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小學生三年級名人故事

小學生三年級名人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小學生三年級名人故事1

我讀過許多名人的故事,但有一個總讓我印象深刻。

小學生三年級名人故事

那是一個關於孔子的故事。說的是,孔子30歲時,已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但他並不自滿,仍覺得自己的學問並不淵博,於是,便從家鄉曲阜趕到了洛陽,去拜訪老子。一路上風餐露宿,日夜兼程,但從未放棄,終於走到洛陽見到了期盼已久的老子,急忙拜他爲師。老子見他很有誠意,便收他爲徒,孔子也在老子身邊隨時請教。

讀了這篇故事,我感受很深,孔子爲了拜師,不遠千里,不辭辛苦,可見他毫不驕做傲自滿、孜孜不倦的求學態度,而老子呢,也爲孔子的一片至誠之心所打動,傾囊相授,毫無保留,也爲後人所樂道。

是啊,我們應該象孔子那樣謙虛好學,爲了學習的知識,寧願受苦受累也不在惜,只有這樣,才能在學業上取得豐碩的成果。

小學生三年級名人故事2

春秋時期,衛國有個人叫孔圉,勤奮好學,而且很謙虛。他死了以後,衛國的國君爲了表彰他,並讓後人學習他的好學精神,就賜給他一個“文”的稱號,所以,後來人們就尊稱他爲“孔文子”。

孔子有個學生叫子貢,也是衛國人。他認爲孔圉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稱他爲“孔文子”,似乎是有點評價過高了。他想來想去,覺得不能理解,就去向孔子請教。

子貢說:“那個孔文子並沒有什麼了不起,憑什麼要賜給他‘文’的稱號?”

孔子回答說:“孔圉聰明好學,勇於向地位和學識不如自己的人虛心請教,而不會感到丟臉,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要賜給他‘文’的稱號。”子貢聽孔子這樣一說,猛然省悟,頓時感到心悅誠服。

小學生三年級名人故事3

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大家一定熟知,然而,作爲這樣的一個偉大科學家,他有時也不開竅。牛頓小時候養有兩隻貓,一隻大,一隻小。牛頓爲了讓貓自由出入,在門上開了兩個洞,也是一個洞大,一個洞小。一天他的鄰居見到他,對他說:你何必要開兩個洞,只要開一個大洞不就行了。

牛頓聽了,恍然大悟,連聲稱讚道:"說得對,真是高見!可我怎麼也想不出你這個好主意來。"牛頓一輩子打光棍,英國天才的科學家艾薩克。牛頓(1642—1727)從小就迷上了書,迷上了宇宙,沒有時間去修邊幅。往往是領帶不結,襪帶未系,馬褲也不扣鈕釦。他的這些不修邊幅行爲,竟然使他在情場失意,終生未娶。

牛頓年輕的時候也談過戀愛。有一次,這位年輕的科學家熱情奔放地向一位相識的姑娘求婚。能得到這樣一位青年學者的鐘情,姑娘自然感到幸運。牛頓輕輕地握着她的手,含情脈脈地望着這位漂亮的少女,她羞澀地低下了頭,兩朵紅雲飛上了臉頰。然而,正在這熱戀的時刻,牛頓的思想忽然跑到另一個世界去了,滿腦子盡是些符號、公式,完全忘記了身邊的情人。他的手抓着情人的一個手指,誤爲捅菸斗的捅條,硬往他的菸斗裏塞,痛得姑娘大叫起來。牛頓這才從數學王國裏跳出,明自自己犯了一個大錯誤,趕緊向她道歉說:"親愛的,饒恕我吧!我知道,這是不行了。看來,我是該一輩子打光棍的。"牛頓的一生真應着了他的話,他一輩子是"光棍"。

小學生三年級名人故事4

五歲的張海迪因患有脊髓病,無論做什麼事情她都只能在輪椅上進行。不久,她做了一次手術,手術後她只能一動不動躺在牀上,可她仍然刻苦學習知識,她從鏡子裏面看書。就這樣,她自學了小學、中學的課本,後來又開始自學英語。她對自己要求嚴格,因此進步很快,漸漸地,她開始替有關部門翻譯英語資料。有一次,她翻譯了《海邊診所》。當張海迪捧着厚厚的翻譯稿來到出版社時,老編輯被她深深地感動了。

張海迪給自己立下一個規定:每天背熟10個單詞,如果背不全,就狠狠地咬幾下自己的手指。

古人曰:今日事,今日畢。這可見古人是多麼注重今日的事情今日完成,可是現在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的人做事總是拖拖拉拉,今日的事情總是拖到明天去做,甚至託到後天。有些人遇到一些挫折,就悶悶不樂的,他們不知道,只有經受住嚴峻的考驗,並且對自己充滿信心,才能走向成功。

小學生三年級名人故事5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爲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爲了早早起牀,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牀。

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牀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牀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爲一個學識淵博、寫出《資治通鑑》的大文豪。

