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讀《中庸》心得

讀《中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2W 次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中庸》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中庸》心得

讀《中庸》心得1

和諧是現代社會的主題,我們中國要建設成爲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自古就有以和爲貴的優良傳統,北京奧運會上,一個“和”字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傳遞了中國的處事態度。對於我們個人而言,每個人要理性對待問題,以中庸的態度處理問題。

在《中庸》中,我體會到了知識的重要性,知識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學習可以改變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層次。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學習的五個層次,正所謂量變才能達到質變,在我們積累量的時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態度來面對事情,以平和的心態處理事情。

學習的過程也就是修身的過程,通過書本獲得知識,通過知識傳遞思想,,進而達到書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過閱讀,我學會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千萬不要強加給別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要學會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觀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幾年來,爆炸性新聞比較多,比如說“我爸叫李剛”等,這些新聞從側面反映出中國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爲什麼自己沒有那麼富有,覺得生活不公平。其實,我覺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會給你一份回報,別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們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別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們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這樣子的話,即使我們再貧窮,再愚笨,也一定會靠自己的能力將生活水平提高,一定會變的剛強起來!

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壓力充滿了人們的生活,人們開始抱怨社會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能力強的人就會生存下來,沒有能力的人就會被社會淘汰,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因此,我們要平和的看待這個問題,不要將其極端化,在認識問題的基礎上,不斷充實自己,是自己變的強大,同時要保持一顆謙虛謹慎的心,不要驕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預備就會成功,沒有預備就會失敗,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學到老。唯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幷包,使爲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衆,而親仁”。我們要逐步的進行學習的五個層次,最終使自己適應社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衝動是魔鬼,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一定保持一種平和的態度,不要心急,慢慢的處理,只有這樣才能克服困難,最終到達勝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爲,不要強求,只要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永遠跑不了。

讀《中庸》心得2

暑假裏,我讀了《大學》、《中庸》這兩本書。《大學》、《中庸》二書原是《禮記》中的兩篇,是儒家的重要經典,是中國思想史、文化史的寶貴財富。它們如兩位不會說話的老師,告訴我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令我受益匪淺。

從“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慮而後能得”中我懂得了應該不斷地自我革新,使人處於最美好的境界。知道應該處在美好的境界,然後纔能有堅定的'目標;有了堅定的目標,然後才能心緒安定;心緒安定然後才能神志專一;神志專一才能深思熟慮;深思熟慮後才能獲得最佳結果。從“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爲人子,止於孝;爲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中我懂得了當國君的,要處在仁的境界;爲人臣的,要處在敬的境界;做子女的,要處在孝的境地;做父母的,要處在慈的境地;與國人交往,要處在信的範圍。所謂君仁,是說黨領導的要把目標放在仁愛上,爲民做主,爲百姓謀利益;所謂臣敬,是說當部下的要忠於職守,愛崗敬業;所謂子孝,是說子女對父母要孝順、孝敬,不僅僅是承擔我們今天法律上講的瞻養義務,而是子女的所作所爲以及發展能讓父母心安;所謂父慈,不是父親包括母親對子女像母雞護小雞那樣的溺愛,而是要讓子女受教育,爲他們考慮久遠;所謂交信,就是人與人交往以誠相待,不因關係的親疏而增減。從“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中我懂得了所謂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就是不要自欺。就好比憎惡難聞的氣味,就好比喜愛美色那樣自然真實,能明辨美惡,這就叫自我感到愉快。從“人之其所親愛而闢焉,之其所賤惡而闢焉,之其所畏敬而闢焉,之所哀矜而闢焉,之其所敖惰而闢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中我懂得了人對於自己所親近或喜歡的人會過於喜愛,對自己所輕視厭惡的人會過於厭惡,對自己所敬畏的人會過於尊敬,對自己所哀憐同情的人會過於憐憫,對自己所傲視怠慢的人會過於輕視。所以喜歡一個人同時能瞭解他的缺點,厭惡一個人同時能瞭解他的優點,這樣的人天下少有。

從大學中,我明白了“格物”、“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中庸》中,我明白了做事不能做過了頭或者沒有達到,要不偏不倚,無過不及這樣正好,同時也要遵循事物的規律。《大學》、《中庸》,不愧是中國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啊!

