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演講 > 精選勵志演講稿合集七篇

精選勵志演講稿合集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演講稿是爲了在會議或重要活動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彙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現在社會,演講稿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演講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勵志演講稿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勵志演講稿合集七篇

勵志演講稿 篇1

法律與人的生活不是對立的,而應該是相容的。法律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而是息息相關的。只有每個人都遵守法律法規,生活纔會更加美好!

哥哥一直對我說,不要酒後駕車,千萬不要酒後駕車!每次碰面,只要他喝了酒,便不再開車。我笑他膽小怕事,他卻說我沒有責任心。直到有一天,他講了一則往事給我聽:

那天也是朋友聚會,他喝了三杯啤酒,開車回家。路上在躲避公交時,一下子轉輪打過了,將一輛停靠在路旁的出租車司機位置車門裝的完全變了形;緊接着便聽到出租車副駕駛位上傳來撕心裂肺的喊聲,乘客剛跨出的一隻腳被這突入其來的撞擊緊緊卡在了路沿石上,拔也拔不出。周圍人都過來幫忙,想把車推開,將那小夥子救出,卻始終沒有效果。眼看着血從被擠壓的地方往外滲,腿也慢慢腫脹起來…等到消防車來了之後,那位乘客已經昏迷過去,額頭上還留着大顆大顆的汗珠;哥哥說,他當時被嚇傻了,自己做夢都沒有想到會成爲一個害人兇手。此後不久,小夥子出院了,可他再也沒能像正常人一樣走路生活,而總是一拐一拐的。

這件事一直纏繞在他的心頭,那個跛腳的年輕人也一直提醒他不要酒後駕車。

現在全國都在嚴查酒後駕車,那到底什麼纔是酒後駕車呢?有人說喝多了大腦不清醒駕車,有人說只有通過檢測超過了規定值的纔算酒後駕車,也有人認爲只要喝了酒就應該算是酒後駕車。到底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呢?根據法律規定,第三種纔是正確的。也許有人會說,那喝一杯又不會影響我開車,反正也檢查不出來,喝就喝吧。再說了,就一杯,怎麼可能會讓我反應遲鈍,做出不正確的判斷呢?理論上說,一杯酒確實不足以讓人變得糊塗,可事實並非如此。

一杯不會醉,那就再喝一杯吧;兩杯也沒有問題;不行,大家好不容易聚在一起,還得來一杯;慢慢的,從三杯到五杯,甚至更多;直到自己走路歪歪斜斜的還一個勁兒地說:“我沒醉,能開車!”自己的判斷力在不知不覺中被麻醉了,神經在無意識間放鬆了,開上車了還以爲別人都不如自己酒量好,自然也沒有發覺危險已經悄悄逼近……而這種多年養成的習慣也加速了汽車“出軌”;再加上之前法律對於酒後駕車的懲罰並不重,違法成本相當小,沒有多少人會遵守法規,酒後駕車成了很普遍的現象。

有多少人能夠拍着胸脯說,我從來沒有在酒後開過車!沒有幾個。。我哥哥平時也是一個守法的公民,卻因爲一時的僥倖而釀成慘劇,這件事讓他感到羞愧,讓他感到後悔。可是後悔沒有用,再也回不到以前的生活了。那個跛腳的男孩,他的生命纔剛剛展開,畫布還沒來得及添上漂亮的圖案,卻已經蒙上了陰雲。如果這是您的孩子,這是您的情人,再或者他就是您自己,您還會對酒後駕車無動於衷嗎?!

前些天南京撞車案中,一對幸福的夫妻只是像平常一樣手挽手走在了不知多少遍的路上,卻慘死在車輪下,一起離開的還有一個來不及看世界一眼的幾個月大的孩子!車禍剝奪的不僅僅是司機的自由,更剝奪了被害人的生命,碾碎了親人的心!難道只有通過血的教訓才能讓你我改變,才能讓我們意識到陋習的危害,只有親身經歷才能讓我們發覺遵守法律的必要性嗎?!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孩子上學要用道路,白領上班要用道路,就連散步遛彎也要用道路。每個人都想不到未來會發生什麼,都想不到前方看似安全的路口會不會暗藏殺機,都想不到寬闊大道上會不會衝出奪命黑車?

正所謂“司機一滴酒,親人兩行淚”,馬路殺手中有一半以上都是酒醉的人,這又說明了什麼!!沒有人想背上心靈的包袱,也沒沒有人願意成爲那個跛腳的男孩,而預防這一切的發生只能從我們自己做起!

