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勵志的故事15篇

勵志的故事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6W 次

勵志的故事1

世上沒有完美的人

勵志的故事15篇

在遠方的城裏,來了一個老人。這位老人一看便可知是位來自遠方的旅人,因爲他揹着一個破舊不堪的包袱,他的臉上佈滿了風霜,他的鞋子因爲長期的行走,破了好幾個洞。

值得注意的是,老人的外表雖然狼狽,卻有着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不論是行走或躺臥,他總是仔細而專注地觀察着來來往往的人。

老人的外貌與雙眼組合成了一個極不和諧的畫面,吸引了路上所有人的目光,人們竊竊私語:這不是普通的旅人,他一定是一個特殊的尋找者。但是,老人到底在尋找什麼呢?一些好奇的年輕人忍不住問他:“您究竟在尋找什麼呢?”

老人說:“我像你們這個年紀的時候,就發誓要尋找到一個完美的女人,娶她爲妻。於是,我從自己的家鄉開始尋找,一個城市又一城市,一個村落又一個村落,但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找到一個完美的女人。”“您找了多長時間呢?”一個年輕人問道。“找了60多年了。”老人說。“難道60多年來都沒有找到過一個完美的女人嗎?會不會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完美的女人呢?那您不是找到死也找不到嗎?”

“有的!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完美的女人,我在30年前曾經找到過一個。”老人斬釘截鐵地說。

“那麼,您爲什麼不娶她爲妻呢?”

“在30年前的一個清晨,我真的遇到了一個最完美的女人,她的身上散發出非凡的光彩,好像仙女下凡一般,她溫柔而善解人意、善良而純淨、天真而莊嚴,她……”

老人邊說邊陷進了深深的回憶裏。

年輕人更着急了:“那麼,您爲何不娶她爲妻呢?”

老人憂傷地流下了眼淚:“我立刻就向她求婚了,但是,她卻怎麼也不肯嫁給我。”

“爲什麼?爲什麼?”

“因爲,因爲她也在尋找這個世界上最完美的男人呀!”

【人生感悟】

世界並不完美,人生總有不足,這個世界更並不存在完美無缺的人。每個人對愛情都有着美好的嚮往,無論男女,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白雪公主或白馬王子,然而,如果要求太苛刻,你只能和“夢中情人”相伴一生。其實,真正的愛情是需要雙方去營造、去培養的。被人愛是一處感動,找到自己的所愛是一種幸運,所愛的人又愛自己是一種幸福。

勵志的故事2

強烈的願望

一個青年很想在事業上取得成功,他聽說有一個智者知道成功的祕密,於是便跋山涉水地找到了智者。

剛一見到智者,青年就迫不及待地問:大師,聽說您知首事業成功的祕訣,今天我從很遠的地方趕來跟您討教,希望您能指點我一下,這個祕訣究竟是什麼呢

智者並未立即回答青年的話,而是讓他跟隨自己去另一個地方。

他們來到了海邊,一直走進大海里。他的身體已經被水淹沒了一半,但智者仍然要求他們向着大海深處前進。就在海水就要沒過脖子的時候,智者突然將青年的頭按在了水中。青年拼命掙扎,用出全身的力氣終於掙脫了。這時,智者笑着對青年說:這就是我給你的答案,如果你渴求獲得成功的願望像是要呼吸到空氣這樣強,那麼你就已經找到了成功的祕訣。青年聽後用心地點了點頭。

幾年以後,這個青年真的憑藉着自己不懈的努力不堅定的信念在事業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實現了他的理想。

勵志的故事3

奧斯特邁爾有一雙神奇的手,她那雙手曾經在鋼琴的黑白鍵上行雲流水般舞動,讓成千上萬的聽衆着迷。也正是她那雙手,爲她多次捧回巴黎音樂學院的大獎,爲她摘取了法國著名女鋼琴家的桂冠。

但是,奧斯特邁爾一直想展示她那雙手的另外功能。有一次,她和音樂家蒙娜說,我這雙手如果再在音樂之外展示一下就好了。蒙娜說,它已經給你帶來這麼多榮譽,你還 不滿足嗎?

奧斯特邁爾搖搖頭說,我爲什麼要滿足,即使我滿足,它們也不滿足。說着,奧斯特邁爾看着自己那雙手,半晌,又說,每次當我靜下心來時,總感覺有一雙手在不停地伸展,像一對翅膀,要把我帶到一個瑰麗的世界去,我清晰地感覺到一種召喚,但那聲音不是來自音樂的殿堂,我知道,這是我自己對生存現狀的不滿足。說着,奧斯特邁爾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碧藍的天空出神。

你瘋了,肯定是瘋了。蒙娜驚訝地說,你一定是讓成就衝昏了頭腦,醒醒吧,不要再胡思亂想了,否則,你連現在的聲譽也保不住,沒事的時候,我希望你去音樂廳,不但我,還 有喜歡你的聽衆。

