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通用5篇)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心得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書心得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通用5篇)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1

塔西提是個巍峨的綠色島嶼,島上有許多蔥鬱的線條,大概是安靜的峽谷吧,那些幽深的溝壑散發出神祕的氣息,谷底有這潺湲的冰冷溪流,你會覺得在那些林蔭茂密的地方,人民依然按照古老的方式過着古老的生活。

一不小心,看完了《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早就聽說,而且也放在我的圖片架上,但一直沒看。原因是近來的時間的碎片化,和越來越懶惰的生活作息,不想去觸及長篇。另外從多個角度看來,覺得這是一本好書,不能象看武俠一樣草率,隨手翻翻,看完所有文字,就認爲自己看過了,所以一直沒翻頁,甚至連嚐鮮就沒有,怕不小心看了幾頁,如同沒準備好約會樣,沒有準備得妥帖,就與思慕已久的戀人相會,失去了天時地利人樂的情調與滋味。

看完最後一章的前夕,我停頓了好久(一二天),對比之前看書的節奏而言,我慢了許多。因爲有之前的經驗,我沒有象之前,用盡一切閒餘,如飢似渴地看完它,反而是信手在一週之內的緩緩地看完這個中篇小說。看完後,沒想到它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長,也沒想到它的內容會比我想象中的更精彩。我再一次手不釋卷地看書了,如同我之前看《紅樓夢》或者《二月河的三部曲,雍正,康熙,乾隆》一樣,而且在心中讚不絕口,並時常沉思掩卷,自以爲感觸良多。

文字的優美的確是出人意外的,沒想到譯本也有這麼好的文辭。很多時候,我竟然可以沉浸在文字所描繪的優美的風景中,可以沉浸在文字所描繪細緻感受裏,去體味文字中我的非凡體驗。毛姆的確有着非凡的表達水平,就如同《文心雕龍》所言述的一樣,作者可以言人心中所感,但口不能言之語。表達完成時有一種暢盡的歡快。對就是這個意思,我只想這樣說,然後他就表達清晰了。這樣的文辭表達,讓人倍感貼切。同樣因爲文字的優美,所描述的風景純淨芬芳,人物鮮活光亮,我徜徉其中,如同真實旅行了一番,感受到新鮮和沉浸,回頭看來,意味深長。當你看到某篇某章時,你一定會同感這一句,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

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當然,最最重要的閱讀體驗,不在於文字,而在於文意。先講幾個我熟悉的其它人物的聯想。首先,BBC記錄片《人生七年》中的布魯斯,在七歲的時候,就充滿了夢想,將來去南亞某個島國去教學傳道。沒有爲什麼,在他35歲的時候,大學畢業,真到了孟加拉去支教,生活顯現出貧窮,雜亂,但安詳平和。如面容一樣樸實的他就實現他兒時的夢想。看到那一集的時候,我心思雜亂的,他們在追求什麼,而我呢?接下來我想起了《明朝那些事》中的最後一章節,徐宏祖,也就是我們深知的徐霞客。在那本詼諧歡快的小說裏面,在跌宕恢弘地撰寫一部帝王將相的大傳後,只是平鋪直敘地講了徐霞客的一生,從小就不愛好功名,但愛讀書,而且突然就愛起了驢行,反正哪裏沒去過,好看,就去哪。就這樣,家境並不十分富裕的徐宏祖,穿着儉樸的衣服,沒有隨從,沒有護衛,帶着乾糧,獨自前往名山大川,風餐露宿,不怕吃苦,不怕捱餓,一年只回一次家,只爲攀登。一直到終老,無家無子而亡。圖什麼,沒說,作者只是悠悠地說了一句檯曆的文字:最完美的結束語: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而另一個名篇,阿甘呢,你們自己去看看。

終於我還是不落俗套地說一句:滿大街都是便士,爲何只盯着月亮。致敬這本偉大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2

《月亮與六便士》聲名在外,好像成了不得不讀的一本書,但是我不喜歡。毛姆用詞很準確,句子也很優美,但是他像任何一個西方作家一樣,講故事囉裏囉嗦,每個不相干的甲乙丙丁胖瘦美醜也要用心描述,讓人看着厭煩。主人公也不討喜,甚至真實的有點討厭,這大概是毛姆最想表達的東西吧,那就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事情,沒有一絲一毫的修飾。

