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怎樣上好語文課語文教學反思

怎樣上好語文課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5W 次

語文課該怎麼上?語文界同人見仁見智,但我認爲,致力於學生的人文自悟,迴歸語文課堂的生命本原,仍有着巨大的潛力。接下來小編整理了怎樣上好語文課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

怎樣上好語文課語文教學反思

  怎樣上好語文課語文教學反思1

上週過得充實也很有意義,連續聽了幾節好課,如冬日品茗茶香四溢散芬芳,又如春夜聽雨寧靜欣然潤心田。

上週四,XX中心學校主動到我校送課,X校長帶隊一行五人受到了學校師生的歡迎。多媒體教室擠滿了前來聽課的教師,座位不夠不少老師就站着聽。老師們不僅對這兩名老師的教學水平讚不絕口,同時深深感謝兄弟學校友好互助的行爲,不出家門就學到了精妙的授課藝術。週五,在縣教研室的安排部署下,中心小學又迎來了兩名優秀的送教教師,儘管是小學學科,但是我不願錯過極好的學習機會,還是調了課去了。

課堂永遠是我們的根!只有堅守我們的課堂,教育才能枝繁葉茂。這四節課分別是兩節語文,一節數學,一節主題班會課。送教的老師也分別來自不同的學校,課前沒有和學生作任何溝通與交流,完全憑藉個人獨特魅力和過硬的素質來駕馭課堂。沒有矯情作秀的成分,沒有千錘百煉的打磨;只有迴歸本真的學習,只有自由開放的課堂。返璞歸真,還原本於教學,就是實實在在的平常課,就是要求教師將平常的課堂當做優質課來打造,沒有扎花架子。這次送教活動讓我看到了一羣勤鑽苦研,敬業樂業、與時俱進的同行們,特別是厲山中心學校的兩名老師,更是敢於開放自己的課堂,主動要求來送課。

這四名送教老師在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環節的優化、教學問題的設計、課件的製作、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語言的組織上,均體現出教學用心與獨具匠心。這些很能夠體現老師們的綜合素養和極其過硬的基本功。她們說得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講起課來是娓娓動聽,特別是兩名小學教師聲音柔美語速不緊不慢很適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特別是均勻中心小學包小紅老師,親和力的問候一下子拉近了她和孩子們的距離。他們並且具備較強的駕馭課堂組織課堂的能力,生疏的授課環境,面對一羣新奇陌生的學生,在事先無溝通無預設的情境下,老師能以四兩撥千斤的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確實不是一日之功!

學校開學初就拿出了“課內比教學”的新方案,即同課異構與說課比賽在五大教研組同時進行。語文教研組最後一輪“同課異構”於本週一畫上了句號。細細回想聆聽的每一節課,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課還真不多,包括對自己的一節同課異構課也不太滿意。

說實話我很喜歡參加同課異構的活動,每一位上課的教師,在同樣的教學內容面前,用着風格各異的方式,來傳授教學內容,來表現自己。雖然每節課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相似,相比之下每節課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效果卻有了差別,更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智慧的高低水平。

三年前學校啓動課堂改革攪活了課堂教學一池春水,三年後又恰逢轟轟烈烈的“兩課”開展,成了推動我校課堂改革繼續前行的新引擎。老師將目光關注於每一節課,力求還課堂以本真。但在實踐中,我發覺我們的課堂與“理想”“高效”有着距離。真可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有了教學比武親歷的我益發覺想上好一節“好課”確實不易。於漪老師不也說過這樣一句話嗎,她說:“我上的每一節課我都在想,究竟有多少課是上到學生心裏去的。”可見要讓自己的課堂變得高效起來,這遠遠不只是一個需要理想的事業,而是一個更需要理性的事業。

針對前一輪聽課情況,首先我覺得教師個人基本功和教學藝術還亟待提高。且不說是否說得一口準確、流利的普通話,就是那“嗯”“啊”的口頭禪也會讓人聽得索然無味,如果語言再不乾脆利落,那更是讓人心生厭煩。整個課堂上教師的導入語、評價語、過渡語、提示語是能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的關鍵。還有就是教師的教態,要有親和力和感染力,這些都能體現教師的教學藝術。

然後就是教師個人的教學素養。他體現在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與挖掘,體現在教師與文本、與學生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進行文本的探究,體現在師生心靈的溝通和精神的交融。而實際上我們的課堂則仍然是“三多三少”,即“牽”得多“引”得少;“點”得多“拔”得少;“講”得多“導”得少。故新授課變成習題課的比比皆是。現在我們老師的課改潛意識裏,一節好課就是看學生探究了沒有,小組討論了沒有,個人展示了沒有。教師們能把評課的角色從老師轉向學生,這種改變固然是對的。但從授課角度來看,一節好課取決於教師對教材的熟悉程度,對教材使用的創新程度,對教學重點的明確程度,對教學難點的突破程度,對教學結構和過程設計的取捨程度,而不是說以教師爲中心變以學生的學爲中心,就意味着老師可以不教,可以讓學生來講。也就是說一節好課其實最終考量的是教師。