蒙娜苦口婆心地勸着,奧斯特邁爾卻眼神迷離地望着外面。半晌,她突然回過頭來,眼放異彩地說,我決定了,我要去參加奧運會。

聽到奧斯特邁爾的話,蒙娜徹底震呆了,她瞪大了眼睛驚呼,天哪,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快快清醒吧。

奧斯特邁爾說,我很清醒,事實上,我除了音樂外,還 喜歡競技,喜歡球場上的跑動,喜歡田徑場上的舒展。

可是那裏沒有音符。蒙娜大叫着。

我知道,但我要用的不是這雙手,是內心深處的不滿足。奧斯特邁爾衝着蒙娜微微一笑,親愛的,你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幾天後,奧斯特邁爾就參加了田徑集訓,在訓練場上,她把那些鉛球和鐵餅,當成了琴鍵,第一次投擲,就分別排在小組選拔賽的第一位和第三位。教練驚訝地說,看不出,我們偉大的鋼琴家,竟然是投擲好手。奧斯特邁爾微笑着說,同樣是用手,既然我可以把琴鍵彈得那麼熟練,爲什麼不能自如地操作鉛球和鐵餅?我覺得只要不滿足,就有一種力量託着自己的手,將它們遠遠地扔出去。

不久,奧斯特邁爾參加了1948年第14屆倫敦奧運會,用她那雙神奇的手,奪得了鐵餅和鉛球兩項冠軍,被稱爲奧運史上的一大奇蹟。

不滿足也是一雙手,很多人看不到它潛在的能量。其實,只要給它一個空間,也會創造出奇蹟。

勵志的故事4

一:《馬雲》1999年的阿里巴巴創辦者馬雲,對夢想從不放棄。他曾經想考重點小學,但卻失敗了;考重點中學也失敗了;考大學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學也沒有成功。但他有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他通過自已的努力,最終成功了。他說:夢想,要腳踏實地,和眼淚是息息相關的。

二:《蘇格拉底》有一次上課時,蘇格拉底佈置了一道作業,讓他的弟子們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過一個星期後,他問有多少人現在還堅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堅持做了。一個月後,他又問了,現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後,他再問了,現在只有一個人堅持下來了,那個人就是柏拉圖。

三:《愛迪生》愛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製蓄電池,其間不斷遭受失敗的他一直咬牙堅持,經過了五萬次左右的試驗,終於取得成功,發明了蓄電池,被人們授與"發明大王"的美稱。

四:《李白》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趁老師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門去玩。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到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就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憤讀書,終於成爲了一位偉大的詩人,並被稱爲"詩仙"。

五:《梵高》梵高的執着的繪畫夢想,雖然很遺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沒有受到是人的欣賞,但在那種世人漠視、窮困潦倒的環境下,仍堅持着自己的夢想,畫自己想畫的畫,這也着實非常人所能的'。

六:《海倫.凱勒》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卻努力的從一個讓人同情默默無聞的小女孩變成讓全世界尊敬的女強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麼,生活對她的不公平可謂到了極致。她完全可以放棄她的夢想躲在陰暗的角落裏放聲痛哭,沒有人會責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牀上或坐在輪椅上,像一個植物人一樣由人服侍。可是這一切,她都沒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盲語,觸摸着事物,僅僅憑着她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塗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七:《狄更斯》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時很注意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不管颳風下雨,每天都堅持到街頭去觀察、諦聽,記下行人的零言碎語,積累了豐富的生活資料。這樣,他纔在《大衛.科波菲爾》中寫下精彩的人物對話描寫,在《雙城記》中留下逼真的社會背景描寫,從而成爲英國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學事業上的巨大成功。

八:《華羅庚》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家境貧寒,沒有文憑、沒有導師,地處窮鄉僻壤,但他卻成功了。他靠的是什麼?正是鍥而不捨這一精神!他臥牀三月翻書不止就可以作證。

九:《稻盛先生》松下剛剛陷入事業的困境,這天他無助地走在路上。一對姐弟的談話,引起了他的注意。姐姐正在燙衣服,弟弟想讀書,卻無法開燈,因爲那時插頭只有一個。"你能不能快一點開燈,讓我怎麼看書呀?""好了,好了,就快了。""老是說好了,都過了30分鐘了。"松下突然想:只有一根電線,的確太不方便了,何不想個可以兩用的插頭呢?他認真地研究這個問題,不久,就想出了兩用插頭的構造。試用品問世後,很快就賣光了,訂貨的人越來越多,簡直供不應求,松下的事業也從此走上軌道,利潤大增。遭遇任何問題,都是激發創意的好機會。

