲我對小珍珠鳥的喜愛,所以珍珠鳥才一步一步地接近我,課文第四小節就把這個過程寫的非常具體,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起先……漸漸地……後來……)

⑵ RGB出示:

起先……漸漸地……後來……

聽的仔細的同學一定會發現老師剛纔和同學們一起讀書的時候注意到了幾個詞語,聽出來了嗎?對了,這些是表示時間先後的詞,用在這裏就把雛兒和我漸漸接近的過程寫的具體、生動,又有條理了。你能試着用這些連接詞把雛兒和我漸漸接近的過程來說一說嗎?

⑶ 自由練說。

⑷ 指名說。

⑸ 同學們說得連貫流利,起先,這小傢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漸漸地它膽子大了,爲什麼它的膽子會變大了呢:

① 交流。

② 看到這小傢伙在屋子裏亂飛,我們的主人並沒有傷害它,那下面就請同學們發揮一下你們的`想象,這時候的我會有怎樣的表情、神態,又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呢?

(小組交流。)

③ 交流。

⑹ 小傢伙看到我的種種表現,終於完全放心了,你從哪裏可以看出這小傢伙是完全放心了呢:

① 交流。

② 小傢伙是一步一步接近我,先……然後……再…,看來還是小心翼翼的,小傢伙一邊這樣做,一邊它又會想些什麼呢?

③ 引讀4的最後的話。

⑺ 背誦4:

就這樣,慢慢地,雛兒和我越走越近,越來越友好,現在你願意把雛兒和我漸漸交往的過程,也就是4背出來了嗎?

① 自由背。

② 齊背。

3、讀5。

(引讀5。)

4、講讀6:

⑴ 瞧,有一天,又發生的什麼事呢?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6。

⑵ RGB圖:請同學們看大屏幕,細細地觀察這幅圖,聯繫剛纔讀過的文字,這時候,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⑶ 同桌討論。

⑷ 交流。

四、講讀7

過渡:我們的作者也和你們一樣,看着這可愛的小傢伙,一步一步地和我越走越近,我從內心底自覺地發出了一聲呼喚:

1、RGB:

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

2、理解“不由自主”:

信……作者是從內心底自覺發出的一句話,從……也就是我們書上所說的一個詞語,就是(不由自主),還可以用其他詞語嗎?

(情不自禁。)

3、雛兒和我在慢慢的交往中成爲了好朋友,爲什麼它們會成爲好朋友呢?

(交流。)

對,就象我和雛兒一樣彼此相互信任,這就是信賴,而這種相互信賴又使得朋友之間相處得(非常愉快),朋友之間友好愉快地相處,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啊,這也就是我們這句話中提到的(美好的境界)。

五、延伸

1、其實在我們的周圍,在我們的生活中,象我和雛兒一樣相互信任的例子還有很多,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都存在着彼此的信賴,有了這種信賴,我們才擁有美好的生活。你能聯繫生活舉些這樣的例子嗎?

2、交流。

3、小結:

是啊,只有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彼此信賴,我們才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讓世界的每個角落充滿了歡聲笑語。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2

一、 本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

《大熊貓》是第八單元中的一篇閱讀課文。這一單元以“可愛的動物”爲主題,旨在使學生懂得關愛動物,瞭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這一課從大熊貓的具體外形特徵及生活習性入手寫出了大熊貓是一種可愛的動物。對突出本單元主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 瞭解大熊貓的外形特徵及生活習性。

2、 產生喜愛大熊貓的情感,增強保護珍奇動物的意識。

3、 認識本課9個生字。

教學重點是:

認識本課9個生字。在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文基礎上,瞭解大熊貓的生活習性和特點。

教學難點是:

在閱讀中,抓住描寫大熊貓外型及習性特點的詞句,感受大熊貓的可愛。

三、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課標要求,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同時,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四、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後,認識生字800個左右,已經掌握了基本的閱讀方法,閱讀量大大增加。所以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困難。

