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人生的演講稿三篇

人生的演講稿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演講稿以發表意見,表達觀點爲主,是爲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怎麼寫演講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生的演講稿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生的演講稿三篇

人生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小習慣成就大人生”。

“是否真有幸福,並非取決於天性,而是取決於人的習慣。”這是愛比克泰德說過的一句話。習慣可以決定人的一切,決定未來!不知現在的人這麼認爲,古時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自幼天資過人,但是由於家境貧寒,家裏沒錢買紙買筆,歐陽修的母親爲了讓兒子習文練字,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用毛草代替毛筆教小歐陽修練字。歐陽修沒有辜負他的母親對他的期望,勤奮刻苦、堅持不懈,終於練成了一手好字,成爲遠近聞名的神童,而他的精神感染並影響了很多人。他也是通過培養好習慣、擁有好習慣到豐富自己的人生、決定了自己的未來!可見,養成好習慣是多麼重要啊!

我也曾通過自己的努力養成了一個好習慣!有一天我和媽媽去聽了一場講座,講的是關於“對歸於自己的事情負責”的專題。當時我還小,只聽懂了內容,但並沒有把學到的落實在行動上。媽媽在聽完講座後,很有感觸,便幫我列了計劃“我的責任,我的事情”,把每天我需要做的事情都列在計劃單上,一項完成後再進行自我評價,評價自己有沒有盡到責任,完成任務。就這樣做了一個月,頓時感覺整個人變得充實、沉重了······因爲,我真的感受到“責任”這兩個字的真實意義和它的厚重感了。所以,在以後的時間裏,我每做一件事便反省一下是否盡到了職責。現在,我已堅持了幾年,從來都是把事情負責到底!所以我也成爲了小學時最負責的幹部之一!、

習慣改變人生,好習慣有益一生,壞習慣有害一生!改良你的習慣吧!會使你的人生更精彩!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人生的演講稿 篇2

各位同學:

中國人的邏輯習慣非黑即白。只要發現了誰的一個缺點,頭一天還熱情相擁呢,一轉眼就“這個人怎麼這樣”。可是,你自己有時候也是這樣啊。當我們瞭解人性的複雜時,理性纔會慢慢建立起來。

近半年我常常講,不要站在道德的立場上討論道德。比如去年,中國人討論最多的,一個是老人跌倒了沒人敢扶,怕被訛,一個是“小悅悅事件”。大家在那兒感慨,中國人現在良心滑坡、道德淪喪,世風日下,我不同意這種說法。我覺得,當下的中國人不比一百年前更糟糕,也不會比一百年後更好。內心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人性就是這樣,看周圍的環境是激活了我們的好,還是激活了我們的壞。

這不是簡單的`道德問題,有時候還跟改革有關係。比如說,十五年前,兩車一撞,車上的人下來就打,因爲結果的勝負決定誰賠償;現在比較文明,兩車一撞,車上的人下來,保險號一抄,還可能互相遞根菸,走了。爲什麼出現這種變化?不是因爲講文明,而是因爲車輛都強制上了保險。爲什麼老人跌倒了會沒人敢扶呢?這是因爲,我們現在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沒有覆蓋到每一個公民的身上。如果老人跌倒以後,知道不會給孩子添麻煩,他就不會訛人了。

我二十多歲的時候,有天在日內瓦湖邊,龍永圖問我:“小白,你知道什麼叫談判嗎?”我說:“不就是你們天天跟美國人拍桌子吵架嗎?”他說:“小白,談判是雙方妥協的藝術,任何單方面的贏都不叫談判,那是征服,或者說是戰爭。”後來,龍永圖奉獻了“雙贏”這個詞。

當時我只記住了這句話,沒有太深的理解。

這三四年,我不斷地重複這句話。年輕時從來都覺得妥協是一個糟糕的詞,過了四十歲我才明白,只有能夠使對方和你都做到一定的妥協,然後完成進步,社會纔會不斷進步。回望歷史,你不覺得所有的進步都是由雙方妥協促成的嗎?

說小了,人生就是一場跟歲月的談判。很多人過得擰巴,就是單方面想贏,忽略了歲月的力量。人到四十多歲頭髮會白,眼睛會花,你改變生活方式,向歲月妥協,歲月也會向你妥協半步。你跟你的領導之間也是一場漫長的談判,民主不也是如此嗎?

我覺得,當下的中國,需要營造一種雙方都懂得妥協的氛圍,共同前進。權力要懂得妥協,對自己要有所剋制。我覺得公衆的妥協在於,我們可不可以變得更加理性,而不是情緒化?我們可不可以在反抗的同時,也能自責和自律?我覺得,可能這是最關鍵的。

我們未來的十年,就是要看會不會形成一種妥協的平衡點。任何單方面的妥協都不可能實現。現在很多事件、衝突,都是因爲非理性的公衆和非理性的權力撞上了。

但是,這兩者之間誰先誰後,是很重要的,我覺得公權力要先妥協。媒體更多的是要約束公權力,要通過對常識的捍衛和對理性的呼籲,慢慢地讓這個社會的理性建立起來。

現在,好像每一個人都很苦悶,不像二十世紀世紀九十年代初,人們突然沉默,不理過去了,然後一門心思玩經濟掙錢。現在,中國人重新來到一個十字路口,開始迷茫:物質上差不多了,可是還不幸福。怎麼辦?在這個迷茫的時候,我覺得恰恰需要理性——很簡單,逼迫雙方妥協,從自己做起。

人生的演講稿 篇3

生活中有一類人,他們跟正常的健全人有差別,人們常稱他們爲“殘疾人”,這是從身體上來說的,但我卻常常看到令我感動的事,他們沒有傷心,也沒有放棄,而是向自己的門響走去。

有一天,我看見公園裏有一位大叔,他沒有手,骨瘦如柴,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神情嚴肅。可在他面前擺放着一點墨汁和紙,她用腳拿起筆,大叔的腳上有繭,看得出大叔經常在寫,在練,他拿起毛筆“刷刷刷”的就寫好了一幅毛筆字,大叔寫的毛筆字“龍飛鳳舞,筆翰如流。”大叔的這幅毛筆字,給我極大的震撼,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周圍穿梭,那樣強烈,那樣鮮明,大叔憑自己的努力做到了自己的夢想。大叔前面有一個小箱子,不一會兒箱子裏面就裝滿了金幣。

同樣旁邊有個小夥子,他直苦苦哀求,讓人們給他一點錢,可大家都說你有能力不勞動,有手有腳在這裏乞討,人家身殘志不殘,你是身不殘志殘。所以他前面只有幾毛錢。人們都紛紛想大叔走去說:“給他還不如給殘疾人呢!”說着向大叔走去,大叔不但字寫得好,畫畫也很好。大家都被大叔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感動了。

雖然他們和我們正常人哪裏不一樣,可是他們同樣也有尊嚴,同樣有高貴的人格,他們的意志、品質,並不比我們正常人差,他們比正常人更加有毅力,比正常人更加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