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外國名人勵志小故事簡短

外國名人勵志小故事簡短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6W 次

導語:生活中於人於事的交鋒,適當的妥協固然必要,但開誠佈公的溝通與交流,更應作爲雙方最初的選擇。下面是外國名人勵志小故事,歡迎閱讀。

外國名人勵志小故事簡短

  外國名人勵志小故事:華盛頓砍樹

盛頓是美國第一位總統。他是孩子的時候,砍掉他父親的兩棵櫻桃樹。他父親回來了,非常生氣。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誰砍了我的樹,我要狠狠揍他一頓。”他父親到處詢問。當他問兒子時,華盛頓開始哭了起來。“我砍了你的樹!”華盛頓和盤托出。

父親抱起他的兒子說:“我好聰明的孩子,我寧願失去一百棵樹,也不願聽你說謊。”

哲理故事: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徵,它顯示着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

  外國名人勵志小故事: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小時候非常喜歡小提琴,他夢想自己能成爲像帕格尼尼那樣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愛因斯坦只要一有時間,就會練琴,儘管他很勤奮,也很用心,但卻沒什麼進步。愛因斯坦的父母認爲他沒有音樂天賦,但爲了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一直沒有阻止他學琴。

有一天,愛因斯坦去請教一位小提琴老師,老師對他說:“你先演奏一曲讓我聽聽。”愛因斯坦就演奏了他的偶像帕格尼尼的一首曲子,但卻漏洞百出。曲子拉完後,老師問愛因斯坦:“孩子,你爲什麼特別喜歡拉小提琴呢?”

愛因斯坦說:“我想成爲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老師又問:“那你快樂嗎?”

“我非常快樂。”

老師繼續說:“孩子,你非常快樂,這就說明你已經成功了,難道非要成爲帕格尼尼纔算成功嗎?我認爲,快樂就是成功。”

愛因斯坦聽了老師的話後深有感觸,他明白了快樂比當帕格尼尼更重要。後來,愛因斯坦仍然喜歡拉小提琴,雖然他拉得並不算很好,但他卻在其中收穫了很多快樂。

快樂是世間最容易取得的成功,只有做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外國名人勵志小故事:達爾文

英國著名的博物學家、進化論先驅達爾文在他的日記中記載,他曾經做過一件“蠢事”。

19世紀中葉,達爾文周遊世界。一次,他來到非洲的一個原始部落,那裏的人住山洞,吃草根野果,過着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達爾文在那裏住了幾天,有了驚人的發現:當氣候惡劣人們找不到食物時,就將老弱病殘的人分而食之。理由是,被吃掉的都是被認爲沒有用的(喪失勞動能力)的人。達爾文很痛心:世界已經進入文明時代,而這裏的人還這麼野蠻殘忍,一定要想辦法改造他們。

他用高價買下一個當地的男嬰,把他帶回英國,他要用現代文明的教育方式,使這個非洲血統的小孩變成一個“文明人”。然後,再用這個“文明人”去改造他家鄉人吃人的原始現狀。16年之後,這個小男孩長成了“文明青年”,達爾文經熟人幫助,把他送回了非洲。

一年後,達爾文又來到非洲,想看看17年後的原始部落有多大進步。可是,他卻找不到那個“文明青年”。當地人告訴他,他們把那個青年吃掉了。達爾文大驚:“那麼好的人,爲什麼吃了?”“他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會做,留下有什麼用?”

對於一個社會來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無論他如何“高明”,都不可能改變整個社會的現狀,在人們還沒覺醒的時候,想用自己認爲是先進的文明的思想去“統帥”他人,結果只會徒勞無益。達爾文雖然是一位偉大的進化論者,但他違背了最起碼的進化規律:一個人吃人的原始部落,你想在短時期內讓他們進入高度文明的社會,那是不現實的,從野蠻進化到文明,這其中必然要經歷一個漫長而又痛苦的過程,這不是單靠一個或幾個“文明人”就可以改造的。人類的進化是這樣,推而廣之,其他事情又何嘗不是如此?

