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柳》古詩翻譯

《柳》古詩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古詩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柳》古詩翻譯,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柳》古詩翻譯

《柳》古詩翻譯

原文

唐代: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遊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譯文

曾經追逐東風,猶如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那時正是繁花似錦的春日,人們在樂遊原中游玩。怎麼會到深秋的季節,已是夕陽斜照,秋蟬哀鳴的景象了。

註釋

⑴東風:指春風。唐李白《春日獨酌》詩之一:“東風扇淑氣,水木榮春暉。”舞筵:歌舞的筵席。

⑵樂遊:樂遊原的省稱,也叫樂遊苑,在唐代長安東南,今陝西西安市郊。斷腸天:指繁花似錦的春日。斷腸:銷魂。

⑶肯到:會到。清秋:明淨爽朗的秋天。晉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詩:“獨有清秋日,能使高興盡。”

⑷斜陽:傍晚西斜的太陽。唐趙嘏《東望》詩:“斜陽映閣山當寺,微綠含風樹滿川。”

賞析

對比手法

1.詩寫的是寫秋日之柳,但詩人不從眼前寫起,而是先追想它在春日的情景,然後再回到眼前的柳上來。你看,在士女如雲的樂遊苑上,在繁華似錦的春日,婀娜多姿的春柳和飄然起舞的舞女在熱鬧的舞筵上結合了起來,分不清誰是舞女,何爲柳枝,意境是何等的優美!而眼前的秋柳,卻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種景象。“清秋”“斜陽”“秋蟬”點染了環境的淒涼,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襯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華得意,愈顯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詩人正是通過這種強烈的對比,表達了對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嘆之情,全詩句句寫柳,卻不着一個“柳”字。句句寫景,又句句抒情。詩人年輕時充滿幻想和信心,懷有遠大抱負,正如洋溢着勃勃生機的春柳。然而由於黨爭傾軋,詩人一直過着一種沉淪的生活,詩中經歷榮枯懸殊變化的秋柳,正是詩人自傷遲暮、自嘆身世的真實寫照。

2.以春柳作比,來寫秋日之衰柳,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襯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華得意,愈顯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李商隱青年時就中進士,懷有“欲迴天地入扁舟”的遠大抱負,然而由於黨爭傾軋,長期沉淪下僚,此時悼念亡妻,悲嘆前路,其心情之慘苦可想而知,詩中經歷今昔榮枯懸殊變化的秋柳,不正是詩人自傷遲暮、自嘆處世的生動寫照?

“逐”有隨着之意,用了擬人手法。本來是東風吹動柳枝,用一“逐”字,說柳枝追隨東風,變被動爲主動,形象更加生動可愛,表現了柳枝的生機可愛。

春日柳長,迎風擺動,但詩人並沒有直接描寫,而是賦一“逐”字,把柳人格化。本是風吹柳動,卻偏要寫成柳逐風起,再加上“拂舞筵”三字,更易讓人聯想到那迎風而動的柳條就是一位酒筵之上翩翩起舞的美女,翠袖綠裙,左擺右搖,煞是好看。可謂將擬人手法運用得深入無痕。

第四句兩個“帶”字也分明是將柳寫作人。兩句連起來讀,我們可以這樣來解釋:你怎麼願意在清秋之日,既帶着昏黃的斜陽,又帶着悽鳴的寒蟬呢?詩人把斜陽照柳,秋蟬鳴柳反說成“帶斜陽又帶蟬”,這一反,卻將柳的形象凸現出來了。

《贈柳》,其實就是詠柳。詠而贈之,故題曰“贈”,前人認爲此詩有本事,馮浩並認爲係爲洛陽歌妓柳枝作。由於年代久遠,別無旁證,真實情況,已難考知。

李商隱對柳很有感情,他的詩集中,以柳爲題的,多至十幾首,這一首同他別的那些詠柳詩不同,它的背景不是一地一處,而是非常廣闊的地域。“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首聯就從京城長安到大江之濱的江陵,寫柳從北到南,無處不在,“掩映”“參差”,秀色千里。

“掩映”、“參差”,是寫柳色或明或暗,柔條垂拂的繁茂景象,點出時間是在春天。由“從”(任從)到“更”的變化,把柳的蓬勃生機,渲染得更加強烈。次聯“風流”、“婀娜”,則是寫柳的體態輕盈。柔長的柳枝,千枝萬縷,春風吹拂,宛若妙齡女郎,翩躚起舞,姿態是非常動人的。“見說”是聽見別人說,包括古今之人對柳的讚賞。“來當”句是說自己見到眼前之柳的時候,正當其婀娜多姿之時,表現出詩人的欣喜之情。上面四句,從廣闊的背景上,對春柳作了生動具體的描繪,寫出了她嫵媚可愛的風姿。

