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童話故事 > 童話故事《螢火蟲找朋友》反思

童話故事《螢火蟲找朋友》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5W 次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螢火蟲找朋友》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童話故事《螢火蟲找朋友》反思

  童話故事《螢火蟲找朋友》反思 篇1

《螢火蟲找朋友》是一個童話故事。通過故事讓幼兒明白與朋友相處的時候要看到別人的長處,而不要只看到別人的短處。故事很形象,而且很好理解。小朋友對故事蘊含的意義一下子就能理解出來了。當然道理講講很容易,在生活中要真正達到這種狀態也不是很容易的。比如我們小朋友在相處的時候總是會拿着一種標準去對待別人,覺得別人做的不夠好。比如許多孩子喜歡告狀,說xxx什麼什麼地方做得不好,什麼什麼不對。着就是不能正確地對待別人的缺點的體現。那麼這種現象是如何造成的呢?究其原因,可能是我們老師經常會給孩子們提一些要求,要怎麼怎麼做。久而久之,孩子們對行爲規範有了一定的認識。也許自己做到了,但是不排除有個別孩子沒有做到。當他發現這種現象的時候,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要告訴老師,要老師去阻止他,或者老師去批評他。

反思小朋友的做法,前面部分,孩子們應該來說還是做得對的。但是當他發現不對之後,應該怎麼幫助那個小朋友,這是我們沒有告訴孩子,沒有教給孩子方法的。所以孩子纔會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處理這個事情。所以我們在爲孩子的告狀行爲心煩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孩子哪些地方沒有做好。我們應該怎麼引導孩子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用自己的方法去提醒對方,或者去幫助對方,這纔是提高孩子能力的有效的做法。

  童話故事《螢火蟲找朋友》反思 篇2

現代心理學和教育學研究表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兒童是學習的主人,是教育目標的體現者,讓幼兒有機會去多看、多聽、多問、多想、多說、多做,幼兒就會在積極主動地活動中得到發展。在社會活動《螢火蟲找朋友》中,我們不難發現活動貼近幼兒生活,在活動中他們會有樂於說並擅於說的機會,因此,爲了順利達到、突破活動中的重難點,提供幼兒主動分析故事內容,並以討論、交談、創編等形式體現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

首先活動中我爲孩子們準備了故事PPT,讓幼兒通過色彩鮮豔、形象逼真的圖片來猜測、想象故事內容,如:有的幼兒說“螢火蟲先看到了小青蛙”、“螢火蟲怎麼哭了?”等等,幼兒在看的同時初步地理解了故事內容並從中發現、提出了許多問題。接着教師向幼兒提出問題,如:螢火蟲爲什麼要找朋友?它第一次找朋友是怎麼對朋友說的?小青蛙和小鴨子有沒有與它做朋友?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幼兒對故事內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在讓幼兒討論的時候主要針對此問題:剛開始的時候螢火蟲爲什麼沒有找到好朋友?幼兒間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想法盡情地表達、講述着,充分體現了活動中的生生互動,同時也輕鬆突破了活動中的重點:讓幼兒知道只有相互尊重才能找到朋友。

最後,在向幼兒灌輸此活動重點時就牽涉到幼兒日常生活、經驗積累,讓幼兒知道如何纔是正確的'交友之道,怎麼樣才能擁有更多的好朋友,在此環節中幼兒都很樂意地參與並講述,有的幼兒向我們介紹了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如:你好!我想和你做好朋友,可以嗎?有的幼兒則通過一些手勢表情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如:拉手、微笑、點點頭等方式。

在教學活動中,我以幼兒爲主體,積極引導幼兒主動探索、學習,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活動氛圍中,學習知識、提高技能、豐富經驗,從而取得教育教學的最佳效果。

  童話故事《螢火蟲找朋友》反思 篇3

對於這節活動課的導入部分,在研讀教材和教案時,我是存在疑問的。因爲小班孩子的學習基本上是源於生活經驗,又實踐於生活經驗,而導入是直接以螢火蟲的謎面引出,我是心存疑慮的。

當我真的把謎語說出來的時候,孩子們其實是絲毫不清楚的。我才下意識地體察到原來孩子們真的沒有接觸過,也缺少對螢火蟲這種生物的瞭解,而我也在備學生這一環節確實沒有做到位,最後老師只能簡單地又介紹了一下螢火蟲的特徵。

接下來的故事欣賞部分,我選擇的是分段講述+提問,但孩子們好像一頭霧水,我又高估了孩子們聽一遍就能說出來的能力,也許是這個原因,孩子們有些許挫敗感吧,對聽故事的興趣顯然有所下降。用互動抓孩子的注意力本沒有錯,但問題難度不適宜的情況下,教師應該讓幼兒先完整聽故事,甚至可以第二遍的時候提問。

課下與老師交流這節課後,又結合以往的上課經歷,讓我也逐漸明白了對幼兒園的某些課型,其實完全可以根據本班幼兒生活經驗,實際情況,內容難易,合理設置課時,進行分層教學。甚至是課上課下結合的模式也不僅限於兒歌類,有意義的的故事,孩子們喜歡的話題同樣可以作爲課程來源,循序漸進地組織開展。

將教育寓於一日生活之中,乃至各個環節,真正實施起來可能有點困難,但這提醒我們,教師在課堂上處理好生成與預設課程的同時,更要關注整合課程,對幼兒的生活人文教育,真正做到將每節課以科學性和思想性,趣味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的形式產出,促進班級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童話故事《螢火蟲找朋友》反思 篇4

我根據指南的要求,大班的孩子語言學習規律輸出型課多一點,如談話、講述,所以我在活動中讓孩子討論並講述出自己的看法,同時利用音樂和繪畫進行教學,有利於孩子加強印象能夠很好地理解故事內容。

但有幾個孩子在活動中表現出不認真聽故事,我是這樣看的,每個孩子都存在個體差異,雖然都是大班的孩子了,可有的孩子入學相對遲,特別是農村來的孩子,之前沒有進過幼兒園,直接送大班學習生活有點吃力,和縣城裏的孩子有一些差距,語言學習也相對落後,所以對這些孩子不能以一個尺度來要求他們,給他們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我對這些孩子以後多一些照顧,平時多給這樣的孩子提供傾聽談話的話題。

具體是這樣操作的:依據孩子的興趣和發展水平講一些故事或談話,引導孩子學會認真傾聽培養良好的習慣;與孩子交談時,用孩子能聽得懂的語言,鼓勵孩子主動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