五、教法與學法

教學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和審美情趣爲主,提倡啓發式、討論式教學,主張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會理解課文,發散思維;在合作學習中,學會解決難題,獲取知識。

六、 教學流程

本節教學分四個環節。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所以我利用謎語進行導入。首先,我說:“同學們,有一種動物,它身穿黑白袍子,足蹬黑色靴子,戴副黑邊鏡子,愛吃嫩綠竹子。你能猜出它是誰嗎?”學生們興致勃勃的來猜謎底。最後猜出是大熊貓。隨機我出示課件(一張大熊貓的圖片),並揭示課題《大熊貓》。

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通過學生喜歡的猜謎語形式導入課題,激發了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文伊始要求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使學生在讀文中瞭解課文內容,圈出本課生字。

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明確學習內容,有助學生深入細緻的學習課文。

(三)再讀課文,朗讀感悟。

1、 讀文識字,掃清障礙。

學習、認識生字,是學習課文的基礎。所以我首先指導學生將不認識或不熟悉的生字一一清除。隨機板書生字,學習生字採取的方式有三種:①同桌之間互讀、互學,初步讀準字音。②請小老師教大家,將自己的識字方法與其他同學交流,如:用拼音識字,利用熟字學習生字,編順口溜識字等。③小組驗讀,互相檢驗錯誤。通過這三個步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認識生字,接下來我採用一些手段對學生進行識字的鞏固:①讀詞練習。課件出示一些卡通式的詞,來吸引學生的眼球,這樣學生都會興趣盎然的.積極參與讀詞。②小組識字比賽。(出示字卡)每組每人讀一個字,輪流讀,看那組說的又對又好。同時,給每組相應記分,最後評出優勝組。通過師生的相應配合,從而完成生字的學習。

2、 細緻讀文,深入理解。

解決了生字的難題,部分學生已經能流利的讀文,再此基礎上進行聽讀評價練習,既有助學生正確流利的讀文,又鍛鍊了學生的評價能力,爲學生理解課文做好鋪墊。隨後,運用“關於大熊貓你有哪些瞭解?”這樣的問題發散學生的思維。學生的答案可能是生活中積累的,也可能是文中剛瞭解到的,由於學生年齡小,他們的答案不會很全面。通過這一問題的解答,使學生對大熊貓的特點有了全面的掌握。並帶着對大熊貓的瞭解,引導學生再讀課文。要求學生找出有關大熊貓外貌及生活習性的語段。

接着,我出示一段熊貓寶寶的錄像,使學生在觀看錄像的過程中,對大熊貓流露出更加喜愛的情感。並引導學生帶着這種情感在讀課文,讀出大熊貓的可愛,讀出自己對大熊貓的喜愛。其中,重點對描寫大熊貓的習性和外貌特徵的詞句進行朗讀體會。如:“身子胖”,“尾巴短”,“毛茸茸”和“爬上爬下”,“呼呼大睡”等。在這裏教師適時的對學生進行情感上的教育,這麼可愛的大熊貓只有我們國家纔有。所以,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咱們要珍惜它、愛護它!

3、 鞏固練習,檢驗效果。

在學生完成了對本課的學習之後,我課件出示填空練習題,

讓學生填一填,說一說。這一習題的設計,使學生學會總結全文,並學會根據一定的模式學寫有關動物的習作,爲下一課做好鋪墊。

(四)總結延伸,課外拓展。

通過兩個作業:

作業1 畫一張大熊貓的畫。

作業2 再讀一篇有關大熊貓的文章。

將本課進行一個拓展,使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示本節課的學習成果。

七、預期目標

這節課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思維拓展等幾方面教學方式的有機結合,使學生不僅瞭解到了大熊貓的生活習性和特點,還明確了要愛護大熊貓的必要性,增強了學生保護珍奇動物的意識。達到了課前預期的目標。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3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以優美的文筆描寫了港島高低錯落、閃爍飄浮的景色和港灣裏燈光流淌、色彩變幻、形態多樣的迷人景色。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香港夜色的特點。

