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2017紅土地之歌主題演講稿

2017紅土地之歌主題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6W 次

家風,是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形式,良好的家風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石。以下本站爲大家提供主題演講稿,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7紅土地之歌主題演講稿

  【篇1】傳承良好家風

時光在飛逝着,轉眼間,五千年漫長的中華之路就這麼悄然而過。中華文化傳承千百年,歷久彌新,恩澤了無數炎黃子孫,之所以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沿傳千百年不絕,是因爲其核心“孝”道,孝作爲各大世家的家訓家風,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傳承優良家風必不可少的,傳承中華文化必以“孝”道爲核心。

家風是一個家族歷經歲月的沉澱,世世代代的相傳,從而形成獨具特色的優良的風氣,是一種讓後代繼承人立身於社會,讓後代繼承人終身受益的品質。形成優良家風,“孝”是不可或缺的,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者必繼先人之志,傳承先輩之業,這是中華傳統美德,也是傳承家風的核心內容。子曰:“爲人子止於孝,爲人父止於慈。” 爲人子要孝順尊敬父親,爲人父要關愛教育兒子,形成子承父志的家風,這也是構建和諧家庭達成“家和萬事興”的基本途徑。

百善孝爲先。孝作爲中華文化的根源,有千年的淵源。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家風主要是教育後人成爲棟樑之才,然做人必先學孝,羔羊尚且跪乳,烏鴉尚懂反哺,人若不孝,何以萬物靈長自詡?古人較爲重視家風的作用,培養子女以孝爲核心的倫理道德體系,更兼以悌、忠、信、禮、義、廉、恥,讓繼承的後人懂得進取,胸懷凌雲,心繫國家民族之榮辱,會爲社會創造價值,爲人民謀福。這也正是我們當代面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現今,倘若我們都重視家風的作用來重振家風,那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會得到弘揚,社會風氣將會蔚然成風!

依稀還記得春節時期央視有關家風的調查和訪談,人們都淡褪了對家風的重視和理解甚至是漠視。傳統的家風,是以封建小農經濟爲基礎,以儒家文化爲核心。隨着時代的進步,家風也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不斷融入新時代的氣息,但“孝”的核心地位不能動搖,需在此基礎上革故鼎新,培養後人踐行傳統美德。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堅持以“孝”爲核心,中華民族之偉大復興,定將舒天昭暉,磅礴於東方。傳承優良家風,昭示於後代,將永世莫忘。我們後繼人則任重而道遠哉!美德之心如輕薄的絲綢,輕盈的繞過每個人的心頭,而我們,正牢牢地抓住它的端頭;美好的家風如一股勁風,吹掠過每個人的面龐,而我們正使它變得更加地富有感染力,讓中華之美不就此斷流。

中華美德由我們不斷弘揚,良好家風由我們繼續傳承!

  【篇2】家風建設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家風建設,你我同行”。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齊家”就是治家,治家就必須要有良好的家風,古往今來,中華民族的家風,以其醇實、厚重的特點,薰陶了一代代中華兒女的成長。

家風文化是中華民族歷經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獨特教育模式,中華大地上幾千年來也不乏優秀家風催生的出類拔萃的.英雄兒女:北宋岳飛,赤膽忠心,其母之心又昭昭如白日青天,“精忠報國”四字箴言,以岳母刺字的光榮刻進骨血裏。孟母三遷,遷出一脈傳承的教誨,孟母斷杼,築就孟子的輝煌,這是無私母愛,更是淳淳家風。黃香九齡,尚懂溫席孝親;孔融四歲,已得謙讓之禮,這更是淳淳家風催生的碩果。

當今社會,盛世和平,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鼓舞下,家風建設又被提上文化日程,如何締造新時代的良好家風,如何對新一代的家庭實行教育?這委實是個難題。

德藝雙馨的國際巨星成龍,多次被評爲公共道德教育模範大師,他的一生,獲得榮譽無數,卻疏忽了家風建設,其子房祖名因吸毒而鋃鐺入獄。這對世人可謂是一個警醒。同樣的還有著名歌唱家李雙江,他的兒子李天一,無數次逾越公衆道德的底線,卻又一次次讓其父母出面道歉,這是家風教育的缺失。父母的溺愛,終究讓他們陷入罪惡的深淵。

中華民族,一脈相承,承祖輩遺風;中華民族,繼往開來,開萬家之風尚。

理國還須先治家。家風建設,你、我同行!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