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7W 次

身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口語交際·習作】

這次口語交際和習作是整合在一起編排的,提供了三個可供選擇的活動角度:說、寫自己或別人的成長故事;交流讀《烏塔》的想法,寫“從《烏塔》想到的”;討論信中的問題,寫回信。三個活動建議中都包含了口語交際和習作的內容,都是以綜合性學習活動爲依託,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確定的,爲學生深入地思考和交流成長中的故事或是成長中的問題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會。

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時,可以從以下兩種做法中選用一種。

一種做法是引導全班學生共同交流一個感興趣的話題。學生閱讀口語交際和習作的要求之後,商量一下對哪個話題最感興趣,然後圍繞這一話題展開深入的交流。

另一種做法是引導學生自由組合,從教材提供的三個話題中自由選擇交流的內容,先在小組內充分交流,然後再全班相互交流。

習作的內容也應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可以先讓學生說說準備寫什麼,交流一下各自的寫作打算,然後學生分頭習作。在進行習作講評時,要兼顧教材中的三個話題,力求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收穫。另外,因爲這是學生第一次練習寫信,所以在講評時應適當突出書信格式的學習,使學生通過交流了解應該怎樣寫信。

  【我的發現】

這次“我的發現”,通過小林和小東的對話,揭示了一邊讀一邊想的讀書方法和習慣。從兩個人的對話中,我們能夠體會到,讀書時要深入思考,善於發現問題;發現問題後,要想辦法解決問題,如,可以查閱相關資料幫助解決,可以聯繫上下文深入體會。這是精讀文章的重要方法。一定要潛下心來,仔細體會、揣摩文章中的詞語、句子以及文章描寫的細節,這樣纔有可能深入地理解文章,並在語言表達方面有所收穫。所以,引導學生交流這方面的讀書體會是非常重要的。

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自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然後交流自己從中發現的讀書方法,學生對這些方法有所認識後,可以擴展開去,讓學生談談自己的讀書經驗,說說自己讀書時是怎樣深入思考、發現問題的,以及發現問題後是用什麼方法來解決的,讓學生在實際的例子中加深體會,遷移運用。

如果學生談到了其他的讀書方法,如,邊讀書邊想象、不動筆墨不讀書,只要說的有道理,也要加以肯定,但重點應引導學生圍繞一邊讀一邊想的讀書方法展開交流。

  【日積月累】

1、教學建議:

這次“日積月累”安排的是一些古代名句,這些名句閃耀着古人的智慧,展現了他們對於成長、對於人生的一些積極向上的看法,會給成長中的少年以很大的啓發。

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背誦,還可以談談各自對這些名句的理解,或聯繫生活中自己或他人的例子談談體會。

如果學生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還蒐集了其他成長名言,也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欣賞,使所有人都得到激勵。還可以建議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最喜歡的或最有針對性的名言寫成卡片,放在自己經常能看到的地方,時刻激勵自己前進。也可以鼓勵學生準備一個名人名言摘記本,把自己喜歡的名言記在上面,陪伴自己成長。

2、相關鏈接:

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有志氣的人只要堅持不懈,事情終究會取得成功。《後漢書》共九十卷,是南宋范曄所作。

莫以善小而不爲,莫以惡小而爲之:意思是說好事再小也要去做,但壞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出自唐代文學家韓愈的《進學解》,意思是說,學業的精深,在於勤奮刻苦,學業的荒廢,在於嬉戲遊樂;道德行爲的成功在於深思熟慮,敗毀在於因循苟且。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是東晉文學家、田園詩人陶淵明的《雜詩》八首之一,感嘆時間一去不復返,勉勵人們應抓緊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

  【展示臺】

這次展示、交流的主要是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的活動成果,學生可以用多種方式展示、彙報自己這一階段以來的學習收穫。

教材中提供了三個角度的展示建議,分別是寫回信、辦手抄報、排演短劇。

手抄報的展示可以利用自習時間或課餘時間進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由參觀、閱讀,評出自己喜愛的手抄報。可以設置最佳設計、最佳效果、最佳內容、最佳合作小組等獎項,獎項的安排由學生自定,以鼓勵爲主。

如果有學生排演了關於成長故事的短劇,可以讓他們在家長開放日表演,請家長來觀看演出,以增進學生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學生的展示交流不一定侷限於書中提供的三種形式,可以結合本班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的實際情況,由學生自己確定展示哪些學習成果,怎樣展示學習成果。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並酌情指導,進行合理安排。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1、兩個課時下來,雖然節奏還算緊湊,可是在某些環節上,由於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時間沒有控制得太好;而對於口語交際環節,設計的問題還是不夠具體,特別是深感自己的評價語言和評價方式匱乏,沒有起到及時點評的效果。