2、感受香港夜色的美麗,體會作者對香港夜色的讚美。

教學重點:

瞭解香港夜色的特點。

教學難點:

感受香港夜色的美麗,體會作者對香港夜色的讚美。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景導入

1.教師放《東方之珠》的歌曲,讓學生從歌詞、畫面中感知香港的美,用優美的旋律調動學生的情感。

2.啓發談話:把你搜集到的有關香港的文字或圖片展示給大家,讓大家交流蒐集到的信息。(香港的過去及現在、地理位置、民俗、景點等)學生髮言後,引出課題:香港夜色。讀題,你想了解哪些問師:同學們,多麼迷人的景色呀!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欣賞的美景:香港夜色(師板書題目)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課件出示)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以聯繫上下文或者藉助工具書解決。

2、師檢查自學情況。

讀準字音:印象輝煌拐彎錯落有致摩天大廈海濱穿梭的確指導:摩、廈、維、罩

理解詞語:難以忘懷流連五光十色摩天大廈林立如筍,熟讀課文,說說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什麼?

三、熟讀課文

1、熟讀課文,把自己喜愛的句子、段落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找出你印象深刻的句子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設疑自探

1、生聽寫詞語。印象輝煌拐彎錯落有致摩天大廈海濱穿梭的確維護籠罩

2、讀了課文,你的腦海中產生了哪些問題?生自主質疑,師梳理出本節課所要探究的重點問題

(1)在這燈火輝煌的夜晚,作者欣賞了香港哪些地方的景色?

(2)香港夜色爲什麼使人流連和難以忘懷?香港夜色有什麼特點?

(3)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提示引路,自讀探究。

(1)請同學們帶着這三個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可以藉助課文右邊的批註,把自己的感受用鉛筆隨時批在課文右邊的空白處,並用“——”畫出相關句子。

(2)生自學、師巡視,瞭解學情。

二、解疑合探

同桌交流與同桌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要互相傾聽、糾正和補充。

班級彙報

1、交流問題

(1)作者欣賞了港島和港灣的迷人夜色。(生評價)

2、合探問題

師:作者爲什麼對香港的夜色如此癡迷呢?自己讀課文,看看作者所介紹的港島夜色怎樣呢?

師:你能說說你看到的港島的夜色怎樣嗎?把文中描寫港島夜色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指名讀)

出示句子:隨着山道地勢的升高,我的眼光透過車窗,看見高高低低、錯落有致的燈光:遠處的像無數的星星閃閃爍爍,而近處的則是五光十色、壯觀輝煌。

A、從這些描寫港島夜色的句子中你可以體會到什麼?(港島夜景的美麗、壯觀。)

B、自由讀句子,注意帶着自己的感受來讀,邊讀邊想象港島高低錯落、閃爍飄浮的燈光所呈現的情景。

C、句子中哪些詞語用得好?好在哪兒?(高高低低、錯落有致、閃閃爍爍、五光十色、壯觀輝煌,寫出了燈光的高低錯落、閃爍飄浮的情景。)

D、出示港島、港灣的圖片,讓學生欣賞,說說圖中展現了文中哪些內容,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圖中的內容。這樣圖文結合,讓學生從優美的文字和形象的圖片中欣賞香港夜色的美。有感情地朗讀重點段落。

2)感受港灣的夜色美

師:港島高低錯落、壯觀輝煌的燈光讓人留戀,港灣裏的景象更是讓人難以忘懷。選自己喜歡的句子讀一讀,感受港灣裏的美麗景象。

生讀句子,出示第四自然段

啊!燈火裏的維多利亞灣,飄灑着金輝銀光。白天一片藍悠悠的海濱,此刻融下了兩岸萬千廣廈映照的燈光。那緩緩行駛的萬噸巨輪和來回穿梭的渡輪,那遊艇上掛着的橫的燈串、直的燈柱,紅紅綠綠,黃黃白白,相映成趣,把夜的港灣裝點得如同白晝。掠過那片燈火的海港,仍是一望無際的.燈火,只見大地上燈光連着光環,光環罩着燈光,近的在眼前,遠的在天邊。燈火與天上的星星連在一起,天宇與大地連在一起,遼闊大地,萬里海天,就像撒滿了珍珠。

A、讀一讀,想想句子中所描寫的情景,從中你體會到什麼?

