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護士實習週記7篇

護士實習週記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4W 次

時光匆匆,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我們一定都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歷,請好好地記錄下在週記裏。爲了讓您不再爲寫週記頭疼,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護士實習週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護士實習週記7篇

護士實習週記1

實習週記1

第二週見習結束,在週六的時候順利地通過了崗前培訓的考覈,可以參加從下週開始的臨牀實習。真的很感恩~因爲從某種程度上說,並不是自己做的已經足夠好,也並不是自己配得有這份工作和這次機會。只是上帝給了你,醫院和老師信任你而已!作爲回報,希望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週四的反示教讓人覺得深刻!每一個操作,並不是一套簡單的P&;P那麼簡單!一個初出茅廬的護生,和一個上班有幾十年經驗的老師做出來的不同之處,護生只是在簡單機械的操作,老師做的卻有更多的知識和技巧的沉澱和從臨牀細微之處積累的人文關懷。這些是時間的累計,也是護生學習之處,學生應該認真聽老師的話,老師的每一句話,有教訓也有經驗,會讓我們少走一些彎路,也能使我們從前輩的手中接過護理事業的蠟燭的時候,可以更上一層樓,在前輩的基礎上有更好的進步!

重複的背,和練習操作程序,對以後能儘快的熟悉臨牀工作有很大的幫助,雖然乏味疲累,但還是無法否認,堅實的基礎對於以後的工作有何等大的幫助。下週就要進臨牀了,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勇氣和信心面臨明天的挑戰!

實習週記2

提起護士,人們腦海中總會浮現出白衣飄飄、溫婉可人的女性形象。影視作品裏的護士形象也個個年輕漂亮,高翹的燕尾帽,挺刮的束腰白大褂,潔白的護士鞋,容光煥發,身輕如燕的地穿梭在病房裏,美得不得了。人們把護士譽爲白衣天使,然而天使的現實卻不像稱謂那麼美好,又有多少人知道這背後的艱難、辛苦,誰能真正體會到從事過護理工作的苦與樂呢?爲此,我有着切身體驗和感受。

從小覺得護士是聖潔而美麗的,20歲那年,我緣了護士夢。當穿上護士服第一次踏進病房,看見那一個個在死亡線上掙扎的身影,看見那一雙雙乞求的眼睛,從那時起我就有了一種使命:我明白了護士的價值和&;“天使&;”背後的無私的奉獻。每天我都以微笑、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在病房區不停地穿梭忙碌,爲病人測量體溫、打針送藥,當給病人穿刺,一針見血時,心裏是快活的;當病人被粘痰阻塞呼吸道,爲其疏通,心裏是舒暢的;當病人高燒,耐心地爲其做酒精擦浴,病人的高熱終於退下去的那一刻,內心是愜意的;當看到自己護理的病人康復時,心情真是無比的舒暢。當看到那一張張由陌生到熟悉的臉,由入院時的痛不欲生到出院時的神采飛揚,我感到一種欣慰。記得有位患者出院時對我說:你笑起來很漂亮,很好看。雖然只是很平常的一句話,卻讓我很感動。作爲一名平凡的護士,我不求感謝,不求回報,更不求鮮花和掌聲,我只希望在我們付出寬容和愛心的同時,能收穫一份尊重、理解和支持。

實習週記3

我從6月20號到耳鼻喉科報道進行實習,一直實習到7月21號,我們班三個一起在那報道,我們分配到不同的老師那裏進行學習,我跟着龍衛東副主任醫師,他帶了一個研究生鄭老師,我就跟着他學習,他很喜歡問我問題,由於一開始的緊張我什麼都回答不出來,後來慢慢好了,第一天我就跟他寫病歷,不過都是複製,粘貼,我覺得我們一出校園就這樣很不好,很不喜歡這樣。

第二天我就跟着他進手術室了,在那裏我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無菌觀念,我們一般都不用洗手,因爲我們大多數做的手術都是局麻,比如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切開放置T型引流管)、鼻竇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扁桃體摘除術(成年人,小孩全麻),頸部包快活檢。全麻的也有,那時我們就要洗手穿無菌衣,如乳突根治術、放置聽小骨、頸部包快切除術,不過聲帶息肉(全麻)不用洗手穿無菌衣,很幸運這些手術我都見過,並都上過臺,現在做扁桃體我是最熟悉的,需要哪些器械我都知道,在醫院我很喜歡上手術檯,老師們都很喜歡我,我覺得一個實習生就應該有求知的慾望,這樣對自己既負責任,對老師也是一種尊重,到了醫院我才知道,只有實踐了,學的知識記憶纔會深刻,在醫院我們也要時刻保護自己,我就見過幾列,有的家長爲了那幾個錢都不會管自己孩子的死活,甚至還有些病人威脅醫生,作爲學醫的我們,既要學會救治病人也要學會保護自己。

