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設計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設計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設計1

上完《四季》一課,心裏不知道是喜多一點還是憂多一點。課後來反思一下自己的收穫,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設計了讀四季詩,找四季景,編四季詩,畫四季景等四個環節,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 課始提問,激發讀書興趣

托爾斯泰曾經指出:“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然而,興趣不是學生自發產生的,它有賴於教師採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去激發。

在片斷一的教學中,我先提問:“一年有幾個季節?”學生的回答引出了課題—四季。“春夏秋冬”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接着板書出春夏秋冬四個字,並提出帶領學生去找四季,學生都踊躍地要參與到活動中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於是我檢查了本詩的生字,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指名讀,齊讀,再去掉拼音認讀,開火車讀,效果很好。

二、在片斷二“讀四季詩”中,主要是以讀爲主;我設計了自由讀、指明讀、體會讀、師生接龍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如讓學生示範“鞠着躬”和“大肚子一挺”的樣子,從而讓其體會到穀穗成熟了和小雪人的頑皮。在重點教學“彎彎”的時候,先讓學生結合生活中彎彎的物品說一說並體會彎彎的感覺,其次再讀課文的秋天片段。又如讓學生先體會穀穗的心情,再結合心情來讀一讀。由於讀的方法多樣,所以孩子們積極性很高,課堂十分活躍,達到了熟讀成誦的效果。

三、在片斷三“找四季景,編四季詩”中,出示了“春夏秋冬”四季圖片、指導學生看圖,自己找四季來進行學生語言訓練,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緊接着讓學生嘗試編四季詩,擴展訓練:

這樣有梯度的練習,能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引導學生將課文的語言內化爲自己的語言,運用獲取的知識向課外延伸,也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

四、在片斷四“繪四季景,”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熱情,用畫畫來表達對四季、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永遠是一門充滿缺憾的藝術。課後我也進行了思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1、課堂內容較多,有的內容設計難度較大。中途學生沒有休息的時間。

2、調控能力不足,應變能力還需大大地提高和改進。課堂調控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一名老師,若是缺乏了課堂調控能力,就好比一個軍隊失去了將領,會變得一盤散沙。由於內容較多,前半節課中,我採用了拍手開火車,師生接龍、誇誇自己等形式來調控課堂紀律,但後半節課我爲了完成任務,對於一些學生的差錯也未能加以很好的引導等等。學生畫四季就沒有時間了。

3、對學生的評價還是缺乏感染力。在多讀感悟這一環節中,評價語顯得尤爲重要。缺乏了有針對性的評價。如在教學冬天的`片段時,未能通過評價語來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從而顯得比較單調。

4、缺少對個人表揚。在低年級階段,表揚是極爲重要的。到位的、及時的表揚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在整節課中,缺少及時的個人表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

總之,學無止境,教無止境。在從一年級開始,兒童的語言,兒童的心理,我還需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接受磨練。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教材61~63頁,主要教學內容爲:知道一年有四季,感知四季的特徵。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七,兒,九,無”四個字,認識2種筆畫和4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徵。

〖過程與方法〗

在課前運用課件,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形象,加深對四季變更的體驗。在朗讀,背誦這一環節,讓學生動起來,運用肢體語言和口頭表達相結合,讓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完成該項任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知道四季特徵的基礎上,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認字和練習朗讀。

【教學難點】

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徵。

【教學過程】

一、課前激趣談話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了許多四季的小禮物,想要嗎?不過,老師要送給這節課表現最好的小朋友,你有信心嗎?

二、複習生字

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一年四季有春、夏、秋、冬(學生答)四個季節。還認識了11個生字朋友,你還記得他們嗎?他們呀,可是排着隊急着要和你們見面呢!

1、師出示生字卡片:(圓、秋、雪、肚、對、說、葉、就、是、夏、冬)指名讀並組詞,全班跟讀。

2、師出示生字卡片:圓、秋、雪、肚

生:說出每個字的偏旁。

3、再次出示11個生字卡片

一小組學生開火車讀,全班跟讀。

三、創設情境,範讀課文

1、師:同學們真不錯,都和生字成好朋友了,老師真爲你們高興。今天這節課,老師將邀請大家和我一起走進四季,去欣賞四季美麗的景色!(播放四季的景色圖片)

2、師:我要採訪小朋友,你最喜歡哪個季節?

