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有關名人故事15篇

有關名人故事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W 次

有關名人故事1

班超是東漢著名的軍事家和外交家,他從小博覽羣書,志向遠大,認爲男子漢應該保家衛國。後來班超跟隨北征大軍攻打匈奴,在戰場上屢建功勳。東漢王朝爲了聯合西域各國共同抵禦匈奴,就派遣班超作爲節度使出使西域。

有關名人故事15篇

班超帶領他的使團來到鄯善國,他向鄯善國國王講明瞭自己出使的目的,國王對他們非常熱情,還挽留他們多住幾日。但沒過多久,國王就對他們越來越冷淡了。班超經過調查,發現原來匈奴國王知道漢朝派了使節後,不但也派來了使節,而且還派來了一百多個全副武裝的隨從。

班超晚上將大家召集起來說:“鄯善國國王也許已經被匈奴派來的使節說動了,現在的形勢對我們非常不利,我們現在必須採取措施,否則我們就會成爲鄯善國和匈奴結盟的犧牲品。到時候,我們不僅完不成皇上交給我們的任務,就連性命也難保,大家說該怎麼辦?”

大家齊聲回答:“我們聽您的!”班超果斷地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現在我們只有下決心殺掉匈奴使節,才能完成我們的使命!”當夜,班超就帶人衝進匈奴使節駐紮的營地,把一百多個匈奴人全部消滅了。

第二天,班超提着匈奴使者的頭去見鄯善國國王,當面指責他的善變:“大王,您太沒有誠信了,既答應和我們結盟,又背地裏勾結匈奴。現在匈奴使者已全被我們殺死了,您自己看着辦吧。”鄯善國國王又驚又怕,只得和漢朝簽訂了同盟協議。

班超的舉動震驚了西域,其他國家也紛紛和漢朝簽訂同盟,班超終於圓滿地完成了使命。

勇敢和果斷是班超能夠完成使命的關鍵,如果班超只是循規蹈矩地等待,那後果就不堪設想。所以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事也要敢想敢做才行。

有關名人故事2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練書法。他每次寫完字,都到自家門前池塘裏洗毛筆,時間長了,一池清水變成了一池墨水。後來,人們就把這個池塘稱爲“墨池”。王羲之通過勤學苦練,終於成爲著名書法家,被人們稱爲“書聖”。

有關名人故事3

可口可樂,這個傳奇般的公司創建於1886年,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然而要說起它的種種傳奇故事,追本溯源,還得從它的“生身之父”——約翰。S。彭伯頓說起。

彭伯頓是一個藥劑師。彭伯頓自封爲“醫學博士”,其實並沒有什麼證據可以說明他曾獲得過醫學博士學位,有人說他曾就讀於喬治亞州南方藥用植物學院,也算是受了點正規教育。在美國內戰中,他曾經當過兵吃過軍糧,戰爭結束後,他幹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彭伯頓從紐約採買了南方緊俏的成藥,拼命地賺錢,想成爲富翁,同時他還是一個擅於發明的天才藥劑師。

彭伯頓在他的藥房裏將各種藥材煮呀,熬呀,濾呀,他這樣日復一日的折騰,還真研製出不少藥品來,比如血壓丸、提神丹、咳嗽糖漿等。彭伯頓就在炮製肝炎丸和染髮水的過程中靈感頓生,發明了一種新的健身飲料,這就是神奇的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的誕生就像“聖母瑪麗亞產子”一樣讓人激動不已,但這種奇妙的飲料開始只不過是作爲一種藥劑來出售罷了。它的主要成份就是可卡葉和可卡鹼。

人們可以想象在美國商業精神和享樂主義佔了上風,自然,具有強身健體魅力的可口可樂從它誕生的第一天起,就博得了美國人的青睞。

只可惜,彭伯頓不是一個出色的推銷員,他用冗長的廣告詞來宣傳自己的產品,雖然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可它們對可口可樂的印象也僅是:一種藥劑,而不是飲料。

可是,不管怎麼說,可口可樂開始有了點立足之地,而正在彭伯頓勢單力薄,難展宏圖之際,兩個北方佬弗蘭克。魯賓遜和大衛。杜爾出現在他面前。這兩個傢伙是推銷彩色印刷機的推銷商,在他們的頭腦中,南方人都是土包子,連聽都沒有聽說過彩印機這玩意,一見到它,肯定會欣喜若狂,馬上購買的。

不料,他們過高估計了南方人的熱情,過低估計了南方人的智商,在南部最繁華的都市亞特蘭大,他們連一臺彩印機也沒有售出,正當他們焦頭爛額,準備收拾行李捲鋪蓋回老家時,聽人說彭伯頓先生似乎在尋找新點子和新夥伴,於是他們來到彭伯頓的藥店,準備碰一下運氣。

彭伯頓是個很有修養的紳士,他壓根兒不想要什麼彩印機,但他同樣耐心地聽他們講解。未了才說:“對不起,先生們,我暫時還用不上彩印機,也暫時沒有興趣做這個生意,如果以後我用得着或我的朋友要,我會來找你們的。”

正當魯賓遜和杜爾垂頭喪氣要走時,彭伯頓客氣地讓他們坐下來,叫小徒弟端來了自制的飲料——可口可樂,不過這時飲料還沒有可口可樂的名字罷了。

魯賓遜他們喝了一口就禁不住問道:“這是什麼?”我從來沒有喝過這樣美妙的家庭製品,簡直太可口了!”

