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八年級試題 >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次月考試卷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次月考試卷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一、基 礎(24分)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次月考試卷

1、默寫。(10分)

(1) ,獵馬帶禽歸。(《野望》王績)

(2)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 。(《早寒江上有懷》孟浩然)

(3)《黃鶴樓》中哪兩句使用了疊詞的修辭,描繪了江上美景,這繁榮之景也反襯出詩人內心清冷的思鄉之情: , 。

(4)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波撼岳陽城。

(5)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 。 ,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2、根據拼音寫出句子括號處應填入的詞語。(4分)

(1)以王凌雲爲司令官,企圖zǔ è( )人民解放軍向南發展的道路

(2)她不過擡起眼睛來,朝這些脫了帽的肅立着的人們看了一眼,十分莊嚴地對他們深深一jū gōng( )。

(3)鬼子們拍打着水追過去,老頭子zhāng huánɡ shī cuò( )。

(4)從前對巴特農神廟怎麼幹,現在對圓明園也怎麼幹,只是更徹底,更漂亮,以至於dànɡ rán wú cún( )。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 雖然交通事故的發生率已經每況愈下,但我們仍不能有絲毫大意。

B. 這位文學老人被譽爲“農民詩人”,他最善於在田間地頭和鍋臺竈邊捕風捉影,從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發現勞動之樂、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C. 有什麼困難儘管告訴我,我一定鼎力相助。

D. 每當夜幕降臨,飯店裏燈紅酒綠,熱鬧非凡。

4、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某小學校長兌現諾言,當衆親吻小豬,以此教育鼓勵學生。這一行爲真的出乎該校絕大多數師生的意料之外。(“出乎……意料之外”改爲“出乎……意料”)

B.2014年春晚,一曲《時間都去哪兒了》讓無數中老年人感懷感動,它再次提醒人們:時間一去不復返,切忌不要蹉跎歲月。(刪去“切忌”或“不要”)

C.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的開通,使廣大羣衆的許多困難得到了及時解決。如今,“12345,服務找政府”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通過”改成“由於”)

D. 在學校開設的選修課中,同學們尤其更喜歡“生活中的法律”“電腦製作”等課程。(刪掉“尤其”或“更”)

5、仿照下列句子,在橫線上續寫兩句話,使之構成排比。(4分)

欣賞高山,你會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強悍和凝重;

  二、閱讀理解(46分)

(一)桃花源記(10分)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灑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灑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6.下列選項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 分)

A.尋向所志/尋病終 B.漁人甚異之/父異焉

C.乃不知有漢/蒙乃始就學 D.蒙辭以軍中多務/停數日,辭去

7.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2)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爲線索,記述了漁人的所見所聞,描繪出一幅環境優美、生活安寧的圖畫。

B.“鹹來問訊”表現出桃花源人對外面的世界很好奇,“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說明他們與外界隔絕的時間很長。

C.文章寫漁人雖“處處志之”,但終“不復得路”,暗示了桃花源覓不可得,用“世外桃源”來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D.文章語言簡潔生動,涉及到的成語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繽紛、豁然開朗、怡然自樂、柳暗花明、無人問津。

(二)孝丐(9分)

丐不如其鄉里,明孝宗時,嘗行乞於吳。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貯直之竹筒中。見者以爲異,久之,詰其故,曰:“吾有母在,將以遺之。”有好事者欲窺其究,跡之行。行裏許,至河旁,竹樹掩映,一蔽舟系柳陰下。舟雖蔽,頗潔,有老媼坐其中。丐坐地,出所貯飲食整理之,奉以登舟。俟母舉杯乃起唱歌爲兒戲以娛母。母食盡,然後他求。一日乞道上,無所得,憊甚。有沈孟淵者,哀而與之食, 丐寧忍餓,終不先母食也。如是者數年,母死,丐不知所終。丐自言沈姓,年可三十。 (選自《呂氏春秋》)

【註釋】吳:古地名,今江蘇蘇州一帶。媼:ǎo,老婦人

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2分)

(1)行裏許(  ) (2)將以遺之(  )

