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紅樓夢讀書心得(集合15篇)

紅樓夢讀書心得(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紅樓夢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紅樓夢讀書心得(集合15篇)

紅樓夢讀書心得1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我讀完它感觸頗深。它諷刺了我國古代封建惡勢力獨霸一方的醜態與它最終將會走向滅亡的必然命運。在紅樓夢中我最喜歡林黛玉,別人都說林黛玉太愛哭了,比不上寶釵的大氣。真真是一個林妹妹。

林黛玉是即將枯萎的絳珠草,無意得到了神瑛侍者的慈悲灌溉,修煉成仙。兩位因灌愁海水,結下一段生死緣分。高山晶瑩的絳珠仙子,不能受人之恩惠而不報,聽說神瑛思凡下界,於是要用一生的淚水交換,換取他的回頭是岸,以報答灌溉之恩。當年看到這裏,深深被絳珠仙子的高尚宏願和無私行爲所感動。後來方知,絳珠黛玉,名別體殊,實乃香魂一縷所化,本爲一人,從此深愛不已。

黛玉前生仙體,神水澆灌,一塵不染,纖纖弱質,來到污濁的凡間,深涉紅塵,無所適應,遂染無醫之病。初見化爲寶玉的恩人,便淚如雨下,高興之極乎,感恩之深乎?無論如何,絳珠終於又遇到神瑛,三生石上舊精魄,萬劫人世有情緣。

既然入凡塵,即行凡間事。當年神瑛因動情紅塵,萬事自然從他富貴閒人的生活開始,黛玉寶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情根深種。爲了讓寶玉早啓慧根,懂得世無常歡,花無常豔,黛玉不惜以淚洗面,讓寶玉在錦衣玉食中,看到悲苦無常。而常人視她,只當黛玉心胸狹窄,目下無塵。可憐絳珠一片心意,正是知我者謂我何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她是孤身一人來投靠外祖母的,上無父母憐恤,下無兄弟扶持,倘若寶玉辜負了她,她便貧窮的一無所有,又怎能不多疑,不多嗔,不多愁?

她視寶釵如親姐,推心置腹如同知己,甚至連寶釵喝過的茶她也毫不計較的接過來喝了。初看那一回時只覺得好,覺得兩個女孩子親密無間。後來再看才覺得觸目驚心——襲人手上只有一杯茶,世上也只有一個寶玉,寶釵搶先喝了一口,卻將剩下的半杯遞給黛玉,連襲人也覺得不妥,且知黛玉是素性好潔的,遂說:“我再倒去。”然而黛玉竟一飲而盡,將杯放下。這一段描寫真是不敢往深裏想,越想越覺得心疼。茶在中國禮儀上卻是有很多講究的,黛玉願與寶釵共同分享一杯茶,這幾乎可以理解爲黛玉願與寶釵平分秋色,共侍一夫。想到這一層不能不讓人心驚。

紅樓夢讀書心得2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隨着淒涼的《葬花吟》緩緩傳入耳中,那桎梏、悲哀的情緒便油然而生,思緒紛飛,帶我回到了去年的夏天——在我第一次翻開《紅樓夢》的時候……

對於這部名著,曹雪芹獨特的敘述方式無疑是爲其蒙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開卷第一回,以神話的角度,說這本小說原本是刻在石頭上的,他只是抄下來而已。而神瑛侍者用甘露細心澆灌絳珠草,絳珠草化爲人後要以淚爲報的故事不僅爲之後寶黛之間悲哀的愛情故事結局作了鋪墊,也將這部小說中的“真真假假”表達到極致。

所以從書中的第一回開始,就已經註定了這將是一場令人嘆惋的悲劇,而曹雪芹寫文章的這種多角度的寫法,也使得《紅樓夢》這部小說成爲了自千古廣爲流轉的,可以作爲中國傳統文化代表的四大名著之一。

接下來讓我們走進這本書,來領略它獨特的韻味。

首先隨着林黛玉的眼光,讓我們第一次領略到了賈府的繁榮和鼎盛。那宏偉的外觀、講究的佈局、華貴的陳設、嚴格的制度,無不將賈府顯赫高貴的社會地位表現的淋漓盡致。而之後賈府的敗落更是讓我爲這個封建貴族的遭遇感到惋惜,也讓我真實的感受到了封建社會“盛極必衰”的殘酷規律。

而這部作品成功的一點還在於曹雪芹對人物刻畫的惟妙惟肖。

先說一下書中的核心人物之一——林黛玉吧。“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這是曹雪芹在書中給林黛玉的評價,說實話,在剛開始閱讀《紅樓夢》時,我很討厭這個人物,討厭她的多愁善感,討厭她對下人咄咄逼人,討厭她的弱不禁風,但隨着情節的推進,我也被她和賈寶玉純潔真摯的愛情所感動,也被她優雅絕俗、內慧外秀的氣質所吸引,也爲她雙親皆逝,寄人籬下的悲慘遭遇而感到憐憫,也爲她在賈府中察言觀色,言行謹慎而感到她的機智。不僅如此,她的身上還體現着才華橫溢的詩人氣質。她心地純潔,在丫鬟面前,毫無主子的傲慢。只有她才懂得賈寶玉不想做官的心思,可謂是和賈寶玉心有靈犀,她和賈寶玉的愛情並非是被對方的樣貌所沉迷,而是兩人在思想和精神上的高度認同,這也是整部作品的一大亮點。她雖然有時會對旁人心直口快,但她也會在詩會上幫助她人。

