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文言文》知識點15篇

《文言文》知識點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7W 次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裏,大家對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離、行文簡練。你還記得哪些經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文言文》知識點,歡迎大家分享。

《文言文》知識點15篇

《文言文》知識點1

(1)敘述。敘述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敘說和交代。

1、順敘——按時間發生的先後順序所作的敘述。順敘型的結構模式是:總敘+分敘(分敘1+分敘2+分敘3+分敘n)+結尾。作用:條理清楚地進行記敘。

2、倒敘——把事件的結局或其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重要斷面提到文章前面,寫完結局或斷面,然後才按時間順序寫。作用:這種筆法能造成懸念,吸引讀者。

3、插敘(補敘屬於插敘一種)——對全文來說,插敘僅是一個片斷,插敘完後,文章仍回到原來的事件敘述上來。這種插敘不是敘述的`主體部分,一般不發生在主流的時間範圍內。若把這種插敘刪去,雖會削弱主體的深刻性,但不明顯影響主要情節的完整性。

作用: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補敘作用: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

(2)描寫。描寫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再現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記敘文,特別是文學創作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議論、說明文中,有時也把它作爲一種輔助手段。描寫的手法運用得好,能逼真傳神、生動形象,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中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總體來說,描寫有以下一些作用:再現自然風光。描繪人物的外貌及內心世界。交代人物活動的自然及社會環境。

1、五種人物的描寫方法:肖像(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

作用:更好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徵。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等等。具體回答的時候要說明白是什麼性格、什麼心理等。

2、二種環境描寫:

自然環境描寫——具體描寫自然風光,營造一種氣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氣氛等。

社會環境描寫——交代人物活動的(時代)背景,寫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渲染氣氛,更好地表現人物。

3、正面描寫、側面描寫:正面直接表現人物、事物;側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4、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語態,收到一種特殊的效果。

(3)抒情。抒情就是抒發和表現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體中的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的文學作品和記敘文中,也常常把它作爲重要的輔助表達手段。

(4)議論。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它的作用在於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在議論文中,它是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記敘文、說明文或文學作品中,也常被當作輔助表達手段。

(5)說明。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徵、成因、關係、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這種被解說的對象,有的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樹木、建築、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識、修養、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

《文言文》知識點2

1.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

1.涕:(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2.持千金之資幣物

2.幣:(古義)禮品;(今義)貨幣。

3.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3.窮困:(古義)走投無路;(今義)貧窮。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

4.偏袒:(古義)袒露一隻臂膀;(今義)袒護雙方中的某一方。

5.諸郎中執兵

5.郎中:(古義)宮廷的侍衛;(今義)稱中醫醫生。

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6.提:(古義)投擊;(今義)拿着。

7.斷其左股

7.股:(古義)大腿;(今義)量詞(用於成條的`東西)。

《文言文》知識點3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尚:宮中尚促織之戲(崇尚,愛好。)

2、居:居爲奇貨(積,儲存。)

3、比:宰嚴限追比(追徵)

4、啻:雖連城拱璧不啻也(比)

5、造:徑造廬訪成(到)

6、固、強:少年固強之(堅持,一定;迫。)

7、庠:又囑學使俾入邑庠(學校。)

8、過:裘馬過世家焉(超過。)

9、貼:民日貼婦賣兒(抵押。)

二、通假字

1、昂其直(通值,價值)

2、手裁舉(通才,剛剛)

3、而翁歸(通爾,你的)

4、翼日進宰(通翌,明天)

5、蟲躍去尺有咫(通又)

三、一詞多義

1、責:①因責常供(動詞,責令)

②每責一頭(動詞,索取)

③當其爲里正、受撲責時(動詞,責罰)

④以塞官責(名詞,差使)

2、進:①以一頭進(動詞,進獻)

②徑進以啄(動詞,前進)

3、益:①死何裨益(名詞,好處)

②益奇之(副詞,更加)

4、逼:①雞健進,逐逼之(動詞,逼近)

②與村東大佛閣逼近(副詞,極)

5、故:①此物故非西產(副詞,本來)

②故天子一跬步(連詞,所以)

6、然:①然睹促織(連詞,錶轉折,然而)

②儼然類畫(副詞詞尾,的樣子)

③成然之(動詞,認爲是對的)

7、售:①久不售(動詞,考取)

②亦無售者(動詞,買)

8、歲:①後歲餘(名詞,年)

②歲徵民間(名作狀,每年)

四、詞類活用

1、歲:歲徵民間(名作狀,每年)

2、才:試使鬥而才(名作動,有才能)

