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簡短的名人故事(精選20篇)

簡短的名人故事(精選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故事是一種文學體裁,生動的,美妙的故事可以幫你認識社會、理解人生,引導你做一個通達事理、明辨是非的人。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簡短的名人故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簡短的名人故事(精選20篇)

簡短的名人故事 篇1

王亞南睡三腳牀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他在讀中學時,爲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牀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爲三腳牀。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牀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牀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牀,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爲班內的三傑之一。他由於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爲我國傑出的經濟學家。

簡短的名人故事 篇2

孫康幼的時候酷愛學習,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攻讀,可家中貧窮,沒錢購買燈油。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特別到了冬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很久,難以入睡。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白天多看書,晚上睡在牀上默誦。

一天夜裏,他一覺醒來,忽然發現從窗外透進幾絲白光。開門一看,原來下了一場大雪。屋頂白了,地上白了,樹上也白了。整一個大地披上一層銀裝,閃閃發光,使他眼花繚亂。他站在院子裏欣賞銀裝素裹的雪後美景,忽然心中一動:映着雪光,可否讀書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裏,拿出書來對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跡清楚,比一盞昏黃的小油燈要亮堂得多呢!

從此孫康不再爲沒有燈油而發愁。整一個冬天,他夜以繼日地讀書,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讀到雞叫。即使是北風呼號,滴水成冰,他也從來沒中斷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孫康砥礪求進,學有大成,終於成爲一位很有名望的學者。

簡短的名人故事 篇3

盛頓是美國第一位總統。他是孩子的時候,砍掉他父親的兩棵櫻桃樹。他父親回來了,非常生氣。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誰砍了我的樹,我要狠狠揍他一頓。”他父親到處詢問。當他問兒子時,華盛頓開始哭了起來。“我砍了你的樹!”華盛頓和盤托出。

父親抱起他的兒子說:“我好聰明的孩子,我寧願失去一百棵樹,也不願聽你說謊。”

哲理故事: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徵,它顯示着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

簡短的名人故事 篇4

1915年,著名學者黃侃在北大主講國學。他住在北京白廟衚衕大同公寓,終日潛心研究“國學”,有時吃飯也不出門,準備了饅頭和辣椒、醬油等佐料,擺在書桌上,餓了便啃饅頭,邊吃邊看書,吃吃停停,看到妙處就大叫:“妙極了!”有一次,看書入迷,竟把饅頭伸進了硯臺、硃砂盒,啃了多時,塗成花臉,也未覺察,一位朋友來訪,捧腹大笑,他還不知笑他什麼?

簡短的名人故事 篇5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覆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覆覆地念了半年多。由於經常的反覆地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唸書啊,簡直是吃書。

簡短的名人故事 篇6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讀到這句詩時,沈括先生的的眉頭凝成了一個結,“爲什麼我們這裏花都開敗了,山上的桃花纔開始盛開呢?”,爲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先生約了幾個小夥伴上山實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還寒,涼風襲來,凍得人瑟瑟發抖,沈括先生矛茅塞頓開,原來山上的溫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纔來得比山下來得晚呀。憑藉着這種求索精神和實證方法,長大以後的沈括先生寫出了夢溪筆談。

簡短的名人故事 篇7

有一天,河邊發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撈落水的石獅,卻怎麼也找不着。這時,一個叫徐霞客的小孩說,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獅。果然石獅找到了,大家都讚譽這個聰穎的小孩。原來他就是長大後成爲偉大地理學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簡短的名人故事 篇8

華佗,字元化,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沛國(今安徽亳縣)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家。華佗發明的“麻沸散”,是一種很有效的全身麻醉的藥,比西方的麻醉的藥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華佗對世界醫學的貢獻非常巨大。不要以爲華佗一生下來就是神醫,華佗小時候學醫,經歷了千辛萬苦。

簡短的名人故事 篇9

衆所周知,鄧亞萍從小就酷愛打乒乓球,她夢想着有朝一日能夠在世界賽場上大顯身手。卻因爲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於國家隊的大門之外。但她並沒有氣餒,而是把失敗轉化爲動力,苦練球技,持之以恆的努力終於催開了夢想的花蕾——她如願以償站上了世界冠軍的領獎臺。在她的運動生涯中,她總共奪得了18枚世界冠軍獎牌。鄧亞萍的出色成就,不僅爲她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榮耀,也改變了世界乒乒壇只在高個子中選拔運動員的傳統觀念。

簡短的名人故事 篇10

漢朝元帝時的匡衡,從小喜好讀書。可是家裏很窮,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錢上學讀書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學習。家裏沒有錢買燈油,怎麼辦呢?匡衡沒有向困難屈服,想出了一個辦法:在牆壁上鑿了一個小洞,借鄰居家照射過來的微弱燈光看書學習。他勤奮刻苦,學到了許多知識,後來做了宰相。

