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端午節的徵文350字(通用23篇)

端午節的徵文350字(通用2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徵文,肯定對各類徵文都很熟悉吧,徵文一般都具有精彩的開頭,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你知道徵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的徵文35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徵文350字(通用23篇)

端午節的徵文 1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等民族地區。

這一天,主要活動就是賽龍舟、吃糉子。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的遺體。有學者認爲端午節其實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日子。每逢這天,人們要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酒,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關於端午節的兒歌,我想許多小朋友都會唱吧:“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端午節,許多地方的人要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腳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還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糉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

端午節充滿傳奇,充滿樂趣,真希望今年的端午節快點到來。

端午節的徵文 2

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是開端,“午”和“五”古是互爲通用,故稱端五節。端午節又稱重五節、端陽節,是記念投江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不過,也有人說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聽媽媽說,端午節的許多習俗都與“五”這個數字連繫在一起。

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扭結在一起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包的糉子、雄黃酒。無論在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賽龍舟、吃糉子是端五節的主要活動。端五節的習俗真是說也說不盡,有一首兒歌對它做了一個總結:“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的徵文 3

龍舟競渡,艾葉飄香。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到了。

每個節日都有自己的來歷,那麼端午節的來歷是什麼呢?下面請聽我慢慢道來:楚國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楚懷王很器重他。懷王客死於秦後,他的長子傾襄王繼位,用其弟弟子蘭作令尹。由於子蘭勸懷王入秦,使懷王終年不悟,屈原對子蘭貽誤國事而感到痛心。

後來,屈原被放逐到江南。他不肯同流合污,毫不受社會惡習的感染,仍保持自身品德的高潔。就這樣,屈原帶着對楚國的深沉眷戀,抱着石頭,投汨羅江自盡了。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就把這一天定爲端午節。

一到端午節,人們就划着龍船,往江裏丟糉子,不讓魚兒吃屈原的身體。那端午節爲什麼又要包糉子呢?因爲糉子有棱有角,代表了屈原的'性格;裏面是白糯米,外面是青葉子,表示屈原一生清白;裏面再放上一粒紅棗,表示屈原一片忠心。

吃着糉子,想着屈原。我想,我一定要向屈原學習那”出污泥而不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精神!

端午節的徵文 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寫的就是人們在農曆五月初五過端午節的情景。

端午節又稱重午節,端陽節。傳說古時候有一位受人愛戴的愛國詩人屈原,因故投江自盡。屈原死後,楚國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涌到汩羅江邊去憑弔他。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屈原的真身。有的漁夫拿了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吃屈原的身體。人們紛紛仿效。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吃掉。人們就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分別指的`是: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以及雄黃酒。無論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都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我想,端午節的諸多風俗,也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下一代的美好祝願。

端午節的徵文 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三大傳統節日中的一個,還稱重午節、端午節。

傳說在古時候有一爲受人愛戴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因故投江自盡,於是老百姓自發地划着龍船去撈救他,還向江中拋撒糉子。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去咬屈原的`遺體。後來每到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都要賽龍舟、吃糉子,來紀念這爲偉大的愛國詩人。

每當這一天來臨的時侯,人們總是要把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個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我想是想讓孩子們長命百歲吧!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怪不得一到端午節,奶奶就去菜市場買許多艾草和蒜泥,在中午12:00時放在太陽底下曬,說艾草、蒜泥能消毒,還在家中用艾草煮。我想:端午節的風俗可真多呀!

端午節的徵文 6

端午節快來臨了,奶奶這個超級包糉子能手又可以登場了。她兩片棕葉左捏右捏,捏成一個圓圓錐形,再放一把糯米,再放一點肥豬肉,這肥豬肉可大有學問的哦,我奶奶把豬肉切得上面肥,下面瘦,哦!原來包糉子也要刀法好哦。放完肥豬肉再放一把糯米,就用蘆葦繫緊。奶奶說:“糉子用蘆葦包就特別香。我也跟着學,在學的'過程中,我想到了一個妙主意可以整蠱我老哥。奶奶還說:“學包糉子可不能分心的哦!”我馬上集中精神學包糉子。奶奶有豐富的經驗,每次包的糉子總是不軟不硬,吃起來得香。

我哥選了一條最大的糉子,哈,那就是我想整蠱他的糉子。他打開來又看見糉葉,又打開。開了很久,纔看到一個手指頭大的糉子。我笑得人仰馬翻,他鼓着兩個眼珠子盯着我,說:“下次你死定。”

端午節來臨了,快幫我想想辦法呀!