讀《中庸》心得3

《中庸》相傳爲孔子的孫子子思所著,南宋大哲學家朱熹將它與《大學》、《論語》、《孟子》合成“四書”之後,其地位更加突出,成爲儒家的重要經典。它所論述的原則、精神和思想方法至今仍富有積極的啓發價值和借鑑意義。

其一,從實際出發的原則。《中庸》強調的一條重要原則是從實際出發,從自己所處的現實境地出發,從自己的日常生活出發。

《中庸》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的原意指的.是什麼呢?朱熹解釋說:“素,猶現在也。”“君子”行事,必須從現實的情況出發,不外求,不幻想,不眼高手低。在有階級的社會裏,人們所處的地位是不可能同等的,所以《中庸》又說:“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所謂從實際出發就是從自己所處的實際環境出發,不作人爲的拔高,不搞硬性的助長。在上位不凌下以立威,在下位不援上以附勢,一切順其自然,不怨天,不尤人,這樣就無時不心地和平。不能持中的小人則不是這樣,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冒險行事,以期僥倖取勝。即使偶爾達到目的,也是身心憔悴,離中庸甚遠。

從實際出發,必須從低處着眼,從小處着手。《中庸》說:“君子之道,闢如行遠,必自邇;闢如登高,必自卑。”不管你要走多遠,無論千里萬里,都是從身邊的第一步開始的;不管爬多高,都是要從最低的第一級開始的。那麼,中庸的運用究竟應該從哪些地方開始呢?《中庸》引《詩經》及孔子的話說:“《詩經》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子曰:父母其順矣乎!”從調整家庭關係開始。夫妻之間,如鼓瑟琴;兄弟之間,和樂且耽。再加上對父母的孝順,一個家庭也就臻於“中和”了。

其二,行而不倦的精神。《中庸》的“致中和”表現的是一種行爲規範,一種在實踐中體現的原則,所以特別強調“行”。《中庸》舉舜的事蹟發揮說:“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爲舜乎?”《中庸》的作者認爲,舜之所以爲舜是因爲他堅持中庸之道。他注意調查研究,傾聽周圍意見,而且能隱惡揚善。對聽來的意見善於分析,排除左右兩個極端,就其中最合實際者,取而用之。

讀《中庸》心得4

《大學中庸》還教導我們做人要以身作則,待人處事要心平氣和。品德高尚的人總是實行以身作則。

俗話雲:平平淡淡纔是真。其意爲庸也,年長者好庸,年少者惡庸,且不論庸者好壞,此對立還是頗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惡之者,既然中庸合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因爲個體的差異,所犯的錯誤也是各種各樣的,教師面對這些錯誤時,如果心態過急,難免會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傷害學生的學習創造性;而如果教師能一種平和的心態,冷靜地分析一下學生出錯的原因,幫助學生找到出錯的根源,教師也就不難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法。所以,我認爲教師保持平和的心態

是正確對待學生犯錯誤,幫助學生有效改正所犯錯誤的關鍵所在。

古人說:“才智,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師也”。大雁南飛就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過程,是一羣志同道合的夥伴互相協作、互相鼓勵、直至實現共贏的過程。它們總是喜歡排成“人”字飛行,在這種結構中,每隻大雁翅膀的扇動都會給緊隨其後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們順利完成長途旅行。

《大學中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整的境界。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明百姓,人人都要修養品性爲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而且做事要分輕重緩急,否則就??書中說“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

萬物便生長髮育,生生不息。“道”源於本身,與自己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這種自我修養與反省的品質是我們當代學生所必須有的。無論遇到什麼人或者什麼事,不論今後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我們應當學習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質。

書是我們的朋友,有的人認爲《大學中庸》是“寶”,但有人認爲它是“草”。我去認爲它是寶!你們看了我的作文,一定要看看《大學中庸》哦!

