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精選20篇)

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精選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精選20篇)

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1

隨着課堂教學研究和改革的深入,我們逐步形成了一種共識: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生命歷程,課堂教學應當煥發新的生命活力。本學期的第十一週是我們實驗小學的校本教研教學研討周,在這個活動中我擔任了上教研課的任務,執教的是一年級的閱讀課《四季》。經過之前的自己鑽研教材執教老師的試講一年級教師的集體背課後,正式於十一月二十四日在全校老師的面前展示了《四季》的課堂教學,下午又進行了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這一活動讓我受益匪淺,特別是老師們給我提出的建議更是我教學上新的起點。

《四季》是課改實驗教材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中課文的第二課,它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兒童詩,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徵。詩採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琅琅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於學生觀察和想象。

我執教的是第二課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激發興趣,創設情景、品讀課文,讀中識字、朗讀指導,體味文本這幾個環節的教學力圖來達到兩個教學目標:一是知道一年有四季以及四季的特徵,產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二是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試着感情朗讀和背誦課文。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創設好的情景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於是開課時我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說說現在是什麼季節引出四季,然後讓學生欣賞四季的風景圖,從直觀上感知四季的美,激發他們對四季的探索。

二品讀課文、讀中識字閱讀教學中的識字教學不能脫離語言環境,因此我採用三步讀書法來引導他們:一是初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生字詞語,放慢速度讀;二是識字後再來整體感知讀,要求讀通順;三是把課文流利,讀出美的感覺。

三朗讀指導、體味文本通過前面的練讀,學生對課文已較熟悉了,但他們沒有深入地瞭解文本,讀起來沒感情,又是第一次接觸閱讀課,也不知道什麼叫感情朗讀。所以在這個環節中我分兩步走:一是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季節來讀,說說它寫了這個季節的誰,是什麼樣子的來具體感悟,並通過做動作來體會“圓圓彎彎鞠躬一挺”等詞語的意思來初步感知該怎樣讀。通過老師的示範讀、重音提示讀、學生個人練讀、展示讀讓他們有感情朗讀的初步意識;二是讓學生自己配動作朗讀、請同學上臺帶頭飾表演讀來達到感情朗讀的要求,這裏也是預設中課堂的一個高潮。通過多形式多層面的指導,學生朗讀的效果較好。

下課後進行反思,預設中有一個環節沒來得及進行,即預設中課的第二個高潮:以說促讀,說中激情。《語文課程標準》重視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認知,因此我在預設中是讓學生帶頭飾表演讀之後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四季中除了課文中寫的這些景物特徵以外還有哪些景物特徵,也來模仿課文寫一首小詩,例如:“桔子紅紅,它對人們說我是秋天;紅葉飄飄,它對大樹說我是秋天……”在課堂上讓他們那顆聰慧靈動的心得以放飛。由於學生對帶頭飾表演特感興趣,讓他們多表演了幾遍耽誤了時間,其實後面的幾次表演效果也不太好,真是“戲演多遍無人看”,以至於預設的第二個高潮沒有到來,不禁有點惋惜。

真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後面同伴互助的環節中老師們給我提出的建議都是我自己沒覺察到的,都是一些很寶貴的意見,正如前面所說:它們是我教學上新的起點。建議如下:

1、不要設計對達到目標沒有作用的環節,不要提了問又沒讓學生回答而進入下以環節;

2、最好不要重複學生的答問,對學生沒說完整的話指導說完整,讓他們養成說話完整的習慣;

3、老師在課堂中不要走得太多,它給人“晃”的感覺;

4、戴頭飾表演適可而止,戲演多遍無人看,節省的時間指導學生進行語言拓展,課堂會更充實。

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2

《四季》是人教版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中課文的第二課,它以兒歌的形式,通過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詩採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琅琅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於學生觀察和想象。作爲初次接收一年級教學的我來說,反思本課的教學,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激發興趣,促進學習動力。

課堂上豐富的閱讀形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創造積極的讀書氛圍,培養學生樂意讀書的習慣。學生在興趣盎然的趣讀中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同時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學會觀察,感受四季的不同特徵和美麗,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讀中感悟,加強個性色彩。

朗讀是感悟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同時也是教學的基本任務。但讀要選好時機,恰到好處。在學生生成情感的時候,帶着感情去讀更有利於進入境界。因此在學生讀文之前,我先引導學生看四季圖片,讓學生們用充滿童趣的語言,把春天的美景和特點表達出來。這時再引導學生讀課文,體會文章語句的優美,讀出“草芽尖尖”的形象,感悟到“尖尖”一詞所蘊涵的春季特點。此時,我又做了範讀,還加上了動作,在我的啓發下,學生的讀法也各式各樣,從而使學生得到情的激發,智的啓迪,美的薰陶,朗讀也有了。

