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高中生關於歡度元宵的黑板報資料

高中生關於歡度元宵的黑板報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4W 次

  元宵是鬧出來的

高中生關於歡度元宵的黑板報資料

我的家鄉有鬧元宵的習俗。過去的鄉村沒有多少娛樂生活,一年到頭忙忙碌碌,過着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好不容易熬到了春節,一家人團團圓圓過個快樂年,眼看春耕到了,山民們趕在春忙之前,想着法兒地撒撒歡、熱鬧熱鬧。於是,傳統的娛樂活動就都在春節到元宵節之間上演了,比如玩龍燈、舞獅子、跑旱船、踩高蹺、唱小戲、猜燈謎、說鼓書等等。年輕人和孩子們給長輩們拜過年後就開始“鬧騰”起來,趕了這班趕那班,玩了東家玩西家,一直樂到正月十五元宵節。

元宵節就這樣鬧騰出來了。黃梅戲有個小摺子叫《鬧花燈》,活靈活現地體現了老百姓鬧元宵觀花燈的情景:這班燈趕過了身,那廂又來了一班燈。南也是燈,北也是燈,四面八方鬧花燈……往日山裏有首兒歌也說的是鬧花燈:張打鐵,李打鐵,打把剪子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去家打夜鐵。夜鐵打到正月正,我要去家鬧花燈。花燈鬧到元宵後,我要回家種蠶豆……

鬧花燈的民俗始於漢代,至唐而盛行,不僅是我的家鄉在“鬧”,全國各地都在“鬧”。宋代辛棄疾在《元夕》詞中這樣描述:“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元宵燈會,情人急於約會望眼欲穿,“踏破鐵鞋無覓處”原來就在“眼前”的場景。元宵之夜,城裏鄉間到處張燈結綵,觀花燈、猜燈謎盛況空前。屆時,不論皇室貴戚,平民百姓,深閨淑女,均可破常規,順習俗,制燈玩賞,出遊嬉鬧,談情說愛。唐詩人崔液有詩爲證:“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反映了平時足不出戶的閨閣女子往往乘此機會與意中人相會的情景。

我的家鄉在山村,山民們鬧元宵更體現一個“鬧”字。正月十五前,各個屋場均得出燈,燈分三部分,打頭的是龍燈,中間的是畫有各類人物的排燈,其後則是故事燈。故事燈以情節見長,常常是講述些《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封神榜》之類的故事。緊隨其後的還有表演小節目的,我們稱其爲“玩寂寞子”。可見,山裏人是多麼的孤寂難耐,借鬧元宵來排遣寂寞。龍燈到處,鞭炮、鼓樂齊鳴,特別有意思的是炸龍,觀衆可以隨便用鞭炮往龍燈身上扔,炸得越響越發達。所以玩燈人常常被炸得“遍體鱗傷”,巨龍也不得不時常盤起,以保護龍頭不被傷害。就這樣,東屋的龍在西屋捱了炸,西屋的龍必然在東屋得到報復,如此往返,“鬧”味漸濃。前頭的龍鬧過後,後面的節目又開演了,這樣的熱鬧場面唯有元宵節可見。

元宵節有動也有靜,不喜歡吵鬧的人可以猜燈謎,猜燈謎也是元宵的必備節目。當然不能沒有好吃的,吃元宵纔是這個節日的收官之作。鬧騰了好些日子,一家人團團圓圓地吃頓香甜可口的元宵,這年的春節算是結束了,接下來便是各奔東西,開始忙忙碌碌的又一年。

  元宵節遊園、賞燈 看幾重春色逐燈來

辛卯年元宵節在臘春的匆匆腳步中到來了。俗語說:“正月十五鬧元宵”。一個“鬧”字,道盡了元宵節火樹銀花的熱鬧隆重與多彩繁盛,表達出了百姓的歡樂心態和幸福訴求。今年元宵,時值“立春”後的半個月,“七九”河開的第四天,正所謂“何解凍之嘉月,值蓂莢之盡開,草含春而動色,雲飛採而輕來!”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夕、燈節。關於元宵節的起源,歷來衆說紛紜,莫衷一是。我願意相信,元宵節原本就是一個開始農作的民俗節日,在其形成的長途中,陸續吸收了若干原始習俗、甚至道教或佛教的理念與儀式。今天所體驗的元宵節,已經是各種文化元素或民俗事象不斷積累、添加、普及的節日了。

