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小升初經典文言文

小升初經典文言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在平時的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文言文吧?文言文是與駢文相對的,奇句單行,不講對偶聲律的散體文。爲了讓更多人學習到文言文的精華,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升初經典文言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升初經典文言文

小升初經典文言文1

【原文】

水泉深則魚鱉歸之,樹木盛則飛鳥歸①之,庶草茂則禽獸歸之,人主賢則豪傑歸之。故聖王不務歸之者,而務②其所以歸。強令之笑不樂;強令之哭不悲;強令之爲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

【註釋】①歸:歸順,歸附。②務:致力。

【參考譯文】

水泉很深,魚鱉就會遊向那裏,樹木繁盛,飛鳥就會飛向那裏,百草茂密,禽獸就會奔向那裏,君主賢明,豪傑就會歸依他。所以,聖明的君主不勉強使人們歸依,而是盡力創造使人們歸依的條件。強制出來的笑不快樂,強制出來的哭不悲哀,強制命令這種作法只可以成就虛名,而不能成就大業。

1.解釋:

①則:那麼; ②盛:茂盛; ③所以:……的原因; ④令:讓,叫。

2.翻譯:

人主賢則豪傑歸之。

君主賢明,那麼豪傑就歸附他。

3.上文開頭三句說明了什麼問題?

答:說明生物生存和繁衍必須要有基本的生存環境條件作保障,同時也說明了自然界各生物間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係。

8.目貴明

【原文】

目貴①明②,耳貴聰③,心貴智④。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輻輳⑤並進⑥,則明不可塞⑦。

(選自《管子?九守》)

【註釋】①貴:以……爲貴。②明:聰明,這裏指明查(則明不可塞。)③聰:聽力好。④智:思維敏捷。⑤輻輳:車輪的輻條。⑥進:這裏指向中間集中。⑦塞:受矇蔽。

【文言知識】

釋“並”:上文“輻輳並進”中的“並”,指“全都”、“一起”、“一齊”、“一同”句意爲車輪的軸條一起向車輪中心的圓木集中,比喻目、耳、心一起使用。又,“萬箭併發,城中如雨”,意爲一萬支箭一齊發射,城內如同下雨。又,“五人並行”,意爲五個人一同行走。又,“德才並佳,人主任之”,意爲品德與才能都好,國君就任用他。

【參考譯文】

眼睛貴在明辨事物,耳朵貴在聽覺靈敏,心思貴在思維敏捷。(若能)用天下人的眼睛觀察事物,就能沒什麼看不見;用天下人的耳朵探聽消息,就能沒有什麼事不知道;用天下人的心思思考問題,就能沒有什麼事情不知道。情報來源豐富,像車輪的輻條一樣向中間集中,(君主)就能明察一切,而不受矇蔽了。

1.解釋

①貴:以……爲貴; ②聰:聽力好; ③智:思維敏捷; ④塞:受矇蔽。

2.翻譯:

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

譯文:用天下人的心智思考問題,就能無所不知。

3.與引文內容相關的成語是:耳聰目明,其意思是聽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感覺靈敏。

9.自知之明

【原文】

自知者①不怨②人,知命③者不怨天;怨人者窮④,怨天者無志。失之己,反之人,豈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選自《荀子·榮辱》)

【註釋】①自知者:有自知之明的人。②怨:埋怨。③知命:懂得命運。④窮:走投無路。⑤無志:沒有見識。⑥失:過失,過錯。⑦反:反而。⑧豈:難道。⑨迂:拘泥守舊,不合時宜。

【文言知識】

釋“君子”與“小人” “君子”與“小人”在西周及春秋時期是指貴族統治者和被統治的勞動百姓。《國語》上說:“君子務治,小人務力。”意爲君子致力於統治,小人致力於苦力。到了春秋末期及以後,“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卑劣的人。古語有“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意爲君子心胸寬闊,小人時常憂愁。《論語》中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意爲君子懂得仁義,小人只懂得利益。成語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意爲用小人的心思猜度君子的思想。

【參考譯文】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怪怨別人,懂得命運的人不埋怨老天;抱怨別人的人必將困窘而無法擺脫,抱怨上天的人就不會立志而進取。。錯誤在自己身上,卻反而去責求別人,難道不是不合時宜了嗎?所以君子從來是淡定自若而不驚恐,小人則是常常驚咋而不鎮定。

【閱讀訓練】

1.解釋

①知:認識; ②豈:難道; ③道:遵循; ④怪:異端。

2.翻譯:

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

抱怨別人的人必將困窘而無法擺脫,抱怨上天的人就不會立志而進取。

3.荀子在上文中的主要觀點是:人應該有自知之明。

小升初經典文言文2

【原文】

常羊學射於①屠龍子朱。屠龍子朱曰:“若欲聞射道②乎?楚王田③於雲夢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發⑧,鹿出於王左,麋交⑨於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鵠⑩拂王旃⑾而過,翼若垂雲⑿。王注矢於弓⒀,不知其所射。養叔⒁進曰:“臣之射也,置⒂一葉於百步之外而射之,十發而十中。如使置十葉焉,則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郁離子》

【註釋】①於:向。②道:道理。③田:同“畋”,打獵。④雲夢:古代湖澤名,泛指春秋戰國時楚王的遊獵區。⑤使:讓。引:拉。⑥虞(yú)人:古代管山澤的.小官吏。⑦起:趕起。⑧發:跑出來。⑨交:交錯。⑩鵠(hú):天鵝。⑾旃(zhān):赤魚的曲柄旗。⑿垂雲:低垂下來的雲。⒀注矢於弓:把箭搭在弓上。注,附着。⒁養叔:名養由基,楚國善射者。⒂置:放。

【參考譯文】

常羊跟屠龍子朱學射箭。屠龍子朱說:“你想聽射箭的道理嗎?楚國國王在雲夢打獵,派掌管山澤的官員去哄趕禽獸出來射殺它們,禽獸們跑出來了,鹿在國王的左邊出現,麋在國王的右邊出現。國王拉弓準備射,有天鵝掠過國王的赤色旗,翅膀大得猶如一片垂雲。國王將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誰。養叔上奏說道:‘我射箭的時候,把一片樹葉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十發箭十發中。如果放十片葉子,那麼能不能射中就很難說了!’”