護士實習週記2

臨牀護士實習週記1

第二週見習結束,在週六的時候順利地通過了崗前培訓的考覈,可以參加從下週開始的臨牀實習。真的很感恩~因爲從某種程度上說,並不是自己做的已經足夠好,也並不是自己配得有這份工作和這次機會。只是上帝給了你,醫院和老師信任你而已!作爲回報,希望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週四的反示教讓人覺得深刻!每一個操作,並不是一套簡單的P&P那麼簡單!一個初出茅廬的護生,和一個上班有幾十年經驗的老師做出來的不同之處,護生只是在簡單機械的操作,老師做的卻有更多的知識和技巧的沉澱和從臨牀細微之處積累的人文關懷。這些是時間的累計,也是護生學習之處,學生應該認真聽老師的話,老師的每一句話,有教訓也有經驗,會讓我們少走一些彎路,也能使我們從前輩的手中接過護理事業的蠟燭的時候,可以更上一層樓,在前輩的基礎上有更好的進步!

重複的背,和練習操作程序,對以後能儘快的熟悉臨牀工作有很大的幫助,雖然乏味疲累,但還是無法否認,堅實的基礎對於以後的工作有何等大的幫助。下週就要進臨牀了,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勇氣和信心面臨明天的挑戰!

臨牀護士實習週記2

本週開始了再ICU6B的六週實習,認識了新的老師,很喜歡她的性格,我覺得我們很合得來。第三週只上了兩天班,一天白班,一天夜班。但學到的東西卻很多。白班學習了微量泵輸液泵的使用及報警處理。看了一個股靜脈穿刺,學習使用PDA進行配藥和核對。開始用藥,停止用藥等並能熟練操作。由於本週,帶教老師手裏沒有教學計劃, 所以每個老師的授課是不一樣的,可能根據自己所護理的病人隨機教學生護理操作,每個老師的教學各有不同,但下午四點的小組討論就很好,每個學生之間都可以將自己所學的內容進行一個交流和反饋,這樣每個學生的學習內容就會更加豐富,提高了學習效率,比如週四那天大家大部分都學習瞭如何使用輸液泵和微量泵,只有一個同學學習瞭如何留取尿培養標本,通過她的講述大家就對這一操作有了瞭解。夜班學習了吸痰和血氣分析,但沒有進行操作。有病人去世,看老師做了屍體護理,清晨的時候看老師做了口腔護理和會陰護理。動手的部分,幫老師配藥,熟練地使用了PDA還有安裝了一個輸液泵和營養泵。這周雖然班上的少,但學到的東西很多,老師給了我很多的操作機會,特別感謝。最大的感動是,看老師給ICU裏一個有意識的患者進行身體擦浴的時候,深刻地感受到一個病人對護士的那種依賴,老人像一個孩子一樣配合着護士,他的無助和對老師的依賴和信任,激勵着我想成爲一個好護士,服侍好病人,儘量地促進他們的舒適,減少不必要的傷害,不要因着自己的技術給他們帶來痛苦。嗯,下週加油!

臨牀護士實習週記3

這周第一次參加了門診大廳志願者活動,指導初次就診的病人辦理就診卡。從心裏真實的角度來講,一開始很不情願,但幫助人的喜悅,很快沖淡了一切不情願的情緒。再一次使自己的人生價值得到體現,做的很開心。

在ICU兩週學會了很多東西,操作也逐漸熟練。從爲患者吸氧,到呼吸機的使用處理報警及各種泵的使用的專科護理,逐漸過渡到觀察患者病情,協助患者進食,協助患者排泄大小便,爲患者做口腔會陰護理等生活及舒適護理。上學的時候可能會覺得生活護理無關緊要,但現在雖然知道專科治療依舊無可替代,但生活護理對於促進患者的健康和舒適來講依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ICU沒有家屬陪護,所有的生活護理都要由護士承擔,護士的護理決定了患者的醫從性以及患者康復。從而應該重視。

也嘗試記住患者的用藥情況,在爲患者操作的時候,良好的溝通解釋可以取得患者的良好配合,促進護患關係的良好發展。

這周還學習了,測血糖,測血氣,抽血。抽胰島素的時候單位劑量換算的很慢,需要練習!

