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反思【實用】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反思【實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反思【實用】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反思1

《荷葉圓圓》

這是一篇語句優美、輕快活潑的散文詩。在教學時我通過讓學生欣賞美麗的畫面,美讀清新的文字,想象動人的場景,背誦優美的句子,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快樂的心情,感受夏天給我們帶來的`情趣。孩子們在美的情景中美美地學,美美地讀,在檢查中發現每一個孩子的朗讀都是那麼聲情並茂,是孩子們已經入情入境了吧!

教學生字時,通過多種方法識字,有分散識字與集中識字,有演一演,有說一說等等。一堂課下來,孩子們就不知不覺地記住了這些生字。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反思2

《平平搭積木》這篇課文是一首詩歌,課文以小見大,從搭積木生髮開去,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品質。內容和語言都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對學生有很好的啓發和教育作用。本課教學重點是認字和朗讀課文,要讓學生自讀自悟,懂得課文包含的道理。

在朗讀教學過程中,我運用了各種形式的朗讀。學生自瀆、選代表讀、分角色朗讀、小組賽讀、師生比賽讀……通過反覆朗讀,學生們理解了課文內容,理解到:平平搭了四間房,一間給爺爺和他的書住;一間給奶奶和自己住;一間給爸爸媽媽住;一間給沒有房子的人住;他還要搭許多的子,給大家住。此外在情境圖的幫助下,在分角色朗讀中學生又感悟除了奶奶的.話要用親切、疑問的語氣來讀。而多種形式地朗讀後,學生還感悟出了平平是個心中有他人,善良聰明的好孩子。

當然,課堂中也有令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例如,在指導朗讀時,我這樣問:平常你的奶奶是怎樣和你說話的?學生的回答各不相同,課堂紀律一時難以控制。的確,每位學生對外婆奶奶的印象都不同,有的奶奶是快人快語的,有的奶奶的慢聲細語的。所以這樣的問題是沒有什麼可取性的。不如直接點明:奶奶通常都是和藹的,因此讀奶奶的話時應該慢一些,輕一些。這樣學生不僅印象深刻。而且也大大節約了時間。課堂節奏自然也快了起來。所以教師學習要求更加明確,提出的問題更加準確。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反思3

《夏天的夜晚》是西師版一(下)第二冊五單元的課文。課文是一篇寫景的短文,配有一幅深藍色的夏夜圖。圖文對照,相互映襯,形象地描寫了夏夜爲星星、月亮、蛐蛐、青蛙、螢火蟲提供着表現自我的舞臺,星星、月亮、蛐蛐、青蛙、螢火蟲也爲夏夜帶來一份美麗、一份神祕,由衷地讚歎夏夜這迷人的景色。

在第一次試講《夏天的夜晚》這課時,我先按着我的教學安排行進到第二自然段,指導學生體會“夏夜的大地像熱鬧的舞臺”,發現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時間短,學習積極性和思維活躍度有了明顯下降,怎麼辦呢?我立刻調整自己的教學,低年級的孩子在課堂上更多地是關注“有趣”“新奇”的事物。通過多媒體播放青蛙、蛐蛐的叫聲配上生動的畫面,我問:“你聽到了什麼?”孩子紛紛舉起手回答,說到了夏夜裏各種聲音,再請生與師合作朗讀這段課文。

師:夏夜的大地像——

生:熱鬧的舞臺。

師:蛐蛐——

生:彈琴。

師:青蛙——

生:唱歌。

師:提燈籠的螢火蟲——

生:在忽閃忽閃地跳舞。

讀後生自主進行讀文正音。因爲孩子積極性的'大大提高,也使他們更好地關注文本,“熱鬧”的“鬧”讀輕聲,“提燈籠”的“籠”是輕聲和後鼻韻這些難點能及時正音,學習目的很快達成,我給予他們很高的評價,然後鼓勵生生合作讀課文並表演,特別是孩子通過自己的表演,學生內部的表現欲與滿足感得到彰顯,學生的主體性在積極發揮作用,很快體會到什麼是“熱鬧”,什麼是“舞臺”,理解“夏夜的大地像熱鬧的舞臺”很快就解決了。課後,我感到欣喜,因爲自己有了體恤學生的能力。這學期,我力求在課堂上,師生能平等對話建構,在不斷的“相遇”中推進,促進學生真正的學習。這時,我感受到了教學思想的進步使我的課堂在起着變化,而這段教學竟成了課堂的“亮點”。教師不能忠實地去實踐自己的教案設計,而忽視了學情,忽視了課堂的生成。我想這是給我的啓示。

