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簡短的名人故事

簡短的名人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簡短的名人故事1

簡短的名人故事

王亞南苦讀成才

王亞南睡三腳牀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他在讀中學時,爲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牀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爲三腳牀。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牀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牀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牀,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爲班內的三傑之一。他由於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爲我國傑出的經濟學家。

簡短的名人故事2

孫康,晉代京兆(今河南洛陽)人,官至御史大夫。

孫康幼的時候酷愛學習,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攻讀,可家中貧窮,沒錢購買燈油。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特別到了冬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很久,難以入睡。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白天多看書,晚上睡在牀上默誦。

一天夜裏,他一覺醒來,忽然發現從窗外透進幾絲白光。開門一看,原來下了一場大雪。屋頂白了,地上白了,樹上也白了。整一個大地披上一層銀裝,閃閃發光,使他眼花繚亂。他站在院子裏欣賞銀裝素裹的雪後美景,忽然心中一動:映着雪光,可否讀書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裏,拿出書來對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跡清楚,比一盞昏黃的小油燈要亮堂得多呢!

從此孫康不再爲沒有燈油而發愁。整一個冬天,他夜以繼日地讀書,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讀到雞叫。即使是北風呼號,滴水成冰,他也從來沒中斷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孫康砥礪求進,學有大成,終於成爲一位很有名望的學者。

簡短的名人故事3

在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的奮鬥史中,最受人們推崇的是“三恩主義”,即社恩、佛恩和客恩。

作爲保險巨人,並被尊稱爲“推銷之神”,原一平並沒有傲慢自大,反而處處謙卑有禮,並時時刻刻不忘感謝公司的栽培。他認爲若沒有公司提供的平臺,就不會有自己的成就,原一平的成功,除了依靠他的刻苦奮鬥,也離不開串田董事長的知遇和栽培。因此他十分感謝和尊重公司及公司的管理者,甚至晚上睡覺時腳都不會朝向公司的方向,這就是所謂的“社恩”。

他還常常感謝自己的啓蒙恩師吉田勝逞法師、伊藤道海法師,他常常說:“如果沒有他們的一語道破及指點迷津,或許原一平還只是一名推銷的小卒呢!”這就是“佛恩”。

客恩就是對參加保險的客戶以及周圍合作的同事心懷感激。原一平通常都只留下自己所得的10%,其餘皆回饋給公司及客戶。

由於對公司的感恩情結,原一平處處爲公司的利益着想,爲客戶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這使他得到上司的認可、客戶的回饋,爲他的成功開拓了更寬闊的道路。

感恩之心像是一雙有力的翅膀,幫助原一平登上了事業的更高峯。按照原一平的觀點,當我們獲得了某些美好的事物時,就應該向這事物本身以及所有和它相關的人與物表達感謝,我們對生活的感激越多,這些美好的事物就會來得越快,我們的收穫也會越多。

感恩,可以使人浮躁的心靈得以平靜,也使一個人能夠以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處境,從而使一個人更加積極、更有活力。當我們懷着感恩的心工作時,就能夠享受工作,獲得愉悅的心態,也許你自然而然的一個微笑,就能向身邊的同事或者對面的客戶傳達積極的信息,從而收穫到意料之外的驚喜。

華萊士認爲,感恩還會開闊人們的心胸,讓人們摒棄“財富有限”的錯誤觀點,認識到世界上存在無數獲取財富的機會。一個人如果真正明白了這一點,就不會因爲偶爾錯失的機會而抱怨不休,而是會感謝命運還爲自己預留着機遇,感謝大自然的福佑,感謝父母的養育,感謝社會的安定,感謝衣食飽暖,感謝苦難逆境。

感恩不純粹是一種心理安慰,也不是對現實的逃避,而是對待生活的樂觀態度,如果一個人心裏如果承載着太多消極、瑣碎、卑鄙、骯髒的想法,自身也會變得陰暗,從而失去致富的基礎,而感恩能夠將這些想法從內心驅除。

簡短的名人故事4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選自白居易的《燕詩示劉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選自孟郊的《遊子吟/迎母漂上作》

守節自誓,親誨之學。——選自歐陽修的《畫地學書》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選自白居易的《母別子》

明朝甑復空,母子相持哭。——選自陸游的《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父老得書知我在,小軒臨水爲君開。——選自蘇軾的《送賈訥眉》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選自黃景仁的《別老母》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選自蔣士銓的《歲暮到家》

