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苦讀書的名人故事(精選14篇)

苦讀書的名人故事(精選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故事都不陌生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苦讀書的名人故事,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苦讀書的名人故事(精選14篇)

苦讀書的名人故事 篇1

漢朝的孫敬刻苦好學,每天一早就起來就讀書,直至深夜。因爲疲勞瞌睡,常會不知不覺打起盹來。他就把繩子的一頭懸在屋樑上,一頭繫着頭髮。這樣,一打盹,頭皮就會被扯痛。後來,他終於成爲儒學大師。

戰國時的蘇秦因爲遊說秦國失敗,家裏人不理他,就發憤自學。每當瞌睡時,就拿錐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鮮血淋漓。後來他成爲有名的學問家。

後人將兩人的事蹟合在一起,用“懸樑刺股”形容刻苦自學。

苦讀書的名人故事 篇2

童第周1902年出生在浙江寧波。他的父親是一個教私塾的先生。童第周從小就跟着父親讀私塾,邊學習邊勞動。父親常常給小童第周講古人刻苦讀書的故事,講學海無涯、一定要持之以恆的道理,還寫了“水滴石穿”四個字,掛在童第周的書桌旁,勉勵他好好學習,希望他將來有出息。

“水滴石穿”,這是父親對童第周的勉勵,而事實上,童第周就是身體力行地實踐着這種精神,他抓住每一分鐘、每一秒鐘,以頑強的毅力向着科學的頂峯登攀。

在私塾裏,童第周只學了一些文史方面的知識,這遠不能滿足童第周對知識的渴求。因爲家境不好,沒錢供他上學,所以,儘管童第周十分盼望有一天能走進學校,與同伴們一起學習,可是不行。直到他17歲那年,在哥哥的幫助下,他才進入了寧波師範預科班。這裏不用交學費,還管食宿,窮人家的孩子能在這兒上學,是很幸運的。童第周十分高興,他抓住這個得之不易的機會,刻苦學習,不放過一分一秒。因爲以前只是在私塾裏學過一點文史知識,沒有一點數理方面的基礎,所以童第周學習起來非常吃力,但他並不氣餒,而是更加努力地學習,他要趕上別人。

不僅如此,在他內心深處,還爲自己確立了更高的目標——他要考效實中學。該校是當時寧波第一流的學校,畢業生一般都能進大學。多少達官貴人,以自己的子弟在效實中學就讀爲榮!效實中學對英語要求很高,還十分重視數理基礎,而這幾門課恰恰是童第周的薄弱環節。而且,他從未學過英語。自從確立了要考效實中學的目標後,童第周更加用功了。他開始自學英語,常常學到深夜。哥哥被童第周的決心所感動,答應供他上學,還請在寧波的朋友爲弟弟打聽效實中學的招生情況

哥哥的朋友從寧波給童第周帶來了不利的消息:效實中學這次不招一年級新生,只招到三年級插班的優等生。哥哥想:就童第周的基礎來說,本來考一年級就已經很費勁了,現在卻只招三年級插班生,這可怎麼辦呢?哥哥猶豫不決,就去與童第周商量。聽到這個消息後,童第周仍不改初衷,他一定要進效實中學,於是,他決定去考插班生。

靠着“水滴石穿”的精神,鐵杵也能磨成針。童第週考取了效實中學三年級,只不過成績是倒數第一。一年以後,童第周從倒數第一變爲順數第一,幾何成績從入學時的不及格變爲一年後的100分!後來,童第周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復旦大學,成爲復旦的高材生。畢業以後,他又到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比京大學留學。1934年獲博士學位,這時他32歲。

苦讀書的名人故事 篇3

高爾基,前蘇聯大文豪,列寧稱他是“無產階級藝術的最傑出的代表人物”。

他出生在沙俄時代的一個木匠家庭,4歲喪父,寄養在外祖母家。因爲家庭極爲寒,他只讀過兩年小學。10歲時就走入冷酷的“人間”。他當過學徒,搬運工人,守認人,麪包師。還兩度到俄國南方流浪,受盡苦難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歡讀書,在任何情況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機會,撲在書上如飢似渴地讀着。如他自己所說:“我撲在書,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一樣。”

他爲了讀書,受盡了屈辱。10歲時在鞋店當學徒,沒有錢買書,就到處借書讀。那時的學齡前徒,實際上是奴僕:上街買東西,生爐子,擦地板,洗菜帶孩子……每天從早晨幹到半認。在勞累一天之後,用自制的小燈,堅持讀書。