(體會到港灣裏燈火隨波流淌、色彩變化、形態多樣、海天相連的情景。)

B、畫橫線部分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比喻,體會到海天相連的情景。)

C、指名讀,生評再讀。

(3)師指導朗讀。

(4)欣賞到維多利亞灣夜色的美,勾畫描寫維多利亞灣夜色的句子。朗讀、想象港灣裏燈火隨波流淌,色彩變化,形態也多樣的迷人景色;欣賞遠處的燈火,朗讀、想象海天相接,燈火與星星相連的景色。

(5)小結

師:多麼美麗、壯觀的燈火呀!(師相機板書:美麗、壯觀。)可真是讓人流連和難以忘懷。同學們喜歡嗎?讓我們懷着喜愛、讚美的語氣來讀一讀吧!(師板書:喜愛、讚美)

三、質疑再探

課文學完了,自探提示中的問題,你弄明白了嗎?你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請提出來。預設;

1、“四大夜景”指的是哪四大夜景?

2、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間有什麼關係?

四、運用拓展

1、請你根據這篇課文的內容設計一兩道作業題,測試自己或同學。(自編題建議:希望同學們可以從語言積累、寫法運用、字詞鞏固等方面設計自測題)

2、教師對有價值的題進行梳理歸納,在班級交流、測試。

教師補充題:把香港夜色的美景講給父母聽

板書設計:

港島五光十色壯觀輝煌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4

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在9篇課文的後面安排了“資料袋”,“其目的在於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瞭解與課文有關的信息,拓展學生的視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該如何把握特點,用好、用活資料袋,提高教學效率呢?

一、注重整合,讓資料袋“物盡其用”

本冊教材的設計較爲充分地體現了“整合”的課程理念,資料袋不是“單純的資料”,而是課文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基於這樣的認識,教師研讀教材之後,分析每一個資料袋的作用,將資料袋的使用與課文的學習結合起來,就能引導學生用好資料袋,使其“物盡其用”。

【案例】 《奇怪的大石頭》一文之後的資料袋爲學生提供了李四光經過長期研究,爲祖國摘去“貧油國”帽子的資料。學生通過這個資料,反過來再讀課文,就能夠知道李四光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跟他小時候善觀察、愛提問是分不開的。《我不能失信》之後提供有關宋慶齡簡介,《孔子拜師》之後提供的關於孔子的介紹,都屬於類似的安排。引導學生學習這些資料,可以課前預習,爲學習課文做鋪墊;也可課後延伸,讓孩子感悟偉人的成功與兒時的因果關係,增強自身的學習動力,覺得自己“也可以那樣”。

整合的課程觀,還要求學生將資料袋中的資料進行整理,最終變成“自己的東西”,豐富語言積累,從而“一物多用”。

二、鼓勵創新,讓孩子成爲資料袋的'主人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利用資料袋的時候,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強調“可以這麼用”“也可以那樣用”,還要引導思考“怎樣用最好”。在本冊的九個資料袋中,由於資料內容的差異,使用時方法應該靈活多樣,鼓勵學生創新思維。