三、聯繫生活,重視積累運用。

新課標強調:“要聯繫生活教語文,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在學習了第一節後,我設計了一個拓展練習,引導學生說一說春季中,除了草芽之外,還有哪些特點。這就把文本引向了生活,調動學生已有生活累積,有的說冬眠的動物出來了,樹發芽了,燕子飛回來了,花開了?此時,春天的景物更充實了,更顯出了生機勃勃。接着,我又問:“這麼多動植物,想像一下誰會對誰說些什麼呢?”這樣處理教材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與語言有機地結合起來,較好拓展了語文教學的空間,同時也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本課教學結束了,回想起來,有好多不盡人意的地方。識字還不夠實,對學生全面關注不夠,還需要繼續努力。

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3

上週五參加了在寧波市鎮明中心小學舉行的“杭嘉甬三地教學聯誼”活動,聆聽了來自寧波、嘉興、杭州的三位教師傾情演繹的三節精彩的低段教學展示課,感受頗深。現就省教研室附小的李敏霞老師的一堂《四季》談些粗淺的感受。

《四季》是一首兒歌,通過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兒歌用擬人化的手法寫來,語言親切、生動。所配四幅插圖,形象優美,色彩明麗,便於學生觀察想象。

一、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李老師通過有趣的遊戲“看圖猜季節”導入新課,意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興趣。利用多媒體中美麗的四季圖,讓學生感知四季給大自然帶來的不同的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引發情感衝動,爲進入新課學習儲備必需的情感因素,同時也爲他們養成良好的觀察和探究習慣建立起情感基礎。

二、趣味識字,注重鞏固

識字是低段教學的'重點。李老師在設計本課的識字教學時充分考慮了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聯繫生活實際,調動已有的識字經驗,運用圈一圈、讀一讀、聽一聽、評一評、賽一賽等多種方法,並在課中安排了帶有本課生字的小兒歌配動作作爲課間操,使本堂課的識字教學紮實、有效又不失趣味,深受學生的喜歡。不孤立地識記生字,通過不斷地復現和運用,有層次、有梯度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不僅降低了識字的難度,同時還把識字與認識事物和發展語言結合起來。

三、多樣朗讀,感悟文本

這首兒歌運用擬人化的手法,語言形象生動,讀起來親切、自然。有感情朗讀課文是本節課的重點。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讓讀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發揮重要作用,重視並加強了對讀書的指導訓練。李老師採用教師範讀、學生模仿讀、自由讀、比賽讀、表演讀等形式,有梯度地達到有感情地朗讀兒歌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四季的美麗,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

四、關注學生,關注習慣

一年級是習慣養成的起步階段,也是至關重要的階段。李老師關注了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在教學時讓學生邊看書邊聽老師來讀兒歌,老師讀到哪兒,小眼睛就要跟到哪兒。一年級學生模仿性強,教師有感情地範讀,準確地傳情,能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讀書慾望。李老師還注重寫字指導,通過筆畫、筆順、書寫位置的教學,通過一次次的評價和比較,通過較長時間的練寫,使學生充分掌握了生字的書寫技巧。

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4

一、激發學習興趣,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本課採用生動、形象的畫面導入課題的方法,美麗的秋景動畫,加上教師充滿激情,詩情畫意的配樂朗誦,把學生帶進了碩果累累的秋天,吸引了所有的學生。學習本課時,正值秋季,所以安排秋季圖片導入,自然、親切。通過自然的導入,揭示了課題,激起學生求知的慾望。上課伊始,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就被充分調動起來,爲下一步學習課文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在閱讀課文的教學中,我應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注重學生詞彙的積累、說話的訓練、語感的培養,體現以讀爲主,讀中感悟的教學原則。注意體現讀書的層次性,讀熟課文,讀懂課文,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贊可夫認爲,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讓學生在讀通全文的基礎上自由選讀便是“觸及精神需要”的最好方式。學生的讀必定是從內心體驗出發,結合生活經驗,展開豐富想象,從而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教師的點撥,旨在再現情境,讓學生受到感染,促使學生對語言有細膩的感悟。另外,課中春、夏、秋、冬幾幅動畫的插入,不僅再現了當時不同季節不同景色的特點,而且充分利用了多媒體這一資源,突破了難點,培養了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使孩子瞭解到四季景色的不同特徵。

三、寫字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項不忽視的內容。針對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的特點,每節課上讓學生動手寫一寫,即使是寫1-2個字。既體現了讀寫結合的教學原則,又將課外作業在課內完成,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真是一舉兩得。