喝酒不是錯,錯的是喝了酒還強行駕車上路。改錯從自身着手,預防從你我做起,讓我們一起努力,拒絕馬路殺手,拒絕酒後駕車!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做到了遵法守法,鼓勵身邊的人都遵法守法,道路纔會更加安全!讓我們與法規手拉手,共創美好和諧家園!

勵志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越來越想家,越來越捨不得離開家,可孩子總歸要學着長大。

小時候特別想飛出”家“這個牢籠,認爲它囚禁了自己的自由與夢想,認爲它束縛了自己的未來與成長,於是不顧一切,外出打拼,想要離開父母的管制,一個人踏上了旅途。

可是吶,生活哪有那麼容易,世界上也沒有那麼多如他們一般對我們細心照顧體貼至微的人。

當我們懂事了受傷了撐不下去了,纔會明白,原來世界上最溫暖最安全的地方,不過是那個我們千萬次想逃離的地方。原來世界上最無私的愛着我們、渴望把一切最好的都給予我們的人是我們嫌棄他們叨嘮的父母。

可是人吶,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你想清楚了這一切,卻是在真正離家以後,真正懂事以後,離他們越來越遠之後。現在比起想要長大,其實更怕的是他們會老,希望時間可以慢慢走,希望他們被時光溫柔以待,不想看到他們臉上的皺紋與頭髮的花白,想多陪陪他們多理解他們,哪怕什麼也不說安安靜靜的待在一起,也是一種難得的溫馨與甜蜜。

想要努力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卻又怕自己努力的同時無心顧及他們。於是希望回到過去,那個他們還年輕自己還年幼的時候,盡情的撒嬌,依偎在他們懷裏,不再任性不再討厭。

正因爲知道時光無法從來,我們都回不去,所以現在更加理解他們,知道了多打給他們幾個電話,知道了就算被全世界拋棄,他們也會爲你拋棄全世界。

珍惜吧,趁時光真正未走遠,趁父母還未真正老去。

把所有熬過的苦難變成勇敢,所有忍過的委屈變成堅持,所有後悔的過去化爲現在,所有的傷害當成經歷,人生吶,本就是磕磕絆絆的前行,跌跌撞撞的成長。

其實成長哪有什麼定義。

成長只是想遇見更好的自己,更好的未來,更不悔的過去。

勵志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大家好!很高興藉助公司舉辦的這次演講比賽的機會,我向大家送上新春最美好的祝福,祝願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公司業績再創新高。

油膩膩的春節大餐從初一吃到初六,現在我們大家都又好不情願的投入到工作當中。爲此,今天我的這篇演講稿的題目是“成別人不能成之事, 必先受別人不能吃的苦”願爲大家解除油膩, 探討與分享從我畢業到現在幹銷售的心得,同時也振奮精神,凝聚力量,以飽滿的激情迎接嶄新的開端與挑戰。 我是20xx年七月從學校畢業,雖然在大學期間我學的是醫藥營銷專業,但那畢竟是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在現實的工作當中卻並不是那麼簡單。不是期待中那麼的理想,現實的殘酷背景,給我的是失敗的打擊和挫折的折磨;我渴望成功,我堅信自己會成功。在勉勵的同時,我常常把自己比作“飛蛾”。

因爲飛蛾在由蛹變繭時,翅膀萎縮,十分柔軟;在破繭而出時,必須要經過一番痛苦的掙扎,身體中的體液才能流到翅膀上,翅膀才能充實有力,支持它在空中自由的飛翔。

曾經有好事者用小剪刀把繭上的絲剪了一個小洞,幫助蛾出來。不一會兒,蛾就從繭裏很容易地爬了出來,但是蛾的身體非常臃腫,翅膀也異常萎縮,耷拉在兩邊伸展不起來,只是跌跌撞撞地爬着,怎麼也飛不起來,又過了一會兒,它就死了。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無論我們幹任何事情都必須艱苦奮鬥,如果想投機取巧,結果飛不起來的飛蛾就是下場。在失敗和挫折中我從不氣餒,我不是李嘉誠天才般的經商頭腦,我不是李開復天才般的IT智慧,我更不是張瑞敏天才般的產品基因。我只擁有滿腔熱血,積極的態度,以及一句時刻激勵我的座右銘------成別人不能成之事 ,必先受別人不能吃的苦。天才是少數,更多的還是平常人。很多溫州人創業,一無資金、二無門路,甚至沒有多少文化,他們幾乎無一例外是靠吃大苦、賺小錢才完成原始積累的。猶如飛蛾經過蛹的痛苦掙扎與磨鍊。他們身體上不怕勞累,心理上不怕折磨,事業中不怕起伏,創業中不怕艱險;他們能吃苦,敢吃苦,塑造了一個個民營經濟人物。雖然沒有馬雲、柳傳志、李寧那樣出名,但他們受了被人不能吃的苦,成了平常人不能成的事。 看看一些著名民營經濟人物曾經所從事的職業,我們就可以想像他們曾經受的磨難,歷經的艱苦。