“孤獨的靈魂懷着不爲人知的幻想,終於向他夢寐中的島嶼進發。”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在四十多歲放棄穩定的工作和和諧的家庭一心投入到自己的夢想裏去。

斯朱蘭拋棄了自己的妻子和兒女,從英國走向巴黎。在巴黎他拆散了朋友婚姻,帶着德克的妻子住在德克的房子裏。逼死德克妻子之後去大溪地,和一個十七八歲的姑娘舉行了婚禮,生了孩子。他對女人的要求就是,不要煩他,爲他做家務,掙錢養他。道德在他身上完全起不到作用,除了他自己的繪畫,這個世界所有的東西都不能對他產生一絲一毫影響。

斯朱蘭是幸福的,固執而專注的人都很幸福。他能完全放下前半生經營的大多數人都會過着的平淡生活去實現自己的畫家夢,這種魄力和固執,沒幾個人能做到。他不在乎窮困潦倒,不在乎別人的評價,甚至不在乎這個世界的道德觀,除了畫,他對什麼都不關心。這種超然境界,恐怕一天工作24小時的最工作狂人也比不上。

也正因爲他的固執和專注,使得他的畫無與倫比。

一個固執的人想走到終點,全世界都會爲他讓路的。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3

“月亮是高不可及的,而六便士遍地都是。多少人只擡頭看一眼月亮,又低頭繼續追逐六便土。”

初次拿起《月亮與六便士》,領教這句頗耐人尋味的句子後便一頭扎進書中的世界。書中的畫家擁有不俗的收入,可也突然消失在人海里,放棄爵位,放棄穩定優越的生活,一意追逐他對畫畫的熱愛。

起初我覺得他是個偏執的瘋子,誰會放棄實現的生活去追逐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可又轉念一想:月亮是理想,是目標,而六便士是生活。世界上一心只顧着六便士的人數不勝數:疲於工作的父母,埋頭苦學的學生,忍辱負重的工人……又有多少人像他一樣不顧六便士去追逐散佈着皎皎銀光的月亮?想到這便又對畫家肅然起敬了。

毛姆的文字機智幽默,畫面感極強,我彷彿能透過文字看到在破落髒亂的房間裏,蓬頭垢面的男人拿着廉價顏料畫着不被大多數人欣賞的畫。

可是,冷靜下來細細琢磨。滿地都是六便土,只有畫家擡頭,看到了月亮。屈服於生活,一生都低頭苦苦尋找六便士纔是大當數人不可逃脫的宿命。追逐理想固然可敬,但選擇安逸的生活也不可恥。正如書中所說:“成功與否取決於你對生活賦於什麼意,取決於你對社會承擔什麼責任,對個人有什麼要求。”

想到這裏,我合上書本,繼續解着煩瑣的數學題,繼續同千千萬萬的人爭奪着地上的六便士,只是在空閒時間,偶爾擡頭看看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4

人往往不是自己渴望成爲的人,而是不得不成爲的人。———題記

看完了《月亮與六便士》,我合上書,眼前浮現出一副景象:“孤獨的靈魂懷着不爲人知的幻想,終於向他夢寐中的島嶼進發。灰濛濛的大海在凜冽的北風下白沫飛濺,他凝望着再也不能相見的法國海岸漸漸淡出視線,他的風度堪稱豪邁,他的靈魂堪稱無畏。”

《月亮與六便士》是作者毛姆在遊經塔西提島回到歐洲後,以法國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爲原型寫成的。作者以第一人稱視角“我”的角度來寫,書中情節不乏虛擬編造,但卻感受到作者的真情流露。