【閱讀理解】

1.解釋:

①於:向。 ②道:道理。 ③之:代“禽”。 ④射:射箭時。

2.翻譯:

①置一葉於百步之外而射之。

譯文:把一片樹葉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

②如使置十葉焉,則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譯文:如果放上十片葉子,那麼能不能射中就很難說了!

3.這則故事告訴我們道理是:

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專心致志,集中一個主要目標。如果三心二意,左顧右盼,那就任何事情也做不成。

小升初經典文言文3

(一)文言實詞

古漢語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和量詞。至於代詞,在古漢語中,因其語法作用特殊,一般歸爲虛詞。文言詞彙中出現頻率最多的是實詞,較難掌握的也是實詞。熟悉實詞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知識。

1。 識別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讀音和意義。古今通假現象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對於我們來說,一要掌握通假現象的原則,即通假字和本字讀音必須相同或相近,如“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中“要”通“邀”,讀作“yāo”;二要靠平時積累,牢記所學課文中註釋所指出的通假字。注意,如果通假字與本字讀音不同,應讀本字的現代讀音。如“火齊之所及也”中“齊”通“劑”,應讀“jì”。

2。 辨析詞的古今義,古今異義的詞語是學習文言文的重點之一。一要注意古今詞義的差別,積累課內所學課文中的古今異義詞,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中“河”專指“黃河”;而現在已是一個普通名詞,成爲河流的通名。再如:“扁鵲望桓侯而還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現代漢語中的含義是“行走”。二要注意不要把連在一起的兩個文言單音詞誤認爲現代漢語的雙音合成詞。如“中間力拉崩倒之聲”中“中間”是兩個詞,意思是“裏面夾雜着”。

3。 正確解釋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意思義。在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情況很多,同一個詞,在這個句子裏是一個意義,在那個句子裏又是另一個意義。閱讀文言文要特別重視並掌握這類多義詞的情況,這是培養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重要基礎。怎樣確定它們在句子中的意義,要根據上下文和文章內容來考慮。如“溫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舊的,“桓侯故使人問之”,“故”意思是特意。在學習時,還應對一詞多義現象及時總結、歸納,並牢記例句。

4。 詞類活用。在古代漢語中,詞類一般是比較穩定的,但是有些詞在特殊情況下會改變它的詞性,起了另一類詞的作用。這種特殊的語言現象叫“詞類活用”。

例(1)婦撫兒乳。乳,本義是“奶”,這裏是名詞作動詞“餵奶”。

例(2)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弛,形容詞作動詞,放下。

例(3)箕畚運於渤海之尾。“箕畚”在這裏表示“運”的工具,譯爲“用土筐”。

例(4)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亂,“使……混亂”;勞,“使……勞累”。

例(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恥,以……爲恥。

(二)文言虛詞

文言虛詞主要包括: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準確掌握常見虛詞的'一般用法,對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十分重要。而唯有熟讀、精思才能摸到門道,掌握規律。因此,課文要認真學,有些典型句子要背誦,常見虛詞的用法可以整理成表,這樣才便於記憶。

(三)文言文翻譯

1。 文言文翻譯的原則

將古代漢語譯成現代漢語,這是學習文言的綜合性訓練,多做這方面練習,對於深入瞭解文言文的特點,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大有裨益,文言文翻譯也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

文言文翻譯的原則有三點:首先要忠於原文。其次語句要通順。表意要明確,語氣不走樣,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範。再其次是要文字優美,亦即用簡明、優美、富有文采的現代漢語把原文的內容形式及風格準確地表達出來。這就是所謂的信、達、雅。同學們在翻譯文言文時只要能做到前兩點就可以了。

要做到準確、通順,就要多學多練,平時除學好文言課文,還要多看些課外的文言文章,多積累些文言實詞、虛詞,熟悉文言句式的特點,還要掌握必要的歷史文化常識。另外,也要講求翻譯技巧。

2。 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翻譯文言文要以直譯爲主,意譯爲輔,用補、刪、留、變、換的方法。

補,就是指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翻譯時要補足。如“帝感其誠”在動詞“感”後面省略了介詞“於”,相當於“被”,譯時補出,全句可譯成“天帝被他的誠心所感動”。

刪,是指文言文中有些虛詞沒有實在意義,只表語氣、停頓等,翻譯時要刪去。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後的“之”,是助詞,起湊足音節的作用,可刪去。

留,是指文言文中的專有名詞、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號、國號、器具等,翻譯時要保留,可照錄不譯。如“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變,指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翻譯時要變成現代漢語的句式。如“何苦而不平”,此句可變爲“苦何而不平”的形式。

換,是指把文言詞語換成恰當的現代漢語的詞語。如“吾與汝畢力平險。”句中“吾”、“汝”應分別換成“我”、“你們”。

(四)理解內容

理解文言文的內容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整體感知課文大概內容的基礎上,逐段概括內容要點,然後“合併同類”,將課文分成幾個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間的聯繫,瞭解文章的結構特點,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思路也就把握住了。