老闆娘禁止高爾基讀書,還到閣樓上搜書,搜到書就撕碎。因爲讀書,還捱過老闆娘的毒打。高爾基爲了看書,什麼都能忍受,甚至甘願忍受拷打。他說過:“假如有人向我提議說:‘你去廣場上用棍棒打你一頓!’我想,就是這種條件,我也可以接受的。”

由於高爾基一生如飢似渴地讀書,勤奮不懈地努力,他寫下了大量有影響的作品:《海燕》、《鷹之歌》、《母親》、《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間》、《我的大學》。除此之外,還寫了劇本和大量的政論、特寫、文藝評論等。

苦讀書的名人故事 篇4

夜,已經非常深了,馬雅可夫斯基還在緊張地工作着。可是睡魔糾纏得越來越厲害,他覺得頭非常沉,眼皮象是要被膠水粘住似的,怎麼也睜不開。實在沒法再工作下去了,他只得橫下心來躺一會兒。

他跑到廚房裏拿來了一大塊劈柴,放在牀上,將頭枕在劈柴上面就呼嚕呼嚕地睡着了。帶棱帶角的劈柴,將後腦勺的皮肉壓了一條深深的印痕,他在睡夢中略微翻動了一下身子,便覺得腦袋疼痛難忍,驚醒過來,於是一躍而起,又重新繼續他的工作了。

這就是馬雅可夫斯基獨創的“劈柴替枕法”,真可謂別出心裁。那時他在羅斯塔做革命宣傳工作,工作極度緊張,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嚴寒的冬天到了,也是一天到晚在沒有生火、冰冷的工作室裏忙碌,而且往往回家後還要“加班”。有時實在太累了,他就稍睡一會兒,爲了怕睡過去忘記醒來,就想了個用劈柴作枕頭的辦法。

馬雅可夫斯募對待工作從來就是這樣勤奮、頑強、堅忍的。一九一五年的春夏季節,他住在芬斯基海灣庫阿卡拉的別墅裏,創作一首長詩。每天天一亮他就到庫阿卡拉海岸上來了,這裏有許多又圓又滑的大石頭從水裏露出來。人們看見他站在這些大石頭上,從這一塊走到那一塊,有時停下腳步,吸幾口煙。然後又邁步走着,時而放慢腳步,時而又加快腳步,時而眉心緊皺;時而又顯得悠閒輕鬆。就這樣連續三個、四個、五個鐘頭,不住地吟詠着,挑選着需要的字眼,組成合適的詩句。想出兒行詩來以後,就把它寫在香菸盒子上,或者乾脆記在心裏,再往下“搜索枯腸”,繼續工作。

馬雅可夫斯基寫作著名長詩《列寧》時,首先專心致志地研究了列寧的傳記與有關的回憶錄,以及列寧本人的論文與演說,然後進行緊張的寫作。

據馬雅可夫斯基的朋友—青年詩人阿謝也夫回憶,當時“他跟誰也不說話,免得分心注意別的事情。他上別墅去住,在那裏獨自住了三個月。他感到自己在這個巨大的主題面前負有非常重大的責任。”

另一位目擊者回憶說:“他正在寫作長詩《列寧》,旅行皮箱裏放滿了列寧的著作與論述列寧的書,在海濱浴場上,飯館裏,散步時—到處都掏出一個黑漆布面的小冊子。微動着嘴脣,哼哼哪卿地寫出了涌入腦海的詩句。”

經過六個月的艱苦勞動之後,長詩完成了。當馬雅可夫斯基在羣衆中朗誦之後,立即引起強烈的反響,報紙當時是這樣報道的:“大廳裏擠滿了人。長詩博得整個大廳的熱烈鼓掌。開始討論時,許多同志都說,這是歌頌列寧的作品中的最有力的一篇。絕大多數發言者都不謀而合地一致認爲:這部長詩完全是我們的。馬雅可夫斯基寫了這首長詩,是做了一件無產階級的大事。”

勤奮刻苦的馬雅可夫斯基,一生中成就卓著。斯大林曾經讚揚他說:“馬雅可夫斯基過去是,而且現在還是我們蘇維埃時代最優秀、最有才華的詩人。”

苦讀書的名人故事 篇5

美國十八世紀著名的政治家、科學家富蘭克林,自幼酷愛讀書。家貧無錢上學,從少年時代起,就獨自謀生,常常餓肚子省錢買書讀。

某一天,富蘭克林在路上看到一位白髮老婦,已餓得走不動了,趕緊將自己僅有的一塊麪包送給她。老嫗看富蘭克林的樣子,也是一個窮人,不忍收他的麪包。“你吃吧,我包裏有的是。”富蘭克林說着拍拍那隻裝滿書籍的揹包。老嫗吃着麪包,只見富蘭克林從揹包裏抽出一本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孩子,你怎麼不吃麪包啊?”老嫗問道。富蘭克林笑着回答說:“讀書的滋味要比麪包好多了!”