魯冠球——打鐵匠;徐文榮——農民;南存輝——修鞋匠;胡成中——裁縫;樓忠福——建築工人;李如成——農民;鄭堅江——汽車修理工。著名經濟學家鍾朋榮從經濟學角度將溫州人人艱苦創業歸結爲“四千”精神,就是歷盡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走遍千山萬水,想出千方百計! 這些著名的民營經濟人物,所處同一時代,面臨同樣的機遇與挑戰,而他們成功了!成功的背後他們做到了,吃別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別人所不能忍的氣,做別人所不能做的事,超越平凡實現輝煌。

他們的成功給我們塑造了超越平凡的典範。而我們作爲銷售人員在面對變化莫測的營銷環境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應該具備那些素質纔會取得成功的業績呢?

在民營經濟的優秀人物中我學會了要有艱苦的創業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愛德華是一名偉大的汽車推銷員,被業界人士稱爲“車界殺手”,年收入高達百萬。而他的祕訣在於他的腳,他腳上的皮鞋已經是他推銷汽車以來的第四十八雙了,他第一年穿破12雙,一天跑30多裏……,可見“吃盡苦中苦,方能成爲人上人”。在公司發展初期,我麼的領導風餐露宿、篳路藍縷,睡車間、啃飯糰,嚐盡千辛萬苦,還是堅持相信只有形成了公司現有的營銷文化之一的“四勤”:勤跑客戶、勤做促銷員、勤當消費者、勤做旁觀者。作爲一名業務員,只有吃別人不能吃的苦,才能賺別人不能賺的錢。

愛德華爲了成功甘願吃別人不願意吃的苦。

吃別人不能吃的苦,還要忍別人所不能忍受的氣,要有心理承受能力堅定的信心。

臥薪嚐膽、勵精圖治,古人百折不撓的精神我們是不是可以借鑑呢?成功銷售的最大障礙就是害怕與恐懼,藉此萌生的放棄是成功的最大禁忌。無論何時,無論何地,無論發生何事,我們都要告訴自己:“絕不放棄!”無論遇到幾次失敗,都能在失敗中找到根本原因和錯誤細節,最重要地是一直要告訴自己,絕對不能放棄,沒有永遠的失敗,只有最後的成功。我們要相信堅持就是勝利的道理。 能吃苦,擁有堅定地信心,還要堅信創新,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

曾有一個製鞋公司老闆派兩個推銷員去一個小島上做鞋子市場的前期調查工作。過了一段時間,兩個人都回來了。一個說:“那裏的人都光着腳,我們的鞋子沒有市場,所以我就回來了,準備去開拓其他市場。”另一個人說:“那裏的人都光着腳,所以我們的鞋子很有市場。於是我就回來準備弄一批貨過去”。大凡改變固定的思維、觀念,我們不難發現成功的企業往往都是一個行業的創新者。作好一名合格的業務人員一定要打開自己的思路,利用自己獨特的方法去開闢一片市場,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在公司積極提倡合理化建議,用衆人的眼光來全面地審視公司的每一個工作角落。試問你能發現一個全新的市場嗎?難道我們銷售人員依然是墨守成規,因循守舊嗎!

一位偉大的營銷專家曾經說過:“最聰明的銷售大師,會用自己的智慧開拓市場和征服市場”。

對我們來說,銷售是一種信心和熱情,年輕的我們雖然此刻成就不了一位最聰明的營銷大師,但是我們有燃燒的激情,一種吃別人不能吃的苦,忍別人所不能忍的氣,做別人所不能做的事的心態和幹勁。總能夠出奇制勝,達到自己的目的。

勵志演講稿 篇4

尊敬的領導、同志們: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所謂志,就是指—個人爲自己確立的“遠大志向”,確立的人生目標。人生目標,是生活的燈塔,力量的源泉,如果失去了它,就會迷失前進的方向。確定了人生的目標,纔可能選擇生活的道路,進而才能夠掌握、控制自己的人生。

有了目標,人生就變的充滿意義,—切似乎清晰、明朗地擺在你的面前。什麼是應當去做的,什麼是不應當去做的,爲什麼而做,爲誰而做,所有的要素都是那麼明顯而清晰。於是生活便會添加更多的活力與激情。使我們自身隱匿的潛能得到充分地迸發,爲實現高素質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塔頂的人則是蒸蒸日上,享受豐厚的財富,發展前途不可限量。然而人們往往忽視了,這些身處塔頂的人,曾經也處在底部,是—個默默無聞、普普通通的人,—步—步地攀上了金字塔的頂部。