2。 注意文體特點,把握核心句和關鍵句。核心句指對主旨做出概括、提示的句子。把握了核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關鍵句指那些在思路的展開、主旨的表現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3。 結合有關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領會作者的思想情感,評判文章的社會意義。

4。 重視誦讀。反覆朗讀,以至成誦,有助於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思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5。 分析寫法、品味語言。

(1)分析選材和剪材有什麼特點。分析作者爲什麼選這些材料,哪些詳寫,哪些略寫,詳略安排對錶現中心意思有什麼作用。

(2)分析寫人、寫景、記事的方法。

(3)注意表達方式的運用。

(4)體會關鍵詞語、句子的表達作用。

(5)深入體會語言中蘊含的感情。

【典型例題】

約不可失

魏文侯與虞人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

註釋:魏文侯,戰國時魏國國君,在諸侯中有美譽。

虞人:掌管山澤的官。

罷:停止,取消。

1。 解釋文中加點詞的含義。

(1)魏文侯與虞人期獵( )

(2)是日,飲酒樂,天雨( )

(3)公將焉之( )

(4)豈可不一會期哉( )

2。 與“公將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且焉置土石 B。 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3。 翻譯下面句子。

乃往,身自罷之。

4。 這則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現出來的 品德至今還值得我們學習。

答案:

(1)① 打獵 ② 下雨 ③ 到、往 ④ 約定的時間

(2)A(疑問代詞哪裏)

(3)於是前往(赴約),親自取消了(打獵)

(4)守信

【模擬試題】

(一)

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1。 下列語句,誦讀節奏正確的一項是( )

A。 婦亦 / 起大呼

B。 又夾百千 / 求救聲

C。 雖人 / 有百手,手 / 有百指

D。 不能 / 名其一處也

2。 選出對加點詞理解正確的一項( )

A。 雖人有百手 雖:雖然

B。 不能指其一端 指:手指

C。 不能名其一處 名:說出

D。 幾欲先走 走:走開

3。 對劃線語句,理解、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 從正面描繪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藝。

B。 反映出口技表演者的內容非常恐怖,令人膽戰心驚。

C。 寫觀衆對口技表演的反應,寫出了臺上臺下互相呼應的情景。

D。 寫觀衆對口技表演的反應,從側面表現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藝。

4。 下列說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 聽口技表演的人很多。

B。 表演者和觀衆面對面坐在一間屋裏。

C。 表演者所用道具非常簡單。

D。 表演者還沒開始表演就抓住了聽衆。

(二)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裏,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爲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裏,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 下面各句加點詞古今意思一致的一項是( )

A。 居五日,扁鵲復見。 B。 北山愚公……面山而居

C。 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D。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 將“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譯爲現代漢語。

3。 把本文劃分爲三個層次。

4。 扁鵲“望桓侯而還走”的原因是 整個故事說明了 的道理。

(三)

楊布打狗

楊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楊布怒,將撲之。楊朱曰:“子無撲矣,子亦猶是也。曏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豈能無怪哉?”

1。 解釋加點詞。

(1)天雨,解素衣。( )

(2)豈能無怪哉?( )

2。 翻譯下面句子。

(1)衣素衣而出

(2)迎而吠之

3。 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停頓兩處)

曏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

4。 讀了這則故事,你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

【試題答案】

(一)

1。 D A項應爲“婦/亦起大呼”,B項應爲“又夾/百千求救聲”,C項應爲“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2。 C “雖”是“即使”;“指”是“指明”;“走”是“跑”。

3。 D 畫線句的用詞都是觀衆的反應,因爲這種反應是表演者引起的,所以從側面表現表演者的高超技藝。

4。 B 根據“施八尺屏障”可知表演者與聽衆隔開的。

(二)

1。 B

2。 桓侯身體疼痛,派人去尋找扁鵲,扁鵲已經逃到秦國去了。

3。 1—9句爲第一層;10—11句爲第二層;最後兩句爲第三層。

4。 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人要正視自己的缺點錯誤,不能拒絕批評幫助。

(三)

1。(1)下雨 (2)感到奇怪

2。(1)穿着白色的衣服出去。 (2)衝着楊布叫

3。 曏者 / 使汝 / 白而往黑而來

4。 舉例:遇事要善於思考;看問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小升初經典文言文4

【原文】

南岐在秦蜀①山谷中,其②水甘而不良,凡飲之者輒病癭③,故其地之民無一人無癭者。及見外人至,則羣小婦人聚觀而笑之,曰:“異④哉人之頸也,焦⑤而不吾類。”外方人曰:“爾之累然⑥凸出於頸者,癭病也,不求善藥去爾病,反以吾頸爲焦耶?”笑者曰:“吾鄉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終莫知其爲醜。

(選自明·劉元卿《賢奕編》)

【註釋】①秦蜀:陝西、四川一帶。②其:那裏的。③病癭(yǐng):得大脖子病。癭:長在脖子上的一種囊狀的瘤子。④異:奇怪。⑤焦:乾枯,這裏形容人的脖子細。⑥累然:形容臃腫的樣子。

【參考譯文】

南岐在陝西、四川一帶的山谷中,那裏的水很甜,但是水質不好,常年飲用這種水的人就會得大脖子病,所以南岐的居民沒有不得大脖子病的。有一天,山外來了一個人,小孩婦人就一起來圍觀,笑話那人說:“看那個人的脖子真怪,那麼細長,乾巴巴的,和我們的不一樣。”外地人聽了,笑着說:“你們的脖子臃腫凸起,那叫大脖子病,你們不去求好藥治你們病,反而認爲我們的脖子細而有病呢?”南岐人說:“我們全村人都是這樣的'脖子,爲什麼要醫治呢?”始終不知道是自己丑。

1.解釋:

①其:代詞,那裏的; ②輒:就; ③異:奇怪; ④然:這樣。

2.翻譯:

①故其地之民無一人無癭者。

譯文:所以那裏的百姓沒有一個不得大脖病的。

②不求善藥去爾病,反以吾頸爲焦耶?

