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ao ou iu語文教學反思

ao ou iu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1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ao ou iu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ao ou iu語文教學反思

ao ou iu語文教學反思1

新課標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aoouiu》教學反思

從年齡特點來看,一年級的學生對遊戲最感興趣,所以“標準”明確指出:“漢語拼音教學儘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遊戲爲住。”遵循這個原則,結合教學內容,我設計了遊戲,如開火車遊戲、找朋友遊戲(組詞)、拍手歌等。在遊戲活動中,學生保持着一種激情,有着新鮮感和積極性,使抽象、枯燥的漢語拼音學習在遊戲與活動中變得輕鬆而愉快。

一節課學生主體參與的程度,自主性活動的多少,直接決定了學習的質量。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你若是不及時地抓住他們,讓他們更多地、自由地參與到活動中,他們會馬上轉移注意力,自己玩自己的了。我在教學aoouiu時遇到這樣的情況,當我準備教這些拼音字母時,發現部分學生早已認識,正確的.發音、不正確的發音充斥耳邊。於是我讓學生自己去嘗試發音,體會發音過程,探究發音方法,並讓讀得最好的同學教讀,糾正不正確的發音。同時,我也發現低年級的學生誰都想當小老師,所以對學習就特別投入,有的學生甚至頭一天就開始了預習,所以,教學aoouiu的時候能讓學生去教的就讓學生去教。這樣學生的積極性隨着他們的成功體驗而高漲起來,這個時候我抓住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嘗試自己編順口溜,進一步體驗發音方法。在學生看圖編順口溜之前,先給他們做示範。如學aoouiu時先給他們編了兒歌:左a右oaoaoao,並告訴學生這句兒歌是根據韻母ao的組成編的,我們還可以根據它的發音來編各種各樣的兒歌,然後我讓學生通過看圖觀察,體驗發音,去編兒歌。孩子們積極參與,編出了兒歌:一件棉襖aoaoao;一根蓮藕ououou等。這樣的探究體驗不僅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創新精神,而且在他們開動腦筋識記、編兒歌的同時,也訓練了他們創造性思維。

在本節課中,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的合作學習的環節比較少,主要是擔心孩子不會,怕控制不了場面。其實,課後想想孩子有着很大的潛能。只要你引導得法,多給他們機會,他們會因爲自己能幫助別人感到自豪,也會因此喜歡合作學習,以後自己在這方面要加強指導和培養。

當然,這節課還存在很多不足或缺點,懇請領導和老師們給予指正和指導。

ao ou iu語文教學反思2

根據學生實際,我把ao ou iu的教學目標設定爲:1、能用字母連讀法,學會讀ao ou iu;2、記住ao ou iu的組成;3、能準確讀出ao ou iu的四聲;4、能正確拼讀帶有ao ou iu的音節;5、學習正確地書寫音節。教學重點設定爲:學習ao ou iu的發音,學習拼讀聲母和他們所組成的音節。爲了能實現這一目標,我把本節課設計爲這樣四個環節。一、複習聲母中的平翹舌音z,zh,s,sh,c,ch的讀音;齊讀複韻母ai ei ui,總結它們的發音方法。二、學習複韻母ao ou iu及拼讀相關音節,這是本節課的學習重點。每學習一個新韻母,都利用課本插圖引出韻母及讀音。在教學過程中,師生共同討論,把複韻母ai ei ui的發音方法運用到ao ou iu的.發音上。讓學生自主識記ao ou iu的組成。這樣的教學,讓學生學會讀新韻母的同時,更進一步的掌握了複韻母的發音方法,更方便以後學習新的韻母。在學習聲母與ao ou iu拼讀的時候,讓學生區分開聲母與韻母,看準聲調再拼讀,把原來學習的拼讀方法運用於今天的學習中。特別是在拼讀三品音節時,提醒學生記住拼讀的要領“聲輕介短韻母響”。三、試一試,你能行。把音節分爲兩拼音節和三拼音節,學生在拼讀的過程中,展示了自己的學習成果,體會收穫的喜悅。四、寫一寫。1、寫複韻母ao ou iu ;2、寫音節ɡāo lóu jiù miǎo xiǎo。通過書寫鞏固學生對複韻母ao ou iu組成的識記,並掌握複韻母ao ou iu及相關音節的書寫格式。 教學過程中,多媒體課件給我和孩子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一部分學習內在課件的出示中顯得方便直觀。縮短了教學所用的時間,讓學生用多一些的時間消化學習的新知識。教學在孩子們愉快的參與中結束,我很高興。