四、課前安排的收集資料,以及課中安排的畫一畫、唱一唱、背一背、說一說這些環節,不僅幫助學生積累了知識,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讀美了課文,讀懂了課文,從而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5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四季》教學反思。”語文課程的這一性質將語文課程的目標和內容聚焦於“學習語言文字運用”。這就要求我們樹立“語言文字運用”的教學觀,把“語言文字運用”作爲語文課程的一切教學活動與教學設計的出發點。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會語言文字運用,首先應引領學生通過閱讀理解,領悟和挖掘出語言表達的方法,再重點訓練語言運用能力,然後進行方法遷移運用,學生可逐步學會表達。下面結合《四季》一課談談我的做法:

一、積累詞彙,學以致用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學習《四季》一課的“我會認”的生字的時候,先讓學生在小組裏合作學習生字,再運用老師交給的`方法識記字形,然後全班交流總結方法。如編兒(春:三人看日出),加一加(對、圓、就),換一換(說-悅),生活識字(秋、夏、雪是學生的姓和名中的字),歸類識字(肚、腰、腿、胳、膊)等方法。爲了讓學生真正記住這些生字,我設計了一環節讓學生選擇喜歡的生字組詞或說一句話。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人人都參與了課堂學習,大大增強了學生識字的興趣,促進了語言文字訓練的效率。

、讀中品悟,積累語言

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就是積累語言,而積累語言材料,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多讀,尤其是要通過抑揚頓挫的朗讀,使優美的祖國語言文字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學反思《《四季》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我除了引導學生用各種形式進行朗讀以外,還注意對學生進行具體有效的朗讀指導,加深學生的感受。例如:在進行朗讀訓練時,問:同學們,你認爲“草芽尖尖”應該怎麼讀更好呢?讓學生展開討論,交流自己的看法,使他們體會到草芽很輕、很嫩的感覺,所以讀起來就知道聲音要輕細一些。再比如:雪人大肚子一挺,你認爲應該怎麼做、怎麼讀呢?讓學生上臺表演動作,表現雪人頑皮的樣子。經過這樣多方式、多層面的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就有聲有色了,還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彎彎、鞠躬、挺”等詞語的意思。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讓學生感知語言,從理解中感受語言,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使語言文字訓練落到實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三、聯繫生活,積累運用

新課標強調:“要聯繫生活教語文,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在教學《四季》時,我注重安排遷移練習:“,他對說:‘。’”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仿照課文中的詩句,當一回小詩人。由於學生在這方面有較多的生活積累,通過啓發,生活中許多景物很快在學生腦中再現。“柳樹綠了,他對小鳥說:‘我是春天’。”“荷花朵朵,他對小魚說:‘我是夏天’。” “紅葉飄飄,他對大樹說:‘我是秋天’。” “雪花飛飛,他對大樹說:‘我是冬天’。”……在學生表述時,我適當點撥,幫助學生恰當運用語言,使語言更加規範,學生通過不斷的語言實踐,逐步內化語言、豐富語言,進而正確、熟練、靈活地運用語言文字。正因爲有了前面語言的積累,情感的體驗,學生纔有了這些精彩的創新和運用。

總之,閱讀教學作爲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定要遵循語文知識的建構規律和兒童的認知規律,以語言實踐爲爲平臺,在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悟、積累、運用,才能實現閱讀教學的目標,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

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6

《四季》是一年級上冊中課文的第二課,它以兒歌的形式,通過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詩歌採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琅琅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於學生觀察和想象。因課本貼近生活,上課時學生興趣濃厚,課堂上時時閃現學生的智慧,精彩百出。

課堂上我依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創設了一個富有童趣的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了一個充滿幻想的世界。一開始我創設情境,介紹大自然媽媽以及四位漂亮的'女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欣賞春夏秋冬的四幅圖,欣賞圖片;接着讓學生讀準讀通兒歌,然後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哪個季節和喜歡的理由,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情感體驗拉近與課文之間的距離;最後學文時讓學生學會了兩種朗讀方法,想象讀和表演讀,這樣能讓學生很有興趣的讀,在讀中又能掌握了朗讀的方法。並且引導學生進行了多種識字方法的學習。爲以後學習生字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拓展訓練時,我讓學生欣賞完大自然媽媽禮物後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四季還有什麼會說,也來模仿課文寫一首小詩,學生說出了許多另人意想不到的句子。孩子們先回憶了第一課時課堂上的換詞說句子,然後進行仿說。學生馬上想到了:桃花對小鳥說話;油菜花對風兒說話等等。接着我又進行引導:“花兒是什麼顏色呢?我們可以仿照草芽尖尖”說一說。學生馬上說:“春天桃花紅紅;油菜花黃黃”等等。夏天“西瓜圓圈,青蛙呱呱”。秋天“蘋果紅紅;黃葉飄飄”。冬天“雪花飛飛,北風呼呼”等等。這時,我設計了一個小組活動,讓學生互問互答,相互啓發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結果,學生參與率極高,興趣也空前高漲。以致後來彙報時說出了許多出人意料的句子。如“夏天裙子飄飄,冬天棉衣厚厚。”

