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關於問題孩子的教育建議大綱

關於問題孩子的教育建議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3W 次

今天還是先說一個在網絡上看到的老故事,看看大家有什麼體會。大家看故事雖然輕鬆,但也需要從中發現你所需要的東西,比如兒童教育:

關於問題孩子的教育建議

古代有個公主,極任性。有一次,她又哭又鬧,非要皇上給她買一串露珠做的項鍊。皇上很爲難,只好下令天下:“如果工匠們不能把露珠穿成項鍊,就把他們全部殺掉。”爲了這件事,全國的工匠個個愁眉苦臉。

突然有一天清晨,一位老人來到皇宮,說他可以完成這個任務。皇上大喜,立刻把公主喊了來。老人家對公主說:“尊貴的公主,這樣吧,你帶我到御花園去,好好挑幾顆漂亮的露珠,然後咱們穿項鍊。”

公主挺高興,就與老人一起來到御花園,並指着一顆最大最亮的露珠說:“來,先要這顆!”老人說:“那好!請公主把它拿給我!”公主聽了,立刻伸手去拿,可是無論她多麼努力,也休想把圓滾滾的露珠拿起來,她吃驚了,而老人及時地對她說:“孩子,這回你明白了吧!露珠是拿不起來的!而且無論多麼漂亮,太陽一曬,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悄悄地消失,就算工匠們能把它穿成項鍊,可太陽一出就會不見的,光剩下一根穿珠子用的線繩這不是太醜了嗎?”

公主聽了這些話,深深地點了點頭,說:“我再也不要露珠項鍊了!”消息傳開,皇帝大喜,對老人說:“你三言兩語就把一個嬌孩子說服了,你的智慧比露珠還要晶瑩!”

老人的教育方法值得我們深思。現在的學生中,的確有不少“驕”、“嬌”的孩子,也有不少學生有“懶”“散”的生活習慣。我們無法選擇教育的對象,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教育方法。對“問題孩子”的教育,需要的是“比露珠還晶瑩”的教育智慧。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精心選擇最佳時機,然後耐心細緻地教誨,不動聲色地引導,如春風化雨。

故事我複述到這裏,也就結束了。不知道大家看完,有什麼體會?我井中月想,許多人看完這個故事,體會可能比我還深,而且會有多種的體會。說到兒童教育方面,這個故事也是很有啓發的,比如,家長面對自己孩子的“非分”要求時,你是選擇答應呢還是不答應?如果是不答應,那又有沒有站在孩子立場上去回答?

在所有哺乳動物中,人類的撫育期應該是最長的,這也使孩子脫離不了監護人的.養育。於是,在“愛”的澆灌下,一顆顆“任性”的種子發芽了,家長看着一天天長大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就感到十分的頭痛。孩子喜歡或看上一件東西,這些“非分”要求是很正常的,其實成人也是如此的,只是人們很善於說一些和心裏想的不一樣的話。參見《讓孩子聽話的更有效方法》。

孩子是天真的,心裏怎麼想就怎麼說,高興不高興都掛在臉上。在其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撒謊行爲,都是社會化習得的產物。所以,當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可能確實由於認知的問題而是不合理的,可家長的成人化處理,使本來很簡單的事情,變得極其複雜。而孩子不僅沒有認識到自己需求的不恰當性,反而轉化爲情緒對立和對抗了。參見《巧立孩子界線的十條軍規》。

比如,當孩子看到晨曦的露珠,要求父母做成項鍊。如果父母不加解釋地斷然拒絕,孩子就會根據父母的表情,判斷出父母不高興,孩子也認爲自己沒有得到認可,父母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心思。父母的不答應,僅是他們不高興的緣故。於是,父母這種過激的情緒表現,立即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攻擊性,爲了保護自己,孩子很可能也會顯現出攻擊性。

再比如,當孩子看到晨曦的露珠,要求父母做成項鍊。如果父母斷然拒絕的同時,對孩子說露珠根本不可能做成項鍊,孩子認爲父母是在敷衍和欺騙自己,由於幼兒還不能像成人那樣,正確區分實際和想象,他們腦中露珠項鍊已經成像和戴在脖子上了。於是,父母這種過於理性的處理方式,很容易使孩子產生對立情緒,爲爭取權益,哭鬧就成爲武器了。參見《爲什麼你的孩子就是不聽話?》。

再比如,當孩子看到晨曦的露珠,要求父母做成項鍊。如果父母拒絕的同時,對孩子說明爲什麼露珠不能做成項鍊,可由於孩子邏輯思維不成熟,很難知道正確的因果關係,父母所說幾乎是對牛彈琴。於是,家長的講道理就變成婆婆媽媽的絮叨,孩子滿耳“噪音”致使其情緒波動,他們乾脆兩耳不聞放棄“聽講”,直接對家長重複自己的要求。

可是,當孩子看到晨曦的露珠,要求父母做成項鍊。如果父母馬上認同孩子的需求,立即同意做露珠項鍊,然後把“球”踢給孩子,讓他們幫忙挑選最漂亮的露珠並遞給自己。於是,孩子興奮之餘,會不斷嘗試拿起露珠。而當失敗問爲什麼時,家長的解釋就很容易聽進去了。這樣的處理,非常符合嬰幼兒以直接感知爲認知主要途徑的學習方法。參見《要當一個善意回應的人》。

所以,對“問題孩子”的教育,需要的是“比露珠還晶瑩”的教育智慧。如果父母先認同孩子,等於接納孩子的要求和情緒,這既是善於說話的表現,更是尊重孩子的體現。父母若能做到這點,孩子是不可能不聽話的。若等到孩子的情緒爆發,父母指責、訓斥,孩子可能屈服“武力”而服從,但終究有一天孩子習慣了,家長想“亡羊補牢”都很難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