  外國名人勵志小故事:安徒生

安徒生是全世界著名的童話家,他的家鄉在丹麥一個小鎮上。小時候,安徒生家裏非常貧窮,父親是個補鞋匠,母親幫人家洗衣服,家裏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安徒生的玩伴也都是些窮人家的孩子,那些有錢人都不允許自己家的孩子跟窮孩子一塊兒玩。有很多窮孩子從小就要幫家裏幹活,因此很多時候安徒生是一個人。

有一次,父親看孤獨的在家玩,就說:“孩子,爸爸來陪你玩吧!”

安徒生的家夠簡陋了,只有一間小屋子,破凳爛牀把這個小小的空間塞得滿滿的,沒有給孩子留下多大的活動空間。然而,就是這麼一間破爛的小屋,父親卻把它佈置得像一個小博物館似的,牆上掛上了許多圖畫和做裝飾用的瓷器,櫥窗櫃上擺了一些玩具,書架上放滿了書籍和歌譜,就是在門玻璃上,也畫了一幅風景畫……父親常給安徒生講《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的故事,有時則給他念一段丹麥喜劇作家荷爾堡的劇本,或者英國莎士比亞的戲劇本。這些書本中的故事使小安徒生浮想聯翩,常常情不自禁地取出櫥窗裏父親雕刻的木偶,根據故事情節表演起來。這還不能讓他感到滿足,他還用破碎的布片給木偶縫製小衣服,把它們打扮成討飯的窮人、沒人理睬的窮小孩、欺壓百姓的貴族和地主等,並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體驗編起木偶戲來。爲了擴大孩子的眼界,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父母親同意和鼓勵安徒生到街頭去看油嘴滑舌的生意人、埋頭工作的手藝人、彎腰曲背的老乞丐、坐着馬車橫衝直撞的貴族和僞善的市長、牧師等人的生活,獲得各種感性經驗。

安徒生在他以後的寫作生涯中能夠寫出《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看門人的兒子》等童話故事,同情勞動人民的苦難,譴責和鞭撻統治階級的貪婪、殘暴,都是與他小時候的這段生活經歷有密切聯繫的。

  外國名人勵志小故事:托爾斯泰的忍耐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擁有無數崇拜者,他的話甚至被奉爲至理名言,而除了名譽、地位,他和他的夫人還共同擁有豐厚的財產和可愛的孩子。看起來,沒有任何人的婚姻能比他們的更美滿了。

但是托爾斯泰漸漸對自己所謂高尚的寫作感到厭惡,他改寫小文章,宣傳和平,呼籲消滅貧困,還將自己的地產贈送給別人,追求簡樸清苦的生活。然而妻子一如既往地揮金如土,追求虛榮奢侈結交社會名流,並且對丈夫的慷慨和善行十分惱火。托爾斯泰要放棄他的所有版稅,她卻希望丈夫所寫的着作都變成金錢。一旦托爾斯泰反對,她就立即發狂咆哮,在地上打滾,甚至拿出鴉片要吞下去聲言自殺,或跑到井邊做跳井狀威脅丈夫。

有幾次托爾斯泰都決定再也不見妻子,可每到這時,妻子會跑過來抱住丈夫的雙膝,求他再次朗讀五十年前在日記中讚美她美貌與他們愛情的語句。托爾斯泰讀到那些話,總是會心軟。

但是,妻子的依然如故終於讓托爾斯泰再也不能忍受。在1910年10月的一個風雪之夜,82歲的托爾斯泰獨自離家出走了。11天以後,托爾斯泰患了肝炎,死在一個車站裏。

哲理:人生中往往一件小事就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同樣的,爲別人推開一扇門就是給自己留下一條路。相同的,一個充滿人性溫暖的小故事,也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外國名人勵志小故事:沉睡的大拇指