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選自王建的《渡遼水》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選自杜甫的《石壕吏》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選自孟浩然的《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數人世相逢,百年歡笑,能得幾回又。——選自何夢桂的《摸魚兒·記年時人人何處》

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選自司空曙的《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選自王建的《短歌行》

霜殞蘆花淚溼衣,白頭無復倚柴扉。——選自與恭的《思母》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選自蔣士銓的《歲暮到家》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選自佚名的《蓼莪》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選自白居易的《燕詩示劉叟》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選自王冕的《墨萱圖·其一》

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選自李賀的《春坊正字劍子歌》

父耕原上田,子鄙較祿摹——選自聶夷中的《田家》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選自李白的《豫章行》

故人書報,莫因循、忘卻蓴鱸。——選自辛棄疾的《漢宮春·會稽秋風亭觀雨》

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選自蘇軾的《鵲橋仙·七夕》

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選自岑參的《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選自白居易的《同李十一醉憶元九》

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選自黃庭堅的《品令·茶詞》

忽憶故人今總老。貪夢好。茫然忘了邯鄲道。——選自王安石的《漁家傲·平岸小橋千嶂抱》

厚祿故人書斷絕,恆飢稚子色淒涼。——選自杜甫的《狂夫》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選自韋應物的《淮上喜會樑川故人/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選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選自杜甫的《夢李白二首·其一》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選自陸凱的《贈范曄詩》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選自王維的《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還作江南會,翻疑夢裏逢。——選自戴叔倫的《客夜與故人偶集/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裏。——選自李白的《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料因循誤了,殘氈擁雪,故人心眼。——選自張炎的《解連環·孤雁》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選自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爲惜故人去,復憐嘶馬愁。——選自高適的《送魏八》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選自李白的《送友人》

傷心故人去後,冷落新詩。——選自李邴的《漢宮春·梅》

相逢成夜宿,隴月向人圓。——選自杜甫的《宿贊公房》

四海皆兄弟,誰爲行路人。——選自佚名的《舊題蘇武詩/別詩四首·其一》

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選自杜甫的《貧交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選自李白的《贈汪倫》

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選自秦觀的《滿庭芳·碧水驚秋》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選自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

但東望、故人翹首。——選自戴復古的《賀新郎·寄豐真州》

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選自柳惲的《江南曲》

邂逅淇南,歲寒獨在,故人襟抱。——選自王惲的《水龍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相逢清露下,流影溼衣襟。——選自袁枚的《夜過借園見主人坐月下吹笛》

何處相逢,登寶釵樓,訪銅雀臺。——選自劉克莊的《沁園春·夢孚若》

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選自岑參的《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故人溪上,掛愁無奈,煙梢月樹。——選自史達祖的《留春令·詠梅花》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選自白居易的《琵琶行/琵琶引》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選自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選自劉長卿的《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

滿目飛花萬點,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腸。——選自葛長庚的《水調歌頭·江上春山遠》

過眼年華,動人幽意,相逢幾番春換。——選自王沂孫的《法曲獻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選自王維的《送別/山中送別/送友》

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選自吳文英的《掃花遊·西湖寒食》

故人宿茅宇,夕鳥棲楊園。——選自李白的《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不知來歲牡丹時,再相逢何處。——選自葉清臣的《賀聖朝·留別》

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選自張謂的《題長安壁主人》

算陰晴,渾似幾番,渭城故人離會。——選自吳文英的《永遇樂·乙巳中秋風雨》

前經洛陽陌,宛洛故人稀。——選自王維的《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選自孟浩然的《留別王侍御維/留別王維》

故人何在,水村山郭。——選自孫道絢的《憶秦娥·季溫老友歸樵陽人來閒書因以爲寄》

誰知江上酒,還與故人傾。——選自周紫芝的《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相逢喚醒京華夢,吳塵暗斑吟發。——選自詹玉的《齊天樂·送童甕天兵後歸杭》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選自高適的《別董大二首》

喜得故人同待詔,擬沽春酒醉京華。——選自高啓的《清明呈館中諸公》

故人早晚上高臺。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選自舒的《虞美人·寄公度》

故人應念,杜鵑枝上殘月。——選自文天祥的《酹江月·和友驛中言別》

蕃漢斷消息,死生長別離。——選自張籍的《沒蕃故人》

巴子城頭青草暮。巴山重疊相逢處。——選自張先的《漁家傲·和程公闢贈》

癡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選自杜甫的《百憂集行》

簡短的名人故事5

華盛頓砍樹

盛頓是美國第一位總統。他是孩子的時候,砍掉他父親的兩棵櫻桃樹。他父親回來了,非常生氣。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誰砍了我的樹,我要狠狠揍他一頓。”他父親到處詢問。當他問兒子時,華盛頓開始哭了起來。“我砍了你的樹!”華盛頓和盤托出。