現在,輪到彭伯頓先生向兩位彩印機推銷商推銷自己的發明了。

彭伯頓向他們介紹了自己的發明,並且邀請他們入股,共同開發這種飲料,因爲他已從剛纔魯賓遜的推銷中發現他們的推銷才能。

於是,經過一番商議,魯賓遜與杜爾以彩印機投資,彭伯頓的助手艾得。荷爾蘭亦願意加盟其中。而荷爾蘭是四人中惟一的現金投資者。終於“彭伯頓化學公司”誕生了。

彭伯頓化學公司創業伊始,四人配合默契,吃苦耐勞,要把飲料推銷出去。

如果彭伯頓化學公司的四位股東能夠精誠團結,同舟共濟同舟共濟:比喻同心協力。的話,那麼,可口可樂在他們的手上定然是會發達起來的。然而,正如世上許多成功的事一樣,可口可樂的發展道路註定是充滿了艱辛與危機的,而且,在名利的面前,人們尤其是商人常常免不了要來個窩裏鬥。

這時,公司的股東一共有四份,彭伯頓、魯賓遜、杜爾、荷爾蘭各享有一份。公司的業務此時有如旭日東昇,可就在這時,杜爾卻宣佈要退出公司,原因只是:

公司雖然發展了,但卻並不賺錢,因爲賺到的錢都投入到廣告和大量的試飲上去了。其實這些促銷手段都是爲了公司將來的大發展,可惜有的人就是缺乏商業頭腦,很短見。不過,杜爾退出時又介紹了一位投資者,此人名叫亞歷山大。

亞歷山大因爲財大氣粗,總經理的寶座自然非他莫屬了。亞歷山大大權獨攬(lǎn),獨斷專行,他從不向股東彙報經營狀況,也不定期公佈帳目,我行我素。

亞歷山大這一套自然激起了股東們的反感,彭伯頓他們又不是吃素的,他們乾脆告上了法庭。亞歷山大不是亞特蘭大人,見情形不妙早已捲起鋪蓋,帶着現金和帳冊溜之大吉了。魯賓遜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大致核清了帳目。可口可樂公司略有虧損,但還不算太大。

可是,可憐的魯賓遜一點都不知情,就在亞歷山大獨攬大權的同時,彭伯頓也開始了自己的祕密行動。他爲自己的可口可樂申請了發明專利權,並於1886年6月28日獲批准。這樣就使得彭伯頓立於不敗之地了,因爲他擁有專利權,而公司只擁有使用專利的權利。

彭伯頓不僅擁有可口可樂的專利權,他還將可口可樂的取名與標準字體佔爲已有,不久,彭伯頓偷偷地把可口可樂的股權轉讓給了威利斯。維倫斯和喬治。勞恩蒂斯,而且賣得很廉價,簡直是半賣半送,總共才賣了1201美元,其中1200元還是無息借款。

原來彭伯頓早在南北戰爭中負了傷,雖然沒有死,但因爲傷很重,爲了減輕疼痛,他沾上了嗎f。此後一直未間斷,後來他又患了嚴重的潰瘍,發展到胃癌,毒癮就更大了。

吸毒是一個永遠也填不滿的無底洞。於是彭伯頓就開始出賣他的專利權了。

陷入了毒癮深淵的彭伯頓已經顧不了什麼紳士風度和操守自律了,他已經賣了一次可口可樂的專利權,自然就有了第二次。

這次他以刊登虛假廣告爲餌一口氣釣上了三個性急的企業家,他們分別是:靡菲德、莫非與布爾德沃斯。彭伯頓的出價是20xx元購得一半的股份。

現在,可口可樂的專利權已經被瓜分得無以復加。

手中握有可口可樂的股權合法契約的人至少有6個人。而早期的股人魯賓遜和荷爾蘭反被拋棄了。

可口可樂的股權還在繼續分散。他們簡直幹煩了,而且可口可樂的狀態又不佳,與其讓資金沉陷其中,抱着金娃娃餓死,還不如找個替死鬼,讓金娃娃下蛋也好。於是他們又把專利轉讓給了可口可樂的推銷員伍爾夫克。沃克和沃克的妹妹瑪格莉特。多齊爾夫人。

在這以後的半年時間裏,沃克認識到,如果不增加設備和投入適當的廣告費,要使公司真正盈利是不可能的,而此時他和他妹妹的資金明顯不足,於是他開始尋求幫助。

他首先找到了開藥房的喬治。雅克布什,並且與之商定生產可口可樂原漿的設備仍然放在喬治的場地上,這樣又節省了一筆建場地或租場地的費用。接着,他又找到了一個在他推銷可口可樂時認識的一個非常成功的藥劑師——這就是艾薩。克里克斯。坎德勒。

艾薩。坎德勒登場了,他的出場註定了可口可樂要有一個驚天動地的變化。

沃克和他妹妹與艾薩。坎德勒先生三人聯手成立了一個新公司,叫做沃克——坎德勒公司,並於1888年4月14日以550美元的價格購買了彭伯頓餘下的1/3的可口可樂股權,這樣沃克——坎德勒公司就全部擁有了可口可樂的全部股權。從合同上來看,購買彭伯頓剩餘股權的是公司,但實際出錢的是坎德勒,因而他佔有了1/3的股權,這樣一來,可口可樂其它2/3股權掌握在沃克和他的妹妹手裏。

艾薩。坎德勒是一個雄心勃勃的人,他爲了鞏固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費盡心思,絞盡腦汁地想,最後,他從短視與幼稚的沃克兄妹手中又購買了1/3的股權,從而增加了他所佔的股額,表面上他擁有1/3的股權,而實際上則擁有2/3的股權。

就這樣艾薩。坎德勒已能完全控制可口可樂,他如願以償地掌握了可口可樂的生殺大權。

艾薩。坎德勒是一個亂世梟雄,他起用魯賓遜爲第一線指揮,主管可口可樂的生產經營。可口可樂就是在這兩位雄才大略的企業家手中開始發達的。

一個王國的誕生1899年可口可樂工廠裝配了現代化的加工設備。同年,由於公司業務規模的急劇擴大,場地很快就不夠用了。

1909年和1919年又分別建成瑪格諾利亞街大廈和北街工廠……可口可樂王國是愈來愈壯大了,艾薩的事業如日中天如日中天:比喻事事正發展到十分興盛的階段。

一個成功的商人總是不滿足的,艾薩的投資開始擴大了,他的投資擴及衆多領域,房地產、銀行、鐵路、紡織廠和公用事業公司。

艾薩不僅在亞特蘭大,而且在紐約市、堪薩斯市和巴爾的摩都擁有房產。他的核心事業——可口可樂更是值得驕傲,他建立的可口可樂原漿廠不僅已經遍及亞特蘭大、芝加哥、新奧爾良、紐約、華盛頓、費城等國內大都市,而且還佔有了溫哥華、多倫多、哈瓦那等國外市場,可口可樂公司已由一個地區型的小型企業,變成一個全國性的乃至國際性的大型企業。

可口可樂王國由一個無名之輩成爲全球聞名大型企業,完全歸功於可口可樂之父艾薩的領導與管理。

可以說,沒有彭伯頓就沒有可口可樂,可如果沒有艾薩就不能讓人知道可口可樂。

艾薩廣泛進行大量的試驗,每年的試飲費高達近萬元,約合10萬多杯可口可樂。真可說是“舍不了孩子打不了狼”啊!