3、籠: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之(名作狀,用籠子)

4、輒傾:輒傾數家之產(使動用法,使傾盡,用盡)

5、然:成然之(形容詞意動,認爲是對的)

6、籠:大喜,籠歸(名作動,用籠子裝)

7、日:日與子弟角,無不勝(名作狀,每天)

8、高:欲居之以爲利,而高其直(形容詞使動,使高,擡高)

9、力:力叮不釋(名作狀,用力)

10、疏:細疏其能(名作動,陳述)

11、奇:益奇之(形容詞意動,以爲奇)

12、裘馬:裘馬揚揚(名作動,穿着皮衣,騎着馬)

13、劣:成以其小,劣之(形容詞意動,認爲不好)

五、古今異義的詞

1、遊俠兒:①古義: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人。②今義:行俠仗義的`人。

2、少年:①古義:青年男子,與老年相對。②今義:十二歲到十六歲這一時期。

六、句式

1、此物故非西產(判斷句)

2、遂爲猾胥報充裏下役(被動句)

3、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一蟲(定語後置)

4、掭以尖草(介詞結構後置)

5、問者爇香於鼎(介詞結構後置)

6、既而得其屍於井(介詞結構後置)

7、令以責之(於)里正(省略句)

8、(其妻)折藏之,歸以(之)示成(省略句)

七、難句翻譯

1、得無教我獵蟲所耶?

譯:(這畫)豈不是向我暗示捕捉蟋蟀的地方嗎?

2、成以其小,劣之。

譯:成名因爲它太小,認爲不好。

3、一出門,裘馬過世家焉。

譯:(成名)一出門,所穿的皮衣和駕車的馬超過了世代做官的人家啊。

4、獨是成氏子以蠹貧,以促織富,裘馬揚揚。

譯:只有這個成家的人,因爲胥吏侵耗而貧窮,又因獻上蟋蟀而富有,他穿皮衣,騎駿馬,意氣揚揚。

《文言文》知識點4

中考語文文言文備考知識點之《陋室銘》?

①《陋室銘》一文作者認爲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文章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③文中描寫“陋室”環境恬靜、雅緻,令人賞心悅目的語句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④表現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⑤用比喻讚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⑥《陋室銘》一文中爲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話是:孔子云:何陋之有?⑦作者在文中結尾把自己與古代賢士相比,表現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話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⑧《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名:出名? 靈:成爲靈異的水?? 2、斯是陋室:斯:這? 。 3、惟吾德馨:德馨:美好的品德。4、無絲竹之亂耳:絲竹:這裏指奏樂的聲音。亂:使……亂。5、無案牘之勞形:案牘:官府的'文書。勞形:使身體勞累。6、何陋之有?:何:什麼。

二、譯句

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雖)是間簡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文言文》知識點5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欣然:樂滋滋的)

2、以天下之美盡在已(美:美景)

3、至於北海。(北海:北方的大海)

4、於是焉河伯旋其面目(旋:掉轉)

5、望洋而若有嘆曰(望洋:仰視的'樣子)

6、今我睹子之難窮也(窮:盡)

7、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殆:危險)

二、通假字

1、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涇:徑,直流的水波;辯:辨,清楚)

三、古今異義

1、於是: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古義:在這時候。今義:表承接的連詞。)

2、面目:於是焉河伯旋其面目(古義:面部。今義:面貌)

3、大方: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古義:修養很高、見識很廣。今義:言行舉止得體莊重)

四、詞類活用

1、時:秋水時至(名作狀,在這個時候)

2、東:順流而東行;東面而視之(名作狀,向東)

3、少: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形作動,小看)

4、輕:而輕伯夷之義者(形作動,輕視)

五、句式

1、以爲莫己若者(賓語前置)

2、以爲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賓語前置)

3、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被動句)

六、難句翻譯

1、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譯:我將長久地被見識廣的人取笑。

2、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譯:我要不是到達你的門前,就危險了。

《文言文》知識點6

一、一詞多義

1、見:①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見面,動詞)

②轉頭向戶裏,漸見愁煎迫(被,副詞)

③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我,代詞)

2、相:①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命相,名詞)

②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宰相,名詞)

③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復指你,表一方對一方有所動作)

④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互相,副詞)

⑤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輔助,動詞)

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互相,副詞)

⑦朱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輔助,動詞)

⑧勝不敢復相士(觀察,審察,動詞)

⑨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她,表一方對一方有所動作)

⑩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我,表一方對一方有所動作)

3、迎:①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迎接,動詞)

②人_物亦鄙,不足迎後人(迎娶,動詞)