下面接寫柳色綿延不斷。一到春天,路旁堤畔之柳籠煙罩霧,蔥蘢翠綠,望之令人心醉。詩人的目光,正是被這迷人的柳色所牽引,向前移去,直到橋邊,眼看柳色就要被隔斷,可是跨過橋去,向旁一彎,卻又順着長堤,向前延伸,最後雖然眼中已望不見柳,但心中彷彿仍然見到青青的柳色向遠方伸去,“行”作“行蹤”、“蹤跡”解。“意相隨”既指春柳傍隨長堤而去,也指詩人的心爲柳所繫,緊隨不捨,最後直至青樓酒旗、柳花似雪之處。“青樓”、“酒旗”是人間繁華之地;飛花似雪是春柳盛極之時。“忍”即忍心之意,字裏透露出詩人的痛惜之情。花飛似雪,固然美極盛極,然而繁華已極,就意味着離凋謝不遠,兩句把春柳的繁華寫到極致,也把人的愛惜之情寫到極點。紀昀評此詩云:“五、六句空外傳神,極爲得髓。結亦情致可思。”(《李義山詩集輯評》)這四句,意境很美,言外之意不盡,很耐人尋味。

創作背景

此詩大約是唐宣宗大中五年( 851年)詩人在長安初應東川節度使柳仲郢之聘時所作。李商隱在被柳仲郢闢爲節度書記後的幾年離都在柳幕中,所以他的詠柳詩往往借府主的姓氏抒發感慨。此詩即爲其中一首。詩人寫此詩時,妻子剛剛病故,自己不久又將隻身赴蜀,去過那使人厭倦的幕府生涯,悼念妻子,悲嘆前路,其心情之慘苦可知。

作者簡介

李商隱(812或813—858),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二年(837年)進士。曾任縣尉、祕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所作詠史詩多託古以諷時政,無題詩很有名。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之病。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與杜牧並稱“小李杜”。有《李義山詩集》。

李商隱生平

早年生活

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李商隱三歲左右,隨李嗣赴浙。不到十歲,李嗣去世。李商隱只得隨母還鄉,過着艱苦清貧的生活。在家中李商隱是長子,因此也就同時揹負上了撐持門戶的責任。李商隱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時期曾“傭書販舂”,即爲別人抄書掙錢,貼補家用。李商隱“五歲誦經書,七歲弄筆硯”,回鄉後曾從一位精通五經和小學的堂叔受經習文,至十六歲,便因擅長古文而得名。此外,寫得一手秀麗的工楷與一手好文章。

唐大和三年(829年),移家洛陽,結識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輩。令狐楚欣賞李商隱的文才,對其十分器重,讓李商隱與其子令狐綯等交遊 ,親自授以今體(駢儷)章奏之學,並“歲給資裝,令隨計上都”。後又聘其入幕爲巡官,曾先後隨往鄆州、太原等地。在這幾年中,李商隱一面積極應試,一面努力學文,在科舉上雖一再失敗,但在寫作上則完成了由散向駢的轉變,此後他很少再寫散文。

唐大和七年(833年),令狐楚調任京職,李商隱離太原返鄉,此後,李商隱曾在王屋山學道二、三年,這對其思想與創作產生一定影響。

開成二年(837年),經過長期刻苦學習並由於令狐綯的延譽,李商隱得中進士。

應舉之路

文宗開成二年(837年),李商隱考取了進士資格。在此之前,他已經失敗過多次。李商隱初次應舉的年份難以考證,有人相信甚至在10年之前——即文宗太和二年(828年)——李商隱就開始了他漫長而艱苦的應舉之路。與大多數缺乏權勢背景的考生一樣,李商隱並不指望一舉成功。他流傳下來的詩文中沒有提及當時的情形,這多少說明他對於初試的失敗不是非常在意。然而,隨着失敗次數的增多,他漸漸開始不滿。在《送從翁從東川弘農尚書幕》詩中,他將沒有錄取他的考官(太和七年)比喻成阻撓他成功的小人:“鸞皇期一舉,燕雀不相饒。”

應舉的失敗不會讓李商隱反省自己學識不足。早在太和四年,曾經與他一起遊學的令狐綯就考中進士。這顯然不是因爲令狐綯的學識才華比李商隱優秀,而是由於他父親令狐楚的影響力。高官們互相提攜,大量錄取上流社會關係網中的考生,在唐代科舉中是很普遍的現象。許多缺乏靠山的考生都會在考試之前就去刻意結交關係,或者想出種種辦法引起考官及上流人員的注意。據李商隱自述,他在這方面是比較低調的(《與陶進士書》),但如果說他不曾對令狐楚寄予希望,可能性也不大。從李商隱在開成元年寫給令狐綯的一封信中“爾來足下仕益達,僕固不動”之類的話,可以看出他的情緒已經相當煩躁了。而他於開成二年的中舉,也正是令狐父子對當值考官施加影響的結果。