試飲不是隨隨便便在大街上找人來喝可口可樂;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可口可樂公司就要關門了。艾薩的試飲是通過各地的推銷商提供一批在各地有一定名望地位的、有影響力的人物名單,然後公司派人送上免費券給他們,並附上可口可樂的宣傳介紹品,這樣既避免了試飲的盲目性,又節約了開支,還達到了宣傳的效果。當然,這種手段主要是在外地試行。

艾薩第二種促銷手段,也是最重要的促銷手段是廣告,廣告是可口可樂大獲成功的基本條件之一。

可口可樂的廣告一直將其定位於成藥與軟飲料之間,表面上看這似乎很取巧,可以招攬更多的顧客,但事實上公司並未因此使可口可樂銷售量有增長。

基於健康人總比病人多的事實,更由於形勢所逼,因爲當時美國ZF看到成藥利潤高,想增加成藥的稅率,所以艾薩決定面向健康人,將可口可樂定位爲軟飲料。

可口可樂終於成了一種單一的飲料產品,爲其將來的大發展準備了條件,也促使其不再徘徊於成藥和飲料之間,給了艾薩全力以赴發展它的決心。

廣告是促銷的有效途徑。艾薩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來作廣告。除了在報紙、廣播、電視、電影上作廣告之外,他還在日曆上打上可口可樂的廣告詞,甚至在各種玩具上也印上可口可樂商標,以此來達到宣傳的目的。

1896年以後,公司自己開展了廣告業務,不僅給自己的產品作廣告,還開始爲別人的產品作廣告。那時有軌電車上3個月的廣告費是45美元,到1901年,在美國、加拿大和古巴的幾乎所有的有軌電車上都有了可口可樂的廣告。

1904年,可口可樂公司開始在全國性刊物上刊登廣告,成爲南方公司中首家在全國性報紙上刊登廣告的企業。

1908年,公司在美國建築物的牆壁上用彩色漆刷印可口可樂標誌的面積達250萬平方英尺。

同年,公司還在古巴和加拿大的建築物的牆壁上也用油漆刷制了達1萬平方英尺的廣告。並在美國、加拿大、古巴這三個國家的所有大城市都豎立了可口可樂標誌。公司共擁有了1萬多個廣告櫥窗,冷飲店還採用了花旗和其他一些特殊的宣傳手段。

1909年,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水面遊艇兩側都掛上了可口可樂的巨幅標誌,牆壁上和倉庫裏、日曆上、吸墨水紙上、托盤上、扇子上、襯衣上、大理石鎮紙上……可口可樂廣告真是見縫插針、無處不在,人們無論走到哪裏……,不論向哪個方向望去,都可以看到“可口可樂”鮮明的標誌。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第一個雕塑廣告也是可口可樂創意出來的。1908年在費城與紐約之間的賓夕法尼亞鐵路線上矗立起一座32英尺高的巨型塑像:一個健壯的年輕人從陶壺向玻璃杯裏倒可口可樂,而“可口可樂”是由噴泉中涌出的水模擬的。

一切都那樣的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形容生動活潑的樣子。這個塑像達到了神奇的效果,可口可樂公司特地從城裏總供水管道到現場鋪設了400英尺的供水管。途經全美最繁忙鐵路線上的千千萬萬名旅客都目睹了這一新鮮神奇的廣告。

可口可樂公司的廣告越做越多,銷售情況越來越好。於是公司也就有錢做更多的廣告。艾薩還很重視推銷員的作用,他以推銷員爲主體,充分地調動和激發推銷員們的工作熱情及才幹。

1899年,可口可樂公司的推銷員隊伍已經增加到了15名,活動範圍也由南方擴展到了整個美利堅合衆國,並且準備着手向國外市場開闢領域了。

不僅如此,艾薩還重獎有功之職員和提供奇妙點子的顧客。他對本公司的主要僱員採用送股的方式,鼓勵他們爲公司殫精竭慮殫精竭慮:用盡精力,費盡心思。地排憂解難,通過這種方式也培養了公司職員的團體感和榮辱感。

1919年,Elntst Woodruff以250萬美元從阿薩·坎德勒的繼承人手裏買下可口可樂公司,在1923年,他兒子Robert W。Woodruff,也就是可口可樂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成爲可口可樂的CEO,Woodruff開始與公司裝瓶特許經營商一起努力,無論消費者何時何地想要可口可樂都能得到滿足,他推動裝瓶商使飲料“需要時隨手可得”並且強調如果Coke不能在消費者口渴時立刻得到,那麼市場將永遠失去。

在20世紀20年代,可口可樂進入中國市場,先是被翻譯成不知所云的“蝌蝌啃蠟”,隨後被蔣彝教授翻譯的“可口可樂”所代替。

目前,全球每天有17億人次的消費者在暢飲可口可樂公司的產品,大約每秒鐘售出19,400瓶飲料,是全球最大的飲料廠商。據最新一期商業週刊公佈的品牌價值排名,可口可樂以近700億美元排名第一。

有關名人故事4

從小,他就是一個命苦的孩子。父親患有糖尿病,不能幹重活。母親患有精神病,連自己都管不好,更不用說管孩子。父母是孩子身後的大樹,爲他們的成長遮風擋雨,但他沒有這樣的大樹,經常被一些同齡的孩子辱罵和追打。從記事起,沒有孩子願意和他一起玩,他們經常遠遠地朝他身上扔泥巴。他一邊左右躲閃,一邊狼狽地朝後退,結果一下子掉進身後的臭水溝裏,全身又溼又臭。在孩子們的一片鬨笑中,他使勁地低下頭,蜷縮着身子,雙手抱頭,淚水混着髒水,從臉上啪啦啪啦地往下滴。這樣的欺侮每隔幾天就會上演,他只是別人眼中的小丑和笑料。