作爲書中另一核心人物——賈寶玉,作爲神瑛侍者轉世真身的他,是榮國府賈政和王夫人之子,銜玉而生,自幼便深受祖母賈母的疼愛,一直住在賈母院裏,知道十二三歲才入住怡紅院。他憎恨男性,更親近封建社會中受壓迫的女性,他曾說過“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讓人深有感觸,於是他憎恨自己的出身,厭官,並喜歡和一些地位卑微的人親近。而賈寶玉和林黛玉、薛寶釵之間“木石前盟”、“金玉良緣”的愛情故事更成爲貫徹《紅樓夢》這整部作品的主線之一。

既然提到了“金玉良緣”便不得不讓人想到舉止嫺雅的薛寶釵了,薛寶釵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之一,她善於爲人處世,且識大體。出身於豪門之家,也頗有大家之範。但也由於這個原因,讓她在面對看到晴雯的悲慘遭遇時也沒有爲其發聲。她最終與賈寶玉成了婚,成爲賈寶玉的妻子,但由於賈寶玉始終放不下對林黛玉的執念,也只是空有其名,也成爲了封建貴族家庭中的一位犧牲品。

從思維敏捷卻又心狠手辣的王熙鳳到內慧外秀卻又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不難發現,《紅樓夢》中每一個人物都並非扁平人物,而是圓形人物,即正反兩面多角度皆有的人物,這種描寫手法也是文學史上的一個創新。

有人說“《紅樓夢》是一部含笑的悲劇”,的確如此,在讀這本書時,我的情緒也不禁的跟着情節的推進而變化着,在賈寶玉出家那一刻,誰又未嘗沒爲這悲慘的結局而感到悲哀?但不僅如此,因爲這更是曹雪芹對當年曹家的家道敗落的真實寫照,這其中表達了曹雪芹對自己家族敗落的情感,是當之無愧的文學名著!

紅樓夢讀書心得3

滾滾紅塵,攜着記憶的枷鎖,永遠的塵封了那場悲傷的愛戀。在那最後一抹餘暉中,被風靜靜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戀。終於,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遺憾和指責。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開了《紅樓夢》,於是我認識了她——林黛玉。她,讓我深深的震撼,寶黛空前絕後的愛戀,流傳千方,被世人妄加褒貶。普天之下,又有誰有這資格呢?從那以後,黛玉姐姐的影子就盪漾在我心裏,來來回回,隱約中,似乎聽到她嬌弱的喘息,腦海裏是她傷感的容顏,帶着一分憔悴卻萬分迷人。她落淚,因爲只有放縱的哭過後,纔會更舒展,笑容纔會更加綻放,閉上眼彷彿看見了她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閃爍着點點淚光,讓人沉迷之中,爲之動情,不能自拔。

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託。每當讀到她的詩,總有振人肺腑的感覺,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把尖銳鋒利的刀,深深的插入了讀者的心裏。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一個如花美眷,在埋葬花的同時,也埋葬了自己。而她來到這裏只爲一個目的,只爲一件事,一個人。她比任何人都要純粹。神瑛侍者,纔是她一直的牽掛。在她越來越少的眼淚中,隱射着她越來越短的生命。在她幾近乾涸的眼眸裏,是痛恨,抑或是欣慰。

她的淚,像涓涓細流,一般潺潺流動,匯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劇。她哭泣,因爲她太委屈,她和寶玉的愛情在那樣的社會是不被容許的。她對寶玉太癡情,她一生無限傷感,然而臨終前她笑着喊:“寶玉,寶玉……”然後,她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雖然她的故事結束了,但是給我留下了萬千思戀,合上書,想要把這份內心的塵埃封住,但一閉上眼,那段應該被禁錮的傷感像塵埃一般在空中飛揚,旋轉,舞動……

紅樓夢讀書心得4

《紅樓夢》裏有許多鮮明的人物形象,一本書讀完之後,亦好似在夢境裏走了一遭,我嘗試着把他們化作身邊的人,去設身處地的感受她們的心靈世界。由此,我發現其實賈母也會寂寞。

賈母這個富貴了一輩子的老年婦人。是這個大觀園裏的“掌權人”,她早已兒孫滿堂,因而這園子裏總是熱熱鬧鬧的。院子裏有精通琴棋書畫的人,有擅長吟詩詠文的人,且丫頭間的嬉笑也更是少不了……可誰又知道賈母也會寂寞呢?

此前,我一直覺得賈母就是一個人生贏家。整個大觀園上上下下全聽賈母的。賈母說一,則絕無他人敢回二。賈母不僅有錢,還有權,何談寂寞呢?