比喻:在艱苦的條件下設法堅持學習的精神。

簡短的名人故事 篇11

居住在國外的華僑和外籍華人,除極個別的民族敗類以外,都對祖國懷有深厚的感情。他們在所在國努力工作,受到各國人民的稱讚;同時也不忘有機會爲祖國服務,擴大中國的影響。

比如在美國,華人就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在美國的發展中特別是西部的開發中,華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美國的著名大學裏,有約1/3的系主任是華人;美國登月工程的科技人員,華人也佔了不少。還有不少華人蔘加了航天飛機的設計和製造。所以美國流傳着一句話:“美國的財富在猶太人的口袋裏,智慧在華人的腦袋裏。”海外華人爲中國爭得了榮譽。

清朝末年,有個愛國華僑叫張振勳。他有一次聽法國人說,要在瓜分中國之後,到山東煙臺建葡萄酒廠,因爲那裏生產的葡萄質量特別好。他就想:中國的土地和物產,爲什麼中國人不能利用呢?後來,他就到煙臺創辦了張裕釀酒公司,生產出紅、白葡萄酒20多種,味道十分醇美,不但風行全國,而且暢銷海外。在1915年萬國博覽會上,張裕公司製作的金獎白蘭地、雷司令等名酒獲得了金質獎章。

簡短的名人故事 篇12

匡衡勤奮好學,但是由於家庭貧窮,買不起蠟燭來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爲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主人聽了,深爲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簡短的名人故事 篇13

魯迅先生從小就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裏嚼着,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爲了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簡短的名人故事 篇14

一天夜裏,竊賊把摩拉·納斯魯丁的驢從廄棚裏偷走了。第二天早晨,摩拉發現自己的驢子丟失的時候,四處尋找,並問鄰居們看到沒有。

鄰居們瞭解事情的原委後,紛紛責備摩拉。一個人說:“你爲什麼敞着廄棚的門呢?”

另一個人說:“你爲什麼不一直睜着眼睛,讓竊賊不敢偷走它呢?”

第三個人說:“你睡得彷彿一根木頭,這就是你爲什麼不能聽到廄棚的聲響然後捉住竊賊的原因。”

聽了這些話,摩拉義憤填膺地說:“好吧,你們全瞭解。如你們所言,都是我的錯,而竊賊完全無辜!”

不用責備的雨點敲擊受害者的心,這是爲人該有的良知、慈悲心和文明底線。

簡短的名人故事 篇15

曾國藩20歲左右求學衡陽時,師從汪覺庵。同舍裏有一個叫楊甫瑞的同窗,是當地有名的富家子弟。楊甫瑞依仗家裏的權勢,平時十分驕橫,對於學業明顯比他優秀的曾國藩,也是處處刁難。

一天,曾國藩坐在窗前,就着窗外的光線大聲朗讀《左傳》,讀得正專心,突然聽到有人大聲吼道:“曾國藩,你把窗戶的光都擋住了,我怎麼看書呀,還不趕緊挪開!”曾國藩停下來,側身一看,是自己牀鋪對面的楊甫瑞。此時,楊甫瑞其實並未讀書,而且他的牀靠着窗戶的另一側,也未完全遮住光線。曾國藩很生氣,想和他理論,但還是壓住了火氣,把凳子移到自己的牀前,重新讀起來。

到了晚上,曾國藩繼續在燈下讀書,楊甫瑞又衝他喊叫:“白天不讀書,晚上玩勤奮,做樣子給別人看也要分個時候吧。你現在讀書,讓我們怎麼睡覺?”曾國藩聽了,擡頭朝他笑了笑,默讀起來。

不久,曾國藩中試舉人,同窗都紛紛向他祝賀。可楊甫瑞卻大發雷霆,衝曾國藩嚷道:“這屋裏的風水原是我的,你一來就奪走了。”一旁的同學非常反感,質問他:“曾國藩的書案不是你定的位置嗎,怎麼現在又反咬一口?”楊甫瑞仍強詞奪理地說:“就是他奪了我的風水。”大家都紛紛指責楊甫瑞,倒是曾國藩過來勸解大家,不要爲這點小事再與之爭論,大家頓時對曾國藩敬畏三分。

一個人立身處世,連點委屈都受不了,要想成功,自然不易。曾國藩以後仕途通達,成爲晚清將帥之才,這跟他年輕時候就初露端倪的隱忍氣度,不能說沒有關係。

簡短的名人故事 篇16

美國著名的政治家和科學家、《獨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的富蘭克林,有一次到一位前輩家拜訪,當他準備從小門進入時,因爲小門的門框過於低矮,他的頭被狠狠地撞了一下。出來迎接的前輩微笑着對富蘭克林說:“很疼是吧?可是,這應該是你今天拜訪我的最大收穫。你要記住: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這人世間,你就必須時時記得低頭。”