7歲那年,他上了村裏的小學。在班上,沒有人願意和他坐在一起,他就像一根孤零零的小草。孤僻的他變得更加內向,不愛說話,沒有人喊他的大名,都管他叫“石頭”,在別人眼中,他就是一塊又傻又笨的臭石頭。一天,他一個人去村上大隊部看電視,一檔名叫《街頭霹靂舞》的節目深深吸引了他。電視上演員那瀟灑而充滿美感的舞蹈看得他目不轉睛、流連忘返。回到家,他也開始學着模仿,忘記了吃飯,忘記了睡覺。他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快樂,不再覺得孤單。他的內心有了一個夢想,那就是擁有約瑟夫·傑克遜那樣魔幻傳奇的“月球漫步”。

上到初一,家徒四壁的家庭再也沒有財力供他繼續求學。退學那天,成績優異的他在學校四周徘徊,久久不願離去。這時,他的班主任張老師氣喘吁吁地跑過來,塞給他一張紙條。看完這張紙條後,他頓時淚流滿面,深深地朝老師鞠了個躬,一步一步朝家走去。從這一天起,14歲的他成爲家裏的“勞力”。爲了多掙一些錢,身體瘦弱的他選擇到縣城一家煤場打工。每天擡臂上千次打製煤球,然後把這些成型的煤球用板車送到客戶家。回到煤場,他的骨頭都快散架了,但他會想起張老師的那張紙條。讀着紙條上的話,他再累再乏,也會掙扎着爬起來,帶着滿身的煤灰跳起舞來。工友們都取笑他:“你這隻一身煤渣的黑熊,難道還想跳什麼天鵝舞?”對於譏笑,他一笑而過,那張紙條上的話在他心中激盪。

就這樣,他幹了整整5年。冬天拉着板車送煤球,好幾次他的耳朵都快凍掉了。雖然這個工作又髒又累,幹起來要人命,但他覺得這裏離家近,能照顧到家人,工資也不錯,一天能掙50~70塊錢。他在煤球廠工作時,悟到了很多好的動作,他在舞蹈里加入了很多像打煤球、剷煤一樣的新動作。功夫不負有心人,慢慢地,他有了自己的“粉絲”,每次在路邊跳舞都能引來許多人圍觀併爲他鼓掌。有一次他跳完舞,就有個人上前問他爲什麼不去參加河南電視臺舉辦的“你最有才”節目。他也剛好想到一個大的舞臺上檢驗下自己跳得到底怎麼樣,就抱着試試看的態度報了名。

初試的時候,他穿了一身送煤球的“工裝”就開始跳了,他跳完之後,評委和200多名選手都很震驚,紛紛站起來爲他鼓掌,但是也有評委笑着問他爲什麼穿這身衣服,他說:“其實我不是不尊重評委,但是這就是原本的我,沒必要僞裝自己。”他從容淡定,滿臉微笑。就這樣,他一路披荊斬棘、過關斬將,殺進了高手如雲的總決賽,獲得了大賽冠軍,捧走了30萬元現金大獎,成爲家喻戶曉的“煤球哥”,被網友譽爲“河南舞王”、“中原舞神”。劉歡傳媒公司和本山傳媒公司聞訊,都力邀他加盟。今年5月,聞名全球的《英國達人秀》也邀請他前往英國表演這種原生態的舞蹈。

天道酬勤,苦盡甘來。他的名字叫李新義,31歲的河南魯山縣農民。接受採訪時,他打開了那張貼身保存了6年的紙條。上面有一行用圓珠筆寫的話:法國最著名的石頭城堡——希瓦勒之理想宮。入口處立着一塊石頭,上面刻着一句話:我想知道一塊有了夢想的石頭能走多遠。

有關名人故事5

前不久,我讀完了《名人故事》這本書。

《名人故事》帶領我們與古今中外的名人近距離接觸,去看看這些赫赫有名的人們背後的故事。全書通過一個個別緻、風趣、經典的小故事,講述了名人的生活習慣、理想抱負,使我從書中找到了衆多榜樣,向他們學習,取長補短,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

今天,就讓我來爲大家當導遊,帶大家走進名人世界,去感悟名人的生活:一代“書聖”————王羲之,東晉人,我國著名書法家,被後人稱爲“書聖”。他自幼喜好書法,爲寫得一手好字,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他在木板上寫字,筆跡印到木板裏面三分之深,平時走路的時候,也隨時用手在衣服上比劃着練字,日子久了,竟然連衣服都磨破了!他一直在家門前的'池塘裏洗毛筆和硯臺,最後竟把一池清水給洗黑了,變成了“墨池”。

人民藝術家————齊白石,1863年出生於一戶農家,十五歲那年,他做木工活,在某些傢俱上描畫雕刻圖樣,就是從這時起,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開始做畫。在這期間他畫了一萬多幅畫,有一段時間專門練習畫蝦,爲了能把蝦畫得活靈活現,齊白石在書桌上擺了個大海碗,養了幾隻小蝦,每天都細緻觀察它們活動時的各種情形……天長日久,他的蝦果然就畫得栩栩如生了。最終成爲了國畫大師。

“世紀老人”————冰心,她七歲開始讀書,九歲時,有了想寫東西的慾望,向老師請教,讓父母幫着修改,同時廣泛閱讀。成了書蟲的冰心,奠定了一個良好的文學基礎後,開始寫一些短小的文章,在當時的刊物上發表。後來,她的膽子越來越大,連續發表了許多散文和小說。不久,冰心已經名滿中國文壇……

這些名人有着和普通人一樣的生活:平凡、樸實。但他們成功光環的背後,卻付出了比常人多幾十倍的艱辛和磨練!他們,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俗話說得好:“有志不在年高。”名人們的精神激勵着我,也鼓舞着我,用行動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奮鬥,再奮鬥!遠遠地,我望見了成功的彼岸,看見了勝利的曙光……