經濟拮据,購書能力有限,他只得經常借書讀。他常在認間向朋友敲門借書,連認點起一盞燈,專心讀書,疲乏了就以冷水澆頭提提神,坐下繼續閱讀完,第二天一早,準時把書還給書主,從不失信。

苦讀書的名人故事 篇6

王充是我國東漢初年具有唯物主義思想和批判精神的傑出的思想家。

王充少年時代,父親就去世了。王充竭盡全力奉養母親,後來到了京城,進太學學習,拜當時著名的學者班彪做老師。他喜歡廣泛地閱讀,善於抓關鍵問題,因而進步很快。

王充讀書非常專心,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又很強,所以只要讀上一遍,就能記住書的主要內容,甚至能夠背誦某些精彩的章節。但是,家庭窮困,買不起很多書,爲了滿足如飢似渴的求知慾,王充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當時的洛陽街上有不少書鋪,王充便決定把書鋪當做他的“圖書館”,每天吃過早飯後,他就帶上乾糧,到書鋪裏去閱讀出售的書籍。不分春夏秋冬,不論晴天雨天,他讀了一冊又一冊書,跑了一家又一家書家書鋪。就這樣,他終於讀遍了諸子百家的重要着作,掌握了書中的基本精神。

王充由於出身貧苦,因而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認識,基本上是從勞苦人民實際生活的情況出發的。他在讀遍了諸子百家的主要着作之後,對於某些爲統治階級服務的唯心主義的說教深感不滿,下決心給予嚴厲的批判。於是便集中精力獨立思考,着手寫書。爲了不耽誤時間、不打斷思路,他在住宅的門上、窗上、爐子上、柱子上甚至廁所裏,都安放了筆、紙,想一點,寫一點,走到哪裏,寫到哪裏。經過長時期的努力,他終於寫成了充滿着批判精神、閃耀着唯物主義光輝的《論衡》。

苦讀書的名人故事 篇7

宋濂小時侯,喜歡讀書,但是家裏很窮。也沒錢買書,只好向別人家借來,每一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可是還書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時值隆冬臘月,滴水成冰。他母親說:“孩子,都半夜了,這麼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這書看。”

宋濂說:“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看,到了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如果說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於人,怎麼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有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著名者請教,並約好見面日期,誰知出發那天下起鵝毛雪。當宋濂挑起行李準備上路時,母親驚訝地說:“這樣的天氣怎能出遠門呀?再說,老師那裏早已大雪封山了。

你這一件舊棉襖,也抵禦不住深山的嚴寒啊!”宋濂說:“娘,今不出發就會誤會了拜師的日子,這就失約了;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當宋濂到達老師家裏時,老師感動地稱讚說道:“年輕人,守信好學,將來必有出息!”

苦讀書的名人故事 篇8

生命原本脆弱,我們只能堅強地活着。說這話的白巖鬆,在回憶起自己小時候平窮的日子時,也感慨萬千。

白巖鬆出生在內蒙古一個邊遠小城,8歲那年,父親不幸辭世,母親用堅強和隱忍挑起了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平時給人印象總是不苟言笑的白巖鬆,小時候卻是個淘氣包,常常惹媽媽生氣,被媽媽打。白巖鬆每天至少要挨兩次打,要不然,連他自己都會感到奇怪。

由於太貪玩,白巖鬆小時候的學習成績很差。一次,白巖鬆的考試成績在全班倒數第二,他一生氣,竟偷偷把張貼的成績榜撕了。

隨着年齡的增長,貧寒的家庭環境磨礪了白巖鬆吃苦耐勞、敢於迎接挑戰的堅強性格。漸漸地,白巖鬆的成績跟了上來。高三那年,爲了讓成績提高得更快,他把所有學過的課本都找出來裝訂起來,歷史書一共有600多頁,地理書一共有700多頁,語文書一共有1000多頁等等。然後,白巖鬆一天看每科30頁書,另外還要做數學題。持之以恆,白巖鬆終於考上了大學。