③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迎娶,動詞)

④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迎接,動詞)

⑤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投降,動詞)

⑥公夫人甚愛女,每迎女,婿固不遣(迎接,動詞)

⑦趙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於界(迎接,動詞)

二、古今異義的詞

1、下牀:媒人下牀去,諾諾復爾爾。

①古義:從座位上起來。

②今義:離開牀

2、多謝: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①古義:多多勸告。

②今義:謝謝。

3、交通: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①古義:交錯相通。

②今義:交通運輸。

4、可憐:可憐體無比,阿母爲你求。

①古義:可愛。

②今義:讓人同情。

1、自由: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

①古義:自作主張。

②今義:沒有束縛,自由自在。

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1、第一遍讀文章時不要做題,第二遍閱讀時再做題。

2、遇到生詞不要急,試題中一旦出現生詞,一般會註上中文詞義,如果沒有注出詞義,那麼學生應該這樣處理:

①利用構詞法知識猜測詞義②一般的人名和地名可以不知道它的寫法③有些名詞要根據上下文意思來猜測其意義④有的生詞是故意不注意的,是要在題目當中出現的,學生要根據上下文指出表達該詞在文中意義的選項。

3、弄清問題

①有的問題是根據文中的句子設計的`,可以從文中一句找到正確的答案②有的問題是根據文中的一段話設計的,因此可以從文中的某一斷找到正確的答案③有的有的問題是根據整篇文章設計的,要求學生認真弄懂全文意思,根據文中提供的線索或信息進行邏輯推理。

4、採用排除法

①與文中事實相反的選項②文中完全沒有談到的內容的選項③不合情理或荒謬的選項④間接或次要的選項在這樣精泛結合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得到了鍛鍊,而且學生的思維和分析能力都得到了培養。?

語文閱讀理解常考題型

1.內容概括

2.記敘文人稱及作用

3.記敘的詳略和線索

4.記敘的順序及其作用

5.人物描寫、環境描寫及其作用

6.句子賞析和加點詞語賞析

7.標題、句子、文段的作用

8.結合實例(現實)談感受

9.表現手法(寫作手法)及其作用

《文言文》知識點7

送東陽馬生序

1、文學常識、作者 明朝著名文學家 宋濂

2、重點字詞解釋。餘幼時即嗜學:喜歡,愛好。 致書:得到書。這裏是買書的意思。致,取得、得到。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弗(不)之怠:懈怠,不放鬆抄寫。“之”是“怠”的賓語,指“筆錄”這件事。走送之:跑 既加冠:已經加了冠,到了成年。(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患,擔心,憂慮。碩師,才學淵博的老師。碩,大。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嘗,曾經。趨:奔向。先達:學術界的前輩。執經叩問:求教。叩,問。德隆望尊:道德高,聲望重。 門人弟子填其室: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門人,弟子、學生。填,塞。這裏的是擁擠的意思。稍降辭色: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 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援,引,提出。質,詢問。俯身傾耳以請:彎下身子,側着耳朵(表示專心而尊敬的)請教。 或遇其叱咄:或,有時。叱咄:訓斥,呵責。(禮愈)至:周到。(不敢出一言以)復:這裏指辯解。 俟(其欣悅):等待,等。負篋曳屣:揹着書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窮冬:嚴冬。 皸裂:皮膚因寒冷乾燥而破裂。(至)舍:學舍,書舍。 僵勁:僵硬。 (持)湯沃灌:熱水。沃灌,澆洗。 以衾(擁覆):以,用。衾,被子。寓逆旅:住在旅店裏。逆旅,旅店。 (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兩頓飯。再,兩次。食,提供伙食。(同舍生皆)被(綺繡):同“披”。(戴)朱纓(寶飾之帽):朱纓,紅色的帽帶。腰(白玉之環):腰,掛在腰間。 (右備)容臭:容臭,香袋。 燁然(若神人):燁然,光彩耀眼的樣子。 縕袍敝衣:破舊的衣服。縕,舊絮。敝,破。略無慕豔意:毫無羨慕之心。慕、豔,羨慕。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因爲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情(指讀書),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別人。(看課後註釋)

3、理解背誦。

(1)描寫讀書之難的句子:①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②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③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2)描寫自己從師之難的句子: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餘立侍左右, 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 嗜學的結果是: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3)寫自己求學之艱:①衣: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 ②食: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③住:寓逆旅 ④行: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概括作者求學時的客觀條件 :路途:遙遠艱難。衣着:破舊不能禦寒。飲食:每日兩頓,毫無滋味。)從師學習衣食住行的艱難