護士實習週記3

護士實習週記呼啦啦的新的一週又將開始,毫不知覺中已經一個多月了。

不知道是因爲晚上的時候人比較容易靜下來思考,還是因爲確實是因爲在夜班時候碰瓷。上一個夜班我又非常感慨和警醒了,不僅僅是護士這一職業,其實舉一反三,應該是做任何事都應該細心,思考,慎獨。

由於我跟着16牀,交-班時,上個班次的老師告訴我,要注意患者的手,因爲苟軍明的手是肌肉強直的,總放在胸口位置,若不注意,他很可能將手放在他的氣管切開處,堵住切口而導致窒息——這一點,是我從沒意識到的,一直我都只着重於他的手會撥開氧氣管而導致呼吸困難這一點。當老師提醒我這一點的時候,內心不得不困頓起來了,跟16牀好幾天,我怎麼就那麼的沒有想到這個問題呢,內心對自己很是失望埃可是讓我對自己更失望的還在夜班的下半曲……

在監護16牀爲他整理牀單位時,我不經意的用手背觸碰他的額頭去感知他體溫狀況。當時,便感到他額頭有些發燙,可是,他一向生命體徵平穩;其次,當我用手背觸碰他額頭感到額頭有輕微的發燙之後卻並沒有觸碰一下自己的額頭去對比是否有差別,也沒有意識到既然有懷疑就應立即用體溫計給他測量體溫。還記得當時胥老師說,“他咋有點燙”的時候,我還回答說,是因爲給他蓋着棉被,在老師都發問的情況下,我也還沒有意識去給患者測量體溫,結果,很挫敗的是,早上6點多給他測體溫,體溫就38.5度了。這一點,讓我很內疚,內疚的是,怎麼就那麼的不具有評判思維,38.5度還好,若是更高的溫度,那不就出事了嘛。

其三,16牀苟軍明是重型顱腦損傷病人,而在交接班時,我也忽略了去查看他的瞳孔大小和對光反射。

以上種種,整個夜班下來,真是灰心、垂頭、喪氣、哀怨啊,。不過,還好我是會安慰自己的人,哈哈,就反覆對自己說,始生之難,始生之難嘛!當然,也把這些一一忽略的問題都記錄下來反省,引以爲戒。

同時,還有一個觸動的事。在監護2牀佘敏,那位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女病人時,我見她看書就趁機和她擺談龍門陣,我說,“你還挺愛看書的哦,腹有詩書氣自華,你在生活中應該是一位比較浪漫主義的女性吧?”聊着聊着她便說,“其實生病都是命數,也沒什麼,在這裏像坐牢一樣也不是沒有好處,至少生病一場我有時間靜下來好好想想自己以前都做過什麼,哪裏做得不對,哪裏應該彌補,以後怎麼做纔會讓我人生更有價值和意義,實習報告《icu護士實習週記》。”

其實這些話,我是沒有想到可以從她那裏聽到的,但既然聽到了,又不得不激惹起我自己對自己的思考了。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我堅信上臨牀了,肯定會很討厭臨牀工作,但接觸一個月下來,驚奇的發現,慢慢的我竟然會上班了不會期待下班,就算上夜班也並不覺得累,只是上夜班有瞌睡時會讓人疲倦,但這種疲倦只是身體本身的疲倦而不是對這樣的工作產生的厭倦。以前我也認爲,去接觸病人身體,給她們端屎倒尿吸痰神馬的會讓我一個星期緩不過來那種噁心委屈勁,但在監護2牀時,給她端屎倒尿了,卻沒有覺得噁心和委屈,我卻漸漸認爲,這就是工作的一部分。哈哈,我想了好一陣這工作的魔力也想不出爲什麼我會對這個工作有如此滿足感。爸爸媽媽問我,一切適應不,我都回答,很好啊,還不錯,不是爲他們安心,是自己真心覺得滿足。也有同學說,你們週週夜班,好倒黴哦,吃得消嗎?去年還在學校的時候就聽說,有的學姐實習一個月下來,常常夜班,有的就整個實習期下來才3、4個夜班,當時我想,我一定不要那麼倒黴啊,運氣要好一點。但是現在,當他們這麼問起的時候,我卻情緒超平靜,說沒什麼啊,大家都是一樣的,又不是我一個人週週夜班。我發現我還真是超級正興奮能量,有時還反過來安慰別人,萬事開頭難,隨便什麼崗位的新人也都是這樣慢慢學習才成長的嘛。