現在回想這些,白巖鬆感慨地說:青春最可愛的地方就在於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去揮霍,你可以犯無數的錯誤,因爲你有改正錯誤的時間,但是當中年這杯下午茶端在你手裏的時候,你就知道要趕緊做正確事,因爲錯了就沒有改正的時間了。

對於大學生活,白巖鬆也有自己的見解,“在大學一定要讓自己成爲一個兼容幷蓄的人,我最痛恨的就是大學這個‘專’字毀了我。如果我當初多學點文科性的東西,我想我一定比現在優秀。記得我在人民大會堂採訪楊振寧教授時,他說,‘物理研究的盡頭就是哲學’,其實很多門課程是相通的。我認爲最優秀的人往往是‘雜交’的,毛主席就是南人北相。”

苦讀書的名人故事 篇9

“程門立雪”這個成語家喻戶曉。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學家將樂縣人楊時求學的故事。

楊時從小就聰明伶俐,四歲入村學習,七歲就能寫詩,八歲就能作賦,人稱神童。他十五歲時攻讀經史,熙寧九年登進士榜。他一生立志著書立說,曾在許多地方講學,倍受歡迎。居家時,長期在含雲寺和龜山書院,潛心攻讀,寫作教學。

有一年,楊時赴瀏陽縣令途中,不辭勞苦,繞道洛陽,拜師程頤,以求學問上進一步深造。有一天,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因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爲了求得一個正確答案,他倆一起去老師家請教。

時值隆冬,天寒地凍,濃雲密佈。他們行至半途,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冷颼颼的寒風肆無忌憚地灌進他們的領口。他們把衣服裹得緊緊的,匆匆趕路。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

這時,遠山如玉簇,樹林如銀妝,房屋也被上了潔白的素裝。楊時的一隻腳凍僵了,冷得發抖,但依然恭敬侍立。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倆進屋。

後來,楊時學得程門立雪的真諦,東南學者推楊時爲“程學正宗”,世稱“龜山先生”。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爲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苦讀書的名人故事 篇10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由於家裏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幹許多活,掙錢餬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他的鄰居家裏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藉着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着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裏白乾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爲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苦讀書的名人故事 篇11

孫康,晉代京兆(今河南洛陽)人,官至御史大夫。

孫康幼時酷愛學習,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攻讀,可家中貧窮,沒錢購買燈油。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特別到了冬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很久,難以入睡。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白天多看書,晚上睡在牀上默誦。

一天夜裏,他一覺醒來,忽然發現從窗外透進幾絲白光。開門一看,原來下了一場大雪。屋頂白了,地上白了,樹上也白了。整個大地披上一層銀裝,閃閃發光,使他眼花繚亂。他站在院子裏欣賞銀裝素裹的雪後美景,忽然心中一動:映着雪光,可否讀書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裏,拿出書來對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跡清楚,比一盞昏黃的小油燈要亮堂得多呢!

從此孫康不再爲沒有燈油而發愁。整個冬天,他夜以繼日地讀書,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讀到雞叫。即使是北風呼號,滴水成冰,他也從來沒中斷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孫康砥礪求進,學有大成,終於成爲一位很有名望的學者。

苦讀書的名人故事 篇12

懷素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書法家,他的草書稱爲“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對後世影響極爲深遠。

懷素自幼聰明好學,他在《自敘帖》裏開門見山他說:“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禪之暇,頗好筆翰。”他勤學苦練的精神是十分驚人的。

因爲買不起紙張,懷素就找來一塊木板和圓盤,塗上白漆書寫。後來,懷素覺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塊荒地,種植了一萬多株的芭蕉樹。

芭蕉長大後,他摘下芭葉,鋪在桌上,臨帖揮毫。由於懷素沒日沒夜的練字,老芭蕉葉剝光了,小葉又捨不得摘,於是想了個辦法,乾脆帶了筆墨站在芭蕉樹前,對着鮮葉書寫,就算太陽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風凍得他手膚迸裂,他還是在所不顧,繼續堅持不懈地練字。他寫完一處,再寫另一處,從未間斷。這就是有名的懷素芭蕉練字。

苦讀書的名人故事 篇13

陶弘景,字通明,丹陽秣陵(今江蘇江寧)人,出生於公元456年。南齊武帝時,任諸王侍讀,後辭官隱居深山煉丹。著作有《本草經集註》和《肘後百一方》,另錄藥物名七百餘種,對我國醫學事業的發展做出過重大貢獻。