讀《中庸》心得5

一磚一瓦,一亭一閣,都是他曾在主宰,雕欄玉砌,都是他的夢境。

——題記

穿越歷史的迴廊,多少曾輝煌的盛世頃刻間付諸東流,多少曾經披金戴銀的帝王瞬間消逝。

所以,請別怪秦始皇專政,他只是爲了延續更久的不朽的傳奇;也別怪曹操多疑,因爲有多少帝王是被自己的親信所殺。而又有多少帝王爲我們留下多少次的盛世,但獨獨有他,爲我們留下的是不朽的詩篇。

出生在帝王之家是他的無奈,從小,他比別人學得更多,也比別人懂得的更多。他一直小心翼翼的渴望被父親關注又不想鋒芒過大。從小,他便被養在了這樣勾心鬥角的帝王之家。

登上皇位的他,並沒有過多的興奮,他開始規劃政治藍圖,渴望書寫華麗的一章,他想像秦始皇嬴政一樣一統天下,也想像漢武帝劉徹一樣將國家發揚光大,更想像唐太宗李世民一樣發展到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他懷有滿腔的抱負,躍躍欲試,可不幸就這樣發生在他身上。被奪下皇位的他卻依舊被養在宮中,承受着更多的恥辱。

在此後的幾年,他沒有一天不在悔恨自己的亡國之恨。書寫下一章又一章的詩篇:從《相見歡》的“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到《望江南》的“多少恨,昨夜夢魂中”最後再到《虞美人》的“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沒有一天他不在悔恨。最終,他還是選擇在這無盡的長廊中留下一個背影。我想把他叫住,也想叫他不要這樣消極,卻無奈他走的`太過匆忙!但也許就是這樣的性格,成就了他的一生。

或許他不是最精幹的帝王,但他也不是最昏庸的;或許他不是最優美的詞人,但他也不是最無爲的。他的一生,抑制了太多的願望與抱負,一直都在維持中庸之道,卻不曾想過自己表露心跡的詞將會成爲千古絕唱。

我願在這落花無情的皇宮與他暢飲一場,因爲他值得。或許,他的命運是悲哀的,就連詞句中也與李清照一樣流轉着悲傷,但他一定是個明君,只因他之後的悔恨與他的努力。

多少千古風流人物,有的只是過客,有的揹負罵名,有的名揚天下。唯有他,追求中庸之道,透過一個背影站在世人的面前。讓我高舉杯子,爲你乾杯,李煜!

讀《中庸》心得6

初讀《中庸》,才知《中庸》的主旨是論中和,認爲中和是性,中和是道,中和是宇宙的本來狀態。它與《大學》不同,《大學》闡述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在我看來,《大學》講的是具體的大方面的外在的道理,而《中庸》則是講求自身的中和,重在自身的修養,好似與外界無關,實則蘊含豐富的人生道理!

第一次上課老師便講了天人合一和宇宙全息論。實在高深,我實在是聽不太懂。單純的闡述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吧。我認爲,宇宙是一個整體,環環相扣,任何一個部分如果出現了不平衡,那麼宇宙整體也會出現問題。這正如人的身體一樣。中醫與西醫的不同就在於中醫講求的是平衡,而西醫講求的是就病開藥,根據病人的病開什麼藥。我自小生病都是吃的西藥,一堆一堆的藥片,加上不知道多少的副作用,不少的藥在我身上已經不起作用了,因爲身體裏已經有耐藥性,而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就會喝中藥。中醫看病講究通過整體來看,比如說感冒,西醫就直接開感冒藥殺死病菌,而中醫不然,推斷出是身體中有熱,則開些清熱的藥來,所以說西醫治標,中醫治本!還有個現象,就是有的人一輩子病病怏怏的,不過還是長壽;有的人一輩子健健康康的,結果突然一下子得絕症病死了。這是爲什麼?病病怏怏的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不健康,看起來不長壽,但是他們維持了自身的平衡,這也就是長壽的祕訣;而看起來健康的人,體內則不一定平衡,雖然不體現,但是一有表現則爲大病。這就是《中庸》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例子。

