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古詩翻譯及註釋加賞析

古詩翻譯及註釋加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究竟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古詩翻譯及註釋加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古詩翻譯及註釋加賞析

古詩翻譯及註釋加賞析1

寒食

  ——韓翃(lí)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作者背景

韓翃(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唐代詩人。南陽(今河南南陽)人。一直在軍隊裏做文書工作,擅長寫送別題材的詩歌,與錢起等詩人齊名,時稱“大曆十才子”。後來皇帝選拔他擔任起草詔令的中書舍人,當時有兩個韓翃,大臣問選誰,皇帝說要寫“春城無處不飛花”的那個韓翃,可見這首詩在當時是多麼有名。

注詞釋義

春城:暮春時的長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節前兩天的節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

御柳:皇城中的柳樹。

斜:爲了押韻,此處可以按古音讀作xi。

漢宮:這裏指唐朝皇官。

傳:賜給。

五侯:漢成帝時封王皇后的五個兄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極、王逢時五人爲侯,受到特別的恩寵。這裏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古詩今譯

暮春的長安城裏漫天舞着楊花,寒食節東風吹斜了官中的柳樹。黃昏開始宮裏頌賜新蠟燭,輕煙先升起在皇帝貴戚家。

名句賞析——“春城無處不飛花。”

這是一首寓意非常委婉的諷刺詩。在唐代以前,漢朝最爲強大,所以唐人做詩都喜歡借漢來比唐,這裏也是借漢代的故事來諷刺本朝。寒食三天焚火,本應第四天才可用火。但皇宮裏在第三天的黃昏就將傳火種的蠟燭賜給了皇帝貴戚。這件小事說明皇帝對貴戚近臣的特別恩寵,但詩人寫得很委婉,而且用春城飛花的奇麗景緻開頭,用東風拂柳的描寫自然引出皇官,好像是在稱頌皇上的恩典,所以連皇帝都很喜歡。像這樣不用一字指斥,就達到諷刺效果的寫法,就叫含蓄。我們仔細一琢磨,就能品味到裏面暗含的諷刺意味。

  七步詩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爲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後人縮略版)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作者背景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四子,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著名詩人。少年時就很有才華,得到曹操的喜愛,因此受到他的哥哥曹丕的猜忌,後來鬱郁而死。他的詩語言精練,詞采優美,是建安時期的代表詩人。

注詞釋義

釜:古代的炊具,相當於現在的鍋。

萁:豆稈。

漉:過濾。

豉:豆豉。用煮熟的大豆發酵後製成,有鹹、淡兩種,供調味用。

古詩今譯

煮豆子燃燒的是豆稈,過濾豆豉做成了豆漿。豆稈在竈下焚燒,豆子在鍋裏哭泣。本是生在同一根上,煎熬我何必這麼着急!

名句賞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和曹植本是親兄弟,曹植少年時就很聰明,能出口成章,下筆千言。曹丕當了皇帝以後,怕曹植威脅自己的地位,想迫害曹植,有一次讓曹植在七步之內做成一首詩,否則就把他處死。曹植應聲而起,沒走到七步就做好了這首詩。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鍋裏的豆子,把曹丕比喻成鍋下面的豆稈。豆子和豆稈本來是生長在同一根上,現在豆稈卻在鍋下面燃燒,煎熬鍋裏的豆子,而鍋裏的豆子無力反抗。曹植用這個比喻,暗指曹丕我與你是親生兄弟,應該是骨肉情深,真誠相至,但現在卻是骨肉相殘,表達了內心的悲憤。相傳曹丕聽了面有慚色。這首詩比喻貼切,用語巧妙,通俗易懂而又含義深長。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作者背景

韋應物(737-792),唐代詩人。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貴族出身,曾爲唐玄宗侍衛,後來發奮讀書,成爲有名的詩人。其詩多寫田園風物,以古風和五律最受人推崇,風格古淡雋永,後人將他與柳宗元並稱爲“韋柳”。