在賈府的老一輩裏,賈母無疑是最長壽的,身邊同輩人都離開了,這確實難免也會寂寞。園子裏沒人能陪賈母談談心,陪他聊天的人雖不少,但不過,都是隨着賈母的話附和罷了,又有誰能真正理解賈母,說到他心坎裏去呢?知音難覓,也是一種寂寞啊。

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時候,尊貴的賈母會對一個“粗野人”劉姥姥,如此熱情,不正是因爲劉姥姥是她那難覓尋的知音嗎?二人可以算得上是同齡人,且劉姥姥同別的府的客人不同,別人都是十分恭敬拘束的,生怕丟了顏面,可劉姥姥不是什麼大家閨秀,從村子裏出來,不忌憚丟了誰的顏面,便可恣意扮醜,這也給賈母,帶來了“姐妹”的親切感,親自引着劉姥姥逛了大半個園子。

賈母的寂寞,或許還源於對過去的懷念吧。她的心頭還眷戀着逝去的時光,但伴侶已過世多年,身邊的親友也早已走的走散的散,再無人陪她去追憶過往。亭臺樓閣裏的點滴回憶也只得她自己收在腦海裏,看着園子裏的丫頭姑娘們追捕蝴蝶、吟詩作樂,便無奈地感慨一句:“我像他們這麼大的時節……”

令人唏噓的是,曾經那麼奢靡風光的賈府,最後連一個老太太一個體面的葬禮都辦不起來。看到這裏,我心裏就不覺地升起一陣“樹倒猢猻散”的悲慼來。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紅樓夢裏的小社會,反映出了一個表面是如此光鮮亮麗的人,內心深處也會有寂寞。有的時候,正因爲園子太大,才讓空虛有了“容身之地“,繁華落盡,無處話淒涼。

紅樓夢讀書心得5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這個昏昏暑假,通讀《紅樓夢》,我心中的林黛玉,那位,堪稱詠絮才的顰兒,她是位小英雄。或許別人笑她太刻薄、太酸澀,但她正是用這種方式保護了自己,勇敢地舉起劍,做自己的英雄。

初進賈府,王夫人便撂下句狠話:“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家裏的‘混世魔王’。你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沾惹”對於一個姑娘說得很重了。林黛玉卻說:“在家時亦曾聽見母親常說,這位哥哥比我大一歲,雖極憨頑,說在姊妹情中極好的。況我來了,自然只和姊妹同處,兄弟們自是別院另室的,豈得去沾惹之理?”既借母親之口合適地評論,又擺清自己和寶玉的關係。她憑藉巧妙地言語將自己擺正,守護了自己的名譽。

寶釵家剛進府,派周瑞家的給姑娘們送花。周瑞家的踩低捧高,將花最後一個剩給了本該是嬌客的黛玉。這時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將周瑞家的說得啞口無言。黛玉勇敢無畏,敢對王夫人的陪房說出這樣頂撞的話,也提醒了周圍人自己的身份,維護了自己的利益。

寶玉一天午後獨自看望寶釵,正巧黛玉來了,一見了寶玉就笑說:“哎喲,我來的不巧了。”說這話難免惹人疑,又道:“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要來時一羣都來,要不來一個也不來;今兒他來了,明兒我再來,如此間錯開了來着,豈不天天有人來?也不至於太冷落,也不至於太熱鬧了。”暗暗地向寶玉表達了自己的酸意、不滿。在那個女子要恪守禮教的時代,黛玉率性地挺出身,守護了自己的情意。

光從表面看,黛玉的行爲或許有時不可理喻,但是這正是她保護自己的方式。黛玉幼年投奔賈府,父母早逝,無依無靠、孤苦林丁。在這深似海的'宅門中,只有依靠自己的強勢,甚至是刻薄來保護自己。從這點看,黛玉很好地利用了自己的言語天賦,以言語爲劍,堅強地劈開了一道道撲向自己的荊棘,在那個對女性充滿束縛的時代,堅守了自己率真、勇敢、高潔、自由的本性,守護了自己心靈的淨土。

如果顰兒生活在現代這個包容開放的世界裏,一定會被許多人誇作堅強的姑娘。我們現代人也要向她學習優秀的品質。社會上不時出現虛假“抑鬱”的現象,更甚者由於不能承受困難失去活的慾望,這都是不能自己保護好自己造成的。現代社會有機遇也有危險,荊棘密佈,我們也應該學習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像黛玉一樣以自己手中擁有的爲利劍,來劈開那些人生路上的荊棘,斬護我們內心的美好,斬獲屬於我們的成功。

悶悶暑假,我看的是林黛玉柔弱的堅強,成爲自己的英雄;學的是以自己所能爲劍,劈荊斬棘,震破浮雲,來做自己的英雄,守護自己的內心!

紅樓夢讀書心得6

有關《紅樓夢》的思想,我覺得《紅樓夢》的思想有幾個重要方面,一個賈寶玉所代表的是什麼樣的思想,從小說故事來講,賈寶玉年齡也不大,說的話瘋瘋癲癲,有時是你聽得明白的,有時弄不明白,究竟什麼意思呢?譬如說他自己一輩子什麼也不想幹,就想跟姐姐妹妹在一起,混這一輩子,自由自在,死了以後化做一陣青煙散了就完了,看起來好像弄不清楚什麼意思,但是其中有一條不肯讀書,反對仕途經濟。他本來跟薛寶釵還不錯,有一次薛寶釵跟他講話,就提到你也該讀讀書了,年齡也不小了,要準備考試了,要走仕途經濟的路了,結果他就馬上把臉翻了,你給我出去吧,我這個地方沒有你的地方,我這個不懂仕途經濟的,你們趕快出去。一點不含糊,弄得薛寶釵下不了臺。