另外,第一次試講時,課堂上抽生讀“彎彎的月亮船在深藍的天空中飄呀飄……”這個句子時,沒想到“飄呀飄”這個詞讀得輕而遠,讀出了“飄”的畫面,讀出了“飄”的意境,讀出了對“飄”的理解,看到這個學生已具有一定的理解、感悟能力,於是我想到以這個“點”來帶動“面”,促進學生的發展,我拿起“飄”的生字卡片,追問:“爲什麼這個字會讀得輕柔呢?”孩子說:“這個字裏有‘風’字,風吹的時候感覺很舒服。”這就是一個孩子對字的理解。我隨即告訴學生:“我們的漢字是世界上具有意義的符號,仔細觀察它,會發現很多有趣的地方。”通過這樣的對話建構,班裏的孩子對字的認識又深了一步,對文的領悟又多了一分。但是,在第三次試講時,換了一個班,同樣的一個字,讀得平淡,這時我卻照着第一次講課時那樣處理,可效果不好,下課後,同事建議根據這樣兩種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處理。讀得不夠理想時,可以先學習了“飄”,再指導讀。寫到這裏,我想起張老師的話:“漢字是有意義的文字,必定在意義的背景下還原漢字的意義。”“不管課堂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要堅信每條路都是有意義的,而不是老師預先設計的那一條最有意義。”老師要修煉自己,不斷在課堂裏抓住這樣的契機,清醒地意識到教學進程以及教育共同體的每個孩子在進程中的不同位置,並不斷推進他們對事物的認知。

回想起以前的教學狀態,自己最爲顧慮的是自己是否完成了教案,完成了教學任務,而現在更多的是在乎學生是否得到了真正的發展。我領悟到教師要創造出一種探求知識的情境,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喚起一種深深的感悟。我在課堂上儘量做到體恤學生,做個課堂的發現者,學生的引導者,學習的促進者,陪伴他們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反思4

我最重視的是一年級學生的識字教學,教材中安排兩個單元的識字課,但是縱觀整冊書,我們會發現識字教學無處不在,我們一年級語文教學就是一個教學生從不會到會的`過程,這個過程只不過採取的方式不同。

在我近三個月的識字教學課上,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課程:

一是引導學生髮現識字方法、識字規律。

對於要認的、特別是要寫的字,對於已學過的`字,要引導學生在聯繫中、在比較中找到漢字的共同點,不斷髮現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點點滴滴的發現積累起來,就會形成比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比方說換偏旁,加一加,猜一猜的識字方法,有趣而又高效。比方說,學“商”字時,我先猜一個謎語:一點一橫長,點撇在中央,大口張着口,小口戴帽裏面藏。我一邊書寫一邊說,學生們很快就記住這個難字了!

二是引導學生在課外、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校內,在家裏,在街道,在社區,通過讀書、看報、看電視,看商標字、招牌字、廣告字……只要見到漢字,就有識字的慾望,就自覺地識記。教師要經常給學生展示課外識字的機會、舞臺,讓學生不斷地交流自主識字的成果。堅持這樣引導,學生不僅增識許多漢字(課外識的字甚至比課內識的還要多),而且在學習興趣、方法、習慣等方面收效良多。三是引導學生在閱讀、在運用中鞏固識字:兒童識字,認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斷復現是鞏固識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識的字放到語言環境中,鞏固的效果最好。教師一方面可以把需要識的字編成句子、兒歌、短文,讓學生閱讀,鼓勵學生組詞、寫句子,在讀和用中鞏固識字。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反思5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詩歌。詩歌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徵。詩歌採用了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琅琅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在學習《四季》一課的“我會認”的生字的時候,先讓學生在小組裏合作學習生字,再運用老師交給的方法識記字形,然後全班交流總結方法。如編兒歌(春:三人看日出),加一加(尖、地、就、彎),換一換(說-悅,蛙-娃),生活識字(青、夏學生的姓和名中的字)等方法。爲了讓學生真正記住這些生字,讓學生選擇喜歡的生字組詞或說一句話。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人人都參與了課堂學習,大大增強了學生識字的.興趣,促進了語言文字訓練的效率。