本書的主人公斯朱蘭,在安享天命的年紀,放棄美滿幸福的家庭和穩定的證券經紀人工作,選擇了一條艱辛卻瑰麗壯闊的畫家道路。

這需要一種巨大的勇氣,這是來自真正藝術家才具有的勇氣,爲了追尋廣闊宇宙裏的明月,放棄唾手可得的物質世界,甘願犧牲自己。

在忙碌如螻蟻的衆生眼裏,在爲了飽腹之慾遵守公序良俗的世人眼裏,斯朱蘭無疑是一個離經叛道的破壞分子。沒錯,大多數人通常無法擺脫道德良知的枷鎖,但卻在某些語言或舉動中流露出他們與生俱來的陰暗面,就像斯朱蘭太太在失去丈夫後拜託“我”挽回斯朱蘭時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可憐模樣,“不知是因爲依然愛他,還是怕人蜚短流長:在她破碎的心裏,愛情遭踐踏的痛苦似乎摻雜着年輕的我極爲不恥的虛榮受挫之傷。”

就像斯朱蘭太太對於“我”的幫助扶持,“我”在察覺到斯朱蘭太太過分熱情的同時,也承認被幫助是一件樂事,但“同情心是一種奇妙力量,屢遭某些人有意的濫用:爲施展巧術,他們惡虎般撲向遭難的朋友,飢渴之狀讓人不寒而慄。他們的關懷像井噴般洶涌,有時奔放得簡直令蒙難者發窘。”在弱小無助的人面前,張牙舞爪地展現聰明才幹不過是爲了滿足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和虛榮心罷了;就像玫瑰小姐在得知斯朱蘭拋家棄子之後,她向“我”透露口風時,“不僅是臉,整個身體都透着興奮。”,並且“她跟小說家似的,只給我透露一點口風,非說約了牙醫,神氣十足地走了。”大概在玫瑰小姐心裏,這件事不僅僅是可供消遣的談資,更是讓斯朱蘭太太顏面盡失:往日充滿聖母光環的女主人跌落神壇,淪爲被丈夫拋棄的一無所有的老女人。這終於讓玫瑰小姐的嫉妒心理稍微獲得一點平衡感,頗有幸災樂禍的意味。

作者對斯朱蘭太太社交圈裏各色人物的刻畫,可以說充滿了對斯朱蘭毫不掩飾自己脫離公序良俗,任心中猛獸肆意妄爲的憐憫。“我不信他會給愛情弄得神魂顛倒,他絕不會忍受任何外在的桎梏。依我看,他生命中只有那迷也似的熱望,無休止地驅使他奔向一個他自己都不清楚的目標:若有任何東西妨礙征程,他會從心底把這東西拔除,哪怕慘痛不堪鮮血淋漓也在所不惜。”

在毛姆筆下,斯朱蘭充滿了天才的光輝,他無畏飢寒交迫,爲了心中月亮,他可以在巴黎的破舊旅館裏過活,穿一件破舊的福克衫:他可以在馬賽的繁忙街頭顛沛流離,與兇猛強壯的硬漢打架:他可以在大溪地人跡罕至的小島上忍受疾病的折磨,堅持不下山。

毛姆允許斯朱蘭像孩子般幼稚,不諳世事任性妄爲。在毛姆眼裏,這些在社交場合佯裝高貴,心裏卻並存着狹隘與慷慨,惡毒和善良的芸芸衆生,還不如斯朱蘭。優雅矜持的幕布下隱藏着邪惡放蕩的戲碼,而骯髒無恥的泥土中卻孕育着堅忍不拔超越神蹟的創造力,前者讓人眉頭一皺,後者卻讓人回味無窮。況且斯朱蘭所創造的美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美怎麼可能像石頭那樣丟在沙灘上,給漫不經心的路人順手拾撿?”

而書中安德魯夫婦對斯朱蘭背棄家庭,追尋自我的嫌惡和謾罵,也就證明了毛姆所說“良心是潛入自我堡壘最深處的密探,人類太渴望同類的認可,太恐懼同類的譴責。”對從衆心理的諷刺——“它是把個人捆綁於整體的強韌紐帶,逼你把社會利益置於自身利益之上:常人哄自己吃這一套,卑躬屈膝淪爲奴隸,自以爲登上榮耀之椅。他爲自己良心大好而驕傲,對不服規矩者怎麼罵都嫌不夠狠。”