(4) “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的`原因是: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5)文中說明作者不辭辛苦,求師助學的原因是①餘幼時即嗜學。 ②益慕聖賢之道 ③以中有足樂者

(6) 文末最能概括求學經歷的句子是: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4、思考、

(1)太學生的優越條件,表現在那些方面?有書可讀,有師可問,無奔走之勞,無凍餒之患。

(2)第一、二段文字採用的主要寫作手法是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對比,增強說服力,突出中心。

A)以自己年幼時得書,從師、求學之難,和太學生優越的學習條件作對比;

B)以自己年幼時奔走之辛勞、生活之清苦,和太學生衣食住行的優越生活條件作對比。

(3)應怎樣看待學習條件與學習好壞之間的關係?

答:學習條件不好,仍然能學習好,像宋濂那樣;學習條件好,卻不一定序、學得好,像某些“太學生”那樣。學習條件好壞對學習能夠有所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學習成功關鍵是長期堅持“勤且堅”專心致志,這是宋濂起身體會,也是古今學有所成的人的共同體會。

(4)本文是寫給馬生的爲什麼用大量的文字寫自己求學的事?

作者現身說法(以自己的切身體會勉勵馬生勤奮學習),增強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5)作者在艱苦的環境下刻苦學習精神對你有什麼啓發?結合自己實際談一下。

(6)作者從哪幾方面談自己刻苦學習經歷的?態度,行動。

5、課外積累。古人刻苦求學的事蹟。

東周時代,蘇秦讀書欲睡錐刺骨。 西漢,孫敬晝夜苦讀,以繩系頭懸屋樑。

西漢,匡衡勤學無燭鑿壁偷光讀書。 晉朝,車胤(ìn)囊螢讀書。

晉,孫康家貧,映雪讀書。

(古人苦學的做法不必要後人效仿,但他們刻苦學習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要從他們的事蹟中獲取勤奮學習,立志上進的動力。)

6、結合全文,說一說作者最終能夠學業有成的理由是:A刻苦學習B博覽羣書C虛心求教。

《文言文》知識點8

一、通假字

1、趣舍萬殊“趣”通“取”

2、悟言一室之內“悟”通“晤”

二、古今異義

1、放浪形骸之外放浪:古,放縱、無拘束。今:放蕩

2、列坐其次古:旁邊、水邊今:常用義爲質量差

3、亦將有感於斯文古:這些文章今:常用義爲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4、或取諸懷抱懷抱古義:胸懷抱負。今義:①抱在懷裏;②胸前;

5、引(之)以(之)爲流觴曲水。以爲古義:把??作爲。今義:認爲。

6、所以遊目騁懷所以古:①表憑藉,用來。今:①表因果關係的連詞;

7、俯仰一世俯仰古義:形容時間短暫。今義:低頭擡頭

8、俯察品類之盛品類古:物品,物類。指天地萬物。今義:物品的種類

三、詞類活用

1、羣賢畢至,少長鹹集。少,年齡輕的人,長,年齡大的人。均是形容詞作名詞。賢,賢德之人,形容詞作名詞。

2、固知一死生爲虛誕。一,名詞作動詞,等同,把??看作一樣。

3、齊彭殤爲妄作。“齊”字形容詞作動詞,把??看作相等。

4、死生亦大矣,大事形容詞作名詞

5、名詞作動詞①映帶左右環繞②一觴一詠喝酒

6、動詞的使動用法,所以遊目騁懷,使??縱展使??奔馳,猶不能不以之興懷,使(懷)興,即:使感嘆產生,

四、一詞多義

(一)臨

1、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面對,引申爲“閱讀”。2、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面對,引申爲“迎”。

3、臨不測之淵,以爲固:面對。

4、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將要。

(二)一

(1)一起。例:若合一契

(2)一樣。例:其致一也

(3)看作一樣。例:固知一死生爲虛誕。

(4)一邊??一邊??。例:一觴一詠

(三)次

1、列坐其次旁邊水邊

2、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駐紮

3、凡用兵之法,全國爲上,破國次之次一等

4、餘船以次俱進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陳勝、吳廣次當行:次序、按次序引申爲“輪到”

語文必修二學習方法

應當重視語言材料的積累。

學習語文需要日常的積累,沒有積累的語言是蒼白的',沒有積累的學習是徒勞的。有了厚實的積累才能激活思維,能觸類旁通。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的主要任務,首先是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其次纔是理解和運用。