3、範讀課文:

師: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它們在小朋友的眼睛裏頭都是最美的。今天,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向我們走來了,它們都推選了自己季節中的代表要向全班同學介紹呢!看,它們來了!(播放課文的動畫錄音)

四、整體感知全文

1、師:原來這些小夥伴都是從課文裏走出來的,讓我們趕快打開書去讀讀課文吧!小朋友可以一個人讀,也可以和同桌一起讀,注意把課文讀通讀順。

2、生:自由讀課文。

3、檢查朗讀情況:請四個同學接力讀課文。

五、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第一節:春天:

⑴ 師引:你們猜猜老師最喜歡哪個季節?還有誰也喜歡春天?

⑵ 自由讀:

請大家趕快讀讀課文第一節,讀完後仔細地看一看圖。

⑶ 指導朗讀第一行“草芽尖尖”:

師:讀了第一節,再看看圖,你知道了什麼?

師:剛發芽的小草,人們叫它“草芽”。草芽的葉子尖尖的,它多麼柔弱啊!你想怎麼讀?

指名讀,說說爲什麼這樣讀?全班齊讀第一行。

⑷ 指導朗讀第三行“我是春天”:

師:小草芽說什麼了?

指名讀第三行,師評價:能把春天讀得再美點兒嗎?

指名再讀。(生美美地讀)全班齊讀第三行。

⑸ 拓展說話:

如果你是小鳥,會對草芽說什麼呢?

師扮演草芽,一生扮小鳥(戴頭飾),展開對話。

⑹ 師引讀一二行,生齊讀三行。

⑺ 全班齊讀第一節。

2、第二節:夏天:

⑴ 師引:春天悄悄地走了,夏天來了。板書→

⑵ 自由讀:小朋友趕快走進夏天,自己讀一讀第二節。

⑶ 觀察圖,指名讀。

⑷ 拓展說話:

師:荷葉和小青蛙真的在說悄悄話呢,他們在說什麼呢?

請小朋友來猜一猜。

同桌互說:同桌的小朋友一個當荷葉,一個當青蛙,你們也來說說悄悄話吧。

指名說:戴頭飾表演說話。

⑸ 喜歡夏天的小朋友齊讀。

⑹ 男女生分角色讀。

3、第三節: 秋天:

⑴ 師引:炎熱的夏天走了,金色的秋天來了。板書→

⑵ 自由讀:小朋友趕快到秋天去看一看,自己一邊看圖一邊讀。

⑶ 指名讀:說說你知道了什麼?看圖理解“穀穗彎彎”。

師:你能不能學學穀穗的樣子做做動作。──生做彎腰的動作。

師:你們剛纔彎腰的動作就叫“鞠躬”(相機理解詞語)。

⑷ 師引讀一二行,生做動作讀三行。

⑸ 全班齊讀第三節:

師: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田裏、地裏的莊稼熟了,果園裏的水果也熟了,五顏六色的菊花開了,秋天給人們帶來了快樂。我們也帶着快樂的心情讀讀這一節。

4、第四節:冬天:

⑴ 師引:送走了秋天,寒冷的冬天到了。板書:→

(出示圖)天空下了一場大雪,咦,雪地上有什麼呢?

⑵ 觀察圖:雪人是什麼樣的?你覺得他怎麼樣?

⑶ 自由讀,喜愛雪人的小朋友自己讀讀第四節,注意讀出對它的喜愛。

⑷ 指導讀:

指名讀,師行:小朋友都喜歡雪人,它是多麼得意啊!再看看圖,雪人的手是怎麼做的?加上動作頑皮地讀一讀。

生自由讀:我是冬天(加動作)

再指名讀:加上表情、動作,頑皮地讀。

⑸ 師引讀一二行,生加動作讀三行。

⑹ 師:寒冷的冬天過去了,又會是什麼季節呢?

師:第二年的春天,完成板書:

六、全文師生合作讀

(師讀敘述語,生讀人物語言)

七、師小結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她們各有各的美,只要小朋友用眼睛去看,用耳去聽,用心去感受,你就會發現美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完成板書)

八、背誦課文

1、看着畫面齊背。

2、加上動作齊背。

九、寫字:九、無

1、觀察:九、無怎樣寫纔好看。

2、師範寫,生書空。

3、生描紅,書寫。

十、總結拓展

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愉快地渡過了四十分鐘,希望小朋友在四季的每一天裏都快樂地生活和學習,課後,把你喜歡的季節畫一畫,在同學之間相互欣賞、交流。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設計3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2-3分鐘)

師:請問同學們現在是什麼季節?