其實讀《中庸》時首先注意的是“中”、“庸”二字。原先認爲,此二字意思爲平庸。後來經過學習終於明白,中,就是不偏不倚;庸,不是無能,而是平常。平常也就是很少改變。這就是成功之人大多人到中年的原因。年輕人輕狂,處事激進,不甘於平凡的'生活,時時思變,這都是因爲“不庸”引起的。而中年老年人嚮往平淡的生活,甘於平凡,穩中取勝。“年長者好庸,年少者惡庸。”而但凡青壯年取得成功的人,大多有庸者之風範,較同齡人穩重。比如教師教學,如果班內有非常淘氣的學生,老師如果嚴厲地批評一般會使學生更加變本加厲,起不到正面的效果,這便是不“中”,而這個老師如果心平氣和的講道理並時常的鼓勵這名學生,找出問題的根源,師生一起解決的話,就會令學生感到受重視而努力學習起來,這便是“中庸之道”。

程頤說:“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要說這不偏不倚,我覺得法官最應該做到這不偏不倚了。《中庸》就是讓人們修身養性,提高自己的品德,法官的判決是否公正決定了人們的命運或生活死。而反過來想,人們的命運不更加由自己決定嗎?如果人人都“中庸”那麼世界豈不是非常的平衡了?可是世界就是維持着一個動態的平衡,有動有靜,動中有靜。萬物都有其自己的位置,生生不息。

另外讀中庸還有一個領會就是“忍”。忍”是爲人處世的一種精神境界,是爲了做大事才忍小節的。現實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忍讓,相互忍讓,則事情就能和平解決。在我身邊就發生過不少因爲互不忍讓而使小事演變成大事,最後給雙方都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同學同事之間相處也是這個道理,不激進,不衝動,遇事先動腦後動口,凡事“慢半拍”,這樣給自己一點時間,想清楚應該怎麼做,而不至因自己一時的血氣方剛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另外,爭名奪利也不可過於激進。何必計較的一時得失,有道是,退一步海闊天空。老師在課上講的吳清源不就是這樣嗎?把棋盤當做人生來下棋,從全局來考慮問題,不計較得失,不在乎輸贏,只爲了“中”。就是這樣高尚的超出常人的品德,才造就了他在棋壇上的長盛不衰啊!在家時也常看吳清源的圍棋,多少名家、主持拿他的棋局給觀衆講解,我都覺得他們講得固然好,但是離吳清源大師的領悟還差的遠。雖然吳清源大師已經談出棋壇,但是後來者無一人能夠達到大師的境界,這就是中庸帶給吳清源的成功。

不過,“忍”並不代表任人擺佈,是在忍的過程中找到明智的解決的辦法。其實追求一種東西的時候,往往會失去另一種東西。追求忍,你失去的是面子,他人可能會說你的懦弱,但是“忍”並不是沒有原則,趨炎附勢,並不是我們不反抗和沒有反抗的力量,而是要在忍中等待時機,才能明智的取得更多更大的好處。其實做人處事都要講原則,在不違背個人的本性和道德標準的範圍內,要忍得恰到好處。

查閱相關資料後發現,有些人對中庸有些誤區,那就是他們覺得中庸就是不思進取。這是錯的。中庸是樂觀的,是樂觀的哲學,它告訴我們,無論發生什麼事,無論在什麼狀況下,都要樂觀地看待問題,持一顆輕鬆的心去面對,不失望,不絕望,不失去理想和信念。

在閱讀資料的時候發現了這麼個例子,覺得不錯。分享下:有個漁夫一天打魚回家,路上碰見了一個精明的商人,那個商人看着這麼多魚一定很賺錢,於是他就去問“漁夫,你的魚打得真多,打了多長時間?”漁夫答到,“2個小時”。商人就說“那麼爲什麼不多打點?”漁夫說“我回家跟老婆睡午覺,然後跟小孩玩”然後商人說:“可是你打多點,你就可以賺多點”“然後呢”漁夫說。“那麼你就可以開一個公司,然後讓它上市”商人回答。漁夫疑惑了問“那我可以得到什麼?”商人說:“你可以得到很多的錢啊!”漁夫更疑惑了問,“那有什麼用?然後我可以幹什麼?”商人就說“你可以跟你老婆睡午覺,跟你孩子玩……”漁夫說“那我現在就是拉?”商人無話可說。這個故事給我的啓發很多。其實中庸就是一個克服這個貪字,而做到知足常樂的精神境界。這個漁夫就充分達到了這個境界,知足常樂!其實我在生活中也有這種體會。比如擠公交車,學校車站有很多人等車,有一回我站在第二排等車,結果上車時擠啊擠,最後所有人都上去了,唯獨我沒有上去車,那麼悲觀的看法是,氣死我了,就我沒上去。而樂觀的看法則是,沒關係,等下一輛車,還不是那麼擠。再比如,在公共汽車上站着的人心裏想,如果我有個座位多好啊。而坐着的人想,如果座位不那麼擁擠多好啊。這就是貪念!中庸的想法是,如果你站着,你就該想,還有很多人沒位置站呢;如果你坐着,你就應該想,很多人都沒有位置坐呢!這樣你纔會快樂,這纔是中庸倡導的不貪,知足!