十:30年前,一個年輕人離開故鄉,開始創造自己的前途。他去拜訪本族的族長,請求指點。老族長寫了3個字:不要怕。然後擡起頭來,望着年輕人說:"孩子,人生的祕訣只有6個字,今天先告訴你3個,供你半生受用。”"30年後,這個從前的年輕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傷心事。歸程漫漫,到了家鄉,他又去拜訪那位族長。他到了族長家裏,才知道老人家幾年前已經去世,家人取出一個密封的信封對他說:"這是老先生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再來。"還鄉的遊子這纔想起來,30年前他在這裏聽到人生的一半祕密,拆開信封,裏面赫然又是3個大字:不要悔。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後不要悔,這是經驗的提煉,智慧的濃縮。

勵志的故事5

有人作過這樣的比喻: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王振華的喜鵲入萬家。能與齊白石、徐悲鴻大師齊名的是何許人也?他就是人稱“喜鵲王”的王振華。

1959年,王振華出生在康平縣一個普通教師的家庭,受父親的影響,他自幼喜歡書畫。那時家中的一本《齊白石畫冊》是他的最愛,他經常被畫冊中栩栩如生的小蝦深深吸引。從那時起,藝術就在他的心裏生了根。1983年,王振華當上了人民警察,被分配到遼寧省康平勞改支隊。由於能寫善畫,第二年就轉到宣傳部門。從此王振華便潛心研習國畫。

1993年,王振華考入中央勞改勞教管理幹部學院脫產學習,有幸拜入齊白石二代傳人、著名畫家王長久門下。在王長久的點撥下,王振華盡得齊派真傳,畫技精進。他的習作《金玉滿堂》《羣蝦圖》等得到齊白石親傳弟子、著名畫家王恨庚的首肯,稱他的作品“從題材到運筆,從結構佈局到款題、印章與白石大師極其相像。” 經白石大師兩位高徒口傳身授,王振華悟得白石藝術的真諦,並忠誠地實踐白石藝術,傳揚齊派畫風。他的作品無論是蝦、雞、鵲,還是梅、荷、蟲、草,都逐漸達到由形似到形神兼備的境界。齊白石嫡孫齊靈根給王振華的《墨蝦圖》題款:“振華先生畫蝦,用筆墨有齊派風度,功力極深,構圖亦有創新。” 爲了畫好每一幅作品,王振華幾乎傾其所有購買畫冊和筆墨紙硯,他潛心研究,一張一張臨摹。除此之外,王振華還在家中栽花種草,養魚養鴨,從生活中汲取藝術養分。

20xx年可謂是王振華藝術成就卓著的一年。爲慶祝世界園藝

博覽會在瀋陽舉辦,他精心創作的九米九長卷《百鵲圖》在畫界引起轟動。省內知名人士對《百鵲圖》擊節讚美,稱王振華爲“喜鵲王”。同年《王振華中國畫作品選》正式出版。20xx年底,王振華在瀋陽舉辦國畫展,也同樣贏得了業界名流的高度評價。 現在的王振華是中國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遼寧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少年新聞學院藝術客座教授。可無論什麼都不能讓他停下追求的腳步,他雖崇尚齊派藝術,但決不停留在簡單的模仿上,他注重繼承但更追求創新。如今,王振華正以其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實現着從畫者到畫家的重大跨越。

勵志的故事6

成功沒有捷徑可走

所有的人都期盼成功,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爲走向成功全力以赴。人們在渴望成功的同時,也渴望能夠少一分努力,多一分收穫。而事實上要獲取真正的成功,每個人都必須經歷艱辛。無論你出身豪門,還是隸屬寒舍,你都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成功沒有捷徑可走,只有頑強的意志與堅持不懈的奮鬥才能帶你走向成功。

美國著名科學家富蘭克林認爲:人生成敗的關鍵就在於一個人能否每時每刻持之以恆地追求自己的目標。而“持之以恆地追求自己的目標”,就是意志的行爲表現,也正是富蘭克林成功的祕訣。心理學家A·阿德勒也說過:“假如我的目標保留未變,而我的梯子又被拿走了,那我舍用椅子繼續往上爬,假如椅子也被拿走,我會用跳,或用我的肌肉來攀爬。”

只要有恆心,有毅力,有頑強的意志,就一定能可以取得成功。滴水尚可穿石,何況萬物之靈的人類呢?

當然,成功之路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但正如狄更斯所言:“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峯。”

下面的一些數字也許會對青年朋友有所啓示:司馬遷寫《史記》花了15年;左思寫《三都賦》花了10年;洪昇重寫《長生殿》花了9年;李時珍寫《本草綱目》花了27年;曹雪芹寫《紅樓夢》花了10年;徐霞客寫《徐霞客遊記》花了34年;馬克思用了40年著《資本論》;達爾文用了20年著《物種起源》;哥白尼用了36年著《天體運行論》;摩爾根用了40年著《古代社會》;居里夫婦用幾年的努力,從400噸鈾瀝青礦、1000噸化學藥品和800噸水中,提煉出了一克鐳;愛迪生試驗了1800次,最終發明了白熾燈。這些數字表明,堅韌之心、頑強的意志、不懈的努力是成功的基石,而在這長期不懈的追求中,人的才能也得到了體現與提高。