ao ou iu語文教學反思3

在教學《aoouiu》一課時,很多學生把iu看成了ui,“iu”和“ui”不能正確區分。特別是在拼讀音節時,加上聲母更是“iu”和“ui”不分,實際課堂操作與預設相差甚遠,本以爲一堂課可以讓學生牢固掌握“aoouiu”三個複韻母,但拼讀過程中才發現學生藉助課本插圖能夠認識 “aoouiu”三個複韻母,一旦去掉插圖,學生分辨不清。於是我隨即放棄了原先的預設方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紮紮實實地進行拼音教學。通過指名讀、齊讀、開火車朗讀等多種形式,先讓學生認清“aoouiu”的字形,再與前面學過的“ui”進行比較,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一個小遊戲:用學過的單韻母 “i”、“u”自由組合,你會組合成哪些複韻母,請讀出來,並說說他們的區別。這個“找朋友”的遊戲孩子們挺感興趣,參與積極性很高,所以再來區分 “ui”和“iu”就容易得多了。雖然沒有按照預設方案按部就班的進行教學,但通過本節課學生能紮紮實實的學好“aoiuou”,還是比較有成就感的。

課餘時間,我在檢查學生所學情況時,發現大多數學生,對這節課所學的知識掌握的超好。我想這一切都緣於我對學生的尊重,緣於我把學生放在第一位的理念。

當孩子們在禮貌的問候之後,一堂語文課在老師的語速較快地節奏中開始了。一年級的學生,雖然學習激情很高,但也十分脆弱,猶如翡翠娃娃,一不小心受挫,哪怕是老師的一個眼神就會讓他們學習的激情變得粉身碎骨。所以在學習中,應以“激勵”爲主線,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獲得學習的喜悅、學習的信心、學習的激情和動力。一個膽怯的學生舉起了小手小聲地讀錯了一個音節,頓時同學們爭先恐後地要舉手發言。這個孩子的臉馬上紅了。這時,老師笑着對同學們說:“沒關係,她太緊張了,誰來幫幫她呀?”馬上就有許多同學想要幫助她。在同學和老師的幫助、鼓勵下,她終於讀對了。我馬上說:“她原來因爲緊張讀錯了,現在在同學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讀對了,真了不起!我們鼓勵她。”在同學們響亮的掌聲中,這位同學甜甜地笑了,舉手比以前更積極了。同時,也讓其他學生知道:當別人有困難和錯誤時,我們不應該取笑他,而是要幫助他。整堂課下來,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其中,沒有浪費一點寶貴的教學時間。每個孩子都全神貫注地聽,沒有開小差講空話的。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漢語拼音教學儘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遊戲爲主。”人們也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也十分贊同這個觀點,因爲“興趣”是一種力求探究某種事物,並帶有強烈情趣色彩的心理傾向,是學習動機中

最現實和最活躍的因素。在學習中,它使學習活動變得積極、主動,並富有成效。一年級孩子最感興趣的是什麼呢?遊戲、故事和活動!所以要讓他們對學習內容重視、感興趣,就必須讓他們在玩中學、活動中學。在學習“ao、ou、iu”的讀音時,充分利用仿真的、現實生活中的背景,看插圖猜讀音,嘗試讀(親自體驗),並以學生當“小老師”爲主線,讓學生讀好3個新的複韻母。在教學複韻母的四聲時,她大膽地採用“先扶後放”的教學方法,在帶着學生學完ao的標調後,讓學生嘗試ou和iu的標調,讓學生當“小老師”檢查其餘學生對韻母的四聲的掌握情況。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既體現了老師主導的作用,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互幫互助互學互評的生生交流。