從蓋爾出生的那天起,他的爸爸媽媽就開始爲他擔心了,因爲蓋爾左手的尾指邊長了根小小的第六指。

轉眼間,蓋爾已經3歲,父母把他送進了幼兒園。可上幼兒園的第一天,他回家後便眼淚汪汪地問爸媽和爺爺:“爲什麼我比其他小朋友多了一根指頭?迪克說我是怪物。”大家都沉默了。是啊,隨着年齡的增長,蓋爾的第六根指頭也長大了許多,看上去有點礙眼。此時此刻,爺爺陷入了沉思,蓋爾是那樣的聰明可愛、乖巧伶俐,他的傷心和自卑令爺爺感到不安。突然,他的目光掠過鋼琴架上的雕塑。那是一尊泥塑手雕,大拇指用力地壓在掌心裏。爺爺像發現什麼珍寶似的,立即把雕像拿在手裏看了又看,然後會心一笑,把蓋爾抱放在自己的膝蓋上。

“寶貝,你看爺爺右手的大拇指,它是個小懶蟲,從你出生的那天起,他就開始睡覺了,到現在都不肯起來。”爺爺邊說邊伸出右手,把大拇指蜷在掌心,然後讓掌心朝下,並把蓋爾的左手掌心朝上,當兩隻手合在一起的時候,正好10個手指,不多也不少。“我知道了,您的大拇指偷懶不聽話,所以,我就替您長了一根手指,是這樣的吧,爺爺?”天真的蓋爾開心地笑了,充滿了自豪。小小的他覺得,這第6根手指擔負着重大的責任,它是來幫助爺爺的。

爺爺迅速把這件事告訴了家人和朋友,還請蓋爾的老師在班上告訴其他小朋友,蓋爾幫爺爺長了一根大拇指。小朋友們非但不再嘲笑蓋爾了,還佩服蓋爾小小年紀就幫助大人。

自從和蓋爾說過沉睡的大拇指的事後,只要見到蓋爾,爺爺右手的大拇指就會條件反射般地蜷曲進掌心。時間稍長一些,右手的大拇指就會麻麻地痛,得用左手幫忙才能慢慢地舒展開。久而久之,爺爺竟習慣成自然,時刻把右手大拇指蜷起來,也習慣了用四根指頭吃飯做事。不熟悉的人還真以爲爺爺的手原本就是那樣的。而蓋爾呢,自從聽了爺爺的故事後,對第六指特別關心愛護,冬天的時候還特意塗上一層厚厚的防裂霜,他覺得這是愛爺爺的一種表現。

一次,當爸爸媽媽把蓋爾帶到醫院說可以切除第六指,蓋爾大聲抗議:“這是我幫爺爺長的手指,怎麼可以切除呢?除非爺爺的大拇指睡醒起來了。”可是,爺爺的手指五年來一直習慣蜷曲在掌心裏,它已經變形萎縮,完全失去了最初的力度,重新扳直已不可能,卻使蓋爾度過了幸福快樂的童年。爺爺對此,已經非常滿足了。

當爺爺知道蓋爾拒絕切除第六指的原因後,一股暖流涌上心頭。他找來紗布,把大拇指纏住,然後告訴蓋爾,他已經動了手術,手指馬上可以伸直了,蓋爾的第六指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蓋爾聽話地隨父母去了醫院,手術很成功,而爺爺的大拇指雖然用紗布纏了很久,但始終無法伸展。

爺爺去世後,父母將大拇指的真相告訴了蓋爾。那一刻,蓋爾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因爲沉睡的大拇指給了他完整的人生,還真真切切地告訴他什麼叫親情。

外國名人勵志小故事:在挫折中堅強,做好自己

男孩出生在紐約皇后區,六七歲時就有個夢想——到NBA打球。雖然這個理想似乎有些遙不可及,可它在男孩稚嫩的思想裏一點點成長着,一天天壯大着。小時候,男孩曾夢想過牽着父親的手,跨過青草地去球場嬉戲,做各種動作:騰空,跳躍,疾馳,突破,空投,站在他身後高大的父親,會歡快地鼓掌,爲他加油。

可這一切只能在男孩的夢境裏出現——他父親是個癮君子,幾乎沒有照顧過他。男孩走不進父親的世界,父親的思想與他完全隔絕,他和父親就像兩條平行延展的生命,沒有交集。缺少了父愛,男孩多多少少有些任性,全憑自己的意識行動,不管對與錯。當然,這也使男孩變得堅強,把他的意志磨鍊得愈加堅韌。在沒有父親攙扶的情況下,男孩跌跌撞撞地成長着,努力做好自己。