譯文:你們不去求好藥治你們病,反而認爲我們的脖子細而有病呢?

3.這則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答:閉關自守會使人孤陋寡聞,目光短淺,甚至發展到是非顛倒,黑白混淆的地步。

小升初經典文言文5

對於備戰小升初的同學來說,複習的好壞對小升初考試成績的高低起着很大的影響。爲此爲大家提供小升初語文文言文學習技巧,希望能夠真正的幫助到家長和小學生們!

文言文對小升初孩子就有點頭疼了,古文比較難學,學習古文需要巧方法。學習文言文,最應該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詞、句式等方面的知識,只有積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識,初中文言文學起來會比較輕鬆,整理相關知識,供小升初學生學習。

 1、重視預習,學會自學

課前一定要藉助註釋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譯,不要坐等老師來講解。預習時注意找出疑難字句提交課堂討論,向老師、同學請教。對重點字詞要進行歸類認識,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相當多的文言實詞是一詞多義、一詞多用的,我們要善於記憶、比較、歸納、整理,把“字詞”學“活”。可以自己製作一個“常用文言詞簡表”,列出“詞、詞類、意義、例句”幾個欄目,使知識系統化,提高學習效率。

2、遵循“字不離句”的原則

不管是實詞還是虛詞,其意義、用法總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顯示出來的,積累文言字詞不要死記硬背,而應結合“語境”去揣摩。但是隻把串講一概當成解釋字義的根據,這種本末倒置的方法也是十分有害的。例如“至於勸善規過足矣”一句,課文下面註解爲“能夠做到規勸行好事,不行壞事就不壞了”。這僅是串大意,但學生常據此對號入座地去釋義,誤以爲“至於=能夠做到”,“足=不壞”,這就脫離了字詞的既定意義,造成錯誤概念。其實“至於”和“足”不解釋也行。而若認爲“勸=規勸”,就又脫離了具體語境,因爲“規勸”與行善搭配不起來。這個“勸”就是“勸勉”的意思,與“勸學”的“勸”同義。對翻譯和字義的準確解釋不加區分,很容易違背理解字義詞義的基本原則。

3、牢牢記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種:判斷句、疑問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每種又有幾種不同形式,記住形式,便於識記和理解。例如,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

1)、“。。。。。。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2)、“。。。。。。,。。。。。。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鑑》)

(3)、“。。。。。。者,。”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4)、“。。。。。。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齊策》)

(5)、無標誌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誌,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 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時爲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等。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並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很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後作判斷詞則多起來。還有,肯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非”,都不是判斷詞。

我們爲大家提供的小升初語文文言文學習技巧,希望能夠滿足大家的需求!同時預祝大家考入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中學!

小升初經典文言文6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於南方。席上食菱,並殼入口。或曰:食菱須去殼。其人自護其短,曰:我非不知,並殼者,欲以去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後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於水而曰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爲知也. (選自《緣籮山人集》)

註釋 :1.並:連同。

2.去:去除。

3.欲:想要。

4.坐:因爲,由於。

5.或:有的人。

6.而:卻。

7.曰:說。

8.菱:俗稱菱角,水生植物,果實可以吃。性喜溫暖和充足陽光,盛產於我國中部和南部。果實有硬殼。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來。

11.強(qiǎng):本文中指勉強。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並殼:連同皮殼一起吞下。

15.食:食用。

16.何:哪裏。

17.識:見過,見識

翻譯:北方有個不認識菱角的人,在南方當官,(有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那個人)連角殼一起放進嘴裏(吃)。有人說:吃菱角必須去掉殼,再吃。那人掩飾自己的缺點,說:我不是不知道,連殼一起吃,是爲了清熱解毒。有人問道:北方也有這種東西嗎?他回答說:前面的.山後面的山,什麼地方沒有?菱角生長在水中卻說是在土裏生長的,是因爲他硬把不知道的說成知道的。

寓意:其寓意是諷刺那些不懂裝懂的人。告誡人們:人不可能什麼都懂,但不能不懂裝懂。如果不懂裝懂,就難免露餡出醜。

省略成分:我非不知。並殼者,(我)欲以(其)清熱也。

小升初經典文言文7

1、重視預習,學會自學

課前一定要藉助註釋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譯,不要坐等老師來講解。預習時注意找出疑難字句提交課堂討論,向老師、同學請教。對重點字詞要進行歸類認識,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相當多的文言實詞是一詞多義、一詞多用的,我們要善於記憶、比較、歸納、整理,把“字詞”學“活”.可以自己製作一個“常用文言詞簡表”,列出“詞、詞類、意義、例句”幾個欄目,使知識系統化,提高學習效率。