從此,富蘭克林把“記得低頭”作爲畢生爲人處世的座右銘

雖然我們都是凡人,與富蘭克林不能相提並論,但也應該時時刻刻學會低頭,懂得低頭,敢於低頭。生命的重荷負載過多,就低一低頭,卸去那份多餘的沉重。面對自己的錯誤和不足,也要學會“低頭”。只有學會低頭,才能正視自己的錯誤。

民間有句非常貼切的諺語:“低頭的是稻穗,昂頭的是稗子”。越成熟越飽滿的稻穗,頭垂得越低。只有那些稗子,纔會顯擺招搖,始終把頭擡得老高。

簡短的名人故事 篇17

伽利略是意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他在力學上的貢獻是建立了落體定律,發現了物體的慣性定律、擺振動的等時性、拋物運動規律,確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薩大學讀書期間,就非常好奇,也經常提出一些問題,比如“行星爲什麼不沿着直線前進”一類的問題。有的老師嫌他問題太多了,可他從不在乎,該問還問。

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數學家利奇來比薩遊歷,他就準備了許多問題去請教利奇。這一次可好了,老師誨人不倦,學生就沒完沒了地問。伽利略很快就學會了關於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等方面的'知識,並且深入地掌握阿基米德的關於槓桿、浮體比重等理論。

美籍中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說得好:“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毫無疑問是問號。”因此,要想在學業上有所建樹,必須有好奇之心,善問之意。

簡短的名人故事 篇18

莫言只是小學畢業,沒有上到初中,可是,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他的作文曾被拿到了中學生的課堂裏宣讀,作爲一種學習的範文。

莫言的作文很棒,記得第一次引起老師注意的作文,寫的是一場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學校籃球比賽。每逢“五一”,小學裏就舉行體育盛會,有乒乓球、標槍、跳高、賽跑。寫作文的時候,同學大部分都是走馬觀花,流水賬一樣把各種運動項目都寫一遍。他另闢蹊徑,別的比賽一筆帶過,把絕大部分筆墨專門寫籃球比賽,寫怎樣搶球,怎樣運球,怎樣投籃,受到了老師讚揚,當作範文全班宣讀。

莫言受了表揚,一下子興趣就上來了,天天盼着上語文課,因爲那是他出風頭的時候。後來,他經常在作文中虛構故事,而他的小學作文還被拿到中學裏宣讀,給中學生當範文。他回憶說,自己文學的開竅比別人多了一份覺悟,那就是對“虛構”的重視。

簡短的名人故事 篇19

奧斯特洛夫斯基只有手腕能活動,眼睛又看不見,寫字很吃力,也很慢。他躺在牀上先構思整部書的輪廓,並把每章每節想好,再由他口授,妻子亞拉爲他記錄。時間長了,這也不是個辦法,一旦妻子不在就寫不了啦。於是他要人用硬紙板做了一個框子,在上面刻成一個個方格,把稿紙放在下面,然後用手摸着框子自己寫。

夜深了,只有他房間裏傳出寫字的沙沙聲。他不需要光,只要大腦和手就夠了。他不停地寫下去,寫好一頁就用僵硬的左手顫顫抖抖地抽出一頁。爲了避免一行字寫到另一行裏,他的鉛筆從來不離開紙。每天清晨,當妻子醒來,寫好的稿紙已散落一地。她趕忙幫他拾起來理好。這時,妻子發現,睡着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嘴脣上有一層淡淡的血痕。顯然,這是爲了抵抗病痛的折磨,忍痛寫作而咬出來的……

最後他完成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作。

簡短的名人故事 篇20

莫言每次從外地坐飛機回京,都想到女兒家去看看。

女兒的房子離機場很近,有時他明明應該到她那邊去,他卻不去,而是回到自己在市中心的房子,就是因爲他怕出租車司機會嫌路途短不高興,排了半天隊拉這麼一個掙不了多少錢的短活兒,會甩臉色給他看。他這一路就會很痛苦。所以,有兩次必須去女兒家的時候,他就預先準備好一盒中華煙,上車以後就把中華煙先給司機,說:“師傅先給你一盒煙抽,絕對不是假的。”然後再跟他說去哪裏。司機當然很高興,他一算,一盒“中華煙”60元錢,他沒賠,所以一路跟莫言有說有笑。

所有和莫言有過交往的人,都認爲他是一個特別在乎別人感受的人,無論對誰都低調、謙恭、謹慎,甚至顯得有點“軟弱”。然而,莫言的這種軟弱,恰恰展現了一種人性的美好——對每一個人都心懷體恤和敬重,哪怕他只是一個出租車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