細心觀察—下,社會上絕大多數人的—生都在平庸中度過,儘管他們也在辛勤勞動,終身奮鬥不止,但是隻能扮演無足輕重的次要角色,其根本原因在於他們缺乏真正的內動力。社會的要求,別人的約束,使他們對待生活、工作還算盡責,卻很少去想怎樣才能夠讓自己的人生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就是說,處在金字塔底部的大多數人與處在金字塔頂部的少數人相比,差距就在於眼光的高度,在於人生的目標。

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有什麼樣的人生。或許你覺得自己現在的地位是多麼卑微,或者從事的工作是多麼的微不足道,但是隻要你強烈地渴望攀登成功的巔峯,將自己擺在整個社會的宏觀世界之中,認真做好人生定位,明確奮鬥目標,並願意爲此付出艱辛的努力,那麼總有—天你會如願以償,獲得成功。

人生目標可分爲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如果—個人沒有長遠目標,那麼他的人生將是盲目的,—切的努力都將是無用功。但如果—個人沒有短期的目標,他將不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些什麼,腳步不知道朝什麼方向邁出。將人生的長遠目標劃分成—個個節點,就成了每—個時期的短期目標,彷彿人生的驛站。所有的短期目標都指向同—個方向,爲長遠目標做基礎,這就是所有成功的人所遵循的公式。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即使有了目標,實現它也需要—個過程。成功的人是最有理想、最明智,也是最有毅力、最堅定。他們懂得—切的成功都不是—蹴而就的,都需要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不斷地改進和提高;成功的人絕不會只以事情做完爲滿足,而會要求自己不斷地做得更好,以獲取更大的成功。

希望我們每—個人從現在開始就制定人生目標,從點滴做起,落實人生目標。拋棄那種無聊地重複着自己平庸的生活,努力去挖掘自己內在的潛力,激發自己的閃光點,相信是金子不論在哪裏遲早都會發光的道理,不管遇到什麼艱難險阻,終究會取得成功。

勵志演講稿 篇5

大家好,我是汪涵。來自湖南電視臺的一位節目主持人。我做主持人18年了,主持了18年的節目,像這樣的舞臺,這樣的燈光,這樣熟悉的攝像師,這樣的觀衆,這樣的氛圍我應該特別的熟。但是今天,一個人站在這個舞臺上的感覺非常的奇妙,甚至說奇怪,還好有你們,有現場諸位親愛的觀衆朋友。所以我說主持人站在舞臺上應該像春風一樣,它能讓舞臺上所有的一切變的那麼的自然,那麼的妥帖。就像顧城的詩寫得一樣:草在結它的子,風在搖它的葉,我們站着,什麼都不說,就十分美好。我有時候特別希望,我在舞臺上站着,什麼都不說,就十分美好。

美國有一位特別有名的藝術家叫約翰凱奇,他在一xx幾年的時候寫過一部鋼琴曲,名字叫做《四分三十三秒》。作品是這樣的。演奏家站上舞臺,打開琴蓋放上琴譜,端坐好了以後,四分三十三秒之內,有指頭沒有觸碰一下琴鍵,一直靜靜地坐着。頭十秒鐘大家在等待,有可能這個鋼琴師他在醞釀情感,慢慢地有一些躁動,慢慢地有人打哈欠了,慢慢地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到了四分三十三秒,鋼琴師起來,收起琴譜然後蓋上琴蓋說,我的演出完畢,走了。全場莫名其妙,但是安靜下來以後,所有的觀衆體會到,雖然那一刻什麼聲音都沒有,但是他們聽到了琴鍵以外的音樂,自己的心跳,呼吸,小聲地議論,些許的煩躁,所有的這一切放佛變成了《四分三十三秒》當中的音樂的每一個組成部分。

其實,我在這裏特別想和年輕朋友分享的就是,不要輕視行動的力量,也不要輕視個人的力量。用心的去做你認爲該做的每一件事情。就像我最開始,我大概是96年中專畢業,我沒有讀過大學,湖南電視播音專科學校。我當時進到湖南電視臺的節目叫做《男孩女孩》,我們當時就根本沒有節目可做,就這麼一個欄目,每天大家上午就開會,然後中午到食堂吃飯,下午又開會,然後在辦公室睡覺,然後又開會。但是我覺得那樣的生活對於一個剛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來說特別的新奇。但是後來打了很多次報告都沒有留在湖南臺。然後我就去了湖南經視,就是到目前爲止,依然我的人事關係還在的哪個電視臺,湖南的一個地面頻道。我特別珍惜一個稱謂,我想我作爲一個最優秀的節目主持人後面沒有之一的話,很難。但是我可以做湖南經視最忠誠的員工,我願意在這裏呆十年二十年,拿下這個稱號。我在這個電視臺,一進去開始做劇務,當時我們劇務組有兩個,我們兩個彼此認800爲是最帥的劇務,我和李維嘉。做劇務的時候我們倆是最快樂的劇務,每天往這個演播廳扛椅子,扛椅子的時候我們倆就在想,今天我抗的椅子有可能會是毛寧做過的。維嘉說,那我這個還有可能是林依輪做的呢。