2、遵循“字不離句”的原則

不管是實詞還是虛詞,其意義、用法總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顯示出來的,積累文言字詞不要死記硬背,而應結合“語境”去揣摩。但是隻把串講一概當成解釋字義的根據,這種本末倒置的方法也是十分有害的。例如“至於勸善規過足矣”一句,課文下面註解爲“能夠做到規勸行好事,不行壞事就不壞了”.這僅是串大意,但學生常據此對號入座地去釋義,誤以爲“至於=能夠做到”,“足=不壞”,這就脫離了字詞的既定意義,造成錯誤概念。其實“至於”和“足”不解釋也行。而若認爲“勸=規勸”,就又脫離了具體語境,因爲“規勸”與行善搭配不起來。這個“勸”就是“勸勉”的意思,與“勸學”的“勸”同義。對翻譯和字義的準確解釋不加區分,很容易違背理解字義詞義的基本原則。

3、牢牢記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種:判斷句、疑問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每種又有幾種不同形式,記住形式,便於識記和理解。例如,文言文判斷句最顯着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1)、“……者,…… 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2)、“……,……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鑑》)(3)、“……者,……”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遊褒禪山記》)(4)、“……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戰國策·齊策》)(5)、無標誌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誌,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時爲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等。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並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很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後作判斷詞則多起來。還有,肯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非”,都不是判斷詞。

4、提倡誦讀

語文教材強調文言文的朗讀、背誦,通過多讀多背來掌握文言知識,理解文意,可培養語言感悟能力。文言文和現代文在語言形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異,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語爲基礎形成的上古書面語言,和後來歷代作家仿古語言而寫成的作品,屬古漢語體系,這類文章跟現代文的主要區別在於語言上的差異。因此文言文學習的難點和重點,也在語言上。文言文中的之乎者也,詰屈聱牙;詞的通假、活用、古今異義,讓學生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特殊句式,跟現代漢語習慣更有所不同。所以只有多誦讀,才能培養古漢語語感,只有多誦讀,才能瞭解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的一脈相承的.“血緣”關係,才能領悟文言文的至善至美。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更是一個“泱泱文章大國”,文言文中有許多爲政、爲人、爲學的好文章,好觀點。還有大量的有生命力的詞語和句子,至今仍在延用。只有通過讀,尤其是誦讀,才能體味其特有的品味和意蘊。誦讀可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藉助註釋,粗讀課文。預習時完成粗讀任務。粗讀的首要任務是疏通文字,然後在此基礎上感知課文,從整體上初步把握課文結構。結合註釋,根據上下文讀兩三遍,對課文內容應該能瞭解六七成了。粗讀中要畫出疑難詞句,以備在課堂上提交討論。

第二步,質疑、解難、細讀課文。通過課內細讀,要能準確地正音、正形、斷句,要解決粗讀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要對文章結構進行分析,要增進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第三步,深入領會,精讀課文。精讀時要力求讀出語氣、語調和節奏。通過精讀,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體會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第四步,鑑賞評價,熟讀課文。這一步主要靠同學們在課後主動進行。要熟讀成誦,要強化文言字詞的學習效果,深化對課文內容、結構的理解。要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文學鑑賞、評價能力。

誦讀時要做到:眼觀其義,口讀其聲,耳聽其言,腦思其義,把眼、口、耳、腦都動員起來。

小升初經典文言文8

(一)之

1.用作代詞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

譯爲“他”——他們)、“它”——它們)。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義,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馬說》

2.用作助詞

a.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

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爲“的”,有的可不譯。

例: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b.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

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輸》

c.結構助詞。

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爲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譯時可省去。

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d.音節助詞。

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

例:頃之 ,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狼》

3. 用作動詞

可譯爲“去、往、到”。

例: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

(二)其

1.第三人稱代詞

相當於“他”(們)、“她(們)”、“它(們)”。

例:妻跪問其故。——《樂陽子妻》

2.活用爲第一人稱

相當於“我(的)”、“自己(的)”。

例:並自爲其名。——《傷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

相當於“難道”、“怎麼”。

例:其真無馬邪?——《馬說》

4.指示代詞

相當於“那”、“這”之類的詞。

例: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5.指示代詞

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爲數詞。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爲學》

(三)以

1.用作介詞

表示憑藉,譯爲“憑、靠”。

例:乃入見。問:“何以戰?”——《曹劌論戰》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譯爲“用、拿、把、按照”。

例: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以”後省略介詞賓語。)——《爲學》

例: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2.用作連詞

表示並列、承接、修飾,“以”相當於“而”。

例: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墨池記》

表示目的,譯爲“來、用來”。

例:屬予作文以記之 ——《岳陽樓記》

表示動作、行爲產生的原因,可譯爲“因”,“因爲”,“由於”。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3. 用作副詞

譯爲“已”,“已經”。

例: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四)於

1.表示對象

譯爲“對,對於,向”。

例:貧者語於富者曰。——《爲學》

2.表示處所

譯爲“在,從”。

例: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出師表》

3.表示對象

譯爲“與,跟,同”。

例: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隆中對》

4.表示處所

譯爲“到”。

例:指通豫南,達於漢陰。箕畚運於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

一般可譯爲“比”。

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爲苟得也。——《魚我所欲也》

(五)而

1.表示並列

相當於“而且”、“又”、“和”,有時可不譯。

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十則

2.表示承接關係

相當於“並且”、“就”,有時可不譯。

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十則

3.表示轉折關係

相當於“然而”、“可是”、“卻”。

例: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十則

4.表示修飾關係,即連接動詞和狀語

相當於“着”、“地”等,或不譯。

例:康肅笑而遣之。——《賣油翁》

5.代詞

可譯爲“你”,“你的”。

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堅還亡友財》

(六)則

1.連詞

(1)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爲“就”。

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岳陽樓記》

(2)表示假設關係,可譯爲“如果”,“那麼”。

例:萬衆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魚我所欲也》

例:誠如是,則霸業可成。——《出師表》

(3)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爲“卻”。

例:餘則蘊袍敝衣處其間。——《送東陽馬生序》

2.表示判斷

可譯爲“就是”。

例: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七)者

1.代詞

(1)指人、事、物、時間、地點等

可譯爲“……的人”、“……的東西”、“……的事情”、“……的原因”等。

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例:可愛者甚蕃。(的.花)——《愛蓮說》

(2)在數詞後表示幾種人、幾件事或幾樣東西。

可譯爲“個”、“樣”、“項”。

例:或異二者之爲。——《岳陽樓記》)