當然一節好課的着力點還是在學生,但同時也體現在教師的教學理念上。教師授課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是否尊重了個體的差異,則又表現在學生的學習狀態上。我們的語文課追求的所謂的“好課”標準:教學環節中的“龍頭”“鳳尾”“銅腰”精雕細琢,學生討論熱熱鬧鬧,回答問題對答如流。看似這種“好課”無懈可擊,但有沒有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如果沒有教輔資料還能回答這麼“標準”?小組合作學習有沒有流於形式?問題的價值是否有討論的必要?討論是否富有成效?學困生在討論時是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教師有沒有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的變化?課堂又有多少學生真正參與、體驗了學習的快樂,獲得心智的發展?教師有沒有捕捉到學生不經意間迸發出的“智慧的火花”?

所以我認爲要讓自己的每節課都“精彩”都“閃光”,每節課都能讓學生受益甚至深藏記憶之中。教師要苦練基本功,練口語功,練粉筆功,練表演功。第二要加強學習,不學習的老師思想是封閉的,思想走不遠行動也不會走多遠。多閱讀新教學理論書和課堂案例,多研究新課程標準,只有多閱讀,深閱讀,才能厚積薄發、深入淺出、遊刃有餘、輕車熟路、收放自如。因參加市語文教學比武,故得機會與其中一名來自府河的評委老師交流,他說他閱讀過的有關語文教學方面的書籍摞起來一人多高。湖北省教研室小學語文教研員李作芳老師也說過,一名語文老師,要想在課堂上有底氣地站着,肚子裏沒有幾本書撐着是不行的。除了理論學習外,還應多觀摩他人課堂,以課堂爲鏡可知不足,不一定非要走出去學名師,每天主動走進我們身邊的教師課堂,“擇其善者而從之”。三要敢於挑戰。一個教師如果不敢開放自己的課堂,不敢放下手中的課本,不敢放手於學生,那說明教材還夠熟練,內心還不夠自信。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只有課堂開放了,他人的觀摩與建議纔有實際意義,這樣才能得到“源頭活水”,會有意想不到的“柳暗花明”!

沒有深入鑽研,就沒有駕輕就熟;沒有反覆推敲,就沒有豁然開朗;沒有深度開發,就沒有得心應手;沒有精心設計,就沒有課堂拔節的聲音……看來,“煉”好一節“好”課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實踐,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繼而享受語文教學的別樣精彩和魅力!

  怎樣上好語文課語文教學反思2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說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的確,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應該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給孩子什麼樣的生活?我覺得一節好的語文課可以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在情感共鳴中學習語文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裏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的接觸。”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纔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例如《懷念母親》一課,作者通過介紹自己對兩位母親——生身母親和祖國母親“同樣懷着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和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

在教學中,爲了讓學生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我設計了一段充滿激情的導語:“你喜歡自己的母親嗎?誰能列舉一件小事談一談自己與母親之間的深厚感情?”簡短的一句話,開啓了學生感情的閘門,學生紛紛發言。正如“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在簡單的交流中,學生對自己母親的熱愛,如涓涓細流源源不斷地流了出來。

如涓涓細流源源不斷地流了出來。正是基於對自己母親的熱愛,學生才漸漸走進了作者的心靈,與作者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對理解課文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二、重視情境創設,激發學習興趣。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要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以任務驅動學習,激活學生已有的經驗,指導學生體驗和感悟學習內容。不到一年的語文教學,讓我對這句話有了深刻的體驗。是的,語文教學離不開情境,在課堂上,如何有效地把學生帶入一個有聲、有色、有情、有形的情境世界呢?我覺得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課堂上,要大膽地讓學生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每學習一篇新課文,我都鼓勵學生儘可能地蒐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知識,上課時,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給大家,這樣,無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他們都表現得十分積極,而且極大的豐富了知識的儲備量。

2、引領孩子去讀書。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蒐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另外,我還結合教材所涉及到的內容,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使學生儘量領悟不同類型的文章的寫作技巧;同時,鼓勵學生閱讀中外兒童名著,領略書中的精妙所在!我們班還設立了圖書角,更加豐富了學生的課外閱讀。總之,我願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回顧我聽過的語文課堂教學以及自己短短的語文教學經歷,特別是在整體批閱了學生的第一篇作文之後,我真正地意識到:小學語文學習離不開生活,只有學生把在課本中學到的知識用到對周圍生活的觀察、品味、描寫中,才能真正地學好語文、用好語文。因此,我不斷鼓勵我的學生堅持觀察周圍的一切,要養成從生活中汲取養分的好習慣,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我想信,久而久之,生活中的一切都會演變成學生學好語文、用好語文的豐富資源。

總之,我期盼着:我的語文課堂會變成孩子們學習知識、放飛夢想的理想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