2、板塊與板塊的連接詞語說得不好,“我的發現”轉到“日積月累”時出現詞語空白,連接不順暢。

3、沒有利用好兒歌《走山路》中的圖片,可以先引導學生看圖說話,再讀兒。

4、要熟悉教學內容,不能被課件牽制。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觀潮》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一組的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篇寫景的課文。記敘的是一次觀潮的盛況,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的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景象,描寫了大潮由遠而近、奔騰西去的全過程,描繪出江潮由平靜到奔騰咆哮再到有恢復平靜的動態變化,寫出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特別是“潮來時”一段,把錢塘江潮描繪得有聲有色,讀來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

下面我就談談上課的體會。

  一、抓重點段,領悟錢塘大潮的“奇”。

在教學中,緊緊扣住“天下奇觀”這個詞語做文章,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領悟錢塘潮的“奇”,以致更近一層理解“天下奇觀”。主要抓住課文的3、4自然段,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抓住描寫大潮的聲音和形態的變化的詞語,寫出了潮的氣勢之宏偉。如“隆隆響聲”、“白浪翻滾”、“白色水牆”、“風號浪吼”等,運用了比喻、襯托等方法直接描繪了潮水洶涌澎湃的景象。

  二、指導朗讀,感受雄偉奇特的景象。

在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本情感的基礎上,我着重採用了朗讀的方法。首先指導學生們自由朗讀,再談感受,並鼓勵他們讀出天下奇觀的氣勢。接着我來讀,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畫面,體驗錢塘江大潮聲音、氣勢的變化。重點抓住“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一句,爲了突出錢江潮的壯觀氣勢,應該讀得稍快,強調出“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顫動”等詞語。”

  三、統領全文,學習表達方法。

教學時,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依“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的順序理解課文內容。重點理解“潮來時”部分,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學生從大潮的聲與形的變化中,就能知道作者是由遠及近地觀潮。再讓學生找出由遠及近這一觀察順序的詞語:“遠處”,“過了一會兒”、“水天相接”、“向前移動”、“再近些”、“越來越近”。進一步驗證自己的結論。進一步引導學生髮現整篇課文是按照時間的順序來寫觀潮的過程。

  四、改進不足,完善課堂教學。

一堂課下來,感覺有幾個地方把握不好:

1、字詞的學習、理解過於粗略。由於是新學期的`第一課,學生還沒有完全融入到課堂學習中,預習的不夠充分,對於自己不理解的詞語,懶得查閱工具書進行理解,對個別詞的運用、意思理解不到位,阻礙了對文本的理解。這個自學能力在四年級一定要培養好。爲高年級的學習打好基礎。

2、學生的朗讀能力有待於提高。過了一個假期,學生有些懶散,讀書不積極,拖長音,不整齊。以至於個體朗讀也令人不滿意。通過指導,有所改善。以後還要加強訓練。

3、評價的方式單一。在學生髮言時,老師的評價方式過於單一,沒有更好的起到鼓勵的作用,以此激發學習興趣。以後還要多學習一些有效的評價方式,調動課堂教學氛圍。

新學期的第一堂課,有滿意,也有不足。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改進不足,盡力上好每一節課,讓學生有所收穫。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將心比心》是一篇很簡短的小文章,文中用兩個小事例展現出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將心比心,用自己的真心去換取他們的真心,這樣我們的世界會變得更加和諧。文章語言精練,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卻給讀者帶來很大的震撼力。

教學策略:大膽放手,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自由閱讀,同桌,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1、學生自己查字詞典理解“將心比心”字面上的意思。

如:學生在初讀課文時,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書,將自己感動的語句畫出來並寫出感受,然後思考課文主要寫了哪幾件事?學生讀書的興趣很濃,交流時的氣氛也比較好。縱觀整節課,切實有效的學習效果得到了聽課老師們的肯定。但是在上課、評課的整個過程中也引發了我很多的反思。

  2、自學課文,弄懂課文用什麼事例來說明“將心比心”含着的意思的。

(1)阿姨幫助奶奶開門,是希望自己的母親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也有人爲她開門;母親寬容與體貼護士,是希望別人也能這樣對待她那即將當護士的女兒。給人的感覺是他們幫助別人是希望別人也能給他們給予幫助。