父親抱起他的兒子說:“我好聰明的孩子,我寧願失去一百棵樹,也不願聽你說謊。”

哲理故事: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徵,它顯示着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

簡短的名人故事6

黃侃誤把墨汁當小菜

1915年,著名學者黃侃在北大主講國學。他住在北京白廟衚衕大同公寓,終日潛心研究“國學”,有時吃飯也不出門,準備了饅頭和辣椒、醬油等佐料,擺在書桌上,餓了便啃饅頭,邊吃邊看書,吃吃停停,看到妙處就大叫:“妙極了!”有一次,看書入迷,竟把饅頭伸進了硯臺、硃砂盒,啃了多時,塗成花臉,也未覺察,一位朋友來訪,捧腹大笑,他還不知笑他什麼?

簡短的名人故事7

張廣厚吃書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覆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覆覆地念了半年多。由於經常的反覆地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唸書啊,簡直是吃書。

簡短的名人故事8

沈括先生上山看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讀到這句詩時,沈括先生的的眉頭凝成了一個結,“爲什麼我們這裏花都開敗了,山上的桃花纔開始盛開呢?”,爲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先生約了幾個小夥伴上山實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還寒,涼風襲來,凍得人瑟瑟發抖,沈括先生矛茅塞頓開,原來山上的溫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纔來得比山下來得晚呀。憑藉着這種求索精神和實證方法,長大以後的沈括先生寫出了夢溪筆談。

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河邊發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撈落水的石獅,卻怎麼也找不着。這時,一個叫徐霞客的小孩說,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獅。果然石獅找到了,大家都讚譽這個聰穎的小孩。原來他就是長大後成爲偉大地理學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華佗先生拜師學藝

華佗,字元化,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沛國(今安徽亳縣)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家。華佗發明的“麻沸散”,是一種很有效的全身麻醉的藥,比西方的麻醉的藥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華佗對世界醫學的貢獻非常巨大。不要以爲華佗一生下來就是神醫,華佗小時候學醫,經歷了千辛萬苦。

鄧亞萍女士苦練球技

衆所周知,鄧亞萍從小就酷愛打乒乓球,她夢想着有朝一日能夠在世界賽場上大顯身手。卻因爲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於國家隊的大門之外。但她並沒有氣餒,而是把失敗轉化爲動力,苦練球技,持之以恆的努力終於催開了夢想的花蕾——她如願以償站上了世界冠軍的領獎臺。在她的運動生涯中,她總共奪得了18枚世界冠軍獎牌。鄧亞萍的出色成就,不僅爲她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榮耀,也改變了世界乒乒壇只在高個子中選拔運動員的傳統觀念。

簡短的名人故事9

埃利德·迪呂波是比利時現任首相,他的一生經歷了諸多嘲笑。然而,面對嘲笑,迪呂波既沒有竭力反駁,也沒有因此消沉,而是從嘲笑中檢討自我,激勵自己,最終用成功回答了別人的嘲笑。

1951年,迪呂波出生於比利時南部一個叫做莫蘭維茨的小鎮。父母都是從意大利移民到這裏挖煤的礦工。在姐弟七人中,迪呂波是最小的,也是最不幸的。在他剛出生不久,父親就因車禍去世,這給他的童年蒙上了灰色的陰影。入學第一天,迪呂波因爲沒有穿上衣而受到同學們的嘲笑,說他是個“怪人”。他一臉沮喪地跑回家,“可家裏真的只有這一條褲子,沒有上衣啊。”迪呂波向母親哭訴道。母親聽完後,微微一笑:“哦,親愛的,這沒什麼難過的。沒有穿上衣不要緊,但是沒有學到知識那就是一件可怕的`事了。你可以在學習上戰勝那些穿上衣的孩子呀!”迪呂波的眼睛亮了起來,他聽了母親的話,再次回到學校裏。很快,迪呂波因爲成績優異而讓孩子們對他刮目相看,再也不嘲笑他是一個“怪人”了。