由於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滿月,元宵節又是春節節期的最後一項活動,故而具有非凡的意義,民俗活動也就繁多而隆重。除了祭祀先祖與神靈,古代傳襲下來的由夜及晝解禁燈火以及賞燈、猜謎、舞龍、舞獅、高蹺等遊樂活動和節日食品等,使得元宵節更爲豐富和鮮活。解讀元宵節的文化意涵,祭祀和祈福應是原旨之一。《唐六典》、敦煌遺書等文獻裏都曾講到燃燈功德(在)“國泰人安,永無征戰”、“惟願蕩千災,增萬福,善業長,惠牙開”。明清文人也非常強調燃燈的原初意旨是爲祭祀及祈福。讓廉著《京都風俗志》說:“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節,祭神,以元宵爲獻,俗謂之‘燈節’。”《都門元夕張燈記》說:“張燈之地,以正陽橋西廊房爲最,巷有五聖祠,康熙癸卯,里人燃燈祀神,來拜觀者如堵……”

民間相傳正月十五日是蠶神嫘祖的生日,因而在江南一些地方還有祭祀“蠶神”的習俗。祭蠶神用白粥加肉脂爲供品,用一杆竹竿挑着燈燭插在田間,點燃用蘆葦或茅草扎制的火把沿着田埂燒薰,俗稱“照田蠶”。元宵節迎紫姑是婦女羣體中流行的習俗。紫姑原出江南,因有涉婦女命運,故受世人同情,遂演成民間普遍崇祀的廁神。其信仰和儀式,如今在江南仍有遺緒。元宵節,婦女還要成羣結隊“走百病”(過橋摸釘),目的在求“度厄”。迎紫姑和“走百病”的習俗,折射出封建社會中婦女地位的低下因而希圖改變受族權父權夫權三重壓迫的強烈願望。此外,“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的農諺則表明了元宵節見證了氣候、農事與民俗的另一重意義。

在發展演變中,燃燈、賞燈、歌舞、社火以及猜燈謎等,已成爲元宵節最重要的羣衆文化活動,擔負着民衆娛樂、提高審美、傳播知識、舒緩壓力的功能。這一點,鄉民社會和市井社會皆然。但歷史上元宵節燃燈和觀燈之盛者,莫過於長安、洛陽、汴京、臨安、金陵、燕都等古都。《朝野僉載》的記載,使我們有機會了解到唐代的盛況: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於安福門外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繡,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簇之如花樹。宮女千數人,衣羅綺,曳錦繡,耀珠翠,施香粉,於燈下踏歌三日。據史書記載,明清燕都的燈市,達到了繁盛與奢華的極致。三街六市,前後張燈五夜。其燈有大小、高矮、長短、方圓等式,有紗紙、琉璃、羊角、西洋之別。其繪人物,則《列國》《三國》《西遊》《封神》《水滸》《誌異》等圖。花卉則蘭、菊、梅、桂、萱、竹、牡丹;禽獸則鸞、鳳、龍、虎以至馬、牛、貓、犬與魚、蝦、蟲、蟻等圖。顏色鮮美,妙態傳真,品目殊多,頗難枚舉。真個是:“滿城燈火耀街紅,弦管笙歌到處同,真是昇平良夜景,萬家樓閣月明中。”

新中國成立60年來,特別是近年來,我國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元宵節燃燈賞燈活動在全國各地得到復甦和發展。幾年前,我曾親歷南京夫子廟“秦淮燈會”的輝煌,璀璨奪目的燈火與“槳聲燈影”裏的意境,把古都南京永遠鐫刻在人們的記憶裏。歷史上知名的北京前門、花市等燈市,也在21世紀初開始走出沉寂,幾近失傳的燈畫也開始在燈市上再露頭角。元宵節燈綵的歷史輝煌,也使我想起了馬克思關於藝術的那個常青論斷——“一定繁盛時期決不是和社會的一般發展成比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