(3)用在“今”“昔”等時間詞後

可譯爲“……的時候”。

例: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孫權勸學》)

2.助詞

用在判斷句或陳述句的主語後,表示停頓,不譯。

例:吳廣者,陽夏人也。(“者”與“也”配合,表判斷,不譯)——《陳涉世家》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陳述句的主語後,錶停頓。)——《愚公移山》

(八)也

1.句末語氣詞,表判斷

可不譯。

例: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陳涉世家》

2.句末語氣詞,表陳述語氣

可不譯。

例: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馬說》

3.句末語氣詞,表感嘆語氣

可譯爲“啊”等。

例: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4.句末語氣詞,與“和”等詞對應,表疑問語氣

可譯爲“呢”。

例:若爲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世家》

5.句中語氣詞,表示語氣的停頓,以引起下文。

例:餘聞之也久。——《傷仲永》)

(九)焉

1.疑問代詞

可譯爲“哪裏”。

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語氣詞

相當於“啊”。

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十)因

1.連詞,表示順接上文

可譯爲“於是”、“就”。

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唐雎不辱使命》

2.介詞,表示動作、行爲發生的原因、依據、方式

可分別譯爲“由於”、“憑藉”、“依靠”。

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隆中對》

3.介詞

可譯爲“根據”、“依照”。

例:罔不因勢象形。——《核舟記》

4.副詞

可譯爲“因此”。

例:因以爲號焉。——《五柳先生傳》

例:而因以及乎其跡。——《墨池記》

(十一)且

1. 副詞

(1)用在動詞或數詞前,表示動作行爲將要發生

可譯爲“將”,“將要”、“將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爲的狀態

可譯爲“姑且”、“暫且”。

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2.連詞

(1)表示遞進

可譯爲“況且”。

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讓步

可譯爲“尚且”、“還”。

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馬說》

(3)表示並列或遞進

可譯爲“和”、“而且”、“並且”。

例:蓋餘之勤且艱若此。——《送東陽馬生序》

(十二)乃

1.副詞

(1)可譯爲“竟然”。

例: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2)可譯爲“於是”、“才”、“就”。

例:乃重修岳陽樓。(於是,就)——《岳陽樓記》

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才)——《狼》

2.判斷詞

可譯爲“是”、“就是”。

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3.第二人稱代詞

可譯爲“你”、“你的”。

例: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十三)矣

1.句末語氣詞,表示肯定或判斷推測語氣

相當於“了”、“啊”。

例: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啊)——《岳陽樓記》

例: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了)——《論語》十則

2.句末語氣詞,表示感嘆語氣

相當於“了”。

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

3.語氣詞,表命令或請求

相當於“了”、“啦”。

例:登軾而望之,曰:“可矣。”——《曹劌論戰》

(十四)乎

1.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可譯爲“呢”。

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輸》

(2)表反問,可譯爲“嗎”。

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十則)先生傳》

(3)表推測,可譯爲“吧”。

例: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岳陽樓記》

(4)表感嘆,可譯爲“啊”。

例: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

2.介詞,引出動作行爲發出的處所

相當於“於”。

例:醉翁至於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

(十五)所

1.與動詞結合,組成名詞性短語,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況”。

例: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所聞”即“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記》

2.“所”和“以”連用。

(1)“所以”表示原因,可譯爲“……的原因”。

例: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出師表》

(2)“所以”表示手段或憑藉,可譯爲“用什麼方法”、“用這些來”。

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輸》

例:所以動心忍性。(“所以”:用這些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3.與“爲”相呼應,構成“爲……所……”的結構,表被動。

例:而二蟲盡爲所吞。(“爲……所……”可譯爲“被……吞掉”) ——《童趣》

4.用作名詞,意思是“地方”、“處所”。

例: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十六)哉

1.表感嘆語氣

可譯爲“啊”。

例: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

2.表疑問語氣

可譯爲“呢”。

例:禽獸之變詐幾何哉!——《狼》

3.表反問語氣

可譯爲“嗎”。

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十七)夫

1.指示代詞

譯爲“那”。

例: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

2.fú,句首發語詞。

例:夫環而攻之而不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 丈夫。

例:夫齁聲起。——《口技》

4.成年男子的通稱

可譯爲“人”。

例:荷擔者三夫。——《愚公移山》

(十八)遂

1.副詞

可譯爲“就”、“於是”。

例:遂逐其師。——《曹劌論戰》

2.副詞,表原因

可譯爲“因而”。

例:恐遂汩沒。——《上樞密韓太尉書》

(十九)雖

1.表示假設

可譯爲“即使”。

例:雖千里弗敢易也,豈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表示轉折

可譯爲“雖然”。

例: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

(二十)然

1.代詞,起指示作用

譯爲“這樣”、“如此”。

例:父利其然也。——《傷仲永》

2.連詞,錶轉折關係

譯爲“然而”、“但是”等。

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陳涉世家》

3.助詞,分兩種情況:

①用在形容詞之後,作爲詞尾

可譯作“……的樣子”、“ ……地”。

例: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②用於句尾,常與“如”“若”連用,構成“如……然”“若……然”的格式

