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像結婚一樣創業的勵志故事

像結婚一樣創業的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一個小小的窗簾布竟然闖出一片大世界。別抱怨創富機會沒有了,機會也許就在你身邊的盲區。

像結婚一樣創業的勵志故事

在寧夏銀川乃至整個西北地區的窗飾布藝行業內有一個響噹噹的名字--"洋洋布藝"。從1996年創業至今,"洋洋布藝"的陳海建已將當初在商都僅有30平方米營業面積的小店,擴展爲現今近1000平方米、經營中高檔窗飾布藝和家居飾品的大型賣場,成爲銀川百姓、公司、企業乃至周邊省市地區人們購置家居、辦公軟裝飾的首選。

"洋洋布藝"以它的絕對優勢正在成爲整個西北地區首屈一指的名店。陳海建究竟靠什麼使他的"洋洋布藝"發展成如此規模呢?

像結婚一樣創業

1996年,20歲出頭的陳海建總想幹點自己的事情,在銀川最大的裝飾城"華泰龍"打工的經歷讓這個聰明的小夥子看到了一線商機--百葉窗。

"華泰龍"是當時最大的,也是爲數不多的百葉窗經營者。當時在"華泰龍"打工的陳海建心裏清楚極了,高達200%的利潤,並不複雜的加工安裝程序,較爲固定的貨源,使"華泰龍"因這小小的百葉窗着實狠賺了不少。

面向大海,春暖花開。"光看別人賺錢,給別人打一輩子的苦工,這樣的生活沒意義!"年輕氣盛的陳海建決定投身百葉窗市場,自己創業。

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時,兩位老人犯難了:做生意需要錢,可是自家的條件不好,海建作爲家裏四姐弟最小的一個還沒成家。好不容易辛苦攢了4萬塊錢留着他結婚用,可現在海建卻想把它拿去做生意,若是這錢做生意賠了,這到手的媳婦可就沒了……

在老人眼裏,孩子的婚事可比做生意重要,二老堅持讓這錢留着日後結婚用。海建知道介入這行宜早不宜遲,最終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先結婚,後創業。

女友通情達理,毫無怨言的用行動支持了海建的決定,,就這樣20出頭的小夥子用極少的錢完成了人生大事,了卻了父母的心願。結婚後,海建和女友就在自家老式簡易樓同父母住下了。創業的事並沒因結婚而耽誤,海建已在商都相中了一個30平米的店面,爲了節省開銷、降低成本,他乾脆在自家的簡易樓前蓋了一間小平房作爲加工點和倉庫,並親自進貨,使原料、加工、銷售成爲一體。就這樣海建的"洋洋"百葉窗小店在1996年年底開張了。

船小好調頭。海建的小店運做成本低,百葉窗的價錢比"華泰龍"便宜了不少,產品質量和服務態度又好,很快憑藉這些優勢迎來了大量客源,每天的生意很紅火。

海建和僱來的工人沒日沒夜的幹,白天出去安裝,晚上在家加工,一個星期最少要熬兩個通宵。激情是無窮的力量,雖然每天的工作量巨大,可是看着生意這麼好,再苦再累也幹得歡。就這樣,海建忙忙碌碌,兢兢業業的幹到了1998年。他奢望中的運輸車--摩托車早已變成了現實,自己當初的投入也變爲現實的利潤極大地回報了自己。

初嘗苦果連夜撤退

生意做起來了,商都這30平方米的店面可已經滿足不了海建買賣的要求了。爲了擴大經營和影響,他決定改變營業地點和店鋪面積。隨即,熱鬧的南薰東路便有了"洋洋"的"新家"。

風雲變幻一瞬間,昔日的行業老大"華泰龍"已被"洋洋"搶盡了風頭,海建的信心也越來越大。然而搬到了新店之後生意不但未見提高,反有滑坡的跡象,讓他陷入了痛苦的漩渦之中……

由於百葉窗的高額利潤像一塊誘人的蛋糕,引來衆多分食之人。1998年銀川的百葉窗市場急速擴張,一時間,經營者衆多,良莠不齊泥沙俱下。單位面積中充斥着如此之多的經營者,爲贏得更多的客源,"壓強"變成了互相壓價,這讓海建始料未及。百葉窗的市場價從110元每平米,迅速跌至30元每平米,利潤從200%驟然滑落到不足20%!再好的產品和服務也抵擋不住惡性競爭的傷害,新營業點每年高達十幾萬的租金壓得海建喘不過氣來。

苦苦經營大半年之後,海建毅然撤退,圖謀東山再起--如果再不停止沒有贏利的經營,那麼徹底失敗必將是等待他的結局。由於租期未到,違反了雙方簽定一年的租賃合同,海建沒好意思去要押給房主的一萬元押金,決定連夜悄悄搬貨。騰空的房子和狼狽的結局讓他心痛不已……

初次品嚐翻船的滋味也讓海建成熟了不少。因爲沒有及早看清市場變化導致了這次失敗,但自己絕不能因此而放棄對事業對成功的追求,他決定打起精神從頭來。

經過對市場的觀察和分析之後,海建看到了新的商機--窗飾布藝!經過幾年的時間,百葉窗的市場份額正在逐漸減少,人們已不再滿足於百葉窗效果單一的裝飾作用,富於變化的新材料必將逐步取代百葉窗的統領地位,而顏色豐富、質感多樣、易於加工、變化多端且風格自然的各類裝飾布正是首選。