兩個人每天有很多特別開心的事情。我們那個時候現場256個觀衆,每個觀衆來看節目的時候有個塑料袋,每一個塑料袋裏有50多件禮品,我就負責每天錄節目的時候往每個觀衆席放禮品,滷蛋粉,電燈泡,水龍頭,麪條,醬油,每天就做的特別快樂,因爲我知道放不完的麪條我可以帶回家。然後後來我就當了現場導演,跟現場所有的觀衆朋友將一些笑話活躍現場的氣氛,帶領全場的朋友鼓掌。當然我們今天的現場的掌聲全都是大家自發的,我們那時候要帶領大家鼓掌。我那時候當現場導演的時候我是每期鼓掌鼓得最厲害的。我記得又一次我們的臺長到現場來看節目。“哪兒來的現場導演,這小夥子,你過來。”我就過去了。“臺長你好。”“把倆手伸出來。”我說:“啊?怎麼做節目還帶檢查指甲蓋洗沒洗乾淨的。”一伸手,手拍得特別紅。他說:“你們看,這個現場導演多麼的投入,鼓掌鼓的多麼的賣力。”我當時特別的快樂,因爲所有的人靠去看當時的那個綜藝節目要花很大的精力,求爺爺告奶奶得拿到一張票,我常常都在裏面,特別的快樂。後來又當導演,可以讓我特別欣賞的節目主持人按照我的想法去做節目,哇,還有什麼比這更開心的。沒過多久臺裏面做內部的晚會,說汪涵是學播音主持的,你讓他去試試吧。哇,可是在全臺同事的面前主持節目,開心得不得了。當時做了一個節目叫做《真情》,臺長就問我們當時的一個節目主持人,“汪涵當搭檔可以嗎?”“可以。”然後還問了我們的一個燈光師。“小廖,你覺得汪涵可以嗎?”“不錯!暖場的時候全場的觀衆都樂成那樣,讓他去吧。”太開心了,我可以當主持人了。

所有的每件事情,都是我心裏覺得我應該去這麼做,而且這麼做我特別特別地開心,不管是什麼情況,我都接受。比如說今天的燈光,突然間沒有往昔那麼好了,今天的攝像不是你以往熟悉的,今天你化完妝之後總覺得你今天的黑眼袋比平常大很多,今天的嘉賓,今天的臺本,今天所有的一切都那麼不如意,趕快在內心鼓掌,因爲你的機會來了。我一定要學會很好的忍耐,這樣的一個特別尷尬或者是特別難堪的局面,我一定要扛下去,因爲面對困難無非三點:第一,度過了這個困難,你有度過困難的智慧;你面對困難,你有了面對困難的勇氣,你繞過困難,你有了繞過困難的狡猾。多好。你還要生命教你什麼,你還要這個舞臺教你什麼。就像塞內加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何必爲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見全部的人生都催人淚下。但是我想,他所呈現的應該是這樣的一種情緒,既然我們都知道最終的結束是那樣,我們爲何不開開心心的、歡聲雀躍的,一碰一跳的能夠朝着那樣一個歸宿去。因爲我們心裏面充滿了太多太多的對這個世界上認知的美好。叔本華好像也說過同樣類型的話,如果你自己的眼神關注的是整體而非個人的一ffa的生命的`話,那麼你的行爲舉止看起來會更像是一個智者,而不是一個受難者。所以我特別在這裏要花這麼長的時間,跟我所有的的年輕的朋友分享的就是,不管怎麼樣,我們還這麼健康,不管怎麼樣,我們還能夠這麼自由的呼吸也好,鼓掌也好,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也好,你什麼都不會失去。即算你有一天經過了所有的東西,你會覺得,哇,生命太苦難了。恭喜你,你知道生命苦難了,很多哲學家窮其一生,就是爲了告訴大家其實生命有多麼的苦難,我們應該多麼用微笑去面對它。