那麼把這些內容跟他的自己無所作爲的人生思想結合在一起,實際上他是通過這個情節寫賈寶玉反對當時的科舉制度,反對走仕途經濟道路,你們讀書我就不讀書,要讀書《西廂記》還可以,挺有意思,讀讀,什麼其他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五經,它都是杜撰的,杜撰的話講得很兇,講得很厲害的,但實際上你要看指什麼杜撰的呢?主要是程朱理學,你們都是胡編的,孔夫子的話是不是值得一試很難說,你們硬說是這樣,你們來杜撰的。賈寶玉絕對不走仕途經濟的道路,也不去求什麼其他的名,我就要跟大家姐姐妹妹在一起,高高興興自由自在的過一輩子就行了,實際上他宣傳的是一個什麼呢?從當時階級安排的道路來講,他是對抗統治階級安排的道路,因爲當時知識分子讀書就是做官,就是參加科舉考試,沒有第二條路,他堅決不走這條路,他自己的路,就是跟姐姐妹妹們在一起,過自由自在的無拘無束的生活,實際上他是宣揚那種自由人生的道路。因爲那個時代畢竟離我們太遠了,他找不出另外別的路,他不可能想出更好的道路來,問題是不走你安排好的讀書做官的路,我走我自由自在的,我想怎麼就怎麼,這樣一個自由人生的道路,這一個思想那麼比過去的所有的不做官的人的思想就不一樣了,五十年來,論證的時候有一種看法,認爲賈寶玉不肯做官,這個也沒什麼了不起,嵇康、阮籍都不願意做官了,陶淵明也不願意做官的,覺得沒有什麼稀奇,這個不能這麼比,嵇康和阮籍的時代跟曹雪芹的時代完全不是一回事,兩種不同的做官的行爲,它的內涵完全不一樣,《紅樓夢》裏說的不做官,是跟仕途經濟對抗的人來說,否定讀書人做官考舉的道路,這對清代的許多知識分子是一個另外的誘導,封建王朝要把讀書人都誘導到參加科舉考試做官,然後呢,幫他來鞏固統治政權,《紅樓夢》裏主導的思想叫他不要走這個路,完全是相反的道路,就是《紅樓夢》第一個方面的思想。

紅樓夢讀書心得7

以前那個不懂什麼叫做人生與悲催的我,自從看了哪一部被稱之爲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後,我哭了。

當第一次接觸紅樓夢時,我理解不了林黛玉的哭哭啼啼、賈寶玉的女孩子臉、王熙鳳的貪得無厭。直到我搞清楚了這個故事的情節,我纔開始了學會欣賞它,開始分析裏面人物的特點,開始感覺林黛玉的憂愁是美的,賈寶玉的女孩子臉是正常的等等。林黛玉在作詩時表露出的那種開心,令我也有一分高興;在林黛玉快死是表露出的那種絕望與悲哀令我感到難過;當看到賈家被炒後,賈寶玉的那種傻氣,讓我感到寒酸。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悲。

紅樓夢讀書心得8

《紅樓夢》一段令人可嘆、可憐的愛情故事;一幅對社會、對閨閣情完美詮釋的畫卷;更是一段曲折、悽美的神話。

《紅樓夢》是以金陵四大家族的興衰做背景,又以寶、釵、黛三人的愛情爲主線,揭露和批判了當時社會的腐朽與黑暗;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和勢力。

說到紅樓夢就不得不說一下它的主角:黛玉、寶釵、寶玉。

黛玉——賈府千金賈敏的女兒。她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精通詩文,才華橫溢。但由於從小寄人籬下她便形成了“孤高自許,目無下塵”的高傲性格。於是她的她的一句:“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既寫出了白海棠的別樣嬌媚,又在無形中將黛玉的高傲性格和獨立的人格、純潔品性表現的淋漓盡致。雖然她精通詩文,才華橫溢可終將無法擺脫她“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的命運。

寶釵——出身於皇商大家,同樣精通詩文,才華橫溢。由於她自幼接受嚴格的封建閨範教育。所以在更多的時候她可能更在意封建禮教,以致於她喜歡寶玉但從未表達,心甘情願的將自己的終生大事交給別人來做決定。她在勢力陰冷的賈府中,她學會了八面玲瓏、“隨分從時”便顯得圓滑與世故。

寶玉——賈府最受寵愛的貴族公子。他認爲“女兒是水做的骨肉”見了“便覺清爽”,“男子是泥做的骨肉”見了“便覺濁臭”於是他同情奴婢。他憎惡尊卑有序、貴賤有別的封建等級制度和男尊女卑的封建傳統觀念。當他的表妹林黛玉來到賈府,他又將對女性的博愛移於黛玉一生。他們性格相似,志趣相同,熱愛生活,嚮往自由。於是他不顧一切的愛上了林黛玉,以致在夢裏說出這樣的話:“什麼金玉良緣,我偏說木石姻緣。”

可是他最終中了“掉包計”害的黛玉最終焚燬詩稿,嘔血而亡。在死的時候只說出:“寶玉,你……你……”

林黛玉的的慘死,寶釵的青年守寡和寶玉的出家,這一系列的事情不得不讓我們想到一個人:那就是大觀園的當家人——王熙鳳。

她是一個有着驚豔面容的女人,但是她卻有着一副與臉不相配的蛇蠍心腸。當黛玉初進榮國府時她爲討賈母歡心曾說:“天下真有這樣標緻人物,我今兒纔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想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可是到後來她卻導演並參加了一出撕心裂肺的的愛情悲劇。這不得不讓我們想像當時的社會竟可以只爲一己私利而無形的去殺死一個人。這是多麼的黑暗與腐朽啊。而她也是當時封建統治階級掌權者的一個縮影。

