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2017講貢獻愛家園主題演講稿

2017講貢獻愛家園主題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路漫漫,任重道遠,苦奮鬥,光明在前,戰鼓已雷鳴,號角已吹響,時不我待!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的2017講貢獻愛家園主題演講稿,歡迎大家閱讀!

2017講貢獻愛家園主題演講稿

  【2017講貢獻愛家園主題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灤南是有名的魚米之鄉,也是我們美麗的家園。早晨,我走在上學的路上,親眼見證着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我的心情無比愉快。腳下踏着平坦的柏油馬路,以前那崎嶇不平的公路早就不見了蹤影。路兩旁的綠化帶像兩條長長的綢帶,延伸到遠方。松樹像一個個挺直了腰板的戰士,花叢像婀娜的少女,散發着芬芳。比起以前路兩旁的殘枝敗柳,真是讓人心情舒暢。看着街上做小生意的人們,他們以前都是隻靠種地賺錢的,現在也經營起了農副產品,現在每個人的臉上都帶着開心的笑容!人們賺的錢多了,生活富裕了,對生活的要求也高了。你瞧,路兩旁有開飯店的,有賣家用電器的,甚至還有了電子科技產品的經營商。他們生意興隆,商品琳琅滿目,滿足了大家的日常生活需求,大家再也不用麻麻煩煩地跑到城裏去買了。

我親眼見證着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心中的熱愛便油然而生。詩人艾青有這樣一句詩:“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當這座悠久的古城沐浴在清晨和諧的晨風中時,當這座美麗的城市沉浸在夜幕的寧靜中時,您可曾經留意過她日新月異的變化?一座座花園式小區拔地而起,一條條柏油馬路平整寬廣,一個個工業園區崛地而起。銀泰商廈、金輝廣場、北河水城、城西工業區,無一不展示着這座城市的魅力!

可是,當我們盡情享受城市帶給我們方便和繁榮時,當我們感受到經濟騰飛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時,您可曾想過,漂亮的街道角落,還有太多垃圾需要清理;寬闊的馬路上,還有翻越欄杆的現象;時尚的霓虹燈下,還有隨處毀壞的花草。

如果說亂闖紅燈可以司空見慣,如果說隨地吐痰可以當成小事一樁,如果說攀枝折花可以視爲不值一提,那麼,總有一天,當您穿着乾淨的服裝,走在遍地垃圾的街道上時,您還能感到瀟灑嗎?當您駕着私家車,穿越水泄不通的馬路時,您還能感到愉快嗎?當您帶着家人,漫步在亂貼亂畫的公園時,您還能感到幸福嗎?

現在爲了改善人民的居住環境,提高幸福指數,我們灤南加入了“三年大變樣”的行列。我們少先隊員能爲和諧家園的創建做些什麼?

當你和家人外出旅遊時,不但自己不亂扔垃圾,而且要制止別人亂扔,發現垃圾主動撿起來,扔進垃圾箱,就是文明的表現;在家裏,看見自來水籠頭沒關緊,你能及時提醒家人並上前動手把它擰緊,這就是文明的表現;在學校裏,當看到光線充足,人已離開,能主動把教室裏的燈關掉,這就是文明的表現;在大街上看到有人隨地吐痰,你能及時阻止,這就是文明的表現;在公園裏,看到有人踩踏草地,攀折花木你能勸告他們,這也是文明的表現……

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我們生長在灤南,生活在灤南,灤南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動員自己的家人、朋友、同學、鄰居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爭當文明表率,共建美好家園。我們相信:有了我們的參與,青山一定會格外蔥蘢;有了我們的行動,綠水一定會格外清澈;有了我們的愛護,我們的家園一定會更加和諧!親愛的同學們,我們要用科學知識武裝頭腦,自覺投入到火熱的社區活動中,爲構建和諧家園,做出應有的貢獻。讓我們攜起手來,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用我們的行動和熱情,用我們的小手拉起家長們的大手,我相信,到那時,我們的家園一定會更加美麗,灤南的明天一定會更加輝煌!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2017講貢獻愛家園主題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我是來自小溪鎮古樓小學的x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xx精神 共建和諧家園》。

大家知道,我們xx是明正德十三年置縣,距今有5XX年曆史。是時任都察院僉都御史的王陽明呈上的兩份奏疏《添設清平縣治疏》和《再議xx縣治疏》,xx縣才得以橫空出世。沒有王陽明,就沒有xx縣,這是歷史的真實。

王陽明,本名守仁,字伯安,他是我們xx置縣的一位重要人物,更是我國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封建社會發展達到最成熟的頂峯時期,即明代中葉,他文治武功,勳業卓著,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特別是在他晚年時期,傳承孔子的儒家思想,講學立說,在學術上衝破程朱理學一統天下的思想禁錮,創立陽明學說,把官方哲學改造成平民哲學,成爲我國曆史上主觀唯心論的集大成者。他的學說在當時思想理論界,乃至近現代都具有深遠的影響,他提出的某些思想哲理至今仍然閃閃發光。

