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計劃 > 【精品】語文教學計劃彙編6篇

【精品】語文教學計劃彙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5W 次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現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計劃,就是在準備做計劃吧。計劃怎麼寫纔不會流於形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學計劃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語文教學計劃彙編6篇

語文教學計劃 篇1

一、單元教材分析:

我們每天都要用語言進行交流。精練得當的語言,能準確表達思想、情感;機智巧妙的語言,有時會幫助人們擺脫困境;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活躍生活;生動優美的語言,能愉悅身心……反之則不然。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就是這樣奇妙。凡是精練、幽默、生動的語言都是被藝術化了的語言,都充滿了藝術的魅力。本組教材就是以語言藝術爲專題來組合課文的。《楊氏之子》一文,寫了九歲孩童與客人笑談的經過,孩子那機智巧妙的對答,令人拍案叫絕;《晏子使楚》寫了晏子針對楚王的侮辱,機智應答,維護了祖國的尊嚴,有力地回擊了楚王;劇本《半截蠟燭》寫了母親和兩個孩子爲了保護半截蠟燭裏的祕密與德國軍官的機智周旋,在不動聲色的話語中充滿了膽略和智慧;相聲《打電話》則通過誇張的語言,說明了打電話時,說話要簡練,這樣不僅節約時間,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

二、教學目標:

編排這組教材的目的:

一是讓學生通過讀書感受精妙語言的魅力,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

二是通過對不同體裁文章的閱讀,瞭解不同體裁文章表達方式;

三是引導學生積累優美的語言。

教學本組教材,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人物語言的精妙,在語文學習中積累語言。配合本組專題,“口語交際·習作”安排了以“勸說”爲主題的模擬

表演和寫發言稿的內容,“回顧·拓展”也是緊緊圍繞有關語言藝術和形式的問題,安排了“交流平臺”“日積月累”“展示臺”等項教學內容,並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搜集積累精妙語言。

本組教材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活動內容是發現、蒐集、積累、運用有特色的語言,體會有藝術魅力的語言。本次綜合性學習是本組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把這次綜合性學習和本組其他各項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學時,教師要整體觀照本組教材編排的特點,整體安排教學活動,做到教學內容自然融合,教學活動能夠協調進行。

三、課時安排:

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1—13課時。

其中,精讀課文4—5課時,

略讀課文2—3課時,

口語交際1課時,

習作2—3課時,

交流平臺、日積月累l課時,展示臺1課時。

語文教學計劃 篇2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2篇看圖學文,13篇講讀課文,1篇應用文,5篇閱讀課文。全冊課文分五組編排,每組課文後安排一篇閱讀課文,編有一個基礎訓練。

教材注意提高和發展耳聾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聽話(看話)、說話、閱讀和作文的能力。教材注重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注意選用現代題材、文質兼優的課文,寓思想教育於語言文字教育之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熱愛勞動的教育和良好的道德行爲的養成教育。

本冊教材進一步加強讀懂意義段的訓練。在讀懂意義段的基礎上,懂得段與段之間的聯繫。能根據段意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並加強語言文字的實踐聯繫,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

教材還注意加強適用性。在聽(看)、說、讀、寫的訓練過程中,注意儘可能的與日常生活的需要相結合,切實提高耳聾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認識事物的能力。表達思想和與人交往的能力。

課文篇幅短小,結構簡單,文字通俗,適合耳聾學生的實際,減輕他們的負擔,利於教學,利於提高讀寫的實際能力。

教學要求:

1、 在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中,使學生受到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領袖的愛國主義的教育,受到尊重長輩、愛護公物、熱愛勞動、關心他人等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的教育,激發學生認真學習、熱愛科學、熱愛生活的教育。

2、 繼續複習漢語拼音,能看指語(讀拼音)寫一段話,能借助拼音閱讀課文。

3、 學會生字103個,能使用字典、詞典掃除閱讀中的生字新詞的障礙,注意積累詞語。

4、 繼續培養讀懂句子之間的聯繫和結合上下文理解句意的能力,提高讀長句正確停頓的能力。繼續練習擴句和修改句子的能力,學習比喻句,從感性上認識表示因果關係和遞進關係的複句。初步認識並能劃分句子的主語和謂語部分。

5、 繼續加強讀懂意義段的能力訓練,重點學習意義段之間的聯繫。提高回答“思考.練習”中提出的問題。

6、 進一步提高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能背誦和默寫指定的課文。繼續積累課文,能按要求預習課文。