當把ao、ou、iu三個韻母講完時,提問:“認識了這三個朋友.你們想用什麼好辦法記住它們?”學生們開始討論並向自己的小夥伴介紹自己記住這三個韻母的好方法,可以說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們。你瞧!有的學生爲能把自己的好想法清楚的講給同伴們,別提多激動、多高興了。通過這一環節,不僅培養了學生們的自信心,而且還激發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更好地提高了學生們學習的效果,真可謂一舉多得。

在三拼音節教學中,標調後,選音節擴詞語進行說話訓練,體現了拼音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繫這一特點,也積累了學生的語言。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關注學生寫字的姿勢和習慣,重視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於剛入學的.學生來說,寫字的姿勢和習慣是從一年級纔開始養成的。這就勢必要求老師在每一節課中持久地注意提醒、糾正孩子的寫字姿勢,這樣學生纔會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因此,阮老師在教學ao、ou、iu時,用了將近十分鐘的時間來指導孩子的寫字。但是,寫字教學是一種比較枯燥的學習過程,而一年級孩子年齡小,生性好動,注意力不能持久,一般他們不會用心跟着老師一筆一畫地學寫字母,於是,教師在範寫後,講了一個故事,讓學生把字母寶寶送回家讓它們舒舒服服地睡一覺。這時小孩子們馬上就活躍起來,一個個都爭先恐後地讓字母寶寶好好睡覺。老師也隨機點評了學生的書寫:“ao中的a寫得太扁了,應該把它的半圓寫得圓一點;a和o要寫得緊湊一些;iu中的點要寫得圓一點;ou中的u的豎彎要寫得彎一些;我覺得ao寫得太淺了,老師批改作業時很難看清楚 ??”這樣,通過他們的主動參與,學生更加輕鬆、準確、深刻地掌握了所學的知識。

生活是拼音學習的源頭;激勵是學習拼音的良藥;遊戲是學習拼音的方法;分辨混淆是拼音學習的難點。這次教研也讓我在今後的拼音教學中撥開了重重迷霧,從中借鑑了許多經驗方法。

ao ou iu語文教學反思4

上完了《aoouiu》這一課,感覺好累,沒有想象中的輕鬆,真是奇怪。“思之則活,思活則深,思深則透,思透則新,思新則進。”所以我覺得有必要認真地反思一下自己這一節課中的教學行爲,好好地總結這節課中的成功與失敗。

一、創設情境,讓學生有趣地學。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要力求做到有情有趣,尤其是拼音教學顯得更爲突出。拼音教學一直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如果教師採用單一拼、讀形式進行教學,學生就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這極大地影響了學生以後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我在教學aoouiu時,我合理地運用了多種形式的教法,爲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拼音王國裏快樂地遨遊,以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如:在複習六個單韻母時,我出示了六張字母卡片,設計民這樣一段話把他們引入到所創設的教學情境:“每張卡上都有個小祕密,你得把它說給大家聽。”這一環節的設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在學習aoouiu讀音時,我充分利用插圖、現實生活中的背景,讓學生自己嘗試讀複韻母,體會學習拼音的快樂。

二、遵循規律,引導學生自主地學。

在學習aoouiu三個新複韻母時,我採用的“先扶後放”的教學方法,先帶着學生學完的“ao”後,讓學生總結它的拼讀要領,再按照一定的規律去試讀ou和iu的拼讀規律。在學習三個複韻母的四聲時,我讓學生先研究ao的.標調規律後,再引導學生去發現ou和iu的標調特點,然後讓他們聯繫前面的學習內容,對漢語拼音的標調規律進行了系統的總結。這一環節的教學,既體現了老師導的作用,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三、靈活機智,營造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隨着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的交流應是愈來愈融洽的,課堂上教師要機智靈活地面對一些偶發事件,說不定一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課中有這樣一個環節,爲了進一步鞏固“aoouiu”與聲母想拼的音節認讀,我設計了“你拼你做我來猜”的遊戲,我先出示了“māo”這一音節,學生們就很認真地拼,陸續地學生用手做貓捋的鬍鬚的樣子,嘴裏發出“喵”的聲音,我就猜是“māo”小貓的貓,學生都不約而同地叫起來:“對!是māo。”學生在這一環節中情緒高漲,思維很開放,這一開放性、探究性的學習,充分凸現了學生主體性,彰顯了他們的個性,解放了他們的創造性,把課堂的教學氣氛推向高潮。