複習時應強化如下四個環節:1.領悟含義。對背誦的詩文,要領悟其含義,特別是其中的關鍵字詞,要真正弄懂。2.圈點強記。對詩文中的易混字、易錯字,要用紅筆圈點出來,以激起有意注意,重點把握。3.邊誦邊寫。在記憶時,可邊背誦,邊用筆寫出上下句或句中的關鍵字,以防“口是手非”。4.規範書寫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寫潦草字,不寫異體字和不規範的簡化字,不添減筆畫。

語文必修二學習技巧

首先要培養濃厚的興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也就說明了學習一定要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有興趣去學習,是學好的根本,學習語文也一樣。只要有了學習語文的興趣,纔會發覺其中的樂趣,發現了學習的樂趣,纔有助於我們去持之以恆地學習語文,沒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根本學不好語文。有的同學認爲語文很無聊,要背記的東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學,成績當然也就上不去,所以,興趣對學習來說是很重要的。

其次,學習語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長期的積累才能使語文學得更好。積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閱讀與背誦,當我們空閒的時候,讀一讀好的書籍或文章不僅能豐富知識,還能陶冶你的性情。不過,不能只是讀,還要思考,我們應準備一個記錄與摘抄的本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來,並不時地看看,讓它們變爲自己的東西,當遇到疑點難點時,也要記下來,與旁人討論,聽取別人的看法。這樣纔會有所長進,水平纔會提高。

《文言文》知識點9

一、《世說新語》二則

1.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朗讀節奏。

(1)謝太傅/寒雪日/內集

(2)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3)君與家君/期/日中

(4)待君久/不至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俄而雪驟

俄而:不久,一會兒

驟:急

(2)撒鹽空中差可擬

差:大體

擬:相比

(3)未若柳絮因風起

未若:不如,不及

因:趁、乘

(4)太丘捨去

舍:捨棄

(5)去後乃至

乃:才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其含義。

尊君在不(“不”同“否”,和肯定詞對用時,表示否定)

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古今義。

(1)與兒女講論文義

古義:泛指小輩

今義:兒子女兒

(2)與友期行

古義:約定

今義: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太丘捨去

古義:離開

今義:前往,與“來”相對

(4)相委而去

古義:捨棄

今義:委託

(5)下車引之

古義:拉,牽拉

今義:領

(6)元方入門不顧

古義:回頭看

今義:顧忌;理睬

5.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

在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裏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輩談論文章的義理。

(2)白雪紛紛何所似?

白雪紛紛揚揚的`像什麼?

(3)未若柳絮因風起。

不如比作柳絮乘風飛舞。

(4)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

陳太丘與友人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是正午時分。

(5)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和我相約同行,卻丟下我走了。

(6)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友人感到慚愧,下車來拉元方,元方頭也不回就進門了。

《文言文》知識點10

一、通假字。

1、雖有其槁暴,不復挺者。(有:同“又”。暴:同“曝”,曬乾。)

2、木直中繩,輮以爲輪。(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彎曲。)

3、師者,以是傳道受業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4、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同“智”,伶俐。)

5、正人生非異也。(生:同“性”,先天,天資。)

6、或師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同“憑”。)

8、自餘爲戮人。(戮:同“戮”,刑辱。)

9、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趣:同“趨”,往,赴。)

10、山川相繆。(繆:同“繚”,連結,盤繞。)

11、舉匏尊以相屬。(尊:同“樽”,酒杯。)

二、詞類活用。

1、其下賢人也亦遠矣。(低於)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3、方其破荊州,下江陵。(攻佔)

4、故爲之文以志。(寫文章)

5、外與天涯。(交會)

6、順流而東。(東進)

7、臥而夢。(做夢)

《文言文》知識點11

語法現象:

1.積累性的

實詞:重要實詞、通假字、偏義複詞

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

虛詞:重要虛詞、固定結構

2.規律性的:

詞類活用、各類句式

文言文翻譯的標準

翻譯文言文的標準是: 信、達、雅

“信”要求忠實於原文,用現代漢語字字落實、句句落實直譯,不可以隨意增減內容。

例: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六國滅亡,不是武器不鋒利,戰術不好,弊病

在於賄賂秦國。

“雅”要求用簡明、優美、富有文采的現代漢語把原文的內容、形式以及風格準確的表達出來。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象豺狼猛虎一樣(兇狠殘暴)的人。

憑着勇氣在諸侯中間聞名

憑勇氣聞名在諸侯國

例:以勇氣聞於諸侯。

“達”要求譯文表意明確、語言通暢、語氣一致。

翻譯的程序

1、先讀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礎上結合上下文翻譯句子。

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點。

3、進行初步的'字字落實的翻譯,特別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錯的字和關鍵的字的翻譯。