語文課堂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學生的思維應該是活躍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自己獨特的體驗。不同的學生對文字的理解體會不同,對語句的感悟也會不同。因此,我們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對學生多鼓勵肯定,允許他們有不同的發現與體會。

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肯定的語言鼓勵學生,課堂上會收穫許多意外的精彩!

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7

上完《四季》一課,心裏不知道是喜多一點還是憂多一點。課後來反思一下自己的收穫,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設計了讀四季詩,找四季景,編四季詩,畫四季景等四個環節,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始提問,激發讀書興趣

托爾斯泰曾經指出:“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然而,興趣不是學生自發產生的,它有賴於教師採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去激發。

在片斷一的教學中,我先提問:“一年有幾個季節?”學生的回答引出了課題—四季。“春夏秋冬”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接着板書出春夏秋冬四個字,並提出帶領學生去找四季,學生都踊躍地要參與到活動中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於是我檢查了本詩的生字,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指名讀,齊讀,再去掉拼音認讀,開火車讀,效果很好。

二、在片斷二“讀四季詩”中,主要是以讀爲主;我設計了自由讀、指明讀、體會讀、師生接龍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如讓學生示範“鞠着躬”和“大肚子一挺”的樣子,從而讓其體會到穀穗成熟了和小雪人的頑皮。在重點教學“彎彎”的時候,先讓學生結合生活中彎彎的物品說一說並體會彎彎的感覺,其次再讀課文的秋天片段。又如讓學生先體會穀穗的心情,再結合心情來讀一讀。由於讀的方法多樣,所以孩子們積極性很高,課堂十分活躍,達到了熟讀成誦的效果。

三、在片斷三“找四季景,編四季詩”中,出示了“春夏秋冬”四季圖片、指導學生看圖,自己找四季來進行學生語言訓練,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緊接着讓學生嘗試編四季詩,擴展訓練:

這樣有梯度的練習,能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引導學生將課文的語言內化爲自己的語言,運用獲取的知識向課外延伸,也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

四、在片斷四“繪四季景,”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熱情,用畫畫來表達對四季、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永遠是一門充滿缺憾的藝術。課後我也進行了思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1、課堂內容較多,有的內容設計難度較大。中途學生沒有休息的時間。

2、調控能力不足,應變能力還需大大地提高和改進。課堂調控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一名老師,若是缺乏了課堂調控能力,就好比一個軍隊失去了將領,會變得一盤散沙。由於內容較多,前半節課中,我採用了拍手開火車,師生接龍、誇誇自己等形式來調控課堂紀律,但後半節課我爲了完成任務,對於一些學生的差錯也未能加以很好的引導等等。學生畫四季就沒有時間了。

3、對學生的評價還是缺乏感染力。在多讀感悟這一環節中,評價語顯得尤爲重要。缺乏了有針對性的評價。如在教學冬天的片段時,未能通過評價語來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從而顯得比較單調。

4、缺少對個人表揚。在低年級階段,表揚是極爲重要的。到位的、及時的表揚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在整節課中,缺少及時的個人表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

總之,學無止境,教無止境。在從一年級開始,兒童的語言,兒童的心理,我還需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接受磨練。

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8

《田家四季歌》是一首兒歌,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對農民一年四季的農事活動進行了描 寫,以簡練的筆墨畫了四幅田園四季的風景畫,重點是在介紹農事, 帶着讚美的感情歌唱了種田人的辛勤勞動。這首時序歌既可使小朋友 們獲得有關一年四季農作物生長和農事活動的知識,又能使他們在情 緒感染中受到農業勞動美的'薰陶。

本課識字教學,我採用 構字規律等方法識記字形,並結合課文插圖和生話經驗識記生活中的常用字。

1、圖文結合識字。如“蝴蝶、麥苗、穀粒”通過觀察圖畫,把識記字形與認識事物相結合。

2、加一加識字。“季、苗、肥、雖、辛、苦”都是合體字,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蝴、蝶、粒、苦”是形聲字,可以用聲旁加形旁的方法識記。

3、聯繫生活經驗識字。

4、結合課後題識字。“戴”是書寫難點,重點用部件組成識記字形。

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9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詩歌。詩歌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徵。詩歌採用了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琅琅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而本課的教學就是要通過情境創設、感情朗讀等手段,讓學生走進文本,與課文一起走進春夏秋冬四季之美,從而感受語言的韻律美,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反思本課的教學:

