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教學反思《項脊軒志》

語文教學反思《項脊軒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2W 次

身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學反思《項脊軒志》,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學反思《項脊軒志》

《項脊軒志》是古代經典散文,多次入選中學語文課本,此次又選入選修課本《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那麼怎麼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呢?《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的編者在前言中指出:它着重從文學鑑賞角度進一步引導同學們閱讀古代詩文,編者把本書的教學目標定位爲提高學生的文學鑑賞水平。《項脊軒志》編排在第六單元,單元主題是“文無定格,貴在鮮活”。我認爲文無定格是說散文形式靈活多變,形式多樣;貴在鮮活,是說內容上貼近生活,深入到個人情感世界。《項脊軒志》歷來爲人推崇的重要原因,就是作者善於選取生活小事,平凡場景,通過細節描寫,表達自己的感情。黃宗羲曾說:“予讀震川文之爲女婦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細事見之,使人慾涕。蓋古今來事無鉅細,惟此可歌泣之精神,長留天壤。”可見前人對其細節描寫和感情真摯的特點也頗爲讚賞。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文章特色,我選擇了細節描寫爲切入點,讓學生學習在細節品味中體會和感受作者的深情,在閱讀實踐中提高其鑑賞能力,話題就確定爲“於細微處見真淳”。

《項脊軒志》全文瀰漫着濃濃的悲情,對美好讀書時光的追憶。以及對家庭衰敗的哀痛,對已逝母親祖母和情深意篤的亡妻的無限懷念之情,更重要的是隱藏這些表象背後的大悲——對自身坎坷命運,特別是仕途不順,理想難就的悲。這從對項脊軒的描寫即可看出端倪:百年老屋,雖加修葺畢竟是狹窄簡陋的,作者卻把它寫得“姍姍可愛”。讀書生活難道不是艱苦的,孤寂的,作者筆下卻是那樣的怡然自樂,都因爲歸有光胸中有通過科舉光耀門楣的人生理想,因而身居陋室而能甘之如飴。而且,作者爲什麼給自己的書齋命名爲項脊軒,肯定有寄託人生理想,希望成爲家族的脊樑的寓意。

另外,歸有光對親人的懷念之情和科舉不利的傷痛密切相關,不獨祖母認爲歸有光將重振家聲,給家庭帶來希望,母親和妻子都對歸有光在科舉上寄予厚望,《先妣事略》一文中有母親中夜督促歸有光闇誦《孝經》的記載,妻子魏氏也曾鼓勵他:“吾日觀君,殆非今世人,丈夫當自立,何憂目前貧困乎?”如今,斯人已逝,自己仍然在實現理想的路上艱難跋涉,於是感覺愧對家人的殷殷期望,怎能不悲從中來!更明確的證據是,《項脊軒志》選入課本後被刪去的一段中,作者明確表達了自己的志向。所以,懷念之情和身世之悲是交織在一起的。但是,我在教學設計中並沒有強調突出其身世之悲,而是把重點落在對親人的懷念上,主要是出於課堂容量和學情的考慮,我覺得對親人的懷念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以此爲基礎才能保證體味感情的深入;反之,學生不大能夠理解爲什麼一個才華橫溢的人要窮其一生去追求功名,也許有人會覺得是浪費生命。要讓學生真正理解身世之悲,需要補充大量的背景資料,擔心時間不足。其次,我把課堂教學定位爲以自主學習爲主,又是借班上課,對學生的課前預習無法控制,學生是在沒有疏通文義的情況下進入課文的,課上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對照註釋疏通理解,否則體味感情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從課堂實踐的情況看,學生如果不能突破基本的文字障礙,對感情的把握肯定會受影響。但課文註釋已經很詳盡,學生需要的只是足夠的時間,如果能在課前藉助註釋理解大意,即使基礎較差的班級在課上完成細讀欣賞是可以做到的。在基礎較好的班級,學生能在閱讀中發現細節,並體會平凡細節背後蘊含的深情,對情感的把握上也到位。而我對學生的引導還不夠,需要思考怎樣在學生偏離學習目標時適時進行適度的引導,既不能被學生牽着走,也不能生拉硬拽拖着學生走。但是,選修教材的教學與必修教材應有區別,不止把文言文當做文章來教,還應努力挖掘其文化內涵。那麼,怎樣凸顯這篇文章的文化意蘊呢?讓學生悟出作者是“借軒言志”是一種思路,通過對第一段的賞析,如陋室中偃仰嘯歌的自足,“蘭桂竹木”的象徵意義等,明確作者在對軒的描寫中寄託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課後,我又想到另一種思路,仍從感情說起,只是把重點放在科舉不利在歸有光心中留下的隱痛上,進而探討中國古代文人對“仕途”的`追求及由此引發的痛苦。中國古代文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以家國天下爲終生的奮鬥目標。這樣,能否做官就成爲衡量文人成功與否的主要標準。歸有光這樣的傳統知識分子,十年寒窗,苦讀詩書,爲的就是能金榜題名,通過科舉進入仕途,這不僅是重振家族的唯一途徑,也是他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由之路,要實現兼濟蒼生的理想,就要把滿腹才學“貨與帝王家”,才能得到施展抱負的舞臺,這與現代社會知識分子可以通過不同途徑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截然不同。但是,由於科舉制度的不合理,選拔官員的數量有限,滿腹的才學不足以通向仕途,歸有光式的悲劇,不僅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古代文人羣體的悲劇。歸有光幼年穎悟絕人,九歲能成文章,十四歲應童子試,就踏上科考之路,二十歲考中秀才,之後五次鄉試,連連落第,至三十五歲以第二名中舉。此後,他一邊講學一邊準備應試,儘管此時他已經名揚海內,弟子滿門,卻接連八次落第而歸,第九次參加會試時終於中了個三甲進士,這時他年已六十,距離開人世只有六年。歸有光在當時文壇的影響頗深,仕途上卻是不折不扣的失意者,這使得他的悲劇具有了典型意義,他的作品因此有了濃郁得揮之不去的愁苦。讀歸有光的悲劇,就讀出了古代文人共同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