10.給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斷句,停頓處用“/”劃開。(限斷三處)(3分)

俟 母 舉 杯 乃 起 唱 歌 爲 兒 戲 以 娛 母

11.文章通過哪些事例表現了這個“孝丐”的“孝”?請簡要概括出其中兩個事例。(4分)

(三)《蘆花蕩》選段(10分)

①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非常悶熱,一輪紅日當天,水面上浮着一層煙氣。小火輪開得離葦塘遠一些,鬼子們又偷偷地爬下來洗澡了。十幾個鬼子在水裏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錯。水澱裏沒有一個人影,只有一團白綢子樣的水鳥,也躲開鬼子往北飛去,落到大荷葉下面歇涼去了。從荷花澱裏卻撐出一隻小船來。一個乾瘦的老頭子,只穿一條破短褲,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沒一篙地撐着,兩隻手卻忙着剝那又肥又大的蓮蓬,一個一個投進嘴裏去。

②他的船頭上放着那樣大的一捆蓮蓬,是剛從荷花澱裏摘下來的。不到白洋澱,哪裏去吃這樣新鮮的東西?來到白洋澱上幾天了,鬼子們也還是望着荷花澱瞪眼。他們衝着那小船吆喝,叫他過來。 ③老頭子向他們看了一眼,就又低下頭去。還是有一篙沒一篙地撐着船,剝着蓮蓬。船卻慢慢地衝着這裏來了。

④小船離鬼子還有一箭之地,好像老頭子纔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轉了一圓圈,又回去了。鬼子們拍打着水追過去,老頭子張皇失措,船卻走不動,鬼子緊緊追上了他。

⑤眼前是幾根埋在水裏的枯木樁子,日久天長,也許人們忘記這是爲什麼埋的了。這裏的水卻是鏡子一樣平,藍天一般清,拉長的水草在水底輕輕地浮動。鬼子們追上來,看看就扒上了船。老頭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風一樣繞着鬼子們轉,蓮蓬的清香,在他們的鼻子尖上掃過。鬼子們像是玩着捉迷藏,亂轉着身子,抓上抓下。

⑥一個鬼子尖叫了一聲,就蹲到水裏去。他被什麼東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隻鋒利的鉤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別的鬼子吃驚地往四下裏一散,每個人的腿肚子也就掛上了鉤。他們掙扎着,想擺脫那毒蛇一樣的鉤子。那替女孩子報仇的鉤子卻全找到腿上來,有的兩個,有的三個。鬼子們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動彈了。

⑦老頭子把船一撐來到他們的身邊,舉起篙來砸着鬼子們的腦袋,像敲打頑固的老玉米一樣。

⑧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葦塘望了一眼。在那裏,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散。

⑨在那葦塘的邊緣,蘆花下面,有一個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葦葉遮掩着身子,看着這場英雄的行爲。

12.老頭子爲什麼選擇在中午時分來報仇?第①段畫線句子有何作用?(4分)

答:

13.賞析第⑧段劃線句子。(3分)

在那裏,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散。

答:

14、對選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老頭子張皇失措,船卻走不動,鬼子緊緊追上了他。”說明老頭子碰上鬼子時內心非常害怕,並且因年老了,所以動作不靈便了,才讓鬼子緊緊追追上了他。

B、“這裏的水卻是鏡子一樣平,藍天一般清,拉長的水草在水底輕輕地浮動。”寫出了水特別清澈透明,水底的水草能看得一清二楚,烘托了鬼子們高興過頭、忘乎所以的情態,以至沒發現有木樁有鉤子。

C、“舉起篙來砸着鬼子們的腦袋,像敲打頑固的老玉米一樣。”運用比喻修辭,形象地寫出了老頭了敲打鬼子的動作敏捷而有力,表達了老頭子對鬼子的憎恨。

D、選文主要運用了神態描寫和動作描寫,突出了老頭子機智勇敢的性格。

(四)翻漿的心(17分)

畢淑敏

那年,我放假回家,搭了一輛運送舊輪胎的貨車,顛簸了一天,夜幕降臨才進入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漿①。