沒有堅持,就不會有最後的成功;沒有恆心,願望就永遠無法實現。勝利只會青睞那些堅忍不拔的人,許多人摔倒了就再也爬不起來,只有擁有頑強意志的人,才能在摔倒後爬起來繼續前進,走向最終的成功。

她今年28歲。

華羅庚在28歲時成了西南聯大教授,扎克伯格28歲時掌握商機,成功逆襲,喬布斯在28歲時創辦自己的公司,一舉成爲商業富豪。但不好意思,她,既不是什麼偉大的商業家,也不是少年得志的作家,28歲的她就是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她甚至沒有自己的職業,如果有,那就是全職媽媽。她有一個5歲的女兒,每天做的事就只有掃地拖地做飯看電視耍手機曬自拍嘮家常之類的幾乎每個中年婦女都會做的事,她不需要上班,不需要學習,每天過着清閒的日子,除了偶爾接孩子上下學,幾乎不怎麼出門,就這樣,任由時間慢慢走,她並沒有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好,她甚至想就這樣度過餘生。

其實,她並不是真的想要做一個全職媽媽,小的時候她有好多好多的理想,當科學家,主持人,作家,歌手,但隨着年歲的增長,她的志向一個個減少,初中學了物理化學放棄了科學家,高中參加歌唱比賽被嘲笑放棄了歌手,多年以來的東北味普通話更是讓她對主持敬而遠之,畢業以後抱着解放了的思想不在彭碰任何書本更是讓她的寫作水平退化到小學一年級。就這樣,經過一路海選,她的理想一個個被淘汰完,最後意外勝出的卻是全職媽媽這個她壓根沒考慮過的選手,一開始她也有過不滿,想出去闖一闖,但家庭瑣事和孩子的誕生讓她無計可施,最後也就漸漸習慣了這樣的生活。28歲,正是她所希望的功成名就的年歲,可如今,她什麼成就都沒有,長期和柴米油鹽打交道,讓她變得勢利,小氣,斤斤計較,俗到骨子裏,她活成了自己不喜歡的那種人。

如果按正常勵志故事的發展,這時,她會東山再起去追尋自己的夢想,最後有所成就,但是實際上,她沒有,僅過了5年,她把什麼夢想什麼書本文化藝術忘得一乾二淨,每天只要有人在她的自拍下面點個贊 就會高興一整天,她不想要東山再起,她甚至都不明白東山再起的意思,她還是這樣活着,或許以後她也不會明白。或許28歲,38歲,88歲她也不會改變,而這樣的生活對於她來說可能並沒有什麼不好。她也沒必要覺得少了點什麼。

反正從來不存在什麼勵志故事。

勵志的故事7

”等你有名了,我們書店就會擺你的書了。“第一次被人這樣拒絕時,我很佩服自己沒有落荒而逃。也很佩服自己臉上羞怯的熱度沒有增加。但更佩服書店老闆在說這一句話時,臉上掛着溫煦和氣的笑容。這,就是生意人嗎?即使說着拒絕的話,臉上神情依然是笑臉迎人。看着書店老闆,一時之間,我恍惚了,彷彿他說的是:”小姐,你很棒“,而不是”等你有名了“這樣的話語。

接着書店老闆繼續說:”名氣,真的很重要。現在出版業難做,沒有名氣,很難生存。“

名氣也是要累積的,不是嗎?

誰一開始就很有名的?然而,我的確在這段時間體會了”人的名、樹的影“這句話了。也第一次發現,沒有名氣,對於自己想要推行想要做的事情,確實在施行上是困難的。

我討厭人家不斷來我博客打廣告。因爲,覺得自己被打擾了。但是,當我有某方面的需求時,我又得上網不斷地找資料,而這些資料,很有可能就是之前人家來博客所打的廣告。有時,覺得這樣的事情真的很有趣。不需要時,人家的東西就是垃圾。需要時,人家的東西就是寶。而東西是不是寶,還要看你當時需不需要?當你想要時,你需要的東西在心中是非常的珍貴的。當你不需要時,人家的東西即使很好,連來打個廣告都覺得惱人。這樣兩級化的心理狀態,不是挺有趣的?

自己不喜歡人家來博客打廣告,因爲被打擾了。但是,當我有需求時,又會覺得對方的廣告來的正是時候。這種心情,是不是很糟糕啊?

東西用對時刻是寶,用錯時刻是浪費。如果每個東西都有他存在的價值,也確實是好的。那來打個廣告,把好的東西傳給大家知道,不是很好?爲何,今天我有這樣的概念卻還是不喜歡人家來博客打廣告?