注詞釋義

滁州:今安徽滁縣,詩人曾任州刺史。

西澗:滁州城西郊的一條小溪,有人稱上馬河。

獨憐:最愛,只愛。

春潮:春雨。

野渡:荒郊野外無人管理的渡口。

橫:指隨意飄浮。

古詩今譯

澗邊叢生的幽草特別讓人喜愛,密林中還有黃鸝鳥在婉轉啼鳴。帶雨的春潮在傍晚來勢更湍急,荒郊野渡寂無人影只有船空橫。

名句賞析——“野渡無人舟自橫。”

詩人在滁州做官時,最喜愛西澗清幽的景色,經常一個人到澗邊散步。岸邊的綠草、樹叢中的黃鸝,所聞所見都賞心悅目,讓人流連忘返。一場突如其來的急雨,使春天原來就高漲的澗水更加湍急,渡口的艄公已去避雨,小船被水流衝得橫在岸邊。一船來說,船渡往對岸的方向是縱,水流的方向是橫。船是被拴住的,水流一衝就橫在水中了。詩人所用的字句都很平常,但因捕捉到一個特殊的情景,描繪出小船橫在水流中的畫面。所以格外生動。從前兩句的描寫來看,詩人的心情很悠閒,但後兩句的風景又有點寂寥的感覺。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③,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作者背景

相傳這是北齊人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這首歌原爲卑語,後被翻譯成漢語。敕勒是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居住在今山西北部和內蒙古南部一帶。

注詞釋義

川:指平原。敕勒川,大概因敕勒族居住此地而得名。

陰山:陰山山脈,起於河套西北。橫貫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偏西一帶。

穹廬:遊牧民族所住的圓頂帳篷。即今蒙古包。

野:爲了押韻,此處也可以按古音讀作yǎ。

見:同“現”,這裏不讀jiàn。。

古詩今譯

遼闊的敕勒川在陰山腳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帳篷,籠蓋了整個原野。蒼天遼遠空曠,草原一望無際,微風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名句賞析——“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是一首北齊所唱的民唱,它唱出了草原的遼闊和牛羊的繁盛,唱出了大草原的壯美景色。前兩句,寫敕勒川的位置。把天比作穹廬,非常貼切,同時又讓我們想起遊牧民族的圓頂帳篷和他們的生活;後兩句,用“天蒼蒼”和“野茫茫”形容草原上的所見,給人以無限遼闊的感受。而“風吹草低”一句,寫出了草原上水草的茂盛和牛羊的肥壯,又把整個畫面變成了一幅天人和諧的人文圖景,生動異常。語言簡練質樸,音調雄壯,風格明朗豪放,雄渾天成,是描寫草原風光的千古絕唱。

  塞下曲

  ——盧綸

月黑雁飛高,

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作者背景

盧綸(748-800),唐代詩人。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濟)人。“大曆十才子”之一,他的送別詩、寫景詩很有特色。

注詞釋義

引弓:拉弓,開弓。

平明:清早。

白羽:本指箭稈上的羽毛,這裏借指箭。

沒:陷入。指箭射入很深。

古詩今譯

黑暗的林中風吹草動,將軍深夜拉動了強弓。黎明時尋找射出的箭,發現它深陷在巨石中。

名句賞析——“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這是盧綸反映軍士生活最有名一首詩。塑造了一位將軍的勇猛形象,篇幅極爲簡短,卻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前兩句寫黑暗的夜晚,林深草密,驚風陣陣。詩中通過這樣的環境描寫,爲將軍拉弓射箭的壯舉作了鋪墊。傳說漢代名將李廣出獵時,遠遠看到草叢中的一塊大石,以爲是一隻猛虎,急忙拉弓射去,箭頭居然穩穩地扎入石頭之中。這裏借用李廣的故事,來形容將軍的勇猛和神力,的確是非常恰當的。全詩語言精練準確,描寫生動傳神。

  詠鵝

  ——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作者背景

駱賓王(約640-684),唐代詩人,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人小受過良好的教育,少年時就有詩名,擅長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詩,是“初唐四傑”之一。

注詞釋義

詠鵝:用詩詞來讚美鵝。

項:頸的後部。這裏代指脖子。

撥:劃。

古詩今譯

鵝,高昂着頭頸朝着天,唱着歌。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動在綠水上,紅色的鵝掌划動着清清的水波。