7、 能仔細地、有順序地觀察事物或圖片,說寫一兩段比較完整的話,內容具體,意思連貫,語句基本通順。能用口語或書面語進行對話和交談。能寫內容具體的片段,意思連貫,語句通順。

教學重難點:

在注意詞、句訓練的基礎上,着重加強意義段的教學與訓練。能給簡單的課文分段,學習編寫段落大意,是本年級的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還有敘述訓練,本學期的敘述訓練的重點是說寫一兩段話,作文訓練着重進行仿作訓練。

難點是編寫段落大意及回答課後“思考.練習“中提出的問題。

語文教學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全冊教材分爲四部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漢語拼音、識字和課文。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共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說明正確的讀寫姿勢與保護視力的關係。第二部分介紹愛惜學習用品的有關知識與要求。

“漢語拼音”共15課,分5個單元。第一單元(1—2課),教學6個單韻母。第二、三單元(3—9課),教學23個聲母及相關的整體認讀音節;拼讀單韻母音節(包含一些有介音的音節)。第四單元(10—12),教學8個複韻母、1個特殊韻母及相關的整體認讀音節;拼讀複韻母音節(包含一些有介音的音節)第五單元(13—15課),教學9個鼻韻母及相關的整體認讀音節;拼讀鼻韻母音節(包含一些有介音的音節)。

全冊共安排課文20篇,包括識字課文和閱讀課文兩種形式。“識字”課文共6篇,主要形式是“詞串”,圍繞一箇中心內容,將一組詞語組成韻語,並配以相應的圖畫。學生圖文對照,反覆誦讀,不僅識了字,理解了詞語,而且認識了事物,受到了美的薰陶。閱讀課文共14篇,其中有6篇是以兒歌爲主體的詩歌,其餘的都是童話或兒童故事。20篇課文中隨課文教學生識字305個,寫字168個,學會27種漢字筆畫名稱。課文題材廣泛,內容生動活潑,語言規範,插圖新穎,富有兒童情趣,有利於進行紮實的語文基本功訓練。每篇課文均爲漢字注了音,這樣既課複習漢語拼音,幫助學生識字,也有利於進行朗讀背誦訓練,培養閱讀能力。課後作業突出了識、寫、讀、背的語文實踐活動。每課一般安排兩項作業,一項是朗讀、背誦或複述,一項是有關漢字基本筆畫的學習和按筆順描紅。重點非常突出,操作程序十分具體。

本冊每組課文之後安排一個單元練習,共6個。練習以綜合性爲主,主要由字詞句練習、學寫鉛筆字、綜合性學習、讀讀背背、口語交際等板塊組成。字詞句練習方面,將漢語拼音、識字寫字及詞語句式等內容,通過綜合設練,既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又能促使其語文能力的發展,還能讓學生學得生動有趣,激發他們熱愛祖國語文的情感。

全冊教材種“漢語拼音”的要求是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的音節,準確拼讀和正確書寫音節。“課文”的重點是識字、寫字、朗讀和背誦。

第一冊課本具有以下特點:⑴博採衆長,富有新意。⑵簡化頭緒,減輕負擔。⑶突出重點,便教利學。

二、班級概況:

本班共有38名學生,17名女生,21名男生,每個孩子都活潑可愛。一年級的小學生活潑好動,特別是男孩子,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習慣還處於自由散漫型狀態。許多學生在幼兒園就已經初步接觸過漢語拼音,但不繫統、不規範、發音不夠準確。受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學生的知識經驗、認知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存在着較大的差異。個別學生在幼兒時期就已經認識了許多漢字,具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大部分學生能認少量漢字。

部分學生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簡單的問題,個別學生有表達的'自信心,能積極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而部分學生則缺乏自信,較爲膽怯,學習的主動意識不夠,對意願的表達較爲模糊。

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很高,把孩子視爲掌上明珠,寵愛有加。但部分家長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督促孩子的學習,只是將孩子託付給託管。學生的基礎相差較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儘量從他們的實際出發,結合新課程的要求,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語文素質的提高。

三、教學要求:

1、學習習慣:

⑴掌握正確的讀書姿勢、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⑵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

2、漢語拼音:

(1)認對、讀準聲母、韻母。

(2)能準確地拼讀音節。

(3)能說出聲調符號的名稱,讀準四聲,學讀輕聲。

(4)認識四線格,能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3、識字寫字:

