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我們的端午節徵文範文(通用10篇)

我們的端午節徵文範文(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5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有寫徵文的經歷,對徵文很是熟悉吧,徵文一般都具有精彩的開頭,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寫徵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們的端午節徵文範文(通用10篇),歡迎大家分享。

我們的端午節徵文範文(通用10篇)
  我們的端午節徵文1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當這個節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棕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的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在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的文學家跟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的親人在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在每年的端午節,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在商州地下的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的。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她對我的哺育跟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的範圍,在她精心呵護跟愛撫下,快樂考試吧的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的回憶,尤其是端午節的棕子跟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的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的年輕女子。

是她在一個幼小的生命需要奶水的時候向我敞開了溫暖的懷抱,我在她的懷中貪婪地吸允着、索取着自己的需要,在她的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跟上學,城裏跟鄉下的距離把我拉離了她的懷抱,但我的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爲她把母愛的種子深深種在了我的心裏。於是,週末就成了我每天的期盼,通往鄉下的小路跟小橋,奶媽家的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圖畫。

那時候每年的端午節,我在睡夢中就能聞到棕子的清香跟香包的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着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的煮了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溫熱的棕子,裏面的各種豆兒跟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的,吃起來軟軟的,甜甜的,香香的,我的小肚皮也被棕子撐得溜圓。

每年的這幾天,我的主食就是奶媽的棕子,我一直到現在都認爲奶媽的棕子是最好吃的,誰都比不上。

裝棕子的藍子上還掛着奶媽親手做的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的小棕子的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在脖子上在學校向女同學炫耀着,高興着,美着……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也有那麼幾次趕上在奶媽家過節,於是,包棕子就成了我最高興的事,儘管我不會包,但還是象模象樣地挽起袖子,坐在大盆子邊上,拿着棕葉包着米跟豆兒,拿着草捆紮,每到這時候,奶媽都會高興的一邊包着手裏的,一邊教着我,還把我包的棕子也放入鍋裏一起煮,結果可想而知,我的棕子不是找不着,就是裏面成了稀飯,儘管這樣,她也從未責怪過我,還任我用手在盆裏撈來撈去繼續搗亂。

親愛的媽媽,女兒現在仍然不會包棕子,不會纏香包,不是女兒不想學,而是女兒要把媽媽的棕子跟香包永遠永遠留在記憶中,那是什麼樣的棕子跟香包都無法替代的美的記憶,美的味道,美的感受。

就要過節了,不知道天堂裏有沒有棕子,有沒有香包?

女兒在這裏爲媽媽送上一份節日禮物,願與您在夢中相會,親手爲您剝棕子,戴香包,親口祝您端午節快樂!

欣聞國家已經把端午節跟春節、中秋節一起列爲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雖然還沒有規定爲法定假日,但重視傳統節日的步子已經邁出,我想您聽到這個消息也一定會高興的,因爲您愛這個節日。

  我們的端午節徵文2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次念起長詩《離騷》中的這名句,我就會想起那位因勸說楚懷王失敗而抱石自沉汨羅江的悲壯愛國詩人——屈原。

戰國時期,張儀提出連橫親秦,要拆散齊楚聯盟,就找到了楚懷王,許諾六百里地要楚懷王跟齊國絕交。屈原等大夫極力勸阻,可楚懷王垂涎那六百里地的好處,就跟齊威王絕了交。結果事後張儀反悔,楚懷王病死在秦國,繼位的楚頃襄王還是主張投降秦國,屈原幾次被流放,最後見故國無救,想起自己的種種遭遇,越想越悲憤,就自投汨羅江了。

農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過的熱鬧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節少不了吃糉子,賽龍舟。

