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最後一分鐘》教學反思

語文《最後一分鐘》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最後一分鐘》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最後一分鐘》教學反思

語文《最後一分鐘》教學反思1

《最後一分鐘》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表達了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愛國情懷和對香港迴歸祖國後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但語言凝練,語句含義深刻,學生不易理解,於是,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以“讀”爲核心,作了如下嘗試。課前,我首先把本課的目標板書在黑板上。內容如下:

1、認識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一、自讀閱讀鏈接,理解課文題目。

首先,我充分利用教材,引導學生自讀閱讀鏈接,自己理解“最後一分鐘”是指哪一分鐘?然後指名回答,最後一分鐘是指1997年6月30日23點59分—1997年7月1日0時0分,這一分鐘。這一分鐘有着什麼特殊的意義?指名生答:這是香港迴歸的最後一分鐘。此時此刻,中國人的有着什麼樣的特殊的情感?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學習。

二、瞭解目標,明確學習目的。

學生自讀學習目標,弄清本課的意圖。

三、自學課文,儘量完成目標。

學生自讀,標畫,儘量完成目標,把不懂的地方標出來。

四、感情朗讀,昇華情感。

“三分詩,七分讀”,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本課教學的主要任務,也是促進學生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情感的重要手段。讓學生自由讀,比較讀,男女生分讀等,多種讀的形式,使讀的層次性不斷地推進提升,學生在讀中那激動、自豪的`感情與熱切歡迎之情溢於言表,回顧香港屈辱歷史時,讓學生交流課前蒐集資料的基礎上指導感情朗讀,就在這回環往復的朗讀中,學生彷彿看到“那被撕碎的歷史教科書”、“那深入骨髓的傷痕”、“那鑄進我們靈魂的血和刀光。”此時學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感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真正做到讀中解惑,讀中感悟,讀中昇華。

學生在學習本課時浮想聯翩,他們彷彿已成了人羣中的一份子,就站在現場看着國旗緩緩升起,學生有了一吐爲快的表達慾望。豐富的情感積蓄,讓學生的表達做到了言真而意切。在談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員時,學生談的特別好。學生逐漸做到了在理解、感受、品味中挖掘語文的語言因素,把語文知識轉化爲自己的語文素養。

語文《最後一分鐘》教學反思2

整首詩語言凝練,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摯熱烈,作者那沸騰的熱血與奔騰的豪情都融入在詩句之中了。教學詩歌,朗讀是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進入課文的橋樑。可以說,朗讀猶如學生領會課文主旨的指揮棒。所以,在教學中,我採用了各種朗讀法:利用初讀,逐節理清文章脈絡;運用細讀,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思想感情;採用精讀,品味意境,品味思想;品味手法;啓用熟讀,把詩句中描述的形象和語言文字融爲一體,牢固地保留在頭腦中,積澱語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畢竟這一歷史事件學生還是比較陌生,大家對很多地方還不理解,有的同學就提出“‘被撕碎的歷史教科書,第1997頁上,那深入骨髓的傷痕,已將血和刀光鑄進我們的靈魂。’中的.‘1997頁’是什麼意思?”,還有的同學提出“呼喊一般是大聲地叫,爲什麼詩中卻說‘輕輕地呼喊’呢?”也有的同學問“爲什麼說‘此刻,是午夜,又是清晨。’呢?不是自相矛盾嗎?”不得不佩服同學們質疑的能力,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不就正好體會了了香港迴歸祖國後,全國人民無比激動無比自豪的心情,不就正好回顧了香港的屈辱歷史,不就展示了全國人民對香港迴歸祖國的熱烈歡迎和對香港美好未來的深情祝願嗎?一切要解決的問題都因學生提出的問題得到了完美的解決,可見,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如果學生在質疑後能想辦法釋疑那就更好了。

語文《最後一分鐘》教學反思3

《最後一分鐘》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歌。作者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祖國懷抱最後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國人們積蓄心中的強烈愛國情感和對香港迴歸祖國後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鑑於此,在教學中我採用朗讀爲主的教學方式。

在授課前我讓學生蒐集資料瞭解香港被割讓的屈辱歷史以及割讓後香港人民的苦難生活。課程伊始,先介紹現本詩的格局,首節爲引子,將香港擬人化。接着,讓學生快速讀文概括後三節的內容,並結合自己對歷史的瞭解講講詩句“我看見,虎門上空最後一縷硝煙,在百年後的最後一分鐘終於散盡”應該怎麼理解。然後,分小組自由讀詩,要求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感情。