不得不說斯朱蘭是整齊劃一的流水線上跳出的釘子,是19世紀英國上流社會裏一個蹩腳的音符。但斯朱蘭所創造的唯美畫卷卻是獨一無二的,他坦蕩赤裸的自私行爲卻是純粹的。

如果說斯朱蘭所追求的是美,那麼毛姆筆下另一個人物“亞拉伯罕”追求的則是真理。

亞拉伯罕在因爲他辭職讓位卻名利雙收的同事埃裏克卡麥眼裏,簡直是一個大傻瓜——“有腦子沒個性”。本是無人能望其項背的外科手術天才亞拉伯罕,卻辭掉人人垂涎的職位,來到公立醫療機構做醫生。他可以粉碎自己人生的基石,只因內心在亞力山卓港碼頭的甲板上發生的奇異變化,於是拎包上岸,開始風餐露宿的旅程,這是那些沉浸在名利場裏的埃裏克卡麥們無法體會到的快樂和自由。

當看到“做你想做的,生活在你喜歡的環境中,求得內心安寧,就是糟蹋自己的人生?成爲年入過萬的知名外科醫生,娶個美嬌娘就是成功?”我不由得想到自己,雖然我有一份在銀行的體面工作,但我還是毅然辭去。爲此我揹負手頭拮据的窘迫,揹負朋友離我而去的孤獨,揹負家人的責罵。在旁人眼裏的我,正如文中卡麥所說:“把自己的人生糟蹋成那樣,也太不像話了。”

我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平凡人,但我依然有選擇人生道路的權利,哪怕只是爲了自由,爲了創作的夢想。而爲了迎合世俗的眼光,爲了維持周遭的人際關係,爲了得到他人的信任好感,在渾渾噩噩中度過青春纔是最可憐的失敗。

斯朱蘭和亞拉伯罕的冒險人生給人一種鼓舞人心的力量,但《月亮與六便士》中的另一位男主人公則給了斯朱蘭第二次生命,那就是同爲畫家的德克司卓夫。這是一位和冷漠無情的斯朱蘭截然相反的人。德克爲人善良,對愛人朋友情深義重,卻天賦平平,與斯朱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然而在毛姆筆下,可憐執拗的德克和斯朱蘭幾乎佔據一樣的分量,他們身上都有一種赤誠的品質。斯朱蘭赤誠地追求美,而德克赤誠地追求溫暖和愛意。

沒有了德克,很難有日後登上繪畫創作巔峯的斯朱蘭。德克不僅是一個男人,更像是一位母親,他救活了瀕臨死亡的斯朱蘭,向不愛自己的女人苦苦哀求,容忍多數男人不能容忍的出軌行徑——自己的妻子和曾經幫助過的男人,甚至要和給自己難堪的落難者同住。

德克給予斯朱蘭物質上的幫助,在精神上也毫不動搖地支持他,從這點來說,德克也是美的忠誠教徒。在面對斯朱蘭給妻子布蘭琪描繪的人體畫像時,德克“不太清楚我是怎麼了。本想在畫上捅個大窟窿,擡起胳膊渾身力氣都使上去,卻忽然看清了。那是件藝術品,我不能動它,我怕。”

在德克身上,斯朱蘭的人性醜陋一面顯露無疑,這大概也是毛姆唯一願意讓自己把斯朱蘭拉下神壇的'人物。

德克散發出一種人性之美,他對柔情和愛意有赤誠的渴望,這使他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着魔一般地堅持,就如斯朱蘭對藝術的忘我犧牲。

在這深沉的夜色裏,月亮在照亮人們回家的道路,又有多少人願意放棄六便士,擡頭看一看月亮呢?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5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作家威廉·薩姆賽特·毛姆的經典之作,書名取自毛姆另一部作品《人性的枷鎖》的一篇評論,評論寫道“主人公菲利普像所有年輕人一樣,終日仰望月亮,卻沒有看到腳下的六便士”。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則是現實的代表。毛姆覺得這個說法挺有意思,就用作了本書書名。