一、創設教學情境,以讀爲本

低年級閱讀教學應以讀爲主,以人爲本,強調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實踐。教學時,我讓學生充分自由地朗讀,把自己當成草芽、穀穗、雪人來體驗,學生入情入境地體會出這些人性化了的事物的興奮與自豪。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以讀貫穿始終,注重學生的感知、聯想、體驗等心理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讓他們感受到四季的美麗與可愛。同時充分利用媒體的效果創設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了一個有圖、有聲、有色的教學場景。

二、感受四季美,模仿說詩句

是的,美麗的大自然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五顏六色的。學生能夠透過書本,緊密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獨立思考,開拓思維,充分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和見解。

在教學《四季》時,我注重安排遷移練習,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仿照課文中的詩句,當一回小詩人。由於學生在這方面有較多的生活積累,通過啓發,生活中許多景物很快在學生腦中再現。“柳樹綠了,它對藍天說:‘我是春天’。”“爬山虎葉子紅了,它對小鳥說:‘我是秋天’。”……在學生表述時,我適當點撥,幫助學生恰當運用語言,使語言更加規範,學生通過不斷的語言實踐,逐步內化語言、豐富語言,進而正確、熟練、靈活地運用語言文字。正因爲有了前面語言的積累,情感的體驗,學生纔有了這些精彩的創新和運用。

三、不足之處

第一、當我提出“小草會對小鳥說什麼?”這個問題時,由於問題對一年級學生來說並不簡單,學生一下子愣住了,沒人能回答。假如我能及時抓住這一契機,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讓學生聯繫自己平時的情感體驗來說會比較好。

第二、在學習過程中,交給他們簡單的方法,扶放結合,初步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及自學能力會更好。

第三、缺少朗讀情境的創設,這麼優美的文章,孩子們卻沒有投入情感去讀,可採用表演讀、配樂讀、分角色讀,讓學生盡情地讀,有滋有味地讀。

第四、比較後悔沒有把背誦課文穿插在教學當中。

第五、最後如果能把孩子說的“四季”串起來,成爲完整的詩歌,我想效果更理想。

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10

在設計學生學習方案時,我們是在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以問題體系爲課堂教學的基本策略,以目標爲導向,以問題解決爲中心,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爲目的。抓住"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這條研讀主線,讀中悟,悟中讀;讀中說,說中議;從讀中習得語感,發展語言。同時,又以生字教學爲重點,通過觀察,分析,討論,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我們的教學面對的是剛入學的六,七歲的孩子,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對兒歌中所涉及到的"穀穗彎彎"不太容易理解,最好結合實物進行教學,直觀明瞭;理解"鞠着躬""大肚子一挺"等動作和表演相結合,既有趣有生動,符合低年級兒童好動,好玩的'特點,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學,這樣能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他們感覺到樂在其中。

另外一年級的孩子剛入學不久,學習習慣較差,缺乏自主,合作能力,教師要充分發揮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組織,協調作用,對教學目標,方法和過程實施有效控制,避免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放任自流,從而提高學習有效性。要鼓勵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學會清楚,有序地表達,學會認真傾聽,學會正確評價,保證課堂教學有序,有效地進行,而對孩子表現出來的豐富的想象能力,創新能力,表現能力一定要給予保護和鼓勵。

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11

《我的四季》是篇哲理性散文,有許多富含哲理的句子,由於課堂時間的問題,有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所以學生反應不是很熱烈。同時由於時間的問題,如果把富含哲理的句子全部講完的話,時間肯定不夠,應該儘可能少講幾句,要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表達清楚,並且及時肯定。像“扶犁耕作”這樣較難的詞組,如果讓學生自己講出象徵意義很困難,應該讓學生在熟悉文本的前提下,去引導學生理解這些詞組,這些意象的象徵意義。

有位老教師提示,這篇課文其實可以壓縮爲一個課時,重點突出兩個,一個是借物明理,另一個是語言上的哲理性。在具體講解“借物明理”時,可以選擇一個“物”,讓學生練習,更深地理解“借物明理”這個方法。

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12

《我的四季》選自張潔的散文集《心靈的筆記》。這是一篇有難度的哲理散文,作者用自己的一雙慧眼努力發現大自然四季容顏的變化,並抒寫自己獨特的人生感悟。無論是語言形式還是思想意境,都稱的上一篇賞心悅目的佳作。非常適合借本文來鍛鍊同學們的思維能力。