不足之處

1.對學生的評價還是缺乏感染力。在朗讀感悟這一環節中,評價語顯得尤爲重要。缺乏了有針對性的評價。

2.缺少對個人表揚。在低年級階段,表揚是極爲重要的。到位的、及時的表揚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在整節課中,缺少及時的個人表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反思6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使他們正確書寫。

識字是低年級學習的重點,所以在教學寫字這一塊留有充足的時間。一些容易寫錯的字,讓學生跟着書空,反覆進行練習,讓學生加深記憶。

讓學生通過看圖、動作演示,理解句子的意思,使他們感受到鮮花和星星的美麗和繁多。

我啓發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把不同的詞語和不同的'圖畫在頭腦中恰當地組合形成板塊,這樣使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並在誦讀中體會詞串押韻的特點,增強了學生的語感,讀出對夏天的喜愛之情來。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反思7

《月亮的心願》

教學反思:在課文的開頭,我板書“心願”,採用提問型的方式,先是問他們“心願”的意思,再讓他們具體說一說自己的心願有哪些?這種結合實際的問題會引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願意去思考問題,我覺得這種教學的引導方式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是可以再運用的。之後,我貫穿新課標的理念,把課堂還給學生,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和觀察能力。在觀察之前,我告訴他們我發現了一個祕密,學生忽然就覺得特別的`驚奇,他們會忙着問我發現了什麼,我就順勢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他們就顯得很積極,很願意去尋找答案。之後我讓他們自由朗讀課文,並初步認識課文中的生字詞,並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去想一想該如何記住這些字,通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方式,學生能很快地想出了多種的方式去識記生字,這樣學生對字自然能印象深刻的多,我讓認的最快的學生來當小老師,去教全班的學生,這個時候學生的積極性就忽然提高了,進一步鞏固了生字詞,之後我讓學生讀一讀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讓他們暢所欲言,說一說自己想問的問題,這樣一來,學生對於文章便有了初步的認識。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反思8

春天,是希望的萌動;春天,是活動的涌動;春天,是新生的搏動;春天,正踮着腳尖、跳着芭蕾舞輕輕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看到這種欣欣向榮的景象,我忍不住和孩子們聊起“春姑娘”來。

聊這個話題前,我有點擔心小豆丁們說不到點子上,畢竟是一年級的小朋友,體驗淺,但我又想,我何不把自己也當成一個孩子,去感受他們的童真世界呢?不要在乎他們講得有多好,只要他們能開口說,自己喜聞樂道的事情就行了,這不也是一個新的起點嗎?於是,我拋出話題,讓孩子們討論“春天在哪裏?”只見他們議論紛紛,有的說:“春天在樹上,那一小片一小片的新葉就是春天的'影子。”有的說:“春天來了,到處能見到盛開的花兒。”有的說:“我總是聽到很多小鳥在嘰嘰喳喳地叫,它們感覺天氣變暖了,都出來活動了。”還有的說:“我知道春天來了,河面上的冰雪會融化。”也有的說:“我還知道大狗熊、青蛙它們睡醒了。”多可愛的孩子們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很熱鬧!不知不覺,一節課就這樣愉快地過去了。下課鈴打響了,他們熱情未盡,繼續討論,我也被這種熱情感染了,於是,我決定接下來的那一節課,帶他們去校園裏“尋找春天的足跡”。得知這個消息後,孩子們興奮得跳了起來!很快,我們來到大操場,我講完要求後,孩子們以小組爲單位,帶着目的開始行動。他們三五成羣在一起觀察植物、翻泥土、吹蒲公英……多開心呀。孩子們通過尋找,發現了新葉、發現了從土裏偷偷鑽出來的小草、發現了躲着泥土下面冬眠的小肥蟲……他們一邊尋找一邊討論,是那麼的輕鬆、自由與開放。相信這兩節課一定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兩節課,雖然不像往常那樣端坐在教室裏講授,而是走出教室,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我想,與其讓他們在教室裏枯坐接受知識,還不如讓他們置身於校園這個真實的環境,自由呼吸,放鬆心情,用心去發現春天、感受春天的氣息。另外,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思維,自己的特點,在活動中也會表現出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思維模式,甚至不同的說話角度。因此,在尋找春天、交流春天的活動中,給他們充分民主的氛圍,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所看所想所悟,多角度展示,我相信他們的收穫一定會更大!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反思9