可是,在上完課後,我覺得在課堂中暴露出的問題還是挺多的。一年級學生好動,注意力不夠持久,這些作爲小學教師的我都十分清楚,但在課堂中我爲了完成教學任務,還是沒有真正重視到這一點,沒能很好地調動全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少部分學生還是旁觀者,沒有真正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另外,在學生在讀錯音、回答問題不正確時,我顯得很焦急,不知所措,語言生硬,沒有充分的應對措施,這兩點我很遺憾。

總之,興趣是學好漢語拼音的關鍵,只要我們能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巧妙地創設學習環境,就一定能調動起孩子們的學習的熱情,讓我們共同祝願我們的學生能在拼音這片樂園中享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

ao ou iu語文教學反思5

在一年級拼音教學的第十課:aoouiu中,有一幅圖是奧運五環,五個彩色的圓圈均勻的排列,旁邊寫了複韻母ao。學生年齡比較小,又生長在農村,連奧運會都不知道,對奧運五環也沒有了解,記住ao的'音很難,正在我教學生這個韻母時,有的學生喊了棉襖,我並沒有採納,而是執着的講奧運會的有關知識,想讓學生趁此機會也對奧運會了解一些,但是我錯了,等我教完這節課,檢查讀的時候,發現學生認ao很難,於是我想起了學生上課喊的棉襖,我及時採取措施,讓學生在奧運五環的圖畫上畫了一件厚厚的棉襖,學生們很快便記住了複韻母ao。.

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想:應聯繫學生生活的實際,結合他們已有的知識,教學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ao ou iu語文教學反思6

這堂課依據了新課程“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理念,努力創設一種輕鬆愉悅,民主和諧,師生交往互動、互惠和對話的教學關係。

七、八歲的孩子一上一年級,就要學習抽象的漢語拼音,是很枯燥乏味的。因此,以“情趣性、遊戲性”爲特點,傾心教學情境的設計。如:“變魔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在學習“ao、ou、iu”的讀音時,充分利用仿真的、現實生活中的背景,看插圖猜讀音,聽錄音讀,嘗試讀(親自體驗),並以學生當“小老師”爲主線,讓學生讀好3個新的複韻母。在教學複韻母的四聲時,我大膽地採用“先扶後放”的教學方法,在帶着學生學完ao的`標調後,讓學生嘗試ou和iu的標調,讓學生當“小老師”檢查其餘學生對韻母的四聲的掌握情況。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既體現了老師導的作用,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互幫互助互學互評的生生交往。在三拼音教學中,標調後選音節擴詞語進行說話訓練,體現了拼音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繫這一特點,也積累了學生的語言。我結合了iu的四聲,把教材有機整合到課中操中,這種有計劃的 行動,在增強趣味時的同時,調節了學生學習的情緒,也鞏固了iu的四聲。

ao ou iu語文教學反思7

這堂課依據了新課程“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理念,努力創設一種輕鬆愉悅,民主和諧,師生交往互動、互惠和對話的教學關係。

七、八歲的孩子一上一年級,就要學習抽象的漢語拼音,是很枯燥乏味的。因此,以“情趣性、遊戲性”爲特點,傾心教學情境的設計。如:“變魔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在學習“ao、ou、iu”的讀音時,充分利用仿真的、現實生活中的背景,看插圖猜讀音,聽錄音讀,嘗試讀(親自體驗),並以學生當“小老師”爲主線,讓學生讀好3個新的複韻母。在教學複韻母的四聲時,我大膽地採用“先扶後放”的教學方法,在帶着學生學完ao的標調後,讓學生嘗試ou和iu的標調,讓學生當“小老師”檢查其餘學生對韻母的四聲的掌握情況。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既體現了老師導的作用,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互幫互助互學互評的生生交往。在三拼音教學中,標調後選音節擴詞語進行說話訓練,體現了拼音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繫這一特點,也積累了學生的語言。我結合了iu的四聲,把教材有機整合到課中操中,這種有計劃的 行動,在增強趣味時的同時,調節了學生學習的情緒,也鞏固了iu的四聲。