不錯,現在是秋天。在本單元的第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秋天》這篇課文,現在老師請同學們來回憶一下秋天的特點。

(天氣涼了、樹葉黃了、果子甜了、大雁南飛、莊稼熟了)

師:除了我們學過的秋天,一年中還有春天、夏天、冬天(PPT展示圖片)

春、夏、秋、冬就是我們一年的四季,一年是按照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四個季節不斷更替變化,我們要學會掌握四季的規律並且能帶着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四季的美。

二、學習新課

(一)整體感知

1、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舉起手來跟着老師一起寫本課的課題。

板書:4四季

齊讀讀課題兩遍

2、師:現在老師給大家朗誦一下課文,請大家圈出生字

(三)學習生字

jiān shuō chūn qīng wā xià wān de jiù dōng

尖說春青蛙夏彎地就冬

1、PPT逐個展示生字

2、師:我們請坐得最好的小老師來帶我們讀一下(一個學生帶一行)

3、老師帶讀一遍

4、生齊讀一遍

5、開火車查看掌握程度(抽查一兩列)

師:火車、火車哪裏開

生:火車、火車,這裏開

6、師:我們已經學過很多識字方法了,有加一加、減一減、猜字謎和組詞法。現在給一分鐘你和同桌討論一下,你用什麼方法來記住這些生字寶寶

師:時間到生:我知道

師:現在請同學們來分享一下你們剛纔討論的結果,看誰的方法更棒。

加一加:尖(小加大)

猜字謎:(1)自有一日出頭天——春

組詞法:說:說話的說春:春天的春

7、學習難點生字

說蛙夏地

板書

說:言字旁

蛙:蟲字旁

夏:折文

地:土字旁

de(慢慢地)(輕輕地)

dì(土地)(地面)

(二)進入課文

1、播放課文音頻,請同學們認真聽並且感受四季的特點

PPT同時展示課文

2、全班齊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感情

朗讀指導:“尖尖”要讀得輕細,表現出草尖的柔嫩

讀“圓圓”時聲音微微上揚,體現荷葉的美麗

3、分組朗讀,每組讀一個季節,看哪一組讀得最好

4、師:請問同學們這篇課文寫了什麼東西

板書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5、學習第一節

(1)請生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春天的活力

(2)請生根據課文補充完整

板書

春天()的()

(3)學習擬人手法

師:這裏的`“他”指的是什麼?草芽可以說話嗎?

這裏把不是人的東西當做人來寫就稱爲擬人句

板書

擬人句

第二課時

一、整體鞏固

(一)複習擬人句

1、齊讀全文

2、師: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擬人句,擬人手法是指把事物人格化,把本來不具備人的一些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的修辭手法。

舉例:(1)頑皮的雨滴最愛在雨傘上盡情地跳舞

(2)風兒清唱著歌

(3)小樹擺動着枝葉,向我們點頭笑

(4)向日葵不斷地面向太陽公公做運動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自己來說一下擬人句

提示:唱歌跳舞

(二)把握全文

1、根據課文填空

師:我們課本里還有很多擬人句,請同學們找出其他季節的擬人句

草芽對小鳥說荷葉青蛙說穀穗鞠着躬說雪人頑皮地說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師:請同學們再認真讀一讀,把括號補充完整。

PPT展示

春天(尖尖)的(草芽)

夏天()的()

秋天()的()

冬天()的()

師(總):春天氣候變暖,萬物甦醒,小草開始發芽了。荷葉喜水喜暖,只有在夏天才會生長起來。秋天莊稼都成熟了,穀穗也被成熟的果實壓彎了腰。冬天天氣變冷,冰天雪地,小朋友們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啦。

3、模仿造句

師:四季除了課文提到的景物還有很多其他景物,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現在我們請細心的、善於觀察生活的小朋友來像課文那樣補充句子說一說。

PPT展示

()(),他對():“我是()天”

(桃花)(紅紅),他對(蜜蜂)說:“我是(春天)”

(梅花)(點點),他對(雪花)說:“我是(冬天)”

(細雨)(綿綿),他對(柳葉)說:“我是(春天)”

(烈日)(炎炎),他對(蛐蛐)說:“我是(夏天)”