我今年40歲,當然我得到了太多太多,得到了我很多受之有愧的觀衆給我的掌聲和喜愛。因爲我個人覺得在電視臺,主持人只是最後一個完成者,如果我們今天現場沒有燈光師,沒有攝像,沒有化妝師,沒有音頻師,這個節目完全不可能呈現在大家面前。但是所有的鮮花掌聲給了我們,所以我覺得受之有愧。捨得這個詞我去查了一下,最開始閻王爺那時候好像在天上,有兩個人說要投胎到人間去,有兩種人生,一種是舍的人生,一種是得的人生。然後問兩個人,你們兩個人分別選什麼樣的人生。其中一個說,我要過得的人生。另一個人說,行吧,我就過舍的人生吧。於是乎兩個人來到了人間。過得的那個人的人生,他最終成爲了一個乞丐。因爲所有的東西都是別人給他的,他得到別人的資助,得到別人的憐憫,得到這個,得到那個。而說要過舍的那個人的人生,成爲了特別富有的人,他把自己的財富,自己的知識,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一點一點的去給了別人。但是我想,我今天面對這麼多年輕的朋友,80後90後,我們是不是一定要在腦子裏建立這個舍和得的概念。我後來一想,不應該,與其在這裏跟大家強調舍和得,還不如去考慮捨得背後的另外一個詞,接受。上天地給你的東西,我們用雙手去接着,捧在手心,當然也不必要高舉過頭頂,因爲每個人都有可能接受到這樣的饋贈,上天拋給你的東西,用自己的雙肩去承受,不管拋多少,先扛着,扛着的目的是爲了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堅強,雙臂更加有力,有一天他饋贈給你更大禮物的時候你能接得住。做你自己想做的任何讓你快樂的事,前提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和快樂建立在別人痛苦的基礎之上。除此之外,你可以一個人沒看見,你可以一個人蹦着跳着回家,你可以怎麼樣都可以。

所以,在這裏要祝願所有的年輕朋友,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一件你認爲快樂的事情,如果你希望你這一生當中,你往前,你往後,你停下來的每一個腳印,當你有一天回過頭的時候希望他們成爲詩句的話,你就踏踏實實地走好你人生的每一步。

勵志演講稿 篇6

非常感謝大家的歡迎,但我得實事求是地說,我很不情願地站在這,因爲我很怕來到這裏,又被貼上一個標籤叫青年導師,我身上標籤夠多的了,用得最多的叫學術超男,我真的不想再貼上一個標籤叫青年導師。我今天來只是想和我們的青年朋友們在一起探討、交流、分享,如果說有導師的話,我希望你們也同時是我的導師,我們互爲導師。

請問十八歲的時候,你們在想什麼,幹什麼?高考?都在高考!我十八歲的時候幹了什麼呢?我十八歲的時候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參加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那麼我爲什麼做這樣一個勇敢的決定呢?讀了這本書,這本書是蘇聯作家維拉凱斯特林卡亞寫的,它的名字叫——《勇敢》,它描述的呢是莫斯科和列寧格勒的一批共青團員到西伯利亞,就是蘇聯的遠東去建設一座共青城,我讀了這本書以後熱血沸騰,我說我也去,我也寫一本中國的《勇敢》,我要成爲中國的維拉凱斯特林卡亞,堅決去了。而且還非常幸運的是到了烏魯木齊以後分單位,就把我分到了農八師共青團農場,我馬上就想起了一首歌,而且我就是唱着這個歌去的,這首歌叫《共青團員之歌》,有會唱的嗎?我們告別了親愛的媽媽,請你吻別你的兒子吧,再見吧媽媽,別難過,莫悲傷,祝福我們一路平安吧……走了,根本沒有考慮媽媽的感受,後來我爸才告訴我,我媽每天晚上哭,就是要去。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是去了以後,才發現,那個被詩意地描述過的地方,證明了生活不是詩,等待着我們的是無法形容的寂寞,單調、勞累、糾結,我就住進了牛棚跟牛住在一塊,第一天干活幹什麼?擠牛奶!我就上去擠,根本擠不出來。老職工就跟我說,不是這樣擠的,你得先讓小牛吃一口,把它奶脹出來,我說這小牛怎麼弄呢?他說你把這小牛放了讓它吃吧,小牛栓在旁邊,我把小牛解開了,小牛衝過去,一口咬住了,就吃奶,我在旁邊看着。老職工說,你怎麼還看着?它都吃完了,你還擠什麼?我說這怎麼弄呢?你拽過來啊!好吧,我去拽那牛,根本拽不動!出生牛犢不怕虎,它還怕我嗎?好不容易拽過來,又把它拴上,它又掙脫了。擠了大概這麼多,母牛發現了,很憤怒地一腳就把奶桶踢翻了,然後順便也給了我一腳,這老職工說你怎麼這麼笨!

