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任人唯賢成語故事大綱

任人唯賢成語故事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6W 次

成語故事是我國曆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其特點是深刻雋永,言簡意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任人唯賢成語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任人唯賢成語故事

  任人唯賢成語故事1

不久,齊國發生大亂,襄公被殺,另外立了國君。第二年,大臣們又殺了新君,派使者到魯國去迎回公子糾當齊國國君,魯莊公親自帶兵護送公子糾回國。

公子糾的師傅管仲,怕逃亡在莒國的公子小白因爲離齊國近,搶先回國奪到君位。所以經莊公同意,先帶領一支人馬去攔住公子小白。果然,管仲的隊伍急行到即墨附近時,發現公子小白正在趕往齊國,便上前說服他不要去。但是,小白堅持要去。於是管仲偷偷向小白射了一箭。小白應聲倒下,管仲以爲他已被射死,便不慌不忙地回魯國去護送公子糾到齊國去。

不料,公子小白並未被射死,鮑叔牙將他救治後,趕在管仲和公子糾之前回到了齊國都城,說服大臣們迎立公子小白爲國君。這就是齊桓公。

再說管仲回到魯國後,與公子糾在莊公軍隊的保護下來繼任君位。於是,齊、魯之間發生了戰爭。結果魯軍大敗,只得答應齊國的條件,將公子糾逼死,又把管仲抓起來。齊國的使者表示,管仲射過他們的國君,國君要報一箭之仇,非親手殺了他不可,所以一定要將他押到齊國去。莊公也只好答應。管仲被捆綁着,從魯國押往齊國。一路上,他又飢又渴,吃了許多苦頭。來到綺烏這個地方時,他去見那裏守衛邊界的官員,請求給點飯吃。

不料,那守邊界的官員竟跪在地上,端飯給管仲吃,神情十分恭敬。等管仲吃好飯,他私下問道:“如果您到齊國後,僥倖沒有被殺而得封任用,您將怎樣報答我?”

  任人唯賢成語故事2

任人唯賢:意思是隻任用有德有才的人做官吏。後即以“任人唯賢”指用人只選任和提拔有德有才的人。

近義詞:量才錄用、知人善用、選賢舉能、唯纔是舉

反義詞:任人唯親

春秋時期,齊襄公有兩個弟弟,一位是公子糾,另一位是公子小白,他們都很賢明。公元前686年,齊國發生內亂,襄公被殺,公子糾跟着謀士管仲逃到魯國避難,而公子小白則跟着他的.謀士鮑叔牙逃到莒國。在那個混亂的時代,如果沒有實力,保全性命是最重要的。

第二年,齊國內亂平息,大夫們派使者到魯國請公子糾回國即位,管仲怕公子小白搶先回國即位,所以帶領軍隊去公子小白回齊國的必經之路堵截。

等了幾日,管仲果然看到公子小白正行色匆匆地往齊國而去。爲了保證公子糾登上國君之位,管仲心一橫,偷偷地向小白射了一箭,公子小白中箭後,大叫一聲倒地。管仲以爲小白已死,心中暗自高興,就帶領軍隊回去了。

誰知管仲的一箭並未射中小白,小白不知道暗害自己的人帶了多少軍隊,就咬破舌尖,假裝口吐鮮血而死。等到管仲等人離去後,公子小白與鮑叔牙不分晝夜趕往齊國京城。在公子糾到京之前,公子小白搶先一步即位,歷史上稱他爲齊桓公。

公子糾見本國已有新君,只得返回魯國,依附魯莊公。這樣一來,齊、魯之間發生了戰爭。魯國的力量不如齊國,所以被打得大敗。公子糾萬般無奈,只得自盡。魯莊公就將管仲押送到齊國,來討好齊桓公。

管仲在路上受盡苦楚,不但吃不飽飯,而且連水也喝不夠。一天,他來到綺烏這個地方,就向當地的官員苦苦哀求,希望得到一些吃的。那個官員心腸很好,不但盛出飯來,還怕管仲吃起來不方便,竟然跪在地上端着飯給管仲吃。管仲見他如此行事,就想到他可能有求於自己。

果然,這個人的私心終於暴露了出來。他暗地裏對管仲說:“您是位大賢,齊國國君又是個愛才之人。您此番到齊國去,也許能逃過一死,得到國君的重用,安享榮華富貴。到了那時,您將會怎樣報答我?”

管仲說:“如果我真的因爲自己的賢能得到了施展才華的機會,我會任用賢人,使用能人,對有功勞的人進行評賞。我爲什麼要謝你呢?”

  任人唯賢成語故事3

公元前686年,齊國發生內亂,國君齊襄公被殺。次年,齊襄公在國外的兩個弟弟——一個是在魯國的公子糾,一個是在莒國(在今山東省莒縣一帶)的公子小白,分別從魯、莒二國奔回齊國爭奪王位。

有一個名叫管仲的人,一向追隨公子糾,這時就帶兵到半路上去伏擊公子小白,用箭射他,中了他的帶鉤。爭位的結果,公子小白獲得勝利,當了國君。這就是齊桓公。桓公即位後,迫使魯國殺死了公子糾,又用囚車將管仲押回齊國處治。

一路上,管仲被捆綁着,又飢又渴,在路過綺(音qǐ 啓)烏這個地方時,向一個守邊的齊國官員討飯吃。那個官員素來敬慕管仲的才能,也深知桓公愛才,以爲管仲將來很可能被重用,便親自把飯菜送去,乘機悄悄地對他說:“您到齊國之後,要是幸而不被殺頭而得到了重用,您將怎樣報答我呢?”管仲說:“要是真象你所說的那樣,得到了重用,我將任用賢者,使用能者,評賞有功者。除此之外,是沒有什麼可以報答您的。”

後來,管仲果然被齊桓公任用爲相國。他大力進行改革,在用人上,一如他所說的那樣,選賢任能,結果,國力大振,使齊桓公成爲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

直至今天,齊桓公和管仲這種不計個人恩怨,任人唯賢的精神仍然爲人們所傳誦。

根據這個故事,人們便引出“任人唯賢”這個成語,比喻任用人只選擇那些德才兼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