【案例】 《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文課後的資料袋,爲孩子們展現了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生活的場景,生動的畫面可以豐富他們融入民族大家庭的幸福體驗孩子如果想知道那些少數民族同胞在做什麼,也可簡要涉及,讓想知道的同學課前查閱其他資料,比如阿昌族同胞吹起動聽的葫蘆蕭,傣族姑娘挑起可愛的竹簍等等。只要孩子們感興趣,也可結合課文進行“我想和(什麼族)的小朋友(做什麼)”的說話訓練,激發學習的興趣,還可以讓孩子說說“我還知道……”。

在引導孩子學習使用資料袋的過程中,與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結合起來,有意鼓勵創新並注意保護他們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把資料袋越用越活,越用越好。

三、培養習慣,讓資料袋不斷充實

培養學生使用資料袋的良好習慣是很重要的,對於用得好的同學一定要適時表揚,樹立榜樣,力爭讓收集資料、合理使用資料袋成爲孩子們的自覺行爲。教材上提供的資料袋其實不多,這爲學生自己動手,收集整理資料,形成自己的資料袋提供了空間。

【案例】 《趙州橋》一文課後並沒有提供資料袋,但是如果學生養成了積累資料的習慣,加上教師的引導,他們完全可以自主地通過課外書、網絡等各種渠道瞭解祖國燦爛悠久的“橋文化”,進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激發民族自豪感。這種學習的過程也是對孩子們自身資料袋的補充。如果孩子們查閱資料、收集整理資料的速度加快了,豐富資料袋的工作完全可以在大多數課文學習之前或之後自覺主動地進行。至於本身就有資料袋的課文,比如《蜜蜂》《玩出了名堂》,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意願,鼓勵通過查閱課外書或網絡等形式,進一步豐富資料袋的內容,只是教師關注的不要停留在知識本身,而是應關注收集整理信息的過程和資料的使用。

建議老師們給每個孩子提供一個資料積累專用本,課外資料、妙詞佳句都可納人。教師對孩子自身資料袋的關注,就會激勵孩子收集整理資料的熱情,長此以往,孩子的語文能力將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四、尊重差異,讓資料袋煥發個性光彩

學生由於個體的差異,對於資料袋的使用一定存在差異,這是很正常的,所以教師應多做“正面引導”,樹立榜樣,而儘量不要“強行要求”,打擊弱勢。如果收集整理資料、運用資料袋變成教師強制要求的行爲,就使得原本很快樂的學習過程變得索然無味,令學生產生牴觸情緒,費力低效。

【案例】 《給予樹》課後關於聖誕節的資料,《“東方之珠”》課後關於香港的資料,孩子們一定都非常感興趣,但這些資料比較少,許多孩子或許已經知道,於是“想知道”,這時教師可以讓這部分孩子查閱資料,然後共同交流。對於那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也可讓他們盡力而爲,告訴他們“可以做得更好”,在與同學資料的“共享”中得到提高。另外,鼓勵學生自身資料袋在內容、形式上以及命名、美化方面應儘可能體現自己的個性。

條件允許的話,那些豐富多彩的、個性化資料袋就可以成爲一個繽紛的展臺,讓孩子們在展示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體驗成功。

拿到新教材,我們需要統攬全局,把握教材的特點,把資料袋這一種新的形式放到整個語文課程資料中來加以認識,這樣才能在資料袋的使用上靈活自如,不致顧此失彼。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通過品詞析句,領悟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體會父親愛鳥、人與自然和和諧相處的情感。

3.初步感受從概括到具體描寫的表達方式。

教學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一、拓展文本,導入課題

1、出示《鳥》。

2、齊讀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26課,《父親、樹林和鳥》,請大家帶着你們的感受,對樹林和小鳥的濃濃愛地讀一讀課題。(把聲音讀輕一點,柔一點,就能讀出對小鳥濃濃的愛,請再來試一試。)

3、詞語也是有溫度的,讀出自己的感受,我們也就能賦予它生命。

二、初讀課文,梳理字詞,整體感知。

1、過渡:讀課文,也要讀出自己的感受。昨天預習課文,讀課文嗎?