(白雪)(皚皚),他對(臘梅)說:“我是(冬天)”

二、學習生字

1、PPT展示田字格生字

2、師黑板展示寫法

3、生在課本描紅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設計4

《四季》這篇課文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中課文的第2課,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兒歌。本文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徵。兒歌採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琅琅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於學生觀察和想象。

在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用各種形式進行朗讀。在學習第二小節兒歌時,我引導學生觀察插圖中圓圓的荷葉,這時有位同學舉手站起來,說:“老師,能不能說還有別的東西在對青蛙說話?”我意識到這個孩子肯定發現了問題,於是就對這個孩子說:“可以啊,你認爲還有誰對青蛙說話?”這個孩子說:“圖上還有荷花的花苞,也可以說荷花對青蛙說話。”我當場表揚了這位同學,肯定他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問題。其他的孩子都看着他,教室裏靜悄悄的,所有孩子好像都若有所思。但是至於荷花怎麼樣,這個學生一時不知道該用什麼詞語來表達,全班都陷入沉默中。我在此時給學生提示:“你們仔細觀察一下荷花是什麼顏色的?可以怎麼說?”教室裏的孩子們頓時活躍起來,很多孩子都把手舉得高高的,馬上根據顏色說出:荷花紅紅,他對青蛙說:“我是夏天。”看着一個個因爲動腦思考、急於表達而舉得高高的小手,看着一雙雙閃着智慧火花的明亮的眼睛,我由衷地感到高興。

我抓住這一契機,繼續引導:“夏天裏還有那些景物?還有誰會對青蛙說?”孩子們的`思維一下被打開了。此時,讓學生聯繫自己平時見到的夏天的景物,學生馬上想到:蝌蚪黑黑,他對青蛙說:“我是夏天”;睡蓮粉粉,他對小鳥說:“我是夏天”;蜻蜓飛飛,他對青蛙說:“我是夏天。”… …我繼續引導:“誰能把書中的‘青蛙’也換掉?”然後讓孩子們四人小組進行交流,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答,互相啓發思維,充分展現自我。

美麗的大自然是豐富多彩、五顏六色的。讓學生透過書本,緊密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獨立思考,開拓思維,充分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和見解,這是一個多麼不簡單的過程啊!

語文課程充滿了豐富的人文內涵,它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在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價值取向的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不同的學生對同一語言文字的理解會有所不同,沒有正確與否的絕對標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語文學科應該是開放的,問題答案完全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承認多種答案的正確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運用自已的知識、生活經驗去主動體驗語言文字的內涵,正是學生自主學習、培養能力的過程。

多些疑問又何妨,不是每個問題都需要有答案;多些答案又何妨,世界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獨特的視野、美麗的幻想、探索的慾望是人類生命中最美麗的花朵,也是語文學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最高境界。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四季》教學設計5

【教學設想】

《四季》是一首童趣濃厚的詩歌。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徵。詩歌採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能喚起學生的想像,很受兒童的喜愛。在教學這這篇課文時,我們應把握兒童詩的特點,並以讀貫穿始終,注重學生的感知、聯想、體驗等心理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此發展言語,啓迪智慧,讓他們感受到四季的美麗與可愛。

一、體驗閱讀、讀中見情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個性 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和新聞記者實踐。教學《四季》一課,我讓學生充分自由地朗讀,把自己當成草芽、穀穗、雪人來體驗,體會出這些人性化了的事物的興奮與自豪。

二、想像入境、情感薰陶

兒童詩的語言親切、生動,意象簡單使得詩歌在很多地方都留有空白。《四季》也是如此。在讀通讀懂後,我在詩歌的空白處設計了這樣一些提問“尖尖的草芽對小鳥說‘我是春天’。小鳥會怎麼回答呢?”“假如你是荷葉,你還會對青蛙說些什麼?假如你是坐在荷時上的青蛙,你又會對荷葉說些什麼?”……目的是讓學生髮揮自由的聯想去填補這些空白,欣欣然走進詩的意境。這種想像說放能使學生入情入境地,多而達到與作者和教材產生情感的共鳴。

三、句式遷移、創編詩歌

兒童詩的句式往往可以舉一反三,遷移運用。《四季》這篇課文中句式一:(什麼)(怎麼樣),他對(誰)說:“我是(什麼)天。”在文是出現三次。句式二:(誰)(怎麼樣),他(怎麼樣)地說:“我是(什麼)天。”學完整首詩拮我讓學生用這兩種句式創編兒童詩,由扶到放,由個體啼頭編創到小組合作創編。這種創編,是學生髮揮想像的創造性思維,是發自內心的抒發,能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小組合作,自主識字