但是,高一的學生由於生活閱歷,思想認識等發麪的侷限,對於文本的理解、把握不能深透到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緊緊地抓住文章的主線,即春夏秋冬分別象徵着人生的少年時期、青年時期、中年時期和老年時期,從而讓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了更加清楚地理解。但是,也有很多的.地方不足。

首先是沒能充分把握學生主體原則,自己講得太多,給學生思考和交流的時間太少。

其次是對學生朗誦能力的拓展不足。作爲散文,朗誦應該作爲欣賞、教學的基礎。課堂內,教師的範讀雖然能夠使學生從總體上把握文本情感基調,但是學生的集體朗誦安排太少,不能有效培養學生朗誦能力。

課堂內評價也不夠準確到位。評價的目的是爲了促使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鼓勵學生多想多說多練。雖然運用了鼓勵性評價語言,能夠調動學生的思考的積極性。發揮了評價的激勵功能。但對個別學生的評價,忽略了學生的主觀情感體會,有強把學生的思維統一到教師自己的軌道上來的感覺。

最後的收尾也不夠精彩。在課堂結尾,本該是學生在學習文章,接受情感薰陶後的個體體驗的抒發,而我在處理的時候急於歸結並鼓勵學生在生命的春夏滿懷希望地耕種人生,不曾讓學生髮表個人體驗,沒能把握貫徹學生主體的思想策略。若能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角度,讓學生進行探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闡發自己的看法,應該能使課堂的效果得到昇華,從而達到語文教學的人文性,使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提高,真正達到“育人”的目的。

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13

這節課我始終注意創設情境,在情境中引起學生學習慾望,開課創設一個語言情境:這節課我給大家帶來四幅圖,你們想看嗎?學生的興趣一下就被調動起來了,學生興趣盎然地觀察、思考、說話。

學習帶拼音生字時,爲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語言情景:四季姑娘想看看小朋友誰的拼音學得好,想了解一下誰可以當拼音大王。孩子們完全進入了情境,積極性空前高漲,自己就看拼音讀起了生字,我檢查了一個差一點的孩子,他也都會讀了。接着我就開始教讀生字,孩子們發現他們讀的`和老師一樣,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可開心了。

在學去拼音生字時,爲了讓孩子們認真學生字,我又設計了一個語言環境:四季姑娘知道大家都是拼音大王,他還想知道小朋友誰識字識得開快、識得準?這時,全班學生更來勁了,大家相互讀着、認着,通過男女生比賽讀,雙人合作開火車讀,很快學生就掌握了漢字的正確讀音。

指導讀書時,我注意創設情景,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如指名讀“穀穗彎彎”這一部分時,老師很自然地一問:小穀穗在哪兒呀?我們班有沒有小穀穗?能不能邊做動作邊讀。學生讀後,老師評價;小稻子成熟了,多自豪啊,誰還是?既是表揚又暗含朗讀指導。讀“小雪人把肚子一挺那一部分”時,老師說:“那小雪人在哪兒呢?我們找找小夥伴,把雪人的樣子讀出來吧。”學生投入地讀着,彷彿自己就是那彎彎的穀穗,那頑皮的小雪人,在讀中,在表演中,還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彎彎、挺、鞠躬”等詞語的意思。

關於講課我有一點想法,關於四季學生的生活經驗是很豐富的,引導學生回憶和運用多媒體錄象都是不錯的。但是課前應該給學生更廣闊的收集空間,收集有關的圖片,兒歌,親自去感受秋天,課堂上學生的學習展示會更積極,學生的視野會更開闊,我們的課堂放會更開放,更有活力。

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14

《四季》是新教材中一篇有趣的課文,它以兒歌的形式,通過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文章語言親切生動、文字優美,並且四幅插圖色彩豔麗,適合朗讀且能很好地體現新課標理念。實施教學時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着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以學生有層次的讀課文,代替教師的講解。

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一系列有層次的讀。初讀正音——再讀認字——熟讀理解——選讀朗誦,通過變換各種形式進行朗讀,幫助學生儘快地熟悉課文,理解和運用語言

二、在情境中識字,提高生字的復現率。

利用多媒體課件和符號呈現創設情境引導孩子去讀:讀圖上的字、讀詞組、讀句子、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漢字不斷地自然復現,每次的出現又有一定的層次——從有拼音到無拼音,從有紅色標識提醒到隨語言環境整體自然復現,無意中使漢字得到鞏固。

三、以情帶學,自然地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一開始我利用談話,創設情景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接着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哪個季節和喜歡的理由,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情感體驗拉近與課文之間的距離;然後設置如下情境:有四位朋友也趕來想參加兒歌的學習,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猜猜草芽、荷葉、穀穗、雪人各喜歡哪個季節,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最後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補充有關四季風光的圖片,使學生體驗大自然的美麗和奇妙。使學生體驗大自然的美麗和奇妙。