”你自己還不是一直爲自己的書打廣告!“有人這樣質疑我的態度。我說:”你看見我到人家的博客去做這樣的事情了嗎?我是在自己的博客打廣告,不是去他人的博客。“我開始這樣解釋着。因爲自己不喜歡別人這樣做,因此,我也不會這樣做。

然而,我發現廣告營銷真的重要。沒有曝光率,東西再好,也不會有人知道。這幾次因爲有三篇文章被選爲首頁文章,然後自己發現,當被店小二通知文章上了新聞網時,當天的人氣就會衝上一千多人。然後,自己的博客就曝光了。在這樣的過程裏,真正體會什麼叫”曝光率“。

直到現在,我才真正明白,廣告力量的偉大。我在博客是新人,在新聞臺卻有快三年的時間了。然而,因爲在文章有機會上榜,在人氣上衝的比快很多。自己親自去感受這樣的力量時,終於再次體會人氣的來源,廣告真的很重要的道理。

同樣的,當一個人有了名,成爲大家關注的對象時,人氣就形成了。而名人想要做的事情,推廣起來,似乎就快多了。從這樣的觀點來看,那我要把書賣得好,是不是要再主動點?要讓自己的曝光率變高?這樣的操作,是不是就成爲追求名利下的奴隸了?而我還一直標榜:”名利如浮雲“,追求名與利,還不如讓自己多讀點佛書,提起正念,快快修行才實在。

曾經有人問我:”當世俗的成就越高時,會不會阻礙修行?“當時,我沒有回答。我不敢回答。然而,對方卻斬釘截鐵的說:”一定會。“我想我漸漸體會了”一定會“這樣的答案了。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固定的。你花多少時間在上頭,就有多少的報償。最近忙着出版社的事情也有半年了。因怕自己在看佛書上的時間變少,因此,逼着自己去上”菩提道次第廣論“的課程。也逼着自己在發起一個城市叫”大藏經“。讓自己每天發表大藏經的經文,每天讀一些,纔不會懈怠。我發表的每篇文章,都是自己寫的,不然就是一定看過的佛經纔會發表,做着這樣的事情,還要不斷寫文章。我想,我夠忙了。然而,當自己的事情多到做不完時,我竟然還想玩樂?

女兒跟我說:”媽咪,你不要再玩了。六月底要完成的英文單字題庫只剩十天的時間,趕快做一做。不要再寫文章了。“

我苦笑着說:”人的名,樹的影。有名才能賣書。也才能靠着賣書的錢來印製我想印的佛書。現在,經營博客很重要。我不能停。你就多幫我一些吧!“如果我八月的英文書可以準時上市,我想感謝我的女兒在這段期間幫我的忙。讓我有時間經營博客及寫文章。更讓我完成了投稿聯合報的徵文活動。不管自己的作品能不能被選上。我都在這段時間,盡了我的全力,完成了一篇新詩、一篇三千字的散文、一篇一千二百字的極短篇,及一篇六千字的小說。而且,還另外寫了好多篇文章。其中兩篇也是投稿網絡的徵文活動。

既然已在世俗中,也要在俗世裏活出不一樣的人生。我不刻意追求名,對我而言,在過去、現在、未來,那都是虛名。然而,爲了實現夢想,我似乎不得不,一定要把自己推上世界的舞臺。

這是目前的選擇。但要告訴自己,即使有名,也要不爲名所惑。多少人因爲名而被拖累?多少人因爲名而真正歡喜?捫心自問,或許,名氣,都比不上我好好吃一頓飯來的實在呢!

勵志的故事8

她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帽子製品的惟一代理商。她靠着做帽子,把小生意做成年盈利9000萬元的上市公司。她就是香港飛達帽業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顏寶鈴。

她是一個成功的創業人,更是一位智慧的母親。

因爲工作忙,她給兒子的時間並不多,但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只要臨近考試,她都會請假給孩子輔導功課,出模擬試題,直到他們考完纔回去上班。兩個兒子的成績都很好,中學就被送到美國讀書。她重視孩子的學習,更重視孩子“立品”。

有一年,兒子要去洛杉磯讀一個暑假班,同行的4個孩子買的機票都是商務艙,只有顏寶鈴給兒子買了經濟艙。兒子不服氣,問她:“你一個上市公司的老闆,不覺得這樣很沒面子嗎?”她回答:“媽媽的面子不值錢,人家誰知道你媽媽是顏寶鈴?”商務艙的票價來回差不多要39000元,而經濟艙才7000多元,她對兒子說:“內地有很多跟你差不多大的孩子非常有才華,他們考上大學卻沒有錢上,如果你自己辛苦30個小時就能省下3萬元錢資助3個孩子上大學,你爲什麼不做這件能改變他們一生命運的事呢?”兒子不再爭辯,答應坐經濟艙去美國。顏寶鈴立刻和福建僑聯取得聯繫,請他們幫助找3位上不起大學的孩子,以兒子的名義進行資助,並請這些孩子每個月給兒子寫信,介紹他們的家庭和學習情況。“我要讓兒子懂得他做的事情是值得的。”

不久,兒子收到了信,不過不是3封,而是7封。兒子驚訝地問媽媽怎麼回事。媽媽說,工作人員找來了7個人讓她挑。“7個都那麼優秀,我怎麼選呢?所以就都包了。”身教勝於言傳,從此,兒子再沒有跟媽媽提過坐商務艙的要求。