“嗯,好吃,巴唧巴唧,嗯。”

端午節的徵文 7

星期三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我起了牀,今日的早飯是糉子。糉子是用糉葉把糯米和各式餡料包起來,再用繩子繫緊。在糉子裏,我最愛吃肉餡的。因爲裏面的肉是在各種調料中浸泡過的,所以蒸過之後特別好吃。

早飯吃好後,我們出了門。我看到門上掛了幾根艾草,聽說那是辟邪除病用的。在路上,我從老奶奶那買到一個漂亮的香袋。這香袋上有彩色的條紋,上面繫着一條長長的.,漂亮的掛繩。我拿在手上聞了聞,有一股中藥的味道。後來我才知道里面放着艾草粉。

聽媽媽說,端午節還有一個習俗是賽龍舟。一條條龍舟,好似水龍一樣,在湖面上翻騰起伏。龍舟上的人用力地划着槳,還有人敲着鼓,好象在催龍遊得快些。大家你追我趕,奮力向終點劃去。

端午節是用來紀念屈原的節日。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該重視它。

端午節的徵文 8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臨到了。我和家人曾到許多不同的地方去慶祝端午節,也做了許多令人難忘及有趣的事。

當天早上,我和家人到海灘又玩。途中,我看到了許多美麗的風景。五顏六色的植物加上蔚藍的.天空,美麗極了!四十分鐘後,我們便到達海灘了。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換上泳衣,衝向那藍藍的大海。我們在清澈的海水裏玩的樂不可支。半小時後,我和妹妹上岸享用美味的糉子。

接着,我們便帶着妹妹到商場參加端午節繪畫比賽。每位參賽者都帶了各自的畫具參加比賽。不久,繪畫比賽便開始了。妹妹全神貫注地在圖畫紙上繪畫,務求把圖畫完成。一小時後,繪畫比賽成績被揭曉了。妹妹在比賽中得了亞軍,我們全家人都以她爲榮。

晚上,爸爸帶我們一家人到海鮮餐廳享用新鮮的海鮮。那家餐廳的服務生彬彬有禮,價錢公道,讓我們留下好印象。爸爸讚道:這海鮮真美味啊!我們一家人都吃的津津有味。

我希望明年的端午節都可以和家人一起快樂地度過。

端午節的徵文 9

中國有很多很多的傳統節日和習俗:如美麗浪漫的乞巧節,賞秋望月的中秋節,香氣四溢的元宵節。可我最喜歡的還是清風繚繞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三大習俗裏,我最喜歡的並不是讓人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糉子,也不是精彩的划龍舟,而是被很多人都忽略的習俗——放風箏。

我和單芷浟一組,經過“九九八十一”道工序,一個風箏誕生啦!我們跑出去放風箏,放着放着,我突然聽見後面傳來一聲尖叫:“啊——啊!”我回頭一看,哎呀!風箏線的圈掉了!它像個頑皮的孩子一樣,滾啊滾,“撲通!”我們發現它掉到池塘裏了!怎麼也拉不上來,我靈機一動!回去看了一下包裝盒,它竟足足有150米那麼長!後來,一個老師幫我們把線切斷,我們只好換了一個線圈,可風箏卻飛不起來了。

下午,我們正在玩最後一個遊戲,天空卻烏雲密佈,剛上車,天上便下起了傾盆大雨。

今天雖然沒有玩到最後一個遊戲,可我還是收穫滿滿!

端午節的徵文 10

從古到今,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許多美好的節日,外國朋友有他們自己的節日,而我們中國人也有中國特定的節日。

端午節有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今天我把這些故事講給大家聽。

說起端午節,每一箇中國人都再熟悉不過了。因爲這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大家都知道端午節的習俗就是吃糉子,賽龍舟。但是,過端午節爲什麼要做這些事情呢?

通過了解,我終於找到了適合的答案,原來過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一位忠臣,他主張富國強兵抗擊秦國,但遭到奸臣陷害,被革職流放。後來自己的.國家被秦國佔領,屈原悲憤欲絕,於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而死。當地的老百姓聽說後,划着大大小小的船隻趕來搭救。爲了不讓水裏的魚蝦咬食屈原的屍體,人們把糯米包在葦葉裏,用線捆好,做成糉子投入水中。此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人們都用賽龍舟、吃糉子等方式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相信大家聽這個故事以後會抱着不一樣的心情去吃糉子,過端午節吧!