說起吃糉子,自然的有包纔有吃。我媽媽可是一個包糉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糉子,帶你去瞧瞧吧!“哎,你這裏錯了,不要放這麼多肉。”“喂喂喂!你怎麼把花生給吃了”“啊!那些是菜葉,不是包糉子的。”調皮的我正在廚房裏搗亂呢!好了,迴歸主題,正式包糉子。“先把糉葉捲成一個圓錐筒,然後放入糯米跟花生、肉餡跟紅棗。再把上面蓋起來,最後,綁好定形,一個糉子就成了。”我雖然也是按着媽媽的步驟做的,但感覺怎麼也不像一個糉子。但雖然如此,還是包得其樂融融。

吃了糉子,渾身有勁,賽龍舟嘍!隨着裁判一聲令下,十幾條龍舟一起向終點飛快地游去,比賽剛剛開始,大家都力氣爆棚,迅猛地划着槳。只有一艘龍舟在緩緩的遊動着,大家都認爲這艘肯定輸了,頓時響起一片噓聲。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後來,當大家都累了,不得不減緩速度時,這艘龍舟還是保持着一定的速度,很快反超,結果成了冠軍。場上喝彩聲此起彼伏,也有人認爲他們這樣與賽龍舟比賽的熱鬧不符,這種方法不可取。

  我們的端午節徵文3

“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糉。”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終於到來了,而今年的端午節,我感覺學到了更多。

今天是5月初5,早晨,我剛剛起牀,穿好衣服,就看見媽媽剛割回艾草,準備去大門口掛艾。這些艾草大約有75釐米高,還有些生機勃勃,它們的片葉片有大有小,大的葉片有些硬,正面是深綠色的,反面是淺綠色的,而小的葉片毛絨絨的,正面是淺綠色,反面是灰白色,它們的枝杆都是灰中帶深綠的。開始掛艾草了,我用一根媽媽河邊摘回的水菖蒲,扎住幾支艾草,跑到大門的門把手旁邊,邊掛艾草邊問:“媽媽,艾草有什麼作用啊?爲什麼要掛它呢?”媽媽微笑着說:“因爲掛艾草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而且艾草有驅蚊避邪的作用,古時候人們常說‘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不知不覺我手上殘留了艾草的香味,我邊聞手上的香味,邊聽着媽媽說掛艾草的習俗。

把艾草掛好後,己經到了中午,開始包糉子哦!我來不及看媽媽的示範,直接把兩片深綠色的棕葉圍成圓錐形,抓一些乳白色的糯米,放幾顆甜甜的蜜棗,小心翼翼地包起來,結果總是包不好。我想會不會是我的糉葉小了,我看看盆裏的葉片都是一樣大小。我想可能是我的蜜棗放多了。這次我只放了一個蜜棗,心裏還是挺捨不得;怎麼米又撒了一地。還是學不會,我急得滿頭大汗,我連我最喜歡的蜜棗都只放了一個,可爲什麼還是包不好?而且米還撒了一地,是我包糉子的方法錯了嗎?還是我不擅長包糉子?可我並沒有灰心喪氣,我連忙詢問媽媽:“我爲什麼包不好糉子啊?”媽媽語重心長地說:“有可能是你的繩子沒捆緊吧?又或者是你糉子的米放多了,還是你捏的時候沒捏緊,繫繩子的時候糉子的縫口很大,米也會撒出來的。”聽着媽媽給的建議,我又反覆的實踐,終於包好了一個。喲!還真是這樣的,媽媽教的方法還真靠譜。頓時我的心裏樂開了花,一蹦三尺高。我包的糉子像一些醜小鴨掉入一羣白天鵝中,但是我心裏美滋滋的,吃起來一定非常美味。