有關名人故事6

今天是星期六,我讀了<108個名人成才故事>後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啓發,這本書講的是108個名人從小到大爲人們做出的貢獻和他們從小刻苦學習的事情。就說童弟周吧,童弟周17歲入學,從三年級上起,在班上總是倒數第一,最後由於他的勤奮上勁和積極進取,高三時他已經是正數第一了,又經過一段刻苦的學習,他成了中國開創胚胎學的一位舉世聞名的生物學家。

讀了這篇文章後,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啓發,童弟周進竟然17歲才入學,而且入學以前沒有受過任何的正規教育。而且是從三年級開始讀的,他都能從入學的倒數第一,變成高三的正數第一,這是多麼大的困難啊,而童第周不但把這些困難一一的解決了,還成爲了中國歷史上舉世聞名的生物學家。我記得在我上一年級的時候。考試總是不及格,每一次考試,老師都要請家長,從此,我就怕考試了,生怕自己考的不好,老師回請家長,但我又想,如果這樣的話我長大了就會成爲一個對社會沒用的人,從此,我便天天刻苦學習,工夫不付有心人,到三年級的時候,我已經是全班前三名了,現在我們有這麼好的學習環境,應該好好珍惜,爭取取得最好的成績。

有關名人故事7

李苦禪燒畫

李苦禪是我國當代著名畫家,他爲人爽直,凡答應給人作畫,從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請他作一幅畫,李苦禪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時完成。不久,當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訃告後,面有愧色,即趨作畫,畫了幅“百蓮圖”,並鄭重其事題上老友的名字,蓋上印章,隨即攜至後院,將畫燒燬。事後,對兒子說:“今後再有老友要畫,及時催我,不可失信啊!”

經營人心

清代乾隆年間,南昌城有一點心店主李沙庚,最初,以貨真價實贏得顧客滿門。但其賺錢後便攙雜使假,對顧客也怠慢起來,生意日漸冷落。一日,書畫名家鄭板橋來店進餐,李沙庚驚喜萬分,恭請題寫店名。鄭板橋揮毫題定“李沙庚點心店”六字,墨寶蒼勁有力,引來衆人觀看,但還是無人進餐。原來“心”字少寫了一點,李沙庚請求補寫一點。但鄭板橋卻說:“沒有錯啊,你以前生意興隆,是因爲‘心’有了這一點,而今生意清淡,正因爲‘心’少了這一點。”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經營人生的重要。從此以後,痛改前非,又一次贏得了人心,贏得了市場。

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爲新法。爲了取信於民,商鞅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門的,給予十金。百姓對這種做法感到奇怪,沒有敢搬這塊木頭的。然後,商鞅又佈告國人,能搬者給予五十金。有個大膽的人終於扛走了這塊木頭,商鞅馬上就給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誠信不欺。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終於使老百姓確信新法是可信的,從而使新法順利地推行實施。

黃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諾

季布,漢朝人,他以真誠守信着稱於世。時人諺雲:“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意思是說,季布的一句話,比金子還要貴重。後來,季布跟隨項羽戰敗,爲劉邦通緝,不少人都出來保護他,使他安全地渡過了難關。最後,季布憑着誠信,還受到漢王朝的重用。

有關名人故事8

最近,媽媽教我看了一本書叫《名人故事》,令我記憶猶新的是華人首富——李嘉誠這篇文章。文章中講述了李嘉誠出生於一和窮人家族,當時,爲了躲避戰爭他們只好來到香港。李嘉誠苦苦找了一個星期的工作纔有人收他當茶館的夥計。他踏踏實實的工作,經過了幾年的努力成爲了一家塑料玩具廠的總經理,有自己用積蓄7000美元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

不久便有人來和李嘉誠合作,而且要求李嘉誠必須要找一位有錢的人爲他擔保,李嘉誠求遍了所有他認識的人,就是沒有人肯爲他擔保。李嘉誠沒有欺騙對方,誠實的告訴了這位外商,自己認識的人不多,並沒有有錢人願意爲他擔保。這位外商被他的誠實所打動,便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和李嘉誠合作。從那以後多有人都知道李嘉誠是個可信的人,都和他做生意,他在30歲時已經成爲了億萬富翁!!!

我認爲,李嘉誠能夠成爲華人首富並不是因爲他出身尊貴而是靠他自己的誠實感動了所有人,讓人們覺得他可信,都來和他做生意。在想想我們,每天都被一些謊言所迷茫,生活在一個虛假的世界裏,沒有真實的自我。我真心希望人們能夠找到真實的自我,向李嘉誠一樣,讓人們相信你,這樣,你才能成功!!!!

有關名人故事9

今天,媽媽從圖書館買來了一本名叫《中外名人故事》的書,我一回到家就興致勃勃的讀了起來。來源:

哇!這本書的目錄上有這麼多名人呀!不光有中國的名人,就連外國的名人也不計其數,其中就有愛迪生、瓦特、達爾文、愛因斯坦……名人,這當中最吸引我的屬愛迪生了。來源:

愛迪生被人們稱爲“發明大王”,我想這也是恰如其分的,因爲愛迪生一生中有20xx多種發明,其中有許多發明是我們這個時代很普通的東西,可是他們那個年代很罕見。愛迪生小的時候並不聰明,可是儘管這樣他還是喜歡問一些問題,這也使他變得比常人更加聰明瞭。

《中外名人故事》中的名人都是靠着勤奮學習而成爲名人的,所以我們就要學習他們勤奮學習的態度,長大後當一位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有關名人故事10

孔子一生勤奮學習,到子晚年,他特別喜歡易經。易經是非常難讀懂,學起來非常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覆誦讀,一直到弄懂爲止。因爲孔子所處時代,還沒有發明紙張,書是用竹簡或木簡寫成,既笨又重。把許多竹簡用皮條編穿在一起,便成爲了一冊書。由於孔子刻苦學習,勤展書簡,次數太多了,竟使皮條斷了三次。後來,人們便創造出了“韋編三絕”這句成語,以傳誦孔子勤奮好學精神。

有關名人故事11

孔子尊師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裏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爲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後,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同時還打比方讚揚老子,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遊;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來逮住它,會遊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於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程門立雪

宋朝的時候,有一位有學問的人,名叫楊時,他對老師十分尊重,一向虛心好學。“程門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師、刻苦求學的一段小故事。