覺得還存在着以下的不足:

本次教學中的較大失誤,是上《四季》之前就高估了學生對各個季節特徵的區分能力,結果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四季的概念很模糊。所以,以後教學時,要在教學之前瞭解孩子對本課的教學內容掌握到什麼程度,做到心中有數,還要研究一下孩子之間的差異,以求調動每個孩子的積極性

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15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兒歌,本文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徵。兒歌採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琅琅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於學生觀察和想象。

在整堂課教學中我主要體現了以下教學思想。首先以學生爲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學習第一段時,我目標明確地分層指導學生進行了朗讀,讓學生在讀中學,讀中悟,讀中得,讀中展示。接着我從扶到放,讓學生四人小組學習課文的2、3、4段,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來讀一讀,說一說,演一演。在拓展訓練中,我又出示幾幅不同季節的典型畫面,讓孩子選擇說話,孩子們興趣高漲,語言豐富,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和情感體驗,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得淋漓盡致,一個個充滿智慧的小詩人紛紛冒出。

其次,課文中的個別詞語的理解和感悟深入淺出,水到渠成,如在幫助孩子領悟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時,我問表演的孩子:“親愛的小麥穗,你爲什麼彎腰啊?”孩子回答:“因爲我成熟了,沉甸甸的果子把我的身子壓彎了。”在孩子表演完冬天的雪人時,我問孩子們,“你們爲什麼說他表演的好啊?“因爲他挺着大肚子,樣子很可愛。”“因爲他臉上笑眯眯地,還挺着個大肚子一搖一擺的,很頑皮。”“頑皮”一詞的理解就這樣在孩子們的動作中做了具體的解釋。整堂課下來,孩子的學習興趣濃厚,語言能力得到了提高,但遺憾的是,因爲時間的關係,指導孩子的書寫沒能落實到位,自己認爲如果能在課外有更充分地預習,可能這堂課的效果會更好。

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16

新課標強調:“要聯繫生活教語文,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要求學習的不僅是文本,還有學生的'生活經驗。”在學習了兒歌以後,我設計了一個拓展練習,出示了幾幅有關四季景物的圖片,引導學生仿照課文說一說。這樣處理教材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與語言有機地結合起來,較好拓展了語文教學的空間,同時也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本課教學結束了,回想起來,確有不盡人意的地方。

設想得總是比較好的,實際操作時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出現,一是認字效果不是太好,在學生開火車讀生字時,總有學生不會讀;由於課堂時間沒把握好,在寫字的環節,沒有範寫和評議。

通過這次教學,我覺得在今後教學中必須注意以下幾方面:

1、語文教學不是讓學生被動地獲得知識,而應是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去發現知識。識字教學中要注意識字方法,注重培養識字能力;

2、不要設計對達到目標沒有作用的環節,不要提了問又沒讓學生回答而進入下以環節。

3、不要把簡單問題複雜化。像《四季》這樣的課文其實只需通過反覆地讀來進行模糊理解,在教學時在這方面花時還是不充分,過多地分析造成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了。

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17

上完《四季》一課,心裏不知道是喜多一點還是憂多一點。現在我來說說一個重要的收穫,就是我在課堂上讓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象,讓他們讀出歡快的語氣,還有調皮的語氣,學生爭先恐後地讀。我覺得我們低年級的語文課上就要教給學生方法,紮紮實實地進行朗讀訓練。回顧自己的教學流程,主要體現了以下兩個方面的特點:

一、課始提問,激發讀書興趣

托爾斯泰曾經指出:“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然而,興趣不是學生自發產生的,它有賴於教師採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去激發。

在片斷一的教學中,我先提問:“一年有幾個季節?”學生的回答引出了課題—四季。“那誰來說說四季都有哪些特點,有哪些特別的事物?”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接下來在優美、輕快的音樂和聲情並茂的朗讀中,學生初步感受到了詩歌語言的詞韻美、意境美、整體美,從而讓學生喜歡上《四季》這首詩歌。接着,我引導學生邊聽邊想象詩歌中描繪的幾種事物,並且試着說一說。這裏,琅琅上口的語言,可愛的事物形象,很好地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興趣,還有一些誇張的語氣,學生都踊躍地參與到朗讀中去,都想試上一試,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