《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們注重在小學一年級起,就着手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故在教學的多個環節,設計必要的小組合作學習。如,在學生讀通讀順詩歌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小組內學習生字。引導學生髮現識字的規律。

【教學過程】

一、從圖入手,激發興趣

1、出示課件──四季的景色,學生欣賞。

2、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一個季節,說說這個季節的景色特點。學生說哪個季節,就出示表示哪個季節的字卡(春、夏、秋、冬)掛在黑板上,讓學生認識這四個生字。

3、師:每項個季節都有各自的景色特點,都很美。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美麗的四季,去欣賞四季的景色吧!出示課題──四季。學生齊讀。

教學剛開始,出示四季景色課件,一方面激發學習興興趣,另一方面以畫面爲憑藉認識,相應的四個生字。

二、自由選讀,體會詩境

1、學生藉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注意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準音。

2、在學習小組內讀給同學聽,互相糾正讀錯的字音。

3、指名朗讀,要求定位在讀對,讀通上。

4、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練習朗讀,並體會。

5、隨着學生交流,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⑴ 草芽尖尖,他對小鳥說:“我是春天。”

看圖說出春天的景色,說說草芽的樣子。學生交流後,指名讀,及時評價。說一說小鳥聽了草芽的.活會對小草說什麼。

⑵ 荷葉圓圓,他對青蛙說:“我是夏天。”

說說池塘裏夏天的美麗,說說“假如你是荷葉,你會對青蛙說什麼?假如你是坐在荷葉上的青蛙,你會對荷葉說什麼?,又會對荷花說什麼?”指名朗讀,引導學生參與評價。

⑶ 穀穗彎彎,他鞠着躬說:“我是秋天。”

引導學生想象:穀穗彎彎的,黃澄澄的成熟了,他會想些什麼?指名讀,評價。

⑷ 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頑皮地說:“我就是冬天。”

先說一說爲什麼喜歡冬天,說說冬天能玩什麼。再用朗讀競賽的方式來組織讀好這一小節,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加動作。

⑸ 小結:

你看,其實四季都很美,只要你用心地去讀讀,去感受,你就會發現四季的美麗與可愛。

贊可夫認爲,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讓學生在讀通全文的基礎上自由選讀便是“觸及精神需要”的最好方式。學生這時的讀必定是從內心體驗出發,結合生活經驗,展開豐富想象,從而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教師的點撥,旨在再現情境,讓學生受到感染,促使學生對語言有細膩的感悟。

三、感情朗讀,背誦全文

1、教師談話: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四季》這首詩歌。剛纔你們一節節讀得挺好,老師也想跟你們比一比。

2、老師範讀課文。

3、學生練讀,小組裏學生互讀互評。

4、指名朗讀,伺機進行評價。

5、自由練背誦──小組合作背──全班齊背。

四、拓展訓練,創編詩歌(以文中出現的句式創編)

1、扶着引導學生創編:

⑴ 出示圖片(有桃花、蜜蜂),並提供句式:

⑵ 出示圖片(有柳枝、行人等),提供句式:

(指名說,指名學生說,引導學生從顏色、形狀、動態等方面去說。)

⑶ 不出示圖片,只提供句式:

2、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創編:

⑴ 各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仿照書上的句式創編,教師巡視指導。

⑵ 各小組上臺彙報(可以派代表,也可以四人一齊上臺),教師伺機評價指導。

⑶ 教師小結創編情況。

五、自主探究,識字寫字

1、在學習小組內自學生字,你認識了哪幾個生字,說說是怎樣認識的?不認識的向同學或老師請教。

2、自學筆順在書上描紅。

3、交流書寫體會。

4、教師在黑板上書寫,學生認真看。

5、學生在田字格本上書寫,注意正確的書寫姿勢。

六、拓展練習,課外延伸

1、口頭創《四季》,請家長記錄,並向校刊投稿。

2、用畫畫出你喜歡的四季美景,在班級的展示臺展示。

(以上兩項任選一項完成)

這一練習設計注意到了課內外結合,以及和其他課程的融合。讓學生在饒有興趣中完成並培養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