1999年開始,銀川的房地產業也逐步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越來越多的家庭準備更換住房或重新裝修,人們的消費觀念也逐步變得更加靈活,銀川的窗飾行業潛力巨大。習慣思考的海建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當時銀川市場上窗簾布藝店不多,且品種單一,檔次偏低,整體水平不高,是一個很好的切入時機。海建的哥哥一直在"銀川一職"做服裝專業的老師,哥哥決定辭職,利用自己的專長和弟弟一起打拼,拿着二姐用9萬多元的新出租車換來的7萬元,兩兄弟滿懷希望的開始了"二次創業"。

背水一戰梅開二度

1999年底,70多平米營業面積的"洋洋布藝"在衆商雲集的新華街開業了!新"洋洋"帶給了銀川消費者新的感覺。海建親自尋找的貨源,哥哥海洋精心設計的款式,讓每一個進到店內的人不由得耳目一新--花色、品種繁多的布料製作而成的款式新穎的窗簾,徹底顛覆了人們的陳舊觀念,原來不起眼的布可以做出如此多的文章。用布窗簾裝點家居溫馨且自然,消費者很快就接受了"洋洋布藝"的風格,定單如芝麻開花般節節升高。

每天下班後,海建就用自己的摩托馱着摞地像小山似的布料回家加工,第二天再把做好的成品帶回店內。外地若有新的好的面料,海建就儘快地帶到銀川,書本雜誌或腦袋裏有什麼新的樣式,海洋就把它做成樣品,所以"洋洋"時常能給顧客新的感覺。

漸漸地,"洋洋布藝"逐步佔領了市場,並變成了引導市場潮流的主角。

到了2000年,海建考慮把店面營業面積擴大,以增添更多的品種,吸引更多的顧客。最後,新店面選擇在了南關清真寺旁,對面是一個大型燈具市場。裝修家居來挑選燈具的顧客便可以被吸引到"洋洋布藝",無形中又增加了許多潛在消費者。新店200多平方米的面積也使得海建有更大的空間來增加花色品種和經營項目,顧客的選擇餘地也變得更大。

在經營中,海建非常注意聽取顧客的反饋意見並及時的加以改進,以顧客的利益與需求爲原則不斷的提醒自己,凡事和哥哥親歷親爲,腳踏實地的前進着。到2002年,"洋洋布藝"憑藉自身的優勢贏得了無數顧客滿意的微笑,創造了良好的口碑、影響和顧客羣。當年立下汗馬功勞的摩托車也換成了更加方便快捷的麪包車。

可以說,這兩年是"洋洋布藝"奠定良好基礎飛速發展的兩年,也是銀川的窗飾布藝行業風雲變幻的兩年。很多跟風開辦的窗簾小店由於產品更新慢,花色款式落後,質量參差不齊,漸漸滿足不了消費者日益挑剔的眼光與要求而相繼落馬,存留下來的中型店也由於缺少創新使得前景並不樂觀,而"洋洋布藝"卻以獨到的眼光、準確的中高檔定位、永遠新於消費者觀念的引導着市場。

陳海建是個時刻有企圖心的人。他意識到窗簾布藝市場的發展趨勢將是走大規模、集約化經營之路。功能完善、環境優良的大店終會將個個小店逐步吞併,而他的目標不僅是要讓"洋洋布藝"長久的發展下去,更希望做成銀川市場乃至西北地區的一流名店!

銀川第一店

經過反覆選擇,2002年初陳海建兄弟倆把店搬到了銀川市商業銀行分行旁一處擁有近千平方米的二層營業樓。談定十幾家品牌的獨家代理,增添了家裝飾品、中高檔牀具及牀上用品、餐桌、休閒桌椅、各式各樣的窗簾軌道等,擴大了倉庫及加工車間,推出了"設計、加工、安裝、售後全免費"優質一條龍服務。店內所有款式的窗簾均是現今的最新流行,每一個半月廠家最新款的設計成品就會懸掛在店內供顧客選購。

陳海建親把料面質量關。窗簾飾品的價錢則做到全市標價最低。論規模、論檔次、論款式、論質量、論價錢、論影響,現在的"洋洋窗飾布藝廣場"已經成爲名副其實的"銀川窗飾布藝第一大店",在西北地區也是名列前茅的。樓上樓下精心佈置的展廳,爲顧客提供了一個寬敞舒適的購物場所,國內國外數百種精品讓人看得應接不暇,在這裏可以滿意地選到稱心的窗飾,省卻奔波選購之苦。

至此,"洋洋布藝"以傲人的實力真正成爲了寧夏同行業中的龍頭!"新華百貨辦公區"、"區政府辦公樓改造"等辦公樓項目的窗飾部分,"牡丹園"、"民生花園"、"永康家園"、"鄰秀一居"等高尚住宅區樣板間的軟裝飾部分,以及外市縣的大批工程項目無一例外的選擇了"洋洋布藝"。隨着大批高尚住宅區的興建,爲了吸引更多高檔次消費者的注意,"洋洋窗飾布藝廣場"的巨大宣傳牌出現在各個高尚小區門口……

面對2002年外來者"華夢達"的"大舉進攻"與"華泰龍"的"重操舊業",海建兄弟認爲,這兩家無論從款式還是價格上暫時無法與自己抗衡,"洋洋布藝"今年的利潤不如2001年,可銷量卻變大就是一個說明,消費者最終還是被"洋洋布藝"的"魅力"所吸引。但他們也沒有輕敵,近日,海建就將家庭飾品廣場的二樓同窗簾廣場的二樓打通,在那裏提供給有更高檔次需求的顧客最新最流行的窗飾精品。

而對於事業的下一步發展,兄弟倆也正於運籌帷幄之中--"洋洋布藝"的未來必將是穩坐本地市場頭把交椅之後,走出寧夏走向全國,讓外地人知道,木訥的西北寧夏人也很會做生意並且會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