爲了進一步鞏固“ao、ou、iu”與聲母相拼的`音節認讀,我設計了給韻母找聲母朋友的自主探究實踐活動。學生在這一環節中情緒很高漲,思維很開放,這一開放性探究性的學習,充分凸現了學生主體性,張顯了他們的個性,解放了他們的創造性,把課堂的教學氣氛推向高潮。而動手讓學生“做音節”卡片,這一環節學生同樣表現出一種飽滿的激情,在展示作品時,學生異常興奮,因爲他們在親身體驗中得到了成功的喜悅。

ao ou iu語文教學反思8

從年齡特點來看,一年級的學生對遊戲最感興趣,所以“標準”明確指出:“漢語拼音教學儘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遊戲爲住。”遵循這個原則,結合教學內容,我設計了遊戲,如開火車遊戲、郵遞員送信、念兒歌、逛超市等。在遊戲活動中,學生保持着一種激情,有着新鮮感和積極性,使抽象、枯燥的漢語拼音學習在遊戲與活動中變得輕鬆而愉快。

一節課學生主體參與的程度,自主性活動的多少,直接決定了學習的質量。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你若是不及時地抓住他們,讓他們更多地、自由地參與到活動中,他們會馬上轉移注意力,自己玩自己的了。我在教學ao ou iu時遇到這樣的情況,當我準備教這些拼音字母時,發現部分學生早已認識,正確的發音、不正確的發音充斥耳邊。於是我讓學生自己去嘗試發音,體會發音過程,探究發音方法,然後再配以多媒體課件,講解發音方法,並讓讀得最好的同學教讀,糾正不正確的發音。同時,我也發現低年級的學生誰都想當小老師,所以對學習就特別投入,有的學生甚至頭一天就開始了預習,所以,教學ao ou iu的時候能讓學生去教的就讓學生去教。這樣學生的積極性隨着他們的成功體驗而高漲起來,這個時候我抓住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嘗試自己編兒歌,進一步體驗發音方法。在學生看圖編兒歌之前,先給他們做示範。如學ao ou iu時先給他們編了兒歌:左a右o ao ao ao,並告訴學生這句兒歌是根據韻母ao的組成編的,我們還可以根據它的發音來編各種各樣的兒歌,然後我讓學生通過看圖觀察,體驗發音,去編兒歌。孩子們積極參與,編出了兒歌:棉襖棉襖ao ao ao;蓮藕蓮藕ou ou ou等。這樣的探究體驗不僅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創新精神,而且在他們開動腦筋識記、編兒歌的同時,也訓練了他們創造性思維。

在本節課,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的合作學習的環節比較少,主要是擔心孩子不會,怕控制不了場面。其實,課後想想孩子有着很大的潛能。只要你引導得法,多給他們機會,他們會因爲自己能幫助別人感到自豪,也會因此喜歡合作學習,以後自己在這方面要加強指導和培養。

ao ou iu語文教學反思9

在教學“ao ou iu”這一課時,我充分利用了情境圖、生活背景、遊戲,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拼音的樂趣。在觀察情境圖時,讓學生說完整的話,把拼音和發展語言緊密結合起來。

在標聲調時,有了前一課的基礎,今天就讓學生作主,“你認爲帽子應該給誰戴?”學生通過複習標調歌,知道了正確標調方法。由於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聲調的讀法相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已不是難題,因此,按順序讀就一帶而過,主要讓學生打亂順序讀,在這兒,我用上激勵的語言,“誰來挑戰一下?”學生好勝心被調動起來,都搶着讀。而在鞏固的過程中,讓學生玩捉迷藏的遊戲,讓他們喊出紅花上出現的帶調韻母的名字,學生也很活躍,小手直舉,這一環節既鞏固了韻母的四聲,又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可謂一舉兩得。新課標上強調在遊戲中學習拼音,也就是遊戲是學習拼音的最佳方法,此話一點都不假。