⑴培養寫字興趣和良好寫字習慣,準確認讀305個生字。

⑵說出基本筆畫的名稱。

⑶能按筆順在四字格里書寫、默寫168個生字,做到書寫正確、規範,姿勢端正、卷面整潔。學會按照田字格里的範字寫字。

4、口語交際:

⑴能看圖用一句完整的話或幾名連貫的話回答問題。

⑵能按照圖意用幾句連貫的話講一件簡單的事件。

(3)能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聲音清楚,態度大方。

5、閱讀:

⑴能聯繫課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和句子

的意思。

⑵認識句號、問號、感嘆號,能讀出陳述、疑問、感嘆等不同的語氣,能正確讀出長句子中的停連、輕重。

⑶朗讀、背誦、指定的課文,分出角色朗讀對話。

⑷正確地複述課文、語句連貫。

⑸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四、教學重點: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點是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和愛惜學習用品,目的是要求學生重視用眼衛生,愛惜學習用品,養成良好習慣,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漢語拼音的重點: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準確拼讀和正確書寫音節。

課文的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背誦。

五、教學措施:

1、端正教學思想,改進教學方法,正確把握新教材的特點,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緊扣教學目的進行教學,切忌穿鞋走路。

2、在培養習慣、方法,要把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作爲重點,嚴格訓練,做到統一要求,規範練習,語文課上嚴格練,其它課上堅持練,家長協助配合練,檢查評比促進練,持之以恆長期練。

3、教學漢語拼音時,爲了幫助學生記憶掌握它們的音與形,可採用“情境圖”與“語境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學音節時,還可採用卡片認讀,進而達到練讀拼音詞、句的目的和訓練學生見形知音的能力。同時要結合識字,不要讓學生有枯燥之感。

4、課文教學以朗讀和背誦爲重點。多讀精講,指導學生把課文正確、讀連貫。識字教學在語言環境中把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聯繫生活實際識字。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畫和實物,把識字和認識事物有機地結合起來。

5、閱讀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棄繁瑣的分析和空洞的說教,做到“讀”字當頭,多讀、精講、重視朗讀背誦的指導,重視學生對語字的認識和積累。

6、重視範讀、範寫、範背,充分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並結合範讀、範說進行聽力訓練,結合範寫,進行觀察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語文教學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概貌

本冊教材分組編排。全冊共分8組。每組包括導語、課例、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教材繼續按專題編組。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既富有教育價值與時代感,又突出學習語文的特點。8個專題依次是:自然奇觀、觀察與發現、中外童話、作家筆下的動物、我國的世界遺產、人間真情、成長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組(中外童話)和第七組(成長的故事)還安排了綜合性學習,使這兩組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3—5篇課文組成。課文均圍繞專題編選,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兩類。全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8篇,略讀課文14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在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在部分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幫助瞭解相關資料或豐富學生的閱讀。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每個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4個是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成語故事”,分別在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兩個“寬帶網”安排在第五組和第八組,引導蒐集、瞭解有關我國的世界遺產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資料;兩個“展示臺”安排在進行綜合性學習的第三組和第七組,爲學生交流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提供舞臺。本冊要求認識200字,會寫200字。要求認識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在課後生字條裏列出;要求會寫的字只在精讀課文中安排,列在課後的方格里。教材後面附有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每組課文後有“詞語盤點”,分“讀讀寫寫”與“讀讀記記”兩欄。“讀讀寫寫”中列的是本組精讀課文中出現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讀讀記記”中列的是由要求認識的字組成的詞語,略讀課文中出現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也列在“讀讀記記”中。

2、教材特點

一、加強目標意識,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並從這個基本理念出發,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而且提出了總目標和階段目標。這是我們把握教學目標的依據。

二、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本冊教材繼續按專題分組編寫,確定專題的思路比前幾冊有所拓寬,除了思想內容方面的專題外,“中外童話”是從文體角度定的專題,“作家筆下的動物”則是側重體會文章的表達形式。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思想,在按專題編寫教材時,注意了加強整合,每組的課文都圍繞專題編選,從導語到語文園地的各項內容也都圍繞專題來安排。而且,圍繞專題安排的各項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前後有聯繫,有照應,做到環環相扣。這樣,就使整組教材以至整冊教材成爲一個有機的整體。

三、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本冊教材,在編寫時既考慮有利於教師的教,又考慮有利於學生的學,努力使教科書既成爲教師的“教本”,又成爲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本”。這一特點在教材裏有多種呈現方式:一是在課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後,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自讀自悟;二是在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中,安排了引導自主、合作、探究的題目;