楊時在青少年時代,就非常用功。後來中了進士,他不願做官,繼續訪師求教,鑽研學問。當時程顥、程頤兄弟倆是全國有名的學問家。楊時先是拜程顥爲老師,學到了不少知識。4年後,程顥逝世了。爲了繼續學習,他又拜程頤爲老師。這時候,楊時已經40歲了,但對老師還是那麼謙虛、恭敬。

有一天,天空濃雲密佈,眼看一場大雪就要到來。午飯後,楊時爲了找老師請教一個問題,約了同學遊酢一起去程頤家裏。守門的說,程頤正在睡午覺,他們不願打擾老師的午睡,便一聲不響地立在門外等着。

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越下越大。他們站在門外,雪花在頭上飄舞,凜冽的寒氣,凍得他們渾身發抖,他們仍舊站在門外等着。

過了好長時間,程頤醒過來了,這才知道楊時和遊酢在門外雪地裏已經等了好久,便趕快叫他們進來。

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得有一尺多深了。

楊時這種尊敬老帥的優良品德,一直受到人們的稱讚。正由於他能夠尊敬師長,虛心向老師求教,學業才進步很快,後來終於成爲一位全國知名的學者。四面八方來向他求教的人,都不遠千里地來拜他爲老師,大家尊稱他爲“龜山先生”。

劉紹棠

那年正月新春,我不滿六週歲,便到鄰近的鄉村小學去讀書。

這個小學設在一座廟內,只有一位老師,教四個年級。當時學生少,四個年級才一個班。老師姓田,十七歲就開始教書了。他口才、文筆都很好。

開學頭一天,我們排隊進入教室。田老師先給二年級和四年級同學上課,叫三年級學兄把着一年級學弟的手描紅。描紅紙上是一首小詩:

一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田老師給一年級上課了。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後,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我還記得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一個小孩子,牽着媽媽的衣襟兒去姥姥家,一口氣走了二三裏地。路過一個小村子,只有四五戶人家,正在做午飯,家家冒炊煙。孃兒倆走累了,看見路邊有六七座亭子,就走進一座亭子裏去歇歇腳。亭子外邊,花開得很茂盛,小孩子伸出小手指唸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越看越喜歡,想折下一枝來。媽媽攔住了他,說:“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後邊歇腳的人就看不到花兒了。”後來,這兒的花越開越多,數也數不過來,變成了一座大花園。

我聽得入了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的聲音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呆,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

那時候的語文叫國語。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在田老師那裏學習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着我。

有一年我回家鄉去,在村邊遇到了老師,他拄着柺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四十年前的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禮。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裏,播下知識的種子。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師的教誨之恩,我終生難忘!

華羅庚成名不忘師恩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成名之後不止一次說過:“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師栽培。1949年,華羅庚從國外回來,馬上趕回故鄉江蘇金壇縣,看望發現他數學才能的第一個”伯樂“,王維克老師。

他在金壇作數學報告時,特地把王老師請上主席臺就座,進會場時讓老師走在前面,就座時只肯坐在老師的下首。

有關名人故事12

王朔有一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經感嘆過:沒有一個孩子是自己主動要求到這世上來的,在親子關係當中,如果一定要說誰欠誰,那也是父母欠孩子。孩子一來到這個世上就開始給予,我的女兒帶來的快樂是我過去費盡心機也不曾得到的,與之相比,爲了養育她而所花的金錢根本微不足道。

他更提出:許多父母拼命要求孩子,說什麼要贏在起跑線上,把孩子訓練成一個賺錢機器,這就叫成功,表面上是爲孩子好,其實是想自己將來老了失去勞動能力的時候,能有個靠山,說白了就是自私,爲着自己的未來能有保障,而去罵孩子打孩子逼孩子考好成績,無情地剝奪孩子的快樂。

也是因爲這樣吧,王朔在自己養育女兒的過程中,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女兒能快樂度過一生,他有一句流傳甚廣的話是: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這個詞兒了,什麼成功,不就是掙點錢,被SB們知道嗎?

王朔自己的童年,是在父親的暴力中度過的,他說印象裏最深的一次捱打是父親打他打到筋疲力盡,抽支菸,休息一會兒,緩過來繼續打。當時年少的他跪在那裏,看着香菸的霧氣裏父親那張讓自己感到心悸的臉,心想:要是和這個人一點關係都沒有多好。同時也暗暗發誓:絕對不讓自己的孩子將來也有這樣的想法。他真的做到了,在女兒的成長曆程裏,他沒對女兒動過一次手。

對於女兒的學習,王朔的觀點是:小孩子有興趣的東西,你不用去逼他,他自然會去學,如果他不喜歡的東西,你逼他去學,也沒用,很快就會忘掉,等於白花功夫,而且還剝奪了孩子的快樂。

女兒王咪面臨中考的時候,王朔送她去了美國讀書。有意思的是,在國內不愛學習的女兒,到了美國變成了一個特別愛學習的人,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加利福利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主修藝術史專業。對此王朔非常得意:其實沒有哪個孩子是不愛學習的,因爲孩子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慾,但是國內的那種教育,扼殺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愛,幸虧我有遠見卓識,及時保護了我女兒對學習的興趣,她到美國以後,被美國那種寬鬆、趣味的教育氛圍一激發,學習的慾望馬上就出來了,而且一發不可收。

王咪大學畢業以後,回到國內找工作,拒絕老爸的“好意”,最終,她完全憑藉自己的能力,成爲《藝術財經》雜誌的一名編輯。

女兒的獨立,讓王朔非常驕傲,他說:“我從未對女兒要求過要成爲一個怎樣的人,但是她一路走來,真的成爲了我最希望她成爲的那種女性:你必須內心豐富,才能擺脫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煲湯比寫詩重要,自己的手藝比男人重要,頭髮和胸和腰和屁股比臉蛋重要,內心強大到比什麼都重要……”

在許多讀者的印象裏,王朔總是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誰”敢言敢爲快意恩仇的樣子,但是他說:“其實這麼多年,我一直在扮演一個叫‘王朔’的人。”