名句賞析

據說這首小詩是駱賓王七歲時所作。頭一句三個鵝字,寫出了孩子們初見鵝時的驚喜。接下來的.三句話,寫活了鵝的神態。那一羣白鵝悠閒地游來,正昂着頸高叫着,像是在談天,像是在以唱,更像是在向天歌唱。它們在水中游來游去,潔白的身體浮在綠水中,紅紅的鵝掌向後輕輕撥動着清清的河水,蕩起一片漣漪。這是一幅多麼輕鬆、快樂、自由,多麼純真美麗的畫面啊!這是孩子們眼中的世界,是他們認識生活的開始,尤如小鳥衝向大自然,多麼歡暢。它讓我們體會到了童心的童趣,純潔了我們的心靈。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作者背景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年時居蒿山,與韓愈是好朋友。一生窮困,近50歲時才中進士。孟郊寫詩以寒苦之音著稱,追求奇特的構思和瘦硬的語言風格,多表現下層民衆和自己的貧寒生活及遭遇,與賈島齊名,有“郊寒島瘦”之稱。

注詞釋義

遊子:離家遠遊的人。

意恐:擔心。

寸草:小草。寸草心:此處指遊子的心。

三春暉:春天的陽光。這裏比喻母愛。三春,初春、仲春、暮春,泛指整個春天。暉,陽光。

古詩今譯

慈愛的母親手中的針線,離家遠行人身上的衣服。要遠行時密密地縫呵縫,心中擔憂兒子遲遲纔回。誰說幼小的青草的心意,能報答得了春天的光輝?

名句賞析——“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50歲才中進士,當上溧陽縣尉,這樣一個小官,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這首詩就寫於此時。詩以一個極爲平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細節揭示了母愛的偉大:老母牽針引線爲臨行的兒子縫補衣裳,由於擔心兒子長時間不回來,就把針腳縫得非常細密,希望它能結實一點,更結實一點。慈母對兒子的篤愛之情,就這樣一針一線地縫進衣服中,隨着兒子千里萬里。這一平常而充滿了骨肉親情的生活場景,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過的,所以能引起每一個讀者的共鳴,引起我們對母親的種種回憶和依戀。母愛是不期望報答,也是兒女所報答不完的,因爲它像三春的陽光對小草的哺育,是無窮無盡的。詩歌畫面簡潔,語言樸素,而內涵深厚,動人心絃,所以能膾炙人口,千古流傳。

  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未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作者背景

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字季真,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年青時就因爲詩文寫得好而聞名。爲人狂歡,與李白、張旭等合稱“飲中八仙”。他的詩清新疏朗而富有機趣,以《回鄉偶書》、《詠柳》等傳誦最廣。

注詞釋義

偶書:偶然寫出來的。

鬢:耳邊的頭髮。

衰:古音讀作cuī。指鬢髮稀疏、斑白。

古詩今譯

小時候我離開了家鄉,到老年纔回來,家鄉的口音沒有改變而鬢髮卻已斑白。孩子們看見我卻沒有人認識我,笑着詢問我是從哪裏來的。

名句賞析——“鄉音無改鬢毛衰”

這首詩看似平淡,卻內蘊豐富。前兩句寫遊子重回故鄉,淡淡的敘述中含有不可言說的興奮和激動,詩人置身於故鄉熟悉而又陌生的環境之中,一路走來,心情頗不平靜:當年離家,風化正茂;今日返歸,鬢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三四句從充滿感慨的一幅自畫像,轉而爲富於戲劇性的兒童笑問的場面。“笑問客從何處來”。在兒童,這只是淡淡的一問,言盡而意讓;在詩人,卻成了重重的一擊,引出了他的無窮感慨,自己的年邁衰頹與反主爲賓的悲哀,盡都包含在這看似平淡的一問中了。全詩就在這有問答處悄然作結,而弦外之音卻如空谷傳響,哀婉備至,久久不絕。以如此簡短的語言寫出了所有遊子的共同感受,這就是本詩千百年引起人們心靈震顫的重要原因。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作者背景

見《回鄉偶書》的作者背景。

注詞釋義

詠:歌唱,讚美。

碧玉:既指綠色的玉石,又指古代年輕貌美的少女。

妝:打扮。

絛:絲帶。。

古詩今譯

像碧玉一樣打扮成的高高柳樹,千條萬縷的柳枝都垂下了綠色的絲條。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恰似剪刀。