在與母親相依爲命的日子裏,男孩過着簡樸的生活,他體諒母親的辛勞,漸漸成熟起來。可在男孩12歲生日的燭光還沒來得及點燃時,母親就撒手人寰,離他而去,留下他一個人孤零零地在牆角哭泣,獨自去面對未來的風風雨雨。唯一的家庭支柱轟然倒塌,但父親依然沒有出現,沒有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後來,是外婆收留了男孩。可這位76歲的老人連自己的生活起居都無法正常料理,哪裏談得上照顧他?男孩知道,這裏是避難所,是暫時的港灣。在這個老少重組的家庭,男孩奇蹟般地頑強生活着,他開始接觸社會,關注人生的理想,與命運抗爭。他明白,要想徹底改變現狀,必須努力,一切只能靠自己。

男孩重新拾起兒時的夢想,瘋狂地在球場打球,不分晝夜。只有在球場,他才能找到自信,找到快樂,才能迸發出與生俱來的力量。沒有父母管教,沒有約束,男孩把球技發揮得淋漓盡致,如行雲流水。在曲曲折折的打拼路上,上帝終於眷顧男孩——他加入了NBA。但是,在高手如雲的NBA裏,他如一粒滑向海灘的沙子,迅速被湮沒了。別人有經驗,有成績,而他默默無聞,名不見經傳。他沒有氣餒,努力做着自己的本職工作:打球,練球,配合,提升。

可還沒等時間來證明一切,噩耗傳來——外婆與世長辭,他傷心欲絕,再一次被推向精神崩潰的邊緣。也許上天有意作弄,三年後,在他還沒從當父親的喜悅中醒來時,他六個月大的兒子就離他而去,喪子的悲痛使他一度心灰意冷,看不到未來。還有什麼比精神重創更可怕的呢?可悲痛遠沒有結束,兒子的葬禮沒過去多久,他在老家附近遭遇歹徒持槍襲擊,與死神擦肩而過,之後沒幾個月,他又遭遇車禍。在緊接着的那個賽季裏,隊友們如火如荼地拼搶着,而傷痛卻讓他成了看客。

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考驗,他沒有放棄,總是勇敢地去面對,在挫折中昇華着自己的人生。他說:“我經歷過很多事情,而一般人可能沒法挺過這些困難,尤其是在精神上。有的人會把這些事情當成他們放棄生活、停止戰鬥的藉口。但是,這麼多的困難,並沒有將我擊倒,因爲一旦我倒下了,那我就不是我了,這就是我與衆不同的地方。”

他雖然沒有成爲NBA最好的球員,但是他積極樂觀的心態感染了每一個人。人們在他身上看到了力量,看到了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以及從容走出陰影的豁達。雖然三十而立的他,已在湖人打了六個賽季,但他至今都未獲得一項個人榮譽,不論是“全明星”,還是“最佳第六人”。面對別人友善的批評或不懷好意的指責與抱怨,他總是笑笑:“我能做的只是做好我自己,我的人生是快樂的。”

他就是湖人隊全能前鋒拉馬爾·奧多姆。2010年6月18日,經過長達9個月的鏖戰,奧多姆和隊友們奮力拼殺,在總決賽的“搶七大戰”中,湖人以83比79擊敗凱爾特人隊,從而以4比3的總比分奪得2009——2010賽季NBA總冠軍。

在湖人隊,奧多姆沒有科比那樣光芒四射,沒有加索爾那樣咄咄逼人,也沒有阿泰斯特那樣瘋狂至極,但他用獨特的個性抒寫着自己的傳奇。有人評價說:因爲有了奧多姆,洛杉磯這座城市更加光怪陸離;因爲有了奧多姆,湖人這支球隊有了更多娛樂元素。當被問及今後的打算,奧多姆自豪地背誦着他們的格言:“即使你被所有人衆星捧月,寄予厚望,即使你嘴裏含着金湯勺,甚至即便已經戴上了總冠軍戒指,你也得每分每秒都拼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