他心裏其實也明白真正的自己是什麼樣子的:自私、欺軟怕硬、富貴可淫、威武可屈……這是他在這麼多年闖蕩人世的過程中提煉出的生存法則,這麼多年,他就是靠着這一套生存法則活着,用他自己的話說是“苟全性命於亂世,惹不起躲得起”。但隨着女兒逐漸長大,大到可以和他探討人生的時候,他發現自己根本無法面對着女兒那雙清澈的眼睛和如花般盛開的笑容說一句:爸爸的人生,是這樣走過來的……女兒就像是一面鏡子,通過這面鏡子他看見自己身上的一切僞善,併爲此感到深深的罪惡感,這種罪惡感逼迫他去拷問那個隱藏在“作家王朔”外衣之下的靈魂,讓他再也沒辦法心安理得、沾沾自喜。

剩下的時間,他用來陪伴家人。當年,他和妻子沈旭佳離婚後,女兒歸沈旭佳撫養,母女倆遠赴美國,沈旭佳曾不無憂傷地對王朔說:“你錯過了許多女兒成長中的時刻。”但當時正忙着追名逐利的他,對這句話體會不深,一直到很多年之後,他才體會到前妻的這句話暗含責備,責備他根本不懂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他說:“我沒有勇氣對女兒說我愛你,因爲我連最基本的都沒做到,那就是和女兒生活在一起。一個女兒對好父親的最低的要求是和她生活在一起,可是我連最低的這一條都沒有做到,還談什麼愛她?”對女兒刻骨銘心的內疚,以及親身經歷了自己的父親和哥哥的相繼猝然離世,讓王朔更加意識到人生中真正有價值的不是名望不是利益,而是家庭。

這麼多年來,王朔和母親的關係一直可以算得上是“針尖對麥芒”,年幼的時候,母親忙於工作,疏於對他的關心和照顧,母子之間一直沒有建立起親密的感情,這使得他在母親年老的時候,有一種心理是:你過去不拿我當回事,不可能現在老了想要兒子了,就來了一個兒子。

也是有了女兒之後,他慢慢能體會到母親的心情了:女兒小時候我管過女兒嗎?不也沒管嗎?可是現在,我不也牽掛着她,希望她能陪在我身邊?

女兒大學畢業之後,王朔心裏一直非常希望女兒能夠回國發展,但又不願意勉強女兒。有一次,身在美國的王咪突然發現聯繫不上父親了,家裏電話一直是忙音,MSN又不在線,她心急如焚,非常擔心獨居的父親會遇到什麼危險,不得不打電話給年邁的奶奶,讓她去父親的房子看看。結果是王朔前天晚上喝酒醉得不省人事,而家裏電話又沒掛好,氣得王咪在電話裏和父親發飆,罵他是“白癡”!也是這一次,促使王咪回國發展,“他身邊也確實太需要一個人了。”

如今王朔和女兒的關係,更像是朋友。父女倆長得特像,這也使得王咪經常怪他:“都是你,肥頭大耳的,把我拐帶醜了!”他就安慰女兒:“你別急,走不了美女路線,咱走氣質路線。”父女倆在一起經常這樣相互打趣。他感嘆:“有個女兒真是太好了,到我這樣的年紀,許多常人眼中的快樂都算不上是快樂,惟有和女兒在一起的每一分鐘,都是快樂的。”

在王咪的結婚典禮上,她提到自己的父母:“我特別幸運,有一對非常寬容我的父母,讓我自由自在地成長,即使在離開他們的日子裏,他們的愛,也一直保護着我……”

王朔雖然沒有勇氣去參加女兒的婚禮,他怕自己會當場哭得不成樣子,“那也太丟人了”,但當他聽到朋友給他轉述的女兒在婚禮上的這番表達,還是忍不住潸然淚下。他說:“作爲一個父親,能夠得到女兒這樣的評價,我已經很滿足了,比讓我得一個諾貝爾獎還欣慰。”

有關名人故事13

荷蘭的大部分土地都低於海平面,所以荷蘭必須修築堅固的海堤來阻擋海水的襲擊。在荷蘭,即使很小的孩子都知道海堤保護着他們的家園,會經常去查看海堤是否牢固。

很多年前,有一個叫彼得的少年,他的家就住在海堤邊上。有一天,媽媽叫住正在玩耍的彼得,說:“彼得,別玩了,你把這些東西給奶奶拿去吧,你一定要趕在天黑之前回來啊。”彼得很高興,因爲又可以去看奶奶了,他愉快地順着海堤往奶奶家走。

走到半路,彼得突然聽到了海水緩緩流動的聲音,他停下了腳步,覺得很奇怪,這裏不應該出現這樣的聲音啊,海堤這麼堅固。突然,彼得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肯定是海堤的某個地方滲水了。他放下手中的東西,仔細地聽,還用手在堤壩上摸索,果然,他在海堤上發現了一個手指般大小的裂口,一股海水正順着這個洞流進堤內。彼得趕緊用手指堵住了這個小裂口,他心裏越來越害怕:這個小裂口如果不馬上堵住,很有可能就會變成大裂縫,到時候海水沖垮堤壩,那我們整個國家就會被海水淹沒了。彼得大聲地呼救,希望有人能夠幫助他,可是一直沒有人經過這裏。天色漸漸暗下來,天氣也變得越來越冷,彼得的手指已經被凍僵了,雙腿也蹲得麻木了。

彼得的媽媽一直在家裏等着兒子回來,可是直到天黑,還是不見彼得的蹤影。她認爲彼得肯定是被奶奶留下了,也沒有太在意。一整夜,彼得都不停地鼓勵自己:“如果我鬆手了,裂口就會越來越大,所有人都被會淹死的。只要堅持到明天早上,就一定會有人來救我的。”

第二天一早,過路的人發現了彼得,彼得趕緊告訴他:“海堤有一個裂口,快叫人來修啊!”那人馬上叫人來堵住了那個裂縫。這時,彼得的父母也趕來了。直到現在,荷蘭人民都還在紀念這位護堤少年。

一個少年用他的小手抵禦住了災難,他的勇氣和責任心,不僅贏得了荷蘭人的尊敬,也值得我們去讚美。

有關名人故事14

1812年,查爾斯·約翰·赫芬姆·狄更斯出生在英國樸次茅斯的波特西地區,他的父親是一個嗜酒好賭的傢伙,經常把能跳會唱的查爾斯帶到酒館裏表演節目,以獲得幾個賞錢,這讓查爾斯從小就領略到了領賞時那種沒有尊嚴的感覺。他非常討厭這種感覺。