名句賞析——“二月春風似剪刀。”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徵,在詩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樹幹,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風姿,下垂的柳條,就像她裙襬上的絲帶。在這裏,柳就是人,人就是柳,兩者之間彷彿沒有什麼截然的分別。而且“碧玉”也有雙關的意義。既在字面上與柳樹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輕貌美的少女,與下面的“二月春風”恰相呼應——這是早春的垂柳,還未到夏秋之際亭亭如蓋、樹蔭清圓的時候。然而,更妙的以下兩句:“不知細葉誰載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在賀知章之前,有誰想過春風像剪刀?把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由無形化爲有形,它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並使《詠柳》成爲詠物詩的典範之作。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作者背景

王之渙(668-742),唐代詩人。字季陵,晉陽(今山西太原)人。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他的詩以描寫邊疆風光著稱,並多被當時樂工傳唱。代表作有《涼州詞》、《登鸛鵲樓》等。

注詞釋義

涼州詞:又名《涼州歌》,唐代傳唱於涼州的樂曲名。涼州,在今甘肅武威。

仞:長度單位。古時七尺或八尺爲一仞。萬仞,形容極高。

羌笛:古時西北少數民族所吹的一種管樂器。

楊柳:指《折楊柳》曲調。

何須:何必。

度:經過。

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是唐時通往西域的要路關口。

古詩今譯

奔騰的黃河就來自雲端,一座孤城外是萬仞高山。吹羌笛的就不要怨楊柳不綠,春風從來未到過玉門關。

名句賞析——“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首詩,描寫了壯闊蒼涼的邊塞景物,抒發了守衛邊疆的將士們悽怨而又悲壯的情感。詩的首句寫自下而上對黃河的遠眺,次句寫邊塞環境的險惡,兩句合在一起,用大筆寫意的手法,渲染刻畫了邊塞風光的雄奇蒼涼和邊防戰士們生活環境的艱苦惡劣。後兩句筆鋒一轉,引入羌笛之聲。折楊柳送別本是唐人風習,羌笛吹奏的《折楊柳》曲詞更能引起思鄉的離愁。可如今在這玉門關外,春風不度,想要折一枝楊柳聊寄別情也不可能,這怎能不讓人更感悲傷。全詩表現了盛唐詩人悲涼慷慨的精神風貌。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作者背景

見《涼州詞》作者背景。

注詞釋義

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浦州(今山西永濟)西南的黃河邊上。

盡:落下。

欲:想。

窮:盡。

更:再。

古詩今譯

太陽依傍山巒漸漸下落,黃河向着大海滔滔東流。如果要想遍覽千里風景,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名句賞析——“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那是一個日落的傍晚,詩人登上鸛雀樓,映入眼簾的首先是一輪落日,在連綿起伏的羣山中漸漸西沉;而黃河自遠方奔騰而來,又滾滾地向大海奔去。詩的前兩句一寫天空,一寫河流,有靜有動,從大處寫起,筆筆入神,真是景象壯闊,氣勢不凡。詩寫到這裏,雖只兩句,似乎筆力已盡。誰想作者卻又翻空出奇,把讀者帶入更高的境界。“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詩人並不滿足於對眼前景物的流連,還想探究更遠的景色,從這裏可以看出詩人不斷進取的精神。