三是在每組課文後面安排了學生對本組所學字詞進行自查自測的“詞語盤點”;四是“語文園地”中設置了“我的發現”“展示臺”“寬帶網”等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欄目。

四、加強開放性,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繫語文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語文學習決不能僅僅侷限於課本,侷限於課堂,應該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本着這樣的思想,教材的編寫加強了開放性,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起來。主要表現:一是注意引導學生用生活中的實例,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二是從生活的實際需要中提煉口語交際話題,練習寫作;三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課外閱讀,重點推薦了《格林童話》和《愛的教育》,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四是通過綜合性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這樣的編排,充分體現了聽說讀寫各項語文學習活動的綜合,課內外語文學習的緊密聯繫,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渠道,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 3、學習目標:(1)、在識字、寫字方面,新增認識200字,會寫200字,累計會認2400字,會寫1800字。(2)、在閱讀方面,繼續重視朗讀訓練,大部分課文都要求朗讀,體現了課程標準在中年段提出的“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的目標。同時,加強了默讀的訓練。課程標準在低年段就提出“學習默讀”,中年段要求“初步學會默讀”。(3)、關於閱讀理解與積累,中年段在低年段的基礎上提高了要求,低年段主要是培養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到中年段,則要培養學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4)、課程標準對中年段的閱讀還提出了一項新的要求--“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爲此,這套教材從三年級開始安排略讀課文。三上和三下每冊各有8篇,四年級上冊略讀課文增至14篇,就是爲了加強略讀能力的訓練。(5)、再從習作來看,三年級是習作的起步階段。三年級的習作,重在激發興趣,使學生樂於書面表達,主要是讓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四年級上冊教材仍然注重培養習作的興趣,繼續鼓勵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寫清楚。教材中還安排了學習寫簡短的書信,這也是中年段教學目標中明確提出的。

二、班級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4人,男生22人,女生22人。經過三年的語文學習,大多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有四、五名學生依舊痼疾不改,聽講能力差,不能自覺完成作業。學生的作文能力參差不齊,優秀者寫作時洋洋灑灑,把作文作爲一種樂趣,而筆拙者半天擠不出多少字來,依賴性很強。

三、整冊教材的重、難點教學重點

1、隨着學生識字、寫字量的增加,識字的鞏固是識字教學的一個重點。2、加強詞、句訓練。3、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4、加強習作與閱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聯繫。5、養成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增加到課外閱讀量。教學難點:1、生字的認識與書寫。2、朗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3、綜合性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高。4、習作興趣的培養,掌握習作的基本要領,初步掌握使用好詞好句。

四、教學進度安排

9月1—15日

第一單元

11月22日—12月5日

第六單元

9月16—30日

第二單元

12月6——21日

第七單元

10月1日—20日

第三單元

12月22日—1月5日

第八單元

10月21日—11月5日

第四單元

1月6日開始

期末複習

11月6—21日

第五單元

五、實現教學目標的措施

根據班級概況和現狀,爲了比較有針對性地開展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能力與學習成績,現初步制定以下策略:1、組建一支精幹有力的班幹部隊伍,協助教師開展教學工作。2、教師精心備課,認真教學,認真批改,耐心輔導。3、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鼓勵學生奮發向上。4、採取有力措施,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5、開展相關競賽,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6、建立“結對子”,開展“一幫一”活動,提高後進生的學習成績。7、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繫,及時瞭解學生在家在校情況,學校與家庭共同合作,形成多位一體的教育網絡。8、加強與其他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取長補短,學習先進經驗,彌補自己工作中的問題。

語文教學計劃 篇5

新學期又已開始,爲迎接20xx年的全區中考,根據近年來教育教學的要求和中考發展變化的特點,以及本屆初中畢業班學生的整體特點和情況特制定本學期初四語文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的:

從整體上 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並體現於中考中,繼續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素質。在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和思想。

二、教學教研的任務:

本學期主要講授九年級初中語文教材上、下兩冊,其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九年級上冊:全書共五個單元:

第一、二單元(二週) 第三單元(二週)

第四、五單元(三週) 複習及考試 (二週)

共用九周的時間(從暑假開學——期中考試)

九年級下冊大約也是五個單元,爭取十二月底結束。

具體教學方法是精講文言文,略講現代文。抓住每篇文章的重點、難點,既要重視基礎知識的運用,又要注重閱讀理解分析能力,採取課內和課外閱讀相結合的方法,提高學生們的理解分析能力。