陶弘景自學成才,事業有成,又受到皇帝的重視。在封建迷信盛行的時代,便有好事者爲他的出生蒙上一層神祕的色彩,並被史書記入。故事雖不可信,倒也有趣。

陶弘景的祖父陶隆,是南朝宋朝的王府參軍;他的父親陶貞,爲孝昌縣令。據說,有一天夜裏,陶弘景的母親夢見兩個神人拿着一個香爐來到牀前,把香爐擲入她的懷中,後就飄然而去。自此,母親有了身孕,至公元456年夏至那一天生下了陶弘景。故事還說,陶弘景一出生,就和一般孩子不同。他神儀明秀,朗目疏眉,兩耳高聳,耳孔露出二寸多長的毛,右膝蓋上有數個黑點,成七星紋。果真如此模樣,豈不是怪物?

陶弘景小的時候,其實和別人家的孩子並無兩樣,只是條件優越,在他剛會說話的時候,母親便教他識字、背詩。據說,到三四歲時,陶弘景就開始讀《論語》了。

真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陶弘景四歲那年,父親被一個小妾謀害而死。此後,陶弘景和母親一起被逼搬出另住,日子很是清苦。生活的打擊,倒讓年僅四歲的陶弘景從此更加刻苦讀書。不長時間,他就讀完了家中所有的藏書。沒有新書,他就把已經讀過的書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閱讀,並細加琢磨。母親拿出錢來讓他買書,他知道家窮,不肯接受。他對母親說:“咱們買不起書,也可以去借;我之所以不借,是因爲我想讀書不在多,而在精,要真正讀懂弄明白一部經典,不是看一遍兩遍可以解決的,不逐字逐句地琢磨是不行的!”

母親理解兒子既酷愛讀書,又不願讓自己作難的矛盾心理,心裏着實爲有如此兒子而欣慰。周圍鄉親也被陶弘景刻苦讀書、孝敬母親的精神所感動,於是有書的人家便主動借書給他。據歷史記載,陶弘景一生中先後共讀了一萬多部書,而且不恥下問,理解深透。

陶弘景不僅有學問,亦精書法。有故事說,他五歲那年,家貧沒有文房四寶練書法,他便找來一種生在水邊叫做荻的形似蘆葦的草本植物的紫色花穗當毛筆,以灰做墨,地面做紙,來練習書法。他的書法自成一體,尤以隸書見長。

十歲那年,陶弘景偶然得到一部書,名叫《神仙傳》,是東晉道教理論家、醫學家和煉丹術家葛洪的著作。書中除了神仙故事,也詳細介紹了一些養生之術和煉丹祕訣。陶弘景視若珍寶,晝夜攻讀。他後來辭官不做,隱居深山,專門煉丹和鑽研養生之術,與這部書自然不無關係。

陶弘景的名氣傳揚開來,南齊高帝蕭道成把他請到宮中,做了諸王的侍讀,並讓他隨朝參政。公元492年,陶弘景辭去官職,到深山隱居。梁武帝蕭衍滅齊建樑後,多次邀他回到朝廷做官,他堅辭不就。有一次,他讓來人帶給梁武帝兩幅畫:一幅上畫有一條牛,在水邊自由自在地吃草;另一幅則畫的是一條套着鼻繩的牛,主人拿着鞭子牽着繮繩正往前趕。武帝看了,立即明白,對手下人說:“他是不願因名利而被控制啊!”此後,梁武帝不再勉強陶弘景,反而以人力和物力支持他在山中煉製丹藥,研究學問。

苦讀書的名人故事 篇14

我國國畫大師齊白石老先生,有一次去北京城南辦事。這一去不要緊,卻引出一段故事來。

也巧,在街旁地攤上,有人賣齊白石的畫,一看,全是假畫。如此損傷齊老聲譽,使他十分氣憤,便厲聲喝問:“你爲什麼冒充我的名字在這兒賣假畫騙人?”

賣畫人眉頭一皺,計上心來,笑了一下,鄭重地答辯出一套話來,齊老聽了如何呢?出人意料,他怒氣盡消,竟閉口無言。那麼,一副伶牙俐齒的嘴巴到底吐出的是什麼呢?

他說:“齊先生,你好不懂道理!不錯,這都是些假畫。你要明白,凡是大畫家沒有不被別人造假的。造假的人越多,說明他的名氣越大;無名之輩,誰也不造他的假畫,再說,我這些畫賣的便宜。有錢的人,還是買您的真畫,您又何必生氣呢?這番話竟使齊老先生怒氣全消,閉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