本書情節取材於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高更的生平。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原本是位證券經紀人,擁有溫柔的妻子、乖巧的兒女和成功的事業。但是人到中年之後,內心中對曾經的繪畫夢想的追求越發強烈。他極度渴望成爲一個畫家,就像被魔鬼附身一般。於是他決然地放棄已經擁有的平淡幸福的生活,拋妻棄子去巴黎追求繪畫的理想。在異國他鄉,他不僅肉體上承受着貧窮和飢寒,而且爲了尋找不同尋常的繪畫手法,在精神上亦承受着痛苦折磨。在生活中他性格冷漠、偏執自私,然而在藝術的道路上他擁有極大的熱情,完全追尋自我,堅持自己獨特的作畫風格。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離奇的遭遇後,主人公離開了文明的世界,來到與世隔絕的塔希提島上。在這個寧靜又質樸的小島上他和當地的土著女子同居,創作出一幅又一幅震驚後世的不朽之作。

讀完這本書後,我對書中幾個人物的故事印象深刻。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在作者的筆下鮮活而脆弱。

  一、施特略夫——尊嚴和愛情的較量。

施特略夫是書中一個令人唏噓的人物。他說過:“我愛她遠遠超過愛我自己,我覺得,在愛情的事情上如果考慮起自尊心來,那隻能有一個原因:實際上你還是最愛自己。”施特略夫是一個人人都期待擁有的好朋友、熱心腸的大好人。但是對待妻子這樣一個他意外得到的美麗尤物,他卻卑微到塵埃。他對於妻子過分地討好,甚至使他散發出低賤的氣質。然而他的妻子最終還是背叛了他,在施特略夫的懦弱性格的對照下,斯特里克蘭德的霸道和原始的雄性氣質的呈現,征服了這個外表文明,內心原始的女人。

施特略夫無疑是善良的,但是他不明白的是,並不是一味的寬容和放下尊嚴就是愛。尊嚴在這裏並不能和愛情成反比,不是低到塵埃裏面愛情就能開出花朵,在尋找愛情的道路上,我們應當瞭解自己,保持尊嚴。

  二、斯特里克蘭德太太——愛情和理想的較量。

“如果他爲了另一個女人離開你,你是可以寬恕他的,但是如果他是爲了理想離開你,你就不能了對不對?因爲你認爲前者是對手,可是和後者較量起來就無能爲力了”。這是文中的“我”對斯特里克蘭德太太解析其丈夫離家出走的原因,一針見血、絲毫不給對方留情面,這甚至是對愛情的一種赤裸的羞辱——是的我愛你,但是我更愛我自己。

通常人們討論的都是愛情和麪包的較量,一面是心靈所向,另一面又是生存必須。但是或許我們沒有想到的是,在這二者之外還有更加強大、不能令人拒絕的選擇,那就是去追求自己的理想。這是一種更加抽象、存在更多不確定性的東西,它讓人充滿好奇,想要去征服。在這些人看來,錢沒有了還可以再賺,愛情沒有了還可以再追求,但是如果失去了追尋內心那份執着的勇氣,將永遠不能成爲自己想成爲的那個人,而成了“不得不”成爲的人。

  三、斯特里克蘭德——理想和現實的較量。

斯特里克蘭德先生尋找到了自己的理想,找到了那個擁有茂密的植物,永遠蔚藍的天空,慷慨的大自然和簡樸的生活的小島。與我國詩人陶淵明類似,他們的志向都是隱居山林,寄情山水。陶公不喜現實渾濁之風,於是歸田園居;斯特里克蘭德不願受生活的束縛,只想用畫筆表達自己。但是陶公並沒有將與山水爲伴的生活堅持一生,當朝廷再次向他遞出請帖,他放棄了自在隨性的生活,而投入紛擾繁瑣的現實之中,那是因爲在陶公心中心繫天下的想法從來沒有消失過。而斯特里克蘭德最終在這個美麗迷人的小島上,用一場平庸而又窘迫的死亡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是現實給斯特里克蘭德最後的無情抽打。

其實不論是小說還是生活,理想和現實從來都不能割裂。理想昇華於現實,然而又必須歸於現實。可以問問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如果是平淡舒適的生活,這本身不值得羞愧。因爲可恥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你做了違心的選擇還心虛地爲自己辯護。如果不願放棄心中的不甘,不願折服於這枯燥乏味的生活,那麼引用書中的一句話“滿地的六便士,只有他擡起頭纔看得見月亮”,用高曉鬆的歌詞來說就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