後來班長過來說,要不你去放牛吧,班長給了我一根棍,這麼長,很結實的棍,我說拿棍幹嘛呢?打狼啊?他說狼倒是沒有,打牛,牛不聽話你就打它,我沒管這個,我就帶了本書,裝在口袋裏,趕着牛出去了,出去以後牛在那吃草,我就看書,看了一會,一看,牛沒了!只有一頭牛還在跟前,正準備往前衝,我趕快拎着棍子過去我就,你站住!你上哪去?牛看了我一眼,然後走了,最後我的跟前,一頭牛都沒有,然後只好拎着棍子一個一個去趕牛,然後就很快把我從畜牧班調出來,我到了大田班,然後在兵團幹完了所有的,幾乎所有的髒活、累活、苦活、比方說有一種活叫脫褲腿,就是棉花苗長到這麼高的時候,要把棉花苗下面的兩片葉子把它打掉,因爲它苗只有這麼高,你這樣是夠不着的,得跪下來,跪下來以後兩隻手去弄,然後膝行,一爬就是一天,兵團的田叫條田,那個條田叫一望無際,根本看不到頭,你每天必須從這一頭爬到那一頭,然後把另外兩行的葉子打完,再爬回來,這一天的活就算幹完了,你要是速度不夠,你回不了家,你根本回不來。那個時候我看着那一望無際的條田,我就想,我的希望在哪裏,現在很多年輕人說,我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希望,你到條田去看看!

後悔嗎?不後悔!因爲那是我自己的決定,我不後悔,我到現在都認爲,當我服從自己的內心最強烈的衝動的時候,不管它的結局是怎麼樣,不管將來我會吃多少苦,我無怨無悔。選擇即負責!人生能有幾回“二”,何不瀟灑“二”一回。所以我到今天還很“二”,我的“二”勁一直保留下來,就是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我想我既然是做了這個夢,雖然生活不是詩,雖然生活沒有像我想想象的那樣,可以給我提供那麼多素材,讓我成爲一位偉大的作家,但是我的夢我得繼續做下去。所以我當時讀了很多的書,而且正是由於這樣一個積累,最後讓我考上了武漢大學。我畢業以後,住過辦公室,住過筒子樓,一直很艱苦很艱苦地過來,我現在很清楚的記得19xx年,廈門大學房改,學校分給我一套房子,因爲那時候我已經是教授了,112平方,七打折,八打折,折下來,你們猜多少錢?三萬!不是每平方啊,總價!我買不起!

我後來爲什麼要去做電視呢?我爲什麼要去上《百家講壇》呢?不是那些媒體猜測的,說什麼你上了《百家講壇》,你就大紅大紫,你就能出名,你就能掙很多錢!根本不是這樣,那時候誰上《百家講壇》掙錢啊?做一期節目,1000塊錢,扣掉稅,960,我算了一個很簡單的賬,一個月播四期,是4000塊錢,一年做下來48000,就這麼簡單的動機就去了。我覺得我這一生好像很多事情我是沒有想過的,我真的沒有想很多很多,我也沒什麼糾結,輕輕鬆鬆就去了,但總是有得有失,我就想明白,我既然是有得有失,我爲什麼不“二”一把,我絕不想我做成能有什麼好處,那麼我只考慮一個問題,一旦做砸了,我要承擔的那個代價。我是擔得起,還是擔不起。如果這個代價我是負擔得起,做!

20xx年我上《百家講壇》,20xx年《品三國》,我也不想謙虛了,裝謙虛,確實出名了!兩件事告訴我,我 出名了!第一件事情,我在香港遇到一對老夫婦,過來說,你是不是易中天,第二件事情就是20xx年,八月份,《品三國》在北京首發,當時西單圖書大廈,被排隊來簽名的讀者團團圍住,把西單圖書大廈圍了一個圈以後,還排不過來,從地下車庫穿過去,一直穿到居民區,然後居民打110報警,北京市西城區公安分局來了一個副局長,17輛警車,100個警員維持秩序,這大概就是世俗眼睛裏的成功吧,同樣按照世俗的眼光,我易中天好歹也算是功成名就,同樣按照這樣的眼光,我應該含飴弄孫,安享晚年,但是我突然有一種衝動,我決定要寫一部三十六卷史的《易中天中華史》。就是像這樣的一本書,要寫36本,又是什麼概念呢?兩個月寫一本,得6年,而兩個月是寫不了一本的,因此得8年,到8年,就接近李昌鈺的年齡了,我不知道到那時候能不能像李昌鈺一樣,把小撒放翻了。當時消息發佈以後,就有人表態說,這事如果不是易老師瘋了,就是我瘋了。可是我就是想做啊,我就是內心有一種強烈的衝動,我就是想寫這麼一部東西,我現在可以告訴諸位的是,已經出到第八本了,我還會寫下去,一直到無能爲力爲止。

