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我最好的老師》的教學反思範文

《我最好的老師》的教學反思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5W 次

《我最好的老師》是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的最後一篇閱讀課文。第五單元的5篇課文是以“科學精神”爲主題編排的。在前四篇課文學習的基礎上,同學們對科學精神和四篇課文的寫法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作爲這篇獨立閱讀課文我主要就是繼續引導學生自主理解科學精神的含義,比較理解本篇課文的寫法。這是教學本篇課文的重點也是難點。

《我最好的老師》的教學反思範文

教學完本篇課文後,我感受如下:

一、教學重點、難點處理基本落實。

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如何引導學生理解懷特森先生的做法?

首先我認爲關鍵在於學生閱讀。只有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才能理解課文內容。因此,在課前我讓學生進行了預習,課上通過默讀、放開聲音讀、指名讀、老師引讀等方式引導學學生多讀課文。這樣在反覆閱讀的基礎上,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就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

其次在於老師的引導。學生對於懷特森先生的做法是否理解?這個我採用了四個環節對學生進行引導。一是讓學生自讀課文,同位兩個自問自答的方式理解。這樣利於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二是引導學生理解“獨立”“懷疑”的含義。通過上一個環節的學習學生能通過讀課文理解字面意思,但要真正理解還需要進一步引導。一方面引導學生理解“思考、論證”的內容,一方面引導學生理解知道這是都是學生自主去思考的;另一個方面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懷疑能力”,

“懷疑能力”要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並非是以後就不相信書本和權威了,而是在提出自己的疑問之後要提出理由或根據論證。

最後是通過學生寫對朋友的解釋,進一步用自己的語言理解課文。語文是文學性和工具性的統一。讀寫結合可以內化學生的理解,學以致用也是學習語文的目的。一方面引導學生自己寫寫給朋友的解釋,一方面擴展閱讀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加深理解課文內容。

二、備課是一個不斷改進的過程

首先是調整教材爲我所用。本課是第五單元最後一課,在“科學精神”這一重點的體現上前後關連。因此爲能更好的完成本課教學,我調整教材,提前教學第五單元。這樣學生在學習本課時利於前後貫通,易於整體把握課文和本單元的內容。

其次教學設計不斷完善。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是教學重點。如何突破?我一直在苦苦思考。教參和網上有很多現成的案例,但在難點的突破上不合我意。我反覆閱讀課文第6節,對“冒險”“論點”“論證”“思考”進行反覆思考、琢磨,直到早上5點30,突破難點的步驟才從頭腦裏冒了出來。我很欣喜,趕快修改設計,於是纔出現了突破難點的以上教學步驟。還有課前導入,我本來是引導學生理解“什麼是最好的老師”進行導入,昨天感覺到,既然已經學習了本單元的課文,從本單元課文教學重點出發或許更好。於是請教了組長趙振萍老師,趙老師認爲後一種可能會更好。於是採用趙老師的建議,感覺這樣的確更利於學生在學習課文時前後聯繫,利於整體把握。

因爲是“同題異構”課堂教學,所以沒機會試講。爲便於今天的教學觀摩能有一個比較好的效果,我昨天下午請韓芳主任、趙振萍老師、李雲老師指導我的教學設計,三位老師非常熱情、認真地看了我的.教學設計,並提出中肯的修改建議。這才使得今天的課能比較順利完成。在此對以上三位老師表示真摯的感謝。

三、教學遺憾

本課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我意圖是引導學生自讀、自主、自悟,努力想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理解課文內容,但是由於趕進度,在突破重點時,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還是不足,等待“花開”的聲音耐心還是不夠,我感覺老師的話還是多了些。如果讓學生充分談一談,打開孩子的思維,效果或許會還好。

再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寫法時,我還設計了一個作業,就是課後讓學生仿照課文一件事例說明一個道理的方法寫寫自己的最好的老師。結果卻忘記了。好在是自己所教學生的課,可以課下補上此環節。

當然,此節觀摩課還有許多缺點和不足,很感謝老師們給我在課堂觀察上提出的中肯的建議:比如學生的發言思維還不夠發散,教師的鼓勵語言還不足,教學環節中學生對懷特森老師態度轉變的過程理解還不夠等等,這的確都是我在今後教學中需要進一步努力和完善的。

執教一節觀摩課,自己從中收穫了很多,不論是成功還是不足,這都是經驗。不期望這是一次成功的課例,如果能給老師們提供一些反面的教訓,使大家在今後的教學中能少走彎路,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