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家長必看:怎樣把孩子培養成傅園慧那樣堅韌!

家長必看:怎樣把孩子培養成傅園慧那樣堅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4W 次

每個人都有自己優秀的一面,每個人都有值得稱讚的地方。當你眼中充滿了這個世界的美好。 那你也是美好的。 我已經在這個世界上度過了二十年。 我在尋找我的生命的意義,和對這個世界的態度。 只是屬於我的,獨一無二的。 我明白了我爲什麼而活。 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很簡單。 快樂。愛心。感恩。 這就是我想要的。 優秀不優秀,其實並沒有什麼關係。 只要過程做的竭盡全力,並能夠問心無愧。 結局怎麼樣,也已經不在乎了。

家長必看:怎樣把孩子培養成傅園慧那樣堅韌!

一個20歲的孩子,能有這樣的領悟,她的單純背後不是天真,可愛背後不是無知。她老少通吃的清新脫俗,是源於她的智慧,她的內涵,她的大格局。

“洪荒之力”,到位詮釋了體育精神。她的這句話更如閃電,直擊人心。 (PS:經常遭遇失敗的人懂得她在說什麼)。

傅園慧爸爸在微博轉發過一條育兒文: 文中提到了三個關鍵句是:無條件的愛、尊重使孩子自信、尊重比成績更重要。


 1、爲自己的行爲負責

堅韌始於勇於承擔。如果從小缺乏責任心,當生活需要你在逆境中堅持時,會缺乏動力。 所以,曾在美國海軍海豹部服役的Eric Greitens建議,“早點開始教育孩子爲自己的行爲負責,而不是老給自己找藉口或者怪責他人。”無論是愛護自己的玩具,或者是幫忙照顧弟弟妹妹,這點都一樣重要。

  2、該出手時纔出手

在今年備戰奧運的採訪中,當記者問到她對自己未來的期望,她說:“我要成爲一個像我心中所想的那樣優秀的人,這是指內在、精神上的。” 當記者進一步尋問她具體的職業規劃, 她說:“我沒有規劃,我覺得如果是一個優秀的人,任何職業都可以駕馭的很好,在任何領域都可以走上巔峯” 而何爲優秀的人,她說:“就是內在非常的豐富,知識面廣泛,非常有涵養,能力也很強的人”。 但請剋制爲孩子解決所有問題的慾望,該出手時纔出手。讓孩子知道,自己永遠會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出現。但與此同時,給他們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

 3、冒點險也無妨

加拿臨牀心理學家Donald Miechenbaum曾發明一種叫“壓力預防”(stress inoculation)的心理治療方法,其理念是:若讓人處理適當的壓力,將有助於面對更大的焦慮和恐懼。這和給新生兒打預防針是一個道理。 別怕孩子冒險,冒險就是孩子成長中最肥沃的土壤,當肉體與精神痛苦到一定程度,靈魂則得到昇華。如今棄軍從政Greitens所言:“我們要成爲完全不同的人,就得做沒做過的事。”(注:他剛獲得共和黨密蘇里州州長候選人提名)。

 4、失敗是個好東西

冒險與失敗如影隨形。但若善於面對,失敗會讓我們更加清醒,這遠比成功有價值。所以,我會告訴孩子,失敗是個好東西。 傅園慧說自己曾在14年陷入低潮,整個人如發黴的蘑菇般頹廢,而就在今年4月,她也因身體原因,一下從世錦賽的冠軍,跌落到全國賽的末名,這對於一個運動員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回憶起那段日子,傅園慧說:“在這段日子裏,我經歷了無數個低谷,很多消極負面的情緒堆積在身上,我不停地調整,又不停的被打入低谷......我覺得在那一天之內,我一下子長大了十歲!” 是曾經的挫折讓她學會了淡定、學會了自嘲。

 5、鼓勵樂於助人

樂於助人會讓孩子變得有同理心,更加足智多謀。更重要地,這會讓他們知道,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還有別的更重要、有趣的事情。若願慷慨相助,自己也可讓周圍的人生活得更好。

6、每日知足常樂

在這個人人都有壓力、有面具的時代,我們羨慕傅園慧的率真,而這率真背後是她發自內心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患得患失,在衆目睽睽之下依舊能保持瀟灑愜意的心態。 新加坡的華人廚師陳翰銘每天工作15小時,還能保持笑容常在。沒有知足常樂的心態,我很難想象他如何在炎熱狹窄的小攤裏,三十年來默默無聞地持續地高強度工作。 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Robert Emmons的研究也顯示,懂得感恩會讓生活快樂指數提升約25%。想辦法讓孩子知道,就算是在自己最沮喪一天,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也比世界上很多人要多得多。

7、創造安全、有愛的環境

我覺得,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與評價不能再只侷限於“成績”與“聽話”。而更要注重是,孩子是否能成爲一個身心健康、真實從容、有幽默感、會獨立思考、有大格局觀的全人。 《恢復力》的作者Zolli所說好,堅韌的核心是“關係和信念的質量、思維的習慣和自我掌控力”。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Center on the developing Child)研究也指出,穩定牢固的親子關係是堅韌的基石,有助於培養孩子“計劃、跟蹤和管理自己行爲”的能力。這對他們未來面對逆境至關重要。

 8、做堅韌的爸媽

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里Christensen在那本有名的《生命該如何度量》(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中說,不用焦慮,孩子們會在他們準備好的時候去學習。有些事情,貌似孩子突然就會了,其實是他們準備好了。所以,當孩子準備好面對挫折時,讓他們看到堅韌的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