初步瞭解中庸後,才知道以前自己的行爲是多麼的浮淺。讀過中庸之後,明白了許多道理,並重新審視了自己做人處事的陋習,重新修正了我做人的方向。中庸使我受益匪淺。中庸中的智慧值得人們花費一生的時間去探究,不論時間的發展,或時代再怎麼推移,中庸的智慧是不可能被淘汰的。

讀《中庸》心得7

讀《中庸》,感覺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爲字難認,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難理解。而以前讀《大學》,有很多生僻的古漢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還是堅持晨讀,並查閱了一些資料輔助理解。現在,回過頭來,感覺收穫還是不小的。

關於“中庸”,程頤說:“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中庸以“誠”和“中”爲基本概念,敘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學。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燭照通篇。那是一種瞬間綻現的文采。是一個自天之命、由微之顯、從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過程。

忠恕寬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則之一。這一原則要求我們將心比心、互相諒解、互相關心、互不損害、忠恕寬容、體仁而行、並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誠無息”、“內省慎獨”、“隱惡揚善”、“執其兩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對於現代社會的人們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確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着非同尋常的現實意義,書中說“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髮育,生生不息。“道”源於本身,與自我相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

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這種自我修養與反省的`品質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必須有的。無論遇到什麼人或者什麼事,不論今後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我們應當學習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質。

全書體例清晰,點評得當,寓意深刻,除了摘錄原文之外,還附有白話註解,並在“細讀慢品”這一板塊中擷取大量與現代社會人們生活息息相關、聯繫緊密的故事、寓言、實例等內容,結合本節所闡述的思想,帶領我們細細品味《中庸》中所蘊含的人生智慧、處世之道。

可是,要達到“至誠”的境界又談何容易呀!特別是我們今天的經濟化市場化的社會,達到“至誠”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點的,歸根結底一個“貪”字。自古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貪,從而使人們做到知足常樂。

總之,讀過中庸之後,於爲人於處世都受益匪淺,受用終身。

讀《中庸》心得8

《中庸》這本經典,也是源出《禮記》,相傳爲子思所作。由程氏兄弟推崇,朱熹作《中庸集註》而顯著於世,“以續夫千載不傳之緒”。

《集註》開篇便是程子對於篇名的解釋,“不偏謂之中,不易謂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定理解庸者,頗爲少見。是以朱子詳之曰“庸,平常也”。平常之意,似與英文general可以互釋,可釋爲一般,也可釋爲普遍。又《康熙字典》庸有“和也”之解,與篇中“執中守正,折中至和”相通。私以爲先賢用字,未必只取一端。中庸之意,當可解爲不偏不倚、執中至和之普遍道理。至此與程子定理之意差可相類。

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內在的道德素質,從而使社會可以達到太平和諧的一套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庸之道在中國千餘年來成爲一種處事哲學,但是到了當代好像出現了偏差,這恐怕跟用字習慣是有相當關係的。當代的“庸”字,主要使用的含義之一是由平常引出的略帶貶義的平庸之意。所以很多人會下意識地把中庸也歸結到不作爲上來,這就跟原意相去甚遠了。

中庸講的不偏不倚、誠其意,可以從下面這句來理解。“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鍬,行乎夷鍬,素患難,行乎患難。”此處告訴我們,要守好本分,說合適自己德行和身份的話,做合適德行和身份的事,進而才能達到和諧的狀態。“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德不配位,或者位不配德都是不適合行事的。所以詩中有言明哲保身,這個詞本來也不是貶義的。身處逆境想要進取的時候更要考慮如何智取,以四兩來搏千斤,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收穫,不能一味蠻幹。