突然在無邊的沉寂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擋了銀色的車燈。

“你找死嗎?!”司機破口大罵。

我這纔看清是個青年,穿着一件黃色舊大衣,拎着一個繫着鬃繩的袋子。

“我要搭車,我得回家。”

“不帶!哪有你的地方!”司機憤憤地說。

“我蹲大廂板就行。”

“不帶!”司機說着,踩了油門,準備閃過他往前開。

那個人抱住車燈說:“我母親病了……我到場部好不容易借到點小米……我母親想吃……”

“讓他上車吧!”我有些同情地說。

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車廂上爬,“謝謝謝……謝……”最後一個“謝”字已是從輪胎縫隙裏發出來的。

夜風在車窗外淒厲地嗚叫。我找到司機身後小窗的一個小洞,屏住氣向裏窺探。

朦朧的月色中,那個青年龜縮在起伏的輪胎裏。每一次顛簸,他都像被遺棄的籃球,被橡膠輪胎擊打得嘭嘭作響。

“我好像覺得他要幹什麼。”司機說。

這一次,我看到青年敏捷地跳到兩個大輪胎之間,手腳麻利地搬動着我的提包。那裏裝着我帶給父母的禮物。“哎呀,他偷我東西呢!”

司機狠踩油門,車就像被橫刺了一刀的烈馬,瘋狂地彈射出去。我順着小洞看去,那人彷彿被凍僵了,弓着腰抱着頭,企圖憑藉冰冷的橡膠禦寒。我的提包雖已被挪了地方,但依舊完整。

司機說:“車速這麼快,他不敢動了。”

路面變得更加難走,車速減慢了。我不知如何是好,緊張地盯着那個小洞。青年也覺察到了車速的變化,不失時機地站起身,重新搬動了我的提包。

我痛苦地幾乎大叫。司機趁着車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搖晃的頻率,車窗幾乎吻到路旁的沙礫。再看青年,他撲倒在地,像一團被人踐踏的草,虛弱但仍不失張牙舞爪的姿勢,貪婪地守護着我的提包——他的獵物。

司機繼續做着“高難”動作。我又去看那青年,他像夏日裏一條疲倦的狗,無助地躺在了輪胎中央。

道路毫無先兆地平滑起來,翻漿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司機說:“扶好你的腦袋。”就在他的右腿狠狠地踩下去之前,我雙腿緊緊抵地,雙腕死撐面前的鐵板……

不用看我也知道,那個青年,在這突如其來的急剎車面前,可能要被卸成零件。“看他還有沒有勁偷別人的東西! ”司機躊躇滿志地說。

我心裏安寧了許多。只見那個青年艱難地在輪胎縫裏爬,不時還用手抹一下臉,把一種我看不清顏色的液體彈開……他把我的提包緊緊地抱在懷裏,往手上哈着氣,擺弄着拉鎖上的提樑。這時,他紮在口袋上的繩子已經解開,就等着把我提包裏的東西搬進去呢……

“他就要把我的東西拿走了!”我驚恐萬狀地說。師傅這次反倒不慌不忙,嘴角甚至顯出隱隱的笑意。

我們到了一個兵站,也是離那個賊娃子住的村最近的公路,他家那兒是根本不通車的,至少還要往沙漠腹地走10公里……

那個青年挽着他的口袋,像個木偶似的往下爬,跪坐在地上。不過才個把時辰的車程,他臉上除了原有的土黃之外,還平添了青光,額上還有蜿蜒的血跡。

“學學啦……學學……”他的舌頭凍僵了,把“謝”說成了“學”。

他說:“學學你們把車開得這樣快,我知道你們是爲我在趕路……學學……”他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我們。

看着他蹣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聲:“你停下!”

