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標語口號 > 文化體系建設宣傳標語

文化體系建設宣傳標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3W 次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

文化體系建設宣傳標語

2、中華文化爲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爲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

3、中國共產黨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又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發展者。

4、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

5、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6、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

7、努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

8、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

9、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10、用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

11、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

12、堅持爲人民服務、爲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13、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14、不斷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15、文化越來越成爲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爲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

16、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既要讓人民過上殷實富足的物質生活,又要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

17、我們要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同時,自覺把文化繁榮發展作爲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重要內容,作爲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個基本要求。

18、進一步推動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建設協調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精神需求、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19、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精神上的旗幟。

20、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21、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

22、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

23、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

24、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25、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爲人民服務、爲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26、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統一,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

27、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

28、在全社會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9、堅持以人爲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衆,發揮人民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30、堅持文化發展爲了人民、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1、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32、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

33、遵循文化發展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加強文化法制建設。

34、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

35、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36、堅持改革開放,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

37、以改革促發展、促繁榮,不斷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

38、提高文化開放水平,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39、積極吸收各國文明成果,切實維護國家文化安全。

40、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

41、必須強化教育引導,增進社會共識,創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體現到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各方面。

42、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在全黨全社會形成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範。

43、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用發展着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

44、堅持不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教育人民。

45、堅持以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爲重點,以提高思想政治素養爲根本,以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爲抓手,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

46、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

47、科學分析世情、國情、黨情變化,深入研究解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課題,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4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集中體現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

49、要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最大限度把廣大人民團結和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

5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也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要自覺把個人理想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之中。

51、深入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國情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改革開放教育、國防教育,組織學習中國近現代史,堅定廣大幹部羣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和信念。

52、弘揚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

53、要廣泛開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勵人民把愛國熱情化作振興中華的實際行動。

54、以熱愛祖國和貢獻自己全部力量建設祖國爲最大光榮,以損害祖國利益和尊嚴爲最大恥辱。

55、廣泛開展時代精神教育,以思想不斷解放推動事業持續發展。

56、大力弘揚一切有利於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思想和精神,大力發揚艱苦奮鬥、勞動光榮、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57、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增進對偉大祖國和中華民族的認同,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58、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用好紅色旅遊資源,使之成爲弘揚培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課堂。

59、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教育,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60、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

61、學習宣傳先進典型,引導人民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辱感。

62、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在全社會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

63、深化羣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志願服務,拓展各類道德實踐活動。

64、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道德規範,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扶貧濟困、扶弱助殘、禮讓寬容的人際關係。

65、全面加強學校德育體系建設,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緊密協作的教育網絡,動員社會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66、深化政風、行風建設,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

67、堅決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堅決糾正以權謀私、造假欺詐、見利忘義、損人利已的歪風邪氣。

68、大力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

69、在全社會廣泛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氛圍。

70、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質。

71、推動人人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維護法律權威和社會公平正義。

72、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73、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移風易俗,抵制封建迷信。

74、深入開展反腐倡廉教育,推進廉政文化建設。

75、全面貫徹“二爲”方向和“雙百”方針,爲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

76、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77、熱情謳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生動展示我國人民奮發有爲的精神風貌和創造歷史的輝煌業績。

78、要引導文化工作者牢記爲人民服務、爲社會主義服務的神聖職責,堅持正確文化立場。

79、要認真對待和積極追求文化產品社會效果,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醜,把學術探索和藝術創作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之中。

80、大力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使之更好地發揮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諮政育人、服務社會的重要功能。

81、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

82、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把握正確導向。

83、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爲主,壯大主流輿論,提高輿論引導的及時性、權威性和公信力、影響力。

84、發揮新聞輿論工作宣傳黨的主張、弘揚社會正氣、通達社情民意、引導社會熱點、疏導公衆情緒、搞好輿論監督的重要作用。

85、要加強和改進正面宣傳,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

86、加強輿情分析研判和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引導,從羣衆關注點入手,科學解疑釋惑,有效凝聚共識。

87、做好重大突發事件新聞報道,完善新聞發佈制度,健全應急報道和輿論引導機制,提高時效性,增加透明度。

88、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推動解決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羣衆反映強烈的實際問題,維護人民利益,密切黨羣關係,促進社會和諧。

89、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要秉持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真實準確傳播新聞信息,自覺抵制錯誤觀點,堅決杜絕虛假新聞。

90、文化工作者都要積極投身到謳歌時代和人民的文藝創造活動之中,創作生產出思想

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文藝作品。

91、實施精品戰略,不斷推出文藝精品。

92、鼓勵一切有利於陶冶情操、愉悅身心、寓教於樂的文藝作品,抵制低俗之風。

93、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發展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

94、要認真貫徹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加強和改進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唱響網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95、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瑰寶和當代文化精品網絡傳播,製作適合互聯網和手機等新興媒體傳播的精品佳作,鼓勵網民創作格調健康的網絡文化作品。

96、支持重點新聞網站加快發展,打造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強影響力的綜合性網站和特色網站,發揮主要商業網站建設性作用,培育一批網絡內容生產和服務骨幹企業。

97、發展網絡新技術新業態,佔領網絡信息傳播制高點。

98、廣泛開展文明網站創建,推動文明辦網、文明上網,督促網絡運營服務企業履行法律義務和社會責任,不爲有害信息提供傳播渠道。

99、加強網絡法制建設,加快形成法律規範、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公衆監督、社會教育相結合的互聯網管理體制。

100、加強對社交網絡和即時通信工具的引導和管理,規範網上信息傳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網絡環境。

101、依法懲處傳播有害信息行爲,深入推進整治網絡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專項行爲,嚴厲打擊網絡違法犯罪。

102、加大網上個人信息保護力度,建立網絡安全評估機制,維護公共利益和國家信息安全。篇二:校園文化建設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