而如果把中庸理解爲不作爲,這也跟儒家的本意是相悖了。篇中講到“君子之道,闢如行遠必自邇,闢如登高必自卑”是告訴我們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並非像俚語所說“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躺下”,是有進取的。接着又云,“故爲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很明顯地講到“爲”和“修”,這兩個字都是主動性的詞語,是積極的、向上的。再擴展到其他儒家經典來講,我們熟知的.“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便是告訴我們當學習有了餘力的時候可以出仕,當官有餘力的時候可以致學。《大學》中也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古今無數能人志士修身進取的思想基礎。

上面這些儒家思想是前人爲了着重講述而劃分的幾個方面或者說幾個階段,各有所側重。所以我們理解中庸的時候,應該看完整,不能只靠隻言片語根據當代對字的理解而去曲解古人的本意。“窺一斑而知全豹”不是任何時候都行得通的。

讀《中庸》心得9

讀了《中庸》,感覺收穫還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相傳是孔子之孫子思寫的經典文本,或者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被收錄在《小戴禮記》中,後來獨立成一書,南宋朱熹又將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讀《中庸》,感覺很迷茫,不知其義,意思很難理解。雖然不盡理解,卻也能從中感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

《中庸》的解釋是不偏不倚之謂中,不易不更之謂庸。中庸即中和。

中庸說來簡單,實際上我們是很難做到的,我們的言行舉止往往失之偏頗。過於追求物質,或者過於理想主義,都一樣,過猶不及。特別是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中,爲了達到一定的分數,有時會犧牲掉學生的休息時間,或者讓他們被動地接受一些所謂的知識,打擊了學生學習興趣。中庸就可以幫我們克服急功近利的做法,從而使我們做到知足常樂,慢慢學習,對待每一個細枝末節都能全心全意。有一句話很流行;細節決定成敗。許多人缺乏中庸的素質,往往不能做到處處小心謹慎,不能從頭到尾保持一顆平常心,他們常常在事情的最後關頭因爲某一個細節沒有注意到而功虧一簣。

總之,讀過中庸之後,我對於爲人於處世都受益匪淺,一定能受用終身。《中庸》的核心之一是“則”,則即是標準。這個標準,其實是對己對人統一的標準。“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句話是說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別人也得站得住,自己做到通達事理首先要使別人也通達事理。這是孔子的一個重要思想,也是實行“仁”的重要原則。如果能做到“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的境界,將心比心,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就會避免很多矛盾,處世也會更加簡單。

讀《中庸》心得10

《中庸》選自《禮記》,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在孔子以前,已經有了中庸思想的萌芽。在《易經》中,講究陰陽的相生相剋。凡是好的卦象,都是剛柔並濟的。孔子自己也說過,說自己學習中庸太晚了,要是早點學習就好了。在書中,孔子對“致中和”的概念又做了進一步發揮,認爲“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萬物育焉。”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間一切事物的位置就擺正了,萬物就能生長繁育了。

我們常常說“中庸之道”,什麼纔是“中庸之道”呢?在《中庸》這個章節中,孔子並沒有給中庸下一個定義。只是說,君子常守中庸,中庸難常守。倒是朱熹,引用程頤的話給中庸下定義,認爲:“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至理也。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

中庸不是一般人可以達到的,是一種修身手段。在心理活動上,“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倒中庸”。孔子主張出世,這種心理活動必然要外化爲一種符合仁愛與禮儀的外在表現。

中庸是區別君子與小人的標誌。區分君子與小人的標準有很多。孔子重視自身修養,把中庸作爲區分君子與小人的標準。“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之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孔子重視自身修養,認爲一切事情都是源自自身修養的。“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修身不可以不事親,事親不可以不知人,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知道了天理纔可以瞭解人,瞭解了人才可以侍奉雙親,侍奉雙親纔可以修正自身。

中庸是一種至高美好的德行。是一種理想人格。“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就是說,能常守中道的德行大概是最完美的了吧,但是人們很少能夠長期的`堅持下去。“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是君主聖人才能達到的境界,比如顏回,常守中道,比如舜,隱惡揚善,擇其兩端,用於民。而一般人很難真正達到中庸的境界,“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中庸之道是治國安邦的良策。孔子在稱讚舜是時候就說:“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爲舜乎。”