三、教學教研的步驟和方法:

對20xx年的中考試卷進行詳細的分析,得出語文中考的趨向和動態,這樣在教學和複習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對本屆初四學生在初三期末抽查考試的成績做細緻的分析,必須明確其存在的薄弱環節:

①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不夠牢固紮實。

②學科能力比較弱,主要表現在閱讀分析能力不高理解能力較差。

③作文水平不高語言的表現能力偏低。

④學生書寫不規範,字跡潦草等。針對以上情況的分析特制定以下實施步驟。

1、精心備課,優化最佳教學方案。備課是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教學順利進行的前提,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不可少的條件。因此,在備每一個教案時,熟悉教材內容,力求精鑽細研,掌握重點難點,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合理組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指導學生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在重視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還必須注意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這就需要把閱讀教學放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位置,在複習語文課本的同時,還要增加課外閱讀的容量,指導閱讀和分析,提供好的閱讀方法,以便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閱讀內容,提高分析能力,取得好成績。

3、重視理論聯繫實際,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中考的作文分值比例越來越大,語文學習和運用也可以直接體現在語文的作文教學中,因此學習語文最重要的還是歸結於培養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這就要求學生藉助語文這一學科工具去抒寫對生活的看法和感受,也需要教師認真地對待作文教學,平時一週兩練,認真引導分析,加以評改和講評,在練習中提高寫作水平。

4、融入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當前的素質教育中,我們在教學中不可忽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更應該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方法是在閱讀和作文教學中,啓發思維,更新觀念,引導學生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表達不拘一格的思想寫“自己的、自然的”作文。

5、用好摘抄本。對好詞、好句的摘抄和記憶是寫好中考作文的基礎和條件。同時,又爲練字提供了好素材,所以在學新課和複習的時候,決不能放棄學生的閱讀和摘抄。

語文教學計劃 篇6

一、學情分析

這學期,我擔任了三(3)班的語文教學工作,本班人數是39人,本班的男女生比例男生偏多,女生較少,男生28人,女生11人。

本班中等學生佔班級學生的大部分,優生和後20%學生佔一小部分。本班由我從一年級帶上來,所以,對他們較爲了解,本班學生大部分的學生基礎較紮實,兩年多的閱讀能力的培養,學生們的識字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是不錯的,特別是像:章滿、鄭旭陽、鄭詩諾、劉泉等這些學生。本班中有部分學生記憶力在較低、學生多動記憶力容易渙散,所以很多知識點,對他們來說是需要比常人多點時間去識記的,所以對於他們的閱讀能力的培養,我會適當降低難度,對他們的寫話,我也儘量讓他們做到能夠寫點東西出來,這樣的學生如沈盈盈、汪詩蒙、章益彤等。處於這兩者之間的中間羣體中,有部分學生,由於父母的過於溺愛和父母對孩子作業的不夠關注,學生的作業習慣、閱讀習慣較差,這部分學生如:鄭晨豪、陳冰雪、黃勇強等,對於他們這些習慣的糾正,還是成爲本學期的重點。

三年級上冊我們已經開始了寫作。現在第二學期對於寫作的壓力,我們更大了,需要我們把握孩子們的特點,真正因材施教,爲我們以後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語文的教材內容分析

(一)語文的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語文的教材後面還編排8篇選讀課文。每組語文的教材包括導語、課文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第二組和第五組各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附錄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會認的字;生字表(二),要求會寫的字;詞語表。語文的教材共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愛護周圍環境,怎樣看待總是、怎樣想問題;豐富多采的兒童生活;可貴的親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國際理解和友好;神話故事、傳說。每個專題人文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

本冊要求認200個字、寫30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和會寫的字在精讀課文後標出。此外,語文的教材在語文園地二、五、六、七還歸類安排了一些要認的字。

每個語文園地仍由五個欄目組成。其中有四個固定的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第五個欄目是機動欄目,分別爲“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成語故事”,這些欄目在八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

(二)語文的教材的特點

1、圍繞專題組織單元,進一步加強語文的教材的整合性

以專題組織語文的教材內容,體現整合,這一編寫思想在教學實踐中已得到了教師的們的充分肯定。本冊語文的教材的整合性進一步得到加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強化導語的導學功能。在三年級上冊的基礎上,本冊語文的教材對每個單元前的導語編寫更加着力,除達到點明專題,揭示學習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外,還進一步增強了語文的教材的親和力。