小學生三年級名人故事6

新書買回來了,我們都會很愛惜地翻閱,甚至還有人爲它包上個封面。可是,一些名人居然有毀書的'怪癖。英國化學家戴維看書時,常常把書頁撕下來看,看後又扔了。這使他的學生們大爲震驚,而他輕描淡寫地說道,這樣看方便,再說,我一生沒有時間把任何一本書讀兩遍,也不打算讀兩遍。

拿破崙也喜歡看書,就是行軍時他也帶不少書。據說他馬車上有個書架,他在行駛時一邊看書一邊若有所思,看完就將書從馬車的窗子裏扔出去,他認爲,一本書對他有一個啓示足夠了,再多也消化不了。每次他出行,他的隨從會把車裏的書架重新裝滿。

小學生三年級名人故事7

愛迪生小時侯的故事

愛迪生小時候就熱愛科學,凡事都愛尋根追底,都要動手試一試。有一次,他看到母雞在孵蛋,就好奇地問媽媽:“母雞爲什麼臥在蛋上不動呢?是不是生病了?”媽媽告訴他,這是在孵小雞,過一些日子,蛋殼裏就會鑽出雞寶寶來。”

聽了媽媽的話,愛迪生感到新奇極了,他想,母雞臥在雞蛋上就能孵出小雞來,

雞蛋是怎樣變成小雞的呢?人臥在上邊行不行?他決定試一試。愛迪生從家裏拿來幾個雞蛋,在鄰居家找了個僻靜的地方,他先搭好一個窩,在下邊鋪上柔軟的茅草,再把雞蛋擺好,然後就蹲坐在上邊,他要親眼看一看雞蛋是怎樣孵成小雞的。天快黑下來了,還不見愛迪生回家,家裏的人都非常着急,於是到處去找他。找來找去,纔在鄰居的後院找到了愛迪生。只見他坐在一個草窩上一動也不動,身上、頭上沾有不少草葉。家裏人見了,又生氣又好笑,問他:“你在這兒幹什麼呢?”“我在這兒孵蛋啊!小雞快要孵出來了。”“孵什麼蛋,快點出來!”爸爸大聲喝道。“母雞能孵蛋,我要看看怎樣孵出小雞來。”“不行,不行!快回家!”爸爸又喝斥道。

媽媽卻沒有責怪和取笑他,因爲她知道這孩子的性格,微笑着說:“人的體溫沒有雞的體溫高,你這樣孵是孵不出來的。”愛迪生雖然沒有孵出雞來,但是通過這次孵蛋活動增長了知識。還有一次,愛迪生看到鳥兒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心想,鳥能飛,人爲什麼不能飛?能不能給人加上翅膀?他忽然又想到,氣球沒翅膀也能飛上天,那麼在人的身體裏充上氣行不行?於是全找來一種能產生氣體的藥粉,讓一個小夥伴喝了下去,看看他能不能像氣球一樣飛起來。可是過了一會兒,小夥伴肚子疼了起來,大聲哭喊,差點兒送了命。爲了這件事,爸爸狠狠揍了他一頓,還說不準他以後搞什麼實驗了。可是愛迪生還是不服氣,說:“我不做實驗,怎麼會知道人能不能飛起來呢?”

小學生三年級名人故事8

周恩來小時候的故事

雞叫三遍過後,周家花園裏傳出了陣陣琅琅的讀書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讀着、讀着,周恩來很快就把這首詩背得滾瓜爛熟了。但他總覺得沒有透徹領會詩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周恩來來到蔣媽媽家玩。吃飯的時候,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飯迫不及待的問道:“蔣媽媽,這大米飯是怎麼來的呢?”

蔣媽媽很喜歡周恩來好問的精神,就笑着告訴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渾身有一層硬硬的黃殼。它的一生要經過浸種催芽、田間育秧、移栽鋤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蟲、收割脫粒,一直到舂成大米。”

“啊,吃上這碗大米飯,可真不容易啊!”周恩來驚訝地說。

“是呀,這十多道關,也不知道要累壞多少種田人呢,這香噴噴的大米飯是種田人用血汗澆灌出來的。”蔣媽媽深有感觸地說。

蔣媽媽一番深刻的教誨,不僅加深了周恩來對詩意的理解,更激勵他勤奮學習。爲了過好習字關,他除了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外,還堅持每天練一百個大字。

有一天,周恩來隨陳媽媽到一個路途較遠的親戚家,回來時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風塵勞累,年幼的恩來已精疲力盡、呵欠連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堅持練完一百個大字再休息。陳媽媽見狀,心疼不過,勸道:“明天再寫吧!”

“不,媽媽,當天的事當天了!”周恩來說服了陳媽媽,連忙

把頭埋在一盆涼水裏,一下子把瞌睡蟲趕跑了,頭腦也清醒多了。

一百個字剛寫完,陳媽媽一把奪過周恩來的筆說:“這下子行了吧,快睡覺!” “不!”周恩來仔細看完墨汁未乾的一百個大字,皺着眉頭認真地說:“陳媽媽,你看這兩個字寫歪了。”

說着,周恩來白嫩的小手又揮起筆來,把那兩個字又寫了三遍,直到滿意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