包好糉子已經到了下午,開始煮糉子了。我把鍋中加入冷冰冰的水,放入糉子,打開竈火煮糉子了。剛開始水還是泠的,過了一會兒,鍋裏發出咯咯響,我問:“媽媽是不是水煮開了,馬上就可以吃糉子了嗎?”媽媽說:“糉子熟了有淡淡的糉香味,這水咯咯的響是代表水馬上要燒開了,要過一段時間糉子纔會熟哦!”我焦急地等呀等,急得直跺腳。突然我的“救星”終於於來了,一種淡淡的香氣撲鼻而來。我連走帶跑衝進廚房湊到鍋蓋邊聞一聞,嗯好香呀!果然是糉子煮好了!我高興地連蹦帶跳着把糉子端出來。開始吃糉子囉!我把提前準備好的白砂糖拿出來,迫不及待地揭開鍋蓋,糉子的濃濃的香氣緩緩地從鍋中溢了出來,我貪婪地嗅着這一絲絲,一縷縷糉香,口水都要流出來。我輕輕剝開綠色的糉葉,裏面的糯米晶瑩剔透,粘一點白砂糖,咬一口,甜而不膩,粘而爽口,再咬一口,鮮美的蜜棗甜甜的,加上香嫩的糯米,簡直是鮮美至極,人間美味啊!要是被別人看見肯定是“口水直流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

吃完糉子已經是傍晚了,不知爲何老爸興奮至極?吊兒郎當地走到我跟前說:“今天我來跟你們講個故事吧!從前……這是一個關於端午節的傳統故事。從爸爸講的故事當中我知道了吃糉子的由來,也知道了端午節和愛國詩人屈原有關,明白了不能像“楚王”一樣糊塗,要有“屈原”的愛國精神。

“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糉,”今天真是一個收穫滿滿的端午節,不僅讓我瞭解了端午節的習俗,還學會了怎麼包好糉子,果然勞動最快樂!

  我們的端午節徵文4

過端午節了,人們把房子打掃得乾淨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關於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午節。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魚蝦蛟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端午節要吃糉子,要賽龍舟。學者聞一多認爲,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奶奶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我們每戶人家都要做的”。奶奶在包糉子,有純白米做的,有白米和肉做的糉子,還有的是紅豆和白米做成的。

糉子包好後,奶奶把包好的糉子立即放到鍋裏煮,當煮的過程中就聞到糉子香了,三個多小時後糉子熟了,剛剛出鍋的糉子放到桌上,糉子的香氣特好聞,也很好吃。

  我們的端午節徵文5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

端午節的起源,是我們中國古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本是楚王的部下,但楚王並不賞識屈原,後來屈原知道楚國被秦兵攻陷,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殺,人們爲紀念屈原就將屈原跳江的日子定爲端午節來紀念他。

說到端午節,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糉子,糉子原是人們爲屈原的屍身不被魚蝦糟蹋,便用糉子投入江中,讓魚蝦吃糉子,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現在,糉子已成爲了人們端午節的傳統食物,深受人們喜愛。不同地方的糉子也是不一樣的,糉子就分甜糉與鹹糉,甜糉是北方所普遍的糉子,鹹糉則爲南方。在這裏就介紹我們這裏的鹹糉,就拿牛肉糉來說,用剪刀將包着糉子的的細繩剪開,將糉葉慢慢展開,露出裏面的糉子,一個三角體,色澤金黃,散發出幽幽的清香,令人食指大動。咬一口糯米,口感軟糯,淡淡的鹹味,說不出的清香在口裏漸漸融化,回味無窮。

端午節常見的競賽活動就是賽龍舟了,人們認爲龍是至高無上的動物,所有的動物都臣服於龍。龍舟與糉子作用一樣,也是爲屈原的.屍身不被動物吃掉。現在龍舟以普遍成爲一種競賽。龍舟較長,有幾十米長,很窄,只能並排坐兩個人,大概是因爲需要兩邊划船吧。龍舟的船頭一個龍頭高高翹起,雕刻的栩栩如生,龍身成一字型,龍尾也翹起來。每一艘船大概會有幾十個隊員,有一個人在船頭爲隊員擂鼓吶喊,可別小瞧了他,他可是團隊士氣的重要成員呢!