4、對文句中一些特殊情況(如各種修辭、文化常識、專有名詞、習慣用語)的處理。

5、按照現代漢語的規範,將文言句子準確表達出來。

6、查對字詞的落實,謄寫到答案卷上。

文言文翻譯的原則:直譯爲主,意譯爲輔。

直譯爲主:對原文逐字逐句對應翻譯,字字落實。

例: 鄭人使我 掌其北門之管。

鄭國人讓我掌管他們的北門的鑰匙

2、至丹以荊卿爲計,始速禍焉

等到太子丹用荊軻刺秦王作爲對付秦國的計謀,才招致禍患 。

意譯爲輔:在尊重原文的基礎上,靈活地增減 內容,改變句式,使文意連貫。

例1: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

張衡到職工作了三年,向朝廷上表章請求告老還鄉。

例2: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樊籬,卻匈奴七百餘里。

於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築長城,守衛邊境,

擊退匈奴七百多裏。

例3: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

(秦孝公)有併吞天下的野心。

《文言文》知識點12

知識盤點:

異讀字是一種特有的讀音現象,它是指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而表示的意義相同的字。文言文異讀字有三種情況:破音異讀、通假異讀和古音異讀。

破音異讀,又叫“讀破”。它是採用改變漢字通常讀音的方法來表示該字詞性和意義的改變。如:天雨牆壞。(《智子疑鄰》)句中沒有謂語動詞,因此“雨”轉化爲動詞。所以,在習慣上把它讀作yù,以表示和作名詞的“雨”(yǔ)的區別。

所謂通假異讀,是指在通假現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讀音去讀。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這裏的“說”是“悅”的通假字,因此,就應該讀成它的本字“悅”(yuè),而不能再讀shuō音了。

所謂古音異讀,是指古代的一些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官名、民族稱呼、器物名、姓氏等,因其專有,就有了固定性,從而保留髮古音。如: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木蘭詩》)此句中“可汗”是對我國古代北方部族首領的稱呼,應讀爲“kèhán”,而不能讀爲“kěhàn”。

積累卡片:

本義是表示“誠實”“信任”“的確”“任意”“使者”等意,讀xìn。例:

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出師表》)

有時假借爲“伸展”“伸張”之意,即與“伸”同義,讀爲shēn。例: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隆中對》)

食、其

在用於人名時,“食”讀yì,“其”讀jī。例:

信引兵東,未渡平原,聞漢王使酈食其已說下齊,韓信欲止。(《史記·淮陰侯列傳》)

古同“旁”,讀páng,用於“阿房宮”。例: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葫蘆僧判斷葫蘆案》)

作名詞,表示“帝王”“諸侯王”等意時,讀wáng。例:

胡不見我於王?(《公輸》)

當其用作動詞,表示“成就王業”等意時,讀wàng。例:

大楚興,陳勝王。(《陳涉世家》)

作名詞,表示“計量長短的標準”“限度”“法制”“氣度”“度過”等意時,讀dù。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在作動詞,並表示“計量”“揣測考慮”等意思時,讀duó。例: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隆中對》)

很多小朋友都有這樣的苦惱:語文學習效率不高、語文成績提不上去、老是被父母和老師責備,準備了從軍行,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高效地學習!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註釋]

1.從軍行:樂府《相和歌辭平調曲》舊題,多寫軍隊務旅征戰之事。王昌齡作的《從軍行》共七首,這裏選入第四首。

2.青海:即今青海湖。長雲:多雲,漫天皆雲。雪山:終年積雪的山,指祁連山。

3.孤城:指玉門關,因地廣人稀,給人以孤城之感。這句詞序倒裝,意思是“遙望孤城玉門關”。

4.穿:磨破。金甲:戰衣,是金屬製成的盔甲。

5.破樓蘭:借指徹底消滅敵人。樓蘭:漢時對西域鄯善的稱呼,詩中泛指當時侵擾西北邊區的敵人。

[今譯]

青海湖連綿不斷的大片烏雲,

遮暗了終年積雪的祁連山;

遠遠眺望只看見孤獨的城池,

那正是春風都吹不到的玉門雄關。

在黃沙莽莽的疆場上,

將士們身經百戰磨穿了鐵甲衣裳衫,

但是不徹底消滅入侵的邊賊,

他們將誓死不把家園回還!