仕宦生涯

開成三年(838年)春,應博學宏辭試不取,在參與料理令狐楚的喪事後不久,李商隱應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的聘請,去涇州(治今甘肅涇川縣北)作了王的幕僚。王茂元對李商隱的才華非常欣賞,並將女兒嫁給了他。 從李商隱後來的經歷中可以看出,這樁婚姻將其拖入了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中。李商隱的尷尬處境在於:王茂元與李德裕交好,被視爲“李黨”的成員;而令狐楚父子屬於“牛黨”。因此,李商隱的行爲就被很輕易地被解讀爲對剛剛去世的老師和恩主的背叛,並且很快就爲此付出了代價。在唐代,取得進士資格一般並不會立即授予官職,還需要再通過由吏部舉辦的考試。

開成三年(838年)春,李商隱參加授官考試,結果在複審中被除名。這件事對李商隱最直接的影響是使得他獲得朝廷正式官職的時間推遲了一年。

開成四年(839年),李商隱再次參加授官考試,順利通過,得到了祕書省校書郎的職位,不久,被調任弘農(今河南靈寶)縣尉。雖然縣尉與校書郎的品級差不多,但遠離勢力的中心,顯然會使以後發展受到影響。李商隱在弘農任職期間很不順利,因爲替死囚減刑(“活獄”)而受到上司陝虢觀察使孫簡的責難,因而李商隱感到非常屈辱,難以忍受,最終以請長假的方式辭職(《任弘農尉獻州刺史乞假歸京》)。湊巧的是,在此前後孫簡正好被調走,接任的姚合設法緩和了緊張的局面,在他的勸慰下,李商隱勉強留了下來。但他此刻顯然已經沒有心情繼續工作,不久(開成五年,840年)就再次辭職並得到獲准。

閒居時期

辭去了弘農縣尉,武宗會昌二年(842年),李商隱以書判拔萃復入祕書省爲正字,旋丁母憂居家。李商隱必須離職回家守孝三年。這意味着年屆而立的李商隱不得不放棄躋身勢力階層的最好的機會。這次變故對李商隱政治生涯的打擊是致命的。李商隱閒居在家的三年(會昌二年末至會昌四年末),是李德裕執政最輝煌的時期。錯過了這個時期,隨着不久之後武宗的去世,李德裕政治集團驟然失勢,李商隱已經難以找到政治上的知音。

會昌三年(843年),李商隱的岳父王茂元在代表政府討伐劉稹叛亂時病故武宗朝。王茂元生前沒有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幫助李商隱的升遷,但他的去世無疑使李商隱的處境更加困難。

會昌四年(844年)暮春,自關中移家永樂。五年冬(845年),服闋入京,仍爲祕省正字。這一次,他的職位(“正字”)品階比之前的(“校書郎”)還低。即便如此,李商隱畢竟又有了一個新的發展起點。在唐代,大家普遍認爲在京城裏的任職會比外派的官員有更多的機會升遷,而李商隱所在的祕書省,又比較容易受到高層的關注。對李商隱而言,另一個好消息是,宰相李德裕獲得了武宗充分的信任,這位精幹的政治家幾乎被授予全權處理朝政。李商隱積極支持李德裕的政治主張,他躊躇滿志,有理由期待受到重用的機會。

李商隱在閒居的幾年裏處理了一些家庭的事務,其中最主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將一些親屬的墓葬遷回了家鄉的家族墓園。這種維護家族榮譽的努力多少使他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從現存的部分詩文中可以看出,李商隱儘量調整自己的心態,淡化對政治生涯的興趣和期待。他有時從事農耕,聲稱自己“渴然有農夫望歲之志”,模仿陶淵明的風格寫作田園詩歌。不過,紛亂的時局始終吸引着李商隱的注意力。他有非常鮮明的政治傾向,幾乎無法隱藏。

幕府遊歷

會昌五年(845年)十月,李商隱結束了守孝,重新回到祕書省。此時,武宗與宰相李德裕富有效率的合作關係已經到了晚期。次年三月,武宗去世,傳言他是由於長期服用道士進獻的長生藥而中毒身亡。經過一系列的宮廷鬥爭,宣宗李忱即位,並反對武宗的大部分政策,尤其厭惡李德裕。因此,幾乎整個會昌六年(846年),都持續新一輪政治清洗,曾經權傾一時的宰相李德裕及其支持者迅速被排擠出勢力中心。在宣宗本人的支持下,以白敏中爲首的牛黨新勢力逐漸佔據了政府中的'重要位置。