孝是什麼?孔子用舜的例子來闡釋“孝”:他具有聖人的德行,天子的尊貴,擁有整個天下。而在武王、周公的例子中,他直接這麼說:“夫孝者,善繼任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孝,是指善於繼承先人的遺志,善於贊述先人的業績。

讀《中庸》心得11

《中庸》是我國儒家的重要哲學經典之一,是一部含有深刻哲理的古代思想文獻,通常被認爲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著。它原來是《禮記》中的一篇,南宋哲學家朱熹把它從《禮記》四十九篇中抽出來,與《大學》、《論語》、《孟子》合稱爲“四書”。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中庸的思想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內容相當豐富的'人生哲理,也是實用的學問,可以使我們終生受用不盡,甚至對我們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響。“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常。“中庸”就是要勸人們在思想上要不偏不倚,在行爲上要不走極端,無不及亦無過之。其中也體現了儒家關於修身、治國、處世等方面的倫理道德思想。

最早提出“中庸”一詞的是孔子。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孔子認爲,有道德的君子能夠做到中庸,小人卻違背中庸。君子之所以能達到中庸的境界,是因爲他的言行時時刻刻都適中。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爲他做事肆無忌憚。行中庸之道,其實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做事要有分寸、有尺度,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就好比琴絃,拉得太鬆,就不成曲調;拉得太緊,就容易繃斷;只有鬆緊度恰到好處,才能發出美妙的聲音,人生亦如是。

對國家來說,“和”是處理國際關係的重要指導思想,我們提出了“和諧社會”的口號,我們國家也要建設成爲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自古就有以和爲貴的優良傳統,北京奧運會上,

一個“和”字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傳遞了中國的處事態度。對於我們個人而言,每個人要理性對待問題,以中庸的態度處理問題。 中庸之道看似平常,然而越平常的事情往往越難做到。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說明堅持中庸之道是十分困難的。每個人都有無盡的慾望,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天性,這種天性使我們不僅僅滿足於吃得飽,穿得暖,而是有更多的追求。於是,我們漸漸不再是僅僅是爲了生存而忙碌,還爲了名與利,爲了無窮無盡的慾望去忙碌,變得像個陀螺一樣轉個不停,不知不覺中成爲了慾望的奴隸。只有學習中庸之道,保持中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爲慾望所困擾,才能做生活的主人,活

出自我,達到“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靜隨天外雲捲雲舒”的超然境界。

讀《中庸》心得12

《中庸》原文“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喜怒哀樂的情緒還沒有發生的時候,心是平靜安寧祥和無礙的狀態,稱之爲“中”;如果情緒之發生時也能由這種“中”的狀態控制,則稱之爲“和”。『中』的狀態是人性最本初和自然的狀態,也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根本,人對事物發出情緒能夠用『和』原則來自制,則是最接近道的。 《中庸》強調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後天的學習,即《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天命之謂性”,是說人性是由天賦予的。“率性之謂道”,是說循着這種天性而行就合於道,認爲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於治儒家之道,所以說“修道之謂教”。實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問題,也是修道的問題,這是發展了孔子“內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須好“三達德”,實行“五達道”,才能達到“中庸”的境界。所謂“五達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處理這五方面關係的準則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達道”的實行,要靠“三達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達德”,達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們努力進行主觀心性的養成,以達到“至誠”的境界。

《中庸》還闡述了學習程序,並強調“擇善而固執之”的勤奮不懈精神。它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爲學必有的過程。它又說:“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爲學程序與頑強的學習精神,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系統地閱讀過《中庸》,對古文經典有了粗淺的認識,彷彿脫胎換骨似的,對古文經典有了全新的認識,即使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他們文章中的觀點仍不過時,因爲古人、今人及將來的人,心性是一樣的,對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則都有相通之處,不管時事如何變遷,作爲生命主體的人都是一樣的,無論什麼時代都有共性。

爲什麼四書能傳承不息?讀完《中庸》過後,我算有了一點領悟,因爲它們是中華文明的傳承,更因爲它們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歷風風雨雨,經歲月的沉澱,而歷久彌新,不會過時,就看你用什麼眼光去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