哎喲,實習生活目前爲止還不賴哦,嘿嘿,也堅信隨着熟稔也都會越來越好。

護士實習週記4

第1周

作爲中醫學專業的大學生,我很榮幸能夠進入中醫學專業相關的崗位實習。相信每個人都有第一天上班的經歷,也會對第一天上班有着深刻的感受及體會。尤其是從未有過工作經歷的職場大學們。

頭幾天實習,心情自然是激動而又緊張的,激動是覺得自己終於有機會進入職場工作,緊張是因爲要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職場環境。剛開始,崗位實習不用做太多的工作,基本都是在熟悉新工作的環境,單位內部文化,以及工作中日常所需要知道的一些事物等。對於這個職位的一切還很陌生,但是學會快速適應陌生的環境,是一種鍛鍊自我的過程,是我第一件要學的技能。這次實習爲以後步入職場打下基礎。第一週領導讓我和辦公室的其他職員相互認識了一下,並給我分配了一個師父,我以後在這裏的實習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都可以找他幫忙。

一週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原以爲實習的日子會比較枯燥的,不過老實說第一週的實習還是比較輕鬆愉快的,嘿嘿,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了,在接下去的日子裏我會繼續努力的。生活並不簡單,我們要勇往直前!再苦再累,我也要堅持下去,只要堅持着,總會有微笑的一天。雖然第一週的實習沒什麼事情,比較輕鬆,但我並不放鬆,依然會本着積極樂觀的態度,努力進取,以最大的熱情融入實習生活中。

雖然第一週的實習沒什麼事情,比較輕鬆,但我並不放鬆,依然會本着積極樂觀的態度,努力進取,以最大的熱情融入實習生活中。

第2周

過一週的實習,對自己崗位的運作流程也有了一些瞭解,雖然我是讀是中醫學專業,但和實習崗位實踐有些脫節,這週一直是在給我們培訓那些業務的.理論知識,感覺又回到了學校上課的時候。雖然我對業務還沒有那麼熟悉,也會有很多的不懂,但是我慢慢學會了如何去處理一些事情。在工作地過程中明白了主動的重要性,在你可以選擇的時候,就要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有時候遇到工作過程中的棘手問題,心裏會特別的憋屈,但是過會也就好了,我想只要積極學習積極辦事,做好自己份內事,不懂就問,多做少說就會有意想不到的

收穫,只有自己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第二週實習快結束了,來這裏有一段時間了,雖然同事們都很好,工作也輕鬆,對工作的環境有一定的瞭解,但真正在這裏生活了,還是會覺得有些不適應。與當初想象中的職場狀態似乎有些差距,我相信我會適應職場生活。

第3周

不知不覺進入了實習的第三週,生活還在慢慢的適應,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除了學習崗位相關的業務知識,我還加強大學中醫學專業相關知識與自己崗位相結合,努力讓中醫學專業相關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實習不想在學校,很多工作遇到的很多問題都只能自己鑽研,不過好在有很多資料可以查,大學裏學習的中醫學專業相關知識能夠幫上忙,也不枉大學的學習。不懂時就查查資料,也培養了自學能力,同時瞭解許多相關的知識,一舉多得。

經過2個多星期的正式實習工作,我已經慢慢適應這樣的作息和工作方式了。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有時候偷懶或者身體不適,就會請假或者逃課,老師也會很理解很包容我們這羣他眼裏的“沒長大的孩子”。但是現在開始上班,同事中沒有人再會把我們當成孩子,也不會像老師那樣寵溺和包容我們。不管是誰,遲到都是會受到領導的批評。所以每天早上都不敢偷懶,準時起牀去上班,有時候爲了不遲到,不吃早飯都是常態。爲了給大家留下好的印象,我都要提早去辦公室,把辦公室清掃一下,再給大家打上熱水。雖然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是也算是給這個辦公室做出的一些貢獻。

