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對學生評教的語文教學反思

對學生評教的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學生評教是評價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開展科學有效的學生評教既是學校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也是對"教"、"學"雙邊活動的合理探討,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基本保證。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對學生評教的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借鑑。

對學生評教的語文教學反思

  對學生評教的語文教學反思1

學生測評老師的目的,是督促老師提高業務水平,改變老師的一些不當的做法。儘管測評中會出現一些不如人願的事情,我感覺學生測評老師還是基本可行的。關鍵是要解決好領導、教師、學生三者之間的關係。

首先,學生測評老師的結果不一定能夠反映老師的真實的教學水平和敬業心,這是因爲學生在測評老師的時候,很難做到公正,公平,往往是加入了好多個人的情感因素。有些老師教學水平很高,由於對學生要求比較嚴格,甚至有時會和學生有些牴觸,會使學生耿耿於懷,在測評時給老師打的分數比較低。這很容易造成老師的心理不平衡,進而對學生不滿。有的老師會直接把這種不滿情緒發泄出來,或者對學生訓斥,或者在上課的時候情緒不高,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由此,想通過測評激發老師們教學積極性的目的沒有達到,反而挫傷了老師的積極性,不能夠不說是遺憾。

我聽說,有一位年輕的班主任老師曾經因爲學生給自己打分不高,在晚上教師熄燈以後,讓全班學生罰站半個小時,結果造成了師生之間強烈的對抗。以致後來班主任老師無法開展工作,學校不得不撤換了這位一時“衝冠一怒”的老師。老師們爲什麼會如此在意學生對自己的評價呢?我想除了經濟方面的原因以外,教師最擔心的是來自領導的的批評和壓力。有些領導有的會把學生測評老師的分數當成評價老師的依據,對老師不分青紅皁白地大會批、小會講、單獨談,叫老師很沒有面子,也很沮喪。老師憋氣窩火無處訴說,只好拿學生開刀,結果造成惡性循環。聰明的領導會在意學生的評教成績,但他不會傷害老師的尊嚴,不會挫傷老師的積極性,更不會把評教的分數當成對老師進行抨擊的藉口。他平時愛護老師,能夠幫助老師進步,讓師生的關係更加和諧美好,而不是僅僅會“秋後算帳”。

作爲老師,我覺得對於測評成績也應該好好的反思一下。有人說:“學生的心中有一杆稱。”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學生給自己打的分數低,不會是無緣無故的。要是可以靜下心來,仔細地反思一下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差距,迎頭趕上,也不見得就是一件壞事。在當代,倡導平等、民主、自由,老師既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又要能夠循循善誘,和學生真正成爲朋友。一味地壓制學生、對學生批評,有時會引起學生的反感。這並不是說老師的用心不好,也不是不負責任,也不能夠說你就不是一個好老師。關鍵是和學生的關係搞得不好,有沒有那個必要?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使自己的教育過程更快樂,更有效,更充滿詩意?說到這裏,我想起了“懲罰”這個話題,我們的許多老師之所以在評教中“吃虧”,大多是由於沒有把握好懲罰的尺度造成的。在這裏,我想送給老師們一句話:“溫暖的陽光比凜冽的寒風更容易使人脫去外套。”學生還小,還不懂事,多寬容一些,多愛護一些,用你的“真情實感、真才實學、真知灼見”去對待學生,你一定會成爲一個受學生尊敬和愛戴的老師。

關於學生這一方面,我覺得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正確地評價老師”?假如老師沒有責任心,業務不好,對學生沒有愛,學生自然可以實事求是地對老師進行評價。假如不是這樣,僅僅是因爲老師在某一個方面出現了問題,作爲學生首要的一點,是及時提醒和幫助老師加以改正,而不是僅僅在評教的時候,來個反戈一擊,致老師於“死地”。一方面,評教不是時時搞,天天搞,存在的問題不及時解決,會對學生本身的學習進步有影響,另一方面,給老師打的分數不理想,可能會拉大師生之間的距離。所以,及時溝通就顯得非常的有必要。老師是普通的人,老師也不是神仙,學生需要鼓勵,老師同樣也是需要鼓勵。學生也應該明白這個道理。再說,有時同樣的一個老師教兩個班,有的班成績好,有的班成績不好,這很正常,也不能夠完全把責任推到老師一個人身上,評價一個老師的時候,作爲學生,千萬不要僅僅憑藉感情來做事。

學生評教本來是好事,千萬不要叫它變味。

  對學生評教的語文教學反思2

學生評教,是當前比較流行的一種評價教師的方法。旨在通過學生的評,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從理論上來講,教師服務的主要對象就是學生,如果學生不滿意、不喜歡,能說是一個好老師嗎?學生是教師服務的最終受益人,他們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對於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甚至師表形象是最有發言權的。