會昌六年(846年),李商隱在祕書省任正字。三十五歲的李商隱終於有了兒子(李袞師),他的弟弟李羲叟也在這一年中了進士,這兩個好消息大概只能讓他興奮一時。由於支持李德裕的政治綱領以及之前就被令狐綯等人視爲背叛,他不大可能分享牛黨的勝利。此時李商隱的職位幾乎低得不值得在勢力鬥爭中被排擠,但仍然李商隱仍爲仕途不得志而鬱鬱寡歡。

大中元年(847年),桂管觀察使鄭亞邀請李商隱往赴桂林任職時,五月,李商隱同鄭亞來到距京城大約5000裏以外的南方。鄭亞的這次南遷,是牛黨清洗計劃的一部分。李商隱願意主動跟從一位被貶斥的官員,表明他同情李德裕一黨。另一方面,也顯示對自己的升遷不再抱有信心了。在桂林不到一年,鄭亞就再次被貶官爲循州刺史,李商隱也隨之失去了工作。

大中二年秋(848年),李商隱回到長安。 據說,他在潦倒之際,寫信給故友令狐綯(他已經進入勢力的核心)請求幫助,但遭到拒絕,結果只能通過自己考試得到一個盩厔縣尉的小職位。具有諷刺意味的是:10年之前,他正好也是一個相當的職位(弘農縣尉)。李商隱擔任盩厔尉時間不長,又被調回京城。此時,與大中元年他在祕書省的情形非常相似:低微的官職,渺茫的前途,落寞之餘,期盼着出現變化。

大中三年九月(849年),李商隱得到武寧軍節度使盧弘正的邀請,前往徐州任職。盧弘正是一位有能力的官員,對李商隱也非常欣賞。如果他的仕途順利,李商隱可能還有最後一次機會。然而不巧的是,李商隱追隨盧弘正僅僅一年多後,後者就於大中五年春天病故。這樣,李商隱不得不再一次另謀生路。

夕陽晚景

大中五年(851年),李商隱的妻子王氏在春夏間病逝。從李商隱的詩文上看,他和王氏的感情非常好。這位出身於富貴家庭的女性,多年來一直盡心照料家庭,支持丈夫。由於李商隱多年在外遊歷,夫妻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聚少離多,李商隱對於妻子是有一份歉疚的心意;而李商隱仕途上的坎坷,無疑增強了這份歉疚的感情。

大中五年(851年)年秋天,被任命爲西川節度使的柳仲郢向李商隱發出了邀請,希望他能隨自己去西南邊境的四川任職。李商隱接受了參軍的職位,在簡單地安排了家裏的事情之後,李商隱於十一月入川赴職。在四川的梓州幕府生活的四年間,大部分時間李商隱都鬱鬱寡歡。他曾一度對佛教發生了很大的興趣,與當地的僧人交往,並捐錢刊印佛經,甚至想過出家爲僧。梓幕生活是李商隱宦遊生涯中最平淡穩定的時期,李商隱已經再也無心無力去追求仕途的成功。

大中九年(855年),柳仲郢被調回京城任職。出於照顧,他給李商隱安排了一個鹽鐵推官的職位,雖然品階低,待遇卻比較豐厚。李商隱在這個職位上工作了兩到三年,罷職後回到家鄉閒居。

李商隱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抑鬱寡歡,唐宣宗大中末年(約858年),李商隱在鄭州病故。

李商隱的文學成就:

李商隱的詩歌流傳下來的約600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觸及時政題材的佔了相當比重。李商隱的詠史詩有很高的成就。它們絕不是“發思古之幽情”的無病呻吟,也不同於前人那些託古以述懷的詩篇,而是着眼於借鑑歷史的經驗教訓來指陳政事、譏評時世加以補充發揮,使詠史成爲政治詩的一種特殊形式。無題詩是李商隱獨具一格的創造。它們大多以男女愛情相思爲題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轉,辭藻精麗,聲調和美且能疏密相間,讀來令人迴腸蕩氣。幼年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使李商隱的世界觀基本上屬於儒家體系,其人生態度是積極入世、渴望有所作爲的。同時,他頗能獨立思考,很早便對“學道必求古,爲文必有師法”的說教不以爲然,甚至萌生出“孔氏於道德仁義外有何物”這樣大膽的想法。在詩歌創作上,他起初醉心於李賀奇崛幽峭的風格和南朝輕倩流麗的詩體,曾仿照它們寫了許多歌唱愛情的詩篇,如《燕臺》、《河陽》、《河內》等。待屢次下第和被人譖毀的遭際向他顯示了人生道路的崎嶇不平,他的詩便開始表現出憤懣不平之氣和對社會的某些批判。大和末,甘露之變以血淋淋的現實打開他的眼界,使他在思想上和創作上都大進一步。這時他寫的《有感二首》、《重有感》等詩,批判腐朽政治已相當深刻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