《紅樓夢》雖譜寫的是一場悽美悲涼的愛情故事,但又無不突顯我國古代詩詞之美。

像:寶釵的:“淡極始知花更豔,愁多焉得玉無痕。”就將白海棠的另一種美描繪的妙不可言。

湘雲的:“隔坐香分三經露,拋書人對一枝秋。”便將供菊寫的惟妙惟肖啊。

探春的:“半牀落葉蛩聲病,萬里寒雲雁陣遲。”用秋後之淒涼景象襯托殘菊的別樣感受。

《紅樓夢》闡述了一個時代的作者對這個時代的見解,從描寫一系列在大觀園發生的事情,也寫出了社會的黑暗與勢力。一羣看似知書達理的青年們,他們卻是那個時代人物最真實的縮影,也是社會最真實的縮影。

“開闢鴻蒙,誰爲情種。都只爲風月情濃。趁着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這是《紅樓夢》的引子,它是對男女情愛的感嘆。

他們說造成寶黛愛情悲劇的理由有很多:黛玉的多疑,寶釵的圓滑,賈母的利益等等,其實細想起來,造成寶黛悲劇的難道不是社會嗎?

黛玉父母雙亡,家中已經喪失了權勢,又加上她由於長期的寄人籬下而缺乏安全感導致的多疑。和她太過孤高的性格致使她沒有寶釵那麼受歡迎。所以最後被元春扼殺了,還聽從了王熙鳳的“掉包計”。使原本的不幸加上了一層厚厚的霜。由於賈母等封建貴族的一己私利,才導致了寶黛釵悲慘結束。

這不得不發人深思,什麼樣的社會纔不會造成像寶黛釵一樣的悲劇。

紅樓夢讀書心得9

《紅樓夢》以上層貴族社會爲中心圖畫,極其真實地,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全書規模宏偉,結構嚴謹,人物生動,語言優美,此外還有-些明顯的藝術特點,值得後人品味,鑑賞。

小說作者充分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切優秀傳統手法,展示了-部社會人生悲劇。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晴雯補裘,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表現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動人的低泣,脫俗的情趣,瀟灑的文采這-切,都是作者憑藉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藝術素養培育出來的,從而使她在十二釵的羣芳中始終盪漾着充滿詩情畫意的特殊韻味,飄散着東方文化的芬芳,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真實地再現了人物的複雜性,使我們讀來猶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樣真實可信,《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說不得賢,說不得愚,說不得善,說不得惡,說不得正大光明,說不得混帳惡賴,說不得聰明才俊,說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評論。不僅賈寶玉,林黛玉這對寄託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連王熙鳳這樣惡名昭著的人物,也沒有將她寫得全是壞,而是在可惡之中交織着某些可愛,從而表現出種種矛盾複雜的實際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實。

作者善於通過那些看來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藝術描寫,揭示出它所蘊藏的不尋常的審美意義,甚至連-些不成文的,史無記載的社會習慣和細節,在紅樓夢裏都有具體生動的描繪。

《紅樓夢》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僅在國內成爲中國小說文學難以征服的頂峯。而且在國際上也受到許多國家學者的重視和研究,有法國評論家稱讚說:曹雪芹具有普魯斯特敏銳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整個社會的自上而下各階層的能力。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偉大作品,從本書反映的思想傾向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對現實社會包括宮廷及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舉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級制度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並且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思想和主張。

紅樓夢塑造了衆多的人物形象,成爲不朽的藝術典型,在中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永放奇光異彩。紅樓夢的語言藝術成就,更代表了我國古典小說語言藝術的高峯。作者往往只需用三言兩語就可以勾畫出一個活生生的具有鮮明個性特徵的形象;作者筆下每一個典型形象的語言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從而使讀者僅僅憑藉這些語言就可以判別人物。

作者的敘述語言也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包括小說裏的詩詞曲賦,不僅能與小說的敘事融爲一體,而且這些詩詞的創作也能爲塑造典型性格服務,做到了詩如其人切合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口氣。

由於以上各方面的卓越成就,因而使紅樓夢無論是在思想內容上或是藝術技巧上都具有自己嶄新的面貌,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使它足以屹立於世界文學之林而毫不遜色。

紅樓夢是女人的世界,但通過女人的世界反映了一個家族的興衰史,展現了那個朝代的發展的悲劇。中國詩詞史上有兩句詩有難以描摹的霸氣,一句是李太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另一句是杜子美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巧合的是,同是以“安”字開頭“顏”字結尾,它們卻各自代表了中國士人的兩種精神境界,出世則曠達不羈、入世則心懷天下。

李唐幾百年以後,在清初,有位偉大的作家用他細膩獨特的筆觸爲我們展現了他眼中的這兩種士人,同時渲染出那個君主專制達到鼎盛時期的大悲劇。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紅樓夢》敘說着那些癡人癡事,感嘆書中他們不傷不滅,卻一遍一遍的上演着悲劇。讀盡紅樓,只得一世傷紅顏傷逝的背後,便是中國古代士人們悲劇的寫照。