(讀正確了嗎,讀流利了嗎?)老師這裏有一個自測,你能達到哪一級?

2、出示朗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3、老師這裏有幾個句子,檢測一下。(誰願意來讀一讀?)

4、出示、交流以下幾個句子

(1)童年時,一個春天的黎明,父親帶着我從滹沱河岸上的一片樹林邊走過。

a:指名讀。(誰敢來試試?)

b:讀準字音“滹沱河”。(滹沱河你讀準了,說明你的預習很認真)

c:簡介滹沱河。滹沱河發在河北省,是一條有着一千多年曆史的古老的河流,滹沱河兩岸有着一大片幽深的樹林,環境十分優美。

(2)我茫然的望着凝神靜氣像樹一般兀立的父親。

a、讀準“茫然”、“凝神靜氣”、“兀立”;(這個句子,可不容易讀好,

我們先來讀讀這三個帶點的詞語。)

b、掌握停頓:我茫然的望着/凝神靜氣/像樹一般兀立的父親。(讀會了難讀的詞語,再來讀句子,就容易多了,誰來試試?你讀得真好,我聽出來了,你在這幾個地方做了停頓。)

C 、小結:遇到難讀的長句子,我們可以先把難讀的詞語找出來讀一讀,根據意思先劃出它的停頓,就能讀好。

(3)父親說:“黎明時的鳥,翅膀潮溼,飛起來沉重。”

我的心理掠過一陣沉重。

a、出示“沉重”。(你的預習很仔細;預習的時候你漏掉了一個重要的信息。)

b、讀文章時遇到不懂的詞語,可以先查字典,再聯繫上下文想想。

三、創設情境,品讀開頭,進入文本

1、過渡:同學們,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讀出感情是語文學習的最重要的任務。現在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用心去體會作者的情感。

注意聽清要求:

(1)一邊讀,一邊想,你覺得課文的哪句話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2)課文讀完一遍就坐好。

2、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3、你從這句話讀到了什麼?從哪個詞語讀到的這種感受?

4、你最喜歡什麼?把這種深厚的感情送進去讀一讀。

5、小結:作者只用了一句話就簡明的寫了父親對鳥深厚的喜愛之情,這就是概括描寫。

四、小組合作,品讀細節,體會情感。

1、過渡:但是,一篇文章裏如果只有概括描寫,沒有具體描寫,那就好比大樹只有樹幹,沒有枝葉,內容不生動,不具體,讓人不愛看。《父親、樹林和鳥》這篇文章描寫了一生最愛鳥的父親,下面讓我們走進父親,去看看文章“從哪些地方能看出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唱歌的鳥”。同們學,要讀懂一個人,就要學會察顏觀色,看看他的動作,聽聽他的語言,看看他的神態。下面我們以小組爲單位,合作探究這個問題。

2、出示探究問題

(1)從哪兒能看出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唱歌的鳥?聽了

(2)爲什麼“我”聽了父親的話,心裏掠過一比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興?

要求:先自己讀一讀,找一找,在你找到的句子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然後在組內談談自己想法。

(2)出示“小組合作分工及角色責任”

組長:組織組員每人至少就一句談談自己的感受。

紀檢員:噪音紀律監察控制(採用蜂音討論)。

記錄員:清楚地記錄組員討論的有用的信息。

分享員:代表小組向全班彙報討論結果.

3、小組合作。

4、全班交流

交流要求:認真傾聽,別的組說過的不重複。

第一組:父親的動作(解讀“發覺鳥”“聞鳥味”)

突然,父親站住了,朝幽深的霧濛濛的樹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

1、找出動詞。

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了父親對鳥的愛。抓住動詞“上上下下”