生活是拼音學習的源頭。在“搶蘋果”環節中,把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動物用音標出來,讓學生自己拼讀,我用語言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小動物們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想知道它們是誰嗎?”學生的好奇心被調動了,我隨機出示了“māo gǒu niú”等音節,學生紛紛舉手,小老師帶大家讀一遍之後,就把“紅蘋果”送給他。

分辨混淆是拼音學習的難點。在這一課中,iu和之前學的ui很相似,因此就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記住它們,並加以區別。學生們思考之後開始向自己的小夥伴介紹自己區別這兩個韻母的好方法,可以說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們。能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別提有多激動、多高興了。通過這一環節,不僅培養了學生們的自信心,而且還激發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更好地提高了學生們學習的效果。

ao ou iu語文教學反思10

在教學《aoouiu》一課時,我是先出示並複習單韻母,而後複習複韻母ai、ei、ui,採用滑讀法教學,如ou,先發o,後向u滑動;發iu音時,先發i而後向u滑動,以u收音,同時比較ui。通過先範讀,後採取多樣形式練讀,加深學生認知,教學練讀時有難到易。

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老師在輕鬆、愉快的遊戲環境中教學,每一個學生也都希望每一次遊戲自己都能參加。因此設計了猜猜教師發的是哪個複韻母的音的遊戲,猜對的就是教師的好朋友。這個遊戲,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非常的高,很興奮。還讓學生之間互猜,學生的興趣也非常濃厚。爲了區分“iu”和“ui”,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一個小遊戲:用學過的單韻母“i”、“u”自由組合,你會組合成哪些複韻母,請讀出來,並說說他們的區別。這個“找朋友”的遊戲孩子們挺感興趣,參與積極性很高,另外,利用兒歌: “i在前u在後iu iu iu”,“u在前i在後ui ui”來識記“iu”和“ui”,所以再來區分“ui”和“iu”就容易得多了。

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對複韻母的書寫不是很美觀,因此引導學生複韻母寫得緊湊一些;iu中的點要寫得圓一點,不要塗抹成黑點。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培養學生正確的書寫姿勢和良好的書寫習慣。這也是新課標的要求。

ao ou iu語文教學反思11

在《 ao ou iu》這次拼音教學中,主要的教學目標是學會複韻母“ao、ou、iu”及認清形,正確書寫。

對於本堂課我認爲成功的地方在於採取了以下幾個教學措施:

一、創設情境,讓學生有趣地學。

在本課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教學掛圖,爲學生創設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學習ao ou iu讀音時,利用插圖和現實生活中的背景,讓學生在情境歌中找到複韻母,體會學習拼音的快樂。如教學ao時,通過聯繫掛圖中小朋友身上的棉襖,利用棉襖的“襖”進行教學,只要把“襖”的第三聲改成第一聲,從而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比單一地講解發音方法更吸引學生的興趣。

二、遵循規律,引導學生自主地學。

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採用“先扶後放”的教學方法。我先帶領學生學習“ao”後,讓學生總結它的學習步驟和拼讀要領,再按照一定的規律去嘗試學習ou和iu的拼讀規律。在學習ao ou iu的四聲時,我讓學生複習複韻母的標調規律,再引導學生運用標調規則給ao ou iu的四聲標調。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即體現了老師引導的作用,也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本節課我也注重了孩子良好的書寫習慣的培養。比如讓孩子寫字以前將握筆的手高高舉起,檢查是否正確,自編順口溜等訓練。

在本課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

1.教學形式還可以多樣些,可以多穿插些遊戲,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拼音王國裏歡樂地學習。

2.本節課,我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的合作學習與談論的環節比較少,主要是擔心孩子不會,怕控制不了場面。其實,孩子有着很大的潛能。只要你引導得法,多給他們機會,他們會因爲自己這樣幫助別人感到自豪,也會因此喜歡合作學習。因此,以後自己在這方面要加強指導和培養。