正因爲王陽明在xx設立縣治,xx縣儘管僻在遐荒,但“其士夫篤於經論,尊師取友”,“弦誦文物,著於郡治”,“人爲詩書,家成鄒魯”。正因爲王陽明在xx設立縣治,xx人才有幸最早最直接接觸到王陽明“達其天地萬物一體之仁”的“明德”“親民”主張,接觸到王陽明“致知格物”的修心之道,接觸到王陽明“知行合一”學說,從而積累了深厚的歷史底蘊,塑造了獨特的人文環境,自然而然形成了“勤勞,智慧,勇敢,文明,創新,和諧”的xx精神。

勤勞,智慧,勇敢,是xx人的.本性,是xx精神的核心,無論是“中國琯溪蜜柚之鄉”、“中國香蕉之鄉”、“中國白芽奇蘭茶之鄉”的美譽,還是“中央蘇區縣”、“海峽西生態工貿縣”,無不放射着xx人“勤勞,智慧,勇敢”的光芒。文明是xx縣域的驕傲,揭開“克拉克瓷”神祕面紗南勝五寨古窯址、世界最大土樓-“莊上大樓”、閩南民間藝術博物館-國之瑰寶“繩武樓”、“省級歷史文化名鎮”九峯,“琯溪蜜柚、林語堂、三平寺”三張響噹噹漳州城市名片,中國馳名商標-“xx琯溪蜜柚”,等等,舉不勝舉,都是xx精神的最亮點。創新是xx人的靈魂,是xx精神的活力所在,如此繁榮的xx,是xx人、xx政府、xx城市創新發展的結果。創新,也是xx明日繁榮的關鍵所在。和諧是xx精神的首要,和諧是xx發展的基礎,也是xx發展的目標,在xx,農業繁榮,工業發達,商業興隆;在xx,閩南鄉土文明源遠流長,“國家地質公園”“福建著名僑鄉”和“港、澳、臺胞重要祖籍地”風光秀山秀水;在xx,幼有所愛,中有所事,老有所養;這是xx和諧發展精神倡導所至。

“勤勞,智慧,勇敢”構成了一個多層次、多元化、立體式的xx;“文明,和諧,創新”構成了一個發展第一、開拓進取、全面提高的xx。這種“xx精神”其實就是“xx人精神”。是王陽明在xx設立縣治後,xx人民篤信和踐行陽明先生“天地萬物一體之仁”、“致知格物”、“知行合一”理論而自然而然創造出來的寶貴財富。

在當前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期,以xx爲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治國理念。我們發現,這種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跟置縣xx的陽明先生“天地萬物一體之仁”、“致知格物”、“知行合一”理論相當吻合。王陽明“明德”“親民”,以民爲本,重視教化,養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達其天地萬物一體之仁”,在我們今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堅持民主法治,維護社會公德,打造平安社區,構建和諧社會的理想目標是完全一致的,也是我們今天爲之奮鬥的行動準則;陽明說:“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這種“致知格物”修心之道,對於我們今天建成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有着密切的關係,有着內在的要求。如果每個人都能加強自身修養,不斷提高創建和諧社會的自我意識,並變成爲自覺行動,每個人都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可貴的道德品質,那麼,我們離建成和諧社會最終目標也就不遠了。可見,王陽明關於“致良知”的修心之道,使構建和諧社會成爲人民羣衆的內在要求。

王陽明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離。”“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這是做人的基本道義,也是我們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在構建和諧家園的偉大社會實踐中,每個人都能想到說到,說到做到,那麼,我們的工作目標一定能夠實現,而且必然實現。可見,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之說引導我們在構建和諧社會這一偉大歷史工程中成爲模範的篤信者和實踐者。

王陽明學說體現在我們xx人身上就是xx精神。當前,我們要貫徹落實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這一重大戰略任務,就要環繞打造平安xx,平安社區、平安鄉村,建設和諧家園、和諧校園、和諧xx的工作目標,繼承並大力弘揚xx精神,“明德”“親民”,以民爲本,重視教化,養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達其天地萬物一體之仁”,人人從自身做起,從一個家庭推及到一個單位、一個社區、一個鄉村,直至整個社會,不斷地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努力構建親親愛愛、和睦相處的和諧xx;就要“致知格物”,人人蔘與,自我意識,自覺行動,努力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xx;就要篤信和踐行“知行合一”,知好就進,知錯就改,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只要我們xx人,不要遺望王陽明,繼承併發揚王陽明的心學和修身之道,大力弘揚xx精神,“爲和諧人”、“說和諧話”、“做和諧事”,那麼,我們構建和諧xx的宏偉目標一定能夠實現,而且構建和諧家園的宏偉目標必然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