(2)護士在爲母親輸液時,兩次扎針都沒有成功,“我”正要埋怨,被母親攔住了,還說了一些鼓勵和關愛的話,讓“我”和護士都很感動。

兩個小故事都涉及到了尊老愛幼,,該如何把握呢?是兩個都具體展開還是選擇其一?在反覆的思考後我選擇了後者,我就課文中第二個故事而展開具體化,從而揭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道理,事實證明這樣既節省時間、不顯重複,教學效果又良好。

所以在教學方式上,教師應更關注學生的自學能力,不用過分注重朗讀等方面的重複指導,應給學生創設機會讓其大膽自學,讓學生的課堂學習不受拘束。最後在教育意義上,我想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學生一定會受到教育,懂得在生活中多從別人的角度出發爲他人着想,給別人多一份寬容和尊重。作爲老師的我,通過對本文的學習也深受體會,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自身也受到了教育,在教育教學中也學會了將心比心,這是我更有價值的意外收穫。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描寫春天的寫景古詩。整首詩雖只有28個字,但字裏行間卻洋溢着韻味無窮的美,讓我們遐想無限,此番美景,令人嚮往。何不以此美景入題,於是我改詩歌既定的教學模式: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悟詩情、誦詩文,爲“讀背、頌寫”。

  一、讀背以欣賞“老師作畫”入題:

1、觀景抓物(黃鸝、白鷺、積雪、航船)

2、看景說畫(解說詩意)

3、賞景品詩(反覆誦讀)

4、照景試背(引導比賽)

  二、頌寫以培育“書法作品”入題:

1、感知

(欣賞此詩毛筆書法,感受美。重點字、易錯字的分析。)

2、鼓勵

(默寫此詩,帶着從毛筆書法中感受到的美,認真書寫,使之更美)

3、加油(古詩糾錯,認真練字,努力加油!)

  三、作業設計

1、將這首描景美詩背給父母聽。

2、準備繪畫用品。(下午的美術課,將此美景畫一畫,並題上詩。)

此課的設計不僅進一步教育了孩子們背誦要有方法,練字要學名家,而且與美術課完成整合,將古詩、書法、繪畫融於一體,一舉三得,一切美好的設想都在實踐後發現問題,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

1、對作者和課題以及詩的寫作背景應作適當的介紹,或讓學生課前查找資料。

2、對古詩所描繪的美麗景色,學生們通過看圖、朗讀、想象、理解較爲透徹,但對古詩本身的對仗美、音韻美等的感知對學生引導不夠。

3、在書法指導上,如果能從書法視頻中觀看名家書寫時的起筆、頓筆、收筆,將更能激發學生的書寫興趣。

每每講古詩,總是覺得一節課40分鐘太短了,孩子們意猶未盡,我也是意猶難平,這些感受正是古詩的魅力所在。

  四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分量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如何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發揮最大的積極性,最大程度地獲取知識,直接關係到課堂的成敗,乃至全面影響本學科學習及終生髮展。對今天上的《貓》一課,我有以下思考:

  一、 本節課我值得學習的地方

1、創設了優美的情境。

“情境教育”之“情境”實質上是認爲優化了的環境,是促使兒童能動的活動於其中的環境。這種人爲優化的情境,可以做到主體的能動活動與現實環境優化的統一,激發兒童潛能與培養塑造的統一,最終達到素質的全面提高與個性充分發展的統一。我們教材的每一篇課文,本身就是一個個情境。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學習、理解和運用,就是在一個個的情境中進行的。因此,語文課堂教學離不開情境。課堂伊始,課前談話充分,老師把學生引入了討論的情境中,學生求知的慾望很強。

2 、注重在朗讀教學中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夏老師注重利用通過朗讀句子認識生字詞語,使學生在情境中理解句子,並能很好的掌握生字詞語。

3 、以讀爲主,以讀促思。

朗讀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領會課文潛在內涵的重要途徑。夏老師在這堂課中創設了多種途徑地讀,有練讀、同桌互讀、男女生對比讀、指名讀等,達到了以讀增智、以讀悟情、以讀代講的效果。同時又通過學生動人的朗讀,教師感人的導語,以情動情,以聲傳情,營造了濃厚的情感氛圍,整堂課的教學,學生始終沉浸在葡萄園中小動物的討論中,通過朗讀使學生領悟課文的寓意,使學生的思想得到教育、情感得到薰陶。

4 、教師的教態自然大方。

老師在整堂課中始終用微笑和學生親密接觸,使學生在很融洽的學習氛圍中上完這節課。而且感情豐富,激情飽滿。

  二、值得商榷的地方

1、教師的評價語不夠豐富。

2、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不夠。雖然教師激情飽滿,但沒有走到學生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