第三週實習快結束了,我相信下個星期我能做得更好,每天進步一點點。

第4周

這周頭一天星期一,我終於接到實習以來的第一個真正的工作任務。雖然在這兒實習了快一個月了,但是工作的內容無非是協助同事,幫幫忙,打打雜。大部分的時間都是閒着的,我的師父今天終於分配給我第一個工作任務,我充分利用了大學裏面學習的中醫學專業相關知識,把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師父說,通過他的觀察,說我態度積極,並且耐的住性子,已經初步通過了他的考驗,所以分配給我一個工作任務,對我進行進一步的考驗。這個看似簡單的工作任務就是耐心和細心,一個小小錯誤就會導致所有的錯誤。

護士實習週記5

十個月的實習結束了,原本迷茫與無知,現如今滿載而歸。我們告別了我們的護士實習生活,也永遠告別了我們的學生時代,在這段時間裏,我們收穫了好多,收穫了知識,技術,友情,經驗……

那一天我們穿上粉色的護士服進入醫院的時候,心情是多麼的激動,那一刻告訴自己作爲一名實習護士,應該在醫院認真努力學習,使自己獲得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嫺熟的護理操作技能,這樣我們以後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護士墊下基礎!

剛進入病房,總有一種茫然的感覺,對於護理的工作處於比較陌生的狀態,也對於自己在這樣的新環境中能夠做的事還是沒有一種成型的概念。慶幸的是,我們有老師爲我們介紹病房結構,介紹各班工作,帶教老師們的豐富經驗,讓我們可以較快地適應醫院各科護理工作。能夠儘快地適應醫院環境,爲在醫院實習和工作打定了良好的基礎,這應該算的上是實習階段的第一個收穫:學會適應,學會在新的環境中成長和生存。

護士實習是一種複雜的生活,我們既要學會做事也要學會做人。做事,實習中我們要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和護理操作技能,爭取多一些的操作鍛鍊機會;做人,在醫院我們要處理好自己和同學,帶教老師,護士長,醫生,病人和家屬的關係,這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同時也是個很好的鍛鍊機會,而建立良好護患關係是最重要的,能給我們的護理工作會帶來方便,護士的工作已不再是簡單的打針、發藥等技能性操作,而是包括心理護理在內的更爲複雜的創造性活動,護士不僅要幫助患者恢復健康,還要幫助和指導恢復健康的人維護健康。在實習中我體會到了溝通的重要性,深深地體會到了溝通的重要性,體會到了溝通帶給我的快樂。溝通是一門藝術,它是架起人與人之間理解、信任的橋樑。會不會溝通不僅影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而且也影響我們的工作。

與病人相處時,我總是用一顆真誠的心盡我所能地與他們交流、溝通。用我的心去感受他們的病痛,體味他們的需求,並給予力所能及的護理與幫助。只有良好的溝通,才能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才能充分獲得患者的信任。只有在信任的基礎上,患者纔會充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只有這樣,護士才能充分了解病人,給予到位的護理。

短短几個月實習過去了,在醫院的走廊裏,已經能看到我們忙碌的身影,我們不停地穿梭在病房之間,我們很累,但應該值得高興,因爲我們終於能勝任老師交給我們的任務,我們可以自己去獨立完成護理工作,這爲我們的未來踏出了一大步,我們應該值得慶賀。在實習當中我們不忘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按時參加科室和醫院護理部開展的各種護理知識講座和教學查房,這樣才能不斷地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充分地應用到實踐當中去,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習就應該是這樣的。

在實習當中我意識到要做一名護士很不容易,一名合格優秀,具備有良好素質的護士更不容易。隨着當今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對護理人員的素質和服務水平的需求也不斷提高,護士具有良好的素質顯得越來越重要,不但要良好的心理方面,專業技術方面,職業道德方面,身體方面的素質,還要有文化儀表方面的素質。

實習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餓鍛鍊機會,讓我們在發現問題當中去解決問題,爲護士之途鋪上了一條很好的道路,我們不僅學會了做一名護士,也學會如何做一名具備有良好素質的護士。護士是臨牀護理工作的主體,要提供最佳的護理服務,就必須加強自身修養,有一個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心理素質。積極向上、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穩定的情緒,遇挫折不灰心,有成績不驕傲;能臨危不懼,在困難和複雜的環境中能沉着應對;有寬闊的胸懷,在工作中能虛心學習同事的新方法和新技術,能聽取不同意見,取衆之長,補己之短,工作中能互相交流經驗。而在專業技術方面我們應該有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掌握各種常見病的症狀、體徵和護理要點,能及時準確地制定護理計劃。