一、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課件中的插圖色彩明麗,對深化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有着極爲重要的作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如能運用好配圖,將會形成師生共愉的教學氛圍。第二課時開始,我出示美麗的小路圖片,讓學生說說你看到了什麼。一句句稚嫩的話語,時時蹦出精彩的詞句,引來聽課老師的'陣陣誇讚。

二、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引導說話。

任何文本的表情達意都是有限的,唯有想象的空間是無限的。低年級閱讀教學以直觀爲主,然而在設計時有意留些空白,激發學生想象,使每個孩子的腦海中形成各自獨有的畫面。課堂上,我設計了三次想象說話:一是如果你走在這麼美的小路上,你會說點什麼?二是小路上堆滿垃圾,這時候你再次走上這條小路,又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三是爲了讓美麗的小路永遠和我們在一起,你想對小動物們說點什麼?

三、利用重點詞語,指導朗讀。

文中二三自然段兔姑娘和鹿先生走上這條小路時,它們“輕輕地”、“慢慢地”走過。在這裏,我讓學生猜想,它們爲什麼要這樣做?天闊說:“它們怕把小路踩髒了。”蘇暢說:“它們怕把小路上花花綠綠的鵝卵石踩壞了。”迎雪說:“它們怕踩到路邊五顏六色的鮮花。”多好的答案呀!孩子們體會到了兔姑娘和鹿先生的用心。接着,我問:“那咱們該怎樣把這句話讀好呢?”孩子們不約而同地說:“要讀得輕一點,慢一點。”

四、學以致用,體現新課標精神。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語文課要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構建課內外聯繫,校內外溝通,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語文實踐的機會。生活是語文的內容,語文是生活的工具。在學習完文章內容後,我引導學生觀察校園。這麼美的校園環境,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呢?從而將“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意識種在學生心間。

課堂教學是有遺憾的藝術,本課的教學還有許多不足之處:

第一,在指導朗讀時,我引導學生注意了三個好朋友說話時不同的動作,但是沒有讓學生學着小動物們的樣子加上動作朗讀。對於一年級好動的小同學來講,加上動作朗讀,孩子們的興趣可能會更高。

第二,分角色朗讀時,由於時間關係,學生讀得不夠充分。在展示環節,如果在課前準備幾個小動物的頭飾,讓學生上臺表演效果會更好。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反思10

成功之處:

本課以“情境性”爲特點,結合遊戲的方式,不僅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也充分利用孩子們熟悉的童話背景,看插圖,聽兒歌,嘗試讀等參與式的學習方式結合“小老師”的教學主線,幫助其讀好單韻母。不僅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彌補上節課的不足之處。同時,力求把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融入實際教學實踐之中,促使拼音教學生活化、情境化,以遊戲和活動爲主線,幫助其聯繫日常生活,充分調動其多種感官協同參與學習中。

不足之處:

對於學生髮音不準的音,我雖然進行多次範讀,但是之後是要求學生齊讀的,沒有指名學生讀、開火車讀等方式,檢查範圍和力度不足,使得部分學生正確讀音沒有得到鞏固。

同時,沒有在課堂上整體利用情境圖,而是僅僅讓學生回家將編的小故事講給家長聽。課堂上只是引導學生進行分部觀察,如果能讓學生當場編故事分享學習內容,將會使課堂更加富有情趣性,也更能拓寬其他學生的思路並鍛鍊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反思11

這篇課文,以歌曲《快樂的節日》的歌詞爲內容,描寫了一羣活潑可愛的少先隊員愉快渡過自己節日的動人場面。內容生動活潑,充滿了節日氣氛,語言優美。通過學習對學生進行珍視今天,熱愛生活,憧憬未來的教育影響。但是怎樣讓學生體會,感受文字的美妙,是個難點。教學中充分考慮學生的已有認知經驗,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同時要引導學生感悟語言,獲得美的享受,從而感到生活的快樂和幸福,以激發學生實現未來的理想和願望。