顏寶鈴現在喝水用的是一隻粗陶杯子,那是兒子幾年前送給她的母親節禮物,杯子有一道裂紋了,但當媽的依然無比珍惜。

勵志的故事9

一名地地道道的80後文科生,靠着一股不服輸的拼勁,硬是在理工男主導的IT領域打出一片天地,這位IT創業者叫王翼。

畢業6年,在三次創業失敗後,20xx年,80後小夥王翼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感覺,他和小夥伴們已將公司開在了南京、西安、深圳等城市。

“愛折騰”文科生:一頭扎進IT行業

“有的人天生就是折騰的命,比如我。”王翼這樣對記者說。

求學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本科是管理學,王翼在校期間擔任過團委書記、紅十字會校支隊隊長,同時也是某連鎖餐飲品牌門店店長。“都是需要用心做的瑣碎工作。”王翼坦言,自己很感恩當年的那些經歷。

20xx年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傳媒公司工作兩年後,文科生王翼一頭扎進自己毫無基礎的IT行業。

“第一次創業是組建團隊,幫企業做軟件開發。”王翼回憶稱,初出茅廬的夥伴們最終因爲想法不同而分道揚鑣。此後兩年,這名愛折騰的文科生又組建過兩支團隊,分別做軟件服務外包項目和互聯網整合營銷項目,不過,兩次創業均以失敗告終。

談及前三次創業的失敗,王翼表示,團隊的執行力、負責人決策能力都是項目能否成功的關鍵,“稍有失誤就可能半途而廢”。

第四次創業:獲首輪風投500萬元

20xx年1月,王翼獨自注冊成立公司,主營微信公衆平臺開發、APP開發以及微信營銷,這也是他的第四次創業。8個月後,公司漸入正軌,現已擁有300平方米的辦公室(包含研發基地),相繼在南京、西安、深圳開設了分公司,公司員工超過60人。

20xx年底,在青桐年匯·華中黑馬創交會現場,公司推出的微信打印機贏得滿堂彩。隨後,公司在技術和產品研發上一個接着一個突破,已擁有從軟件服務外包到智能硬件生產等完整產業模塊。

創業至今,這家年輕的光谷創業型企業的銷售業績突飛猛進,風險投資公司更是聞風而動,不久前首期500萬風投到賬。

勵志的故事10

東漢末年,崔琰在河北袁紹處當門客。

“官渡之戰”曹操大敗袁紹,崔琰被曹操所俘獲。曹操看他是位人才,便把他留在自己身邊任職。

曹軍幾次狠狠地打擊前來侵犯的匈奴人,最後匈奴派使臣向曹操求和,並送來大量貢禮。匈奴使臣回國前,要求曹操接見他,並說:“久仰魏王武功赫赫、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想來形貌一定威嚴,願意一睹風采。”

曹操聽了手下的報告,覺得匈奴使臣的要求合理,不好拒絕,便讓有關人員安排會見的的時間。

會見前,曹操覺得自己的個頭太小,不夠威武,很難令外國使臣敬畏,便讓相貌俊雅的崔琰假扮自己接見匈奴使臣,自己則扮作貼身衛士,手扶配刀,站在一旁。

會見結束後,曹操派人向匈奴使臣詢問對曹操的印象,匈奴使臣說:“魏王長相風流文雅,氣度寬宏,可他身邊手扶佩刀的衛士卻很威嚴,令人望而生畏,有帝王之相。”

曹操聽了匈奴使臣的評價,覺得此人很有眼力。

實際上,崔琰不僅長得相貌堂堂、舉止不俗,分析事物合情合理,而且知人善任,愛惜人才。

崔琰有個堂弟叫崔林。崔林平時說話不多,性格比較內向,平時很少在親友之間走動,特別是成年以後淡泊功名,一時之間沒有什麼大成就。

爲此,親友們談起崔林,都會顯出一副鄙夷不屑的樣子,評價崔林說:“崔林這個人不會有什麼大作爲,與崔琰比可是差遠了。”

崔琰卻有自己的主見,他每次遇到親友,都對他們說:“我與諸位的看法不同。我以爲人的發達有遲有早,我不過早作了幾年官罷了,哪裏比得上崔林呢?才能大的人需要長時間才能成器,以他的見識和才幹,將來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崔琰的眼光果然沒有錯。崔林的才能的確很出衆,他從小雖然默默無聞,但一直刻苦學習,注意天下大事的變化,暗中積累了很多的知識,他相信自己總有一天能成爲利國利民的有用之才。不久,崔林的才能被曹操發現了,曹操先是任命崔林爲主簿,後任命他爲御史大夫。到文帝時,崔林竟官至司空,封爲安陽侯,成爲魏國的股肱之臣。