比利時由南北兩部分組成,北部的弗拉芒人說的是荷蘭語,南部的瓦隆人說的是法語。迪呂波是以法語爲母語,同時精通意大利語和英語,但對荷蘭語不太精通。在一次北部的競選演說中,迪呂波用荷蘭語談到實施財政緊縮政策的“緊迫性”時,將“緊迫”說成了“喝酒”,被荷蘭語媒體抓住了把柄。比利時荷語系最有影響的《最新消息報》諷刺迪呂波說:“他已經準備好擔任首相,但他的荷蘭語還沒準備好。”北部最大的分裂主義政黨新弗拉芒聯盟主席德韋弗嘲笑他說:“我們家的尼日利亞清潔工,來比利時只有兩年,荷蘭語要比迪呂波說得好。”這些嘲笑導致迪呂波在北部荷蘭語地區支持率頗低。因爲,人們無法信任一個連荷蘭語都說不好的人能夠領導好比利時整個國家。

面對嘲笑,迪呂波說:“對不起,我的荷蘭語確實說得不好,但是,我相信我一定會說好的!”自此,在每次議會中,迪呂波都會使用荷蘭語,儘管有時候會有語法錯誤,但他的荷蘭語水平越來越高了。近日,荷蘭自由黨對外透露迪呂波在議會中已經不需要使用同聲翻譯,而他的這種執著的精神也漸漸讓北部的弗拉芒人心生敬佩。

迪呂波就任首相時,比利時的國債佔據了GDP的96%。在歐元區國家中,僅次於希臘和意大利,經濟十分慘淡。法國的《新聞報》首先發難,取笑他說:“比利時人寧願相信童話,也不指望迪呂波能夠解決這個國家的棘手難題。”隨後,多家媒體參與進來,輿論旋渦鋪天蓋地地向着迪呂波捲來。而此時的迪呂波沒有向公衆表達自己執政的信心,而是選擇了沉默。因爲,他決定用事實說話。

在隨後的時間裏,迪呂波大力實施改革措施,發展第三產業和旅遊業,緩解了經濟危機。僅20xx年一年,比利時的第三產業迅速發展,當年的財政附加值達到2587。11億歐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8。6%,比上年增長了2個百分點。雖然沒有徹底解決比利時的經濟危機,但卻使國內經濟出現了一絲復甦的跡象。就這樣,一句話也沒有說的迪呂波用成功化解了輿論壓力,讓那些嘲笑他的媒體閉了嘴。

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別人的嘲笑。面對嘲笑,聲嘶力竭地反駁無用,因嘲笑而意志消沉無用,只有在嘲笑中正視自己,激勵自己,把嘲笑當做動力,用成功回擊嘲笑,這纔是最好的答案。譬如,比利時總統迪呂波。

簡短的名人故事10

故事一:林肯

林肯當選總統後十分廉潔,可是讓人想不到的是,林肯總統竟然還有一段向客人強行索要禮物的故事。

一天,一位叫史密斯的紳士前來拜訪林肯,兩人談得頗爲投機。紳士看到林肯幼小的兒子活潑可愛,很想抱抱他。然而小傢伙認生,遲遲不肯過去。於是,紳士指着自己手腕上的手鍊對小男孩說道:“只要你聽話,讓叔叔抱抱你,我就把手鍊送給你。”那是一條非常精緻的手鍊,小男孩很喜歡,他乖乖地坐在紳士的腿上,一直讓紳士抱着自己。

最後,當紳士起身準備離開的時候,林肯提醒紳士,把手鍊給他兒子。紳士立即表示,這手鍊他一直是視爲傳家寶的,不能給。

“把它給我兒子!”林肯嚴厲地說道,“我不想讓我兒子認爲,我曾經款待過一位言而無信的人。”

儘管不情願,紳士還是乖乖地將手鍊送給了林肯的兒子。這件事,不僅沒讓林肯的聲譽受到影響,反而讓大家更進一步看到了林肯誠信、正直的本質。

故事二:黃曉明

1996年夏天,北京電影學院在時隔10年之後再到青島招生,這次招生點燃了無數年輕人的表演夢,其中有個男孩格外引人注目。

他是拄着柺杖走進北京電影學院考場的,高大清秀的他,眉眼間露出幾分無所畏懼的神情。

輪到他面試時,老師對他說:“請你表演一個‘捉蛐蛐’的小品吧!”

豈料男孩張口便說:“報告老師,我們青島沒蛐蛐!”全場譁然。

面試老師接着問:“那你能表演一段跟人吵架的情景嗎?”

男孩回答說:“報告老師,我媽媽說吵架不是好孩子。”

不少老師開始皺眉,認爲他真的是沒有任何表演能力,簡直是塊木頭!