之後,朗讀彙報,教師評價並指導。這個環節我根據學生的朗讀適時指導感情的處理--第一節應讀出激動的心情,第二節要的讀要配合內容的“慢鏡頭”描述,但不是單純的緩、慢,而是有層次有節奏的讀。第三節要讀出百年的滄桑,聲音要沉緩,但在結尾“百年的痛苦和歡樂都穿過這一滴淚珠使大海沸騰”要讀出屈辱散盡後的激動。第四節要讀出盼望香港迴歸的急切以及香港迴歸後對她的無限期望。這一環節的'教學方式是:學生彙報一段,教師指導一段,然後練讀。最後,讓學生分小組練讀全詩,然後比賽。

我覺得,用朗讀去調動學生的情緒比單純的說教要好的多。況且這篇詩歌敘述的歷史事件對學生來說很遙遠,很難在短時間內瞭解透歷史。因此,在大致瞭解歷史的基礎上用朗讀引出感情我認爲是比較適合這篇課文的。

語文《最後一分鐘》教學反思4

(1)詩歌教學一直是我想認真揣摩的一個教學切入點。

從《山城的霧》《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再到這次的《最後一分鐘》,我進行了各方面不同的嘗試。教學中,我力求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孩子在一系列的教育訓練中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1、激發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電化教育創設情趣。一張香港迴歸的震撼人心的畫面,一段教師聲情並茂的旁白,把學生引到了1997那個刻骨銘心的一分鐘,孩子們也明白了這一分鐘的珍貴,深入探究的慾望就更加強烈。這樣一來,學生的閱讀興趣大大提高,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朗讀貫穿始末。

朗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進入課文的橋樑。橋的一頭是課文,另一頭是學生。讀着讀着,沿坡討源,據文入情,神遊其中,增進理解。可以說,朗讀猶如學生領會課文主旨的指揮棒。在教學中,利用初讀,逐節理清文章脈絡;運用細讀,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思想感情;採用精讀,品味意境,品味思想;品味手法;啓用熟讀,把詩句中描述的形象和語言文字融爲一體,牢固地保留在頭腦中,積澱語感。

3、選擇課外閱讀。文章所涉及的背景文化相當豐富。在課前預習設計上我並沒有讓學生的情感有所側重,而是就當時當地的歷史條件進行收集。課堂上,學生收集的豐富的課外資料超出了我的想象。課外資料閱讀在教學中的作用相當大,精神營養豐富,道德質地醇厚,感情成分飽滿,適合時代需求,使孩子們真正感受假、醜、真、善、惡、美,陶冶學生情操,增強進步意識,提高學生素質。

但是教學只有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才能發現理論與實際的磨合口。課上完,細節的思索卻不斷。

1、孩子對香港的過去和一分鐘的體驗瞭解甚少,特別是農村的孩子缺乏收集資料的渠道,所以在設計導語的時候我穿插了很多的課外資料,加深孩子對香港的印象。所以上課時是否會感覺課堂上教師的導語過長,教師的語言過多?

2、對於文本的理解真的非常難,作爲教師,我都讀了教下10遍。我想,逐字逐句推敲反而會破壞文本的整體意味。對於五年級的孩子,我認爲對香港過去的痛苦和這最後一分鐘的激動能有迷糊的印象就達到了我想要的目標。因此,我重點抓第2、3小節,用板塊對比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情感。這樣的'目標設計,是否會淺化了文本的意味?

3、這一個單元的課文對於課外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課前我讓學生進行了大量的資料收集,並讓學生在資料上寫上自己讀後的感受。略讀課文,注重能過的是方法的積累,用資料來衝擊情感。我想,我們還可以用多種方法進行不同的嘗試。這種沒有情感指向性的材料收集嘗試會不會讓學生的情感寄託有所偏差?

(2)在《最後一分鐘》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抓住作者直抒胸懷的詩句體會。

透過這些詩句,讀出那激動、自豪的感情和熱切歡迎之情。並聯系所蒐集的歷史背景資料理解詩句去體會。如聯繫虎門銷煙和英國殖民主義者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一百多年前,英國侵略者靠禁品加洋槍洋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香港被長期割讓給英國。雖然有血氣的華夏兒女奮力反抗,但終因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而導致中華民族的近代史被打上了痛苦、屈辱的烙印。這些已成爲所有中國人的恥辱與心頭之恨。而在香港迴歸之際,壓在中華兒女心頭百多年來的恥辱終於被雪洗了。香港迴歸祖國,是祖國日益強大與繁榮的有力見證,是對所有炎黃子孫的巨大激勵與鼓舞。這一刻,無數的華夏兒女流下了激動的熱淚,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熱切期盼的時刻啊。此時創設情境再一次引導學生體驗詩歌表達的情感。課文中有一幅插圖,描述的是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升國旗、區旗與奏國歌的情景。讓學生深入體驗:如果你是參加政權交接儀式中的一員,親眼目睹了這一過程,你最想說什麼?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本課教學的主要任務,也是促使學生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情感的手段。因此教學時我結合詩歌內容引導學生注意朗讀時的抑揚頓挫;即注意小節之內以及小節與小節之間的停頓;向學生明確:有的詩句讀的語氣要高昂,有的詩句讀的語氣要沉重;有的要讀得堅定有力等等。爲了激發學生讀的興趣,我又讓學生進行小組間的比賽讀、評議;找差距等,進行讀的指導,達到讀的目的,讀中也促使學生對詩歌的進一步理解,學生讀的興趣較濃。