勵志的故事11

不同的豆芽

一個年輕人進入大學後,他感到沮喪,因爲他的專業前景不夠樂觀。一天,教授帶他去了一個熱鬧的蔬菜市場,在一個豆芽攤前停了下來。教授示意年輕人仔細檢查豆芽的質量。年輕人發現豆芽又細又長,有根,攤位前幾乎沒有顧客。之後,教授帶他去了另一個賣豆芽的攤位。年輕人發現這個攤位上的豆芽又短又壯,新鮮又嫩,而且沒有根。買主絡繹不絕。

年輕人很奇怪。

爲什麼這兩個家族的豆芽不同?教授問年輕人。

第二家公司的設備和生產方法肯定比其他公司優越年輕人回答。

教授搖了搖頭,說:“我不知道;你沒注意到第二個攤位在豆芽生長裝置上,另一塊石頭被壓着

壓力是卓越的必要條件教授總結了他們的市場研究。

情緒:是的,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壓力無處不在。在每一個成長的日子裏,不可能總是充滿燦爛的陽光和溫暖的微風。是壓力激發了我們的潛能,甚至是我們不瞭解自己的內在潛能。正是壓力讓我們不知疲倦地奔跑,縮短了與太陽的距離。正是壓力讓我們感受到實現夢想的喜悅和滿足。

當然,當我們忙碌時,當我們陷入混亂時,當壓力成爲我們心靈無法承受的重量時,我們也需要學會用快樂發泄自己,用智慧疏通自己,這樣我們的心靈和靈魂才能始終堅持最合適的壓力溫度!

勵志的故事12

一位全國的推銷大師,即將告別他的推銷生涯,應行業協會和社會各界的邀請,他將在該城中的體育館,做告別職業生涯的演說。

那天,會場座無虛席,人們在熱切地、焦急地等待着那位當代最偉大的推銷員,作精彩的演講。

大幕徐徐拉開,舞臺的正中央吊着一個巨大的鐵球。爲了這個鐵球,臺上搭起了高大的鐵架。

一位老者在人們熱烈的掌聲中,走了出來,站在鐵架的一邊。他穿着一件紅色的運動服,腳下是一雙白色膠鞋。

人們驚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麼舉動。

這時兩位工作人員,擡着一個大鐵錘,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這時對觀衆講:請兩位身體強壯的人,到臺上來。好多年輕人站起來,轉眼間已有兩名動作快的跑到臺上。

老人這時開口和他們講規則,請他們用這個大鐵錘,去敲打那個吊着的鐵球,直到把它蕩起來。

一個年輕人搶着拿起鐵錘,拉開架勢,掄起大錘,全力向那吊着的鐵球砸去,一聲震耳的響聲,那吊球動也沒動。他就用大鐵錘接二連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氣喘吁吁。

另一個人也不示弱,接過大鐵錘把吊球打得叮噹響,可是鐵球仍舊一動不動。

臺下逐漸沒了吶喊聲,觀衆好象認定那是沒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什麼解釋。

會場恢復了平靜,老人從上衣口袋裏掏出一個小錘,然後認真地,面對着那個巨大的鐵球。他用小錘對着鐵球“咚”敲了一下,然後停頓一下,再一次用小錘“咚”敲了一下。人們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樣“咚”敲一下,然後停頓一下,就這樣持續地做。

十分鐘過去了,二十分鐘過去了,會場早已開始騷動,有的人乾脆叫罵起來,人們用各種聲音和動作發泄着他們的不滿。老人仍然一小錘一停地工作着,他好象根本沒有聽見人們在喊叫什麼。人們開始忿然離去,會場上出現了大塊大塊的空缺。留下來的人們好象也喊累了,會場漸漸地安靜下來。

大概在老人進行到四十分鐘的時候,坐在前面的一個婦女突然尖叫一聲:“球動了!”剎時間會場立即鴉雀無聲,人們聚精會神地看着那個鐵球。那球以很小的擺度動了起來,不仔細看很難察覺。老人仍舊一小錘一小錘地敲着,人們好象都聽到了那小錘敲打吊球的聲響。它拉動着那個鐵架子“哐、哐“作響,它的巨大威力強烈的地震撼着在場的每一個人。終於場上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在掌聲中,老人轉過身來,慢慢地把那把小錘揣進兜裏。

老人開口講話了,他只說了一句話: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來,那麼,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對失敗。

勵志的故事13

洛克菲勒是美國的石油大王。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有一段時間,當地人們最痛恨的就是洛克菲勒。被他打敗的競爭者將他的畫像吊在樹上泄恨,充滿火藥味的信件如雪花般涌進他的辦公室,威脅要取他的性命。他僱用了許多保鏢,防止遭人殺害。他試圖忽視這些仇視怒潮,有一次他曾以諷刺的口吻說:“你儘管踢我罵我,但我還是按我自我的方式行事。”