二、教給方法,鞏固朗讀的興趣

古人授之以漁的道理我們都知道,學生已激發的閱讀興趣要保持,教師必須教給學生讀書方法,並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學片斷二中,我在指導學生朗讀的時候,並不是空洞地對學生進行技術的指導,只是要學生閉上眼睛聽完我的示範朗讀之後,讓他們去發現我讀書的優點,知道讀書要有輕有重。學生說:“老師,我發現祕密了!你讀的時候可真可愛啊!真調皮啊!還有輕有重的`!”然後告訴學生,老師之所以書讀得好,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呀,一邊讀書的時候,一邊就想到了尖尖的草芽。我非常喜歡那些嫩嫩的、綠綠的草芽。這樣一來,我就讀得好聽了,而且還露出了笑臉。”學生從我的敘述中,知道了讀書的時候要一邊讀,一邊想象,還可以笑着讀,我巧妙地將閱讀的方法滲透在了朗讀指導之中。這樣,猶如春雨“隨風潛入夜”一般,達到“潤物細無聲”。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在課堂上,邊讀邊想,邊想邊讀,興趣非常濃厚。雖然學生讀書的水平還顯得很稚嫩,但是我完全被學生那種讀書時表現出來的積極的興趣,和他們投入的神情所感動了。

事實證明,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讓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象,再現情景法,讓學生能真切地感到,學生才能讀好書,真正讀出語言的味道。

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18

《四季》教學反思《四季》是一首簡短有趣的兒歌,教學本課時,參照了教參和許多教學實例,和自己的教學相結合,希望給孩子呈現一堂生動有趣,並能在趣味中學到知識的課。我個人認爲一年級是行爲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特別是學習的規範。規範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所以,平時教學中,我要求學生認真聽、會聽。詞語是語言的基礎,一年級的詞彙兩積累不足,只要學習生字就讓學生練習組詞語,爲學生的語言基本功打好基礎。課文開始先讓學生“談談自己喜歡的`季節。”“你喜歡哪個季節?爲什麼?”孩子們交流的也非常熱烈,有的說:“我喜歡夏天,可以游泳,吃冰淇淋。”有的說“我喜歡秋天,因爲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有各種水果,我最喜歡吃水果了。”以此引出課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邊指導學生閱讀,邊引導學生認真觀圖,想象課文插圖上的“小鳥、青蛙、穀穗、雪人”還會說些什麼。之後,紛紛舉手,有的說:“哇!春天真美麗!”“好紅的花,綠的草呀。”“我喜歡春天。”“終於可以出來透透氣了。”……語言雖然簡潔,但生動、有趣。

不足之處:

本課教學雖然能激發學生說的慾望,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但也發現了以下幾個問題:

1、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語言還不夠完整、簡潔,需教師引導;

2、聽說習慣仍需努力,不認真聽別人發言、別人發言時亂插話等細節方面仍需努力。

3、個別孩子不主動參與交流。希望在以後的教學中,能更嚴密地組織活動,帶動每個孩子積極學習。

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19

《四季》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兒童詩,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徵。詩採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琅琅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於學生觀察和想象。

通過前面的練讀,學生對課文已較熟悉了,但他們沒有深入地瞭解文本,讀起來沒感情,又是第一次接觸閱讀課,也不知道什麼叫感情朗讀。所以在這個環節中我分兩步走:一是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季節來讀,說說它寫了這個季節的誰,是什麼樣子的'來具體感悟,並通過做動作來體會“圓圓彎彎鞠躬一挺”等詞語的意思來初步感知該怎樣讀。通過老師的示範讀、重音提示讀、學生個人練讀、展示讀讓他們有感情朗讀的初步意識;二是讓學生自己配動作朗讀,通過多形式多層面的指導,學生朗讀的效果較好。

小學語文《四季》教學反思 篇20

首先感謝領導把示範課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我,但是由於個人能力有限,在教學設計和課堂授課中有很多的不足處,反思如下:

1、認讀生字時間稍長,佔用了讀課文的時間。

雖然認讀生字是本課的重點,但由於學生課前預習效果不佳,加上認讀生字較多,又講的比較細緻,所以佔用了較多的時間。

2、識字方法不夠多樣化。

雖然在課堂上我採用了,唱歌、組詞、圖片,猜字謎的形式讓學生認識生字。但是拘泥於大屏的束縛。應該再多一些形式。

3、課堂教師講授多,學生鍛鍊少。

現在課堂講的是鍛鍊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能力,主張還課堂於學生。但我總是放不開手,讓學生自由發揮的少。

4、準備不夠充分。

正常的'骨幹教師課應該事先讓學生充分預習,通過試課,在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加以修改。但由於時間緊促,也沒來得及像老教師請教,所以課堂目標達成和效果不太好。

通過這節課,我看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之處,也再一次瞭解想要給想學生上好一節課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磨練。我會繼續本着爲學生負責的心態,探索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得到很多能力提升的方式方法,爲教育教學工作奉獻自己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