3.指導書寫的過程中,對學生坐姿和握筆姿勢強調的偏少, 應該注意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訓練。

ao ou iu語文教學反思12

在教學《aoouiu》一課時,本以爲一堂課可以讓學生牢固掌握“ao ou iu”三個複韻母,但拼讀過程中才發現學生藉助課本插圖能夠認識“aoouiu”三個複韻母,一旦去掉插圖,學生分辨不清。很多學生把iu看成了ui,“iu”和“ui”不能正確區分。於是我隨即放棄了原先的預設方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紮紮實實地進行拼音教學。通過指名讀、齊讀、開火車朗讀等多種形式,先讓學生認清“ao ou iu”的字形,再觀察老師的發音口型,猜猜教師發的是哪個複韻母的音,猜對的就是教師的好朋友。這個遊戲,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非常的高,很興奮。還讓學生之間互猜,學生的興趣也非常濃厚。,爲了區分“iu”和“ui”,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一個小遊戲:用學過的單韻母“i”、“u”自由組合,你會組合成哪些複韻母,請讀出來,並說說他們的區別。這個“找朋友”的遊戲孩子們挺感興趣,參與積極性很高,我還教給學生一首兒歌(“i在前u在後iu iu iu”,“u在前i在後ui ui”)識記“iu”和“ui”,所以再來區分“ui”和“iu”就容易得多了。雖然沒有按照預設方案按部就班的進行教學,但通過本節課學生能紮紮實實的學好“ao iu ou”,還是比較有成就感的。

第二節課,我在檢查學生所學情況時,發現大多數學生,對這節課所學的知識掌握的超好。這節課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教育理念,學生學得開心,紮實,老師也輕鬆多了。

ao ou iu語文教學反思13

這堂課依據了新課程“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理念,努力創設一種輕鬆愉悅,民主和諧,師生交往互動、互惠和對話的教學關係。ao ou iu的教學是我感覺比較滿意的。總體上來說,教學ao ou iu的過程中,我基本上沒有太強調課堂組織紀律,學生都融入課堂中來,氣氛比較活躍,效果也比較好。在教學“ ao、ou、iu”的讀音時,充分利用仿真,現實生活中的圖片,看插圖猜讀音,聽老師,學老師並以學生當“小老師”爲主線,讓學生讀,老師再來教學。本以爲一堂課可以讓學生牢固掌握“ao ou iu”三個複韻母,但拼讀過程中才發現學生藉助課本插圖能夠認識“aoouiu”三個複韻母,一旦去掉插圖,學生分辨不清。很多學生把iu看成了ui,“iu”和“ui”不能正確區分。在三拼音教學中,標調後選音節擴詞語進行說話訓練,體現了拼音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繫這一特點,也積累了學生的語言。我結合了iu的四聲,把教材有機整合到課中操中,這種有計劃的行動,在增強趣味時的同時,調節了學生學習的情緒,也鞏固了iu的'四聲。於是我隨即放棄了原先的預設方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紮紮實實地進行拼音教學。通過指名讀、齊讀、開火車朗讀等多種形式,先讓學生認清“ao ou iu”的字形,再觀察老師的發音口型,猜猜教師發的是

哪個複韻母的音,猜對的就是教師的好朋友。這個遊戲,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非常的高,很興奮。還讓學生之間互猜,學生的興趣也非常濃厚。爲了區分“iu”和“ui”,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一個小遊戲:用學過的單韻母“i”、“u”自由組合,你會組合成哪些複韻母,請讀出來,並說說他們的區別。這個“找朋友”的遊戲孩子們挺感興趣,參與積極性很高,我還教給學生一首兒歌(“i在前u在後iu iu iu”,“u在前i在後ui ui”)識記“iu”和“ui”,所以再來區分“ui”和“iu”就容易得多了。雖然沒有按照預設方案按部就班的進行教學,但通過本節課學生能紮紮實實的學好“ao iu ou”,還是比較有成就感的。