但他最終還是發現自我畢竟也是凡人,無法忍受人們對他的仇視,也受不了憂慮的侵蝕。他的身體開始不行了,疾病從內部向他發動攻擊,這令他措手不及,疑惑不安。

起初,醫生試圖對他偶爾的不適保密,可是,失眠、消化不良、掉頭髮、煩惱等病症是無法隱瞞的。最終,他的醫生把實情坦白地告訴了他。他僅有兩種選擇:財富、煩惱還是性命。他們警告他:必須在退休和死亡之間做一抉擇。

他選擇了退休。退休後,他學習打高爾夫球、整理庭院、和鄰居聊天、打牌、唱歌等。但他同時也開始自我反省,開始爲他人着想。

簡而言之,洛克菲勒開始研究把數百萬的金錢捐出去。有時候,做件事可真不容易,當他向一座教堂捐獻時,全國各地的傳教士齊聲發出怒吼:“腐敗的金錢!”

但他繼續捐獻。在獲知密歇根湖岸的一家學院因爲抵押權而被迫關掉時,他立刻展開援助行動,捐出數百萬美元去援助那家學院,將它建設爲目前舉世聞名的芝加哥大家。

他也盡力幫忙黑人,幫忙完成黑人教育家華盛頓.卡丈的志願。當著名的十二指腸蟲專家史太爾博士說:“只要價值五角錢的藥品就能夠爲一個人治癒這種病--但誰會捐出這五角錢呢?”洛克菲勒捐出數百萬美元消除十二指腸蟲,消除了這種疾病。然後,他又採取更進一步的行動,成立了一個寵大的國際性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致力於消滅全世界各地的疾病、掃除文盲等工作。

洛克菲勒的善舉不僅僅平息了人們對他的憎恨,並且產生了更爲神奇的效果:許多人開始讚揚他、敬仰他,有的受了他恩惠的人甚至對他感激涕零。

這時,疾病也漸漸遠離了洛克菲勒,他感到了無比的幸福和歡樂。

勵志的故事14

一羣人行色匆匆。在漫長的跋涉中,他們都希望以最快捷的方式實現自己的夢想,到達夢寐以求的終點。

這是一條通往終點的捷徑,有一條河擋住了他們的去路。河水波濤洶涌,無法逾越。

人羣在河邊觀望了很久之後各自散去,他們希望能夠找到新的路徑繞過這道天然屏障。

最後河邊只剩下3個人。

第一個人仔細觀察河水。他先扔下幾塊石頭試試水的深淺,又扔下幾根樹枝看看水的流速,然後選擇了一個合適的地方,脫了衣服,勇敢地跳了下去。河面很寬,但他最終還是遊了過去,到達了彼岸。他驕傲地揮動着自己的拳頭。

第二個人在河邊徘徊着,思考着……很快他走進樹林,砍伐樹木,製造木筏。他將木筏放到了水裏,跳了上去。雖然河水很急,木筏在河中劇烈震盪充滿危險,但這個勇敢的人也到達了彼岸。

第三個人顯得非常瘦弱,夜幕已經降臨,而他仍然徘徊在岸邊。他既不會游泳,也不會伐木製造木筏,但他知道,也許這裏是到達終點的唯一出路。他望着這道似乎不可逾越的河,觀察着滿天的星斗,坐在岸邊,思考了很久,最終他決定先在岸邊找一個地方安頓下來。

日復一日,天氣越來越冷,他靜靜地等待着機會的來臨。終於,寬闊的河面結起了厚厚的冰,天塹變成了通途。他抖擻精神,沒有費太大的力氣,成功地到達了彼岸。

3個人都到達了目的地,而其他的人仍在對岸苦苦尋找出路。

同樣的路程,智者憑其智,能者憑其能,他們都找到了通往彼岸的捷徑,而平庸者只能仰天長嘆,怨天尤人。也許,捷徑不僅僅是路,捷徑有時候是方法、是能力也是智慧。

勵志的故事15

牛頓

牛頓研究學問非常專心。有一次,朋友請客,席間,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於是叮囑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牛頓回來,只好去看個究竟。原來牛頓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項實驗的做法,到家後,就一頭栽進實驗室,做起實驗,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淨。又有一次,他餓了,煮雞蛋吃,卻一邊想問題,一邊把雞蛋放進鍋子中,等問題解決了,想吃雞蛋時,揭開鍋蓋,撈起的竟是自己的懷錶。

卓別林

卓別林能編,能導,能演,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影人.有一次,他召開影片攝製會議,一隻蒼蠅在他四周繞着圈子飛.起初他用手打幾下,沒有打到,就要了一個蒼蠅拍.會議進行中,他就握着蒼蠅拍,擺出打蒼蠅的姿態,眼睛狠狠地望着那蒼蠅.可是打了三次,都沒有打到.後來蒼蠅就在他面前的桌上,他慢慢地拿起蒼蠅拍,正要作死命一擊時,忽然放下手中武器,讓蒼蠅飛走.旁邊在座的人看了,就說:爲什麼你不把它打死?這位諧星聳了聳肩,說:這只不是方纔那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