【賞析】唐代邊塞詩的讀者,往往因爲詩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雜舉、空間懸隔而感到困惑。懷疑作者不諳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爲之解者亦有之。這首詩就有這種情形。

前兩句提到三個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橫亙廷伸的祁連山脈。青海與玉關東西相距數千裏,卻同在一幅畫面上出現,於是對這兩句就有種種不同的解說。有的說,上句是向前極目,下句是回望故鄉。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關在後,則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鄉該是玉門關西的西域,那不是漢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說,次句即“孤城玉門關遙望”之倒文,而遙望的對象則是“青海長雲暗雪山”,這裏存在兩種誤解:一是把“遙望”解爲“遙看”,二是把對西北邊陲地區的概括描寫誤解爲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見,而前一種誤解即因後一種誤解而生。一、二兩句,不妨設想成次第展現的廣闊地域的畫面:青海湖上空,長雲彌溫;湖的北面,橫亙着綿廷千里的隱隱的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集中了東西數千裏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生活、戰鬥的典型環境。它是對整個西北邊陲的一個鳥瞰,一個概括。爲什麼特別提及青海與玉關呢?這跟當時民族之間戰爭的態勢有關。唐代西、北方的強敵,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節度使的任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的交通,一鎮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禦吐蕃,守護河西走廊。“青海”地區,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的場所;而“玉門關”外,則是突厥的勢力範圍。所以這兩句不僅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而且點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極其重要的地理形勢。這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將士心之所繫,宜乎在畫面上出現青海與玉關。與其說,這是將士望中所見,不如說這是將士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畫面。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複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濛暗淡的景色裏。

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爲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的詩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鬥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於此七字中概括無遺。“百戰”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場的特徵,令人宛見“日暮雲沙古戰場”的景象:“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鬥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金甲儘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志卻並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鍊中變得更加堅定。“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百戰的將士豪壯的誓言。上一句把戰鬥之艱苦,戰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一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一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蘊豐富;三四兩句之間,顯然有轉折,二句形成鮮明對照。“黃沙”句儘管寫出了戰爭的艱苦,但整個形象給人的實際感受是雄壯有力,而不是低沉傷感的。因此末句並非嗟嘆歸家無日,而是在深深意識到戰爭的艱苦、長期的基礎上所發出的更堅定、深沉的誓言,盛唐優秀邊塞詩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寫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的同時,並不迴避戰爭的艱苦,本篇就是一個顯例。可以說,三四兩句這種不是空洞膚淺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兩句那種含蘊豐富的大處落墨的環境描寫。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一,是王昌齡絕句的一個突出優點,這在本篇中也有明顯的體現。

《文言文》知識點13

《詩經兩首》

匪來貿絲。(匪,通“非”,不是。)

于嗟鳩兮。(於,通“籲”,嘆詞。)

猶可說也。(說,通“脫”,解脫。)

隰則有泮。(泮,通“畔”,邊岸。)

歲亦莫止。(莫,通“暮”)

彼爾維何。(爾,通“”,花盛開的樣子。)

《離騷》

偭秦規矩而改錯。(錯,通“措”,措施。)

忳鬱邑餘侘傺兮。(鬱邑,通“鬱悒”,憂愁。)

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圓”)

延佇乎吾將反。(反,通“返”)

進不入以離尤兮。(離,通“罹”,遭受)

《孔雀東南飛(並序)》

終老不復取 娶,迎接女子過門成親。

箱簾六七十 奩,梳妝匣子。

雖與府吏要 邀,邀請。

蒲葦紉如絲 韌,柔軟而結實。

摧藏馬悲哀 髒,臟腑。

府吏見丁寧 叮嚀。

《蘭亭集序》

悟言一室之內(“悟”通“晤”)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趣同“趨”,取)

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由同“猶”)

《赤壁賦》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通“憑”,乘)

山川相繆(“繆”通“繚”,環繞)

舉酒屬客(“屬”通“囑”,勸人飲酒)

舉匏樽以相屬(“屬”通“囑”,勸人飲酒)

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泝流光(“泝”同“溯”:逆水而上。)

山川相繆,鬱乎蒼蒼(繆通“繚”:連結,盤繞。)

舉匏尊以相屬(“尊”同“樽”:酒杯。)

杯盤狼籍(“籍”通“藉”。)

《遊褒禪山記》

長樂王回深父父,通“甫”,名字下加的美稱。

《文言文》知識點14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 處室: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居家過日子,共同生活)

2、 饜:則必饜酒肉而後反(滿足,飽食)

3、 瞷:吾將瞷良人之所之(暗中察看)

4、 墦:卒之東廓墦間(墳墓)

5、 善:通國之善弈者也(擅長,動詞)

6、 誨:使弈秋誨二人弈(教,動詞)

二、通假字

1、反:則必饜酒肉而後反(通"返",回來)