濃濃糉子香,悠悠龍舟遊,這些都在端午節這個古老的節日散發出他們無窮的魅力。

  我們的端午節徵文6

聽到大人們說:“撐傷節”,快到了。我的心裏就開始興奮,因爲那是最快樂的節日。

在我們的記憶中,端午給人的印象除了玩就是吃。在端午節期間,我們除了可以吃到新鮮的花生,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糉子呢?

包糉子也是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奶奶總會買了好多的糉葉,用水少泡着,洗乾淨碼好。糉子的餡一般是糯米,在我們家鄉糯米要用彩色的植物汁液浸泡2—3小時後,撈起來再配上火腿、紅棗等,煮熟。然後在媽媽和奶奶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後,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着蒸籠轉,等待糉子出籠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唸書才知道,包糉子的習俗和我國曆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後,羣衆爲了不讓水裏的魚咬着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糉子,扔到水裏。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於是,爲了保護並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來有了更爲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沒有“賽龍舟”的比賽,但是我們小夥伴會一起分享自家的“糉子”,也是一件幸福的事。今年,媽媽說:“沒有彩色的糉子了,因爲天氣太乾山上的彩色葉都乾枯了。”可我並不難過沒有彩色的糉子,我堅信白色的糉子一樣的香甜可口。

  我們的端午節徵文7

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啦!在端午節可以包種子和看賽龍舟了!

今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和媽媽早早地起了牀一起包種子。再桌面上看到乾的河葉、糯米和包種子的材料。我們開始包了。首先把材料放在河葉上,然後就包起來,最後再用乾的草把種子捆起來,種子就包好了!一開始我總是包不好,媽媽說:“孩子一開始是包不好的,只要你能用心去包就會包的好的。”我邊包邊問媽媽:“媽媽爲什麼端午節要包種子呢。媽媽說:“因爲古時候有位仙人每天都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情。有一天這位仙人報告人間的事情,玉皇大帝不聽他的話,便把他掉職位。這位神仙決定跳進黃河裏,人們爲了紀念他在端午節裏做一些糯米飯給魚們吃希望不要把這位神仙吃掉。糯米飯就被稱爲種子,所以端午節要包種子。”不一會兒我果然把糉子包好了。

吃完了種子我們到珠江兩岸看賽龍舟。珠江兩岸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找到了一個好地方看賽龍舟。只看一條條龍船在飛快地駛過江面。我看中了一條龍舟,心裏想:“你快遊啊,快遊啊!”

愉快的端午節就過了。

  我們的端午節徵文8

“初一糕,初二糉,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我就會想起家鄉的端午節來。

家鄉在壺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飄香;山下綠水環繞,田野肥沃。在一片鬱鬱蔥蔥的枇杷樹邊,有着整齊的紅磚綠瓦。一派安靜和諧的鄉野村落,這就是我的家鄉,也是明代狀元柯潛的故鄉。每年端午節來臨,我們便會挎上籃子和姐姐一起上山去採艾草,並配上石榴葉、梔子花等合爲“五味草”。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上艾草,據說艾草會鎮邪辟災。當然在我們看來,只要聞一離那清新又奇異的艾草的清香,對我們來說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們都爭着到山上來,採下大片的艾草,也採下大片的快樂。

當然媽媽會用“五味草”給我們煮上好多的鴨蛋,據說小孩吃了還不咳嗽呢?而對我們小孩來說我們總是拿着心靈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線編的袋子,裝滿鴨蛋到處炫耀。吃過午飯,媽媽又會用“五味草”煮鴨蛋的水給我們洗澡,真是又香又舒服,整個夏天都不長痱子呢……

在我們的記憶中,端午給人的印象除了玩就是吃。在端午節期間,我們除了可以吃上香噴噴的鴨蛋,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糉子呢?包糉子也是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糉葉,用水少泡着,洗乾淨碼好。糉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後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後,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着蒸籠轉,等待糉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唸書才知道,包糉子的習俗和我國曆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後,羣衆爲了不讓水裏的魚咬着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糉子,扔到水裏。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於是,爲了保護並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來有了更爲熱鬧的“賽龍舟”。我們村裏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豔隨風飄揚,小夥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着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我們的端午節徵文9

