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詩歌 > 關於中國詩歌的議論文

關於中國詩歌的議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2W 次

中國詩歌歷史悠久,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元曲,詩歌一直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精髓,也是中國人文生活的堅實基礎。

關於中國詩歌的議論文

五四新文化運動後,詩歌分成了舊體詩和新詩。詩、詞、歌、賦、曲多有鮮明格式、有複雜或嚴格的韻腳。我們一想到詩歌,就會想到押韻,想到整齊的行列。雖因現行普通話的簡化處理,去掉了很多複雜的聲調,而導致唐詩宋詞的一些篇章讀來不再押韻,但總體來說,押韻成爲普通讀者對詩歌的一個共識。但這個共識是錯誤的,而且漸漸地發展成了一種成見。

中國早期韻文如漢賦等也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押韻、對仗等規則,使得韻文的創作只能帶着鐐銬跳舞,到後來,人們就開始突破韻文的約束,而開始創作自由體的散文,從而能夠更加直抒胸臆,寫人狀物。到唐宋時代,自由體散文大家輩出,而爲鼎盛。從此,強調押韻的詩歌和不強調押韻的散文,各走向自己的巔峯。但詩與文,也常常是互爲詠歎的。例如,唐代大詩人王維在十九歲時就寫過傑出的長詩《桃源行》,對應着陶淵明的散文名篇《桃花源記》。而陶淵明自己就另有名詩《桃源行》詩文相配。另外一個例子是天才詩人王勃去南方交趾(今越南)探望父親途中經過江西南昌,參加當時洪州牧閻伯嶼滕王閣詩會,以一篇《滕王閣賦》和一首《滕王閣詩》的絕配,冠絕羣倫,千古流芳。

以此可知,文章體裁的變化,隨時代和現實而變化。在格律、押韻無法滿足表達需求的前提下,自由體的散文和小說都出現了。而突破整齊行列的詞曲,也在有規律押韻的前提下,調整句式爲“長短句”。這些都是文學體裁隨時代現實而流變的例子。我們今日讀者,其實不必太拘泥於成見,認爲詩歌一定要押韻,一定要整齊行列。古人都能突破,以新態度、新胸懷來變化,今人更應該胸懷寬闊、廣泛容納。

王國維先生說:“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是通常的分法。“唐詩宋詞元曲”格律鮮明,有自己的規則,韻文的好處,是短小精練,便於記誦。但泥於格式和韻腳,略有些不自由,跟日常話語脫節,漸漸失去活力。而小說類語言則更爲通俗,明清以降成爲聯繫日常生活的最重要表達,不同體裁可以說不可代替,各擅勝場。

五四新文化運動至今已近百年,擺脫韻文約束的新體詩,雖歷經種種磨難,仍取得很高成就。新文化運動前後,舊體詩完全割裂的新詩體質尚弱,艱難前行,以胡適之先生爲代表的一批先驅者的最初創作實踐,還都不太成功。聞一多、徐志摩等著名詩人,到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才逐漸成熟。相比之下,與傳統文化有直接精神傳承的新散文,最早取得突出的成就,而新小說在第二個十年間也出現了較優秀的作品。新詩因爲是自由體,並且無法從傳統文化中獲得能量,一直很難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是到了五四之後的第三個十年,因穆旦等新一代詩人的出現,新詩開始有了新氣象。此後,他們被中斷了三十年,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才重新得到認識。而這個時候,更新一代的詩人,正在萌芽中生長。

新詩雖然沒有嚴格的格律、韻腳,但在長期的探索中,也形成了獨特的美學品格。詩歌的語言運用,把各種繁複意象,多變情感,交錯在精練、想象力豐富、情景還原力突出的詩句裏。在拓展漢語表現力上,在語言世界的表達中,新詩有着卓越的貢獻。

新詩題材豐富多變,語言運用自由,意象磅礴充沛,而在評價上很難整齊劃一,因此,新詩流派琳琅,當代詩人之間分歧巨大,呈現巨大的差異性和豐富性,這本來是好事,也是詩歌創作力的體現。但這些成就,卻無法在現行語文教材中得到體現。