《紅樓夢》總是用幾大段文字描寫着主角們的風姿神韻,如王熙鳳,賈寶玉,從容貌的美到繁飾的衣裝。而對於林黛玉卻只是描寫了她三分病態如西子的模樣。是否註定了她內心的自卑和低人一等的心理,低調自卑到衣物可以樸素到忽略不計,生怕寫出來與鳳姐,寶玉對比起,讓別人笑話了。留筆三分給了人無盡的深思,或許結局在這裏悄悄種下了根。

不知林黛玉是何時喜歡上那不愛武槍愛顏色的少年。或是剎那的初見:賈寶玉因爲如天仙一樣的林妹妹沒有攜玉而要把他落草時含的寶玉扔碎,又或是賈寶玉總是寬容她的無理和冷笑。佛曰:“剎那者爲一念,二十念爲一瞬,二十瞬爲一彈指,二十彈指爲一羅預,二十羅預爲一須臾,一日一夜爲三十須臾。”雖不知她是否在一念之間戀上了如玉少年郎,卻知道在無數的須臾中他們將這份美好無盡的展現。

記得書中林黛玉經常以淚洗面,說話總是有那麼幾分刻薄。對於別人的話,總是多心留意,比起小心翼翼的露怯,她則總是喜歡冷笑回答,好像當代有些人仇恨社會,認爲世界上沒有好人。而寶玉是她的知己,明白她那身刺蝟裝下脆弱的心,所以他總是勸着她,讓着她,保護着她。愛之深,責之切。林妹妹卻像是不知道似的,也許是潛意識知道了他的包容,才總是常常將自己的醋意暴露:“你怎麼不去辭辭你寶姐姐呢?”“再你爲什麼又和雲兒使眼色?這安的是什麼心?”

每每讀到賈寶玉,林黛玉的言行時,我總是感嘆幸好他們命運算不錯,至少最初在賈氏家族中是少爺,小姐,不然讓他們這種性格生於現代,必是兩個嬌命之人。

黛玉在大觀園中格格不入,可沒有人否定她超凡脫俗的才華談吐和細膩優雅的生活態度;寶釵在大觀園中受到老少妯娌的喜愛讚美,她有男子都少有的治家能力,她溫婉賢淑,她謙遜憐下,是那個時代女子的典範。如果說黛玉是小家碧玉柔娟風流,寶釵則是大家閨秀的冷豔風骨,一個細聲“嫁與東風春不管”,一個韻出“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無論是出世的黛玉還是入世的寶釵,在這麼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時代中,她們都無路可走,無處可逃。

黛玉隱寓着超凡脫俗的士人們,她代表的是奔波辛勞的徐霞客,是醫者仁心的李時珍,他們有不同於世俗之人的理想抱負,又或只爲自己而活,不理睬世人的目光,甚至不能被世人所容,但活出了自己的味道,他們的成就也被後世人肯定,可是他們所生之年,必定不會被大衆理解,必定有人笑他們癡傻,出世者,不被世所容,怎一個孤寂了得。

寶釵隱寓着兢兢業業的士人們,她代表的是鞠躬盡瘁的張居正,是心憂天下的王安石,他們把社稷乾坤當成自己的歸處,他們爲了這個時代,爲了這個天下而活,文死忠諫,武徵沙場,贏得身前身後名,可是,樹大招風,那些嫉妒怨恨他們的人又怎麼會少呢,他們用一生之力守護的東西,最終也會破碎、消融在歷史中。紅樓夢以一種毀滅的絢麗在中國文學史上寫下了濃濃的一筆,悲劇不可怕,可怕的是,徹頭徹尾而無法避免的悲劇。

林黛玉是天上的飛鳥,命運卻把她牢牢鎖在海底,要她眼睜睜地被海底的暗波洶涌吞沒,生不逢時不自由,是千萬孤高者的寫照,他們明明比時代站得更高,卻不得不接受這時代的潮流;薛寶釵是海底的游魚,命運卻在她有生之年,一點一點的把她生命中的水抽走,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是千萬權謀者的悲哀,他們真摯的熱愛自己的時代,他們爲之努力過,卻無力改變,只得消融。

有人說林黛玉尖酸刻薄,有人說薛寶釵圓滑世故,卻忘了他們無法決定自己命運,卻忘了只要是人都會有弱點,人們只記得孤高者不與時同,是怪人,只記得權謀者殫精竭慮,是奇人,卻忘了他們也有弱點。

我們既不是怪人也不是奇人,我們只是常人,曹公用草蛇灰線溫雅絢爛的文字卻逼得我們一跳,紅樓夢十年而作字字是血,似乎在提醒我們做一個早就該做的選擇,人這一輩子,無論是出世還是入世,都該做一個非常人,做一個鳳顏龍骨的人,哪怕泯滅,也不該渾渾噩噩過一輩子。

紅樓夢中不僅隱含了士人們的抱負和追求,還凸顯了在那個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代,士人們所追求的愛情。林黛玉之所以在花團錦簇環肥燕瘦的大觀園中脫穎而出成爲紅樓夢的第一女主角,不是因爲她小家碧玉姿態傾城,不是因爲她才情天賦出口成章,甚至不是因爲她境界高遠令人敬悟,而是因爲她擁有,紅樓夢中唯一真摯動人的愛情。而給她這份殊榮的,正是她的寶哥哥。因爲愛,所以結合,是士人們真摯的所求。