端午節的徵文 11

不知不覺又到了糉子飄香的時侯,又讓我想起故鄉的端午節來,我的老家在閩西紅土地。在我的記憶裏,聽媽媽說,每年端午節的前幾天,也就是農曆四月底開始,閩西客家人就開始籌劃過端午節了。首先,人們要抽空上山採摘包糉子的竹葉、菖蒲、艾葉等晾乾備用,五月初三開始,人們就忙於包糉子,老家產水稻,家家戶戶都養豬,所以包糉子的主要原料是自家種的大米和豬肉。五月初四之前,男人尤其是男童要剃頭;初四日下午全家人都要以艾葉、菖蒲等煎湯沐浴,晚上人們還要在自家大門上掛上、菖蒲和艾葉等以避邪避禍。 五月初五當天,大人們拜完神,就開始婦女圍在一起包起各式各樣的糉子,有長條形的,三角形的,有甜的、鹹的,邊聊家常手裏邊包着充滿喜悅的糉子。這時的男人們則三個一羣五個一夥的圍在一塊泡着自家種植及加工的紅茶在一邊聊着農作和秋冬將帶來的收穫。晚上家家戶戶都將親手包好的煮好的糉子、美味的'佳餚(在農村家家戶戶都養雞鴨,只有在過節、過年的時候才捨得宰殺雞、鴨)、美酒(自家釀的糯米酒)端上桌,全家人圍在一起憧憬夏季的豐收和秋冬歲末的家庭建設藍圖,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而糉子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而今超市裏或是小攤鋪上常年都可以買到,而且包裝精緻美觀。可是,我感到好象總缺少了一些什麼的……

端午節的徵文 12

“我與傳統節日”主題徵文:我與傳統節日——端午節中國的傳統文化,包括好多好多節日有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端午節……

今天我就來說端午節。也是我最喜歡過的一個節日。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跳入汨羅江的日子。爲了不讓魚蝦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糉葉包裹着糯米投放到汨羅江裏,並且人們也要吃糉子鹹鴨蛋在家門前掛菖蒲和艾草。還要喝放了一些雄黃的酒,人們還要舉行賽龍舟。去年,我們一起去,江津中山古鎮觀看賽龍舟。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來到了舉辦賽龍舟的地方,江津中山古鎮,因爲上午下雨,原本在上午的賽龍舟改在了下午。爸爸見我對賽龍舟很感興趣,便滔滔不絕地爲我介紹起來:“賽龍舟是端午節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他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賽龍舟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一般爲二十到三十米每艘船上約三十名劃手,有二十六個劃手,一個舵手,兩個鼓手,還有一個喊號子的。”

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下午我們走出客棧來到了河邊,河邊的吊腳樓懸在岩石上,爲了遮擋強烈的太陽。家家戶戶的陽臺頂上都掛着藍布,我們走過石橋,繼續向前走去……

龍舟的顏色各不相同:鮮豔的紅,明亮的黃,黯淡的黑,和清爽的藍,原來龍舟的顏色是根據四海龍王的顏色刷的漆來定的。我們剛一來到河邊,劃手們就出場了。他們一個個都非常強壯,不同的龍舟上的人穿着不同顏色的'背心。

比賽開始了,頓時鼓聲大作,觀衆的喊聲和運動員的呼聲匯成一片,響徹雲霄。參加比賽的隊員們用力把木槳向後滑,緊接着船慢慢地移動起來,漸漸的,漸漸的每條船都越來越快,好似發飄浮在水面上看不出來一絲波紋。

傳統節日,洋溢了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清秀。散發了濃濃的詳情,也陪伴着小小的我快樂成長。

端午節的徵文 13

端午節大家都很熟悉。端午節在6月8日。

端午節裏,我和媽媽包糉子,先看着媽媽包幾個,然後再學着媽媽的樣包。包着包着,我學會了。在端午節裏我學會了包糉子。

我跟媽媽上街去買菜。買了許許多多我喜歡吃的菜,還買了一些許多好吃的回家。回到家裏,我就急忙洗菜,快到中千12:00的時候,我家的表姐、表哥,也到我家裏來慶祝端午節。