非常巧的是,前不久參加中央電視臺的一檔紀錄片的拍攝,紀錄片叫《客從何處來》,到了湖北省圖書館,拍這個紀錄片我才知道,圖書館裏放着我曾祖父的一套書,叫《太平草木萌芽錄》,而且最神奇的是,我發現這本書裏面,我曾祖父給他的子孫有一條遺訓,自敘平生志願,榮華富貴皆在所後,惟望子孫留心正學,他年蔚爲名儒,則真使吾九原含笑矣,羣孫勉乎哉!我這個時候我才神奇地知道,我居然是在完成曾祖父的遺願,通過這次拍攝我也才知道,我身上的這股勁,這個力量,被《客從何處來》劇組稱之爲血脈遺產!

勵志演講稿 篇7

只要你在一些方面做得好,可能就會有人說你在這方面有天賦。當你聽到這樣的話時,千萬不要當真,因爲這很可能是他們在逃避,不願意正視自己不努力的現實。如果說有天賦,那只是在漫長的過程中不斷經歷痛苦,不斷嘗試失敗,不斷學習從而培養起來的。

比如說大名鼎鼎的喬布斯,他的合作伙伴沃茲說喬布斯從來沒給蘋果電腦寫過代碼,他被趕出蘋果公司後做一個叫next的電腦公司,沒什麼起色。1997年他回到蘋果公司,一直到XX年,四年時間裏電腦的彩殼該換的也換了,但對wintel陣營幾乎沒有什麼影響。開始做ipod的時候,這個mp3播放器也不是他的主意。我相信這個過程,喬布斯肯定有痛苦的時候,有迷茫的時候。但這個過程並不是沒有價值,當火山岩漿噴薄而出之前,它一定是在地殼下不爲人矚目地在醞釀,在積累。

上一代看不慣這一代,這一代看不慣下一代,於是70後批評80後、90後是“被速度餵養長大的一代”,是渴求成功,不願意等待的一代。有激情、沉不住氣、魯莽、善變、不耐煩……都成了80後、90後的標籤。我覺得,與其說是某一代人的標籤,不如說是年輕一代的特點。想一想,我們70後二十郎當歲的時候,也被上一代人批評爲不耐煩、毛糙、魯莽、不聽話、不成器。

但是,如果你正好是80後、90後的年輕人,或者你是一個50後、60後,家裏正有80後、90後的孩子,那我最想對你們說的一句話是:不管是什麼標籤,好的還是不好的,都不要緊,都是老天爺給的,但成長的過程中,就像做互聯網產品一樣,很多事情光有熱情是不夠的,要做成做好,需要不斷的堅持,需要強大的韌性,需要長期關注一些細節。

前一段時間,我在做《天天向上》節目的時候公佈了我的手機號碼,結果每天都會有很多人給我打電話、短信、郵件,要給我出謀劃策,教我說如何一招制敵,打敗百度,幹掉騰訊,也不乏一些人給我提一些關於產品的建議。我知道那些一招制敵的大招基本是不靠譜的,你有一個美好的、宏大的意願,有強烈的熱情,但大多數人只有三分鐘的熱度。如果你真的去幹這事,我敢打包票,熱情過後就是煩惱。

所以,每個人要立下宏圖大志的時候,都應該問問自己,你是不是有這樣的韌性,你能不能堅持下去?大家都打過遊戲,打過麻將,可能會樂此不疲地戰鬥一整天。但是,如果你是一個程序員,你能不能堅持十個小時,只是偶爾喝喝水,就爲了找到一個bug?大多數情況下,一個人坐在電腦旁,呆三十分鐘都受不了了。旁邊的人一開視頻看個電影、或者一玩魔獸,你就不行了。但是,你說你玩麻將能玩一天,你能說自己沒有毅力嗎?所以,看一個人能不能行,先不要看他說了什麼,而是先看他堅持了什麼。

不管你幹什麼行業,如果你能堅持下來,這段痛苦的過程就像喬布斯的那幾年一樣,雖然痛苦,但肯定特別有價值。基礎就是這麼打下來的。基礎不紮實,怎麼可能邁向更高的臺階?很多做產品的人,覺得騰訊的微信做得挺不錯,看張小龍(微信的負責人)的ppt,每個人都很激動。但是人家的內功練了多長時間你知道嗎?你不瞭解。你的直覺,你的觀察力和判斷力,是需要有基本功的,而不要每天都在說正確的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