可譯作“……的樣子”“像……似的.”。

例: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小升初經典文言文9

【原文】

高陽應將爲室家①,匠②對曰:“未可也,木尚生③,加塗其上④,必將撓⑤。以生爲室,今雖善,後將必敗⑥。”高陽應曰:“緣子之言⑦,則室不敗也——木益⑧枯⑨則勁⑩,塗益幹則輕,以益勁任⑾益輕則不敗。”匠人無辭而對,受令而爲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後果⑾敗。

(選自《呂氏春秋 卷二十五 別類》)

【註釋】①室家:房屋,房舍。②匠:古代專指木工。③生:這裏指木材伐下不久,水分未乾。④塗:泥。⑤撓(náo):彎曲。⑥敗:毀壞。⑦緣子之言:按照您的話。緣,順着,按照。子,對人的尊稱,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您”。⑧益:更加,越發。⑨枯:幹。⑩勁:堅固有力。⑾任:擔負。果——果然,果真。

【參考譯文】

高陽應要建造新房子,木匠說:“不行啊!現在木料還沒有幹,如果把溼泥抹上去,必定會壓彎的。用它來做房屋,現在即使是好的,以後一定會毀壞的`。”高陽應說:“按照您的說法,那麼房子不會壞——因爲日子一久,木料越幹就越硬,而溼泥越幹就越輕。用越來越硬的木料去承受越來越輕的溼泥,房子就不會壞。”木匠無言以對,只好聽從他的命令來造屋了。房子剛蓋成以後是很好,但是沒過多久,房屋果然坍塌了。

1.解釋:

①爲:造; ②以:用; ③善:好; ④益:更加。

2.翻譯:

匠人無辭而對,受令而爲之。

匠人沒有話可以回答他,只好聽從他的吩咐來造屋。

3.你認爲文中的高陽應是個怎樣的人?

答:善於詭辯卻不顧客觀規律,光憑主觀意志去做事。

小升初經典文言文10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1、解釋加點詞。(任選兩個作答,多選不加分)

⑴窺鏡而自視 窺:

⑵臣之妻私臣 私:

⑶聞寡人之耳者 聞:

⑷時時而間進 間:

2、翻譯下列句子。(2分)

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3、齊王“納諫”、“除弊”,最終取得了怎樣的效果?(用原文回答)

4、文中,鄒忌的可貴之處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5、結合實際,談談鄒忌的勸說方式對我們今天的人際交往有何啓示。

答案/解析:

1、察看,偏愛,使……聽到,偶爾、間或、偶然

2、譯文:大小官吏和百姓能當面指責我的過錯的人,受上等獎賞。

3、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4、①不盲目輕信,對別人的褒獎能理智判斷、冷靜思考,能正視自己,發現不足;②善於用委婉的`方式提出正確的意見,使別人容易接受;③能以小見大,從個人經歷中推出治國的道理。

5、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答題要點:①說話要講究方式、方法;②用語含蓄、委婉;③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小升初經典文言文11

《揠苗助長》

宋人有閔①其苗之不長②而揠③之者,芒芒然歸④,謂其人⑤曰:今日病⑥矣,予⑦助苗長矣!其子趨⑧而⑨往視之,苗則槁⑩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爲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⑾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⑿無(13)益,而又害之。(天下不助苗生長的人實在很少啊。以爲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就像拔苗助長的.人,非但沒有好處,反而危害了它。)

[註釋]

①閔(mǐn)——同憫,擔心,憂慮。

②長(zhǎng)——生長,成長。

③揠(yà)——拔。

④芒芒然——疲倦的樣子。

⑤其人——他家裏的人。

⑥病——精疲力盡,是引申義

⑦予——我,第一人稱代詞.

⑧趨——快走。

⑨往——去,到..去。

⑩槁(gǎo)——草木乾枯。

⑾耘苗:給苗鋤草

⑿非徒——非但。徒,只是。

(13)益:好處。

小升初經典文言文12

《增廣賢文》是我國古代一部極有影響的蒙學讀物,它在傳統蒙學讀物 中有着不容忽視的地位。

《增廣賢文》的價值是多方面的。傳統的蒙學讀物爲方便兒童閱讀,一 般採用韻文和短句式,如宋代出現的《三字經》、《百家姓》,明代出現的 《幼學瓊林》、《龍文鞭影》等就是如此,這無疑對兒童的學習是有好處的。 但這些讀物多數存在着句式單一和用典過多的問題。如《龍文鞭影》通篇是 典,《三字經》一種句式貫穿始終,這就使童蒙讀物模式化傾向嚴重,在一 定程度上影響了內容的生動表達。《增廣賢文》在這些方面有了突破,不僅 用典少,而且在句式上長句和短句交錯排列,靈活多變。同時不以駢句行文, 這就使《增廣賢文》有了一個不同於其他蒙學讀物的面貌。

傳統的蒙學讀物,絕大多數是反映儒家的觀點,代表儒家的思想,《增 廣賢文》則不是這樣,書中雖然也有儒家的說教,但其主要反映的是道家的 思想。這在蒙學讀物中是很少見的,這也正是它的獨特之處。

《增廣賢文》是一部格言集,書中那些充滿智慧和哲理的格言,並不全 是《增廣賢文》作者的發明,有的出自先秦諸子,如“知足常足,終身不辱” 是從《老子》中的“知足不辱”化出,“三人同行,必有我師”是《論語》 中的句子。有的格言出自唐詩,如“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是 李白詩“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變化而來。此外,“近水樓臺 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都是唐 人的句子。