端午節還要吃茶蛋,媽媽做好了茶蛋,就分給我們吃。這就是愉快的端午節。在端午節裏,我學到了許多東西。

媽媽做好了菜,端到桌上,便吃起來。飯吃完以後,我覺得這頓餅吃得津津有味。過端午節還穿上了新衣服,在端午節裏我還知道糉子怎樣包的。

先洗乾淨米,在把髒水倒掉,然後在把糉葉弄成一個尖砂的東西,再把米放進裏面,在拿筷子搞一下,然後再把兩片葉子合上,把繩子繫緊來,這樣就包好了一個糉子。這樣就可以一個一個的'包了。

愉快的端午節太開心了,太快樂了。這就是愉快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徵文 14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就收拾好東西準備去超市買糉子。一進超市,進入眼簾的是貨架上各式各樣的糉子,栗子味的,蜜棗味的,八寶糉子,還有豬肉鹹蛋糉子。我問媽媽:“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媽媽告訴我:“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由於受到奸臣所害放逐到汨羅江,五月初五這天,抱石投江。老百姓爲了防止魚兒吃他的屍體,就包了很多糉子扔到江中,爲了紀念屈原,我們每年五月初五都會吃糉子。”

爸爸還告訴我:“端午節除了吃糉子,老百姓還會在門窗上插上艾草,來祈求一家平安,驅邪避鬼。南方有些地區還會舉辦大型的划龍舟比賽呢!”

端午的`風俗可真不少,今天不僅品嚐了美味的糉子,還了解到了不少歷史知識,這個端午真快樂。

端午節的徵文 15

於是乎,我也慢慢的走着,好節約能量,萬一他突然發難,我好開足碼力再奔。我邊走邊向後看,他還是沒有半點想追我的跡象,不過我卻不敢掉以輕心,要知道這隻猛獸可是足足比我壯了30多斤啊,被“巨無霸”壓着的滋味到現在還心有餘悸。

一前一後的兩人慢悠悠的到了山腳下,我見他真的沒追,便放心下來,上山四處尋找糉葉。奶奶說過,糉葉要摘嫩的,包出來的糉子纔好吃,我按着這個思想專挑嫩綠的摘,不一會兒便摘滿了。

忽然,一隻胖手搭在我肩上,我順着手擡頭看去,不是“巨無霸”是誰?他帶着輕蔑的眼神看着我說:“小樣兒,還跑不?”我看着蠢蠢欲動的胖體正向我壓來,暗想我的純潔啊!我的衣服啊!我不想成肉餅啊!不可以就這麼被他推倒了。迅速的在口袋裏掏出一樣東西,在他眼前晃了幾下,胖手立即從我身上移開,抓住我手上的東西說:“喲西,好東西的有,糉葉你的繼續摘。”

看着他將他那空空的揹簍留在我面前,手上拿着剛從我手裏繳獲的戰利品決絕而去,腳下輕飄飄的邁着軍閥步子。我那個心疼啊!我的手帶啊!我可是守了好幾年啊!那可是我收藏的絕版貨啊!親!“可惡的`日本鬼子”我在心裏詛咒他,吃糉子的時候嘴脣被糉葉劃傷,被糉子把牙粘掉......

“小樣兒,還愣着?糉葉的幹活!”他轉身掛着人畜無害的笑臉對我說道。我生怕他繼續收刮我的收藏品,嘀咕了聲“小日本鬼子”立即拿起揹簍繼續摘糉葉,心裏還不停的詛咒。

端午節的徵文 16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飢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

端午節開到了,我急急忙忙地向外地的外公外婆打了個電話,問了他們有關端午節的來歷:“這一天人們熱鬧極了,有的看賽龍舟,有的吃糉子······有一個故事說明了端午節要賽龍舟的原因——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投汩江死去,所以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後來人們沒有找到屈原,於是大家就扔糉子在河裏,想讓魚、蝦一些水生動物吃飽後就不要去吃屈原的遺體,後來人們就以這種方式來變大對屈原的尊敬和悼念。”並把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又稱爲端陽節、五月節、龍舟節。”聽了外公外婆的講述,是我對端午節又有了許多新的'認識。