卻有一個叫崔新琴的老師堅持說:“雖然按照慣常的判斷標準,他屬於不會表演,但是他的坦誠不就是最好的本色表演嗎?就算他是塊木頭,那也是塊漂亮的木頭。我們要了!”這個男孩,就是黃曉明。

如今黃曉明早已踏入明星行列,不僅顏值高而且演技一流,集偶像與實力於一身。

而這要感謝他的坦誠,爲他敲開了北影的大門,其實很多時候,坦誠比起表演會贏得更多機會。

簡短的名人故事11

漢朝元帝時的匡衡,從小喜好讀書。可是家裏很窮,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錢上學讀書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學習。家裏沒有錢買燈油,怎麼辦呢?匡衡沒有向困難屈服,想出了一個辦法:在牆壁上鑿了一個小洞,借鄰居家照射過來的微弱燈光看書學習。他勤奮刻苦,學到了許多知識,後來做了宰相。

比喻:在艱苦的條件下設法堅持學習的精神。

簡短的名人故事12

居住在國外的華僑和外籍華人,除極個別的民族敗類以外,都對祖國懷有深厚的感情。他們在所在國努力工作,受到各國人民的稱讚;同時也不忘有機會爲祖國服務,擴大中國的影響。

比如在美國,華人就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在美國的發展中特別是西部的開發中,華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美國的著名大學裏,有約1/3的系主任是華人;美國登月工程的科技人員,華人也佔了不少。還有不少華人蔘加了航天飛機的設計和製造。所以美國流傳着一句話:“美國的財富在猶太人的口袋裏,智慧在華人的腦袋裏。”海外華人爲中國爭得了榮譽。

清朝末年,有個愛國華僑叫張振勳。他有一次聽法國人說,要在瓜分中國之後,到山東煙臺建葡萄酒廠,因爲那裏生產的葡萄質量特別好。他就想:中國的土地和物產,爲什麼中國人不能利用呢?後來,他就到煙臺創辦了張裕釀酒公司,生產出紅、白葡萄酒20多種,味道十分醇美,不但風行全國,而且暢銷海外。在1915年萬國博覽會上,張裕公司製作的金獎白蘭地、雷司令等名酒獲得了金質獎章。

簡短的名人故事13

匡衡借光讀書

匡衡勤奮好學,但是由於家庭貧窮,買不起蠟燭來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爲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主人聽了,深爲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簡短的名人故事14

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就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裏嚼着,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爲了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簡短的名人故事15

魯肅 周瑜

魯肅(172-217),字子敬,東吳四英將第二位,文武全才。魯肅少年看出世道將亂,便苦練箭術。其後周瑜帶了幾百人從魯肅門前過,向魯肅借糧。魯肅當時前裏有兩囤米,魯肅當時就借了一囤米給周瑜。周瑜十分感謝魯肅,後來向孫權推薦了魯肅。魯肅見了孫權,明確提出了與曹操、袁紹三分天下的想法,這就是著名的《塌上策》。孫權非常敬重魯肅,與他日夜交談。208年,曹操南下,東吳分爲主戰主和兩派。魯肅立主一戰,並主動前往江夏請諸葛亮過江,使孫權看到了劉備聯吳抗曹的決心。赤壁之戰中,魯肅以武將身份出戰,總領三軍,立下了很大的功勞。赤壁之戰後,魯肅立主將荊州借給劉備,這一招使得曹操正在寫字的筆嚇得掉到了地上。210年,周瑜病逝,臨死前向孫權推薦魯肅繼任都督。魯肅任都督後不久,劉備取西川成功,於是魯肅開始和關羽就荊州問題展開了鬥爭。劉備大軍殺至公安,孫權也主張讓呂蒙迎敵。魯肅在關鍵時候挺身而出,與關羽談判,要求以湘水爲界,歸還三郡。這就是著名的單刀會。這件事的真正英雄並非關羽,而是魯肅。在單刀會上,魯肅義正言辭,蜀方無言以對,只得割讓三郡。217年,魯肅病逝,年僅46歲,諸葛亮在成都爲魯肅掛孝。孫權稱帝時感慨的說道:“昔日魯子敬就說過會有這一天,看來子敬真是有遠見呀!”

歷史上的魯肅,作戰時手不釋卷,是一代儒將。但在《三國演義》中,魯肅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功勞了,完全成了諸葛亮的陪襯,對這位文武全才來說,實在是太不公平了。可以說在《三國演義》中和歷史相差最大的人物就是魯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