(2)、每一單元語文的教材從導語到課文、到語文園地,不僅圍繞本單元的專題合理安排,而且加強了單元 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聯繫與整合。在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之間,用一段流暢的文字,很自然地過渡到略讀課文,並提示略讀的方法與要求,使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形成一個整體,更好地發揮陶冶情操和訓練閱讀的功能。

(3)、聯繫本單元專題,繼續設計聽說讀寫的一系列語文實踐活動,加強本單元教學內容的整合。爲了方便課文的學習,在語文的教材導語中指明瞭學習的途徑,在第一篇課文後不知了課外手機的任務。完成了這一任務,也爲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做了很好的準備。在第四篇課文學完後,要求學生寫感受,目的是繼續加深學生對專題內容的理解和感悟。這樣,各種活動之間的相互聯繫,密切配合。前面有佈置,中間有鋪墊,後面有落實。單元內各部分內容成爲了一個相互聯繫的有機整體,有利於全面實現課程目標。

2、結合專題繼續安排“綜合性學習”,體現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和目標

本冊共安排了兩次綜合性學習,一個是調查周圍環境,一個是回憶、瞭解父母的關心愛護,分別編在“愛護周圍環境”和“可貴的親情、友情”兩個單元中。這兩次綜合性學習涉及的範圍廣、針對性很強,爲學生提供了較大的靈活性和創造性以及自主合作學習的空間。綜合性學習與閱讀、口語交際、習作有着緊密的聯繫,是該單元的有機組成部分。綜合性學習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爲一些聽、說、寫的訓練創造了條件,提供了有意義的話題,還爲學生課外閱讀指明瞭方向,同時加強了課堂內外的銜接、語文與生活的聯繫。

3、大量更新課文,精心安排精讀和略讀兩種課文類型

本冊新編選的課文一半,更加註意密切聯繫兒童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新課程標準新選的課文,體裁豐富,有散文、詩歌、神話、寓言、科學小品,語言活潑,生動有趣,蘊涵着豐富的人文內涵,使學生不僅學到語言,在思想上也受到啓迪,在情感上得到薰陶。本冊新編選的課文超過一半,注意密切聯繫兒童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單元內課文繼續分爲精讀和略讀兩種類型,語文的教材在部分課文的後面安排了“資料袋”。

4、着力改進課文和課後練習的編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① 改進課文的導學系統。繼續靈活地在課文之前、課文之中、課文之後,以學習夥伴的口吻,提出思考問題,引導學生讀書、思考,逐漸悟到讀書時應在什麼地方想,想什麼,怎樣想。

② 改進課後練習的設計。課後練習,都是策略性的以學習夥伴的口吻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談感受、展示學習成果,或用舉例的方式,鼓勵大家討論、交流。每篇精讀課文至少有一個能統領全篇的重點題目。如《七顆鑽石》的重點題目是討論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到了什麼?能夠完成這個題目,本課的主要內容和教育意義基本上也就把握了。

有的課後練習鼓勵學生自己獨立閱讀思考,儘量自己解決問題,解決不了的提出來討論交流。部分課後練習從學生個體差異出發,不作統一要求。在有些課文練習後安排了小附錄,一次是有關時間的格言,在《和時間賽跑》後,一次是關於月亮的精彩描寫,在《月球之謎》後。這樣安排,一是拓展學習內容,二是引導學生隨時隨地蒐集積累材料。

本冊繼續安排適量的“小練筆”,強調讀寫結合,而且一般是先說後寫的題目。部分課後練習中安排了選做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決定是否選做。

5、保持“語文園地”的框架結構,加強內容的整合和創新

爲了更好地體現內容與訓練的整合,本冊語文的教材繼續把“口語交際”和“習作”這兩個版塊提前,語文園地中的內容依次爲:“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第五個板塊,則由以前的“展示臺”“寬帶網”擴充了內容,變爲“展示臺”“成語故事”“趣味語文”“寬帶網”這四項交叉安排,使語文園地的學習內容更豐富、更有趣。

6、完善圖像系統,注重圖文並茂

在語文語文的教材中,圖像系統是配合文字系統的一個獨立的符號系統,也是影響學習效果優劣的重要因素。本冊語文的教材加大創新力度,對每一篇、每一單元的圖像進行了精心的構思和編排。目的是增強語文的教材的直觀性、形象性、趣味性,給師生的審美感受創造良好條件。教學時,如果能在注意文字內容學習的同時,不忽視圖像的價值和作用,就一定會有很好的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