千萬人中讀紅樓夢,讀出千萬種心得體會,這纔是紅樓夢魅力所在。紅樓夢是一部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它折射的是整個時代的興衰沉浮,你可以從紅樓夢中讀出人生百態,讀出世態炎涼,但不可遺忘的是,紅樓夢在本質上是一部唯美的愛情,所以,讀這樣的名作,必定要刻骨銘心深深沉思,但也未必不可以小兒女情態,默默淚流。

紅樓的淚,不僅僅是紅顏的淚,亦是士人的淚;紅樓的血,不僅僅是紅顏的血,亦是士人的血。大哉,紅樓。

紅樓夢讀書心得10

暑假的時候,爸爸送了一本《紅樓夢》給我,他還告訴我這是世界名著,希望我能好好讀一讀。可是當我第一次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我讀的稀裏糊塗得,看得我思緒都亂了,我去問爸爸,這本書我怎麼不太看得懂呢?可是爸爸卻不肯教我,爸爸只是對我說:“俗話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意思是不要因爲某些地方不明白就不讀這本書,也許等你讀完後,就會想明白。”

我將信將疑的去看了。真的,真的很有意思!當我看到寶玉生病了,就覺得很傷心,當我看到寶玉和黛玉玩的很開心,我就很開心,這樣我的心一會開心一會傷心,一會想讓寶玉這樣做,一會想叫黛玉別傷心,就這樣,我在忽喜忽悲中看完了正本書。我去找爸爸,告訴她這種似懂非懂的感覺很有意思。爸爸說現在你可以去弄明白這本書了。爸爸看我還是稀裏糊塗地。就給我解釋起這本書來。

作者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特別是讀到體弱多病的林黛玉和賈寶玉真心相戀,本來終於可以拜堂成親了,卻被家長安排與薛寶釵結婚,賈寶玉最終出家當和尚,家門破落。我實在是爲林黛玉而感到悲哀不值,更爲他們悲慘的命運而惋惜。讓人憎恨卻是那種封建的傳統觀念。什麼婚姻大事父母做主,這種思想真是害人不淺。這不,賈寶玉和林黛玉就是因此而要承受陰陽相隔,想而見不着的痛楚。還要讓賈寶玉受這樣的欺騙。唉,就是石頭心腸的人也會被他倆的真情所感動的。

爸爸又對我說:“賈寶玉本來是塊石頭,後來神仙點化讓他投胎到賈府變成人。而林黛玉則是寶玉的眼淚化成的。他們是天生的一對。”後來我有問媽媽,賈寶玉和林黛玉是表兄妹,他們是近親能結婚嗎?媽媽說:“可以呀,古人都喜歡親上加親。”啊!終於弄懂了兩處,看來弄懂一本書還真不容易。一部《紅樓夢》,讓多少人爲它垂淚,讓多少人爲它感動啊!

紅樓夢讀書心得11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僞、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

。每一個階段讀《紅樓夢》,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這一次重讀竟然有了那麼多的悲傷和無奈。

重讀紅樓夢,放下了青春期的幻想,多了對人生的思考,那一個個女人的人生,無論走過歷史長河的幾百年,依然有我們的性格,我們的影子,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鑑的人生經驗,喜歡曹雪芹的文筆,歷經滄桑,經歷繁華與貧窮的人生百味後的深刻,喜歡那其中的每一個女人,喜歡他們活的淋漓盡致的人生。《紅樓夢》在封建歷史上第一次將女子作爲主要人物,附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她們不僅擁有美貌、更擁有才華,在經歷玉堂金馬到陋室蓬窗的世事沉浮中,表現出了很多值得讚歎的品質。“絳珠仙子”林黛玉敢於追求真愛,雖然超凡脫俗但是察言觀色間依然接得了地氣,以自尊掩飾小小的自自卑,小心眼中又不失真誠,確實是個我見猶憐的仙子。“大家閨秀”薛寶釵則擁有封建社會女子最標準的品德,行爲豁達、隨分從時、罕言寡語、安分隨時,她包容身邊所有人的性格缺陷,以雍容大度的姿態面對所有的挫折和挑戰。“英雄闊大寬宏量”的史湘雲,她心直口快,開朗豪爽,“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她的曠達不是一種出世孤傲,而是一種入世的情趣,她既無視高低貴賤,又不拘於男女之別、與人相交、一片本色、無功利之心。史湘雲是全書中我最喜歡的女子,沒有之一,她身爲女子卻有男兒的疏朗與開闊胸懷,她不爲女兒的皮囊所累,當她如春風般掠過我的視野時,我滿心都充滿了欽佩和仰慕。“警幻之妹”秦可卿,雖然她是書中轉瞬即逝的一個女子,但是從篇幅不多的文字中依然能夠感受她婀娜多姿的風采,雖然的命運讓人唏噓,但在臨終託夢給王熙鳳的言語中,能夠感受到她對家庭榮衰的深深掛念。

紅樓夢讀書心得12

暑假媽媽和爸爸陪我一起去買書,媽媽那個狠呀,一下子就給我買了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我隨手拿起《紅樓夢》這是因爲,作爲一個女孩子,前三部對我而言沒有多大興趣,它們涉及到了軍事、政治、神話,所以最吸引我的則非《紅樓夢》莫屬了。

《紅樓夢》裏面寫的賈氏家族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爲賈寶玉,他應該說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爲環境造成的,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爲他們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這裏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爲婚”,更爲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裏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爲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冷清了,又何苦進宮呢?皇帝佬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我花了五天時間囫圇吞棗的把《紅樓夢》給解決了。想起來這本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紅樓夢讀書心得13