一、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時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一點不假。在課堂上要想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去,教師除了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繫外,還應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多種方式去刺激和感染學生,使其對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在本節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們以看錄象、聽歌曲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小朋友怎麼過自己的節日,使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來,並且在回憶的.過程中重新體會到過節時的快樂心情。

二、引導自問自答,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解答學生的問題是課堂上的主要學習任務,但解決的方法並不單一。一個問題提出,不僅能引發學生思考,激活學生的思維,引起學生的爭論,還能引導學生自主地參與學習活動。學生在默讀課文後,我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然後通過課件展示畫面,讓學生把看到的說一說,並把自己理解到的讀出來,學生自然就理解了自己提出的問題。在自問自答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反思12

《月亮的心願》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以月亮的內心變化爲線索,引出了要關心體貼父母的情感,是一篇充滿家庭溫情的課文。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這個教學片段非常的簡單,沒有什麼設計特別的地方。但是我覺得最大的優點是給予了孩子們充分讀的時間,充分去感受讀的快樂。然後從同學的評價中去感悟課文蘊含的.情感。在新課程下小組學習成了重要的學習方式,在小組合作中孩子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有了合作的精神,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如分角色朗讀,一個學習小組內肯定有朗讀比較優秀的學生,這就可以互相影響。還有讓學生自讀自悟這一環節,我覺得也很好。使學生養成了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上完課後,我將近用了20分鐘的時間來講講班級中的家長與孩子的關係。舉例說了爸爸媽媽是如何的關心我們的成長的,我們要體貼關心父母長輩。教室裏安靜得出奇,大半的小朋友感動得哭了。下課後我又找了幾位小朋友談心。孩子們都認識到了父母對自己的關心,表明自己要好好孝敬父母。我覺得效果來了,課堂延伸到課外,這樣的教育效果真的很起作用。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反思13

學習目標:

1、就身邊的垃圾進行交流,能說清楚垃圾是從哪裏來的?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

2、就如何處理生活垃圾,展開合理的想象,交流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培養學生愛護環境衛生的習慣,具有自覺美化環境的行動。

課前準備

1、生活小調查:我們身邊有哪些垃圾?這些垃圾是從哪裏來的?這些垃圾到哪裏去了?(學校、家附近。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校園的垃圾進行觀察。)

2、佈置蒐集資料:垃圾的處理方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義烏正在創建全國文明衛生城嗎?那你覺得義烏城乾淨嗎?(可以播放義烏的風光或校園風光,讓學生感受城市的整潔美)

城市裏的垃圾到哪裏去了呢?今天我們的口語交際課要談的話題是:

我們身邊的垃圾

二、小調查的彙報交流

(1)每人在小組裏彙報自己的調查結果,互相幫助,互相補充。

(2)每組派代表交流。

(3)教師小結:

垃圾的果皮紙屑、塑料袋、各種瓶子、吃剩的.食品等(校園垃圾)

廚房垃圾。

三、開展活動,處理垃圾

小朋友在學習生活中,少不了出現垃圾,但是我們的校園,我們的家園,我們的城市仍然這麼美麗乾淨,你們知道這些垃圾到哪裏去了嗎?

1、讓學生自由說說,交流自己所蒐集到的資料。(學生可能會說扔到垃圾桶裏、垃圾房裏去了,那麼老師就追問:“垃圾房裝滿了怎麼辦?)

2、該怎麼處理垃圾呢?今天我們來成立“點子公司”,爲處理垃圾出出點子吧。

(1)學生自由組合,成立公司,動腦子,想辦法。

(2)分組彙報。注意評議:

誰聽的認真?誰的點子好?好在哪裏?