“望了又望”“聞了又聞”。

2、品讀句子,體會“仔細”。

從父親的這些動作中你體會到了什麼?(看得很仔細)請你把這種感受送進句子裏讀一讀;生活中,你會對什麼“上上下下看了又看,上上下下聞了又聞呢”。(請兩三個學生說一說,再把這非常喜歡的`感情送到句中去讀一讀);父親只看了一次,聞了一次嗎?(體會“又”,看了很多次)父親看得可真仔細,全班讀一讀,讀出父親濃濃的愛。

3、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

父親望見了什麼?(樹葉在動)看見樹葉在動,父親知道了什麼(林子裏有鳥,小作者能看到嗎?)父親聞到了什麼?(鳥的味道,你聞到過鳥味嗎?你知道鳥味是什麼樣的嗎?)看見樹葉動,只有父親知道有鳥,走進樹林,只有父親才能聞到鳥味。這說明父親經常來樹林,對鳥非常熟悉。

4、創設情境,體會“深深地愛”

從父親的“仔細”和“熟悉”中你感受到了什麼?(父親非常愛鳥)是啊,父親一定是深深地愛着樹林和鳥,纔會對它們如此熟悉,一定是經常來到樹林看望小鳥,纔會對它們如此瞭解。在父親眼裏,看看幽深的樹林,聽聽鳥兒們的歌唱,那真是一種享受、一種幸福。讓我們把這種幸福和享受送到句子中去讀一讀。師引讀“所以,父親站住了,生接讀:朝幽深地霧濛濛的樹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讀輕一點,慢一點,讀出父親濃濃的愛)

5、小結:剛纔我們父親的動作中感受到了父親的愛鳥。讓我們把掌聲送給()號學習小組,他們引領我們探究了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

第二組:父親的神態(創設情境,進行說話練習)

我茫然地望着凝神靜氣像樹一般兀立的父親

1、從這句話中,你讀到了什麼?(我什麼都不知道,父親卻看得如此專注,對鳥們熟悉,喜愛。)

2、“茫然”、“凝神靜氣”是什麼意思?

3、父親靜靜地望着樹林,他在想什麼呢?

三、第三組:父親的語言(品讀句子,感情父親的愛鳥之情)

(一)解讀“聽鳥歌””

1、出示“這是樹林和鳥最快活的時候。”父親說。

我知道這也是父親最快活的時刻。

2、從父子的對話中,你讀到了什麼?

3、你最快活的時候是什麼?

4、體會父親對鳥兒的熱愛之情,讀句子。

5、你快樂,所以我快樂,這就是愛,是真摯的愛。

(二)解讀“爲鳥憂”

1、出示:過了一會兒,父親對我說:“鳥最快活的時刻,是飛離樹枝飛向的那一瞬間,但這時也最容易被容易被獵人打中。”

2、從父親的語言中你讀出了什麼?(對鳥的生活習性非常熟悉,鳥

兒容易受傷,父親對此深深的擔憂。)

3、把你的感受送到文章裏去讀一讀。

4、角色體驗,體會父親的愛鳥。

A:鳥兒快樂,父親就快樂,鳥兒有危險,父親就擔憂,同學們,在生活中,誰會因爲你的快樂而快樂,誰會爲了你的安危而擔憂。(親人、父母)

B:父親的對鳥兒們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呀(是朋友,是親人)父親是多麼的愛鳥呀!讓我們再深情地讀一讀文章的第一自然段。

四、小結:父親對鳥的愛流露在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之中,這就是具體描寫。父親之所以對樹林和鳥如此熟悉,是因爲他一生最愛樹林和唱歌的鳥。

五、交流第二個問題:

爲什麼“我”聽了父親的話,心裏掠過一比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興?

1、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2、你從這句話中讀到了什麼?

3、我爲什麼“沉重”?如果父親是獵人會怎麼樣。

(1)體會我爲鳥憂

(2)小結:我受父親的影響,有了愛鳥,護鳥之情。

六、總結提升

1、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課題。

2、課題中的頓號可以換成哪個字?(愛)

3、愛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對於樹林和鳥,我們應該怎麼去愛呢?

4、我們人類和大自然要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