在教學複韻母的四聲時,大膽的採用了“先放後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嘗試讀韻母的四聲兄妹,然後教師進行檢查,在這一環節中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地位。後面應用四聲兄妹說話,也積累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當我把ao ou iu三個韻母講完時,我提問:“認識了這三個朋友.你們想用什麼好辦法記住它們?”學生們開始討論並向自己的小夥伴介紹自己記住這三個韻母的好方法,可以說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們。通過這一環節,不僅培養了學生們的自信心,而且還激發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更好地提高了學生們學習的效果,真可謂一舉多得。

爲了進一步鞏固“ao、ou、iu”與聲母相拼的音節認讀,我設計了給韻母找聲母朋友的自主探究實踐活動。學生在這一環節中情緒很高漲,思維很開放,這一開放性探究性的學習,充分凸現了學生主體性,張顯了他們的個性,解放了他們的創造性,把課堂的教學氣氛推向高潮。

ao ou iu語文教學反思14

漢語拼音《aoouiu》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的成功之處在於:首先,本課的教學目標基本達到,學生學得比較紮實:學生能夠準確認讀、正確書寫複韻母aoouiu;教師通過複習標調規則:“有a就找a,沒a找oe,iu並列標在後”,引導學生給複韻母標聲調。聯繫以前學過的內容,學生能夠準確辨別複韻母iu和ui,再請學生標聲調,達到鞏固“iu並列標在後”這一標調規則的效果。其次,教師注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學生在書寫《習字冊》時,教師及時提醒注意“三個一”,在巡視指導時,通過投影儀反饋學生的書寫情況,幫助學生糾正錯誤。最後,教師運用多種形式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如全班一起表演兒歌、教師請學生上講臺給複韻母標聲調、學生一起做拼音操等活動,既動手又動腦,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這樣的教學活動寓教於樂。

本課教學的不足之處:導入部分沒有新意。課堂伊始,我讓學生複習以前學過的單韻母aoeiuü和複韻母aieiui。然後提問:什麼叫做複韻母?其實我可以通過兒歌形式“a和i組成ai;e和i組成ei;u和i組成ui”,讓學生形象地理解複韻母就是由兩個單韻母組成的一個整體。

雖然本堂課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度過,但是仍然有兩個孩子的`思想遊離在課堂內外。因此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怎樣才能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將活動設計和教學內容更好地結合,從而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我努力的方向。

ao ou iu語文教學反思15

這堂課依據了新課程“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理念,努力創設一種輕鬆愉悅,民主和諧,師生交往互動、互惠和對話的教學關係。

七、八歲的孩子一上一年級,就要學習抽象的漢語拼音,是很枯燥乏味的。因此,以“情趣性、遊戲性”爲特點,傾心教學情境的設計。如:“變魔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在學習“ao、ou、iu”的讀音時,充分利用仿真的、現實生活中的背景,看插圖猜讀音,聽錄音讀,嘗試讀(親自體驗),並以學生當“小老師”爲主線,讓學生讀好3個新的複韻母。在教學複韻母的四聲時,我大膽地採用“先扶後放”的教學方法,在帶着學生學完ao的標調後,讓學生嘗試ou和iu的標調,讓學生當“小老師”檢查其餘學生對韻母的四聲的掌握情況。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既體現了老師導的作用,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互幫互助互學互評的生生交往。在三拼音教學中,標調後選音節擴詞語進行說話訓練,體現了拼音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繫這一特點,也積累了學生的語言。我結合了iu的四聲,把教材有機整合到課中操中,這種有計劃的 行動,在增強趣味時的`同時,調節了學生學習的情緒,也鞏固了iu的四聲。

爲了進一步鞏固“ao、ou、iu”與聲母相拼的音節認讀,我設計了給韻母找聲母朋友的自主探究實踐活動。學生在這一環節中情緒很高漲,思維很開放,這一開放性探究性的學習,充分凸現了學生主體性,張顯了他們的個性,解放了他們的創造性,把課堂的教學氣氛推向高潮。而動手讓學生“做音節”卡片,這一環節學生同樣表現出一種飽滿的激情,在展示作品時,學生異常興奮,因爲他們在親身體驗中得到了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