護士實習週記6

第一週

第一週先是科護士長給我們實習生講述康復學科的總論,使我們對科室有了大概的瞭解。隨後的幾天裏,護士、老師們手把手地指導和不知疲倦地講解,使我在短短的一週時間裏熟悉了科室的環境和物件擺設;學會了如何接待病人入院;加深了對配製藥液、靜脈滴注、肌注和擺放藥品、發放藥品嚴格的無菌操作技術和查對制度;能獨立完成生命體徵的測量和描繪、記錄;試着書寫了4個病人的交班報告……

這一週是理論與實踐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在實現理論向實踐轉化的同時,我們仍不忘記加強理論學習。7月10日,伍老師給我們講授了頸肩腰腿痛的相關知識,她着重闡述了頸椎病和椎間盤突出的發病機理、臨牀表現和康復護理等,豐富了我們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讓我切實感受到再學習的重要性。

第二週

在康復科實習的幾周,是我真正接觸臨牀,開始實習的幾周。剛開始有些擔心不能適應,也不知從何下手,而且對於康復的印象甚是模煳。但幾天後,我原先的擔心慢慢消失了。

先是科護士長給我們實習生講述康復學科的總論,使我們對康復有了大概的瞭解。隨後的幾天裏,護士、老師們手把手地指導和不知疲倦地講解,使我在短短的一週時間裏熟悉了科室的環境和物件擺設;學會了如何接待病人入院;加深了對配製藥液、靜脈滴注、肌注和擺放藥品、發放藥品嚴格的無菌操作技術和查對制度;能獨立完成生命體徵的測量和描繪、記錄;試着書寫了4個病人的交班報告……

這一週是理論與實踐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在實現理論向實踐轉化的同時,我們仍不忘記加強理論學習。7月10日,伍老師給我們講授了頸肩腰腿痛的相關知識,她着重闡述了頸椎病和椎間盤突出的發病機理、臨牀表現和康復護理等,豐富了我們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讓我切實感受到再學習的重要性。

第三週

7月15日,那一天的太陽特別勐烈,天氣尤其悶熱,偏不巧病房裏的製冷機都出了故障,那裏頭熱得更不用說了。我隨護士長和羅老師到病房裏給病人做語言訓練和肢體運動訓練,“喳、喳、喳”,“一、二、三”,“伸舌、鼓腮”,“舉手、擡腿”,“好,再來一遍”……病房裏充滿了維修製冷機的聲響和訓練病人的口令。當時我看到老師們不厭其煩地幫助病人重複着同樣的動作;看到她們臉上流淌的汗水和被汗水浸溼的護士裝;更看到了病人和其家屬會心的笑容。

在這一週裏,我也能給病人做些常用的語言訓練和肢體功能訓練,而且我還發現了康復科治療和護理的一大特點,那就是愛心與耐心。

第四周

這一整週我在物理治療室實習,這裏只有一位技師,從她嫺熟的操作可知她在康復的物理治療方面算是位資深的技師。理療室放置有多種不同的治療儀器,有國產的,也有進口的,各有着不同的治療作用。在操作過程中偶爾一個小小的多餘動作也會被老師發現且給予糾正,可見操作的規範性不容忽視,也可見帶教老師們嚴肅認真的態度和紮實的基本功。

下一週我們就要轉科實習了,按要求每個實習同學必須上交一份完整的護理病歷。我把打好的草稿拿給郭老師看,她從頭到尾每個細節都認真看了一遍,並補充了一些評估資料和護理措施,調整了護理診斷的時間、前後順序,讓我受益匪淺:一份完整的護理病歷不應只限於病歷本身,而應是以病人爲中心進行護理病歷記錄。

第五週

這一週是我們在康復科實習的最後一個周,說起來還真有些捨不得。因爲在短短的四個星期裏,已不知不覺習慣了這裏的氛圍,訓練的口令、治療儀器的聲響彷彿仍環繞於耳旁。

7月31日,按教學實習要求,我們每個實習生要各自進行一次護理查房,而且護士長要求我們“脫稿”查房。在老師們特意製造的輕鬆環境下,我開始進行了護理查房,偶爾思維中斷時,是老師們那鼓勵的眼神讓我順利地完成了我的第一次查房工作。之後,老師們對我這次的護理查房效果給予了肯定,而且護士長還着重強調了疾病護理中的健康教育問題,希望今後揚優補缺,表現更出色。