充滿荒謬的話語,一個苦澀的眼淚讀紅樓夢,我總是感到感動和遺憾。雖然結局已經背得很透徹了,但我也知道剩下的是一個血淋淋的殘陽,但我還是忍不住要把它翻一翻,原來我並不欣賞《紅樓夢》。賈寶玉的哭訴,林黛玉的軟弱,王熙鳳的行爲,都成了我討厭的理由。只要翻開幾頁,在月光下深睡一覺,回首往事,時間的縮影便浮現在腦海。當時,我喜歡閱讀,四大名著,歷史記錄,一般知識的紫芝,昆蟲記錄的各種中外著名的作品,我知道一點,其實他們都是吞整體。但那時,我只看《紅樓夢》中的好字好句,不能談“讀書”。偶爾,我認真地讀了幾句話,主觀地認爲只有黛玉和寶玉在一起纔是現在最好的結局,再一次拾起了紅樓夢。

我不記得看了多少次,但至少這一次我走進了紅樓夢和大觀園裏各色人等的心。我欣賞黛玉的詩性和生活,但我不想成爲她;我同情寶釵,也同情她成爲家庭婚姻的犧牲品。一次又一次的痛,一次又一次的笑,我的思緒也跟着它們的經歷,在朦朧的月光下飛向賈府,賈府就像瑤池的仙境,也像地獄。但《紅樓夢》中的人物無法逃脫曹雪芹爲他們設計的悲慘命運。因爲紅樓夢只是飄浮在人間的一個悽美的夢

《紅樓夢》只是中國文學藝術的一個角落。中國文化就像大海,如果你用一生去了解它,你可能不會徹底地瞭解它。但它讓我相信,我們是一個詩意的民族,我們尊重人性中的美好元素。我們的靈魂,一個有着幾千年歷史的民族的靈魂,將在這樣一種燦爛文化的支撐下崛起!我堅信!

紅樓夢讀書心得14

名著不但經得住時間的考驗,而且經得住各種學術的推敲。我認爲,紅樓夢還是一本絕佳的社會關係學的鉅著。

只要你讀懂了紅樓夢,你就瞭解了社會,在走向社會時,就遊刃有餘。你看書中幾乎充斥了複雜的關係學。賈雨村人們只是批判他的虛僞狡詐,忽略了他的才能。他是林黛玉的師傅,書中林黛玉幾次才情大張。幾乎被認爲是第一才女。也只不過是賈雨村第幾分之一罷了。即便是賈雨村這樣的賽諸葛,如果不精通關係學,也只能落個侍才辱上,狡詐狠毒,被罷官。罷官之後,他雲遊四海,做了思想上的反省。

再一次出山,已經不是以前的他了。首先通過東家林如海的推薦,直接和上層拉上關係,而且還是本家,直接借送林黛玉之機,見到賈政,遞上介紹信,首先由護送林黛玉的功勞,又有妹夫林如海的條子。果然一路平步青雲。而且,他說什麼也不肯捨棄這棵大樹,和賈府中的有力分子保持着相當密切的關係。

書中就說偏偏大老爺和他好,再者,有事沒事往賈政這跑,知道賈寶玉是賈母的心尖子,每次還要見寶玉。極盡巴結賈府之能事,甚至爲了討好賈赦,不惜弄得石呆子家破人亡,抄了石呆子的家,把他祖傳的幾把古扇搶來獻給賈赦。連賈璉都覺得爲了幾把扇子弄得人家家破人亡有點過分。書中每一次提到賈雨村,都是他升遷的消息,這和他攀上了賈家這層關係有着舉足輕重的關係。

紅樓夢讀書心得15

《紅樓夢》作爲一部文學鉅作,對文藝的欣賞度很高,比如《紅樓夢》中,大家被劉奶奶逗樂的情節非常精彩,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史湘雲撐不住了,一口飯噴了出來;林黛玉笑得喘不過氣來,倒在桌子上。寶玉早滾在賈母懷裏,賈的母親笑着抱住寶玉,叫他心裏……”大家都在寫着笑着,但是每個人的風度和動作都不一樣。描寫生動、形象、具體,把劉奶奶的幽默和賈府自上而下喜歡她的原因展現了出來。

《紅樓夢》的字符很多,出現了400多個字符。很多人物都有鮮明的性格特徵。

栩栩如生。其中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劉姥姥等都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就說賈寶玉吧,他表面上玩世不恭、頑劣、輕挑,內心卻是善良純真。他雖然出生貴族家庭,但他卻厭惡自己所在的封建階級,認爲人只有善惡美醜之分,從沒有貴賤之分,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他的這句話充分體現了他同情女性,尊重女性,崇尚人權平等、男女平等的可貴觀念。特別是他與林黛玉純潔的愛情,更體現了他思想的成熟性。

再來看林黛玉,她性格純真率直、清高孤傲、多愁善感,骨子裏透出的對封建道德的叛逆,深深地吸引着寶玉。她的“儂今葬花入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入亡兩不知”,寄託了黛玉淒涼的身世之感,但也從另一個角度讓我們看到中國古代社會閨閣中優秀的文學才女的風範。

《紅樓夢》不僅是我們中國文學的璀璨明珠,更是世界文學的絢麗瑰寶。今後,它將一如既往地以無窮的魅力吸引更多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