“我要查查我的東西少了沒有。”我很嚴正地對他說。

司機讚許地衝我眨眨眼睛。

青年迷惑地面對我們,脖子柔軟地耷拉下來,不堪重負的樣子。我敏捷地爬上大廂板。我看到了我的提包。我摸索着它,每一環拉鎖都像小獸的牙齒般細密結實。突然觸到鬃毛樣的粗糙,我意識到這正是搭車人袋子上那截失蹤的鬃繩。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廂的木條上,像焊住一般結實。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凍得皺縮起來。 (有刪改)

[註釋]①翻漿:春暖解凍時,地面或道路表面發生裂紋並滲出水分和泥漿。

15.小說中的“青年”是怎樣的一個人?請概括作答。(3分)

答:

16.閱讀文章,回答下面的問題。(6分)

(1)聯繫全文,簡要說說題目中“翻漿”的含義是什麼。(2分)

答:

(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簡要分析作答。(4分)

答: x k b 1 . c o m

17.小說結尾部分情節設置很巧妙,請你選擇一個角度簡要賞析。(4分)

答:

18.這篇小說的主題是什麼?請結合現實談談你對此的看法。(4分)

答:

  三、作文(50分)

19、請以“他/她是我最 的人”爲題,寫一篇文章。

提示與要求:

(1)請你從“貼心”“感激”“牽掛”“欣賞”四個詞語中選擇一個,把題目補充完整。

(2)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地名和人名等,否則會扣分。

(3)字數不少於500字。

附加題(10分)

不知怎地我們便都笑了起來,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還是那樣,然而奇怪,只這幾年,頭上卻有了白髮了,但也許本來就有,我先前沒有留心到。他穿着很舊的布馬褂,破布鞋,顯得很寒素。談起自己的經歷來,他說他後來沒有了學費,不能再留學,便回來了。回到故鄉之後,又受着輕蔑,排斥,迫害,幾乎無地可容。現在是躲在鄉下,教着幾個小學生餬口。但因爲有時覺得很氣悶,所以也乘了航船進城來。

他又告訴我現在愛喝酒,於是我們便喝酒。從此他每一進城,必定來訪我,非常相熟了。我們醉後常談些愚不可及的瘋話,連母親偶爾聽到了也發笑。一天我忽而記起在東京開同鄉會時的舊事,便問他:——

“那一天你專門反對我,而且故意似的,究竟是什麼緣故呢?”“你不知道?我一向就討厭你的,——不但我,我們。”

“你那時之前,早知道我是誰麼?”

“怎麼不知道。我們到橫濱,來接的不就是子英和你麼?你看不起我們,搖搖頭,你自己還記得麼?”

我略略一想,記得的,雖然是七八年前的事。那時是子英來約我的,說到橫濱去接新來留學的同鄉。汽船一到,看見一大堆,大概一共有十多人,一上岸便將行李放到稅關上去候查檢,關吏在衣箱中翻來翻去,忽然翻出一雙繡花的弓鞋來,便放下公事,拿着仔細地看。我很不滿,心裏想,這些鳥男人,怎麼帶這東西來呢。自己不注意,那時也許就搖了搖頭。檢驗完畢,在客店小坐之後,即須上火車。不料這一羣讀書人又在客車上讓起坐位來了,甲要乙坐在這位上,乙要丙去坐,揖讓未終,火車已開,車身一搖,即刻跌倒了三四個。我那時也很不滿,暗地裏想:連火車上的坐位,他們也要分出尊卑來……。自己不注意,也許又搖了搖頭。然而那羣雍容揖讓的人物中就有範愛農,卻直到這一天才想到。豈但他呢,說起來也慚愧,這一羣裏,還有後來在安徽戰死的陳伯平烈士,被害的馬宗漢烈士;被囚在黑獄裏,到革命後才見天日而身上永帶着匪刑的傷痕的也還有一兩人。而我都茫然無所知,搖着頭將他們一併運上東京了。徐伯蓀雖然和他們同船來,卻不在這車上,因爲他在神戶就和他的夫人坐車走了陸路了。

(節選自《朝花夕拾》)

1. 聯繫原著,概括魯迅與範愛農交往的三件事。(3分)

答:

2.文中劃線句“那一天你專門反對我”句中“那一天”發生了什麼事,請簡述事情的經過。(3分)

答:

3.結合全文內容說說範愛農是個怎樣的人?全文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4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