護士實習週記7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此次的暑期實訓讓我充分認識到社會實踐的重要性。我在產科見習的日子裏時間過得非常之快,想想我在玉林市容縣人民醫院爲期兩週的暑期實訓就此結束了,回想我這半個月來的見習經歷,既謹慎又充實。

臨牀見習的半個月來,我接觸了許多老師,他們之中有教授、有住院醫生、有護士,他們職務雖不一樣,但對工作的執着和熱誠,對病人負責的態度卻是一樣的且持之以恆的。每個老師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及他們認真工作的態度。產科醫生雖然接診的大多都是孕產婦,看似簡單,可實際並非那麼簡單,也容不得半點馬虎。產科是一個高風險的科室,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科室,面對的是需要耐心和細心的準媽媽們,見證的的是一個個小生命的降臨。作爲醫生小助手的我,心裏無不時時牢記着要以“耐心、愛心、細心、責任心”對待孕產婦,力盡所能爲她們減輕憂慮和生產痛苦,給她們帶來安心與新生的希望。

我報到的科室是產科,在蘇主任的安排之下,我有了指定的帶教老師李春媚。我到科室的第一天,我目瞪口呆了,產科住院部根本就沒有我想象的那麼輕鬆,只見醫生護士門來來往往忙碌的身影。初來乍到的我傻傻站了一天,沒一點產科見習經驗以致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看到得都是產科老師們爲孕產婦們忙上忙下的景象。正所謂“初生小犢不怕虎”。

漸漸的,在李老師的精心指導之下,我熟悉掌握了各類常用醫療器械(如刮宮包、引產針、換藥包等)的使用以及孕產婦常規藥物(如鹽酸依沙吖啶、碘伏、開塞露、硫酸鎂、頭孢他啶等)的相關用途,自己還深切意識到無菌觀念的至關重要(無菌操作絲毫不敢懈怠);每次隨帶教老師進入手術室觀看手術之前,都要老老實實換上了參觀服,並戴好了一次性的帽子和口罩,再跟老師學着練習外科“七步洗手法”而後還要抹上消毒液徹底消毒確保達到無菌效果。可見,醫生如此細緻的對待工作力求做好每個細節,包含着對病人的生命健康的高度責任感。與此同時,李老師也慢慢地手把手教會了我如何進行孕產婦常規檢查(如四步觸診法)、術後換藥、新生兒疾病篩查(如梅毒、乙肝、HIV、苯丙酮尿症、G—6—P缺乏症等)。

按照國家官方數據統計:現在全世界每秒就有4—5個嬰兒出生,中國小孩就佔了其中1—2個。正因住院生孩子的孕產婦源源不斷,這也就註定了產科醫生好像只有忙不完的工作。在產科,老師們每天例常做的事情就有:晨間查房、換藥、聽胎音、做胎監、做腹部微波治療、產科手術、調整醫囑、開處方、完善病例、記錄產程,辦出院等。太震撼了,可以說最忙碌的科室非產科莫屬。產科醫生個個都忙忙碌碌的。每天這些都通通井然有序地進行着,如此反覆循環。在產科天天的耳讀目染下,我也學會了每天以微笑面對每一位孕產婦,給她們耐心的講解待產需要注意的一些細節(如督促她們左側臥着睡覺、每天數數胎動等),並叮囑她們遇到緊急情況要及時來找醫生(如發現陰道突然流水且量較多、陰道流血、突發眩暈、嘔吐腹痛等)。

每天,當我按時來科室報到換上白大褂的時候,都會在白大衣口袋裏首先要放個小本子以備時時做些小筆錄。不知不覺中,我那小本子上已經密密麻麻寫滿了東西。其中有希奇古怪的醫囑、綜合症、藥名和用法,有今天要請的會診要開的化驗單要寫的階段小結,還有各種各樣的電話。現在回想起來,這些筆錄恰恰成了我見習點滴成果的見證,那上面寫滿了自己的興奮、欽佩和疑惑(我至今都捨不得扔)。見習了一段時間之後,我還學會了處理各種的人際關係。科室裏面,醫生和護士的關係,醫生和醫生之間的關係,醫生和病人及家屬的關係,下級醫生和上級醫生的關係。。。最大的體會就是低調——別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醫生當然不用說,護士老師也相當棒。病人也非常值得尊敬,需要我們的關心,大家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戰勝我們共同的敵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