在實施之初,我們認爲“學生評教”是學校評價制度的一種完善,也是學生應有的權利。它改變了長期以來教師的教由管理者說了算的弊端,形成了服務對象參與評價的新模式,促進教師“教是爲了學”的觀念的改進。依我校的情況而言,從總體來看,評教結果基本是可信的。可問題在於,學校提供給學生的調查表不能提供一個客觀科學的標準,也不能從法律或情理上去規約學生或家長的評教態度或行爲。下面是我校在“學生評教”過程所碰到的真實案例。

學校在發放“學生評價教師表”時往往是由教務人員直接在校門口發放,然後由學生或家長填好後放在校門口的投票箱內。可是,有一次某班竟然只回收到三張評價表,這三張評價表中有兩張對一位任課教師作出了“不滿意”的評教結果,這樣該教師的滿意度測評僅爲33%。根據學校制度規定,該教師的年度考覈不得評爲“優秀”。這位教師繼而憤憤不平,認爲僅憑三張票不能確定全班的總體情況,工作熱情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從以上這個案例雖是一個特例,但並不妨礙我們“管中窺豹”,去發現一些“學生評教”過程中還存在的弊端。其一,學生或家長的參與率不高。雖然我校經過多方宣傳,加強認識,採取中高年級由學生評教,低年級由學生和家長共同評教的方式,但仍然存在家長不理解或學生不支持的現象,究其原因,部分家長不夠重視,認爲促進教師或學校的發展與我無關,部分家長甚至存在疑惑,認爲這只不過是走過場,形式而已。其二,評教結果不面向全體公開。出於對教師的尊重,評教的結果往往以“小紙條”的形式告知。以致於學生或家長並不知道自己參與的評教活動結果如何,長此以往,熱情淡化,行動也隨之削減。其三,部分教師邀寵學生。因滿意度測評直接與年度考覈掛鉤,以致於出現教師討好學生的現象。比如信息技術課上讓學生多上網自由衝浪,體育課上任由學生自己活動。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再是從全體學生的發展出發,而是滿足個別同學的不合理要求。

“學生評教”雖然存在諸多弊端,但只要理性對待,仍能發揮其在評價管理教師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做到理性對待,必須做好以下幾件事情。

第一,正確認識評教目的。首先,學校管理層應該認識到學生評價教師的目的是爲了促進教師的發展,而不是通過這種方式給教師“穿小鞋”,抓教師的“小辮子”。更不可根據一次評教結果就評定該教師的所有成績。其次,開展學生評教必須提高學生或家長的認識,學校要通過媒體宣傳、家長會介紹等方式介紹學生評教活動的目的、時間和形式等,讓家長認識到此項活動的開展表面上是評價教師,其實最終目的是爲了促進學生的發展。只有在基於目標統一的基礎上開展的活動纔是有效的活動,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要讓家長或學生看到這種評價的目標是否達成,如可以通過一些統計數據的發佈向家長或學生告知這次評教活動的結果或者公佈一些學生評教結果非常好的教師。

第二,豐富學生評教途徑。學生評教的傳統做法是發一張調查表讓學生帶回家評價,在網絡發達的今天,完全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開發投票系統,讓學生或家長在家進行。如果這種方式對於家庭硬件條件較高的話,學校可藉助家長會直接將調查表發放到每一位家長的手中,填好後即派專人進行回收統計。如果說以上途徑得到的是理性數據的話,那麼不妨將調查表設計成開放式的問卷,讓學生或家長講述發生在教師身邊的事,比如講述“教師最讓你感動的一件事”,也可講述“教師最讓你遺憾的一件事”等等。或者讓學生從教師的教育教學優點、缺點、教師讓我佩服和尊重的地方、教師讓我不喜歡的地方四個方面讓學生列舉詳細事例,就可形成一個學生版的教師評價標準。同時,也避免了評價表對學生在選擇上造成一種干擾或導向。

第三,理性對待評教結果。教育是先知者教後知者或無知者。過分誇大學生(特別是小學生)評教的作用,完全由學生說了算,並不合乎教育的邏輯。事實上,學生並不完全具備準確評價教學質量的經驗和能力,即使學生家長的意見,也只是外部評價的一個側面,不能說不重要,肯定有參考價值。基於此,學校對待評教的結果要有明確的態度:學校堅持學生評教,但不過分看重或依賴它,更不可將其作爲教師職稱評定或績效工資設定的重要指標。教師應本着“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理性地對待學生評教中的問題。要熱誠歡迎學生評教,期待真誠與服務對象的溝通與交流。不管是否客觀、對錯與否,我們都要虛心以待。

有效開展學生評教的宗旨是爲了更好地做好教師評價工作,同時也是家校、師生加強交流的一種很好的互動方式。只要我們大家都能真誠面對,學生評教一定能取得滿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