我今天也過了一個端午節,但與外工外婆哪裏的習俗大相徑庭,我們這裏是以吃糉子來紀念屈原。媽媽買來了糉葉、五花肉、糯米、繩子。媽媽先都把他們洗乾淨了,然後吧五花肉切成小塊,吧樓米和五花肉混合在一起,在放入了調料,就可以了。開始包糉子啦!媽媽首先拿出兩張糉葉,把他們捲成,圓錐形,放入一些混好了的餡兒,壓平,摺好,再用繩子捆住,就可以了。我也有模有樣地在旁邊全神貫注地學者。不一會兒,糉子全包好了。媽媽把他們全都拿去煮了,一兩小時後,糉子發出了誘人的香味,猶如把我這隻小頑猴引了過去,情不自禁地從蒸籠裏面拿出一個糉子來,迫不及待地剝開,輕輕地咬上一口,啊!真香!這味道好極了,我永遠也忘不了,他真讓我回味無窮啊!

我看着散發着的傳統文化芳香的端午節,彷彿品味到了中華民族的神祕。他的古香古色,他的千變萬化,讓我神往,讓我遐想······

端午節的徵文 17

古歷雙五,炎黃子孫端陽。蘆葦青翠,箬葉裹米濃香。菖蒲芬芳,艾葉插諸檐堂。煮糉釜內,香飄華夏城鄉。

炊煙起黎明,笑靨夢未醒。五色絲繞腕,娘起早五更;蘭香囊別腰,母親摘百草。掬糉水洗面,浴蘭湯沐芳;糉香韻滿院,黙然祭屈原。

端午本自荊楚,今番神州共度。昔日汨羅江景,興盛楚國之初;屈公披髮神傷,憔悴咽淚二行。奸人讒言陷良,屈公二遭流放;愛國諫言憂慮,悲心滴血楚辭。問蒼天而惆悵,望郢都感國殤;抱石奮投汨羅,怨恨迴盪湘江。

匹夫尚能論天下,何況重臣思朝綱;修明法度內舉賢,無奈權貴束思想。論時勢屢遭欺壓,昏君佞臣高堂狂;感清濁黯然神傷,賢吏雅士四野彷。嗚呼!一代賢良肝斷腸,千里江水哭迷茫;欲藉端午去病恙,始以端陽奠忠良。

端午源於華夏,初爲祛疫防恙;吳越春秋早有,藉以競渡龍舟;天高恩厚豐盈,上蒼惠澤流長;屈公初五殉江,楚歌長吟滄桑。民族傳統節日,豈容外族覬覦;屬國高麗爲臣,冉能與君奪祥;世界非遺須爭,何懼坎坷漫長;喜爲法定假日,文明古國再昌。

仲夏烈日炎炎,風捲麥浪顫顫;河滿菖蒲鬱郁,岸芷汀蘭青青。雲輕輕以蔽日,雨絲絲而清涼;金燦燦映碧天,笑盈盈耕躬忙。攘攘華夏沃土,處處繁忙景象;蔚蔚黃淮兩岸,悠悠風吹千里。陣陣南風夜襲,浩浩萬頃金黃;芸芸衆生祈福,年年豐收邦昌。

天有不測風雲,梅雨豈盡人意。暴雨不期早至,谷地積水成池;連綿陰雨數日,泥濘難下阡陌;轉瞬谷麥熟透,無奈蒼天不救。如若天公作美,收割陰雲不隨;天無過犁之水,黎民滿倉可兌;正謂天隨人願,舉國斟酒祭天。

習俗延續千年,生生息息不斷;端陽牽動萬心,殷殷切切思念。親好雅士相聚,觥籌交錯杯盞;香茗果品奉伴,祭屈原以復還。國泰民安昌盛,東方睡獅覺醒;彰顯大國之威,不忘屈辱之虐。青山凝聚正氣,江河水洗滄桑;憶楚辭寄感慨,讀史書懷屈公。

嗟夫!國運昌隆賴開明,社稷安寧需廉政;前車之轍應明鑑,後事之師方乃行!