古詩翻譯及註釋加賞析2

  惠(huì)崇(chóng)春江曉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作者背景

見《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的作者背景。

  注詞釋義

惠崇:北宋早期僧人,蘇軾的朋友。能詩善畫,尤其喜畫鵝、雁等禽鳥與河湖等水景,《春江曉景》是他的名作。

曉:一作“晚”。

蔞蒿:一種野草,多生在河灘,春天開白色小花,莖可以吃。

蘆芽:蘆葦嫩芽。

河豚:一種味道鮮美而有毒的魚,加工處理後可食用。

古詩今譯:竹林外桃花剛剛綻放了兩三枝,江水暖鴨子最先感受春天氣息。蔞蒿已滿地而蘆葦剛長出嫩芽,這正是河豚要沿潮水而上之時。

  名句賞析——“春江水暖鴨先知。”這是一首著名的題畫詩。作者因爲懂畫、會畫,所以他能緊緊抓住惠崇這幅《春江曉景》的畫題畫意,僅用桃花初放、江暖鴨嬉、蘆芽短嫩等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優美畫境。尤其令人叫絕的是“春江水暖鴨先知”這一句,他把畫家沒法畫出來的水溫冷暖,描繪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傳神!此外,他的高妙還表現在幽默的想象上,他能看到畫外,以畫上並沒有的“河豚欲上”,來點染初春的氣息,深化畫中的意境。如果說惠崇的畫是“畫中有詩”的話,那麼這首詩便是“詩中有畫”了。難怪它能作爲一首人人喜愛的名詩而傳誦至今!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作者背景

見《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的作者背景。

注詞釋義

西林:即廬山乾明寺。

廬山:又名匡山,匡廬,在今江西省,我國名山之一。

橫看:從正面看。

識:知道。

緣:由於,因爲。

  古詩今譯

橫看是蜿蜒山嶺側看是險峻高峯,遠近高低看過去千姿百態不相同。之所以不能認識廬山的真實面目,只因爲身處在這層巒疊嶂深山中。

  名句賞析——“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元豐七年(1084)春末夏初,蘇軾暢遊廬山十餘日,被廬山雄奇秀麗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揮毫寫下十餘首讚美廬山的詩,這是其中的一首。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鬱鬱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峯巒起伏,奇峯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中不相同。後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後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爲“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這兩句充滿了意味深長的哲理,併成爲人們廣爲傳誦的警句。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作者背景

李清照(1084-約1151),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濟南(在今山東)人。早期詞風清麗婉約。後期避難江南,國破家亡,詞風轉向悽苦,但她的詩卻充滿慷慨悲憤之情。

注詞釋義

人傑:人中的豪傑。漢高祖曾稱讚開國功臣張良、蕭何、韓信是“人傑”。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國殤(shāng)》:“身既死兮神似靈,魂魄毅兮爲鬼雄。”

項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曾領導起義軍消滅秦軍主力,自立爲西楚霸王。後被劉邦打敗,突圍至烏江(在今安徽和縣),自刎而死。

古詩今譯

活着應該做人中的豪傑,死後應該做鬼中的英雄,人們爲什麼至今還思念項羽,就因爲他不苟且偷生回江東。

名句賞析——“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

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傑,爲國寶建功立業;死也要爲國捐軀,成爲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於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kuì)的作用。但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項羽突圍到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整旗鼓。項羽自己覺得無臉見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殺死敵兵數百,然後自刎。詩人用項羽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全詩僅二十個字,連用了三個典故,但無堆砌之弊,因爲這都是詩人的心聲。如此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讀來句有餘味,篇有餘意,使人與之共振。

  示兒

  ——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作者背景:陸游(1125-1210),南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他的詩風格多樣,內容豐富。最受人們推崇讚賞的,是他表現殺敵報國志願、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詩篇。

  注詞釋義

示兒:寫給兒子們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

九州:指中國。古代中國分爲九州。

同:統一。

王師:指南宋軍隊。

定:平定,收復。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佔的地區。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乃翁:你的父親。

古詩今譯:我知道人死後萬事皆空,只悲嘆看不到九州統一。大宋軍隊收復中原之日,家祭時別忘了告我亡靈。

名句賞析——“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是南宋寧宗嘉定二年(1210)除夕前夜,作者臨終前留下來的最後一首絕筆詩。從他兩歲時北宋滅亡,到他85歲即將去世,北方大好山河始終沒能收復。他原本知道死去之後,萬事皆空,個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惟一悲憤的就是山河破碎,念念不忘的仍是國家統一。80多年來,驅除敵虜、統一河山的強烈願望,在他心裏始終沒有動搖過。所以在他臨終前,仍然叮囑孩子們,將來這一天到來時,一定不要忘記祭祀他的亡靈,把這勝利的喜訊告訴他。全詩文字質樸自然,情感沉痛真摯,催人淚下,表現了作者相信恢復中原大好河山的壯志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