夏天來了,荔枝飄香,又到了包糉子的節日了——端午節。

每到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就會很忙碌,媽媽一大早就去市場買做糉子的材料,有葦葉,有糉繩,還有米糯米,五花腩,蝦,莞香臘腸,鹹鴨蛋等等。

首先,用鹽、白糖、醬油、生粉醃製一下五花肉,把糯米清洗乾淨瀝乾,再把臘腸、鹹鴨蛋切塊……一切準備就緒,可以開始包糉子囉!我拿起兩片葦葉拼在一起,疊成漏斗形狀,再用勺子盛起一些糯米放在漏斗上面,把五花肉、蝦、臘腸放在糯米上面,然後小心翼翼把它們包了起來,最後用一根糉繩子在糉腰處紮緊打結,可以做成三角形,也可以做成長方形。做好後,馬上把糉子放在電高壓鍋上煮,看着鍋裏大小不一,形狀可愛的糉子,我開心極了。

大約30分鐘後,鍋裏飄來了濃郁的糉香味,我知道,糉子熟了!耐心地等了幾分鐘,待高壓鍋裏的氣霧慢慢散去後,便迫不急待地打開高壓鍋,把糉子從一層層葦葉裏剝了出來,糯米雜夾着葦葉和五花肉的香氣撲面而來,我吸了吸鼻子,哇,太香了!

人們爲什麼要在端午節吃糉子呢?原來,吃糉子是爲了懷念偉大愛國詩人出屈原,在這一天,人們都會通過吃糉子來祭奠他,表示對愛國英雄的懷念和崇敬。

  我們的端午節徵文10

端午節吃糉子,是我國人民的風俗習慣。糉子又叫角黍、筒棕。你知道嗎?端午節還有許多名稱呢!有端陽節、女兒節、詩人節等。

早上,媽媽準備了香噴噴的糉子。我問媽媽:“媽媽,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屈原嗎?”“是的,自從屈原跳江以後,人們爲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身體,把米和飯投到江裏,讓魚和蝦吃。流傳到現在,改成了端午節要吃糉子。”“哦。”我點點頭。

吃完早飯,我和媽媽就高高興興地出門去了。我發現家家戶戶門前都放着艾葉和菖蒲。我問媽媽:“艾葉和菖蒲是幹什麼的?”媽媽說:“因爲艾葉和菖蒲能發出一種香氣,可以用來驅蟲和避邪。”“媽媽,端午節還有什麼風俗習慣?”“端午節還有賽龍舟這樣的風俗。賽龍舟也是與屈原有關。因爲楚國人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後來爲了紀念屈原,就把賽龍舟也作爲了風俗習慣,流傳至今。”

中午,爸爸燒了一頓豐盛的午餐。媽媽告訴我:“中午吃飯要吃五黃的。”“什麼?五環?奧運五環?”媽媽笑着說:“不是,是黃瓜、黃魚、黃酒、黃蜆、黃鱔,共有五種黃。”

晚上,我和姐姐、弟弟、姨媽、媽媽一起去福泰隆玩。媽媽說:“六一兒童節快到了,你們一人挑一樣玩具吧。”“耶!”我和弟弟興奮極了。我們東跑西跑,終於,我們都選中了一樣玩具:弟弟要的是電動吹泡機,我想要的是電子積木。媽媽同意了,我們開心極了。後來,我發現能抽獎或者拿一個環保袋。媽媽說就拿個環保袋吧,可是我想抽獎。媽媽說:“也好。”我抽到了一個開心獎和一個二等獎。開心獎是一瓶礦泉水,二等獎是一件衣服。

這一天,我真開心,更是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