端午節的徵文 18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在山村遠遠地就聽見小孩開心的唱着歌謠了。原來是端午節到了,端午節這天是小孩一年中最開心的日子之一了,爲什麼呢?讓我來講一講吧。

端午的習俗有很多:有吃糉子,掛香囊,插艾草,吃五黃等等......對於我而言糉子絕對是最愛,軟糯可口的糉子,不管是小孩還是大人都非常喜歡吃。糉子的外皮是一張竹葉,用它包糉子能讓裏面的糯米有竹子的清香。裏面除了糯米還有餡,餡有很多種如:紅棗、五花肉、蛋黃等食料。紅棗的吃起來糯米都甜津津的,肉的話比較有嚼勁。

端午還需要帶香囊,這個東西,不要看它小,但用處很大哩。它能把蚊子趕走,抗過敏。所以帶着這個,就算再多的蚊子也不怕。

說到這裏,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那我就來說一說。

傳說詩人屈原因國家毀滅了,五月五日而投江,人們把糉子扔進去不讓魚蝦吃屈原的肉。

我過端午時可有意思了。在江上遠遠地就看見了龍頭。不仔細看還真不知道,原來是在賽龍舟呢。賽龍舟的人有的在打鼓,讓整個隊伍看上去有節奏感,有的'頭上綁着一根紅段子,後面打了一個結,各個都賣力地划着,看着真像一條雄偉的龍呢!

我手裏拿了一個糉子,情不自禁的吃了起來,糉子又香又糯,我吃的是紅棗的,不僅香糯米還有一些清甜的味道,旁邊人的目光似乎都看着我的糉子,有些口水都流了下來......

我喜歡這樣的端午,有着歷史,有着文化,有着甜甜的味道......

端午節的徵文 19

有人喜歡熱鬧非凡的春節,有人喜歡張燈結綵的元宵節,有人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而我喜歡糉子飄香的端午節。

人們把農曆五月初五定位端午節。關於端午節的來歷還有一個故事呢!相傳,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看到國家被敵國攻破,心裏含有不甘和屈辱,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天他卻憤恨投江自盡。後來人們爲了紀念他,在這一天吃糉子,這個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端午節的習俗多種多樣:這一天吃糉子,掛艾葉,賽龍舟……我最喜歡的習俗就是吃糉子。說到吃糉子,就數自己包的吃着最香,最有意義了。這天,天不亮媽媽就把提前準備好的糉葉洗乾淨晾乾,然後把酒米浸泡在水裏一個多小時,直到米粒個個吃飽喝足之後撈上來空去多餘的水份,再準備一些細線,紅棗,花生等之類的原料,一切準備就緒後,我和媽媽就開始包起來。首先我拿起一片又寬又大的'糉葉折成三角形,然後再往裏面放入泡好的糯米,再把紅棗,花生放入裏面,然後用艾葉把米全部包裹起來,最後再用細線纏繞幾圈,就這樣一個大腹便便的糉子做成了。不一會兒,一鍋蓋糉子就雄赳赳氣昂昂地站在那裏好似待命的將軍。之後媽媽把它們放在鍋裏蒸,大概蒸四十分鐘左右,掀開鍋蓋,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氣撲鼻而來。此時,你脫去它們的外裝,一個白白胖胖的糉子擺在你面前,看上去好有食慾。你就迫不及待地輕輕咬一口,哇!甜甜的,糯糯的,很美味!讓你回味無窮。

端午節是個既有趣又有意義的節日,希望這個節日永遠傳承下去。

端午節的徵文 20

在我們這兒有許許多多的節日,而其中我最新歡乃是端午節了。爲什麼呢大家往好看哦。

端午節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瞧,一個普普通通的節日有着這麼多的`名稱,真是稀奇啊!這正是我喜歡的其中之一。

在端午節吃也是很有講究的。每到這是家家戶戶都會包糉子,有的往糉子裏放棗,有的往糉子裏放肉......

而我最喜歡的是有棗的糉子,甜甜的好吃極了。在端午節還有一種酒叫雄黃酒,雄黃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一般在端午節飲用。雄黃酒是在太陽下曬,有的從五月初一曬到初五。作爲一種中藥藥材,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於是古代人就認爲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闢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端午節不光有糉子,雄黃酒還有喝、掛菖蒲酒,吃五毒餅的習俗。這是原因二。

在端午節不僅吃有講究,還有一些風俗。像女兒回孃家,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酒,吃五毒餅、鹹蛋、糉子和時令鮮果等,許多習俗。這是原因三

