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書籍 > 這5本書,教你如何安放矛盾中的自我

這5本書,教你如何安放矛盾中的自我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5W 次

導語:身處這個時代,有沒有和小編一樣,覺得自己的認知和三觀就像一艘破爛不堪的小船,在信息的驚濤駭浪裏顛簸。小編整理了這5本書,教你如何安放矛盾中的自我。01《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這5本書,教你如何安放矛盾中的自我

 01.米蘭·昆德拉

豆瓣評分:8.5 (130773人評價)

1968年,“布拉格之春”失敗,捷克斯洛伐克被前蘇聯接管,米蘭·昆德拉被開除黨籍,他的所有作品從書店和圖書館消失。這對一個作家來說,是致命的打擊。然而米蘭·昆德拉只說了句“書籍自有其命運”。

這本書的地位毋庸多言,小編正在刷第三遍,每一遍都收穫極多。他筆下的愛、恨、悲、喜就像西西弗斯的巨石,是掙脫於理性之外生命中不能承受的沉重,一遍遍衝擊着小編稚嫩單純的小心臟。

人們常常感嘆活着不堪重負,面對選擇時患得患失、憂慮重重,每一次的選擇都變得沉重,以至於使生命也變得沉重,到底爲什麼?米蘭·昆德拉本人這樣理解:

我們常常痛感生活的艱辛與沉重,無數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種重壓下的扭曲與變形,“平凡”一時間成了人們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們卻在不經意間遺漏了另外一種恐懼——沒有期待、無需付出的平靜,其實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與精神。

 02《燈塔》

克里斯多夫·夏布特

豆瓣評分:9.0 (1728人評價)

這是一部鮮見的極簡主義圖像小說,你可以像看默片一樣看它。

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燈塔裏,住着一位畸形怪人。他相貌醜陋,他自出生起就被藏在塔中,與世隔絕地生活了五十年。

父母留下的舊詞典,是他認識外界的唯一窗口,在每個孤獨的夜晚,點亮他想象中的世界。當他閉上眼睛、用手隨意指向一個單詞時,那些荒誕離奇的畫面便接踵而來。

直到有一天,漁船上新來了一位沉默寡言的水手,他用自己別樣的方式,輕輕敲開了怪人心底緊鎖的大門。

我們到底該選擇什麼樣的人生?

是被禁錮的、窩在安全小屋中,自以爲什麼都知道的人生?還是要冒着遍體鱗傷的危險、也要去看精彩世界的人生?

每個人的心底都有難以述說的孤獨,也都有一方渴望擁有的自由天空。若未知的世界讓人心生恐懼,我們是自我封閉,還是勇敢走出去?

看完這本書,小編相信,你會找到那個答案。

  03《本書書名無法描述本書內容》

埃裏克·卡普蘭

這本書作者埃裏克·卡普蘭是《生活大爆炸》的編劇兼執行製片人,在書中,他從神或上帝是否存在這個問題開始,展開了一場哲學思索。

這本書從邏輯、神祕主義、幽默、人生、我和你五個部分,逐漸論述神和上帝是否存在?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怎麼才能讓自己快樂?如何面對痛苦和死亡?等等諸多問題。

這本書表面上是一出精彩絕倫的滑稽劇,實際上又格外嚴肅。這種關於人生哲學的論題,會在某種程度上成爲你的一部分,讀完這本書,你會有過完了整個一生的感覺。

人生本來就是矛盾的,而且沒法解決。但是,有一劑良藥能讓矛盾淡化,或者變得不那麼刺目。

這劑良藥就是幽默。

  04《困擾種種》

莉迪亞·戴維斯

豆瓣評分:8.1 (247人評價)

很有可能,你只讀了兩行字,思緒就不由自主飛出去,飛到街上、手機上、遊戲裏、朋友圈中。胡思亂想一通,收心回來,你的目光還停留在這兩行字上。

是的,這本書就是這樣。所有的情感波動都是你自己的,書只負責喚醒;所有的故事也都是你自己的,書只負責提供入口。

張愛玲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小編對這句話感觸越來越深。當你對生活有成熟的感覺,無論走多遠,總能感覺有一個無從脫逃的牢籠將你關住。

小編認爲,能看清生活不易,卻仍願意與之較勁,參透苦樂之後,還能用一種冷靜、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不爲困擾所囿,這就是生活的強者。

  05《他人就是地獄:薩特自由選擇論集》

薩特

豆瓣評分:8.2 (1407人評價)

在薩特的舞臺劇《禁閉》中,三個靈魂被投入地獄。這裏沒有刑罰和劊子手,折磨三個靈魂的唯有彼此之間勾心鬥角。

薩特要證明一件事:當人與人之間關係破敗時,他人就是地獄!再進一步推論,離你最近的人最容易成爲你的敵人,從這角度來看,自己其實才是最危險的那個。

可是怎麼辦,就算你貌美如花,也沒辦法通吃所有人。

我們學習、工作、生活,時刻不停地思考與反省,終究無法將自我從孤獨中拯救出來。

非但不能,我們越來越在意並尋求他人的關注和認可,甚至他人的慾望可以成爲我的慾望。諸如父母想要你成爲什麼樣子、戀人想要你做出怎樣的改變。

當然,獨處是不現實的,人還是社會性、羣體性動物,提高與人交往的情商和協同度,你會理解蟻穴和蜂巢,驚喜地從他人身上看到天堂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