書中還有些格言雖不知其最早出處,但在民間流傳很廣,如“逢人只說 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在明代小說《醒世恆言》第9 卷和19 卷中作: “夫妻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 蔭”。在《喻世明言》第11 卷作“着意種花花不活,無心栽柳柳成蔭”,在 《禪真逸史》卷1 第1 回作“有意種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美不 美,江中水,親不親,故鄉人”,在《西遊記》第5 回出現過。“莫信直中 直,須防仁不仁”,見於《西遊記》第37 回。“求人須求大丈夫,濟人須濟 急時無,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後添杯不如無”,見於《清平山堂活本》卷三。

《楊溫攔路虎傳》。“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在《喻世 明言》第33 卷作“三十不榮,四十不富,五十看看尋死路”。“黃河尚有澄 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這句話見於《警世陰陽夢·陽夢》第11 回。“種 麻得麻,種豆得豆”見於《清平山堂活本·李元吳江救朱蛇》所引徐神翁的 詩中,另外這句在《醒世恆言》第18 卷、《喻世明言》第38 卷都出現過, 只是個別字不同。此外就不一一列舉了。這些格言的流傳情況表明它們已深 入民間,是被認同了的。

書中還採用了宋代的一些童蒙讀物中的句子,如《名賢集》、《神童詩》 等。其中採自《名賢集》的有:“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貧居鬧市 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人心似鐵,官法如爐”,“人無遠慮,必有 近憂”,“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 遲”,等等。採自《神童詩》的有“世上萬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讀書高”, 這句在《神童詩》中作“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從《增廣賢文》所錄格言的來源看,這些格言都經過千錘百煉,有着廣泛的影響,這就決定了《增廣賢文》代表了許多人的思想,凝聚了前人的'智 慧,這與其他蒙學讀物只代表作者一家之言有極大的不同。這是本書價值的 又一表現。

清朝同治年間,周希陶對《增廣賢文》加以增補修訂,寫成《重訂增廣》 一書,該書分平韻、上韻、去韻、入韻四部份,對《增廣賢文》的原文重新 編排,增加了大量新的內容。但《重訂增廣》的影響遠不及《增廣賢文》, 其原因主要是周希陶改變了原書的基調,並且所增加的內容又不如原文精 粹,一部精煉的格言集變得面目全非,人們不看重《重訂增廣》也就是很自 然的事了。《增廣賢文》難以替代的地位由此可見。

《增廣賢文》作爲一種出現較晚的蒙學讀本,能夠取得如此的成功,在 衆多的讀物中佔有一席之地,與“三、百、千”(“三”指《三字經》,“百” 指《百家姓》,“千”指《千家文》和《千家詩》)並列,其原因是值得深 思的。

雖然《增廣賢文》是不可多得的童蒙讀物,但其中也有許多消極的和過 時的內容,如“近來學得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等等即是,此外書中那 些表達及時行樂思想的內容也是不可取的。這些帶有封建時代侷限的糟粕, 影響了全書價值的高品位,是必須批判的。

小升初經典文言文13

《孟母三遷》

孟子幼時,其舍近墓,常嬉爲墓間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爲賈人炫賣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旁。孟子乃嬉爲俎豆揖讓進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處吾子矣。遂居焉。

註釋:①舍: 家.

②嬉: 遊戲. 所以: 用來.

③處子: 安頓兒子的地方.

④墓間之事: 指埋葬, 祭掃私人一類的'事.

⑤賈人: 商販.

⑥衒賣:沿街叫賣.

⑦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兩種盛器,此指祭祀儀式.

⑧揖讓進退:打拱作揖,進退廟堂等禮節.

小升初經典文言文14

(《列子湯問》)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爲/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爲/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學弈

(《孟子告子》)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 爲聽;

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爲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楊氏之子

(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

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慧。

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爲/設果, 果/有楊梅。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杞人憂天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忘氣。

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

若躇步此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小升初經典文言文15

【原文】

鍾毓(yù)兄弟小時,值父晝寢,因共偷服藥酒。其父時覺,且託寐以觀之。毓拜而後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又問會何以不拜,會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

(選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註釋】①託:假裝。②酒以成禮:酒是用來完成禮儀的。③寢:睡覺。④因:趁機。⑤時:當時。⑥何以:爲什麼。⑦覺:醒。⑧值:當......時。⑨且:尚且,暫且。

【文言知識】

釋“覺” 上文“其父時覺”中的'“覺”,不是指“發覺”,而是指“醒”,句意爲當時他們的父親醒過來了。又,文言文中的“睡覺”,指睡後醒來。又,“盜半夜入室,主人未覺”,意爲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爲醒。

【參考譯文】

鍾毓兄弟小時候,正趕上父親午睡時,趁機一起偷喝藥酒。他們的父親當時睡後醒來,姑且裝睡看看他們要幹什麼。鍾毓行禮後喝酒,鍾會喝酒不行禮。隨後父親問鍾毓爲什麼要行禮,鍾毓說:“酒是完成禮儀的,不敢不行禮。”又問鍾會爲什麼不行禮,鍾會說:“偷本來就不是禮儀,所以不行禮。”

【閱讀訓練】

1.解釋

①寢:睡覺。 ②因:趁機。 ③時:當時。 ④何以:爲什麼

2.翻譯:

①且託寐以觀之。

譯文:父親姑且假裝睡着來看他們(做什麼)。

②既而問毓何以拜。

譯文:隨後父親問鍾毓爲什麼要行禮。

3.你認爲鍾毓和鍾會兄弟倆哪個更有道理?

答:鍾會的說法應該更有道理,因爲偷竊已不附禮儀,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禮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