8歲的時候,查爾斯上學了,可是纔讀到三年級,父親就因爲債務問題而鋃鐺入獄,查爾斯無奈淪爲了一家鞋油作坊的學徒。他每天工作10個小時,把手腳練得異常嫺熟,老闆就讓他坐在門口表演以招攬生意,查爾斯在沮喪之餘,想的最多的並不是逃回家,而是一定要努力學習知識,否則自己的命運可能就會這樣一直延續下去。

查爾斯想辦法交了很多同齡朋友,並向他們討要一些用過的舊書,有語文,有數學,也有科學,查爾斯每天都如飢似渴地自學着,沒有人教他生字,他就向別人請教,沒人給他佈置作業,他就自己給自己設置練習題、作文題……時間一天天過去,查爾斯發現自己特別喜歡寫作文,還養成了每天寫一篇小短文的習慣。

好運似乎也願意偶爾眷顧一下肯努力的人!幾年後,查爾斯的父親出獄了,還從一個遠房的親戚那裏繼承到了一筆比較可觀的遺產,家庭經濟狀況有所好轉,父親似乎也願意改過自新,把查爾斯送回了學校。老師給他做了測試,發現13歲的查爾斯居然已經達到直接進威靈頓學院讀書的水平了!

進入威靈頓學院後,只用了兩年時間,查爾斯就以優異的成績從威靈頓學院畢業,而這時候,他的父親卻因爲投資做生意虧光了家產,才15歲的查爾斯只能外出工作,進入報館成了一名最年幼的記者。當時的英國正值社會轉型期,資本主義的發展使大批小資產者淪爲貧困者,可報社的老闆卻讓查爾斯每天都對資本主義歌功頌德,查爾斯非常同情那些忍凍捱餓的勞動人民,他經常利用工作之便去採訪和探望他們,還爲他們寫下了一篇又一篇的散文。

10年後,25歲的查爾斯把這些散文集中在一起,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著作《博茲札記》。同年,他還出版了長篇小說《匹克威克外傳》,用精彩的文筆對法官、律師、法庭、議會等上流階層作了深刻而無情的嘲諷。這兩本書大受歡迎,查爾斯一下子成爲了讓上流社會聞之色變的現實主義大作家!報社老闆非常生氣,告訴他說如果肯用自己的文筆多歌頌資本主義,就給他很好的薪酬,否則就解僱他,查爾斯一聽這話,索性辭職過起了自由創作的生活。

此後,查爾斯一直生活在貧困之中,只有在不得已的時候纔會寫一點舞臺劇賣給劇院,大多數時候,他都把精力用在爲窮苦百姓說話的現實主義小說創作上,並先後完成了《霧都孤兒》、《尼古拉斯·尼克貝》、《荒涼山莊》、《艱難時世》、《雙城記》等數十部經典文學作品,這些作品無一不是在嘲諷上流社會的同時,號召窮苦百姓奮起反抗,而且筆墨簡練完美,對人生哲理和社會現象富有創造性的探索。

1870年,58歲的查爾斯因爲患病而在自己簡陋住所裏離開人世,直到死前的最後一刻,他的手裏依舊握着鋼筆,桌子上是他那尚未完成的諷刺小說《艾德溫·德魯德之謎》!查爾斯的人生境遇是悽苦的,他的精神卻是飽滿和無悔的,正如他的遺世名言所說:“一片用奮鬥換來的麪包,比一桌別人打賞給你的酒席要好吃得多。”

沒錯,這是一片面包的精神,更是查爾斯這個偉大作家的脊樑。也正因此,查爾斯的作品在此後數百年裏都在全球被奉爲經典,他本人甚至被後人們稱爲“召喚人們回到歡笑和仁愛中來的明燈”,就連馬克思也敬稱他爲“英國最傑出的小說家”!

有關名人故事15

秦朝末年,楚霸王項羽和劉邦爭奪天下。一次,項羽帶兵攻打外黃,這場仗打得很艱苦,楚軍死傷衆多,付出很大代價纔拿下外黃。項羽脾氣暴躁,因爲在打仗時,外黃的百姓幫助漢軍對付楚軍,所以項羽一得勝就下令把全城十五歲以上的男丁抓起來活埋。

當外黃的老百姓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非常驚恐,卻沒有人敢去勸說項羽。外黃有一個十三歲的少年聽到了這個消息以後,決定要去拜見項羽,解救百姓。少年來到軍營前,說要見項羽。項羽聽說有一個少年要見他,就想聽聽他到底會說些什麼,於是命人把少年帶了進去。

項羽端坐在廳堂上,大聲地問少年:“你小小年紀,爲什麼要見我?”少年恭敬地對項羽說:“大王,以前外黃的百姓受到了漢軍的欺壓,就盼着有一天大王能來解救他們,可是大王現在卻要把十五歲以上的男丁全部活埋,這是爲什麼啊?”提起這件事項羽就很生氣,他不高興地說:“照你這麼說,爲什麼外黃百姓還要幫助漢軍呢?”

少年不慌不忙地說:“看來大王您誤會了,如果外黃的百姓真的是在幫助漢軍,那大王您是不會這麼快就佔領外黃的。而且我知道您非常仁慈,如果您真的殺了外黃的百姓,恐怕會給您帶來壞名聲啊,而且楚軍還要攻打十幾座城池,如果這個消息傳到了其他地方,其他地方的老百姓擔心被大王活埋,肯定會拼死抵抗的,到時候肯定不容易攻打下來啊,即使攻打下來了,楚軍也會大傷元氣的,這個代價太大了。懇請大王一定要三思啊!”

項羽聽了少年這番話,思考了一會兒,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爲了大局着想,項羽取消了這道命令。外黃的老百姓都非常感激這個勇敢機智的少年。

面對暴躁的項羽,少年勇敢地向項羽說明利害關係,解救了全城的百姓。爲了正義、真理,一個勇敢者會毫不猶豫地以身涉險、捨己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