你認爲還有哪裏不夠好?可以提出問題要求解答。

四、介紹科學的垃圾處理方法

1、義烏的處理辦法:塔山垃圾填埋場。

2、焚燒法。

3、積肥法。

五、討論質疑,求真創新

1、你認爲哪種方法最好呢?請說出理由。

引導學生從環保、廢物利用等方面談談看法。

2、介紹美科學家研製出用人造閃電出來垃圾的新方法。

六、導行

我爲創建出力,攜手共建全國衛生城。

成立環保小衛隊。

資料:

處理垃圾的方法:

衛生掩埋法:顧名思義,就是找空地,把垃圾掩埋起來。

焚燒法;將垃圾分類後,送入焚化爐裏燃燒。

積肥法;把垃圾堆疊起來,使廢氣物的纖維質和有機質腐化,變成肥料來改良土壤。

美馬薩諸理工學院等離子物理實驗室宣佈,他們成功利用人造閃電所釋放出來的巨大熱量能將垃圾熔化,待冷卻後,有害廢物可以變爲沒有毒害的巨大玻璃。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反思14

《棉鞋裏的陽光》

教學反思:在上課之前,我先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全家福”,讓他們互相說一說家裏的趣事,學生就顯得相當感興趣,這種方式比較貼近生活的實際,所以學生說起來也相當熱烈,爭先恐後地向全班學生講述,內容自然而然地也圍繞着家裏面誰最疼愛自己,怎樣疼愛的。之後出示課文中的插圖,讓他們來說一說在文中看到的人物,想一想他們之間又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學生因爲說過了自己的照片,所以說起課文的插圖也就事半功倍了。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所不足的便是在問:讀了他們的話後,你想說些什麼的時候,我沒有去引導學生,以致於學生的`回答與我設計此環節所想象的有些出入。教學反思:在課文開始之前,先複習上節課所學的生字詞,但是在這個環節中,我稍稍做了些改動,就是女生讀字,男生組詞,這種形式在以前沒有出現過,所以學生特別的感興趣,這使我意識到在將來的教學中應該多去探索些新鮮的方式,讓我們的學生不要一味的只在一種方式上運行,這樣會使學生的積極性大大削弱,反之,則能達到一個熱烈的情緒。在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時,我先讓學生先揣摩在家中爸爸、媽媽和奶奶說話時的語氣,再引導他們讀一讀文中的話,學生在聯繫生活的同時對於課文中的話語也就更能理解了。在教學生字的階段,我讓學生先觀察,講一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開始書寫。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反思15

我在教學中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圍繞課文創設了多個問題,使學生能輕鬆地理解課文並掌握課文內容,突破了教學重難點,完成了教學任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設計問題:“有一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麼會掉進大水缸裏呢?請你聯繫這一段的內容說一說。”先讓學生初步感知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接着學生就能說出他是因爲玩時不小心纔會掉進大水缸裏的,有的同學更能據此提醒大家平時玩耍時要小心,纔不會掉進水缸裏,學生的智慧真是可愛至極。

2、在“表演”中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我做了這樣的設計:“同學們看看插圖,司馬光在幹什麼?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動作嗎?”話音剛落,可愛的薛洋同學立刻站起來,做了“高舉雙手使勁往往下砸”的動作,還“哎!”了一聲,真是把司馬光“表演”得活靈活現。其他同學也不約而同地模仿,在表演中理解了詞語和句子。

3、通過比較理解課文內容。

學習司馬光遇事沉着、不慌張是本課的教學目標。理解司馬光愛動腦筋,機智,方法巧妙而是本課的'重難點。我是這樣設計的:

1)課文中人物的比較。我問學生:當一個小朋友一不小心掉進地口大水缸裏時,司馬光的表現與別的小朋友的表現有什麼不同?可以看出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2)自己與司馬光的比較。我提出問題:“同學們也動動腦筋,你還有什麼辦法能救出掉進大水缸裏的小朋友呢?”學生想出了很多辦法,有的說可以用抽水把水抽出來;有的說可以拿個繩子把小朋友拉上來;有的說可以拿個大木棍讓小朋友爬上來;有的說他們可以一起把水缸推倒……聽完學生們天真的想法,雖然有些辦法行不通,但是我仍微笑着點頭鼓勵他們,使他們感受到回答的快樂。最後我又問:你們的方法與司馬光的方法比較,哪種方法好呢?通過比較,學生體會到了司馬光的機智、聰明,從而使他們對司馬光有了深刻的瞭解,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司馬光》教學反思》這一教學反思,來自!8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