語文《最後一分鐘》教學反思5

《最後一分鐘》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表達了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愛國情懷和對香港迴歸祖國後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但語言凝練,語句含義深刻,學生不易理解,初讀反饋,幾乎一無所知。課前預案推翻,以“讀”爲核心,重新作了嘗試。

1、初讀降低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順口。

2、輕聲細讀,用更精練的詞語概括每一節的內容:

傾聽、等待──升旗、自豪──聯想、屈辱──迎接、展望。這樣一來,詩歌的線索就非常明瞭,爲理解詩句降低了難度。

3、精讀感悟:

“讓我拉住你的手”──擬人化,親切動情。“旗杆──挺直的中國人的'脊樑。”激動自豪。“百年的痛苦和歡樂”──聯想到屈辱的歷史,如今的揚眉吐氣尤顯珍貴。“去奔跑,去擁抱,去迎接”──表達對香港迴歸的歡迎祝福。

4、聯繫實際,補充資料,進一步深化主題,激發愛國情懷。[浙江省諸暨市浣紗小學趙飛華]

語文《最後一分鐘》教學反思6

《圓明園的毀滅》是新課標人教版第九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頗具匠心。寫作時,首尾呼應,題目是“毀滅”,但主要寫它的輝煌,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

在教學課文前,我根據課文的特點,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估量、損失、殿堂、銷燬、瑰寶、灰燼、舉世聞名、衆星拱月、玲瓏剔透、亭臺樓閣等相關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4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學習與運用搜索、整理資料的方法。圍繞目標我引導學生紮紮實實地理解語言文字,引導學生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深入地理解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力求突出以下“三情”:

一、惋惜之情

圓明園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它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中國人民爲之惋惜。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它的毀滅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世界人民也應感到惋惜。

二、讚歎之情

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的“舉世聞名”讓我們自豪,值得世界人民讚歎。圓明園建築宏偉壯觀,充滿詩情畫意,“有如漫遊在天南海北,飽覽着中外風景名勝”,“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裏”。圓明園收藏着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兩處“最”,讚歎之情溢於言表。

三、仇恨之情

這樣一座世界上最宏偉壯觀的園林,這樣一座當對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竟然在幾天之內化成一片灰燼,怎能不激起讀者對侵略者的仇恨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統統掠走”“任意破壞、毀掉”“放火”燒園,這些詞語寫出了侵略者踐蹋人類文化的殘暴面目,令人痛恨。

但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我感覺《圓明園的毀滅》再現的畢竟是歷史,與學生生活的年代實在太遠了,在學生的腦海裏這是一個非常抽象的形象思維,學生很難理解和想象這麼一座歷經幾代皇帝辛辛苦苦設計、建立起來的美麗皇家園林就這樣在三天的時間裏,在英法聯軍的手裏化爲灰燼,這是多麼令人感到惋惜和可恨,這是我們中國人永遠不能忘記的一個恥辱,爲了使學生有一個具體的形象思維,我特意播放了《圓明園》的紀錄片,映入學生眼簾的是圓明園的設計、建造、毀滅這一完整的歷程,嘔盡幾代皇帝心血的皇家園林就這樣化爲灰燼已清晰地記入學生的腦海裏,頓時引起了學生們的憤怒、激起了他們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之情、告誡他們不要像統治者們的昏庸無能、激起他們發憤圖強、熱愛科學技術、振興中華民族的雄偉決心。學生們紛紛在課上談了自己的體會和感受,是那麼熱烈、那麼深刻、那麼感人。

語文《最後一分鐘》教學反思7

《課標》指出,在教學中,我們要培養學生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不僅是信息社會的要求,還能更好地體現學科間的相互整合。

在課堂上,讓孩子朗讀大段的'資料,十分費時,而且資料中有有些科學知識學生一時半會兒還弄不明白,並沒有對我們的教學產生互補的作用。聯繫自己平時的教學,我想資料的運用應注意以下幾點:

以前,佈置學生蒐集資料,總有孩子說:“老師,我家沒電腦。”似乎,上網成了蒐集資料的唯一途徑。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選擇一些課文,如《鯨》,《最後一分鐘》等,讓學生蒐集有關資料,作爲課前預習一部分,有許多孩子帶來了色彩鮮豔的圖片,科普雜誌等,在一起交流,從而使他們明白,上網查資料比較快捷,但身邊的書籍,報紙等也是我們必不可少的好幫手。此後,孩子們也就不再爲家裏不能上網而苦惱了,相反,他們查閱工具書的時間反而多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