現行的語文主要教學方式之一,要求教師“教透”課文,要求學生“讀透”課文,對一篇課文的字、詞、句、段、節、章,無所不至地加以過度闡釋,把作家、詩人可能根本沒有想到,根本不曾表達的意思,額外地硬加在作品上,從而用“完全消化”的模式來加以“尋章摘句”,來加以考試和評測。這種教法和學法破壞了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特有的完整性,遮掩了惟有這種完整性才能發出的語言和思想的輝光。如此一來,無法被教師和學生在課堂“讀透”的、其美學品格和詩意空間豐富層疊、思想趣向複雜多變的當代優秀詩歌因此無法進入語文教材裏。正在學習黃金時代的中小學生,也因此被隔絕與當代詩歌的接觸。

在與優秀教師進行廣泛而充分的交流之後,我編寫詩歌分冊時,將不按詩歌發展的時間段和流派來選擇,而是以某些主題、素材來歸類,如詩人描寫“季節”一組,描寫“風景”一組,描寫“時間”一組,描寫“愛情”一組,描寫“莊稼”一組,描寫“動物”一組。這樣把不同詩人的不同作品混排在相近的主題下,方便中小學語文教師和學生閱讀。

相對而言,中小學教師和學生對當代詩歌缺乏有效閱讀經驗,對當代詩歌的學習比較困難,很多人一說到當代詩歌,第一反應就是“看不懂”,“不明白”。有一次,我在微信一個教師羣裏貼出詩人西川的一首詩《請不要取消我的複雜性》,一位語文老師跟着就說,當代詩歌都是垃圾!我的一位朋友、著名語文老師樊陽在私信裏跟我說,他不同意那位老師的觀點,於是帶着這首詩去了學校,他要在自己的一個人文閱讀班上爲我做實驗,看那些初中生們讀不讀得懂這首詩,排斥不排斥這首詩。第二天,他給我回信說,班上有三十名學生,除了兩個孩子不知所云之外,大多數都能說出一點感想。有七八個學生,還能說得很深刻。大家的認識都是:人是複雜的,爸爸媽媽不要取消我們的複雜性,老師不要取消我們的複雜性。

我接到這個回信,心裏感到很溫暖。閱讀當代詩歌,不一定需要想着“讀透”,閱讀經典作品也一樣,要先讀起來,在具體的閱讀中獲得直接的語言和故事的感受。經過一定量的閱讀積累,你就會對當代詩歌有一種直接的、細膩的感受。

我個人認爲,閱讀有三個層次:第一層,直接閱讀,不要深究;第二層,多次閱讀同一部作品並感受作品的用詞、結構、人物、敘事的特殊魅力;第三層,深入研究同一類作品並查找、學習、研究、對比各種不同的資料,形成整體的把握和感受。

第一層是普通閱讀,第三層是專家閱讀。 我們不應該苛求每一個人一開始就作專家閱讀,這樣會對尚未養成閱讀習慣,尚未積累足夠的閱讀材料的普通學生形成壓力,甚至讓他們感到乏味。

我一直認爲,我們今天的教師和家長,都太忽視學生的理解力,甚至打壓他們的理解力,總以爲他們這也不懂那也不懂,但孩子們的理解力永遠超過我們。他們也許缺乏足夠的經驗,但是隻要我們不打壓他們,他們就能磨礪自己的認識,擁有自己的思考天地。

要改變這種“不懂”和“不明白”,需要有效的閱讀積累和訓練,要先讀起來,從具體的語言、意象中,慢慢地感受那跳動中的語言和豐富的意象衝擊。不要專門去抓出一個所謂“準確”的理解,也別試圖得出標準答案,更不要用“看不懂”作爲藉口,讓自己遠離詩歌。從語言上講,遠離詩歌者,就會遠離夢想,遠離語言的烏托邦。

從春天開始,承受着疑問的目光,我閱讀了幾千首當代詩歌,我不必挑選詩歌界認爲最傑出的詩歌編入這本詩歌分冊裏,我只要按照相近的主題挑選過了語言基本面的作品,匯聚在這裏,事情就做成了。

三十年來,當代詩歌取得了傑出的成就。遺憾的是,這種成就被我們的中小學語文完全抹煞了。從中學畢業之後,千百萬新人類懷着對當代詩歌無知且輕蔑的態度,走進了泥潭般的成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