2、蚤:蚤起(通"早",早上)

3、施:施從良人之所之(通"迤",逶迤斜行,這裏指暗中跟蹤)

4、爲:爲是其智弗若與?(通"謂"認爲)

三、一詞多義

1、之:①吾將瞷良人之所之(前者是助詞,後者是動詞,去,往)

②之祭者,乞其餘(向,介詞)

③而良人未之知也(它。代事情的真相)

④又顧而之他(到,往,動詞)

⑤通國之弈者也(的`,助詞)

2、施:

①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迤,暗中跟蹤)

②施施從外來(喜悅自得的樣子)

③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施行,實行,動詞)

④妾不驅使,徒留無所施(用處,動詞)

2、卒:①卒之東郭蕃間(終於,最後,副詞)

②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士兵,名詞)

③初,魯肅聞劉表卒(死亡,動詞)

④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通"猝",突然)

四、詞類活用

1、富貴:則盡富貴也(形作名,富貴的人)

2、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動作狀,站着)

3、驕:驕其妻妾(形作使動,使……驕傲)

五、古今異義的詞

1、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①古義:國都。

②今義:國家。

六、句式

1、此其爲饜足之道也。(判斷句)

2、而相泣於中庭(介賓短語後置)

3、而良人未之知也(賓語前置)

4、惟弈秋之爲聽(相當於"惟弈秋是聽",賓語前置)

5、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判斷句)

七、難句翻譯

1、爲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譯:認爲是這人的智力比不上(他)嗎?回答說:不是這樣的。

2、惟弈秋之爲聽。

譯:完全按照弈秋說的去做。

《文言文》知識點15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譯文】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註釋】

謝太傅:即謝安(320-385),字安石,晉朝陳郡陽夏(現在河南太康)人。做過吳興太守、侍中、史部尚書、中護軍等官職。死後追贈爲太傅。

內集:家庭聚會。

與兒女講論文義(講論文義:講解詩文。)(講:講解 )(論:討論 )

俄而雪驟,公欣然曰(俄而: 不久,一會兒 )(驟;急速,大 )(欣然:高興的樣子)

胡兒:即謝朗。謝朗,字長度,謝安哥哥的長子。做過東陽太守。

撒鹽空中差可擬(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擬,相比.)

未若柳絮因風起(未若:不如)(因:憑藉)(“因”在這裏有特殊含義)

無奕女:指謝道韞(yùn),東晉有名的才女,以聰明有才著稱。無奕,指謝奕,字無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二個兒子,做過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等。

語文文言文學習方法

(1)瞭解。看課文、看註釋、看課後的“思考與練習”,看單元知識和訓練,瞭解了這些信息後,對單篇課文和整個單元就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瞭解。

(2)查相關的背景知識和掃除文字障礙。

(3)獨立思考。重要的是根據提示、文章、練習題進行思考。如提示的內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題的概括、層次的劃分、段意的歸納、句子的理解、寫作特色的分析等問題能否解決,課後習題能否回答。那些基礎知識紮實、自學習慣好、自學能力強、有鑽研精神的同學,在“思考”方面要適當地自我要求高一些。

(4)批註。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標上符號。如不懂之處用“?”,重點之處用“※”,課前自學批的字,最好用鉛筆,聽課後批的字可用鋼筆寫,以免時間一久,將自己的見解和老師的觀點搞混了。

(5)質疑。就是對文章的見解、修辭手法、表達方法等提出疑問,這是成爲一個批判型學習者的第一步,學生只有成爲一個批判型學習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例如在《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典小說中有許多將對將的單獨拼殺,同學們就應該想一想這可能嗎?如果不可能,作者又爲什麼這麼寫?

語文文言文學習技巧

首先要培養濃厚的興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也就說明了學習一定要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有興趣去學習,是學好的根本,學習語文也一樣。只要有了學習語文的興趣,纔會發覺其中的樂趣,發現了學習的樂趣,纔有助於我們去持之以恆地學習語文,沒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根本學不好語文。有的同學認爲語文很無聊,要背記的東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學,成績當然也就上不去,所以,興趣對學習來說是很重要的。

其次,學習語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長期的積累才能使語文學得更好。積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閱讀與背誦,當我們空閒的時候,讀一讀好的書籍或文章不僅能豐富知識,還能陶冶你的性情。不過,不能只是讀,還要思考,我們應準備一個記錄與摘抄的本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來,並不時地看看,讓它們變爲自己的東西,當遇到疑點難點時,也要記下來,與旁人討論,聽取別人的看法。這樣纔會有所長進,水平纔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