端午節真是比其他節日別有一番情趣。

端午節的徵文 21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到那天,人們整天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裏。端午節終於到了。因爲我最喜歡吃糉子。我從來沒有見過包糉子,於是我媽媽領我去大姨家看我大姨包糉子,一會見我大姨包好糉子,我說:“我想學教教我行嗎?”大姨說:“行,包糉子其實很簡單,但是剛剛開始不容易,得有耐心。先把兩片糉葉疊起來,折成漏斗形狀。記住,卷的時候儘量卷的緊些,否則煮的時候就會漏米”。我和大姨一起學包糉子,按照大姨說的做了幾個,這時我才發現包糉子看着簡單但做起來難,細小的糉葉很調皮,就是不聽話,費了我老半天的勁,我在想把糉子裹緊時,裏頭總是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後在大姨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包好了幾個糉子,通過自己學包糉子感覺到好吃但是不好包。最後大姨說:“等一會給你煮糉子。”我高興的說:“就吃我自己包的.那幾個糉子。”

最後大姨告訴我說五彩線的來歷:“它象徵着五色龍,可以帶走一切疾病,我們還在門口插上艾草,插在門上,家裏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早上忙完這些後,今天的主角—糉子,終於登場了!

白白的糉子蘸上白糖,那是又香又甜,又軟又粘,好吃極了!

五月初五,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蘸白糖,吃糉子的好節日。

端午節的徵文 22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一詩是唐代詩人文秀寫的《端午》。

端午節是我們漢族的傳統節日,我們學校迎端午的活動就在今天下午舉行。下午,我一來到校園,那撲鼻而來的糉葉味香得不得了。我迫不及待跑到了我們四年一班看,哇——在我們的課桌上早已擺放滿了糉葉,繩子,豬肉,冬菇……包糉子的材料非常豐富啊!

同學們找到自己的小組坐好,我們開始學包糉子了。包糉子是一件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很難的事情。我看着阿姨們很輕易就把糉子包好。同學一邊看着,學包着。我也拿起了糉葉學包了起來,首先卷糉子時這一關讓我手忙腳亂的,好不容易終於卷出了尖角,倒米又把我難倒了。這是,剛好管老師在我身邊經過,我趕緊叫管老師教我,管老師手把手教我包糉子在,好不容易,學包了一個糉子出來!哈哈哈……。把我樂翻了,特別的開心。

同學們都在優美地音樂聲,快樂地討論聲,歡快地笑聲和咔嚓地拍照聲下開開心心的學包糉子。沒過多久,我們共同努力和勤勞下成果出來了,糉子堆滿了一大鍋。包好的糉子有的'像春捲,有的像一個金字塔,有的像一個三角體……雖然糉子包得不怎麼好看,但糉子裏面全包着同學們祝福語。

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的快,一節課的時間過去了,端午節活動圓滿的結束了。期待下一年的端午節活動!

端午節的徵文 23

每年都是端午節。每個人都吃糉子,但是你知道我們爲什麼在端午節吃糉子嗎?請慢慢聽我說。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三閭大夫。他主張聯合其他國家抵抗野心勃勃的秦國。然而,楚懷王聽了壞人的惡言,拒絕聽從屈原的建議。他被騙入秦國,被關起來,最後死在秦國。

繼位的楚襄王也是反派惹的禍。誤信屈原有很多壞處。他沒有聽從屈原的明智建議,而是把他驅逐出了楚國。

胸懷大志,時時憂國憂民的屈原,由於國家的緊急狀態,他無法救國,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終日鬱郁不得志。他經常獨自在河邊徘徊嘆息。一天,一個在河邊釣魚的漁夫問他爲什麼這麼沮喪和沮喪。屈原嘆曰:“天下皆醉,我卻清醒,天下皆濁,我卻清醒。”心中的唏噓和無奈,在這兩句話裏說得清清楚楚。沒過多久,這位沒有發揮出才華的詩人投河自殺了。

楚人知道這個消息後,都趕到河邊去找他們所愛的屈原,可是一直找不到屈原的屍體。爲了不讓水裏的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他們划着龍舟,在河上敲鑼打鼓,希望把魚蝦趕走;我還用糉子把米包起來扔到河裏餵魚蝦,希望屈原的身體不會受傷。

屈原在汨羅江的投資落在農曆五月五日。爲了懷念詩人,紀念他的愛國精神,提醒執政者,一定要能分清小人和忠臣說什麼;因此,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都會舉行龍舟和餃子。我們就是這樣過端午節的,端午節吃糉子的習慣。

我們都應該像屈原一樣努力學習,學習他的愛國和雪亮的精神!

這就是爲什麼我們要在端午節吃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